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与启迪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5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 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三大外交政策,其中“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体现的是( )A. “另起炉灶”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D. 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解析:A “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即“另起炉灶”。
2. 下列邮票是1950年发行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邮票,它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 不结盟B. “一边倒”C. “另起炉灶”D.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解析:B 中国同苏联签订同盟条约,反映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即实施“一边倒”的方针。
3. (2009·深圳模拟)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一边倒”的政策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企图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C. 新中国以安理会五个成员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D.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万隆会议圆满成功解析:C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故C项说法错误。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4. (2009·江苏模拟)小明在阅读《周恩来外交文选》时看到这样几段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
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这最有可能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中的发言( )A. 亚非万隆会议B. 日内瓦会议C. 布雷顿森林会议D. 第26届联大解析:B 从材料中的“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可联想到日内瓦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会议最终签订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5.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从《体育之研究》中看毛泽东体育思想及当代启示摘要:《体育之研究》写于1917年, 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的国力不振,国民身体素质孱弱的局面, 给出自己的建议, 寄希望于通过发展体育运动来增强国民体质,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
尽管在后来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 毛泽东的体育思想得以丰富和升华, 但此文章中所奠定的基本思路与逻辑框架却是不容小觑的。
新时期,仍需继续深入学习和深度挖掘毛泽东的体育思想, 对当今体育事业的发展路径探索、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发扬与传承等领域能够给予重大的启迪。
关键词:毛泽东体育思想;《体育之研究》;当代启示《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此文是毛泽东作为“前马克思主义者”时期完成并发表的,其中的体育思想为毛泽东后来的体育思想的丰富与完善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石与逻辑架构。
《体育之研究》所蕴含的体育思想博大精深,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个人与体育、个人与国家命运的辩证关系,力图通过改造人民的体质改变中华民族“国力荼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的状况,以最终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
透过文本的表层逻辑叙事而深入其背后的体育思想核心逻辑与真实意蕴我们发现,毛泽东体育思想有着超越时空的维度,即当前深入研讨,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体育之研究》中毛泽东体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一)“动必有道”:体育可以建立学生适应社会的“规则观”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书中说:“人者,动物也,则动尚矣。
”[1]他主张人是有理智的动物,在运动时要把握规律,遵守规则。
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人和动物之间的理性的规律意识,并揭示了体育活动内在的规律性。
在规则的运动中,运动员必须自觉地遵循“承担民族尊严”的准则观念。
在学校的体育竞赛中,学生代表着学校的荣誉,班级的荣誉,个人的尊严,在“有形”的规则约束下,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自己的追求,并在规则的约束下,得到了竞争的乐趣。
在此过程中,学生在规则规范的约束下,满足了自我价值的需要,增强了自己对规则的理解,将“有形”的“规则”变成“无形”的运动“价值观”,融入学生心中。
第25卷第2期 2006年4月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LA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Vl01.25 No.2
Apr.2006
加强军事体育教育对外交流的思考 张敏 南 宁2 (1.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73;2.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广东广州510500)
摘 要 着眼推进培训任务转型、促进学科专业发展和服务国家外交的需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 等方法,探索了新形势下军事体育教育对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军事体育教育;对外交流;思考 中图分类号:G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300(2006)02-0045-03
Discuss on Strengthening the Diplomatic Communication of Military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ZHANG Min NAN Ning (1.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 ha 410073; 2.PLA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zhou 510500,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boosting the task’S transferring,promoting the specialty’S developing and selw— ing the country’s diplomacy and using the methods of consulting the literature data and companng,the thesis dis— cussed the main content and the effect approach of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military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Key words:military physical education;diplomatic communication;discuss
一、50年代1、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为此,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对者“钻进来”捣乱。
“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人民,共同奋斗。
