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3.2 氧化还原
- 格式:ppt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45
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案例大全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及特点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的关系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术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氧化态电子转移1.3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半反应式离子方程式电子转移数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2.1 单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同种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同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2.2 化合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合成反应分解反应2.3 离子化合物与自由原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反应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与平衡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判断3.2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移动3.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计算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4.1 电化学中的应用原电池电解质电镀4.2 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滴定极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4.3 合成化学中的应用有机合成催化剂材料合成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解析5.1 实例一:铁的腐蚀与防护铁的腐蚀原理铁的防护方法5.2 实例二:漂白粉的制备与作用漂白粉的制备方法漂白粉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5.3 实例三:合成氨的工业生产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合成氨的氧化还原反应过程5.4 实例四:药物的合成与分析药物合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药物分析中的氧化还原反应5.5 实例五:环境污染与治理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典型环境污染治理案例分析第六章:氧化还原反应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6.1 无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酸碱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合成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6.2 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水的电解硫酸的制备金属的提取与精炼6.3 氧化还原反应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制备无机化合物制备无机材料制备无机催化剂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7.1 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加成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消除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还原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7.2 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醇的氧化酮的氧化醛的氧化7.3 氧化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合成有机化合物合成有机材料合成有机药物第八章: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8.1 生物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呼吸作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光合作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代谢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8.2 生物化学中的重要氧化还原反应酶催化下的氧化还原反应血红蛋白的氧化还原反应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反应8.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检测与治疗中的应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氧化还原探针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治疗中的应用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9.1 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冶炼中的应用火法冶炼湿法冶炼9.2 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合成橡胶9.3 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第十章: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10.1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水质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土壤污染监测10.2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处理10.3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友好型材料中的应用生物降解材料光催化材料空气净化材料第十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11.1 氧化还原反应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合成纳米电子学11.2 氧化还原反应在光电子学中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激光技术11.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生物传感器药物输送系统第十二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生活常识12.1 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食物的腐败与保存燃料的燃烧12.2 氧化还原反应在健康饮食中的应用营养素的氧化还原性质抗氧化剂的作用12.3 氧化还原反应在安全知识中的应用爆炸原理化学中毒的防护第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13.1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药物合成中的氧化步骤药物合成中的还原步骤13.2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药物含量测定药物纯度分析13.3 氧化还原反应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抗凝血药物抗氧化药物第十四章:氧化还原反应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4.1 氧化还原反应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合金化14.2 氧化还原反应在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晶体管的制造集成电路的制造14.3 氧化还原反应在新材料研发中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材料的设计第十五章:氧化还原反应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氧化还原反应在绿色化学中的应用可持续发展的化学环境友好型合成方法15.2 氧化还原反应在能源领域的挑战与发展清洁能源的制备与存储电池技术的创新15.3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命科学中的探索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疾病与氧化应激的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类型、判断与平衡、应用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实例和未来发展趋势。
