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505.87 KB
- 文档页数:4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2,63(10-11):58-60作者简介:张国罗(1968—),男,宁夏固原人,高级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木病虫鼠害监测防治。
收稿日期:2022-09-06光肩星天牛是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主要的蛀干害虫,主要为害杨柳科的新疆杨、河北杨、旱柳、垂柳、樟河柳,槭树科的元宝枫、五角枫、美国红枫,木犀科的白蜡等[1]。
受害树木表现为生长受阻、易风折、枯死,严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和林分的质量。
1光肩星天牛的生活史及习性1.1光肩星天牛的生活史光肩星天牛属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光肩星天牛1年发生1代,或2年发生1代,以幼虫或卵越冬。
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为害。
5月上旬—6月下旬为幼虫化蛹期,6月上旬开始出现成虫,盛期在6月下旬—7月下旬。
6月中旬成虫开始产卵,7—8月间为产卵盛期,产卵期为16d 左右。
6月底开始出现幼虫,11月气温下降到6℃以下时开始越冬[2]。
1.2光肩星天牛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为17~39mm,呈漆黑色,带紫铜色光泽。
前胸背板有皱纹和刻点,两侧各有一个棘状突起。
翅鞘上有十几个白色斑纹,基部光滑,无瘤状颗粒。
卵:长为5.5mm,呈乳白色、长椭圆形,稍弯曲;树皮下见到的卵粒多为淡黄褐色,略扁,近黄瓜籽形。
幼虫:体长为50~60mm,呈乳白色,无足,前胸背板有凸形纹。
蛹:体长为30mm,裸蛹,呈黄白色。
1.3为害特点雌虫产卵前先将树皮啃一个小槽,在槽内凿一产吡虫啉打孔注药防治光肩星天牛成效分析张国罗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自然资源局,宁夏固原756000摘要:为了筛选出对光肩星天牛有效的防治药剂,试验选用10%吡虫啉原液和10%高效氯氰菊酯两种药剂,采用打孔注药的方法,进行光肩星天牛防治效果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采用10%吡虫啉原液连续防治3年,被害株率从76.67%下降到0.95%,平均单株虫孔数从3.97个下降到0.29个,胸径20cm 以下的被害树木可达到完全消除危害的效果。
天牛是我国林业蛀干害虫中危害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其寄主植物种类广泛,如北方常见的杨柳科、壳斗科、木樨科,南方常见的松科,都属于蛀干天牛的为害树种。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19年第20号)全国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目前危害严重的天牛主要有光肩星天牛、桑天牛、松褐天牛、青杨楔天牛、栗山天牛和云斑天牛,本文主要对上述6种天牛的发生特点进行简要描述,并对其防治方法进行总结。
1光肩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对我国林业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分布极为广泛。
光肩星天牛寄主范围广,可为害20余科100余种林木,喜食槭属、杨属、柳属、榆属的林木。
光肩星天牛1年发生1代或3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
其生活史的90%为隐蔽为害,影响最大的虫期为幼虫期[1]。
目前应用于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技术较多,其中可以作为综合防治体系的应用方法如下。
1.1林业技术措施调查发现,纯林中光肩星天牛为害远高于混交林,因此在营林时,除考虑适地适树外,还应结合本地生态条件,选取合适的抗虫树种。
例如,采取65%目标树种+25%非寄主树种+10%诱饵树的配置方式,可极大缓解光肩星天牛造成的危害[2]。
1.2物理措施在光肩星天牛的不同生长时期,可采取不同的措施。
1)产卵期,将编织袋绑于易产卵的主干部位,引诱光肩星天牛产卵,然后集中处理;2)产卵盛期,在受害树干基部寻找光肩星天牛产卵刻槽,敲击刻槽,杀死卵;3)低龄幼虫期,在排粪孔处剖开树皮,杀死幼虫;4)成虫羽化期,组织人力捕杀成虫[1]。
