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毕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15
林学毕业论文题目林学毕业论文题目林学作为一门研究森林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学科,涉及到众多的研究领域和课题。
在林学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适合的题目。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能的林学毕业论文题目,以帮助学生们在选题过程中有所启发。
一、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水循环和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森林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因此,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策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学生们可以选择具体的生态系统,如热带雨林、亚热带森林或温带森林,探讨不同的恢复和保护方法,并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
二、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财富,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过度伐木、非法砍伐和滥用农药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森林资源正面临枯竭和破坏的危险。
因此,研究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策略成为了一个迫切的课题。
学生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森林资源,如木材、草药或野生动物,探讨不同的管理方法,并评估其对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效果。
三、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学生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气候变化指标,如温度、降水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研究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探讨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和响应机制。
此外,学生们还可以探讨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如水源保护、土壤保持和碳储存等。
四、森林保护区管理与治理森林保护区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资源利益的冲突和管理不善等因素的影响,许多森林保护区面临着严重的管理和治理问题。
学生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森林保护区,如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或国家公园,探讨其管理和治理现状,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总结:林学毕业论文的选题需要兼顾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实践应用的可行性。
林业3000字论文篇一:林业方面论文长兴县林场生态公益林管理之浅谈内容摘要: 随着林业建设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生态公益林建设已成为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进一步优化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满足人们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人们提供公益性、社会性产品或服务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因此,合理利用林场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等建设,调动公益林经营管理积极性,对公益林建设谋求生态与经济共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问题与原因,措施与对策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长兴林场林业资源占整个长兴林业资源约10%。
国有林场是生态公益建设管理的主战场, 进一步优化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
目前林场在生态公益林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长兴县林场生态公益林的基本情况长兴县林场总面积76613亩,其中林业用地76503亩,非林业用地110亩,分别占99.9%,0.1%。
15个营林区,分布在全县10个乡镇范围内。
生态公益林面积50674亩,其中国家级公态公益林18992亩,省级生态公益林30966亩,县级生态公益林 716亩,生态公益林占林地总面积的66%。
主要承担着森林资源培育和占全县总面积1/6生态公益林的管护任务,其中竹林10434亩、混交林8544亩、纯林30957亩。
二、长兴县林场在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参差不齐林场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处于粗放经营状态,虽然根据生态公益林的分布特点、范围、保护等级和管护难易程度等进行分类管理,但林分质量仍存在参差不齐现象,成林的用材林、经济林林分质量相对较高,部分灌木林、疏林地、宜林地、未成林地林分质量较差。
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现状调查分析与策略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林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学生的毕业重要成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就业能力。
目前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重复性较大、深度不够、创新性不足等。
对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分析(一)现状调查本文通过对多所林业院校的毕业论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存在以下几个普遍问题:1. 重复性较大:部分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内容存在较大的重复,缺乏新颖性和独特性。
2. 深度不够:部分毕业论文在研究内容的深度方面存在不足,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并不够深入。
3. 创新性不足:部分毕业论文缺乏创新性思维和研究方法,对新颖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缺乏足够的关注。
4. 学术水平不高:部分毕业论文在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学术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表达不清晰,结构不严谨。
以上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问题分析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学生自身素质不高:部分学生在研究方法、思维方式和学术素养等方面存在欠缺,难以进行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写作。
2. 指导老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指导老师在学术研究和指导学生方面存在问题,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引导。
3. 院校培养模式不够灵活:部分林业院校在教学方法和培养意识方面存在滞后,不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满足社会需求。
以上问题的深层原因需要针对性探讨,才能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三、解决策略(一)提高学生自身素质1. 加强学术研究训练:针对林业专业学生,加强学术研究方法和实践培训,提高学生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2. 拓宽研究视野: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引导学生拓宽研究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加强指导老师队伍建设1. 建立导师制度:加强对指导老师的培训和评价,建立科学的导师制度,提高指导老师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
现代林业的内涵与特征论文[五篇]第一篇:现代林业的内涵与特征论文摘要:现代林业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人林和谐。