高一化学各章知识点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量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变化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化学中,有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量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
1.1 基本概念1.1.1 物质物质是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种。
元素是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的。
1.1.2 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元,分子由两个或以上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离子是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取电子后带电的粒子。
1.1.3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混合物可以分为均相混合物和非均相混合物两种。
1.1.4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组成的情况下的变化,如物态的改变、溶解等。
化学变化则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1.2 基本量1.2.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中含有的基本粒子数目的量,用摩尔(mol)来表示。
摩尔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摩尔质量来表示。
1.2.2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质量是指物质所含有的质量,用克(g)来表示。
不同的物质在量上可以通过计量它们的质量来比较。
1.2.3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某物质所含有的质量,用克/摩尔(g/mol)来表示。
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
第二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理解化学的重要基础。
了解原子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是非常重要的。
2.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绕着原子核的轨道运动。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整体上带电中性。
2.1.1 质子质子是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其电荷量为+1。
质子的质量约为1.673 × 10^-27 kg。
2.1.2 中子中子是原子核中质量接近质子的粒子,其电荷为中性。
中子的质量约为1.675 × 10^-27 kg。
第3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3.1 本章小结3.1.1. 基本要求(包括重点和难点)第一节氧化数的概念第二节电极反应、电池符号、电极类型电动势、电极电势(平衡电势)、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离子浓度及介质酸碱性改变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及计算原电池电动势与吉布斯函数变的关系利用电极电势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计算电动势、比较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判据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并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第三节分解电压(理论分解电压、实际分解电压、超电压)电解产物(盐类水溶液电解产物)第四节金属的腐蚀: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析氢腐蚀、吸氧腐蚀)金属腐蚀的防止3.1.2. 基本概念第一节氧化与还原: 对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叫做氧化剂,失去电子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氧化剂从还原剂中获得电子,使自身氧化数降低,这个过程叫做还原;还原剂由于给出电子而使自身氧化数升高,这个过程叫做氧化。
还原剂失去电子后呈现的元素的高价态称为氧化态,氧化剂获得电子后呈现的元素的低价态称为还原态。
氧化数: 指化合物分子中某元素的形式荷电数,可假设把每个键中的电子指定给电负性较大的原子而求得。
氧化数的计算遵循以下规律:(1)单质氧化数为0(2)简单离子的氧化数等于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分别为+1、+2(4) 氢在化合物中氧化数一般为+1,在活泼金属氢化物中的氧化数为-1。
(5) 化合物中氧的氧化数一般为-2,但在过氧化物中,其氧化数为-1,在超氧化物中为-21,在氧的氟化物OF 2和O 2F 2中氧化数分别为+2和+1。
(6) 在所有的氟化物中,氟的氧化数为-1(7) 在多原子分子中,各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为0,多原子离子中,各元素的氧化数的代数和等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在配离子中,各元素氧化数的代数和等于该配离子的电荷第二节原电池(电池符号)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书目录第一章:常见物质及其性质
1.1 什么是化学
1.2 物质的分类
1.3 物质的性质及其描述
第二章:元素及其化合物
2.1 元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2 元素与符号
2.3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基本规律
2.4 化合物的概念及其命名法则
第三章:化学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3.1 化学反应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3.2 燃烧、腐蚀与氧化
3.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第四章:金属与非金属
4.1 金属的特性和分类
4.2 金属与非金属的相互作用
4.3 金属的腐蚀与保护
第五章:酸、碱与盐
5.1 酸、碱的基本概念
5.2 酸、碱的性质及其实验检验5.3 酸、碱的中和反应与盐的生成
第六章:碳及其化合物
6.1 碳的存在形式及其重要性
6.2 碳的化合物
6.3 碳循环及其意义
第七章:燃烧与能源
7.1 燃烧的概念和发生条件
7.2 燃烧与能源的关系
7.3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内容的目录,希望对您的研
究有所帮助。
> 注意:内容为根据题目推测的,实际书目录可能会有所调整。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Redox Reaction)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电化学的基础。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会发生电荷转移过程,其中一个物质被氧化(失去电子),另一个物质被还原(获得电子)。
这种电荷转移过程伴随着电流的流动,因此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密切相关。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常可以观察到电子的转移与氧原子的参与。
在一些反应中,物质会失去电子,被称为氧化剂(Oxidizing Agent),而另一些物质则会获得电子,被称为还原剂(Reducing Agent)。
这种电子的转移与氧原子的参与使得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
2. 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性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所熟悉的腐蚀现象就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金属物质在与氧气接触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
此外,氧化还原反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池、电解、电镀等方面。
3.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与电流之间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电解反应(Electrolysis)和电化学电池(Electrochemical Cell)两个方面。
3.1 电解反应电解反应是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将化学反应逆转的过程。
电解反应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外部电压提供能量,使得自发不利反应变得可逆,从而实现物质的分解或转化。