1.3化学措施在光肩星天牛卵期,可以使用0.1g 磷化铝堵住其刻槽,毒杀光肩星天牛卵;幼虫期可以使用毒签法,用磷化锌等制成毒签,根据蛀孔大小,将毒签插入新鲜排粪孔。
采用树干注药的方法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在树干基部距地面约30cm 处钻孔,孔与树干成45°下斜角,一般胸径15cm 以下钻孔1~2个,15~30cm 钻孔2~3个,30cm 以上钻孔4~5个,注入40%氧化乐果、高效氯氰菊酯等[3]。
2010年乌拉特后旗光肩星天牛防治方案光肩星天牛是重要的林业检疫害虫,也是园林植物上重要的蛀干害虫。
这类害虫生活隐蔽,除在成虫期进行补充营养、觅偶寻找繁殖场所等活动时较易发现外,均隐蔽在植物体内危害,其幼虫钻蛀植株茎干,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形成蛀道,危害早期往往不易引起注意,到后期则造成寄主长势衰弱,以至成株成片死亡。
最近我旗在园林绿化树木中首次发现光肩星天牛成虫,为了减少损失防止灾害蔓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旗光肩星天牛发生及防治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虫情监测虫情监测分虫情普查和固定监测,以地面监测为主。
(一)虫情普查1、普查每年2次,春季越冬虫态开始活动(约4-5月份)和秋季落叶后越冬前(约10-11月份)进行,以秋季普查为主。
普查范围包括发生区和与发生区相毗邻的未发生区。
2、对巴音镇范围内所有树木进行全面踏查。
确定发生区疫区为东矿招待所、林苑宾馆南、国税、呼吉勒公园、电力长廊附近等。
(详见附表)3、未发生区与发生区毗邻地区,以交通沿线、风景区、木材加工销售集散地等传入天牛可能性大的地区及附近的寄主林分做重点全面普查。
如发现有枯梢、羽化孔和蛀孔等可疑症状,要在附近做进一步详查,或请专家鉴定,如确定为天牛危害,应立即采取措施除治并上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
(二)固定监测1、发生区全部治理。
治理区:(见附表)同时对巴音镇范围内所有树木配备专人定期监测。
2、与发生区相毗邻地区的未发生区在交通沿线、风景区、木材加工销售存集散地等传入光肩星天牛可能性较大的地段设立固定监测点,定人定期监测。
调查与监测参照黄斑星天牛预测预报办法(新发布)。
二、检疫把关(一)光肩星天牛检疫范围包括来自发生区的寄主原木(含板材、方材)、苗木及带有活体的包装材料等。
(二)发生区内要对木材加工销售点、车站、苗木繁育基地等开展检疫。
详细登记带疫情况,下发除害处理通知书责令限期对疫情进行除害处理,同时根据产地检疫结果对要求调运的光肩星天牛寄主苗木、原木及制品数量进行全面核实,严禁带活体的苗木、原木及制品进行流通。
1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征光肩星天牛越冬时以幼虫或卵的状态存在,在翌年4月份左右气温上升到10℃以上时,越冬的幼虫开始活动。
幼虫化蛹期在每年的5月上旬—6月下旬。
经过41d 左右蛹就可以羽化为成虫。
每年的6月上旬开始出现成虫,6月下旬—7月下旬为光肩星天牛的盛期,到10月份时,成虫明显减少。
6月末开始出现幼虫,到11月气温下降到6℃以下,开始越冬。
初孵幼虫先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取食,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形成蛀道,25~30d以后开始蛀入木质部危害,刻槽吐木屑,多在侧枝发病,并且不断向上方蛀食。
光肩星天牛的幼虫会钻蛀植株的茎干,大部分时间都隐蔽在植物体内危害植物,很难被发现。
只是在成虫期才会爬出植物体去补充营养、觅偶寻找繁殖场所。
因此,光肩星天牛在危害的早期往往不易引起注意,到后期则造成寄主长势衰弱,以至成株成片地死亡。
2根据光肩星天牛发生的现状,结合其生物学特征,应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需要进行普查每年普查2次,普查范围包括发生区和发生区相毗邻的未发生区。
分别在春季越冬虫开始活动后(约4—5月份)和秋季落叶后越冬前(约10—11月份)进行普查,其中以秋季普查为主。
未发生区与发生区毗邻地区,重点普查光肩星天牛传播可能性大的交通沿线、风景区、木材加工销售集散地。
当发现树木有长势弱、枯梢、羽化孔和蛀孔等可疑症状时,进一步详查是否为光肩星天牛危害,如果确为光肩星天牛危害,应立即采取除治措施。
3严格检疫3.1 来自发生区的寄主原木(包板材、方材)、苗木及带有活体的包装材料等均为光肩星天牛的检疫范围3.2 严格检疫发生区内的苗圃、木材加工销售点、运输点等地详细地登记带疫情况并下发除害处理通知书,责令其限期除治。
严禁将带天牛活体的苗木、原木及制品进行流通。
3.3 实行检疫要求书制度应事先征求调入地森防部门的意见,才可以调运疫区的光肩星天牛寄主树种的苗木、原木及制品。
