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字塔和神庙看古埃及艺术变化
- 格式:doc
- 大小:378.27 KB
- 文档页数:5
古埃及艺术特色古埃及艺术是世界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古埃及艺术在表现形式、主题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反映了古埃及人民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古埃及艺术的雕塑、壁画和建筑三个方面探讨其特色。
一、雕塑古埃及雕塑是古代艺术的杰作之一,其最大特点是形象逼真、线条简洁、富有装饰性。
古埃及人民善于表现人物的神态和动作,雕塑作品常常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古埃及雕塑主要表现在神像、法老雕像和墓室壁画中。
1. 神像:古埃及人崇拜众多神祇,因此神像在古埃及雕塑中占据重要地位。
神像通常具有人身动物头的形象,如鹰头神荷鲁斯、豹头女神巴斯特等,这些神像形象生动,神秘而神圣。
2. 法老雕像:古埃及法老被视为神的化身,因此法老雕像也是古埃及雕塑的重要内容。
法老雕像通常身披长袍,头戴法老冠,面部表情庄重肃穆,展现了古埃及人对法老的崇敬和尊重。
3. 墓室壁画:古埃及墓室壁画是古埃及艺术的又一杰作,其内容丰富多彩,描绘了古埃及人的生活、宗教信仰和死后世界的想象。
墓室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和表现力。
二、壁画古埃及壁画是古埃及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其特点是内容丰富、色彩鲜艳、构图独特。
古埃及壁画主要表现在神庙、王宫和贵族墓室中,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
1. 神庙壁画:古埃及神庙是古埃及人崇拜神祇的场所,神庙壁画通常描绘了神话传说、祭祀仪式和神祇形象。
神庙壁画色彩艳丽,线条流畅,具有强烈的宗教氛围和神秘感。
2. 王宫壁画:古埃及王宫是古埃及法老和贵族的居所,王宫壁画常常描绘了法老的生活、战争场面和宫廷乐趣。
王宫壁画内容丰富多样,色彩明快,展现了古埃及人的豪华生活和审美追求。
3. 贵族墓室壁画:古埃及贵族墓室是古埃及人安葬贵族的地方,墓室壁画常常描绘了死者的生平事迹、家庭生活和来世幻想。
贵族墓室壁画内容细腻真实,色彩深沉,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和纪念意义。
对古埃及文明成果的认识古埃及,这个让人一提起就心生敬畏的名字,真的是一个历史宝藏。
你有没有想过,那个四千多年前的古老文明,竟然能留下如此让人瞠目结舌的成就?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古埃及人那些惊天动地的发明和创造。
1. 古埃及的建筑奇迹1.1 金字塔:神秘的石头巨人首先,咱们得聊聊古埃及的金字塔。
光是想想这些宏伟的建筑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这些金字塔不仅仅是埃及的象征,更是古代工程技术的奇迹。
最著名的当然是吉萨的大金字塔,它可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哦!你知道吗?古埃及的工匠们用了一种叫“阶梯金字塔”的设计,然后逐渐改进成现在大家看到的那种平滑的金字塔。
每一块石头都是经过精细雕刻的,重量从几吨到几十吨不等。
工程师们凭借巧妙的技术,把这些巨石搬运到几乎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这简直就像是在玩魔术!1.2 神庙和陵墓:历史的讲述者除了金字塔,古埃及还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神庙和陵墓。
比如说,卡尔纳克神庙,那些巨大的柱子和精美的浮雕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走在这些古老的神庙里,你仿佛能听到当年的祭祀声和古老的咒语。
这些神庙和陵墓不仅仅是用来祭神或者安葬死人的,它们还是古埃及人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见证。
每一个浮雕、每一个壁画,都讲述了古埃及人的生活、信仰和他们对死后世界的看法。
2. 古埃及的文字与数学2.1 象形文字:神秘的语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可是让人好奇得不行。
那些图形化的文字,乍一看还以为是艺术品,其实每一个符号都有着特定的含义。
这种文字的使用范围很广,从庙宇的墙壁到官方的文件,几乎无处不在。
现在虽然很难完全解读所有的象形文字,但从一些已知的文字中,我们还是能窥见古埃及人的智慧。
2.2 数学:智慧的结晶说到古埃及的数学,那真是让人惊叹。
古埃及人早早地掌握了简单的几何学和算术,这让他们在建筑和天文学方面得心应手。