我们要从林业发展全局谋划入手,以科技创新为构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体系提供有力工具,坚持经济收益与生态平衡相结合,实现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平衡;生态发展目前,加快我国林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脚步,既是实现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手段,也为促进我国农林业经济进入崭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因此,在全面了解“现代林业”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以可持续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林业经济新结构,能够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更多开放、绿色的新思路,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现代特色林业的转型与升级,对提升现代林业管理与治理能力也有积极帮助。
1“现代林业”的内涵现代林业是建立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资源积极投入到农林生产与运营当中,旨在实现林业产业的最大化效益,以真正满足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和谐发展成为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主旋律,当生态关系与社会关系能够和谐相处时,现代林业就真正走向了文明时代,可以从3个层次来理解现代林业的内涵: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森林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的陆地生态系统,要搞好林业经济,就必须要充分调动林业从业者的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提升现代化森林质量,以宝贵的森林资源为契机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在现代林业建设中要不断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现代林业是一个广阔的、开放的系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对于林业生产来说,主要存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林农在提高自己经济效益的同时,避免出现一些功力化的负面问题;人林和谐,这也是现代林业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尊重林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确保生态平衡,通过打造现代生态林业,以确保子孙能共享现代林业盛果,这成为加速我国林业科学化发展的毕经之路2“现代林业”的主要特征2.1现代林业的生态特征林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建设为现代林业发展提供了主动力,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并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营现代林业经济的根本原则,这需要根据各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林业生产规模与种类,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节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林业资源的森林防火管理响学生:指导教师: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专业年级:2011年6月目录摘要 (3)1、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 (4)4、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8)5、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9)3、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9)3、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9)3、2、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9)3、2、2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 103、2、3 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1)4 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15)4、1 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15)4、2 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 (16)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随着林业的发展,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林下可燃物不断增加,森林防火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本文以健全森林消防组织体系为中心,以加强森林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壮大森林消防力量为保障,以完善森林消防协作机制为手段,以加强法制建设为突破口,打牢根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
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森林化为灰烬。
由于森林被毁,林地失去覆盖, 引起水土流失,殃及水利和农业。
一场森林火灾不仅烧毁林木,而且烧毁林区房屋和珍贵动植物;为扑救森林火灾,势必耗费大批人力物力。
总之,发生森林火灾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
因此,加强森林防火,是关系到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必须认真抓好抓实。
关键词:森林火灾预防措施森林火灾组织职责1、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毁灭性的灾害。
引起森林火灾有三个因素:可燃物、氧气和火源。
在森林里可燃物和氧气是随时具备的,造成森林火灾的重要原因是火源。
林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为了研究林业领域的重要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许多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文献。
本文旨在对林学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系统地总结林学领域的研究动态,包括林木生态学、森林保护、林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的研究热点、争议和未来研究方向,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林木生态学研究林木生态学是研究林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在林业科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许多研究通过对林木生态系统的观测和模拟,揭示了林木生长发育、遗传变异、适应性演化等方面的规律。
其中,生态位理论、群落结构和功能、物种多样性等是林木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该领域的研究对于科学合理的林木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Smith等(2010)通过对不同树种的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各个树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资源利用策略差异。
Jones等(2015)则通过对不同森林类型的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比较,发现了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系统功能差异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
此外,Johnson等(2017)的研究表明,物种多样性对林木生长和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二、森林保护研究森林作为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服务,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森林保护是保护和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
