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10
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我国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具有坚实的栽培基础。
食用菌栽培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产业,可消化现代大农业中的种植业、畜牧业的剩余物及农产品加工中的下脚料,让其变废为宝成为人类的健康美味食品,而食用菌生产产生的下脚料又是种植业、畜牧业的优良肥料与饲料,在现代大农业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一、食用菌发展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
食用菌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经历了悠久岁月。
东西方文明古国的早期历史文献中,都记述了关于菌类的栽培。
在2000年前的史料中已有记载,《吕氏春秋》载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
"《史记》中有对获各的记载,称为"千岁松根,食之不死";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就谈到"紫芝"可以像豆类在地里栽培。
我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可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症,并根据菌盖色泽,评述品质高低。
6世纪贾思辨的《齐民要术》"素食篇"中详细介绍了木耳菹的做法。
7世纪段成式写的《西阳杂俎》中,有关于竹荪的描述。
苏恭等人著的《唐本草注》中记载了"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的原始木耳栽培法。
唐代韩鄂编的《四时纂要》中,则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用烂构木及树叶埋在畦床上栽培构菌的方法。
"种菌篇"还对菌子的种植、管理、采收、于藏以及菌的有无毒性,能否食用,作了具体叙述。
南宋陈仁玉撰写了第一部《菌谱》,其中对侧耳作过"五台天花,亦甲群汇'的评述。
还对浙江东南部十一种食用菌列述了名称,并对它们的风味、生长习性和出菇环境等作了精辟的论述。
这一时期我国人民认识和利用食用菌知识进步很大。
在西方国家中,希腊有一名医师在公元1世纪提出用木屑在畦床上栽培杨树鳞耳的方法。
到16世纪末,意大利的一位名医用这种方法栽培成功,后来大力传播。
虽然这些办法比较原始,但它具体记载了我国食用菌科学知识的渊源,具备了为后来半人工栽培的雏形。
食用菌产业规划引言概述: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产业链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食用菌产业的规划。
一、市场需求1.1 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营养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食用菌作为一种低脂肪、高蛋白质、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材,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1.2 食品安全: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要求更高。
食用菌作为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具有天然、安全的优势,因此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1.3 外销市场: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食用菌的外销市场也越来越大。
许多国家对中国食用菌的品质和口感非常认可,进一步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二、技术创新2.1 栽培技术: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一直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通过研究和创新,已经出现了多种高效的栽培技术,如菌种选育、培养基改良、温度和湿度控制等,有效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2.2 加工技术:食用菌的加工技术对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深加工,可以将食用菌转化为各种产品,如食用菌罐头、食用菌粉末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3 产品创新:随着人们对食用菌需求的不断变化,产品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研发新品种、开发新产品,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食用菌的需求,拓宽市场空间。
三、政策支持3.1 资金支持:政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贷款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投资食用菌产业。
这些资金的引入,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3.2 政策扶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例如,对食用菌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土地支持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扶持,提供便利条件,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3.3 市场监管:政府加强对食用菌市场的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增强消费者的信心。
