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1.61 KB
- 文档页数:3
护理专业的心理健康与自我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护理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们需要面对复杂的医疗环境、高压的工作强度以及与病患及其家属的情感交流,这些因素极易对护士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护理专业的心理健康与自我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他们直接面对病患,并承担与病患情感交流的责任。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不仅需要面对身体上的挑战,还需要承担心理压力。
而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他们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工作效率。
因此,护士需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将心理健康融入到护理实践中。
二、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护士需要面对各种医疗问题。
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护士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
这时候,护士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困难转化为挑战。
同时,与同事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相互支持和鼓励,有助于护士维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三、良好的沟通与情绪管理能力护理工作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情感。
护士需要学会倾听和表达,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
此外,护士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稳定,避免情绪波动的干扰对工作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情绪管理,护士能更好地处理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矛盾和情感交流,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四、寻求支持与倾诉在工作中,护士难免会遇到一些疲惫和挫败感。
这时候,寻求支持与倾诉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可以选择与同事或家人朋友进行交流和倾诉,分享自己的困扰或不满。
护士也可以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和讲座,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同行进行互助与交流。
五、个人生活的平衡与充实为了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护士应该注意个人生活的平衡与充实。
在工作之余,护士可以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例如健身、阅读、旅行等,来放松身心。
此外,护士还应注重饮食、睡眠和作息时间的合理安排,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心理健康一直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在大学生阶段,他们面临许多挑战与压力,如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未来就业压力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然而,一种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的心理过程,即自我概念也扮演着巨大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心理健康问题对自我概念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大学生遭遇压力和困境时,他们可能会质疑自己的价值或能力,产生自我怀疑和自卑情绪。
这种心理状态会对他们的自我概念产生消极影响,破坏他们对自己的正面认同和评价。
例如,当大学生在学业或社交方面遇到挫折时,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缺乏才能或自信心,从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这种消极的自我概念会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2.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自我概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学生的自我概念通常是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包括对自身特点、能力、价值和目标的认识和评价。
一个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大学生对自己的接纳和认同,对应对心理压力和问题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相反,当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价值感和目标认识产生负面的认知时,他们更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3.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为了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他们的自我概念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措施:(1)加强心理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应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接纳和积极的自我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2)建立支持体系:学校和社会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和支持体系,提供心理援助和资源。
大学生可以通过咨询师的指导和同伴的支持,增强对自己的认识和信心,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积极参与社交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交和团体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特别是对于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护士和医护人员,他们所面对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都是相当大的。
他们在学业上所面临的挑战、人际关系等问题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调查显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焦虑、抑郁、自卑等。
1.焦虑由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而这也意味着他们将要面对生命和疾病的考验。
很多学生在面对这样的挑战时会感到焦虑,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这样的工作。
2.抑郁长期的学习、工作压力,以及对患者产生情感上的联系,也会导致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产生抑郁情绪。
特别是当他们面对一些不能挽回的患者时,很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3.自卑由于医护工作的特殊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往往会面临很多的挑战和批评,这些都会对他们的自尊心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他们产生自卑的情绪。
针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压力和生活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利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提高工作的满意度。
针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心理健康教育:1. 压力管理中职护理专业学生面对的工作和学习压力都是比较大的,因此压力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教育他们通过适当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如做运动、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
2. 情绪调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很容易产生各种情绪问题。
有关护士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引言心理健康在护士的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护士长期与患者打交道,处理着急性和慢性病患者的复杂问题,同时面对着时间紧张、工作量大的压力。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容易导致护士的心理健康遭受破坏。
因此,研究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如何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实证研究压力与人际关系护士的工作自身已经是一个高度压力的职业,加上与患者及其家人深入接触,很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一项对职业压力和人际关系等进行比较的研究表明,护士在这些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
职业压力是护士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人际关系良好则能有效减轻压力。
自我评价和自尊心自我评价和自尊心也是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项研究表明,自尊心和工作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拥有高自尊心的护士表现出更好的工作表现和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自我评价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这表明在减轻护士因工作带来的压力时,改善护士自我评价和提高自尊心非常重要。
情感疲劳和抑郁症情感疲劳和抑郁症是常见的护士心理健康问题。
一项对护士的情感疲劳和抑郁症进行的调查表明,护士存在明显的情感疲劳和抑郁症倾向。
