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全国性寒潮暴雪天气过程分析pdf
- 格式:pdf
- 大小:251.37 KB
- 文档页数:3
2005年3月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许爱华;乔林;詹丰兴;牛星球【期刊名称】《气象》【年(卷),期】2006(32)3【摘要】利用NECP 1°×1°的6小时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05年3月10~13日一次全国性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天气系统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寒潮及寒潮天气主要成因是(1)西欧上空500hPa强暖平流致使在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阻塞高压,建立横槽,横槽北侧的东北气流引导超极地冷空气和西路冷空气合并加强;形成了异常强的冷高压、锋区、冷温度中心和冷温度平流.(2)两个短波槽东移侵入阻塞高压,使得横槽两次建立和转为竖槽,导致强冷空气大举南侵.(3)寒潮带来大范围强降温、700hPa西南急流与冷空气交汇、1000hPa以上层气温在0℃以下的垂直分布,为南方大到暴雪提供了动力、水汽和凝结的温度条件.【总页数】7页(P49-55)【作者】许爱华;乔林;詹丰兴;牛星球【作者单位】江西省气象台,南昌,330046;国家气象中心;江西省气象台,南昌,330046;江西省气象台,南昌,33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相关文献】1.中卫市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党张利;杨苑;王丽婧;高杰;丁永红2.2017年11月乌兰察布市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张丹3.阿勒泰地区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J], 王丹;张林梅4.2014年4月北疆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J], 马依拉•买合木提;石继宏;阿地力•苏拉衣曼;依巴代提•肉苏力;巴合提亚尔•木斯来丁5.2016年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J], 马严枝;李娟;李新生;闫慧;张磊;赵海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分析近年来,寒潮频繁席卷我国各地,引发了一系列的极端天气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与应对措施。
一、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1. 暴雪袭击寒潮来袭往往伴随着强降雪,给地面交通和交通设施带来巨大困扰。
大雪封路、积雪覆盖导致的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2. 极寒天气寒潮带来的极寒天气,使得气温急剧下降,出现了大面积冻害。
农作物遭受严重冻害,给农民们的生计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此外,极寒天气还容易导致道路结冰,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3. 冰雹暴风寒潮过程中,由于上层急流的影响,会形成强风降温天气,形成冷暖空气急剧对流,产生冰雹暴风。
这种极端天气事件容易导致房屋损坏、交通受阻等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二、寒潮极端天气事件的原因1. 环流形势寒潮是由高纬度洋面上较强的冷空气活动引起的。
而冷空气活动的形成与环流形势密不可分。
例如,北半球冬季是东亚地区寒潮多发季节,主要是因为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合力造成。
2. 暖湿气流的影响暖湿气流通常是寒潮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的前沿,由于温度对流不稳定性的增强,会产生大范围的降水,从而形成暴雪、冰雹暴风等极端天气现象。
三、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措施1. 精细化预报加强对寒潮极端天气的预测能力,提前向公众发布预警,引导人们做好防寒、防滑、防冻等准备工作,减少寒潮对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2. 建设防灾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防寒、排雪、降温等设施,提高城市的应对能力。
同时,加强农田温室大棚建设,减少农作物受冻害的风险。
3. 加强科学研究加大对寒潮和极端天气事件的科学研究力度,通过深入了解其形成机制和规律,提高预测准确性,为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提供更科学的参考。
四、结语寒潮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对其的研究,提高预测和防范能力。
呼伦贝尔市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草原风情和民族风情的集中展示区。
由于地处高纬度,呼伦贝尔市在冬季常常遭遇寒潮天气,严寒的气候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诸多困难。
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寒潮天气的过程分析对于预防灾害和采取有效的防寒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寒潮天气的形成原因呼伦贝尔市遭遇寒潮天气主要是受到极地冷空气的南下影响。
在冬季,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通常从北向南流动,途经东北亚地区,其中包括呼伦贝尔市所在的内蒙古自治区。
这些冷空气受到地形的影响,进入内蒙古后,往往会受到蒙古高原和山地的阻挡,失去了大范围的扩散条件,于是形成冷空气锋面和冷空气滞留现象。
当冷空气锋面和滞留的冷空气与周围暖湿气流相遇时,就会形成强烈的降温和降雪天气,从而导致寒潮天气的到来。
