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41.75 KB
- 文档页数:2
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龚志强;徐晓峰;陈叶新;张伟【摘要】目的:探讨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1-2014年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Neer对患者进行分型:其中12例为Ⅱ型骨折,16例为Ⅲ型骨折,4例为Ⅳ型骨折;17例为左侧骨折,15例为右侧骨折.所有患者均实施Philos钢板治疗,对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经过Philos钢板治疗后,采用Neer评分判定恢复情况:最低分为68分,最高分为96分,平均87.4分;3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16例(50.00%)为优,7例(21.88%)为良,6例(18.75%)为可, 3例 (9.38%)为差,优良率为71.88%;术后半年进行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感染、骨不连、肩峰撞击、螺钉穿出、血管神经损伤等现象发生.结论: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Philos钢板治疗复位良好、手术创伤较小,骨折愈合较为顺利,临床疗效显著,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可广泛的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5(013)032【总页数】2页(P68-69)【关键词】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疗效【作者】龚志强;徐晓峰;陈叶新;张伟【作者单位】常熟市支塘中心卫生院江苏常熟 215531;常熟市支塘中心卫生院江苏常熟 215531;常熟市支塘中心卫生院江苏常熟 215531;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近年来,由于交通的发展和车祸的不断增多,各种高能量的损伤病例也在不断的上升,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原因大多都是因为高能量的损伤所引起的,且该骨折占据全身骨折高达10%,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骨折的复杂性也使得老年患者不断增加[1]。
针对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若治疗不当容易致使内固定物的失效和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手术方式和内固定物如何选择变得至关重要,这也是一直都存在争议的问题。
PHILOS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9-06-14T16:12:45.1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2期作者:郭晓伟余兆泽米坤龙何立斌丁龙镇[导读] 探讨PHILOS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疗效。
(同煤集团总医院山西大同 037003)【摘要】目的:探讨PHILOS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0例,根据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锁定钢板组、普通钢板组,各15例。
锁定钢板组采用PHILOS加压锁定钢板切开法复位内固定,普通钢板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及术后3个月疼痛评分、上肢关节功能、运动范围等(Neer评分)具体情况。
结果:PHILOS锁定钢板组患者术后3月的疼痛评分、上肢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普通钢板组;锁定钢板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优于普通钢板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钢板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PHILOS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较好,显著缩短内固定的时间,降低出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PHILOS锁定钢板;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2-0089-02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上肢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交通事故的增加,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相关数据显示,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占临床骨折治疗的3%,该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1]。
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目前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最为常用的方法[2],随着内固定方式的改进,临床疗效不断提高,我们应用PHILOS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中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肱骨近端骨折治疗小常识肱骨近端骨折,多为肱骨外科颈骨折,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中老年女性中非常常见。
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绝经后局部骨质疏松,肱骨在意外跌倒后出现支撑地面的现象。
骨折后,多采用石膏或支架保守治疗。
当然,如果没有手术禁忌症,术前检查有明显移位的骨折,也建议患者进行手术开放翻修和内固定,使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得以恢复。
1.肱骨近端骨折保守治疗在局麻下行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使用夹板进行固定。
在固定期间注意做好患肢的保护措施,避免再次损伤。
在固定期间配合做好功能恢复治疗即可。
保守治疗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复位良好后可有效缓解骨折后的疼痛,有研究发现,肱骨近端骨折时,患者之所以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主要是因为骨折断端无法复位所致,所以轻微活动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复位后使用夹板可以避免骨折移位和活动,临床疗效显著。
保守治疗针对的患者群体主要是有手术禁忌症和高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为其缓解疼痛,保证股骨活动度。
2.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术前协助患者仰卧,垫高患侧肩部,也可以将手术床头部摇高30-45°,在全面或臂丛麻醉下开始手术。
在肩前外侧做手术切口,经过三角肌和胸大肌间隙进入,注意不要伤及头静脉,将其向内侧牵开,三角肌向外侧牵引开。
部分患者可以从锁骨下1.5cm处横行将部分三角肌前缘切断,使肱骨近端能充分暴露。
对肩袖进行检查,确认有无撕裂或破裂,注意保护好此处的血液循环,将骨折端血肿和嵌入的软组织做好清理,如果骨折块上附着有软组织,注意做好保护。
以肱二头肌长头腱、肱骨大结节、结节间沟为标志,对股骨头和大小结节进行定位,将上臂外展牵引并进行旋转,向下牵拉肩袖,将肱骨大结节向上推压使骨折部位复位。
如果大结节无法复位时,可以在岗上肌腱下方穿不可吸收缝线进行牵引,并在远骨折块近端横行钻孔行8字缝合固定。
在C臂机X线透视下对骨折复位满意后,使用1枚克氏针从大结节传入肩胛盂,将大结节和肱骨头进行暂时固定。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
