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119.55 KB
- 文档页数:2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卷(第4期)000659J.ShanxiAgric.Univ.(SocialScienceEdition)No.4Vol.52006
收稿日期:20060529作者简介:石磊(1965),男(汉),山西洪洞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油画方面的研究。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石磊(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西临汾041004)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近年来,许多院校为顺应市场和教育体制的要求,美术院校的招生人数达到空前的规模,高校美术教育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对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分析了这种不良倾向形成的原因,并加以剖析。关键词:美术教育;绘画;艺术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16X(2006)04041102ProblemsontheEducationalManagementofArt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ILei(ZnstituteofArtShanxiNormalUniversity,LinfenShanxi041004,China)Abstract:Nearseveralyears,artacademiesofmostcomprehensiveuniversitieshadenrolledagreatdealofnewstudentsinordertoconformingthedemandofmarketandeducationsystemalongwithChineseeconomicdevelopment.Nowadays,therearemanyproblemsinarteducationmanagementatcollegesanduniversities.Itismuchdisadvantageoustothedevelopmentofarteducation.Thispaperanalyzedthecausethathowtoformthebadsituation.Keywords:Arteducation;Painting;Art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高等美术教育也随之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由简单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到教育资金的投入,使办学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美术院校的招生人数也达到空前的规模,为高校美术教育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样良好的发展态势下高校美术教育管理中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也明显的暴露出来。对此,我们应积极地去剖析和探索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改进。一、美术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几年来,大多数综合院校为顺应市场和教育体制的要求,成立或扩大美术院、系的办学力量。在此过程中明显体现到:一方面教学评价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保证。另一方面,在综合性院校中存在着思想上重视,政策上不重视;口头上重视,措施上不重视;表面上重视,行动上不重视 。[1]美术教育或其他门类的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自古以来都是被一些大教育家极为看重的。我国教育体制最初的发展就源自艺术教育,孔子所创建的教育制度就是以音乐教育为中心的。他将礼乐结合到一起,这种方法奠定了艺术教育作为基本教育不可或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这充分发挥了艺术所具有的感染力和教化作用,从而带动人们全面修养的提高。这些如果不能作为现代教育的说明依据的话,近代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 这一著名的教育命题,这一命题当然不仅仅局限在教育上,同时也涉及到美学、哲学的范畴。从这些先前者的教育经验来看,艺术教育的地位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从另一方面讲,美术教育相对于其他艺术学科教育是最容易接近我国教育发展普及性这一要求的。因为,美术教育所要求的基础设施和培养方法以及实施手段比起其他艺术学科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同样,艺术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思维或者审美素质的教育,它还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能有效的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美术教育当然也是如此。在高校教育中美术教育的地位已经被很多专家看到,然而这种重视只是思想上的,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一些专业性的高等艺术院校,其他综合院校中的美术教育模式和管理体制基本照搬其他学科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模式。首先是美术院、系的教学评价机制僵化。美术教学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容易通过一个简单的考核来进行衡量。美术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己独特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它不是简单的传授与学习知识为目的的。所以美术教育应该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最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因为老师在场而不能真正的将自己投入到绘画实践中,很多学生在完成其绘画操作的时候,往往去观察老师的判断,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是按照教师的绘画模式和绘画思维走。这样就造成美术教育失去了真正的含义。相反教师把基本的绘画操作技术和作业布置完之后,任凭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去完成作业,效果则要好得多。按照这样的事实,院校管理制度应该尊重这一点,从新设置新的评价方法。[2]可事实上是在一般综合性院校中,对于美术教师的教学评价还是以其他学科教学的标准为标准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其次,在对学生课程的完成与考核也在某些方面简单的按照其他学科的方法进行。