二、寒潮天气的气象特征1. 低温天气:寒潮天气主要特点就是气温骤降,白天和夜晚的温差较大。
在寒潮过程中,最低气温常常会达到零下30度甚至更低,极端情况下甚至会达到零下40度以上。
2. 多风天气:寒潮天气伴随着强风,尤其是北风,风力较大,经常伴有风吹雪。
强风会加剧寒冷感,也会对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造成一定的影响。
3. 降雪天气:寒潮天气还常常伴随有大到暴雪天气,降雪量较大,对道路交通和牧民的生活造成较大不便。
4. 多云天气:寒潮天气过程中,云层密布,日照时间减少,天气阴沉、阴冷。
三、寒潮天气对当地的影响1. 农牧业受灾:寒潮天气的到来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牧业生产。
降温和大雪会对农作物和牲畜造成较大的伤害,尤其是在草原地区,牲畜的生存条件更加恶劣。
2. 交通受阻:大雪和强风会对道路交通造成极大影响,封路、结冰成为常态,给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3. 居民生活困难:对于居民来说,寒潮天气带来了极大的生活困难,供暖、取暖等问题成为了头等紧急事务。
4. 电力设施受损:强风、大雪等极端天气也会对电力设施带来很大的损害,因此电力的供应也成为了重点保障对象。
2009年11月11~12日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姜东东发布时间:2021-12-08T05:32:23.554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10月上19期作者:姜东东[导读] 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资料,对开封市2009年11月11-12日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河南省开封气象局姜东东河南开封 475000摘要:利用常规高空和地面资料,对开封市2009年11月11-12日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是造成此次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加强了辐合上升运动,同时两个水汽输送通道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天南地北”的流场配置,是经典的暴雪形势;在降水类型预报中,850hPa—700hPa及1.5米气温之间温度共同决定了降水类型。
关键词:低空急流;寒潮;水汽条件;形态转换概述引言暴雪是河南省冬季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之一,由暴雪引发的积雪和道路结冰给电力、交通等部门带来严重影响。
有不少关于暴雪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和总结,王新敏等研究的河南省暴雪天气特征及其预报模型中,给出了预报标准、天气特征及多种类型。
梁钰、苏爱芳针对2003年河南省两类典型暴雪天气的环流背景、成因特征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暴雪的预报着眼点。
本文利用常规高空、地面资料、对2009年11月11~12日开封暴雪产生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及温度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从这次天气过程中得到一些预报启示。
1暴雪实况11月份以来,开封地区气温持续偏高,尤其是11月4日~8日日平均气温持续稳定在13.2℃~18.9℃,与历史同期相比,偏高达10℃以上,也正是异常的高温为强盛冷空气南下提供了降温空间。
以850hPa为例,8日08时高空锋区前沿0℃线位于北纬40度以北,开封处在我国东南沿海伸向华北地区的暖脊内部,日平均气温为14.9℃,9日08时高空锋区迅速南下,长江以北地区转受温度槽控制,850hPa0℃跃过线北纬40以南,我区日平均气温迅速下降为7.9℃,较前一天下降了7.0℃,10日850hPa0℃线南压到黄河以北,气温继续降低,日平均气温(2.0℃)48小时下降12.9℃,达到了寒潮标准。
呼伦贝尔市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摘要】呼伦贝尔市是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城市,经常会出现暴雪天气。
本文通过分析气象数据和背景介绍,探讨了暴雪天气形成原因、预警机制、对交通、民生等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和气象特点。
暴雪天气给呼伦贝尔市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要求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市民也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暴雪天气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预警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暴雪对各个方面的影响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科学的应对措施和加强监测预警,才能更好地应对暴雪天气带来的挑战。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对呼伦贝尔市及其他暴雪频发地区的气象防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关键词:呼伦贝尔市、暴雪天气、气象数据、形成原因、预警机制、交通、民生、应对措施、气象特点、影响、监测预警、防寒保暖。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行政区域之一,也是中国北部草原地区的重要城市。
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漫长且气温极低,暴雪天气时有发生。
