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72795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4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模版一、概述危急值是指在病人诊疗过程中,检验结果出现的异常值,需要立即通知临床医生采取紧急措施。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检验结果的及时、准确和可靠性,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二、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超出了健康人群参考范围,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临床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异常值。
三、危急值的识别1. 危急值的界定应根据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标准进行,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
2. 检验科应对危急值设定统一的识别标准,并在相关报告单上明确标注。
3. 各项检验指标的危急值应定期评估和更新。
四、危急值的报告处理程序1. 检验科应建立危急值的报告处理程序,确保处理环节的明确、及时和有序。
2. 检验结果上传后,自动或手动进行危急值的识别和判别。
3. 发现危急值后,立即通过电话或其他快速通信工具通知对应的临床医生。
4. 检验科应记录危急值的通知时间、通知人员和通知方式,并将其纳入危急值的相关记录。
5. 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通知后,应及时采取适当的诊断和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6. 临床医生应在接到危急值通知后迅速反馈处理情况,检验科应记录反馈信息。
7. 检验科应定期对危急值的通知和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五、危急值的通知与核对1. 危急值通知应确保及时、准确和可靠,在通知的过程中要注意核对相关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 危急值通知应提供具体的危急值结果,包括具体数值和参考范围。
3. 危急值通知应明确通知的目的和紧急程度,以及采取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4. 危急值通知应向临床医生提供相关的临床资料,帮助其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5. 接到危急值通知的临床医生应及时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相关信息,确保通知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六、危急值的记录和追踪1. 检验科应建立危急值的记录系统,对危急值的通知和处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2. 检验科应对危急值的通知和处理情况进行定期的回顾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危急值报告制度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篇一:[危急值报告制度]医院“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为加强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填写《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并填写详细《临床科室危急值接收登记本》,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一、“危急值”报告程序1、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临床检验科必须在《检查(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简要提示标本异常外观性状,如溶血、黄疸、乳糜状等。
3、记录应有以下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临床诊断、申请医师、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收到标本时间、报告时间、检验报告者、通知方式、接收医护人员姓名。
4、对原标本妥善处理之后保存待查。
5、各医技科室要在检查(验)报告“危急值”项目处加盖“危急值”提示章。
临床检验科凡打印报告除加盖“危急值”提示章外,在项目结果后还有“HH”或“LL”的提示。
济南中医风湿病医院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为加强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填写《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并填写详细《临床科室危急值接收登记本》,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范文危急值报告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工作,确保患者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检验科应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保障危急值的及时、准确和安全传达。
第三条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迅速升高或降低,可能对患者健康产生重大影响或危及生命的结果。
第四条危急值报告的目的是确保及时采取医疗措施,以降低危险因素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第五条所有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都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工作。
第二章危急值的管理第六条医院检验科应确定危急值的范围,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第七条检验科应制定相应的危急值报告的标准和流程,并严格按照标准和流程执行工作。
第八条医院检验科应建立危急值的快速诊断和确认机制,以确保危急值的准确性。
第九条危急值的报告应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相关医务人员,并进行书面记录。
第三章危急值报告的责任和流程第十条检验科主任负责危急值的管理,指定专人负责危急值的报告工作。
第十一条医院检验科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流程,包括报告的接收、确认、诊断和传达等环节。
第十二条危急值报告的接收人应及时确认危急值,进行诊断,并及时将诊断结果报告给相关医务人员。
第十三条医院检验科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的传达程序,确保危急值的及时传达给相关医务人员。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接收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检验科。
第四章监督和评估第十五条医院检验科应建立健全的危急值报告的监督机制,对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十六条审核部门应定期对危急值报告进行抽查,确保报告的规范和准确。
第十七条医院管理部门应对危急值报告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五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九条对于故意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将依据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检验科所有。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的极度异常,如不及时处理随时会危及病人生命的检验值。