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2、原因:国际方面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故里、军事包围和威胁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国家走上了人民民主道路,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⑶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纷纷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国内方面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⑵政权急待巩固,经济急待恢复,创造和平的建设环境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树立新中国的国际形象。
3、主要成就: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也就是说17个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的合法主权国家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解决中印之间的国家准则,也成为解决国家之间的基本准则,反映了我国外交的政策的成熟③日内瓦会议凸显了我国作为世界五大国的地位④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主张,不仅是的万隆会议成功召开,而且成为“万隆精神”的核心内容。
二、60年代1、方针:“两个拳头出击”2、原因:60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是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
从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也也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
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
三、70年代1、方针:“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的提出2、原因: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
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牛军本文研究的新中国外交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后到1954年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
以往有关这一领域研究的共同特点是,侧重于描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总画面和影响新中国外交发展的种种内外因素,其不足之处在于一直未能进一步探讨新中国外交的主要特征。
如果没有这种探讨,对新中国外交的理解至少不会是完整的,而且肯定无法深入理解后来中国外交的发展。
本文的目的就是力图弥补这一不足,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示新中国外交在其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含义。
(一)“一边倒”与新中国外交的革命性。
对新中国外交制定阶段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特别是近来年对中共与苏联和美国的关系分别进行的深入探讨,丰富和加深了对新中国外交起源的解释。
1。
有关的研究表明,中共中央大致从1948年底开始考虑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此后在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新中国外交的主要原则便确定下来了。
按提出的顺序,这些原则包括对帝国主义“不承认”和站在苏联阵营一边(后一被简称为“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等。
2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看,这三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这里所谓的“革命性”是指它们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有密切的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边倒”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
在1949年1月上旬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中共领导人讨论了与对外政策有关的问题。
从目前已经公开的资料看,这些讨论并不很充分,通过讨论初步确定了对帝国主义国家不急于承认和先与苏联等国建交通商的大原则。
会议后发布的《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主要体现了针对帝国主义的“不承认”原则,并对相关的具体问题作出了不少规定。
31月政治局会议结束后不久,中共领导人在西柏坡接待了斯大林的特使米高扬,这次会晤促使中共中央最终决定建国后与苏联结盟。
在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总结发言中,毛泽东宣布1牛军:《论中苏同盟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二期;杨奎松:《华德事件与新中国对美政策的确定》,《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论新中国对美政策的形成》,《美国研究》,1996年第4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与启迪 作者:肖尔练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第36期
摘; 要:新中国成立之时,竞技体育成为重塑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中国开始与国际体育组织接触并争取合法权益。通过分析研究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及其现实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结论:国家在开展体育外交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政策支撑和方向引领的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推动体育外交多元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专门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是发展体育外交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新中国; 体育外交; 发展与启迪 中图分类号:G812.4;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2(c)-0007-02
体育外交是“对一国体育部门或体育界旨在促进国家间关系所进行的对外体育交往和交流的一种提法”。该定义也是至今国内普遍认同的学术观点。但体育外交对于中国来说绝非一个新的概念,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已展开了对外体育交流活动。
1; 研究方法 本文以中国体育外交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体育外交活动,分析其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2; 分析与讨论 2.1 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过程 2.1.1 起步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时,竞技体育成为重塑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中国开始与国际体育组织接触并争取合法权益。1952年7月29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林匹克会场上升起。在1952—1962年的10年间,新中国与前苏联和东欧的体育交往人数在中国对外体育交往总人数中占比高达76%;从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进行“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开始大力发展与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体育关系。
2.1.2 探索阶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乒乓外交”完成了冷战时期的“破冰之旅”。1972年4月19日,以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庄则栋为团长的中国乒乓球代表队访问了联合国总部并进行表演赛,受到热烈欢迎和广泛关注。在“乒乓外交”的带动下,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合作交流,推进了两国关系的积极发展,打开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交往的大门,被誉为“小球带动大球转”。