暴雪对呼伦贝尔市的交通、民生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给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每年冬季,呼伦贝尔市都频繁发生暴雪天气,暴雪往往造成道路结冰、交通中断,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暴雪还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农作物受损,给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带来重大损失。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暴雪天气,气象部门需要加强对暴雪天气的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做好防范措施。
市民也应该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在暴雪天气中出行,确保自身安全。
暴雪天气对呼伦贝尔市的影响深远,相关部门和市民都需要共同努力,共同应对暴雪天气带来的挑战。
1.2 气象数据概述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之一。
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气温极低,暴雪天气频繁。
气象数据显示,呼伦贝尔市的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摄氏度左右,冬季气温常常会低于零下30摄氏度。
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是呼伦贝尔市暴雪天气频繁的时段,平均降雪量在200毫米以上。
农业灾害研究2022,12(4)作者简介 苏显泽(1983—),男,吉林大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综合气象工作。
收稿日期 2022-01-02Analysis of a Heavy Snowfall Weather Process in Jilin From March 20 to 21,2019SU Xianze et al(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Da’an City, Jilin Province, Da’an, Jilin 131300) Abstract Used ground observation data, station observation data, NCEP reanalysis data, etc. to analyze a heavy snowfall weather process in Jilin province from March 20 to 21, 2019.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 the polar vortex cold air moved eastward and southward, the polar frontal area strengthened. The westward jet on the frontal area and the southwesterly air flowed in the mid-latitude area meet and then move eastward into the northern part of Xinjiang. , which provided a strong circulation situati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heavy snowfall weather; the interaction of high and low-level jeted, the configuration of low-level and high-level convergence made the whole layer uplift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coupled with the forced uplift of terrain and fronts, making the vertical movement. It was further strengthened to provide a power lifting mechanism for the generation of heavy snowfall weather; in the process of heavy snowfall weather in Jilin province, the water vapor transported intensity in the southwest direction was strengthened, and the continuous maintenance of water vapor made the snowfall intensity continued to increase; Before the weather appeared, the easterly jet stream was the main trigger mechanism. It not only provided water vapor supply, but also provided triggering conditions. Coupl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low-level northerly airflow, the unstable conditions were strong and strong disturbances appeared. It provided favorable dynamic conditions for the occurrence of heavy snowfall; the ground warm front was the main cause of this heavy snowfall in Jilin province. The frontogenesis process in the middle and low layers was obvious, and the frontal area was inclined to the northeas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opography The vertical upward movement was strengthen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period of heavy snowfall weather and the frontogenesis of the middle and low-level