国内外食用菌标本研究报告国内外食用菌标本研究报告1. 引言食用菌是一类可供人类食用的真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为了研究食用菌的种类、分布和特性,以及开发新的食用菌资源,国内外许多科研机构进行了大量的食用菌标本研究工作。
本文将综述国内外食用菌标本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食用菌标本研究的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2. 国内食用菌标本研究2.1 研究目的国内食用菌标本研究主要旨在调查和鉴定具有食用价值的菌种,通过对菌种的形态、遗传特征、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为食用菌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2 研究方法在国内食用菌标本研究中,通常采取以下研究方法:•野外调查:采集野外食用菌标本,记录菌种的产地、生长环境等信息。
•形态学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测量菌种的形态特征,包括菌盖、菌褶、菌柄等部分。
•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PCR、测序等技术手段对菌种的遗传特征进行分析和比较。
•生物学实验:包括培养、筛选、培养基优化等实验,研究菌种的生长习性和培养条件。
2.3 研究成果国内食用菌标本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食用菌种类研究:鉴定了大量具有食用价值的菌种,如牛肝菌、松茸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食用菌选择。
•营养价值研究:通过分析食用菌的营养成分,揭示了食用菌的高蛋白、低脂肪等特点,为其作为健康食品的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品质评价研究:通过对食用菌的口感、香气、咀嚼性等品质特性的评价,提高了食用菌的品质管理水平。
•病害防治研究:通过对食用菌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和防治措施的研究,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3. 国外食用菌标本研究3.1 研究目的国外食用菌标本研究主要关注世界各地的食用菌资源,着重探索新的食用菌种类,并研究其食用和药用价值。
3.2 研究方法在国外食用菌标本研究中,研究方法与国内类似,但有较大的区别:•采集范围广泛:国外食用菌标本研究往往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采集的标本较为多样化。
•遗传学研究:由于国外食用菌标本研究涉及的菌种较多,进行了更多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比如基因测序、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等。
食用菌策划书3篇篇一《食用菌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用菌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我们计划开展食用菌相关业务,满足市场需求,创造经济效益。
二、项目目标1. 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食用菌种植基地。
2. 生产高品质的食用菌产品。
3. 打造知名的食用菌品牌,拓展市场份额。
三、市场分析1.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食用菌在餐饮、家庭消费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 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安全的食用菌产品有更高需求。
四、产品规划1. 种植多种受欢迎的食用菌品种,如香菇、平菇、金针菇等。
2. 开发不同规格和包装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五、种植基地建设1. 选址:选择适宜的场地,确保环境无污染、交通便利。
2. 设施配备:建设现代化的种植大棚、培养室等设施。
六、生产管理1. 严格把控种植过程,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2.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
七、营销策略1. 品牌建设:通过广告、宣传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2. 渠道拓展:与超市、餐饮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
3. 举办推广活动,增加消费者体验和认知。
八、人员配置招聘专业的种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等,组建高效的团队。
九、财务预算包括种植基地建设费用、设备采购费用、运营成本、营销费用等。
十、风险评估与应对1. 市场风险: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
2. 技术风险:加强技术培训和研发,应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
篇二《食用菌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绿色、营养、美味的食品需求日益增长。
食用菌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的食材,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食用菌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发展前景广阔。
因此,我们计划开展食用菌种植与销售项目,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项目目标1. 建立一个现代化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浅谈食用菌的现状与前景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饱饭已经不再是人们的奢望,大家考虑的更多的是食品安全和营养搭配。
食用菌自然成为可供选择的一种,其药用保健价值倍受重视,是当今世纪的一项新型朝阳产业。