其中,情感疲劳是护士工作压力、角色期望、组织支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抑郁症是情感疲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因此,情感疲劳是护士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先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心理健康干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护士的工作和生活品质。
因此,如何解决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提升护士的自我感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些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已经得到了证实,比如护士的情感支持、心理辅导和定期体检等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情感疲劳和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结论护士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
因此,研究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应当成为护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同时,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完善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体系,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和社会。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护理专业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职业。
然而,在这个被认为是女性职业的领域中,男性的存在也逐渐受到重视。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引起关注的话题之一。
据统计,男护士在国内护理工作中占比不到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20%的比例。
这个数字反映了男性对护理职业的认知和态度。
虽然护理工作被认为是女性职业,但是男性护士的存在对于行业和患者都有积极意义。
护理职业的本质是关注和关心生命和健康,而性别并不应该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适合这个职业的标准。
在这个男性比例较低的职业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男性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本文中,将讨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
首先,要谈论男生心理健康的话题,我们需要了解男性身处的角色。
受到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男性普遍被寄予了更多的期望。
男性要承受更重的责任,有更高的职业期望,也被认为要更加坚强、冷静和理智。
这些期望和观念对于男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深远,尤其是当他们面对不同的挑战和压力时。
在护理专业中,男生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来自周围人的观念和态度,他们会面临异样的眼光和质疑。
这往往引发不少心理压力、焦虑和不安。
其次是来自学校和职场的挑战,护理专业是一项需要精细和谨慎的工作,但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压力。
长时间的难题解决和人际关系处理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面对这些挑战和压力时,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男生的能力发挥和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健康稳定和坚韧的性格是他们应对挑战和压力的重要保证。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呢?首先是提高公众认知,改变对于性别在职业选择上的歧视和偏见。
通过宣传公认事实,人们开始了解到性别并不能成为评价一个人能力和职业选择是否合适的标准。
对于男护士,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价值与地位。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多元化需求的增加,护理事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成为了社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中职护理专业学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人群,他们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然而,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之外,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探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际操作方法。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承担较重的责任。
在工作中,可能会面对生死关头的抢救,也可能需要仔细看守需要照顾的病人。
由此可见,这项工作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他们保持清醒、冷静和稳定的心态。
因此,心理健康对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提高工作效率心理不稳定会对个人的工作效率产生很大影响。
如果一个学生心情烦躁或者有其他情绪问题,那么他们的专注力就会降低,工作效率也会降低。
在护理这样一项需要高度专注和耐心的工作中,学生的专注力和耐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提高自我掌控能力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工作中需要经常面对压力和挑战,而心理健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这些挑战。
如果学生对自己的情绪一无所知,那么就会很容易陷入情绪状况中,处理情况的效果也就会随之减弱。
而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状况,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
3. 提高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工作需要与病人进行更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如果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不到保障,那么就很难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病人也需要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为了帮助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保持更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列举一些具体的做法,供参考:1. 注意学生的日常教育由于中职时期正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日常教育尤其重要。
在日常教育中,可以鼓励学生自我认识,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工作观念,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护理专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如今中职护理专业已经成为了热门专业之一,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这个专业。
但是,由于专业特点的影响,护理学生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1、焦虑和压力:护理工作的特点是高强度、高风险、紧急性和不确定性,这也使得护理学生感觉到充满挑战和压力,而且会出现短暂的失眠和情绪低落等。
2、创伤后应激障碍:因为要经常面对患者的生死,护理专业学生很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为剧烈的回忆、噩梦和恐惧等。
3、人际关系紧张:护理专业学生在实践中会经历许多挫折和困难,这将会产生对自己和他人的不信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1、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护理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来认识自己和掌握有效的应对方式。
这可以通过校内讲座、宣传册、电子邮件和宣传海报等形式来进行。
2、自我调节培训:自我调节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护理专业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培训来掌握有效的应对技巧。
例如通过音乐、按摩、瑜伽等方式来放松身心。
3、心理咨询:如果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师进行个别或群体咨询。
4、实践操作中的心理疏导:在护理学生的实践操作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和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生活。
三、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关键所在。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需要我们共同关注护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只有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保障体系,让学生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患者,实现护理教育的目标和使命。
护生专业自我概念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摘要:本文综述了护生专业自我概念的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具体从护生的压力源、应对方式、心理因于护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教育者的找出科学可行的方法,促进护生形成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