森林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管理和森林保护区管理是森林保护研究的重点内容。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可以为森林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以森林病虫害防治为例,Williams等(2012)通过对虫害的监测和调查,研究了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传播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
Brown等(2014)则通过对森林火灾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措施的研究,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Johnson等(2019)对森林保护区的管理与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提高森林保护区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三、林业经济研究林业经济研究是研究林业产业的经济特点、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学科。
林业经济管理毕业论文内容一:林业经济创新管理与发展趋势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在林业发展方面也逐渐呈现出了新的趋势。
当前阶段要向促使林业管理向更加健康长远的方向发展,就一定要重视起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建立起全新的管理体制,促使林业经济能适应于社会。
本文主要对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的林业经济稳定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发展趋势;研究林业经济对我国的经济水平整体上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的林业经济管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发展中仍然受到一定的问题限制。
当前积极的对我国林业经济创新管理进行研究局有限现实性意义。
下面将对林业经济创新管理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讨论。
一、林业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的林业种植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林业发展的速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经济方面林业更是展现出了十分巨大的潜力,但在进行实际的管理和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着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下面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一)受自身影响。
林业的经济主要依靠自身发展,因此,在当前阶段我国的林业经济,必然会受到林业本身的影响和限制。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工业化的影响,并呈现出了较为严重的污染,这对林业的发展势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林业本身难以发展也就会给林业经济的发展造成限制,当前林业本身的限制问题已经成为了林业经济发展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林业产权问题。
林业经济发展主要是由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来实现的,因此,林业企业的管理和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但当前我国的林业企业在产权方面一直存在问题。
众所周知,林业资源是国家资源,林业企业并没有相应的所有权,同时林业企业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税需要作为国有财产当中的一部分。
其次,林业企业的内部通常都存在着政企不分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着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当前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解决。
(三)经营管理问题。
林业论⽂范⽂3篇林业监管论⽂:芬兰林业管理启⽰本⽂作者:梅秀英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芬兰林业管理的启⽰1满⾜林主需求芬兰通过TAPIO机构使得国家的各项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科技成果等能够很容易地落在实处,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员能够深⼊到林户,给予具体⽽细致的指导。
这样就可以使得政策、法规不⾄于悬于空中,落实不到基层,也使得科学研究成果不⾄于束之⾼阁。
⽽我国各地现有的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和科技服务部门在对集体林区的森林资源管理上往往是相互独⽴的,森林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森林资源数据调查、森林经营⽅案的编制、林地林⽊权属管理和利⽤等;科技服务部门主要是通过上级部门下达的项⽬指南和评审⽽获得项⽬资⾦的⽀持,这些项⽬在申报⽴项和具体实施过程中,⼤多是从科技服务⼈员的意愿、兴趣出发,未能充分利⽤当地的森林资源基础数据,重复调查林地和设置实验样地的情况⽐较普遍,这样,科技服务项⽬对⽣产单位和林农的指导作⽤有限。
2建⽴林主组织芬兰约有114个林业管理协会,并在此基础上成⽴了区域林主联盟和林主中央联盟。
这些民间组织机构承担私有林80%以上的资源管理中的各种建议和服务,确保了林主利益在国家、地区和当地各个层次上得到保护。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开展以来,⼴⼤林农成为林地的经营主体和林业科技成果的主要实施者。
我国在林农合作组织⽅⾯开展了⼀些实践,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股份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6-7]。
林农合作组织在参与⽣态维护、区域林业决策、⼭区林区扶贫和公共产品供给等多功能的管理地位将逐渐显现[8]。
但是,在数量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普遍存在发展能⼒普遍不强、经营规模较⼩、松散型合作较多、机构设置流于形式、内部运作不规范、辐射范围较窄等问题[9]。
3科研服务⽣产芬兰林业科研课题是针对林业⽣产实践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项。
科研⼈员对⽣产实践和社会需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分关注,常常深⼊到⽣产第⼀线,同企业和林场主座谈,了解实际⼯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计划和⽬标,寻求经费⽀持,争取早⽇⽴项。
林业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林业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下面是林业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请参考!林业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小议基层林业技术的推广路径在基层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除了农村严重缺乏劳动力之外,资金短缺也是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一块很大的绊脚石,这块绊脚石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技术的推广[。
基层林业技术研发需要很多研究经费,但是我国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上,这就导致林业技术研发人员对于技术的研发产生了很强的厌烦心理,不仅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尽职尽责,还产生了错误的思想:把下基层推广技术当成一种负担而不是一项事业。
因此,很多技术研发人员工作的时候不能全心全意,不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技术推广这项工作中,也没有人将这个工作作为终生的事业,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基层林业技术的推广。
目前,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队伍并不稳定,技术研发人员的作用没有得到更好地发挥。
在我国,很多乡镇的技术人员常常被其他部门抽调去从事非专业的工作,这样就使得技术研发人员缺乏研究技术工作的时间,专业技术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发挥,最终导致技术人员严重流失。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这就需要技术研究推广人员的思想要跟上时代的潮流,跟上科技前进的步伐,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使自己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工作。