而且要按照调入地的检疫要求书内容,严格进行现场检疫检验,确认没有光肩星天牛活体方可开具植物检疫证书,严禁有疫情的虫害木调运流通。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04.039林木虫害光肩星天牛是一种对林木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其成虫主要以树木的树皮为食,导致树木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为了有效监测和防治该虫害,需要进行成虫监测和适期防治分析,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林木虫害光肩星天牛的成虫监测和适期防治是保护林木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成虫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光肩星天牛的种群状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而适期防治则可以在合适的时机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光肩星天牛的繁殖和传播,减少对林木的危害。
需要注意的是,防治工作应结合具体情况和科学方法,采取综合措施,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一、概述1、光肩星天牛简介光肩星天牛是一种严重危害林木的害虫,主要攻击松树。
成虫体长约6-8毫米,身体呈椭圆形,以红褐色为主。
光肩星天牛主要危害松树的树皮,雌虫将卵产在树皮裂隙中,幼虫滋生在树皮中,穿行食害木质部。
成虫迁飞能力强,容易引起特大面积的虫害。
光肩星天牛在温暖季节活动频繁,对林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保护林木资源,必须进行光肩星天牛的成虫监测和适期防治分析,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虫害发生的风险。
光肩星天牛成虫监测是指通过采集和观察成虫的数量、分布和活动情况,以及监测它们的主要危害对象—松树的树皮情况,来评估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成虫的盛行期一般是在温暖季节,特别是春季和夏季,因此在这个时期进行监测是最为重要的。
监测方法包括使用粘虫板、诱杀灯或飞虫门等工具,在林地内设置虫害监测点进行持续观察和记录。
监测数据可以提供虫害的早期警示,为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适期防治适期防治是指在光肩星天牛成虫出现密度较高的时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虫害造成的损失。
遵循适期防治原则,能够在虫害高峰期前后及时干预,降低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风险。
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清除树皮、修剪枯枝、割除已感染的林木等措施,以减少虫害的滋生和蔓延。
光肩星天牛为害杨、柳、元宝枫、榆、糖槭、七叶树、悬铃木等。
此虫在我国广泛发生,严重为害杨、柳、榆等。
受害的木质部被蛀空,树干易风折或整株枯死。
光肩星天牛是天牛科昆虫,全身黑色带有光泽,长20毫米至35毫米,宽7毫米至12毫米;触角11节,基部蓝黑色;每个覆翅有约20个白斑。
光肩星天牛的习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天牛的形态发展是:卵→幼虫→蛹→成虫。
其中,幼虫是树木死亡的“罪魁祸首”,成虫是“背后推手”;
2.卵、幼虫和蛹的位置是固定的,成虫产卵时留下的“T”字型嗑痕、幼虫排出的蛀屑以及树木分泌的树液等都可以精确定位幼虫位置;天牛成虫较难发现,因其会飞,又多处于高处
结合天牛活动周期,分享一个药物防治的方法,供参考:1.灌根预防使用药剂:20%吡虫啉粉剂500倍液;用量:50斤至100斤/株;施药时间:春季(5月)秋季(9月)各一次。
2.树干注射防治幼虫使用药剂:20%吡虫啉粉剂200倍液;用量:500克至1千克/株;施药时间:整个生长季。
3.喷洒枝干防治成虫使用药剂:绿色威雷胶囊剂200倍液;用量:参照说明书;施药时间:7月至9月(成虫出蜇期),每月一次。
劲牛云商,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农资批发电商平台。
平台凭借商家入驻、平台担保、不赚差价、交易安全等优势已将全国优秀的农资渠道商和零售商纳入云商系统。
渠道商可以在云商平台进行渠道管理、商品信息及价格发布、收款审核和发货确认;零售商可通过云商平台进行海量农资商品浏览、线上付款和一键订货。
“海量农资,一件起批”,目前已有数万家农资零售商已经选择劲牛云商采购了。