2016-12-19T16:45:39.50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6年8月第8期 作者: 杨威
[导读] 分析比较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长沙县星沙医院
湖南长沙 410100
【摘 要】目的:分析比较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
的
6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成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给予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进行治
疗,对照组则进行传统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进行
Neer 评分,随访一年,对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时间和并
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差异明显,观
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
端骨折有显著的疗效,手术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愈合速度快,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传统钢板;肱骨近端骨折
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骨科治疗经验,选取了6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对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
患者
16例,女性患者有18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为(34.2±5.3)岁;Neer分型:有Ⅱ型12例,有Ⅲ型16例,有Ⅳ型6例。对照组有
男性患者
17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6~82岁,平均年龄为(38.3±5.6)岁;Neer分型:有Ⅱ型13例,有Ⅲ型14例,有Ⅳ型7例。观察组
和对照组的
Neer分型、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进行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取仰卧位,将患者的肩部垫高,进行全身麻醉后,以患者的三角肌和胸大肌作
为手术入路,对三角肌的肌肉进行分离,将肱骨近端暴露出来,进行肩外展位牵引,推压骨折块进行复位,然后在
C 形臂和 X线机指导下
把加压锁定钢板安装在肱骨大结节顶点下面
0.5厘米的位置,用克氏针固定好。钢板贴附好后在骨板近侧钻孔,用锁定螺钉凝乳后锁定,修
补缝合孔,将克氏针拔出,设置负压引流,逐层将切口缝合。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钢板进行治疗,操作方法和观察组相同,固
定时使用三叶草钢板进行固定,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均使用三角巾进行固定,在
9周
左右慢慢的开始抗阻力训练,在
15周内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和激烈的体育运动。
1.3
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在手术中的出血量。进行Neer 评分,满分为一百分。解剖复位为10分,运动限制为25分,
功能恢复为
30分,疼痛为35分,分值越高则恢复效果越好。总分>90分为优;大于80分,小于90分为良;大于70分,小于79分为可;小于
70
分为差。对患者进行一年的随访,观察和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和x2检验,单位分别用( )和率
(
%)表示,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对比,差异比较明显(P<0.05)。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Neer评分对比情况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2.96±3.98)周,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6.82±3.49)周,组间进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
义(
P<0.05)。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术后,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如肩关节活动受限、螺钉松动、肱骨头坏死以及钢板断裂、骨折无法愈合等,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
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见表3
3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你的骨折现象,老年人发生肱骨近端骨折的机率比较大【1】。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社会,肱骨近端
骨折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2】。肱骨近端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大结节、小结节以及肱骨干、肱骨头,这其中每一个部分的骨折
和损伤都会破坏近端平衡,造成近端变形骨折【
3-4】。现在一般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包括传统的钢板治疗和肱骨近端加压锁
定钢板治疗【
5】。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比较,由于肱骨近端的骨块密度较薄,传统的固定方法会导致出现关节僵硬、骨头坏死等比较严重的
并发症,而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的手术方法恰好可以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Neer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
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两组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0.05)。
结合以上所述,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有很好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少,术中出血量较少,且骨折恢复较快。
参考文献:
[1]
郭隆森.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0,16(33):99-100..
[2]
欧春培,利春叶,杨钦泰等.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回顾性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
121-122..
[3]
张明,杨光,韩晓锐等.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刊,2015,9(10):84-86,87..
[4]
李道文,朱炳奇,方俊峰等.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
28-29.
[5]
郭国富.比较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LPHP)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26(27):36-36..
[6]
李德欣.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3,32(2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