很多技术研究推广人员缺乏主动性,往往只是机械地接受和完成任务,这大大阻碍了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前进的脚步。
我国的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我国有关的政府部门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其为我国的基层林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农民是基层林业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想要将基层林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好就必须从提高农民素质及专业水平入手,政府要经常举办农民培训班,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农民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将一些新技术应用到林业建设中。
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不同因素对杜鹃扦插生根率的影响学院:南方学院专业:风景园林学号:n*********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八日不同因素对杜鹃扦插生根率的影响摘要杜鹃扦插繁殖过程中,生根困难,生根率低,本研究探讨不同因素对杜鹃扦插生根率的影响,从而提高杜鹃扦插生根率,促进我国野生杜鹃资源的开发利用。
以半木质化枝条和幼嫩枝条作插条,用激素以及激素组合进行处理。
结果如下:(1)枝条种类对扦插生根率有明显的影响,将两种插条用相同浓度的激素进行处理,实验发现幼嫩枝条的平均扦插生根率要高于半木质化枝条。
(2)采用不同浓度的激素处理插条对扦插生根率产生了极其显著的影响。
针对不同浓度IBA对半木质化枝条的扦插生根率进行试验,其中10mg/L和300mg/L的IBA对马银花的半木质化枝条成活效果最好,而50mg/LIBA处理效果最差,其生根率一直低于对照。
(3)激素组合的不同也影响了枝条扦插的生根率,第60天,在激素组合中,50mg/LVB+50mg/LIAA以及50mg/LVB+50mg/LNAA处理枝条后扦插的成活效果要高于50mg/LVB+50mg/LIBA。
以上都会影响到杜鹃花扦插的生根率,因此结合正确的因素可以大大提高枝条扦插生根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适用于野生杜鹃的引种扦插中,促进我国野生杜鹃的资源开发利用。
关键词:植物激素;杜鹃;扦插繁殖;激素处理;生根率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the rooting rate of Rhododendron cuttingsAbstractIn the reproductive process of Rhododendron cuttings,rooting is difficulties,the rooting rate is low,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hormones and hormone combinations on Rhododendron cuttings take root,thereby enhancing the rooting rate of Rhododendron cuttings, to promote China's wild Rhododendr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Cutting for semi-lignified branches and young branches,deal with hormone and hormone combination.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Branche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type of cutting rooting rate,the two cuttings with the same concentration and hormone at the experiment found that the average cutting rooting rate of young branches is higher than the semi-lignified branches.(2)The various concentrations cuttings cutting rooting rate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influence.Tested fo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IBA on the cutting rooting rate of thesemi-lignified branches,10mg/L and300mg/L IBA the ovatum semi-lignified branches survived best and50mg/LIBA deal with the worst effect,the rooting rate has been lower than the control.(3)Different hormone combination also affected the rooting rate of branches cuttings,60 days,50mg/L of VB and50mg/L IAA and50mg/LVB and50mg/L NAA treated branches after cutting rooting in the hormone combination is higher than50mg/L,VB and50mg/L IBA.The above factors will affect the rooting rate of Rhododendron cuttings,s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rrect factor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rooting rate of branches cutting,with good prospects of application,you can apply to the introduction of wild Rhododendrons cuttings,and promote the resources of China's wild Rhododendr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Key words:plant hormone;Rhododendron;cutting propagation;hormone treatment;rooting rate目录1前言.....................................................................12文献综述...................................................................12.1杜鹃花概述.............................................................12.1.1杜鹃花简介.........................................................12.1.2杜鹃花资源概况.....................................................22.1.3杜鹃花的价值.......................................................22.2杜鹃花繁殖研究进展.....................................................32.2.1有性繁殖...........................................................32.2.2无性繁殖...........................................................42.2.2.1扦插繁殖.......................................................42.2.2.2嫁接繁殖.......................................................72.2.2.3压条繁殖.......................................................72.3国内外扦插繁殖概况.....................................................82.3.1国内外扦插繁殖的现状及进展.........................................82.3.2国内外杜鹃花扦插繁殖的现状及进展...................................82.4研究目的与意义.........................................................93实验材料及方法............................................................103.1实验材料..............................................................103.2实验方法..............................................................103.3扦插及插后管理........................................................104结果与分析................................................................114.1不同浓度IBA对枝条扦插生根率的影响....................................114.2不同激素处理对3月枝条扦插生根率的影响................................114.3不同激素处理对4月枝条扦插生根率的影响................................135结论与讨论................................................................14致谢.......................................................................16参考文献...................................................................171前言野生杜鹃扦插繁殖过程中,生根困难,生根率低,本研究探讨不同因素对杜鹃扦插生根率的影响,以半木质化枝条和幼嫩枝条作插条,用激素以及激素组合进行处理,探讨提高杜鹃扦插生根率的方法,以促进我国野生杜鹃资源的开发利用。
