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40.00 KB
- 文档页数:7
准考证号:乐山市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3.本卷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甜腻. nì琐屑.xiè训诫.jiè津.津有味jīn B.贮.蓄zhù酝酿.niàng 抽搐. chù惟妙惟肖.xiāo C.屏.息bǐng 风骚.sāo 挑衅.xìn 正襟.危坐 jīn D.腆.着tiǎn 纳.罕nà喑.哑yīn 本色当行.háng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萧索篡夺独具惠眼小心翼翼B. 震悚竦峙根深缔固啸聚山林C.蔷薇绰号恍然大悟浑为一谈D.磅礴商酌润如油膏慷慨淋漓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一声不响。
B.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积淀..下来了,积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C. 撕书、吼楼等形式背离了学校育人的宗旨,也不是排泄..考试心理压力的正确方法,应予以纠正。
D. 毕业前夕,相处三年的同学纷纷海誓山盟....,祈祷友谊地久天长。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阅读和探究。
孩子在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
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与书为友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
B. 作为有着近50年左右工艺经验的老匠人,张应花了几十年时间和十几万资金完成了中国古版画木刻艺术集《成都·龙池坊》。
2016年江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2016年江西省特岗教师考试真题(中学语文)第一部分客观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1—20题每空0.5分,21—60题每空1分,共50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和源泉B.现代汉语词汇中,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C.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D.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2.能正确表明普通话音节构成的三个要素的一项是()。
A.声母、韵母、声调B.音高、音色、音长C.韵头、韵腹、韵尾D.平声、上声、去声3.下列各项中,注音隔音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安(xī’ān)B.名额(míng’é)C.皮袄(pí’ǎo)D.踌躇(chóu’chú)4.下列汉字起笔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B.为、必、精、门C.独、迎、兆、丹D.君、丑、民、书5.下列汉字按笔画数从多到少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爆、魄、挪、逛、雅B.挪、逛、雅、魄、爆C.雅、逛、挪、魄、爆D.爆、魄、雅、逛、挪6.下列词语不属于双声词的一项是()。
A.澎湃、蒙昧B.参差、淋漓C.翻覆、忐忑D.玫瑰、弹簧7.下列各项词语不属于合成词的一项是()。
A.葡萄、芙蓉、疙瘩B.意义、胖子、语言C.学院、手机、学生D.团体、进步、世代8.下列不属于形声字的一项是()。
A.鸽、草、闻、裹B.期、笆、恩、辩D.火、禾、休、武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实词的一项是()。
A.报纸、保卫、能够、伟大B.任务、实现、进来、千万C.或者、自从、似的、唉D.理由、研究、生动、这里10.下列各项短语中,不属于主谓式的一项是()。
A.英雄气概、讨论问题B.意志坚强、大家讨论c.笑容满面、窗户破旧D.成绩优秀、国家强盛11.对下列各句中修辞格的使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比喻)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云南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云南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省悟(xǐng)狭隘(yì)丘壑(hâ)殚精竭虑(dān)B.孤僻(pì)殉职(xùn)执拗(ào)黯然失色(àn)C.斑斓(lán)桑梓(zǐ)阿谀(yú)苦心孤诣(yì)D.伫立(chù)蓓蕾(bâi)角色(juã)重峦叠嶂(zhà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憔悴喧嚣义不容辞迫不急待B.嘹亮恻隐九霄云外孺子可教C.宛转涣散一诺千斤怨天尤人D.犀利荫霾一蹴而就入不敷出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安徒生童话经典经过多重改编,以绘本、舞台剧、电影等多种形式在人们眼前,其永恒价值,在于给人和警醒的人物形象,在于给人无限希望的思想,在于或优雅温润,或震撼心灵的语言,在于对后人道德情操的影响,更在于它历经大浪淘沙还能千古流芳,代代且历久弥新。
