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说史 第五章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重点
- 格式:ppt
- 大小:426.00 KB
- 文档页数:32
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重商主义者认为,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
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但一七七六年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抨击了重商主义,他提倡自由贸易和开明的经济政策。
2古典经济学?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
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置办法。
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3重农主义?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社会一切收入的基础,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自然秩序是重农主义体系的哲学基础,纯产品学说是重农主义理论的核心。
4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
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
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基础,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买主面对一批不同价格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的反应、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最佳配置等各种经济问题。
5戈森定律?戈森定律是以德国经济学家戈森命名的边际效用价值,其内容就是欲望与享受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
是现代“效用论”的基础。
戈森认为: 1.人类为满足欲望和享乐,需不断增加消费次数,而享乐因随消费的增加而递减,享乐为零时,消费就应停止,如再增加,则成为负数,使享乐变为痛苦。
第一篇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经济思想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最早(使用economy)提出了“经济"这一概念,其含义是家政管理·《经济论》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经济著作。
1、重视农业,鄙视手工业: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最好的职业。
2、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
3、考察了社会分工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一)分工思想1、如何进行社会分工取决于天性。
2、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二)主张“共产主义”三、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1、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和货币的学者2、区分小商业与大商业(1)小商业:从物物交换开始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目的是为获得使用价值,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而后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目的是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2)亚里士多德对货殖和高利贷持否定的态度(3)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4、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是商品成为同类的或相等的,使商品具有等一性.第二节古罗马经济思想一、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克优斯·贾图二、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奥古斯丁1、提倡生产劳动,认为劳动就是祈祷。
2、奥古斯丁首先提出“公平价格”的思想:指某时期内部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
第三节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经济思想(经院学派)1、主要著作:《神学大全》2、思想特点:调停神学教条和经济生活现实之间的矛盾。
3、“公平价格”理论:把“公平价格”看作是一种主观范畴,取决于人们对物品效用的评价——效用价值论的先河本章阐述了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其思想特点:(1)经济思想从属于哲学、神学和政治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代表了奴隶主和封建主的经济思想(3)以研究奴隶封建制的农业经济为主,商品货币经济不占主要地位,商业被排斥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第二节托马斯·孟和柯尔培尔的经济思想(晚期重商主义)一、托马斯·孟(英国)《贸易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1)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输出货币的政策,主张货币输出(2)主张发展对外贸易,贸易顺差,货币流入本国(3)提出了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发展本国工厂手工业和转口贸易业二、柯尔培尔(法国)(1)货币金银是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2)对外贸易是法国富裕的唯一途径(坚持贸易顺差原则)(3)工业发展才能保证商品的不断出口(4)重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推行殖民主义的扩张政策第二篇17-19世纪初的西方经济学说·古典政治经济学(必考):1、定义: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20年代。
经济从零开始:经济学⿐祖亚当·斯密的六⼤经典理论经济从零开始:经济学⿐祖亚当·斯密的六⼤经典理论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年6⽉5⽇(受洗)-1790年7⽉17⽇),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所著的《国富论》成为了第⼀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
这本书发展出了现代的经济学学科,也提供了现代⾃由贸易、资本主义和⾃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
1723年亚当斯密出⽣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亚当·斯密的⽗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前⼏个⽉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Douglas)的⼥⼉。
亚当斯密⼀⽣与母亲相依为命,终⾝未娶。
1、曾被任命为格拉斯哥⼤学逻辑学教授后来改任为道德哲学教授2、《国富论》是其最具影响⼒著作,系经济学所发⾏过最具影响⼒著作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受益于其理论,其著作被⼴泛引⽤分⼯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的起源是由⼈的才能具有⾃然差异,那是起因于⼈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硬易货是属私利⾏为,其利益决定于分⼯。
假定个⼈乐于专业化及提⾼⽣产⼒,经由剩余产品的交换⾏为,促使个⼈增加财富,这种过程将扩⼤社会⽣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到私利与公益的平衡。
分⼯促进劳动⽣产⼒的原因有三个:第⼀,劳动者的技巧可以熟能⽣巧:第⼆,由⼀种⼯作转到另⼀种⼯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的基础上才可能达到。
货币理论货币的⾸要功能是流通⼿段,持有⼈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
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货币来衡量。
这时,便产⽣了货币的另⼀功能:价值尺度。
论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以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伦敦大学教授的身份在经济思想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著作《国富论》成为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他的经济学说涉及范围广泛,但它的全部理论基础都集中在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描绘上。
下面,我们将更加深入地讨论一下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首先,亚当·斯密认为私人利益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创造财富的主要力量。
他认为,如果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过程中,其他人也可以因此受益,其实这是一种结构性的优势,因为这个过程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他认为,在一个良好管制的市场经济中,因为私有财产所有权使得投资在最有效的方式下增强经济体系的基础设施,所有参与者都会受益。