3.2 电化学电池电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两个半电池组成,分别包含一个氧化反应和一个还原反应。
这两个半电池通过电解质溶液(Electrolyte)或电解质桥(Salt Bridge)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4. 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电化学电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两个半电池中同时进行。
在氧化反应中,电子流从还原剂移动到电解质溶液中;而在还原反应中,电子从电解质溶液流向氧化剂。
这一过程中,电子的流动经过外部电路,形成了电流。
根据电化学电池反应的性质和电流的方向,我们可以将电化学电池分为两类:电解池(Electrolytic Cell)和电池(Galvanic Cell)。
3.2 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醛类的物理性质、用途、和一些常见的醛。
2.理解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原理,掌握乙醛的化学性质。
3.了解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来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验能力,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教学难点:醛的氧化反应教学过程:引入]前面学习了乙醇的知识,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回答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讲]醛是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引发室内污染的罪魁祸首—甲醛及乙醛都是重要的醛,今天我们将学习醛的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醛问]乙醛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具体地来认识一下。
一、乙醛投影]乙醛分子的结构模型、氢谱图讲]乙醛分子结构中含有两类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因此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两组峰,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
因此峰面积较大或峰高较高的是甲基氢原子,反之,是醛基上的氢原子。
讲]分析—CHO的结构。
由于氧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碳原子,使得C=O双键的电子云向氧原子偏移,C—H键电子云向碳原子偏移,C=O双键是不饱和的极性键,C—H键是极性键。
因此,在化学反应中,C=O双键和C—H键都可能断键。
乙醛分子中的醛基对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
板书]1.乙醛的结构分子式:C2H4O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O官能团:—CHO或(醛基)设问]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么不能写成CH3COH?讲]因为在乙醛的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羟基。
2.乙醛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纯净的乙醛溶液,打开瓶盖,观察乙醛溶液的色、态及嗅一下气味。
)学生活动]观察、闻气味,说出一些物理性质。
如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指导阅读]乙醛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将分子量、沸点、溶解性与丙烷和乙醇进行比较。
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20.8℃,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
离子反应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离子反应概述1.1 离子反应的定义与特点离子反应的定义离子反应的特点1.2 离子反应的类型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1.3 离子反应的条件离子反应的适宜pH值温度对离子反应的影响浓度对离子反应的影响第二章:酸碱中和反应2.1 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与特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2.2 酸碱中和反应的类型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弱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强酸与弱碱的中和反应2.3 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常见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与特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3.2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单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物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的确定3.3 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第四章:络合反应4.1 络合反应的定义与特点络合反应的定义络合反应的特点4.2 络合反应的类型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的络合反应非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的络合反应4.3 络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常见络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第五章:离子反应的应用5.1 离子反应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滴定法5.2 离子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水的离子化离子交换树脂5.3 离子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食品添加剂医药领域第六章:离子反应与pH值的关系6.1 pH值对离子反应的影响pH值与氢离子浓度不同pH值下的离子反应特点6.2 缓冲溶液与离子反应缓冲溶液的定义与作用缓冲溶液对离子反应的影响6.3 酸碱滴定与离子反应滴定法的原理滴定过程中离子反应的变化第七章:离子反应与温度的关系7.1 温度对离子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阿伦尼乌斯方程7.2 温度对离子反应平衡的影响勒夏特列原理温度变化对平衡常数的影响7.3 温度对离子反应产物的的影响反应热与反应产物的形成温度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第八章:离子反应与浓度的关系8.1 浓度对离子反应速率的影响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常见离子反应的浓度影响规律8.2 浓度对离子反应平衡的影响浓度变化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8.3 浓度对离子反应产物的的影响浓度变化对产物的影响浓度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第九章:离子反应与催化剂的关系9.1 催化剂对离子反应的作用催化剂的定义与作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9.2 催化剂的类型与选择酸碱催化剂金属催化剂9.3 催化剂在离子反应中的应用实例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催化剂在医药合成中的应用第十章:离子反应的综合应用10.1 离子反应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水质分析中的离子反应10.2 离子反应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离子在陶瓷材料中的应用10.3 离子反应在生物体内的作用离子在神经传导中的应用离子在酶催化中的应用第十一章:离子反应与电化学11.1 电化学基本概念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极与电极反应11.2 电化学电池与离子反应原电池与电解池离子反应在电化学电池中的应用11.3 电化学腐蚀与防护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蚀措施与离子反应的关系第十二章:离子反应与溶胶-凝胶过程12.1 溶胶-凝胶过程的基本概念溶胶、凝胶与胶体的区别溶胶-凝胶过程的步骤12.2 离子反应在溶胶-凝胶过程中的作用离子反应与凝胶形成离子反应控制溶胶-凝胶过程的应用12.3 溶胶-凝胶过程在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制备纳米材料制备光催化材料第十三章:离子反应与生物化学13.1 生物体内的离子反应离子在生物体内的传输酶催化中的离子反应13.2 离子反应与生理功能酸碱平衡与离子反应神经传导与离子反应13.3 离子反应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药物设计中的离子反应药物输送与离子反应第十四章:离子反应与核化学14.1 核化学基本概念核反应与核变化放射性元素与离子反应14.2 离子反应在核化学中的应用核燃料循环中的离子反应核废料处理与离子反应14.3 核化学中的安全问题与离子反应核辐射与防护核事故处理中的离子反应第十五章:离子反应的综合实验与应用15.1 离子反应实验设计与操作实验原理与步骤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5.2 常见离子反应实验案例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氧化还原反应实验15.3 离子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环境污染处理中的离子反应工业生产中的离子反应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类型、影响因素及应用。