A.呈现启迪熏陶传承B.出现启发陶冶传播C.出现启迪陶冶传承D.呈现启发熏陶传播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6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内容。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目前,梁河县正采取措施保护这株古茶树②使古茶树经济效益大幅提高③近日,梁河县大厂乡荷花村发现一株野生过渡型古茶树④近年来,梁河县对辖区内的古茶树建档挂牌,进行有效保护,并开展古茶树产品研发⑤经初步计算,该株古茶树径围这4.41米,直径140厘米,树龄约1500年,或为省内已发现的单株最大、树龄最久的野生过渡型古茶树A.④②①⑤③B.③④①⑤②C.③⑤①④②D.④⑤②①③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资阳市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的答案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3.第Ⅱ卷各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答题位置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16分)一、(10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题。
《中外漫画精选》精选的40多位漫画家的作品,()丰子恺的旷达淡雅、潇洒自如,张乐平的笑中有泪、悲喜交融,米谷的浑厚凝重、意蕴(),邝飙的泼辣荒诞、令人警醒,英韬的立意不凡、运笔娴熟,方成的形神相谐、绵里藏针,夏大川的奇思妙想、情韵盎然,华君武的稚拙风趣、(),黎青的笔锋犀利、游刃有余……()让人感慨万端回味悠长。
①一个漫画家,既要有思想的宏阔批判的锋芒,还要有较好的速写素描思维、丰富的文学积淀与社会阅历和睿智灵动的形象思维。
②久而久之,才能使画作耐人品味并逐步形成鲜明的风格。
③这些大家名家的杰出成就是多方面因素构成的。
④如喜剧讲究进入情境烘托氛围,将笑料贯穿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相声讲究铺平垫稳三翻四抖,忌胡编乱造的馊包袱、硬噱头。
⑤这些创作法则,漫画家应该是了然于心的。
⑥漫画,其艺术构思常用比拟、象征、隐喻、明喻、怪诞、滑稽、幻想等手法,与喜剧、相声等创作有诸多相近相似之处。
1.上文括号内依次应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论深湛独具一格都B.不管深沉独树一帜还是C.尽管深重独具匠心就D.无论深湛独辟蹊径都2.上文带序号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A. ②①③⑥⑤④B.⑤③④⑥①②C. ③①②⑥④⑤D.⑤④③⑥①②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江苏省徐州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2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
(4)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6)《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坚定决心。
【参考答案】(1)潮平两岸阔(2)长河落日圆(3)燕然未勒归无计(4)曲肱而枕之(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6)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识记和书写,切忌记忆混淆和书写潦草。
要注意“长河落日圆”中的“圆”是形容落日的圆整,还要注意“燕然未勒归无计”的“勒”、“曲肱而枕之”中的“肱”、“秀而繁阴”中的“阴”、“提携玉龙”中的“携”的书写。
第(6)题是理解性默写,要抓住“以死报国”的提示。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瞥(piē)见招徕(lái)拈(zhān)轻怕重披星戴(dài)月B.殉(Xùn)职蓦(mò)然不言而喻(yù)并行不悖(bèi)C.喑(yīn)哑阻遏(yè)名副(fù)其实锋芒必(bÌ)露D.侧(cè)隐迁徙(xĭ)郑重其事(shÌ)沧(cānɡ)海桑田【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A项“拈”的读音zhān应为niān,C项“遏”的读音“è”,D项中“侧”应为“恻”。
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
2023年江西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2023年江西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2023江西2023中考总分是750分,各文化考试科目使用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制的全省卷,总分750分。
以下是关于2023年江西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江西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南昌为原点,无论朝哪个方向出发,都是好山好水。
若是有剧组要拍摄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意境,①直在江西地图上点一个目标前往取景,多半不会失望而归。
江西境内到处山色苍翠,水意空蒙。
乡人待客或腼腆或粗粝,皆怀善意;犬半卧于村口于街巷,恬淡看人。
我每回游乡村,都② 。