欢迎广大农资零售商和专业合作社【点击使用
劲牛云商】吧!。
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eh又名柳星天牛、白星天牛,俗名老牛、花牛,幼虫又称凿木虫。
属鞘翅目,沟颈天牛科。
国内分布很广,以华北、西北地区发生严重。
幼虫食性杂,蛀食为害杨、柳、糖槭、元宝枫、樱花、泡桐、苦楝、红叶李、日本晚樱、枫杨、加杨、龙爪柳、白榆、桑、栾、海棠、苹果、柑橘和刺槐等,是杨、柳树上的主要害虫,被害虫株率一般在20%-100%。
光肩星天牛成虫雌成虫体长为30毫米左右,雄成虫体长为20毫米左右。
体翅均为漆黑色,翅面上有不规则的白斑,前胸两侧各有1个突起。
触角鞭状,雌虫触角等于或短于体长;雄虫触角超过于体长。
卵白色,长椭形,稍弯曲。
幼虫老熟时体长为55毫米左右,筒状,乳白色,前胸背板有凸字形浅褐色斑纹。
蛹黄白色,离蛹型。
光肩星天牛综合防治
1、选育抗虫品种加强抗虫品种杨树的研究与培育,不要种植加杨、晚花杨、美杨等高感品种。
绿化时注意培育混交林,加强幼林水肥的养护管理,以增强树势。
2、保护和利用天敌如花绒坚甲、斑翅细角花蝽、肿腿蜂、天牛双革螨和啄木鸟等。
向排粪孔内注射白僵菌、芫菁夜蛾线虫、青霉菌液及释放寄生性蒲螨等,进行生物防治。
人工捕捉天牛成虫,既减少虫源,又保护了天敌。
3、诱饵树诱杀糖槭是高感树种,林地边种几棵糖槭诱引天牛,其后集中消灭,以减少片林的为害。
4、药剂防治天牛成虫期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喷施10%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防治。
幼虫为害期可用新型高压注射器,向干内注射内吸性药剂(如氧化乐果、护树宝、果树宝等药剂)。
L i n y e y u a n y i葫芦岛地区地处沿海,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地势半丘陵地带较多,境内成土母岩多为酸性盐类的花岗岩、混合花岗岩,土质多是残积母质和坡积母质上发育成棕址和棕址土,特别是文家林场经营管护区域,辖区河流纵横,河流冲积地较多,河流两侧为沙质碳酸盐草甸土,适宜杨树生长。
虽然地区的气候地质条件十分适宜为杨树的生长,但随着由于杨树的长期种植,以及气象条件的不断变化本地区杨树病虫害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杨树蛀杆害虫蛀光肩星天牛危害尤为突出,造成杨树的成材率成才品质急剧下降,严重影响杨树林木经营的经济效应,使杨树林木占有率在地区林木经营中的比重严重下降,为此如何提升杨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对本地区林业的发展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为此单就防治杨树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做一些技术性探究。
一、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对杨树影响的基本概述光肩星天牛是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害虫,特别是在杨树大面积种植区域控制不到位极易大面积爆发,不但在损害林业种植户种植效率的,严重的地区林业发展造成严重破坏。
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光肩星天牛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东北、西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每年因光肩星天牛而出现的受灾面积十分巨大,严重的导致杨树的大面积死亡。
光肩星天牛主要危害树木的主干及大枝,不同形态的害虫其损坏部位各不相同,成虫咬食嫩枝和叶脉,幼虫钻蛀韧皮部,在木质部内蛀成不规则孔道阻碍养分及水分的输导,因此从某方面而言光肩星天牛是一种慢性毁灭性害虫。
二、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的基本概述1、药物防治在当前光肩星天牛防治过程中,药物防治仍是主力,具体而言就是种植户需通过采取多种方式(树喷洒、灌根、树干注射),在确保苗木药效持久性的同时,从根本上规避光肩星天牛的靠近,为杨树的正常生长奠定良好基础。