关键词:护生专业自我概念研究素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其他因素等角度了解,认为护生的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有利现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民整体健康观念的提高,护理人员地位也不断在上升,护士个人能力与整体素质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目前护理事业面临的阻碍、困难与挑战,关键不在于物质层面的原因,也不在于社会组织结构和管理层面方面的原因,而在于护理人员的心理态度、观念模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原因。
据调查显示,自我效能感较低的护生的构成比达到44.05%,而经过高考调配才就读护理学的学生,护理专业并不是作为她们的第一选择,她们觉得自己读这个专业是逼于无奈[1]。
还有45.17%护生认为护理职业是一门纯服务性的行业,没发展前途[2]。
这些数据都表明,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不够积极;专业自我概念是一个人整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通过个体对专业知识价值和技能等的自我评价而构建[3],是一个人专业选择与专业发展的核心,是自我概念在专业选择与专业发展中的反映,它来源于个人对自身及对专业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对专业的态度、责任感、理想、道德及价值观等,Cowin [4]认为,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是护士在特定职业领域对自身能力的感知和看法,与护理实践有密切的关系,有利于维系护士的身心健康、引导其良好职业行为。
因此,对提高护生的专业自我概念,维持其良好的身心状态,和护理队伍的稳定有重要作用[5]。
影响专业自我概念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1压力源压力又称紧张或应激,是某种事物影响人的生理或者对心理造成一系列紧张反应的状态。
机体对于压力的反应体现在压力的强弱,轻度的压力使机体处于紧张状态,而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会使机体平衡失调,从而导致身心疾病。
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探究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成为一项具有学术和实践意义的研究。
本文将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深入剖析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探讨。
一、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内涵1. 自我概念的定义与构成要素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认知的总体观感,包括对自我特质、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等方面的评价。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和规定,能够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2. 心理健康的定义与特征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层面上的良好状态,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适应能力和正向的心理功能。
心理健康有助于个体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适应。
二、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 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良好的自我概念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也能够促进大学生对自我的认同和积极的自我评价。
2. 自我概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抵抗力,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3.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影响心理健康的良好状态对于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大学生对自我感觉的不满和负面评价,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另一方面,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和管理,可以加强大学生对自我的认同和积极评价,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三、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策略1. 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大学生应该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定位,增加对自我概念的了解。
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探索的能力,建立准确和积极的自我认识,有助于提升自我概念的积极性。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1. 引言1.1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未来的护理人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医疗工作之中。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抗压能力,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面对挫折和困难,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效果,降低压力和焦虑,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因此,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关乎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幸福,也直接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目的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探讨该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现状,探讨教育内容和方式,解决教育难点和挑战,探讨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提出实施策略建议,展望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培养更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进一步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和健康成长。
1.3 研究意义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医护工作者的重要群体,其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其未来的工作表现和职业生涯发展。
通过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升其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有助于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应对工作压力。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以有助于促进整个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医患关系的改善。
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护理人员,不仅能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能增进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
护理学专业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在护理学专业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中,我们深入探讨了护理学专业如何与心理健康领域相交融,以及护理学专业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通过对护理学专业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护理学专业在心理健康领域的作用,并为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一、护理学专业与心理健康的联系护理学专业是一个旨在培养专业护理人员的学科。
在护理学专业的学习中,学生接受了临床护理技能的训练,同时也学到了与患者沟通和关怀的能力。
这些技能和能力往往与心理健康领域密切相关。
首先,护理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与患者的有效沟通能力。
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的一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通过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护士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的恢复。
其次,护理学专业还教授学生关怀和照顾患者的技巧。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细心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给予他们温暖和安慰。
这种关怀与照顾不仅满足了患者的生理需求,同时也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患者感受到了护士的关爱,会更加积极面对疾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护理学专业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护理学专业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护理学专业能够提供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
通过护理学专业的学习,护士学生可以学习到患者的自我管理技巧和方法,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身的健康问题。
这种自我管理的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和控制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的恢复。