2.1.3 起飞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全面走向世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五连冠和洛杉矶奥运会上零的突破让世界改变对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看法,振奋国内民族精神,重塑国际形象;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首次举办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北京亚运会,改善周边外交环境,让中国突破了国际封锁,再次与世界接轨。21世纪以来,中国国力日渐繁荣,成为世界上的大国之一。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中国,北京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理念,奠定了新时期大国人文外交的基本理念。2010年以来,“人文外交”成为中国大国特色外交的主导,中国体育对外交往也开始融入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之中。
2.1.4 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外交事务中灵活运用体育元素拉近与国外民众的距离。2014年习近平主席索契之行被称为“点穴外交”,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参观曼彻斯特城市足球学院,并与英国首相卡梅伦、球星阿圭罗自拍,2017年习近平主席访问国际奥委会总部,向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阐释中国实行的全民健身计划。此外,在“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战略等重要的多边机制中,体育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多边机制建构的助推器。2019年6月18日,习近平主席给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研究生冠军班全体学生回信,在对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他们提出勉励和期望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向北体大全体师生和正积极备战奥运等赛事的运动员、教练员致以诚挚问候。这其中就跃动着清晰的体育外交的身影。从繁华都市到欠发达地区,助推体育对外交流已然成为中国体育人和热爱体育的中国人自觉的追求与行动。作为中国体育最高学府的北京体育大学全体师生把体育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在体育外交中贡献智慧和力量,“北京8分钟”里,80名学子圆满完成平昌冬奥会闭幕式表演任务,惊艳全球。2019年6月下旬,地处偏僻的湘中小城娄底市举办“涟钢杯”首届中非少年足球友谊赛,邀请来了肯尼亚等4个非洲国家的青少年足球队,与4支国内“U11”足球队同场竞技,开展足球文化交流,给世人一个巨大的惊喜。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乒乓外交”“亚运外交”“奥运外交”到“元首体育外交”,体育外交在我国总体外交上拥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体育外交正在一步步走上愈发重要的地位。
2.2 中国体育明星的外交使者新形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体育明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外交使节的重要作用。 2.2.1 “民族象征” 体育明星成为国家文化使者,彰显中国人的体育精神和民族精神,姚明就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这位来自上海的年轻人在美国已经成了中国整体形象的代表。他用自己的活力、自信、富有、集体精神和微笑赢得了公众的赞赏,几年之内,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民族象征。”这是法国《回声报》副主编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对姚明发挥体育明星外交使节功能的评价。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球场外这位巨人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篮球领域,姚明用坚持、谦逊、向上的人格魅力,在西方国家及其人们中树起了中国人的崭新形象。
2.2.2 “你必须要对中国尊重” 中国运动员在对外体育交流中迅速成长起来,以良好的形象为国争光。历史上第一位集男子200m自由泳、男子400m自由泳、男子1500m自由泳奥运会金牌于一身的中国运动员孙杨,就理性地处理了来自澳大利亚选手霍顿的挑衅。早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赛前,霍顿就曾对孙杨进行人身攻击,称孙杨是“用药的骗子”。后来,霍顿因伤病影响状态不佳,而孙杨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霍顿及澳媒更是通过场外因素干扰孙杨。2019年7月21日,在世锦赛男子400m自由泳决赛中霍顿再次输给孙杨获得亚军。在颁奖仪式上,霍顿却拒绝登上领奖台、与孙杨合影。面对其极度傲慢无礼,孙杨如此公开回应:“颁奖是个非常神圣的时刻,每一个人代表自己国家,你再有千万个不愿意,你必须要站上领奖台。你可以对我不尊重,但是你必须要对中国尊重。”孙杨以不卑不亢的姿态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2.3 中国体育外交的国际话语权仍与大国地位不相称 2.3.1 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纵观当今世界体坛,国际体育话语权的行使情况仍然极不合理、极不平衡,西方国家占据强势地位,个别国家不时上演“话语霸权”丑剧,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弱势地位,遭受打压甚至排挤的现象时有所闻。由于历史的、文化的原因,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的人员太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有了明显增加,但仍然相对过少,因而常常面对一些不公平的现象、不公正的行为“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竟无法为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中国体育运动员讨回公道。
2.3.2 遭遇不公平判罚的现实 远的且不说,只说近年来发生在国际重大赛事中的事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16年里约奥运会,美国田径女子4×100m接力申诉成功单独重赛,将预赛中原本总成绩为第8名的中国女队挤出决赛行列。与此同时,中国体操队也遭受被压分的委屈,由于裁判对中国和其他国家打分的双重标准使得体操“小花”们无缘决赛。
2018年平昌冬奥会,在冰壶混双首轮比赛中由于圆心上下各有中国队和瑞士队的得分壶,用肉眼很难分清谁输谁赢,可裁判没有用专业工具测量,而是直接做出了判罚,中国冰壶教练组随即提出了抗议,但场上裁判没有理会,中国混双组合最终输掉了这场比赛。与此相似,我国速度滑冰女子3000m接力获得第二名,无端被判罚犯规,“煮熟的鸭子飞了”,尽管国内舆论激烈,但无济于事。
中国运动员遭受不公平判罚的事件层出不穷,这些事件无一不在警醒人们:中国体育外交的声音还不够洪亮,中国必须在国际体育舞台上有更大作为。
2.3.3 中国体育日益受到世界重视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与世界交往中中国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2019年5月29日成都举办的“熊猫杯”上,韩国国足以3∶0战胜中国国足,在赛后的颁奖仪式上,韩国国足队员脚踩冠军奖杯“庆祝”夺冠。这一事件发生后,中方要求韩国球员正式书面道歉,随后,韩国全队就此鞠躬道歉,并希望中国足协和韩国足协能够一直保持友好关系。
3; 结论 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对办好北京冬奥会作出指示:“坚持开放办奥,借鉴北京奥运会和其他国家办赛经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加强中外体育交流,推动东西文明交融,展示中国良好形象。”
3.1 国家在开展体育外交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政策支撑和方向引领的作用 新时代,我国体育正处于着力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阶段,除了依靠竞技体育摘金夺银、全民健身促进大众体育发展以及校园体育准备后备力量,体育外交活动也应渗透其中。坚持中国体育“走出去”与异域體育“请进来”相结合,做到双向交流互动,利用好建设“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战略等契机,加强体育交流,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体育外交新局面。
3.2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推动体育外交多元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对公共体育外交手段、民间体育外交手段应给予更加广泛的关注,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让人们养成关注体育外交活动的习惯,自觉在体育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形象,擦亮我国体育运动的门面,推动我国体育外交事业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