你看那些金字塔,不仅在结构上设计得巧妙,它们的布局也和星象密切相关。
古埃及的数学不仅仅是为了修建金字塔那么简单,它们还是古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
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
古埃及人除了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及制造木乃伊而闻名天下外,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古埃及的文明标志是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是国王权利和尊严的象征。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也就是帝王的陵墓,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的下游有一个伟大的国度——埃及。
正如希罗多德所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由于埃及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降水稀少。
本身并不具备形成早期文明的先天条件,但是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贯穿全境,使得埃及成为了撒哈拉沙漠中的绿洲。
贯穿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维多利亚湖附近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汇流而成。
每年7月到11月,当尼罗河进入汛期的时候,河水泛滥,不仅成为两岸的灌溉水源,还带来了大量的有机质和矿物质,成为天然的化肥。
埃及先民们就是在这样一块神奇的土地上不断生息繁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埃及文明。
最早的“埃及人”出现在约公元前4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的非洲东北部,但他们直到公元前2.5万年气候开始变得干燥的时候才开始在尼罗河附近定居。
在中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前5000年),人们便逐渐聚集到尼罗河两岸生活,主要从事渔猎和采集。
约公元前3500至前3100年的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埃及逐渐过渡到文明社会。
在涅伽达文化Ⅱ后期,埃及出现了“州”(希腊人称之为“诺姆”)。
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和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这些州逐渐转化为独立的奴隶制小国。
为了争夺土地、水源、人口和财富,各个州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经过长期不断的兼并战争,埃及出现局部统一的状况,即在埃及南部的上埃及王国和北部的下埃及王国。
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上埃及王国逐渐强大,其国王美尼斯通过一系列征服战争,最终实现了上下埃及的统一。
法老埃及即始于公元前3100年,结束于公元前332年。
古代埃及艺术姓名:龙沛学号:20070530120班级:工业造型埃及位于东北非洲,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
从地理上看,埃及的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
它就像尼罗河岸边的宏伟金字塔一样神秘而古老,留给后世许许多多的艺术遗迹。
古埃及古埃及社会是稳定封闭的东方专制主义国家的典型,法老拥有绝对的权威,这种专制禁锢了艺术的自由创造,并确立起种种艺术规范。
这些规范导致了埃及艺术的统一风格和宏伟杰作的产生,也使埃及的艺术保持了稳固的传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埃及艺术随着其历史变迁和统治者朝代更迭而发展。
从公元前3200年纳米尔王统一上下埃及,到亚历山大征服埃及,其间经历了31个王朝,分为5个王国时期。
下面我将循着历史的轨迹对这五个王朝的艺术做一个赏析。
早期王国时期的艺术(约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2680年)这是埃及从史前进入文明时代的过渡时期,上埃及战胜了下埃及,这个时期最著名的艺术遗物叫做“纳米尔石板”。
它是一块为了纪念上埃及纳米尔王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战胜下埃及人而雕刻的石板。