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本目录第一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1.1 原子结构1.2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3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2.1 化学键的形成与类型2.2 分子结构与性质2.3 晶体结构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3.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3.2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3.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第四章溶液与电解质4.1 溶液的形成与性质4.2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4.3 溶液的酸碱性质第五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5.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5.2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5.3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移动第六章有机化合物6.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6.2 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6.3 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6.4 醇、酚、醚的结构与性质6.5 醛、酮、羧酸的结构与性质6.6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6.7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6.8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第七章无机化合物7.1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7.2 金属元素化合物7.3 配位化合物第八章化学实验8.1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8.2 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8.3 化学实验的安全与环保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9.1 化学与能源9.2 化学与材料9.3 化学与环境保护9.4 化学与生命科学9.5 化学与科技发展第二部分:实验指导实验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制作与观察实验二化学键的形成与类型实验实验三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实验四溶液的配制与性质实验实验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实验实验六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实验七无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实验八化学实验的综合设计与实施第三部分:复习与测试复习一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复习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复习三氧化还原反应复习四溶液与电解质复习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六有机化合物复习七无机化合物复习八化学实验复习九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一基础知识测试测试二实验操作测试测试三综合能力测试测试四应用能力测试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本目录第一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1.1 原子结构1.2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3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2.1 化学键的形成与类型2.2 分子结构与性质2.3 晶体结构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3.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3.2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3.3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第四章溶液与电解质4.1 溶液的形成与性质4.2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4.3 溶液的酸碱性质第五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5.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5.2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5.3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移动第六章有机化合物6.1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6.2 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6.3 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6.4 醇、酚、醚的结构与性质6.5 醛、酮、羧酸的结构与性质6.6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6.7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6.8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第七章无机化合物7.1 非金属元素化合物7.2 金属元素化合物7.3 配位化合物第八章化学实验8.1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8.2 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8.3 化学实验的安全与环保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9.1 化学与能源9.2 化学与材料9.3 化学与环境保护9.4 化学与生命科学9.5 化学与科技发展第二部分:实验指导实验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制作与观察实验二化学键的形成与类型实验实验三氧化还原反应实验实验四溶液的配制与性质实验实验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实验实验六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实验七无机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实验八化学实验的综合设计与实施第三部分:复习与测试复习一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复习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复习三氧化还原反应复习四溶液与电解质复习五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复习六有机化合物复习七无机化合物复习八化学实验复习九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一基础知识测试测试二实验操作测试测试三综合能力测试测试四应用能力测试第四部分:拓展与探究拓展一化学前沿科技拓展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三化学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探究一化学实验创新设计与实施探究二化学问题分析与解决探究三化学学习与团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