这个基本理论被称为“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的基础在于,当人们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利益而去花费能力的时候,经济系统它自己会自动控制供应和需求以及价格水平的变化。
即使没有任何监管,市场能够调节它自己,改善资源配置,以实现最有效的分配。
这个理论是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石。
其次,亚当·斯密认为市场自由主义和自由竞争是为了推动经济活动所必需的。
他认为,政府的干预和控制会带来破坏力,会影响市场的有效性和效率。
政府不应该过度干预市场,而是应该只在必要的情况下做出干预,以确保市场的公正性和正常运行。
在亚当·斯密看来,政府应该投资于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保持贸易的自由和公正。
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提供必要的监管,以支持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以确保市场自由和自由竞争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最后,亚当·斯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是提出劳动分工这个概念以及它为经济发展的贡献。
他认为,如果每个人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作出贡献,会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并且,劳动分工会促进资本积累和财富的增长,加速经济发展的步伐。
这种理论奠定了现代工业化的基础,而现代的制造业、服务业几乎都是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是18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他被誉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著作《国富论》被视为资本主义的经典之作,其中阐述了他的经济理论。
本文将探讨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并深入分析其对现代经济理念的影响。
1.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概述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核心观点是市场经济自由放任下的竞争和分工。
他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理论,即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经济活动,通过个体自利行为最终可以为整个社会谋求最大利益。
他主张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并强调政府干预必须限制在最低限度。
2. 分工和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强调分工的重要性。
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力,从而增加财富创造。
他用“大工厂”和“小工厂”的例子来说明分工的好处,并提出“每个人都是从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中获得收益最大化的动机”。
此外,亚当斯密还阐述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
3. 自由贸易与比较优势亚当斯密主张自由贸易,并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
他认为,不同国家之间应该通过自由贸易来充分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财富的最大化。
他用英国和葡萄牙之间的纺织品和葡萄酒交换来解释比较优势的概念,说明通过贸易可以使各方都受益。
4. 国家角色和政府干预尽管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但他也意识到政府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干预。
他提出了一些关于国家角色的观点,包括促进教育、道路建设、国防和法律的制定。
他强调政府的职责应该限制在保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基本建设上,对商业活动保持最低限度的干预。
5. 对现代经济理念的影响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对现代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市场机制和自由市场观点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石,并对经济发展和政策制定产生重要影响。
他的想法也为后世经济学家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如马歇尔经济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
结论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并深刻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和繁荣。
经济学说史重点整理一.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时期:兴起于15世纪晚期,盛行于16世纪中期,衰落于17世纪末作用:用商品经济的观点动摇封建经济评价:对经济学思想的第一次探讨,在此之前没有脱离过家庭管理,不成为经济学说。
马克思:重商主义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探讨。
来源:重商主义这一术语是由亚当·斯密提出来的特点:重商主义是典型的国家干预,也是重商主义的特征之一,流行时是中央集权时期,商业资本需要政权提供保护,政权需要钱财支撑,两者可以结合。
阶段:西欧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晚期重点)对比:共同点:都把货币看做财富的主要或唯一形态不同点:如何增加货币★早期重商主义时期: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又称重金主义,特点:强调多卖少买中的少买★代表人物:安托万·德·孟克列钦(1575-1621,法)《经济学概论》,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借以表明,他所论述的已不是中世纪研究家庭经济管理的问题,而是设计整个国家的经济问题。
晚期重商主义特点:晚期重商主义时期,对外贸易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认识到货币作为资本的职能,了解到货币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可能不断增殖,他们吧货币真正作为增加货币的手段。
晚期重商主义力图在对外贸易中直接调整商品的运动,从而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所以,又称贸易平衡论或贸易差额论,马克思称为重工主义或真正的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1571-1641,英国)代表作:《贸易论》,托马斯·孟在该书中较全面地反驳了反对国家允许东印度公司每艘船出航一次可以带出一定数量的金银的意见。
评价:马克思称这本书是一部划时代著作,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亚当斯密说:英国及其它国家的商业国民经济学的基本格言。
内容:托马斯孟把当时的反对意见归为四种:⑴东印度公司等得船队运走了英国几乎所有的金银硬币,只买来了英国不需要的物品,⑵每年为其建造大量的船只,浪费了造船材料并使材料涨价,⑶东印度公司贸易使传统商业和航运业凋敝⑷东印度公司贸易使皇家造币厂开工不足核心:不该违反早期重商主义的原则而运出货币。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六大经典理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6月5日(受洗)-1790年7月17日),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所著的《国富论》成为了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
这本书发展出了现代的经济学学科,也提供了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
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硬易货是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
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的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这种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到私利与公益的平衡。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可以熟能生巧: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才可能达到。
货币理论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
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
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值尺度。
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
但是,他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功能。
价值理论提及价值问题,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交换功能,后者表示拥有购买力。
进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价值的物品,往往不具交换价值,水及钻石是其著名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