纳米尔石板石板呈盾形,高63.5厘米,正反两面都刻有记录纳米尔王战绩的浮雕。
石板显得有些刻板,但富有装饰美。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法老头戴高冠,右手举着权杖,左手按在跪着的敌人的头上,以示征服;法老是赤着脚的,后面有仆人替他拿着鞋;右上角有一只面对法老站着的鹰,它是上埃及的人的保护神;石板的下面还有两个仓皇而逃的敌人。
纳米尔石板上的人物都有一定的程式,不同大小的人物表示着等级的区别;以绝对的侧面来塑造浮雕人物形象,使画面营造出一种静穆、神秘与威严的气氛。
这些形象的风格和规范都成为以后埃及艺术的固定程式。
古王国时期的艺术(约公元前2680年~公元前2300年)这是埃及艺术最繁华的时期,也是大量金字塔开始出现的时代,金字塔就是埃及法老的陵墓建筑,其中最高的一座是库夫金字塔。
库夫金字塔高146.6米,底边长233米,用巨大的石灰石块堆砌而成。
古代埃及的工艺美术古代埃及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其工艺美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繁复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古埃及人民在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许多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不仅展示了古埃及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还反映了他们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
古埃及的工艺美术主要表现在建筑和装饰艺术、雕塑、绘画和金属制品等方面。
首先,古埃及的建筑和装饰艺术是其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埃及人民建造了许多宏伟的建筑,如金字塔和神庙等。
这些建筑采用了独特的结构设计和建筑技术,并使用了耐久的材料,如花岗岩和石灰石。
古埃及的建筑以其庄严、雄伟和耐久而闻名于世。
其次,古埃及的雕塑艺术也是其工艺美术的一大亮点。
古埃及人民制作了许多真实、富有表情和细腻的雕塑作品,以表现他们对人体形态和生活场景的观察和理解。
这些雕塑作品常常描绘君王、女神、神像、动物等形象,其中最著名的是开罗附近的狮身人面像和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古埃及的绘画艺术也是其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埃及人民在墓室、神庙和居住地的墙壁上绘制了许多绚丽多彩的壁画,这些壁画以其细腻、鲜艳和富有表现力而闻名。
这些壁画常常描绘了古埃及人民的生活场景、宗教仪式、神话故事和神灵形象,为我们了解古埃及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最后,古埃及的金属制品也是其工艺美术的瑰宝。
古埃及人民采用铜、金、银等贵重金属制作了许多精美的饰品和摆件。
这些金属制品常常采用复杂的工艺和精细的雕刻技术,描绘了各种动植物形象、神灵形象和几何纹饰。
古埃及的金属制品以其华丽、精致和独特的设计而受到了世界的赞赏。
总之,古埃及的工艺美术是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古埃及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成果。
古埃及的建筑和装饰艺术、雕塑、绘画和金属制品等工艺品,不仅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艺,还反映了古埃及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
这些工艺品不仅是古埃及文明的辉煌成就,也为我们理解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古代埃及的历史古代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使其成为一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国度。
本文将从埃及的起源、法老时代、神庙艺术以及埃及帝国的衰落等方面,探讨古代埃及的历史。
一、起源和法老时代古代埃及的历史起源可追溯至公元前3100年前后的早王朝时期。
当时的埃及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即上埃及与下埃及,而最终由第一位统一君主邦纳莫统治的上埃及统一。
之后的一段时期,即古埃及的法老时代开始。
法老是埃及国王的尊称,他们被认为是众神的化身。
在法老时代,埃及繁荣昌盛,建造了许多宏伟的金字塔和神庙。
金字塔是法老墓地的象征,塑造了埃及人对来世的信仰。