本文将从食用菌的营养价值、生理生态、菌种制作方法、栽培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论述食用菌的现状与前景。
关键词:食用菌、现状、营养价值、菌种制作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疗效作用,利用菌类开发秸秆、工厂下脚料等再生资源发展蛋白生产,使得食用菌产业日趋繁荣,已被公认为是有前途的开发性事业。
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呈迅猛发展之势。
下面将简要论述食用菌的现状与前景。
一、食用菌的营养价值食用菌富含多种矿质元素:磷、钾、钠、钙、铁、锌、镁、锰、等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
银耳含有较多的磷,有助于恢复和提高大脑功能。
香菇、木耳含铁量高。
香菇的灰分元素中钾占64%,是碱性食物中的高级食品,可中和肉类食品产生的酸。
近代科学研究证实,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药用价值也是一般药物所无法比拟的。
(一)食用菌具有抗癌作用随着食用菌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真菌中提取的多糖有抗瘤作用的报告曰益增多。
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证明,真菌多糖对移植的动物肿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毒性么应,并增强其疗效,而且具有无毒性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具有“扶正固本”功能的抗癌药物。
(二)食用菌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有些人由于吃的好、劳动又少、使血液当中胆固醇升高,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等疾病。
(三)食用菌能医治糖尿病糖尿病是由糖谢失调而引起的常风疾病。
因糖代谢失调,往往可同时引起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激素代谢等一系列新陈代谢的失调。
一般说来糖尿病常并发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肾炎、白内障、坐骨神经病等症状,对这些并没有很好的药物进行根治,可采取“食疗”。
而“食疗”中作用较好的食物为食用菌,因为食用菌与一般食物相比,所含的热量比较低,所以,常吃食用菌这些低热能的食物对防治糖尿病具有良好的食疗作用。
发展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食用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具有高营养、低脂肪、低热量等优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食用菌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实施方案,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原则:科学规划、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产学研结合、市场导向。
三、重点任务和措施1. 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 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建设标准化、智能化的食用菌种植基地。
- 提供土地、水源、电力等基础设施支持,为种植户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农民参与食用菌种植。
- 加强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的专业水平,确保食用菌的质量和产量。
2. 推广优质菌种和良种繁育:- 建立菌种繁育基地,引进国内外优质菌种,进行繁育和培育。
- 加强菌种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菌种的适应性和产量。
- 鼓励农民使用良种,提高食用菌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3. 加强食用菌加工和销售:- 建立食用菌加工厂,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食用菌产品。
- 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与超市、餐饮企业等的合作,推广食用菌产品。
- 建立食用菌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4.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加大科研投入,推动食用菌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食用菌相关研究。
- 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引进国内外优秀科研人才,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含量。
5. 完善食用菌产业政策环境:- 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 建立行业标准和质量监管体系,保障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社会对食用菌产业的认知和认可度。
四、资源保障和风险控制1. 资金支持: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财政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建立食用菌产业发展基金。
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食用菌行业概述中国领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是菌类的良好的滋生地,孕育着丰富的食用菌资源。
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
当今世界性商业化栽培的十余种食用菌,绝大多数都起源于中国。