其次,护理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临床护理中,护士需要与医生、病人和其他护士紧密合作,共同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信心和依从性,同时也增强了护士对患者的关怀和支持,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三、未来展望在未来,我们希望护理学专业对心理健康领域的影响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
首先,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将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到护理学的课程中。
在职专升本教育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现况及相关性研究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护士行业成为了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领域。
为了满足护士专业化、现代化的要求,许多护士在工作之余选择了在职专升本。
在职专升本教育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护士提升职业素质、实现个人发展的途径。
因此,本文将探讨在职专升本教育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现况及相关性研究。
一、在职专升本教育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状况1.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完成某项任务所拥有的信心和能力感觉。
这种感觉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环境、任务和个人因素的改变而有所波动。
在职专升本教育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社会支持:包括家庭、同事、朋友、社会资源等,社会支持越强,个体自我效能感越高。
2)认知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这要求个体拥有较强的自尊心、自我感知能力和明确的自身价值。
3)学习技巧:指个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等,护士需要具备有效的学习技能,以推动自我效能感发挥到极致。
1.2 在职专升本教育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状况在目前的护理教育中,专升本机会的增多给予了许多有志于提升自己的护士们机会,但同时对各项掌握程度都各不相同的个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在职专升本教育护士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其中有近4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有极大提高。
另外一部分受访者,则认为自己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经过过关学习,信心更加增强,准备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迈步向前。
二、在职专升本教育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2.1 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相对稳定地感受、思考和行动的层级系统。
它的建立不仅受到基因和环境等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个体自我认同、社会支持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在职专升本教育护士的心理健康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学习压力:专升本较高的学习和考试压力,是许多护士在心理上面临的挑战,尤其是那些在职学习的护士。
护士的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护士承担着重要的医疗保健角色,他们负责照顾患者的身体健康,并且在工作中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
因此,护士的心理健康和自我调适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一些自我调适的方法。
一、护士的心理健康意义护士的心理健康对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导致护士在工作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等情况。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护士与患者的沟通,降低工作效率,并对患者的照顾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帮助护士处理工作中的挑战,并适应工作环境的快速变化。
护士需要具备应对紧急情况、处理患者的痛苦和临终关怀等能力,而这些在良好心理健康状态下更容易实现。
此外,护士的积极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状态也会为患者提供积极的护理环境,促进患者康复。
二、护士心理健康的挑战护士面临着各种挑战,这些挑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挑战:1. 工作压力:护士的工作常常是紧张和繁忙的,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可能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2. 制度问题:护士们在工作中可能经历到长时间的工作、加班和轮班等制度性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疲劳和身心俱疲。
3. 患者情绪:护士会经常面对病患的痛苦和临终关怀等情况,这些可能对护士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4. 缺乏支持:一些护士可能感到缺乏支持和理解,这可能使他们在工作中感到孤独和沮丧。
三、自我调适的方法为了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护士可以采取一些自我调适的方法:1. 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护士可以设定合理的工作时间表,并合理分配时间来处理个人事务,例如休息、运动和社交活动。
2. 寻求支持:护士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求支持,这可以包括与同事和家人朋友交流,参加心理咨询或加入专业护士组织。
3. 培养兴趣爱好:护士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例如阅读、绘画、运动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和舒缓压力。
4. 健康生活方式:护士应该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锻炼和充足的睡眠等。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而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医护人员,其心理健康更是至关重要。
对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层面的健康状态,包括积极的情感体验、稳定的情感态度、对压力的适应能力和对建设性思维的掌握等。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提高个体的抗压能力,增强身心健康,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增强护理服务的能力。
心理健康也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接受临床护理和医学知识培训的学生群体,其学习和生活压力较大,往往面临着睡眠不足、学业压力、实习工作压力等问题。
据统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表现为焦虑、抑郁、压力过大、人际关系问题等。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还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在当前医护服务领域,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制约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予以重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1.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置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方法。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断完善心理健康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和心理行为习惯。
HA AN MEDICAJL JOURNAL 《海南医学)2010年第21卷第l1期 高职护理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聂秀艳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天津300450)
・护 理・
【摘要】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天津某院校高职护理 系学生579人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进行调查,把结果进行统计分 析。结果所调查高职护理学生自我概念总分为(266.56 4-30.99)分,处于较高水平。SCL一90因子分除精 神病性与全国常模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SCL一90各因子分与积极的自我 概念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除精神病性因子外的SCL一90因子与自我批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即自我概念 越积极,高职护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结论提高高职护理学生的自我概念是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相关;高职护理生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6350(2010)11—125—03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mental health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 ̄.NIE Xiu—yah. CCU,the Fifth Central Hospital ofTianjin;Tianjin 300450,CHINA 【Abstract】0bje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oncept and mental health of higher voca— tional nursing students.Methods 579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were evaluated with Tennessee SeIf—Con— cept Scale(TSCS)and SCL一90.Results The students pOSSeSS better self—concept(the total score was 266.56 4- 30.99),AⅡfactors ofSCL一90 except of psychotics were lower than ofChinese norln significantly,SCOldS ofposi・ five self—concept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factors of SCL一90 significantly.but self—criticism factor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t except factor of psychotics. e//lore positive self—concept they possessed.the higher level of mental heath they had.Conclusion With the improvement in self—concept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their level of mental health will be promoted effectively. 