同时,埃及的宗教对国家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法老被认为是神话中的半神。
法老时代还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法老,如胡夫、切奴弗雷等。
二、神庙艺术古代埃及的神庙艺术是埃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庙是埃及宗教仪式的中心,以及政治权力的象征。
埃及人相信,通过建造宏伟的神庙,供奉众神,可以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秩序。
在神庙艺术中,埃及人创造了独特的壁画和浮雕艺术。
壁画主要描绘了法老和神的故事,以及重要的宗教仪式。
由于埃及气候干燥,许多壁画仍然保持着鲜艳的颜色,让后世人们能够观赏到古代文明的壮丽。
此外,埃及的神庙还设计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标志,如莲花柱、纳克特和伊希斯等。
这些标志展示了埃及人民对信仰和美的追求。
三、帝国的衰落与灭亡尽管古埃及在法老时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后来帝国逐渐衰落并最终灭亡。
在中王朝时期,埃及发生了不少政治动荡和内乱,这导致了外部入侵者的入侵。
最著名的一位入侵者是亚述帝国的亚述尼普尔二世,他摧毁了埃及的城市,抢掠了埃及的财富。
随后,在公元前664年,古埃及落入了新巴比伦帝国的统治之下。
这一时期,埃及经历了四个世纪左右的外来统治,直到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将埃及占领并建立了亚历山大港,标志着埃及成为希腊化帝国的一部分。
然而,埃及的希腊统治也并不长久。
古埃及绘画艺术是辉映世界绘画艺术海洋的一棵璀璨明珠,在人类早期绘画艺术发展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亘古奔流的尼罗河给予了埃及最丰厚的恩赐,这条世界第一长河孕育出了堪称人类早期文化发展典范、光耀人类文明发展史册的古埃及文化。
这一古老文化凝集出的伟大建筑——金字塔、神庙、方尖碑、宫殿等,与依附于它们的雕塑和绘画一起,构成了古埃及艺术及其不朽精神的丰富体现。
古埃及绘画艺术以独特的视角阐释着古埃及法老王朝政治、社会和生活等方面的场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作为古埃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世界文化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和史料价值,为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它的历史是那样厚重:当其承载着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伴随法老王朝行将衰亡之际,被誉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古希腊艺术才带着古埃及艺术那古板僵硬的印记,开始蹒跚前行。
它的影响是那样广博:古代西亚、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早期艺术中,都曾受到古埃及绘画风格的影响,堪称世界绘画艺术早期发展阶段最具典型意义的绘画艺术。
它的命运又是那样令人扼叹:未在饱受禁锢的漫长岁月中发展成熟,却在追求永恒的理念中从历史上遽然消逝。
古埃及绘画艺术伴随着其母体文化的发展,并在反映以法老为中心的王朝统治集团的意志和精神追求中形成其独有特色。
五千年的时光浸染,使得古埃及绘画艺术在以特有的程式化表现特定的艺术内涵之时,增添了许多神异之色。
面对古老的艺术,当我们揭开它那单纯静谧、深沉、神秘的面纱之时,会为其简洁而雄浑的形式,饱和而鲜明的色彩,高雅而静穆的气质、夸张而细腻的描绘所打动。
古埃及绘画艺术题材宽泛,内容丰富,既包括法老举行盛典,进行祭祀、征战与狩猎活动以及生活起居等各方面的场景,也涵盖了仆从以及奴隶在乐舞、欢庆、农耕和渔猎时的广博内容,堪成古埃及政治社会和历史民俗风情的全景画卷。
因此全面而准确地解读古埃及绘画艺术,不仅能使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古老绘画艺术的特质和思想内涵,也为我们解析和反思它从曾经辉煌到迅速消逝的衰变,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鉴戒。
古埃及艺术的名词解释古埃及,这个古老的文明之国,拥有丰富琳琅的艺术遗产。
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古埃及人的智慧与创造力,而且为后代留下了无尽的艺术珍宝。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古埃及艺术的主要特点和一些重要的名词解释。