由于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历史悠久,我国在其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都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革新,在某些领域一直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有其鲜明的特色,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属于低成本产业,注重发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借鉴的成功典范,为世界食用菌产业的繁荣做出了有益贡献。
(一)、食用菌产业是朝阳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食用菌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成为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
目前我国从事食用菌菌种、种植、收购、加工、运输和贸易的相关人员已达三千万,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种类不断增多,年产量持续增长随着食用菌技术的应用普及,市场需求与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环境,中国食用菌行业已步入快速成长期的稳定发展阶段。
(二)、食用菌产业现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食用菌产业现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的第六大类产品。
中国农作物秸杆年积累量约3.7亿吨,林副产品产量上亿吨。
丰富的农林废料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且劳动力资源丰富。
食用菌产业已成为中国农业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据统计,2006年全国食用菌产量达到1400万t,占全球产量的70 %,总产值在全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居第六位,占全球总产值的70%以上,产值590个亿,出口创汇11.2亿美元,综合产值达1300个亿(含餐饮及深加工),安置和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矿区失地农民、林区转产工人2500万人。
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引言】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
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
中国大农业的发展是三色农业,即绿色农业,蓝色农业和白色农业。
绿色农业就是如何科学的巧妙的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粮食作物和蔬菜,果树及花卉的产量和品质。
蓝农业就是开发海洋,利用科学技术从海洋里生产出更多的海菜和海鲜产品。
白色农业就是微生物农业,即食(药)用菌产业。
这个小生物,大农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它不仅能解决人们生活所需要的蛋白质,而且还能用于医药上解决与人们生命相关的重大疾病问题。
【食用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部分食用菌项目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食用菌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二)项目的承办单位(三)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情况(四)项目的主管部门(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六)项目建设地点二、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部分食用菌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科学利用野生食用菌及保护措施作者:颜水晶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9期摘要:开发利用发展现有的野生食用菌是促进山区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食品及产业之一。
促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关键词:开发利用发展野生食用茵保护措施生态科循环一、野生食用菌之一松茸1.云南食用菌分为二个纲,十一个目,三十五个科,十六个属,约二佰五十个种,占世界食用菌的一半以上,而云南食用菌占中国的2/3。
松茸(TvicholmamatsntakeS.Itoet Lmger)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属。
2.松茸的形性状:菌盖半球形,后呈馒头形至平展形,幼时呈淡黄色,成熟时呈褐色,菌褶白色,径粗1.5~6厘米,幼时盖和柄同时被白色的菌幕所包被,逐渐成成熟后菌幕破裂,担子柄上着生成4个担子,孢子广椭圆形,孢子在显微镜观察为6.5~7.5微X4.5~6.5微米,无襄状体,孢子印白色。
松茸实体颜色发白,质地硬实,香气浓郁,口感好,营养丰富。
含有粗蛋白质17%,粗脂5.3%,可容性无氮化合物61.5%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 B2、C、尼克酸。
3.松茸的分布情况云南松茸主要分布在迪庆、丽江、大理、楚雄、曲庆、保山、昭通等地州县市的山区。
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600米的温带山区,气候温和,四季不明显,干湿季节分明,雨季时晴、阴、雨变化无常,日昼温差大。
生长的地点地势地形复杂多样性。
4.松茸的生长环境条件就云南松茸常单生至群生,主要生长在海拨款1600~3500米的温带、寒温带。
它与云南松、华山松、栎树、杜鹃等混交林的密林中地上生长。
多数生于10~25度山坡,土壤中性,有深厚的腐殖质,它与云南松、华山松、栎属的须根发生共生关系,形成菌根常形成蘑菇圈,生长在大松树与栎树、杜鹃等密林中的缓坡上。