实验室应与临床医师商讨,确定重要指标的“危急值”范围。
检验中发现危急值,必要时可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a)立即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确认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b)询问医生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c)察看历史结果;d)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确认危急值后,应立即通知申请者取结果,并将危急值病人的姓名、科室及床号,日期、时间、报告人及检验结果等记录在《危急值报告登记表》上。
各专业点对临床危急值病人标本的检验,应本着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原则,尽快发报告,并电话通知临床。
在此过程中如遇困难,如无法联系上临床工作人员,应在备注栏中注明,并报告科主任。
危急值报告登记表部门:年份:年日期样本号病人姓名病区床号/门诊号测定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报告接受者报告时间临床联系与咨询记录项目结果危急报告范围血钾≤2.8mmol/L或≥6.0mmol/L,血钠≤110mmol/L或≥170mmol/L,血氯≤80mmol/L或≥120mmol/L,血糖≤2.5mmol/L或≥30mmol/L,CO2≤15mmol/L或≥35mmol/L。
肌钙蛋白>0.5ug/ml,睾酮男性检测值<100ng/dl、女性检测值>300ng/dl,雌二醇男性检测值>200pg/ml。
PLT≤50×109/L或≥500×109/L,WBC≤2.0×109/L或≥30×109/L,Hb≤50g/L;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20%、嗜酸细胞>20%、直方图明显异常。
PT≤8s或≥20s,INR≤0.5或≥2.0,FIB≤1.0g/L或≥10g/L,APTT≤20s或≥80s。
血培养阳性、脑脊液培养阳性、大便沙门氏菌或志贺菌阳性、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
PLT、WBC、Hb值血液病结果第一次稳定以后除外。
检验科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模版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的极度异常,如不及时处理随时会危及病人生命的检验值。
实验室应与临床医师商讨,确定重要指标的“危急值”范围。
检验中发现危急值,必要时可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a)立即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确认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b)询问医生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c)察看历史结果;d)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确认危急值后,应立即通知申请者取结果,并将危急值病人的姓名、科室及床号,日期、时间、报告人及检验结果等记录在《危急值报告登记表》上。
各专业点对临床危急值病人标本的检验,应本着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原则,尽快发报告,并电话通知临床。
在此过程中如遇困难,如无法联系上临床工作人员,应在备注栏中注明,并报告科主任。
危急值报告登记表部门:年份:年危急值报告流程1.检验科在发现检验“危急值”情况后,应确认检验过程是否正常,必要时立即复检。
当检验“危急值”情况得到确认后,检验人员应立即将检验“危急值”电话通知病区并要求病区派员到检验科取报告。
2.病区接到检验科电话通知后,接听电话人员应立即报告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并迅速派员去检验科取检验报告,及时将检验报告交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
3.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得到检验结果后,应及时结合临床情况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病区医师在采取干预措施前,应与护理部门一起确认标本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必要时应重新采集标本送检确认。
4.建立登记制度。
⑴检验科应做好“危急值”相关登记工作。
登记内容除检验结果外,还需登记电话通知时间,病区接电话人员姓名与身份,病区派人取检验报告时间,取报告人员要签全名。
⑵病区应设专门登记本,由护理部门记录接到检验科通知的时间,通知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的时间,派员取检验报告的时间,检验报告交给临床医师的时间,相关人员均应签全名备查,如重新采集标本复检,也应做好相关记录。
⑶临床医师在确认属于检验“危急值”情况后,应将相关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双辽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程序及流程图一、“危急值”报告制度1、“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根据临床工作需要,医院建立危急值项目表,制定危急限值。
并根据临床需要定期修改,删除或增加某些试验项目,以适合于本院病人群体的需要。
3、检验科建立实验室人员处理、复核确认和报告危急值及了解临床对患者处理情况的制度及程序,并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检验日期、患者姓名、病案号、科室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时间4、科室应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接到检验科电话的医务人员应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病案号、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报告时间(具体到分钟)。
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时,应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并做好登记、签字等。
5、临床医生接到危急值的电话报告后应及时识别,在半小时内做出相应处理,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分析、记录,并及时复查。
若与临床症状不符,要关注样本的留取存在缺陷。
如有需要、即应重留取标本进行复查。
6、实验室应该定期检查和总结“危急值报告”的工作,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总结,重点是追踪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或是否由于有了危急值的报告而有所改善,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二、“危急值”报告程序1、检验科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验者首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在确认检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需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人员“危急值”结果,并在《检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报告登记。
2、检验科必须在《检验危急值结果登记本》上详细记录,并简要提示标本异常外观性状,如溶血、黄疸、乳糜状等。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检验科危急值的报告流程,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检验科所有相关人员,包括医务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检验科危急值是指患者检验结果出现异常并可能对患者生命造成直接威胁的情况,需要立即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的检验结果。