【Key words】 Self—concept;Mental health;Correlate;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护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将要承担的护理工作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了解护理学生心理健康 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不仅对预测未来的护理队伍 心理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也可提示我们在哪些方面 着力培养或干预能够更加有效发挥作用,从而使未 来的护理工作人员心理更加健康,以便使护理工作 更有成效。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自我概念被认为 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 自己各个方面的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客观对象 所做出的知觉,包括自我评价、情绪的自我认知等 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织的结构。它不仅 为个人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调节和维持有意 义的行为,而且其发展标志着个体社会性的发展及 人格的健全程度。因而,探讨高职护理生的自我概 念和心理健康状况及两者的关系,将有助于了解护 理学生目前的身心状态和自我认同程度,以便为护 理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简介:聂秀艳(1978一),女,天津市人,护师。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天津某院校高职三年制护理 系学生579人全部为女性,年龄(20.92±0.94)岁, 一年级274名,二年级305名。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于2007年5月,采用分层 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一、二年级护理系学生592 人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合格有效问卷579份,有效 回收率约98%。 1.2.2调查工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 9O)…、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进行调查。症状自评 量表(SCL一90):包括9O项有关心理和精神方面的 问题,共归纳为9个基本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人 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每 项症状按1—5级评分,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健康状 况越好。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由美国田纳 西州心理学家H.Fitts于1965年编制、台湾林邦杰 在1978年修订的第三版,共70个题目,包含自我概
・125・ 《海南医学)2olo年第2l卷第11期 ItAINAN MEDICAL JOURNAL 念的2个维度和综合状况共10个因子,其中结构维 度包括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3个因子;内 容维度包括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 我、社会自我5个条目;综合状况包括自我总分、自 我批评2个因子。每个条目均采取5级计分,前9 个因子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积极,而自我批评得分 越高自我概念越消极,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 1.2.3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描述性分析、t 检验及相关分析。 2结果 2.1高职护理生自我概念状况见表1。 表1 自我概念得分( ± ,分) 自我概念总体高于康丹等 对护理本科生的调 查结果[自我概念总分(266.56±30.99),n= 239],总分的比较具统计学意义(t=13.3668,P<0. 01)。 2.2高职护理生心理健康状况见表2。 表2高职护理生SCL一90因子分与常模的比较( ±5。分)
SCL一90因子分除精神病性与全国常模相比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 2.3 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见表3。
表3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与SCL一90各因子分的相关系数(r值)
注:~尸<0.01 o SCL一90的因子分与积极的自我概念各因子呈
显著负相关,除精神病性因子外的SCL一90因子与 自我批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3讨论 3.1高职护理生的自我概念状况高职护理 学生的自我概念处于较高水平,总体高于以同名量 表对本科护理学生的调查结果。一方面说明,高职 护理生对自己的价值有着充分的肯定,通过与心理 健康的相关研究,也说明能够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 ・126・ 的影响。另一方面,高职护理学生是否能够理性客 观地描述自己;这一结果是否能够延续到她们从事 护理工作时期,因为那时的参照系已经发生改变,还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2高职护理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结 果显示,SCL一90的除精神病性与全国常模相比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 说明在校高职护理生的心理状况良好,这就为将来 有效地从事护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ItAINANMEDICALJOURNAL 《海南医学)2010年第21卷第11期 口腔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调查及对策 刘少飞,郑燕莲,庄如音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广东 汕头515041)
・护 理・
【摘要】 目的调查El腔科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和手卫生的认知及洗手的依从性情况,分析影响手卫 生依从性的因素及手卫生和院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样调查口腔科的30名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和 手卫生的认知。结果大多数医护人员已经具备了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在工作中积极进行预防和控制, 一些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发生及控制工作有错误认识;个别医务人员对手卫生操作的依从率较低。结果 口腔科医院感染疾病的发生与医护人员的手部带菌状况密切相关,口腔科医护人员应重视手部卫生,提高 洗手的依从性。 【关键词】 口腔科医护人员;手卫生;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 R47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6350(2010)11--127-----03
Investigation and solution of dental health care personnel hand hygiene compliance.LIU Sluw-fei,ZHENG Yan—lian。ZHUANG Ru—yin.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Shantou 515041,Guangdo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wareness of dental health care personnel about hospital infection and hand hygiene and the compliance of hand washing,and analyze the impact factors of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d hygiene and hospital infection.Methods Random sample survey of 30 dental health care staff.Results Most ofthe health care workers already had a basic knowledge of hospital infection and engaged in the work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it actively.However,some still had wrong understanding ofthe OC- currence and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Even in a few medic:al sta the rate of hand washing operations compli. anCC Was very low.Conclusion Hospital infection diseases ale closely related to contaminated hands of health care personnel in the depaltrnent of Stomatology.The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hand hygiene and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hand washing. 【Key words】Dental health care personel;Hand hygiene;Hospital inf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