在药物防治过程中,全树喷洒的方式虽然确保了杨树药物气味的全面性,但这种作业模式产生药效并不持久,一般适用于天牛成虫正在树上或树林里产卵或交配的情况;灌根、树干注射和根埋药瓶等方式,均是让药物流入树木体内,使得树木具有药性,进而杀死或阻止以树为食的天牛成虫或幼虫。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6-0121-03国槐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技术研究吴婷婷(嘉峪关市林业和草原局,甘肃嘉峪关735100)摘要为减轻光肩星天牛对嘉峪关市地区行道树-国槐的损害,以前期受光肩星天牛危害较为严重的国槐树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分析总结了当地国槐光肩星天牛的发生规律以及危害性,并分别考察了不同药剂应用树干注药法与树干喷药法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效果。
结果显示:甘肃嘉峪关市地区的光肩星天牛在1年内可发生2次虫害,即3月—5月的越冬幼虫、8月—10月的初生幼虫;40%氧化乐果(10倍液)的虫口减退率与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为94.2%,防治效果为94.8%;3%的噻虫啉微囊悬浮剂(1000倍液)的虫口减退率与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为84.9%,防治效果为86.6%,将树干注药法与喷药法相结合后可有效提升防治效果,相结合后的虫口减退率为97.7%,防治效果为97.8%。
关键词光肩星天牛;国槐;防治技术;病虫害;药剂中图分类号S792.26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6.043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on Sophora japonicaWu Tingting(Jiayugua Bureau of Forestry and Grassland,Jiayuguan735100,Gansu,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damage caused by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to the Sophora japonica in Jiayuguan City,this paper takes the Sophora japonica,which was seriously damaged by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in the early stage,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occurrence rule and harmfulness of the local Sophora japonica by observing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The control effects of different chemicals on the trunk injection method and the trunk spray meth‐od on the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were also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in Jiayuguan City, could suffer two pests in a year,namely,overwintering larvae in March and May,and newborn larvae in August and October.The 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chemicals on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by trunk injection method showed that40%omethoate(10times liquid)had the best reduction rate and control effect,with94.2%reduction rate and94.8%control effect.The 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reagents of trunk spray method on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showed that3%of thiacloprid microcapsule suspension(1000 times of liquid)had the best effect of population reduction and control.The population reduction rate was84.9%,and the control ef‐fect was86.6%.The combination of trunk spray method and trunk spray method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and the combined population reduction rate was97.7%,and the control effect was97.8%.Key words:Anoplophora glabripennis,Sophora japonica,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medicament国槐(Sophora japonica L.)