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现状调查分析与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林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而林业院校作为培养林业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
近年来发现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存在一些问题,如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实用性不强等。
有必要对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提高论文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提供有效的对策建议。
研究背景部分将重点介绍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分析和对策提供依据。
通过对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调查研究,可以全面了解当前情况,找出问题所在,并为未来改进提供参考。
也可以借此机会促进学术研究水平的提升,推动林业领域的发展。
本研究将围绕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提升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调查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了解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分析和对策建议的提出,旨在推动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本研究也旨在为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改进和完善,进一步提升林业教育质量和水平。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和评审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培养高素质林业人才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1.3 研究意义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在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林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为学校改进和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依据。
通过对现有毕业论文的调查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和进行科研工作,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现状还可以为相关学科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林学毕业论文林学毕业论文:林业绿色发展对生态保护的意义摘要:林业绿色发展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利用森林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实现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论文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探讨了林业绿色发展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推动林业绿色发展。
一、引言林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对保护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日益加剧,人们对林业绿色发展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本论文旨在研究林业绿色发展对生态保护的意义,以期为推动林业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林业绿色发展对生态保护的意义1. 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林业绿色发展注重生态服务功能的维护和提升,通过合理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2. 保护生物多样性。
林业绿色发展强调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可以创造适宜生物生存和繁衍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3. 减少碳排放、防止气候变化。
林业绿色发展注重森林碳储量的增加和碳排放的减少,通过森林植被的生长和降低人类活动对森林的干扰,可以减少碳排放,防止气候变化。
4. 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林业绿色发展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三、推动林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权力,加强对林业绿色发展的监管和管理。
2. 改变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
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加大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推动林业绿色发展。
3. 加强科研力量建设,提升创新能力。
加大对林业科研的投入,提升林业科技研发能力,推动创新型林业绿色发展。
4.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大对林业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林业绿色发展的合力。
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是研究性质较强的学术论文,是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深度、探讨面过窄、结构混乱等。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缺乏深度很多毕业论文缺乏深度,探讨比较肤浅,没有真正深入研究问题的本质。
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独立思考和探索。
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规定的模板写作,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
改进措施:1.增加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选择有挑战性的课题。
学生在选择毕业论文课题时,可以选择一些颇具挑战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探讨面过窄很多毕业论文在探讨面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是关注某个具体点而忽视了整体性的研究。
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学生在选择毕业论文课题时没有做好充分的思考或没有与指导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
1.认真选题。
在选题过程中,学生应该认真思考,留足时间与指导教师多沟通,了解课题的整体性和可行性,避免出现探讨面过窄的问题。
2.开阔视野。
学生在研究论文时要注重开阔视野,关注与课题相关的方方面面,不能仅仅关注于某个具体点,才能拓展研究深度和广度。
三、结构混乱许多毕业论文的结构混乱,篇章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只是简单地将各个部分排列在一起,缺乏条理性。
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构思,缺乏完整的写作计划。
1.认真制定写作计划。
学生在写作前应制定详细的写作计划,明确各个章节的内容和逻辑关系,避免出现结构混乱的情况。