松茸长成蘑菇圈后在其下方形成孢子、形成茵丝体、孢子脱落在地并与松树、栋树、杜鹃的根系发生共生关联次年又生长。
一般在当年6月中旬至于11月上旬生长,采收时期在130天左右,如果当年雨水来得早,秋季收雨水推迟、降雨量偏多,则采收时期相对廷长,产量也相对增加。
食品开发 食品研究与开发 2oo6.V0|.27.NO.4 食用菌的功能性与产业开发 梁敏。邹东恢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99
摘要:我国的食用菌产量世界第一,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医疗保健价值愈来愈为世人所重视,本文就近期国内外对 食用菌的保健及药用产品的综合开发作以论述。 关键词:食用菌;保健功能;开发
HEALTHFUL FUNCTION AND lNDUSTRY DEVELOPING 0F EDIBLE FUNGUS LIANG Min. ZOU Dong-hui (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Heilongjiang,China) Abstract:The annual output of our edible fungus industry has been take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world The edible fungus’S nutritive value and medical treatment healthful were more and more attached im— portance to by man.This paper discuss the synthetical development to the edible fungus’S healthful and pharmaceutical productions at home and over sea in the Real"future. Key words:edible fungus;healthfu1 function;development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食用和栽培食用菌的国家, 是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 化。2004年食用菌产量已达1 038万t,占世界总 产量的70%以上,出rj量占全球食用菌贸易量的 40%,占亚洲出口量的80%,食用菌总产值仅次于 粮、棉、油、果、菜,在种植业中居第6位,已成为种植 业中的一大支柱产业[1】。 我国目前已发现野生的食用菌有850余种,但 只有少数品种为人类开发利用,未开发野生食用菌 占绝大多数。3 000年前,《周礼》,《尔雅》等古籍中 就记载了食疗食补的内容,那时人类已开始认识食 用菌在营养与保健功能上的特殊价值,现代科学已 经能够从分子水平上证实食用菌的特殊营养保健 功能及其药用价值,食用菌类食品以其安全、天然、 富有营养、具有调节人体多项生理功能而赢得越来 越多人的青睐。 1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质地脆嫩,而且营养价 值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及铁、钙、硒等多 种物质。从营养学角度,科学家对食用菌给予高度 评价,认为食用菌为“植物性食品的顶峰”视之为 “保健食品”,并将它推荐为宇航员食品。 1.I富含蛋白质 食用菌中蛋白质含量丰富,食用菌菇类中蛋白 质含量一般占干重的20%~40%,远高于水果、蔬 菜,米面类,接近于肉、蛋类食物(见表I)。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人体所需的20余 种氨基酸,食用菌中含有17~l8种,其中人体必需 作者简介:梁敏(1967一),女,副教授,从事化学及食品分析方面教学 与研究工作。 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 1,此外,食用菌中还含有少 量稀有氨基酸,如甲硫氨基酸亚枫,B一丙氨酸,羟 脯氨酸等。
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我作为本单位的一名工作人员,现向大家汇报关于食用菌产业发展方面的工作。
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食的需求和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强大、被誉为“森林之珠”的特殊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催生了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
在此大背景下,我单位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现向大家汇报具体情况如下:一、投资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完成了投资、选址的各项工作,并实施了水泥路的硬化、渠道的建设等前置工作,目前已有一批菌种在种植。
二、通过调研与讲座,宣传推广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及制作技巧,提高了人们对于食用菌的认知和信任度,进一步促进了食用菌市场的发展。
三、组织开展食用菌研发工作,利用微生物工程技术研制出了一批新型食用菌菇种,并将其在生产基地培育出来,并在市场上推广,取得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四、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严格制定食用菌生产标准,建立了相关的品质检测机构和检测流程,确保食用菌的安全、卫生、营养。
五、加强合作与共赢,拓展了与其他菌种生产基地的合作机会,注重合作共赢,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渠道推广自己的产品和品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便是我们单位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汇报,我们积极响应时代的要求,积极参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不断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感谢各位领导、同事对我们的支持与关注,谢谢大家!当前,食用菌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了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需要注重推广自身的品牌形象以及不断开展创新研发。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单位还有以下计划和措施:一、营销策略升级。