又叫家槐、槐树,为豆科槐属[1],原产于我国,因其生长速度较快,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土壤,喜干冷气候,能够生长于炎热湿润的华南地区,夏未秋初的花朵极具观赏性,具有较长的花期,为我国北方的传统庭院观赏树及行道树[2],也是优质的蜜源树种[3]。
试论光肩星天牛的综合防治由于光肩星天牛生活隐蔽、化学防治难等因素,不仅使许多林木遭到毁灭性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使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本文就林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生物防治两个方面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工作做一总结。
●一、林业经营管理是光肩星天牛防治的根本措施以往对光肩星天牛的研究,多是以害虫作为对象,研究其生长、发育、种群动态规律,以及化学防治的控制效果。
这些研究方法只是简单地把森林视为一种外界环境,而对林木自身存在的抗逆机制、补偿及超补偿等功能认识不够。
另一方面,化学防治虽然有效,但因其不宜大面积推广或防治成本高的缘故,使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没能得到根本改观。
因此,对光肩星天牛综合管理的策略思想则是强调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着眼于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内禀机制,提高其对外界生物或非生物等因素的抗性。
所以加强林业经营管理是防治光肩星天牛的根本措施。
1、严格贯彻植检法规,做好虫情监测、预测、预报工作。
光肩星天牛主动迁移扩散范围有限,其蔓延成灾常常是因为不严格执行检疫条例而使虫源得到进一步扩散所造成的。
因此,要严格贯彻植检法规。
各地植保站对光肩星天牛的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范围要做出预测,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和传输。
2、合理营造混交林。
合理地营造混交林,可以改善林分结构,丰富天敌群落。
依据对光肩星天牛抗性的不同,可将树种分为免疫树种、抗性树种、中感树种、高感树种、诱杀树种五大类。
以新疆杨为主栽树种,建立65 010主栽树种+25%非寄主树种+10 010诱饵树种的配置模式,可以全面地兼顾到抗虫效果及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利用高感树种作诱饵集中消灭光肩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成虫最喜欢取食复叶槭等槭科植物。
因此,可栽植槭树作为其它树种的保护树种,在招引受害后及时清除,此方法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利用高感树种作诱饵要认识到其诱集效果是动态的,随着诱饵树种的衰弱,光肩星天牛会从诱饵树种向主栽树种转移。
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区别及防治
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都属于天牛科,在外形上两者相似,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1.体型:光肩星天牛略小于星天牛,且光肩星天牛的前胸板比星天牛略窄。
2.颜色:星天牛体表呈棕黑色,背部具有明显的深色斑点;光肩星天牛体表也呈棕黑色,但是没有明显的斑点。
3.习性:星天牛主要危害阔叶树、常绿树、果树等,嗜好广泛;光肩星天牛较为喜欢
桑树、梅树、枇杷树等。
4.生息区域:星天牛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中国以及东南亚、日本等地;光