如美术教学中的理论课!!!解剖的评价就是不合理。按照一般学校理论课的要求,最后的考核应该以考试的方法进行。而解剖课程的设置用意无非是培养学生对于人体骨骼、肌肉、关节等组织的认识。这种认识不是简单的指导哪儿是胳膊,哪儿是腿。它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绘画方面的基本素养。而在考核中却又要以理论的方式进行文字考核,这种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视其实意味着不重视。再次,在教师科研评价上,一般院校科研的评价是以论文为主的,这样的评价模式也相应的推衍到美术教育上来。这样的评价方法也是不重视美术科研的具体性的。美术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它的科研成果应该以绘画为主,而不是以文字为主。注重学术研究往往就会损伤艺术的感受性,从而造成艺术性的缺失。并且学术研究型的科研也不如实践的操作对美术教学的作用大。美术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对美术教学和科研加强重视的时候,应该尊重美术专业自身的特点。二、艺术学科考核与其他学科考核的差异在综合院校中学生评价和管理也存在着问题。随着高校各个学科招生人数的扩大,美术院、系学生人数也增多,这造成了学校对于学生管理的困难。这种困难也存在于其他学科中。学校加强对于学生的管理是必要的。然而在加强管理的同时,一般综合院校也没有考虑到艺术专业学生专业的特殊性。一所学校的自由、活泼、创新的气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首先从艺术院、系的学生开始。简单举个例子,在没有艺术专业设置的高校与有艺术专业设置的高校进行对比,很明显的就能得出结论。清华大学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合并不仅仅是为了增强双方的教学交流与实力。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彼此共同促进的要求。艺术专业的学习有其自己独特的性质。学生的统一管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比如像学校的宿舍、画室的熄灯和关门制度,这样将会给很多学生带来创作上的不便。在白天任务繁重的课堂学习之后,学生因为这些方面原因,而不能拥有一些多余的时间进行创作。[3]这也同样给教学带来不便,拥有较少创作经验的学生在其理解力上就明显低于进行过较多创作的学生,这样就会加慢教学进度,无法完成教学计划,更达不到教学效果。同样,没有足够的创作也不能使学生自我水平提高,从而在以后的就业和工作上都有诸多不便。另外,对于美术专业学生管理以其他学科学生为标准的问题,还存在于看待学生的素质上。很多老师认为美术专业的学生素质偏低,难以管理。这种看法无非还是不注重学科的独特性,艺术学生的素质跟其他学生的素质不是在同一个思维方式上。就像我们看待陈景润先生懂得数学研究而不懂生活感受一样,我们也应该看到艺术学习所以培养的素质是与一般学科培养的素质要求是不一样的。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带来很多人以别样的眼光看待艺术专业学生,更可怕的是艺术专业的学生也以别样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从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这样,并不是要放宽艺术学生的管理,而是要把管理落实到艺术专业的特性上来。艺术学生也不是不求上进,不加强自己的个人素质学习。中国绘画历来传统就是要在个人的基本素质和修养上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在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还是应该加强对于艺术专业学生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仅仅是针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哪个学科都有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三、与美术其他学科整合,为整合性学习搭建桥梁美术教育离不开其他学科教育的相互交叉、交流。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成功,就是能够把美术与科学结合起来,用创新意识关注时代特征变迁的动向,重视用最合适的艺术语言阐述这一时代特征。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起居生活、精神境界都有了很大的改变,新的人生观、艺术观、美学观、艺术形式不断出现。[2]时代的形式感不仅要求内容新颖,更要求有新的艺术形式的不断探索,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注重不断变化和创新,注重知识的积累与智慧的提升,注重艺术与科学的互动互补,提供有趣的、多元化的创作活动。启发学生的思考,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把美术教育的相关学科进行合理的整合。拓宽学生知识面,实现交互学习,培养专业、人文、观念三方面的技能,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针对不同的个性品质提供开展富有弹性的、多样化的美术活动,注重美术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如在讲授色彩的感知内容,首先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色彩给人的印象、联想引入到学生自己对色彩的体验中去,使能够独立、生动、积极的找出不同的色彩给人留下的感知觉,结合大师作品加深对色彩表现的理解。如凡∀高的#麦田与收割∃,米罗的#月光下的佳侬尼亚农夫∃,蒙德里安的#狐步舞B∃等,[4]使学生了解运用抽象形式表现任何题材的创作甚至方格子与色彩的感知觉,表现各种心灵体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为自由创作拓展思路,顺利的产生构思、构图,进入创作意境。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教育手段的不断更新,高校美术教育在学校管理的基础上我们应注意到各学科教育的共性,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美术教育和学习方面诸多的独特性。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管理观要求我们既要兼顾教育管理的普遍性又要具体专业具体对待。只有两者都考虑了,才能使艺术教育在我国繁荣发展的情况下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1]庞海芍大学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77.[2]丛彦论当代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形式和方法[J].装饰,2005(10):86.[3]沈宝莲论高校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05(6):158.[4]周雁秋.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观[J].美术大观,2003(4):42.!412!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卷(第4期)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