warm fronts was good.Key words Heavy snowfall weather; Circu-lation situation; Physical quantity field diagnosis2019年3月20—21日吉林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分析苏显泽,董芳斌,陈美娟吉林省大安市气象局,吉林大安 131300摘要 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9年3月20—21日吉林省的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呼伦贝尔市一次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的暴风雪天气越来越频繁,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2019 年 11月
25-28日,冷空气南下,呼伦贝尔市遭遇了一次暴风雪天气。
下面就来分析一下这次暴雪
的形成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一、形成原因
这次暴风雪天气主要原因是冷空气源源不断地向南下移动,遇到暖湿气流,在呼伦贝
尔市周边形成了大范围降雪。
同时,受到复杂的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导致了雪情
更加严重。
冷空气的强度,湿度,运动性以及地表地形地貌特征等多因素综合作用,是造
成暴雪天气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影响
此次暴雪影响较大,首先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许多道路被封闭,
车辆无法通行,交通秩序混乱。
另外,暴雪还对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牲畜难以取食、饮水,繁殖受阻,加重了牧民的经济负担。
今年华北冬麦种植已经完成,如果暴雪来得早
就会影响冬麦的成活率。
断电、断网等情况也会影响地方金融机构运营,造成社会经济的
停滞。
三、应对措施
1.人民群众要加强防护意识,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注意用电安全,依据气象信息主动
采取措施。
2.能源电力行业也要加强应急准备,确保供电稳定,以及及时处理故障;
3.各级政府要密切关注气象信息预报,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加强通信设备检查,确保
信息畅通,多渠道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
4.及时对受灾区域进行抢险救援,清理道路及为及时送水、食品等生活物资,同时畜
牧业也需要救援;
5.黑龙江及较北面的区域,为了避免出现地被雪覆盖影响通行,早储备冰雪防治装备,加强地面路况的检查和铲雪措施。
!寒潮天气过程概述"##$年"月!%&&日’受泰米尔半岛较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我国出现了一次全国性寒潮天气。
西北、东北、华北和长江流域等地区过程降温达&#(#%&"()*’其中最低气温:西北地区降至+&&(#%+&&(,*;华北地区降至+-(.%+ &,($*;东北地区降至+&,(&%+""(-*;华中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至+"(/%+.(/*。
伴随冷空气的入侵’西北、华北地区大部出现了中到大雪,东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雪’冷锋过境时上述地区还出现了.%!级偏北风,详见表&。
这次寒潮暴雪天气强度强,影响范围广,降温幅度大且持续时间较长(达/0),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以及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造成灾害,尤其是对长江中下游及华南部分地区的早春作物和交通运输以及海运等造成较严重的影响。
"环流形势演变分析过程开始前$天,在/##123高空图上,位于)/45有一经向度不大的高压脊在欧洲建立。
$/45附近有一中心为+")*的温度脊,较强的暖平流向脊区输送,高压脊迅速向东北方向发展,在乌拉尔山一带形成了东北+西南向的长波脊。
巴尔喀什湖至东亚是一个宽广的低压槽区,低涡中心位于东西伯利亚海附近,配有+))*的冷中心,)/46以北环流呈倒!型分布(见图&)。
中纬度环流平直,乌拉尔山脊前偏东气流与平直表&寒潮出现时各地区过程降温、最低气温、冷空气强度和天气现象(温度单位:*)的纬向偏西气流在低涡中心至巴尔喀什湖北部建立了一支横槽,低涡和冷空气不断打旋,致使泰米尔半岛的冷空气沿脊前东北气流在中西伯利亚上空堆积。
强盛的暖平流使阻塞高压不断加强’"月,日强度达到.##位势什米。
此后位于$#45,/#46的欧洲低涡东移减弱,涡前正涡度平流和冷平流开始向阻高侵入,而且阻高北部也有冷平流灌入,出现+$"*的冷中心。
阻塞高压开始减弱,横槽东移南压,导致冷空气爆发。
此时东西伯利亚海的低涡强烈发展’冷中心强度达到+),*。
由于高原的阻挡和平直的中纬度西风环流的作用,横槽开始携带过程降温最低气温强度天气现象哈密$(,+&!(,强冷空气小雪酒泉&#(#+&&(,寒潮中雪银川&"(!+&.($寒潮小雪延安&&(/+&&(#寒潮中雪北京&#(&+-(.寒潮中雪呼和浩特&&(&+&,($寒潮大雪沈阳&#()+&,(&寒潮暴雪哈尔滨&"()+""(-寒潮暴雪长沙&#($+.(/寒潮暴雪南京&#("+$(!寒潮暴雪汉口!("+"(/强冷空气雨、雷暴一次全国性寒潮暴雪天气过程分析张山清,田惠平7乌鲁木齐市气象局,新疆乌鲁木齐,$###")摘要:应用89:;2<资料,从大气环流形势演变、物理量诊断分析两个方面,对"##$年"月!%&&日出现的一次全国性寒潮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这次寒潮暴雪天气是典型的欧亚环流发展和东亚大槽建立的过程,主要表现为由纬向环流转变为经向环流的环流形势调整,且以冷空气堆积、加强并大举南下为背景条件。