第四条检验科必须建立完善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以确保该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施的连续性。
第二章危急值的分类第五条根据患者病情的危急程度以及对治疗的影响进行分类,将检验结果的危急值分为一般危急值和重大危急值两类。
(一)一般危急值:是指患者检验结果出现突变或异常,但不会立即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的情况。
(二)重大危急值:是指患者检验结果出现严重突变或异常,可能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情况。
第六条危急值的具体类别及判定标准应根据相关专业协会的标准以及医院实际情况来确定,需由医院检验科负责指定并向全体相关人员进行通知。
第三章报告流程第七条当检验科的一位工作人员发现了危急值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一)首先判定是否需要紧急报告,符合紧急报告条件的,进入下一步。
(二)将危急值结果停留至检验科专业人员,由专业人员核对并复核。
(三)将危急值结果告知相关医务人员,包括向主治医生或责任护士直接发出灵敏通知,并留下书面记录。
(四)将危急值结果报告至终身医学纪录,确保危急值的追踪和跟踪。
第八条在危急值报告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误报和漏报的情况发生,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第九条危急值的报告内容应详细且准确,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检验项目的具体数值和异常情况、危急值的判定标准等。
第四章相关人员的职责第十条检验科相关人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一)检验科工作人员应熟悉并严格遵守本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完成危急值的判定和报告。
(二)检验科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的极度异常,如不及时处理随时会危及病人生命的检验值。
实验室应与临床医师商讨,确定重要指标的“危急值”范围。
检验中发现危急值,必要时可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a)立即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确认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b)询问医生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c)察看历史结果;d)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确认危急值后,应立即通知申请者取结果,并将危急值病人的姓名、科室及床号,日期、时间、报告人及检验结果等记录在《危急值报告登记表》上。
各专业点对临床危急值病人标本的检验,应本着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原则,尽快发报告,并电话通知临床。
在此过程中如遇困难,如无法联系上临床工作人员,应在备注栏中注明,并报告科主任。
危急值报告登记表部门:年份:年日期样本号病人姓名病区床号/门诊号测定结果复查结果报告人报告接受者报告时间临床联系与咨询记录项目结果危急报告范围血钾≤2.8mmol/L或≥6.0mmol/L,血钠≤110mmol/L或≥170mmol/L,血氯≤80mmol/L或≥120mmol/L,血糖≤2.5mmol/L或≥30mmol/L,CO2≤15mmol/L或≥35mmol/L。
肌钙蛋白>0.5ug/ml,睾酮男性检测值<100ng/dl、女性检测值>300ng/dl,雌二醇男性检测值>200pg/ml。
PLT≤50×109/L或≥500×109/L,WBC≤2.0×109/L或≥30×109/L,Hb≤50g/L;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20%、嗜酸细胞>20%、直方图明显异常。
PT≤8s或≥20s,INR≤0.5或≥2.0,FIB≤1.0g/L或≥10g/L,APTT≤20s或≥80s。
血培养阳性、脑脊液培养阳性、大便沙门氏菌或志贺菌阳性、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
PLT、WBC、Hb值血液病结果第一次稳定以后除外。
医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的极度异常,如不及时处理随时会危及
病人生命的检验值。实验室应与临床医师商讨,确定重要指标的
“危急值”范围。
检验中发现危急值,必要时可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
a) 立即检查室内质控是否在控,操作是否正确,仪器传
输是否有误,确认标本采集是否符合要求;
b) 询问医生该结果是否与病情相符;
c) 察看历史结果;
d) 必要时重新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确认危急值后,应立即通知申请者取结果,并将危急值病人
的姓名、科室及床号,日期、时间、报告人及检验结果等记录在
《危急值报告登记表》上。各专业点对临床危急值病人标本的检
验,应本着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原则,尽快发报告,并电话通
知临床。在此过程中如遇困难,如无法联系上临床工作人员,应
在备注栏中注明,并报告科主任。
危急值报告登记表
部门: 年份: 年
日期 样本号 病人 姓名 病区床号 /门诊号 测定结果 复查结果 报告人 报 告 接受者 报告 时间 临床联系与咨询
记录
项目 结
果
危
急
报
告
范
围
血钾≤2.8mmol/L或≥6.0mmol/L,血钠≤110mmol/L或≥170mmol/L,血氯≤80mmol/L或≥120mmol/L,血糖≤2.5mmol/L
或≥30mmol/L,CO2≤15mmol/L或≥35mmol/L。肌钙蛋白>0.5ug/ml,睾酮男性检测值<100ng/dl、女性检测值>300ng/dl,雌二醇
男性检测值>200pg/ml。PLT≤50×10
9/L或≥500×109/L,WBC≤2.0×109/L或≥30×109
/L,Hb≤50g/L;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20%、
嗜酸细胞>20%、直方图明显异常。PT≤8s或≥20s,INR≤0.5或≥2.0,FIB≤1.0g/L或≥10g/L,APTT≤20s或≥80s。血培养阳性、
脑脊液培养阳性、大便沙门氏菌或志贺菌阳性、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PLT、WBC、Hb值血液病结果第一次稳定以后除外。
危急值报告制度
1. 检验科在发现检验“危急值”情况后,应确认检验过程是
否正常,必要时立即复检。当检验“危急值”情况得到确认后,
检验人员应立即将检验“危急值”电话通知病区并要求病区派员
到检验科取报告。
2. 病区接到检验科电话通知后,接听电话人员应立即报告
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并迅速派员去检验科取检验报告,及时将
检验报告交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
3. 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得到检验结果后,应及时结合临床
情况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病区医师在采取干预措施前,应与护理
部门一起确认标本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必要时应重新采
集标本送检确认。
4.
建立登记制度。⑴检验科应做好“危急值”相关登记工
作。登记内容除检验结果外,还需登记电话通知时间,病区接电
话人员姓名与身份,病区派人取检验报告时间,取报告人员要签
全名。⑵病区应设专门登记本,由护理部门记录接到检验科通知
的时间,通知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的时间,派员取检验报告的时
间,检验报告交给临床医师的时间,相关人员均应签全名备查,
如重新采集标本复检,也应做好相关记录。⑶临床医师在确认属
于检验“危急值”情况后,应将相关情况记录在病程记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