1. 埃及神话埃及神话是古埃及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
埃及人相信,自创世以来,占据地中海旁的尼罗河河谷是神创造的世界。
埃及人将天空、土地和尼罗河视为神圣的存在,并以多神教为基础。
于是,在艺术中,埃及人会将众神和神的化身绘制成鸟头人身、人头动物身或纯粹的人形。
这些神话题材的绘画和雕塑描绘了神的众多形象,为古埃及艺术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2. 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上最为庞大和宏伟的建筑之一。
它是古埃及封建时期法老陵墓的象征,沿袭了埃及人对来世的信仰。
在古埃及的艺术中,金字塔经常被描绘成侧面展示。
这些描绘是埃及雕塑和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埃及人对死者的崇敬和尊重。
3. 神庙壁画埃及人构建了许多壮丽的神庙,这些神庙不仅是宗教仪式的场所,也是古埃及艺术充分展示的地方。
埃及神庙的壁画描绘了各种教义和宗教场景,如神的崇拜、神话故事以及国家的重要历史事件等。
这些壁画通常以饱满的色彩、明亮的线条和准确的比例出现,向观者展示了埃及人生活和信仰的方方面面。
4. 眼部具象在古埃及的艺术作品中,眼部具象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表现手法。
埃及人相信眼睛是灵魂之窗,是心灵与世界联系的纽带。
因此,在雕塑和绘画中,眼部常常被强调和放大。
眼睛的描绘形象化了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为作品增添了生动和感染力。
5. 合成形象古埃及艺术中的合成形象是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
合成形象是指将不同的物体或形象组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将人的身体与动物的头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著名的“斯芬克斯”。
合成形象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象征性,代表了埃及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生命哲学。
6. 神圣几何图案埃及人十分热衷于几何图案的使用,他们相信几何图案具有宇宙的秩序和神圣意义。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关键。
金字塔的发展和演变,笔者以为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金字塔早期阶段,第三王朝左塞尔王在马斯塔巴墓的基础上开创了阶梯金字塔;金字塔鼎盛阶段,第四王朝创造了全新的金字塔,进入了金字塔建设的黄金时期;金字塔的标准化阶段,主要在第五王朝和第六王朝,金字塔外部形制以及金字塔复合体逐步标准化,金字塔文也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金字塔的后期阶段,主要是指中王国的第十二王朝延续到第十八王朝初期,金字塔复兴衰落直到衰亡。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也是我们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关键。
“一个博大辉煌的古代文明必然会创造出雄伟的纪念碑,因而对古代文明的理解也就必然会以人类这种创造物为主轴。
”金字塔经历了1000余年的发展历史,从公元前27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始于古王国时期的第三王朝,鼎盛于第四王朝,标准化于第五王朝和第六王朝,中断于第一中间期,绵延到中王国时期,在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来了最后一次回光返照。
金字塔的发展和演变,从其外部形制、建筑工艺、内部结构等方面,笔者以为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本文拟对其发展演变脉络做一简要讨论。
早期阶段古埃及人特别重视死后的世界,认为墓葬与现实的居住地有着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要保护尸体不受侵犯,一方面,要作为后世人们礼拜的地方。
因此,古埃及的墓葬兼具这两大功能,具有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
在这种理念上,埃及逐渐发展出了一种新型的墓葬马斯塔巴墓,这也是金字塔的前身。
马斯塔巴墓起源于前王国,流行于早王朝(第一王朝和第二王朝)和古王国时代(第三王朝至第六王朝),是当时王公贵族高官们的墓。
阿拉伯人称呼其为马斯塔巴,撰文/陈剑韵金字塔的主要分布图意思就是凳子,因为看上去就像阿拉伯人的长凳。