1. 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shè 径B. shē 经C. niè 径D. sè 经2. 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异想天开B. 流连忘返C. 花枝招展D. 心不在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之一。
地球表面被厚厚的大气层包裹,作为流体,大气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之中,它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被称为风( )风拂过了沧海桑田,在文学作品中留下了许多踪迹,它曾把细柳装扮成碧玉,让海棠“绿肥红瘦”,也曾无情地打在雪夜回家之人的身上。
________,风既没那么自由自在,也不敢肆意妄为,而是经常被神魔们操控着。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风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B. 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C. 风是最常见的自然界中一种天气现象D. 风是一种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天气现象之一4. 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 ?B.,C.!D.。
机密★考试结束前2016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6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l 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A.省.悟( xíng ) 狭隘.(yì)丘壑.( ha) 殚.精竭虑(dān)B.孤僻.( pì) 殉.职( xùn )执拗.( ào ) 黯.然失色(àn)C. 斑斓.( lán ) 桑梓.( zǐ) 阿谀.( yú) 苦心孤诣.( yì)D.伫.立( chù)蓓.蕾( bai )角.色( ju?)重峦叠嶂.( zh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A. 憔悴喧嚣义不容辞迫不急待B. 嘹亮恻隐九霄云外孺子可教C. 宛转涣散一诺千斤怨天尤人D. 犀利荫霾一蹴而就入不敷出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安徒生童话经典经过多重改编,以绘本、舞台剧、电影等多种形式____在人们眼前,其永恒价值,在于给人____和警醒的人物形象,在于给人无限希望的思想,在于或优雅温润、或震撼心灵的语言,在于对后人道德情操的____,更在于它历经大浪淘沙还能千古流芳,代代____且历久弥新。
A.呈现启迪熏陶传承B.出现启发陶冶传播C.出现启迪陶冶传承D.呈现启发熏陶传播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A.“2016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内容。
B.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江西中考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之一?A. 题量大B. 考察内容全面C. 难度较高D. 以上都对2.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所占的分值大约是?A. 10分B. 20分C. 30分D. 40分3. 以下哪个不是江西中考语文试卷的组成部分?A. 古诗文默写B. 现代文阅读C. 作文D. 英语阅读4.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作文一般要求字数在多少字左右?A. 300字B. 500字C. 800字D. 1000字5. 以下哪个不是江西中考语文试卷的题型?A. 选择题B. 填空题C. 判断题D. 计算题二、判断题1. 江西中考语文试卷中,古诗文的阅读理解题通常难度较低。
第四节鉴赏表达技巧第1课时明辨手法,多角度切入,赏析结合(复习课)南昌滕王阁联李春园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这是集句联,你能写出其中涉及到的古典人物及其诗句吗?答案①“我辈”句出自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②“目极”句出自韩愈《新修滕王阁记》。
③“奇文”句见陶渊明《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奇文,优秀或奇特的文章。
此处指王勃那篇著名的骈文《滕王阁序》。
④“人在”句由《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演化而来。
(2014·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粮食学群①人和人见面,会问上一句:吃饭了吗?后来人们认为这样的问法很土,多半不这样问了。
可是在乡下,那些种粮食的人,依旧这样问着。
种粮食的人知道,他们问的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一桩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②阳光在泥地上扎根生长,那便是生命。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植物动物,用不同的方式获取阳光,最后又把它们身上的阳光传递给我们。
它们就是我们的粮食。
人类的一切,无不根植于粮食之中。
无处不在的粮食,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被蔑视被糟蹋甚至被篡改..的东西。