肩星天牛分布范围较窄,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
天牛危害主要表现为幼虫在树干、枝条内挖掘成通道,影响树木的叶片生长和透光性,进而影响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对于天牛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性落叶松树干涂抹药物: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为固定的树木,可以涂抹一些特殊
的药物来防治天牛,其中顺果壳、注平树脂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2.药物喷洒:对于高大的树木,喷洒药物的防治方式就比较合适。
常用的药物有毒死蜱、丁硫菊酯等。
3.树干粘虫板:树干粘虫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治方法,通过将树干粘虫板安装在树
干上,可以将树干上的天牛粘在板上,达到防治的目的。
4.砍伐:对于病状过重无法治愈的树木,可以考虑砍伐。
砍伐后的树木及时清理和处理,防止病害继续扩散,避免对周围树木的污染。
总之,防治天牛需要持之以恒,加强树木的管理与维护,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预防天牛的危害。
光肩星天牛生活习性及防治张志明(河北省衡水市园林管理局053000)虫粪排出贴在产卵孔上。
卵未能孵化的产卵糟枯黄干燥。
初孵化的幼虫沿着韧皮部啃食皮层,在皮层为害近1个月,开始往木质蛀入危害,7~8月为初孵化幼虫为害盛期。
2.3蛹老熟幼虫在蛹室内化蛹,蛹期15~20天。
3防治措施以防治成虫和初孵化幼虫为主,认真处理虫源木,消灭虫源,同时加强养护管理,保护天敌,加强检疫等综合措施,坚持防治3~5年,定能收到好的防治效果。
3.1加强预测预报,适时喷药杀成虫抓好成虫期的防治,是减少虫源控制为害的关键,在成虫羽化出孔盛期,连喷2~3次药即可消灭大量成虫子产卵前。
第1次喷药适期为刚看到成虫咬产卵糟,河北省为6月中旬,另外7月上旬、8月上旬也是关键喷药防治期,药剂可用40%氧化乐果100倍液,残效期长,效果好,如能连续防治几年,即可压低虫口密度,取得好的防治效果。
3.2利用熏蒸剂、内吸剂毒杀幼虫用磷化铝熏蒸剂灌注排粪孔,毒杀蛀入枝干内幼虫效果好,每虫孔仅用药30~50mg ,或用300~500mg 溴氰菊酯毒笔防治,杀虫效果达95%以上。
用300倍液以下氧化乐果或磷胺,还可以用溴氰菊酯或速灭杀丁2000倍液,喷涂当年排粪孔毒杀幼虫。
3.3消灭虫源对受害严重树木及时抹头更新,并对修伐的有虫枝干集中进行药剂熏蒸处理。
熏蒸处理方法:将有虫枝干码放整齐,然后用塑料布盖严,用磷化铝6g/m 3(每片重3g)或用硫酰氟40~60g/m 3,熏蒸3~7天。
同时要加强检疫,防止虫害蔓延传播。
3.4加强树木养护管理选栽抗天牛树种,适时浇水排涝,树干涂白,增强树木个体抗虫性能,恶化害虫栖息环境,对于抑制蛀干害虫的发展是有一定作用的。
3.5保护自然天敌该虫天敌有啄木鸟、喜鹊,蛤蟆、寄生性螨和真菌等。
(收稿:2013-12-22)张志明(1968-),男,河北省衡水人,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园林绿化技术研究与管理工作。
光肩星天牛是“四旁”绿化阔叶乔木常见的重要蛀干害虫,分布于国内20多个省市,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
柳树光肩星天牛的发生与防治摘要介绍光肩星天牛的发生规律、产卵及幼虫钻蛀特点,并提出化学防治方法,以为减轻光肩星天牛对柳树的危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光肩星天牛;发生规律;产卵特点;幼虫钻蛀特点;化学防治柳树是滨水景观常用的绿化树种,其树形优雅,枝条飘逸。
光肩星天牛是我国为害柳树的主要天牛种类,在各地为害柳树的时间虽有不同,但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基本相似。
目前,国内天牛防治主要有化学防治、物理防治、营林技术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手段。
景观柳树天牛防治中,化学防治仍然是最常用的、可操作性最强的技术手段。
近年来,笔者对镇江地区柳树光肩星天牛进行了深入观察,研究了天牛幼虫不同阶段的钻蛀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了柳树天牛化学防治技术的优化,提高了防治效果,以为各地景观柳树天牛的防治提供借鉴。
1 发生规律1.1 光肩星天牛分布及其为害的树种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我国林木的重要蛀干害虫,主要为害杨、柳、榆、槭等树种。
在国内南至广东、广西,北至内蒙古、黑龙江地区均有分布[1]。