马斯塔巴墓有地上和地下两部分。
地上建筑,如同长方形内倾斜的平台,上面分设若干房间,墙面上有浮雕或绘画。
地下建筑也分若干墓室,从地上平台通过竖井到达地下墓室,环绕中心墓室有食物和日用品的储藏。
古埃及美术史一、古埃及:建筑体量巨大,宏伟壮观,具有强烈的崇高感;雕刻朴素写实,整体性强,有观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倾向;绘画线条流畅优美,色彩丰富。
1.古王国古王国包括第三、四、五、六王朝,约从公元前2686年至前2181年。
建筑古王国,也称金字塔时期,主要建筑是金字塔,其次是神庙和一些中等阶级人物的陵墓建筑。
最早的金字塔为阶梯形,其后有弯曲形。
典型金字塔出现于第四、第五王朝,3座大型金字塔相继而出,它们体量巨大、巍峨壮观,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早期的神庙建筑材料是太阳晒制的土砖和木料,现已没有遗迹。
石结构的神庙有一些残迹,如第三王朝法老切夫伦陵墓周围的神庙建筑。
这是一个平面图为长方形的建筑群,由柱厅、柱廊、内室、外室等部分组成,墙壁为花岗岩板,地面铺以雪花石膏。
这座建筑的柱式比较多样化,有简单朴素的方形柱,有粗壮的圆形柱,还有一种类似捆扎在一起的芦苇杆的外凸式沟槽柱。
柱子的发明使用是古王国的伟大功绩之一,它直接影响了希腊的建筑形式及以后的西方建筑。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两种半壁柱:一种是纸草花柱形,简洁大方,柱头为莲蓬式;另一种是内凹半圆形沟槽柱,典雅优美,可以看出是希腊柱式的前身。
雕塑和绘画陵墓建筑的发展促进了雕塑的发展。
作为主要随葬品之一──死者的替身,各种形式的雕像被制作出来,放置于陵墓不同的墓室中。
墓室中不仅有墓主本人的雕像,还有大量仆人、奴隶的小雕像,其内容丰富多样,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地下现实世界。
人物雕像的主要特点是:严格遵循正面律的表现方法,人物不论处于何种状态,做何种动作,其双耳、双肩、臀部及两膝构成的水平线绐终互相平行,且垂直于人体的纵轴线。
动作多为静态表现,或端坐,或直立。
男像一般半裸上身,只在腰间围一短裙,一手紧握权杖,一手置于胸前,左脚迈向前方,重心平均落在双脚上;女像则身着紧身衣袍,双脚并拢,两臂紧贴身体或平放膝上;法老另戴有象征性头巾和假须或戴上、下埃及王冠。
人物五官各部位由固定的比例数字确定,眼睛的刻画多有眼珠而无瞳仁,目光茫然,无所定视。
古埃及在公元前四千年左右出现了奴隶制国家,经历过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以及后期王国时代。
前王朝时期埃及犹处于铜石并用时代。
古王国时期是古埃及文明的第一个发展高峰,铜石并用文化达于繁盛,金字塔的建造、文字的完善、生产技术的提高与艺术的精美,使埃及文明进入世界古代文明的前列。
到中王国时期,埃及进入青铜时代,神庙建筑和岩窟墓流行。
到新王国时期,雕像、壁画遗存丰富,技艺完美,建筑工程和各类工艺品反映了古埃及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
新王国时期留下的众多铭文、纸草文献和丰富文物构成埃及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后王国阶段埃及与欧洲接触渐多,古希腊文献反映的材料丰富了埃及学的内容。
希腊人统治埃及时期,埃及文化和希腊文化进一步融合,此时留下的罗塞塔石碑因有古埃及文与希腊文对照。
在古埃及的艺术里,“装饰”这个词可能很难使用,因为除了死者的灵魂以外,这种艺术无意给别人观看,事实上,那些作品也不想让人欣赏,他们只意在“使人生存”。
在埃及社会中最令人惊异的是一切都近于一成不变,艺术风格也相当稳定。
因为埃及法老拥有无上的权威,使古代埃及形成一个封闭的具有超稳定结构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中,艺术主要服务于统治者,艺术个性和创造精神被窒息了.另一方面,为显示法老的权威,同时让法老有永远享乐之地,埃及人修建了大量的金字塔、陵庙和神殿,雕刻了无数巨像。
它们都显示出永恒纪念性,使我们今天一看到这些金字塔和石雕就联想到了埃及的古老历史。
艺术是古埃及文明宝盒中光彩夺目的一颗明珠。
由于宗教的原因、历史的原因,古埃及艺术几经浮沉变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现代的观者可能不习惯艺术作品中人物反常态的一律“正面”,可能对冷漠的墓葬壁画、石刻雕像心生畏惧,然而这些却正是古埃及艺术独特的魅力所在。
它们并非因幼稚而简单,而是某种成熟的体现。
也许富丽堂皇的珠宝、精美细致的工艺品、动感十足的东方舞更能引起共鸣。
但无论你面对古埃及哪一种艺术形式,由衷的赞叹必定会从你心底油然而生。
从金字塔和神庙看古埃及艺术变化
摘要:
从金字塔到大神庙,古埃及人对艺术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