③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直至走向餐桌的过程完整地置于人的面前,让人参与其中。
一粒稻谷,从发芽到分蘖抽穗,到最后长成谷粒,那是天和地还有人一同来到一株稻秧上的结果。
为了这,你需要一块合适的土地,需要将人与畜的劳作连同肥料一起加入泥土,还需要一份阳光一份雨水。
稻子长成了,鸟会飞过来啄走一些,还有一些,会从人的收获中悄悄溜走,逃进泥土的怀抱。
这样一粒经历了艰辛曲折甚至是传奇一生的稻子,当它来到餐桌上时,人怎么会随随便便对待呢?农夫和他们的妻儿都相信,糟蹋粮食会遭电打雷劈。
④养一头猪是一个家庭屋顶下的大事件。
一个“家”字早就说出了一头猪在家庭中的地位。
一家人就像对待命根子一样对待它,喂它养它,为它搔痒,为它梳理毛发,清除上头的虱子。
机密★2016年6月19日 江西省2016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卷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确凿(záo) 告磬 如法炮制(pào) 物竞天择 B.归咎(jiù) 馈赠 风雪载途(zài) 通宵达旦 C.殷红(yīn) 销蚀 恪尽职守(kâ) 珠丝马迹 D.狡黠(xiã) 绰号 叱咤风云(zhà) 略胜一筹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步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⑥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⑥⑤③④ C.⑥②⑤①③④ D.②⑥①⑤④③ 5.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2分) A.原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改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就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原句:傅雷的家书每一封都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改句:傅雷的家书没有一封不凝聚着他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C.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 D.原句: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改句:传统教育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就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浣溪沙 (宋)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③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此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③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阕写边塞平原辽阔之景,还表明了此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B.上阕前两句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 C.“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D.词的下阙抒写了北望中原之无限感慨感慨以及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悲凉心绪。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 )(2分) A.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鲜明,色彩明丽。 B.“一尊浊酒戍楼东”一句在下阙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词的下阙抒发感慨,俨然可见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 D.这首词气势雄健,意蕴深厚,体现了豪放之词风。 (二)阅读下面三则文言文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 王蓝田①性急,尝食鸡子②,以筯③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④口中,啮⑤破即吐之。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⑥。文度曰:“故应让杜、许⑦。”蓝田云:“你谓我堪⑧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 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⑨不如我。” 【注】①王蓝田:名述,袭爵蓝田侯。后文的“文度”为其子。②鸡子:鸡蛋。③筯(zhù):筷子。④内:通“纳”。⑤啮(niâ):咬。⑥事行便拜:授官的诏书一下达就立即接受。⑦故,或许。杜、许,不译何人,应为当时有名望的两人。⑧堪:能够胜任。⑨定:到底。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复于地取内/口中 B.啮破/即吐之 C.谢无奕/性粗强 D.