2.注重篇章连贯性。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篇章之间的连接和过渡,使读者能够理解文本的主题和论点,提高文本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综上所述,学生在写作林业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时,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认真选题、开阔视野以及制定详细的写作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论文小三号黑体小三号楷体论文题目: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作用和影响学生:张小海指导教师:王明教授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专业:交通工程1999级2班2008年6月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作用和影响指导教师王明教授专业(班级) 交通工程1999级2班学生张小海年月日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作用和影响摘要文章介绍了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联系公路运输市场的现状,探讨了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机制建立、发展的作用。
并且建立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动态规划模型,提出公路运输市场体系可持续运输的发展目标及其运行框架。
利用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动态规划模型,针对目前国有公路运输企业存在的问题,根据政府制定国企改革的原则、方向,文章得出了技术创新对国有公路运输企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的结论。
并提出国有公路运输企业资产经营创新和资产重组创新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技术创新;公路运输;场体系Function and influence on the market system of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bstractThe article theory, get in touch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arket of , Have probed into the function set up, developping to the market mechanism of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et up the dynamic planning model of market system of , and put forward the developing goal of market system sustainable transport of and and run frames . Utilizing the dynamic planning model of market system of , to the question that the enterprise of state-run exists at present, It makes the principle, direction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according to government article draw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tate-run enterprise of conclusion with important influence of economic growths, Propose state-run enterprise of assets management innovate, tactics who rearrangement of assets innovates.Key word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market system目录摘要Abstract1 绪论 (1)1.1公路运输市场的现状 (1)1.2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1)2 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发展的作用 (2)2.1 公路运输市场 (2)2.1.1 公路运输产品 (2)…………5结论 (4)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技术创新对公路运输市场体系的作用和影响1 绪论1.1 公路运输市场的现状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公路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达到一定规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运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行业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公路交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1 加强生态林业建设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对生态林业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同时兼有三大效益。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现实恶劣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之一,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改善生态环境日渐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全面启动为标志,我国林业进入了一个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全面推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成为当前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天然林资源受到严格保护,木材生产逐步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大规模的退耕还林渐次展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开始实施,全社会办林业形成气候,林业正在经历着一场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极其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为此,本文试从林业需实行以生态林业建设为主,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观念、思路和创新上对我国林业建设作出一些探讨。 一、生态林业的内涵和功能 (一)生态林业的内涵 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当地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它是多目标、多功能、多成份、多层次,也是 2
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能协调发展、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巨大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方针要因地制宜,山区采取以林为主的综合发展,并立足本地产品和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粗精结合的加工工业体系;林区则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实行轮封、轮造、轮放办法,使眼前与长远利益结合。要建成立体林业,目的是:提高森林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森林对调节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森林效应和互补作用;保护资源永续利用的动态平衡;提高系统各资源单位面积产量,缩短生产周期;形成商品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加工工业,实现多次增值;协调同有关各业的互利关系,维护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性。 (二)生态林业的功能 生态林业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对水利工程使用寿命都有巨大作用,对农牧畜产、稳产起到屏障作用。生态林业建设是生态经济多样化和生态平衡的环境基础,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生态林业的建设:能够为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化创造条件,保护和发展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建设和恢复生态系统,有利于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林业不仅可以提供多种可再生资源、能源,还能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能够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前景。目前国际社会判别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一个最根本尺度就是看资源的使用和保护是否维持平衡,一种经济只有尊重生态学诸原理才会是可持续发 3
