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巴黎和会 (1)参会身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 巴黎和会。 (2)目标:希望改变中国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3)结果:欧美列强做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 本的决定。
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经过 (1)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等口号,掀起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 (2)学生的爱国行动引起各界的广泛响应。工人阶级开始 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 上海,上海的“三罢”斗争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
(2)主旋律是指爱国主义精神,还包括民主、科学精神,追求 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领导阶级: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主 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 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2)指导思想: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 动的主流,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1)帝国主义对中国加紧侵略、北洋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妥 协,造成严重的民族危机。 (2)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社会力量成长起来。 (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十月革命的影响。 (4)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史料导入 史料一 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 历 史巨变的起点。
——彭明《彻底地爱国 激情的“五四”》 史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国家感情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 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 及 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令人信服的教
互动探究 (1)如何理解史料一中“补课”和“起点”的含义?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五四精神”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