事行/便拜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瞋( ) (2)数( ) (3)阙(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之,又不得。 (2)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11.结合三则短文内容,说说王蓝田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一分) (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6题。(17分) 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 阎连科 ①出走和背叛,是少年时代楔进我脑里永远也拔不出来的一根桩。 ②成长是由无数、无数次想要出走,而又不得不留下的过程叠加起来的;而成熟,是人生历练的静默不言的一种光。然而一次一次地想要离家和出走,想要把自己放逐到哪儿,也许正是长大、成熟的一种准备呢。在那偌大的田湖村,父母交给我们的爱,多得常常从小院漫出来。然而这种爱,还总是不能化去一个男孩想要离家出走的念想和理愿。有一天,我决定出走了。 ③想到我决定要出走,有一种兴奋在我身上鼓荡着,仿佛不立刻离开那个家、那院子,我会窒息在那家那院的温暖里。也就说走就走,把作业课本收起扔在窗台上;把屋门、大门锁起来;把家里钥匙塞进家人可以找到的门脑上方的一个小墙洞儿里,就这么匆匆离家上路了。 ④我不知道我要去哪儿,又好像早就计划好了要去哪儿样,直到沿着大堤走离村庄,东山渐近,田湖渐远,一片柳林外的伊河,白花花地泻在我面前,我才知道我要离家去哪儿——我要独自蹚过伊河水,爬到对面伏牛山的九皋主峰上。 ⑤老师说过,九皋是伏牛山余脉东延的主峰,海拔九百多米,中国第一本诗集《诗经》上的“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说的就是那山和那峰。说唐朝的李白,曾独自从龙门走来,上过那山峰。还在那儿留过一首名为《鹤鸣九皋》的诗: ⑥昭化呈仙质,长鸣在九皋。„„ ⑦这首诗,有啥儿意味和蕴藏,那时我是完全不懂的(现在也不懂),但却觉得不懂反而好写了,如“窗前明月光”那样的《静夜思》,因为人人都懂反而写不得。 ⑧我总以为自己能写出那种人人都不懂的诗,也就蓄意要爬到那山上,和李白一样坐在山顶,诗兴大发,写出一首好到别人都看不懂的诗。当然呢,写不写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终于离家出走、独自走了很远的路,经过了很多事,遇上了很多的艰辛和奇遇,它们都被我一一征服后,我成了站在山顶上的一个大人物。 ⑨浪漫和草率,在我幼稚的胸膛发酵鼓胀着,使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离家出走的英雄气。走小路,过村庄;在村头遇到了土狗追着我跑叫和撕咬;遇到了哪村的一匹惊马从我身边飞过去,弹起的灰尘落在我脸上,我都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惊异。我是要离家出走的人。我要和李白一模样,独自登上那很少有人爬到山顶的九皋峰(一定要写诗),我当然不能有任何的惊惧和担忧。我就那么独自沿着东山下的村庄走,不和人说话,不和人来往,旁若无顾,视若无人,就到了九皋山下那条“牛瞪眼”的小路上。 ⑩山在头顶,我在山下,正南的太阳烧在我的发梢上。我知道我不久就要登上九皋山,爬上主峰振臂高呼了。我要站在峰顶上,让风吹着我的头发和衣服,环顾四周,略思片刻,最后把我的胳膊高高举起挥动着,用我最大的嗓子对着天下唤:“有一天我要吃得好也要穿得好!” “有一天我要吃得好也要穿得好!为了不在写诗和爬山的路上碰到三姑家里人,我走过了两个村庄后,到了第三个我三姑家住的梁疙瘩村(这村名,烦),就有意绕过村庄,从村旁一片庄稼地里穿过去,沿着沟崖小道,攀着荆棵野榆走了很远的路,到了终于可以看清山顶时,以为峰顶到来了,诗也可能到来时,我可以站下回望,首先振臂高呼口号那一刻时,却从不远处的山崖边,蠕蠕动动爬上来一个人,收拾捆绑他在崖头砍拾的柴火(又是柴火),我们彼此一望,都怔着惊着了。他竟是我要躲要闪的三姑夫。三姑夫就那么如在那专门等我一样出现了。我呆在崖头边儿上,三姑夫看着极吃惊的我,很快平静下来连问了我三句话:“你怎么在这儿?”“是你三姑让你来这儿找我的?”“走,我们回家吃饭去。午饭都错过时辰了。”我就这样莫名其妙、前功尽弃地被我姑夫强拉硬拽着回他家里了。匆匆吃了饭,赶着日落和黄昏,就带着我下山和过河,又把我送回田湖了。 21盛大、庄重的离家出走,就这么草草地收兵结了尾。一场人生庄严的梦愿与宣誓,还未及最后登上宣誓台,就被人从梦中叫醒了。现实总是比梦想和理愿有力量,少年明亮美妙的梦,被现实一碰即破后,我这一生,再也没有机会登上那座山,再也没有可能在那山顶李白待过的地方坐坐与站站,高举着胳膊大唤了。 22我的少年就这样了,还是那时候的李白好。 23可我连李白的影子都没找到,就那样在历史与现实的错口和李白分手了。 (文章节选自《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较原文有删改) 13.文章记叙了少年时代的“我”一次出走经历。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概述“我”出走的经过。(6分) “我”不愿窒息在家庭的温暖里,决定离家出走→______ →______ →______ 14.欣赏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4分) 15.文章多次写“我”欲站在峰顶“振臂高呼”的愿望,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6.“我”渴望和李白一样坐在山顶写一首好诗,但最终“连李白的影子都没找到”,你认为“我”的成长与李白有怎样的联系?请简要谈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13分)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②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