展的,才会是和谐的,生态经济的发展正在带来新的环境革命,森林及其生物资源的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必将为新的环境革命、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极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能够为科技发展生态化奠定重要的物质和环境基础。 二、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林业要以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转型,这就促使传统林业要向新型林业—生态林业转变。我们知道,木材生产就是砍伐、运输、加工、其面小,它是人们追求林业短期经济效益的一和方式,林业经济总量偏小,但这种以牺牲森林资源为代价的生产是有限的,现已被人们渐渐认识。而生态林业建设意义则不同。创建生态林业是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高效,要求在三者之间相互促进,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整体。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了新世纪林业工作的指导思想:“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题,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使林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这指导思想的确立,标志着我国林业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时代已经结束,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时代已经开始,林业战略思想发生的这种历史性转变顺应了世界林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适应了新世纪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时代大潮。 (一)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要求 强调可持续的、生态性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要求。加强 4
生态林业建设是生态经济多样化和生态平衡的环境基础,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第一,能够为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化创造条件。保护和发展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建设和恢复生态系统,有利于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林业不仅可以提供多种可再生资源、能源,还能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二,能够为科技发展生态化奠定重要的物质和环境基础。追求生态化发展已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一是从根本上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抵消”和“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率,冲破增长极限,制止生物圈的退化;二是发展仿生学,通过生物方式重新设计工业系统和材料的性质,使科技进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三是促进经济的重组,发展服务和流通经济,更好地保护和服务于它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四是向自然资本投资,使生物圈能生产出更丰富的自然资源,推动生态系统服务朝着使全球范围免遭巨大破坏的方向发展。污染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已列入各级政府的责任目标。目前我们主要采取直接减排即工业减排方式,从长远看也可借鉴国外经验实行间接减排,即造林固碳。森林固碳以其低成本、多效益,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比如,日本减排指标为6%,其中3.9%就是通过森林固碳完成的。由世界银行和意大利政府出资550万美元的森林碳汇项目已在我国的广西、内蒙等省区实施。保护和发展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是科学技术发展重要的物质和环境基础。第三,能够为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生态化提供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 5
新的发展模式,必然带来人类经济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人们的衣食住行已开始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追求无污染,保持天然特性。食品、人居环境等方面生态化趋势尤为明显,由此带动了物质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同时,生态环境服务成为有价的消费品,生态旅游不断发展,生态补偿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消费方式的重要因素。人们生活、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转变,有赖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和恢复,不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 (二)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经济的重要力量 建设生态经济是我国物质文明建设在准确把握国情基础上的高度概括。核心是生态和经济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它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节约资源相结合。林业提供的丰富而多样化的生物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以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生态利益、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相统一的现代林业建设、绿色产品和旅游产业开发等形成的社会经济发展潜力正在成为我国建设生态经济的重要内容。 (三)加快生态林业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目前国际社会判别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一个最根本尺度就是看资源的使用和保护是否维持平衡。一种经济只有尊重生态学诸原理才会是可持续发展的,才会是和谐的。生态经济的发展正在带来新的环境革命。森林及其生物资源的发展、生态系统的恢复,必将为新的环境革命、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极大的潜力和广 6
阔的前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温家宝同志指出: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生态建设最根本、最长期的措施;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应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国家林业局提出的林业生态建设的总体战略思想,集中反映了林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这样说,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已经上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主导需求。因此,突出重点抓生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四)加快生态林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农业“靠天吃饭”状况、农民增收难问题在云南省具有普遍性。因此,坚持“治林”与“治穷”相结合、“富林”与“富民”相结合,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宜林荒山绿化和次生林改造,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我国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重要措施。 三、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依靠科技发展生态林业 建设生态林业,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 7
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要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就要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建设生态林业,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