由此揭示此类天气系统的特点,为类似天气的预报提供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寒潮;暴雪;环流形势中图分类号: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7"##/?#)+###!+#";@3ABCDC EF363GDE@3AAB:EA0H3IJ3@0KJ3IB<@ELMK;6N<13@+OD@P,Q9;6KRD+SD@P7TURVOD8JGJEUEAEPDW3A>RUJ3R’TURVOD,$###"’:1D@3?#$%&’()&*>3CJ0E@G1J8DW3SC03G3EF WEA0L3IJ3@01J3IB C@EL E@XJYUR3UB!+&&’"##$’3@3ABZJ0G1J3GVECS1JUJ WDUWRA3GDE@CDGR3GDE@3@0S1BCDW3A OR3@GDGB FDJA0(9G DC D@0DW3GJ G13G G1J WEA0L3IJ3@0C@ELF3AA L3C3GBSDW3A SUEWJCC EF 0JIJAESVJ@G EF5RU3CD3WDUWRARGDE@3@0FER@03GDE@EF J3CG;CD3YDP GUERP1L1DW1VECGAB UJSUJCJ@GJ0G1J30[RCGDE@EF WDUWRVFARJ@WJ FUEV A3GDGJ@0J0DUJWGDE@GRU@GE ID30DUJWGDE@’VEUJEIJU G1J WEA03DU3WWRVRA3GJ’CGUJ@PG1J@’YUJ3\J ERG CERG1L3U0L3C Y3W\PUER@0WE@0DGDE@(9G LDAA SUEFDG GE0E UJ3A+GDVJ ESJU3GDE@3A FEUJW3CG(+,-./’0%*WEA0L3IJ;1J3IB C@EL;WDUWRARGDE@S3GGJU@!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张山清7&-.!+?,女,陕西靖边人,工程师,理学学士,现从事气象服务工作。
冷空气东移,在%#&’纬线上停留。
当温压场重叠,低涡后部的负涡度平流向槽内输送,而且巴尔喀什湖附近的冷空气从槽底进入新疆后向东南移时,致使横槽转竖,强冷空气从北路经蒙古向我国入侵。
高纬度环流场完成了一次经纬向调整,东亚大槽建立。
图(!"")年!月*日"$时#""+,-环流场这次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是一次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建立,横槽形成,阻高崩溃,横槽东移转竖,引发强冷空气大举南下的典型个例。
!地面形势分析地面冷高压于%日建立于西西伯利亚,强度为(")%+,-。
#./日,冷高压位置稳定,强度不断加强,中心强度达("/"+,-,高压轴向为东西向,略有倾斜,与高空横槽走向相一致。
此时我国的西北、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地区均在低压区中。
*日,当高空横槽开始移动时,冷空气爆发,地面冷高压范围扩大,中心移到萨彦岭南部。
由于山地地形作用引起强烈的辐射冷却,冷高压强度增到("/%+,-,其前沿冷锋南压到海拉尔至沙音山德一带,锋线附近等压线相当密集,气压梯度增大。
*日开始影响新疆、甘肃、宁夏、陕西。
$日,冷高压强度仍维持("/%+,-,范围进一步扩大,强度增强0冷锋随之东移南下,经过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0大部分地区处于1/2%+,-的正变压区。
3日!"时,高空横槽转竖,锋线压至两湖盆地北部后越过长江,向东南移去,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地区处于1#2(+,-的正变压区。
地面气温陡降,上述地区均达到寒潮标准。
冷高压能量释放后,强度减弱为("%/+,-。
("日"$时,随着高空西北气流向东南移动,推动着冷高压前沿的冷锋南下,加之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在河套地区与北方冷空气交汇,华北、华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大到暴雪;("日!"时,冷锋东移南压到上海———南昌———桂林一带,出现降雨、雷暴和强对流天气。
((日"$时冷锋入海,寒潮结束。
至此,地面冷高压从西西伯利亚南下,到寒潮结束历经/天。
地面形势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冷高压的建立、加强与高层冷空气的堆积同步。
冷空气前锋的移动与高空横槽的移动路径一致(见图!),由于大气的斜压性,低层、地面冷空气先于高空到达影响地区。
"低纬度天气系统与暖空气活动分析这次过程表现为低纬度系统#""+,-高空图上,印度有一低压槽,孟加拉湾为高压脊,副热带高压退居东海,中南半岛是槽区,同期四川盆地附近有小槽活动,我国云贵高原至武汉一带以东的地区盛行西南气流,风速辐散。
$#"+,-低空有西南涡发展,低空急流位于云贵高原到长江流域,急流轴最大风速为(!456,西南涡前切变线使西南气流在长江流域辐合,来自于北部湾的暖湿空气在此积累,为降水提供了水汽条件。
图!!"")年!月*.((日#""+,-冷高压中心和冷锋移动路径示意图地面图上,中心位于四川南部的倒槽发展较强,我国江南北部到华北平原盛行偏东风,东海的水汽在近地面也有输送。
受暖空气的影响,/.$日新疆、甘肃、陕西、北京、江淮流域以南等地气温依次明显升高,如乌鲁木齐、哈密升温!2*7,南京升温/2%7,随着横槽转竖、南压,强冷空气大举南下,两股不同性质气团在淮河、长江流域上空交汇,造成降水、降温天气。
3.("日这些地区气温急剧下降,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达到寒潮标准。
高层气流辐散,低层气流辐合,在低空急流左侧产生强烈对流,造成上述地区暴雪天气。
低空急流和暖湿空气的积累,使冷空气来临前地面大幅度的升温是造成寒潮暴雪天气过程的必要因素之一。
#物理量诊断分析#$%涡度分析3日#""+,-涡度场上,正涡度位于蒙古及四川盆地,分别与横槽、四川槽位置相重叠,横槽东南方为负涡度区。
从涡度场与流场叠加的结果看到,长江中下游有正涡度平流。
另外,涡度场和散度场相对应,长江中下游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存在上升运动(图略)。
#$&水汽通量散度分析3日$#"+,-水汽通量场上,水汽辐合区位于华北、江淮、江南北部及华南地区。
长江中下游从#""+,-至$#"+,-均处在负值区,水汽上、下层均有辐合,具备降水的水汽条件(图略)。
#$!流场分析("日"$时$#"+,-流场,长江中下游附近也有中小尺度涡旋生成,涡旋使低层气流辐合,#""+,-高度场气流辐散,产生局地强烈的上升运动。
对流性不稳定增加,是出现雪中雷暴的主要原因(图略)。
8下转第(/页9)))))))))))))))))))))))))))))))))))))))))))))))))))))))))))))))))))))))))))))))))))))))))))))!上接第"页#$小结$%&这次寒潮暴雪天气过程是强冷空气大举南下与南支旺盛的暖湿气流相互作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