针对当前消费市场的热点和脉搏,制定差异化推广策略,将重点放在提升消费者购买的舒适感和体验感上,从而增加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二、加强品牌建设。
优化品牌形象,加强品牌定位和宣传,提高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强化市场营销和品牌耐久度,通过扩大营销渠道,实施差异化竞争,提升品牌整体实力。
三、继续拓展产品品类。
鉴于目前市场上的单一性和同质化现象,我们计划开发出更多的新品种,例如加工后的食用菌制品,或是其他不同种类的有机食品,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食用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食用菌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健身强体的理想食品,也是人类的三大食物之一,它是介于动物性、植物性食品之间的第三类食品,即菌类食品;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人们公认的高营养保健食品。因此,食用菌常被人们作为美味佳肴,誉为“山珍”、“植物性食品的顶峰”、“上帝的食品”、“健康食品”、“长寿食品”。栽培食用菌,原料来源广,技术简单易行,投资少,见效快。既可变废为宝,又可综合开发利用。这样对于消费者有丰富的食用价值;对生产者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食用菌产品不仅行销于国内各大市场,而且还畅销于国际市场。所以,发展食用菌生产己不能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栽培模式及品种;消费者对食用菌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针对这些问题,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食用菌资源的发展前景。 一、食用菌栽培业的发展 1.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发展。20世纪50年代前,人们以栽培双孢菇为主。现在香菇、木耳、平菇、金针菇、草菇、银耳、猴头及灵芝等食用菌的生产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一些珍稀菌类,如袖珍菇、杏鲍菇、茶树菇、白灵菇、姬松茸等也相继上市。 2.由单一的栽培方式向多种栽培方式发展,并逐步趋于工厂化生产,进行集约化栽培,如多种形式的立体栽培、菌粮间作、菌菜间作等。 3.栽培用的原料来源更为多样性。从原来以段木、粪草、秸秆为主发展到代料培养,如用棉籽壳、玉米芯、高梁壳、酒糟、废棉等多种工农业下脚料。 4.不断培育新品种和提高菌种的质量。现己采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细胞融合育种等方法,从而改变过去单一使用自然育种的局面。近年来,开始通过发酵技术培养液体菌种。液体菌种己开始应用于生产,但技术应用尚未成熟,有待进一步完善。 5.劳动方式逐步从手工操作向半机械化、自动化操作方向发展。 6.从副业生产转向专业生产,正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7.从零星散户栽培向联户规模型发展。由过去的一家一户生产,发展到现在许多地方一村一乡,甚至一个县的生产,从而形成大型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8.不断加强开发利用野生食用菌资源。如一些珍贵野生食用菌的驯化栽培和出口创汇。 食用菌栽培是食用菌产业链的起点。对于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安装起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而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适合采用“政府+企业+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政府进行带动和扶持作用;企业为农户提供菌种、技术服务。对栽培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回收食用菌进行加工、销售;农户则分散经营、管理。这样既能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资源,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又能充分利用当地闲散劳动力,活跃和发展地方经济。如福建省的古田县,最初以发展香菇生产为主,现己发展成为多个品种栽培与加工都比较完善的多元化生产体系;山西省安泽县的香菇;东北的黑木耳等。另外,由于大多数食用菌子实体比较漂亮,在栽培出菇期间,可以对外开放,发展食用菌的观光旅游。如:榆黄蘑,子实体为黄色;桃红菇,子实体就像桃花;而灵芝又具有紫芝、赤芝、黑芝等多种颜色。 二、食用菌的加工 通过与一些菇农、食用菌企业的接触,真正意识到对食用菌进行加工的迫切性。首先,食用菌鲜品含水量高,采收后仍在后熟生长,均不能久贮,很快就会开伞、变质、霉烂,降低甚至丧失商品价值;其次,在大力发展食用菌的今天,食用菌栽培也己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但是,多年来,人们比较注重食用菌栽培技术,提高产量,而忽视了食用菌深加工,造成被动局面。目前我国食用菌大部分是鲜销和干制品,加工成罐头制品的不多,仅占4成左右,我国出口的食用菌罐头和盐渍菇仅十几万吨,其它深加工的产品更是少之又少;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变化,人们要求多功能营养保健新型食品,品种花色多样化,渴望得到指导性的食用菌深加工技术,改变食用菌生产面貌。因此要非常重视处理和商业性的食品化深加工。 通过菌类产品的粗加工和深加工,可以使一种资源多种利用,一种菇可以加工10种以上的产品。如,菇蒂、菌柄、菌盖、碎片、菌盖、菌屑、菇类杀青液、菌丝体、菇床下脚料都可以通过深加工成各种各样的菌类产品,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使生物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样可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既满足消费者对食物多样性的需求,又可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同时,又便于贮藏、销售,使产销进一步扩大,从而提高菌类产品的价值。