古埃及建筑与艺术关系的变化恰巧切合了人类艺术发展的轨迹,同时从微观方面印证了建筑与艺术关系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
古埃及大神庙方尖碑陵墓金字塔圆柱大厅
面对古老的古埃及艺术,在我们领略它的单纯、静谧、优美、神秘的同时,也为它的简洁而纯粹的形式,饱和而鲜明的色彩,以及神秘而静穆冷峻的气质所感动。
古埃及艺术在人类艺术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令无数致力于艺术研究的学子们都对它倾注很大的注意力去研究它的艺术价值所在。
它的产生是那么的久远,以至于当它接近尾声时,伟大的古希腊文明才开始进入有历史记载的时期。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在这条世界第一长的文明之河的两岸,集中了几乎全部的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方尖碑、神庙、宫殿等等,这些伟大的建筑与依附于他们的雕塑、绘画一起,是古埃及艺术精神的丰富体现。
五千年时光的浸染,使得古埃及艺术在其美妙的艺术魅力之上又增添了无限神秘的色彩。
古埃及
古埃及艺术具有“稳定、程式化”的特点,在历时几千年的法老统治时期,其艺术形式始终沿用同一条法则,既追求形式上的完整性和服务于统治者需求的功能性。
在这个世界最早的等级制度森严的奴隶制集权国家中,其艺术形式的最高标准不是追求艺术上的完美,而是追求以实现美化陵墓环境、对法老形象进行理想化处理、为死者描绘出一幅胜似生前的豪华奢侈的地下宫殿为目的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古代艺术能像古埃及艺术一样保持如此长久的稳定不变和程式化了。
古埃及艺术的主要形式是神庙和金字塔等,这些宏伟庞大的建筑反映出古埃
及艺术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即好大喜功、追求形式上的宏伟以充分显示王权至高无上的特点。
围绕金字塔陵墓进行建设的一系列艺术形式,多是反映了统治者对来生的安排和美好的愿望。
人们对自己的身后事看的很重, 埃及人相信“灵魂永生”,认为在肉体死后,灵魂不灭,只要尸体保存得好,灵魂可以得到永生。
所以,法老和王公贵族们会花费大量的精力修建陵墓,对尸体的保存和陵墓的装饰特别的关心。
正是由于这个缘由,所以才会有木乃伊这种埃及特有的产物,才会产生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宏伟的金字塔建筑,其规模和建筑的难度令世人震惊。
而古埃及艺术也多是围绕陵墓建筑展开的。
图坦哈蒙陵墓
金字塔的内部一般都有装饰华贵、雕刻精美的棺椁,镶嵌宝石的黄金人体形内棺,惟妙惟肖、酷似真人的雕像,各种生活器物和装饰华丽的浮雕、壁画等。
用黄金和宝石镶嵌的棺椁内安放着法老的木乃伊,埃及人很重视尸体的保存,但仅此还不够,为了更安全起见,确保灵魂有所依托,还雕塑了材质应用巧妙、形象酷似真人的雕像。
在墓室装饰方面,用壁画形式装饰墓室,使其内部显得华丽充实,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实现功能作用。
这些绘画描绘的内容多表现墓主人生前奢侈豪华的生活,仆人们从事耕牧劳动的场面,具有明显的世俗性。
其内容反映了墓主人对来生的理想化的追求以及对其图腾信仰的描绘。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建筑群的形式出现,这些因素确定了其作为建筑物的身份。
但是,如果仅对金字塔这单个体量来说,它更像是一座雕塑。
理由有二:其一,金字塔中能够体现建筑功能的部分常常位于地下,金字塔从出现开始,国王或王后的墓室就位于地下,而地上部分是使用巨石垒成的实心体。
只在后来,才把墓室从地下移到地上,而那也只是在巨石内部极小的空间罢了;其二,它包含了雕塑应具有的视觉传达意义,不仅仅具有使用功能,而且它用自己独特的外部造型,传达了古埃及人所需要的象征意义。
金字塔象征着高山。
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它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现高137米,塔基每边长230米,形体呈正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
如此体量的金字塔无
异于拔地而起的高山。
金字塔体积庞大,造型简洁,充分表现出稳定性和永恒性,给人一种精神震撼和坚不可摧的印象。
库夫金字塔
当然,金字塔在环境中所达到的效果又不完全等同于山的效果。
也许古埃及人更愿意把它看成灵魂升天的通道。
从理论上说,埃及人相信永生,所以他们千方百计采用各种象征手法来为灵魂寻找出路,金字塔高耸入云似与天空相接,安居其内的灵魂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天堂。
从形象上说,如果可以从足够远的距离外观看金字塔(比如从飞机上看),那么金字塔是一个正四面的锥体,但实际上观者很难找到那个能够把金字塔尽收眼底的点。
所以按照常规的观看角度,金字塔更像是一个以天心为点的平面。
这就是里格尔所认为的,金字塔是触觉性的而不是视觉性的。