1.2 光肩星天牛的生活习性及危害光肩星天牛生活史因地域分布而异,在镇江地区2年发生1代,也有少部分跨3个年度。
在同一地区,食料的多寡以及被害植物的老幼和干湿程度都影响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发生代数[2]。
一般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幼虫老熟后在树干内筑成蛹室,在其中化蛹。
成虫羽化后,需补充营养,先在树干上咬成刻槽,然后将卵产在刻槽内。
初龄幼虫最初在树皮下取食,待龄期增大后,即钻入木质部危害,一定距离内向树皮上开口作为通气孔,并向外推出排泄物和木屑。
天牛幼虫蛀食树干和树枝,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使树势衰弱,受害严重时整株死亡。
2 产卵及幼虫钻蛀特点2.1 产卵部位光肩星天牛成虫一般选择在植株较嫩的中等枝干上产卵,当地产卵盛期为7月上中旬。
据观察,柳树枝干直径在5~12 cm时产卵较多,主干及小分支上产卵较少。
据李海霞等[3]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空间分布的研究,在距离树干基部2 m 以上的幼虫数量要明显多于2 m以下,这也间接证明了产卵部位多在2 m以上的中等枝干。
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措施
光肩星天牛原发于我国,分布极为广泛,是中国林木的重要蛀干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
度的爆发,特别是1年期和2年期成虫羽化的重叠期,大量的树木出现干枯、风折和枯死的
现象。
1、生物学特征
光肩星天牛黑色带有光泽,通常1年发生1代或两年发生1代,以幼虫或卵越冬。
一般,3月份气温上升至10℃以上时,越冬幼虫开始活动为害,幼虫以取食木质部中含
水量较大的纤维为主。5月上旬—6月下旬为幼虫化蛹期,一般需要41 d左右。6月中旬开
始出现成虫,盛期在7月上旬—8月下旬,直到10月份都有成虫活动。成虫啃食叶柄、叶
片和嫩枝,造成植物顶端枝条大面积的枯萎。
6月中旬成虫开始交配产卵,7、8月为产卵盛期,卵期16 d左右。6月底开始出现幼
虫,到12月气温下降到6℃以下开始越冬。
2、防治措施
光肩星天牛隐蔽性高、生殖力强,种群存活率高,种群增殖迅速而稳定,而天敌种类较
少,一旦发现往往已达到较高的虫口密度,若要彻底消灭难度极高。产卵部位主要集中在树
干、枝权和有萌生枝条的地方。
(1)药物防治
➢ 树干钻孔输药:对于高大树体,可采用钻孔输药法。9月中下旬,在距树基部30 cm
处用打孔机打孔,孔深至植物的木质部,一般深度在3-5 cm之间,孔与树干向下成45°,
药物选择内吸性药剂“好贵田-蛀介杀”,使其通过木质部的导管向上传输到干茎和叶片,再
经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输导到根部。使药剂主要集中在虫害高发区,新生的叶、芽、果实中,
以叶部最多,其次是芽和果实中,在嫩枝上也有一定程度的积累,使光肩星天牛取食后中毒
而亡。
➢ 药剂喷洒:成虫出现盛期、产卵盛期是最有效的防治时期,虫体在外部暴露时,抓
住这一关键时期进行药剂防治。在这段时间喷施500倍的“好贵田-蛀介杀”,每隔7d喷虫
害树干1次,连续喷洒2-3次。
➢ 蛀孔封锁:将“好贵田-蛀净”挤入蛀孔中,堵住蛀孔,即可有限防治蛀干害虫。
➢ 土壤灌根施药:光肩星天牛卵期和幼虫期,在树下灌施药剂,这种方法较安全方便。
但是考虑到土质及水源保护问题,应选用环保型药剂,避免使用呋喃丹类危害性大的药剂。
“好贵田-蛀介杀”高效低毒最新成分,超强内吸传导功能,独特的杀虫机理,是防治和杀
灭蛀干害虫的不二之选。注意灌根时应先松土,以利药效发挥,均匀等量施药后覆土,药效
可持续1-2个月,并且还能控制其他害虫,施药的树木虫害发生率较低,防治效果明显。
(2)物理防治
➢ 适时杀卵和低龄幼虫:植物在受到光肩星天牛危害初期,低龄幼虫未蛀入木质部前,
新鲜树脂从树皮破裂处溢出,并伴有红褐色粪屑。此时用利刀刮树皮,仔细寻找杀死卵和幼
虫,或用铁丝伸入蛀孔,将孔内粪屑挖空,钩杀幼虫。
➢ 人工捕杀成虫:利用光肩星天牛成虫初期附着力弱的特点,采用人工捕杀的方式控
制成虫数量。根据光肩星天牛的生活习性,在清晨活动力较弱及午后下行的特点,派专人人
工锤杀成虫,也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捕杀。但这只在零星树木及天牛初发时现实可行,
在控制较大范围的种群爆发时不可取。
➢ 及时修剪病虫树干:枝干被光肩星天牛蛀后,顶枝容易枯萎坏死,及时结合修剪整
枝,剪除和处理有虫枯枝、弱枝。在危害严重区域,彻底伐除没有保留价值的被害树木,减
少树干存虫量,以提高药物杀虫率,降低治理难度。对虫枝及时进行安全焚烧,以减少虫源,
加强树木的管理,增强树势,促使树木健康生长,减少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