据测每生产0.5公斤平菇,其深加工后的产值是原来的5倍,最高可达10倍以上。目前己有的食用菌加工项目,大体如下 干制品类:将食用菌干制进行贮藏,是一种古老的、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统方法。 腌制品类:盐渍品类;酱渍品类 食品类:罐制品类;菜肴类;食用菌风味食品类;方便食品类(快餐类、汤料类、各种方便食品、旅游食品);糕点类;粥类;蜜饯类;菌脯类;菌松类;保健食品类;药疗食品类 饮料类:保健饮料类;补酒类;汽水类;菌茶类;冲剂类;浸膏类 调味品类:菇味酱类;菇味酱油类;菇味醋类 医药类:食用菌酊类;食用菌片剂;食用菌针剂 美容品类:营养霜;润肤奶液;润肤抗抗皱奶液;洗发香波;化妆水 农用类:食用菌饲料;食用菌肥料;食用菌激素;食用菌农药 工艺品类:灵芝盆景 由于食用菌资源的丰富性和可开发的多样性,可以有针对的发展多种产业。 首先,由于它具有显著的食疗作用,加强了人们对食用菌菜肴的兴趣。食用菌可以和其他的配料一起做成各种菜肴,有和鱼、肉、虾等组合一起烹制成的荤菜,也有与各种蔬菜组合一起做成的素菜。也可以吃火锅、涮锅等,真可谓式样繁多,味道各异,使人食之既饱口福,又利于强身健体。因此,食用菌餐饮业也相继发展起来,而且相当的火爆。各地的蘑菇宴、蘑菇火锅真是花样繁多,如北京的小背篓连锁店;台湾的布衣山珍,老板因为自己喜欢吃蘑菇,甘脆就自己投资开了个蘑菇店;野生蘑菇宴酒楼等。当然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营养丰富的食用菌走进寻常百姓家,普及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当中。一方面当然是加大栽培与加工的力度;而另一方面,既使是一些珍稀菇类摆在超市的货架上,消费者想买,但是不敢买。存在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食用菌认识不够,只是朦胧的知道食用菌营养丰富。对于买回家怎么做成菜,如何吃成了问题。所以就要求食用菌工作者或企业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从不同的角度对食用菌进行系列宣传。 其次,由于食用菌可以加工成品种繁多的食品、饮料、调味品、腌制品等,可以发展相关的食用菌企业。一方面食用菌栽培企业可以自身投资创办,发展产业链;另一方面可以与相关的企业联合发展,为食品加工厂、饮料公司等提供原料。同时,根据加工的需要,不断改进栽培技术,为加工厂提供符合标准的原材料。如:山东九发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以食用菌加工为主,主要产品有食用菌盐渍品、罐头及速冻产品等,主销国外,它己发展成为食用菌、饮料、包装、医药、房地产和旅游开发的多种产业;北京的京都菇业,以栽培为主,现也大力开发灵芝盆景及一种“菇奶奶”系列蘑菇汤;福建省的食用菌以干制品和软包装为主,但销售范围己成规模;另外就是东北的黑木耳也比较畅销。 另外,食用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进军医药界是非常有前途的。食用菌能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双孢菇中的酪氨酸酶可降低血压,核苷酸可治疗肝炎,核酸有抗病毒的作用。香菇中的维生素D原能增强人的体质和防治感冒,还可防治肝硬化等。猴头可以治疗消化道疾病。马勃鲜嫩时可食,老熟后可止血和治疗胃出血。茯苓有养身、利尿之功效。木耳有润肺、清肺和消化纤维的作用,是纺织工人和理发师的保健食品。灵芝还具有健脑强身、主治神经衰弱和延年益寿之功效。食用菌中的真菌多糖,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能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现己开发出的菇类药物有:云芝糖肽、云芝肝泰、猴头菌片、三九胃泰、猪苓多糖、金耳胶囊、银耳孢糖胶囊、香菇多糖、蜜环菌片、胃乐宁、灵芝粉等。 但是,药物开发首先需要进行大量的科研工作,随后是临床试验。不仅投资巨大,而且利润回报期晚。因此除非是实力非常雄厚的集团,否则要想开发食用菌药物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与医药研究所、制药厂相联手,各自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同时,对于食用菌相关的洗发水、美容护肤品等也是有待开发。 由于灵芝具有艳丽坚硬不腐的特性,近年来,人们把灵芝制作成各种千奇百怪的灵芝盆景。在人们的心目中,灵芝是一种吉祥与如意、健康与长寿的向征。加工制作成盆景更是美观大方,深受人们的欢迎。一方面可以买回家,摆放在家里,增添不少古香古色的味道;另一方面可以送给亲戚、朋友、恋人,既送去了健康又送去了祝福。灵芝盆景有活灵芝盆景和木质化后的加工盆景。活灵芝盆景灵芝还可以继续的生长,没有与菌丝体分开;木质化后的加工盆景是通过技术的手段,让灵芝子实体生长成不同的形状,成熟后,让子实体与菌丝体分离,进行加工制作。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三、包装设计 目前,我国外销食用菌产品的包装,大宗交货多以塑料桶50千克为主,兼之以干品包装的5千克盒装,小批量的还有罐制品的纸箱包装等;而国内的包装更是简单、低档。干制品的包装摆在超市里给消费者一种不卫生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干制品在运输、贮藏过程中,经挤压容易碎,掉下的渣子就好像脏东西。因此面对国内、国际大市场,我们既要在原来的水平基础上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更要设计并制作出上档次、符合国内、国际市场要求的包装,以提高食用菌产品的竞争力,并同步大大提高价位水平,让一线生产者及经营者同步提高生产、经营效益。食用菌的包装要考虑到它的实用性、美观性、安全性、环保性。既要有利于包装操作、长途运输,又能够突出产品特点,树立企业形象,对产品进行宣传。同时,还要有利于产品的安全保存,让消费者安全食用。在包装材料的选择上,也应根据包装规格及产品流向等因素,综合考虑其环保性,如大规格包装,以多次使用并可回收再生为原则;一次性包装或直接进入家庭的产品包装,其材料以能降解或回收利用为原则。一些食用菌经销商就是通过这种现状进行赢利的。这些经销商把批发来的大规格包装的食用菌产品,经过散量分装,换上高档点的包装从中获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