所以,金字塔也是通天坦途的形象表达。
无论埃及人把金字塔看做是接天的高山还是通天的大路,金字塔都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依托。
如果离开了赖以存在的环境,
那么,所表达的精神也就不复存在了。
金字塔在雕塑般封闭而自足的外表下,深深地隐藏着对外部环境的依恋。
进入中王国,古埃及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
埃及的首都迁到了底比斯,底比斯位于尼罗河上游的高山峡谷地带,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人造的高山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所以,埃及人的陵墓逐渐隐身到山岭之中了。
孟图霍特普二世的陵庙是埃及人结合建筑与山地环境的最好例证。
建于达尔·埃尔·巴赫里的陵庙,特点是把古王国分别建筑的墓葬和祀庙结合在一起,把传统的金字塔和底比斯的石窟墓结合在一起,好像在两层马斯塔巴之上立了一个小型的金字塔。
这座建筑最大的特点在于,运用两层大台基把整座高山引入建筑之中,达到确立建筑的崇高特质。
到了新王国时期,埃及法老的陵墓逐渐隐身高山之中,也就是所谓的帝王谷和王后谷。
埃及建筑的主体也便从陵墓转向了神庙,逐渐由外在的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发展到在建筑的内部创造人们所需的环境氛围。
神庙是人们敬神的地方,也是神在人间的居所,所以对神庙的安排使世界各地的人们煞费心思。
在很多地方,人们喜欢把神安排在高处。
卢克索尔阿蒙神庙
比如在希腊,神被想象成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在两河流域地区,神庙被安排在用土夯实的大台基上。
而在埃及,大神庙在外部视觉感受显然不具有山的巍峨,但埃及人也绝不愿怠慢了他们的神,外部的不足只好由内部的布置来补足。
神庙内部最震撼人心的部分莫过于圆柱大厅了。
卡尔纳克阿蒙神庙
卡纳克阿蒙·拉神庙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圆柱厅,厅内以134根擎天巨柱支撑其上盖,分16行排列。
中间两排12根柱子,高21米,直径3.6米,柱头为绽放型纸莎草,圆周15米,上架跨度为9.21米的巨型石梁。
两侧的122根圆柱,高13米,直径2.74米,平顶也较低,圆柱造型浑朴,柱头为花蕾式纸莎草型。
在这里,柱子不仅仅是用于承重的部件,更是装饰的重要手段,柱子的直径远远大于柱间距,造成丛林密布的效果,而且每根柱子上都有浮雕壁画进行装饰。
现在看来,这些装饰的颜色都已经脱落了。
但是可以想象,曾经这几个柱子、梁枋、墙面上全都刻满彩色的阴刻浮雕。
斜射的光线透过高侧窗渐次稀疏地散落在柱身
和地面上,渲染了王权神化的虚幻神秘气氛。
在这里,法老和神的力量被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了。
圆柱大厅
那么,造成古埃及环境艺术变化的原因何在呢?
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改变。
金字塔作为环境中的完整体量,要在环境中完成自我表达。
金字塔主要修建于吉萨地区,考虑吉萨地区的地势特点是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之上,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在这样开敞的环境中,一座接近150米高的金字塔无疑就像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山,足以显示其雄伟,足以震慑人的心灵,足以体现王权的无上权威。
而大神庙主要修建于新王国时期,这时古埃及的首都位于底比斯,这里是高山峡谷地带。
在群山之中,一座150米左右高度的金字塔显然会失去其巍峨的特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古埃及人扬长避短,把建筑的注意力由外部转向内部。
另一方面是建筑功能的变化。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陵墓的性质决定了它不需要开阔的室内空间。
虽然体量巨大,但它仍是私有的,它所传达的信息除了有关神圣的象征,还有不容侵犯的私密性。
而大神庙除了是神在人间的住所之外,还是人们敬神、感受神威之处,有一定公共场所的性质。
所以,大神庙讲究内部气氛的营造也在情理之中。
总之,古埃及人结合自身对建筑功能的理解以及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创造出了像金字塔和大神庙这样的风格差异较大但震撼人心的伟大建筑。
古埃及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变化,也许恰恰从微观方面印证了建筑与环境关系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