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学业分层测评10_自选文本_贝多芬田园交响乐_word版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7
单元综合测评(一)(分值:120分,时间:100分钟)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A.凌万顷之茫然.B.苏子愀然.C.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D.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解析】A、B两项均为“……样子”。
C项,“连词,表转折”,与例句相同。
D项,形容词,是的,正确的。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
①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使用正确。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用在“著名豫剧演员”身上,不合语境。
③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不能用来修饰“诚信精神”,对象误用。
④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本句中采用了它的第二个义项,使用正确。
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使用正确。
学业分层测评(十一)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有一次,毛泽东专门对邓小平建议说:“你呢,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寓刚、________。
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
”(2)有一个美国学者曾经说过:日本作为一个民族,从来就没有讲过信用;言而无信、________,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是日本在面对利益之争时的必然手段。
(3)________的假话、不痛不痒的套话、无的放矢的空话、晦涩难懂的“行话”,近年来文艺评论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让文艺评论的权威性与公信力受到伤害。
A.绵里藏针言不由衷口蜜腹剑B.口蜜腹剑言不由衷绵里藏针C.言不由衷绵里藏针口蜜腹剑D.绵里藏针口蜜腹剑言不由衷【解析】绵里藏针:①比喻柔中有刚;②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
口蜜腹剑:嘴上说的很甜,肚子里却怀着害人的坏主意。
形容人阴险。
言不由衷: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指心口不一致。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西方国家在反家暴工作中,通行做法是在家暴庇护所中安排社会工作者,以帮助女性走出家暴困境,同时重建和改善其家庭关系,让她们为家庭提供健康的正能量。
B.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在全国开展“网上护苗行动”,集中治理以少年儿童为主要用户的网站、应用等,打击危害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网上违法行为。
C.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
D.中国科学家此次对道县人类化石的年代和形态研究显示,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特征的人类,在东亚大陆的出现时间,比欧洲和西亚要早3.5万年-7.5万年左右。
【解析】A项,成分赘余。
去掉“健康的正能量”中的“健康的”。
C项,搭配不当。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加上“推进”。
D项,不合逻辑。
删去“3.5万年—7.5万年左右”中的“左右”。
【答案】 B3.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别里科夫、林冲为对象,再写两句话。
课时分层作业(七)短文两篇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①将在京剧院演出的《四郎探母》,王蓉蓉、胡文阁领衔的实力阵容,让德州观众翘首以待....。
②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不绝如缕....。
③在科学家眼中,做科研需要一种“至善”的精神,一种对完美、极致的境界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
④生命只有一次青春,高中生正处豆蔻年华....,要选择追求,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感受生命的色彩,做青春的主人。
⑤国民党中常委江硕平表示,感谢洪秀柱完成现阶段任务,抛砖引玉....,对党贡献很多,当前本党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考验,需共同努力。
⑥在与瑞典的对决中,因德尔波特罗和摩纳哥受伤,阿根廷的排兵布阵顿显左支..右绌..,好在纳尔班迪安尚能披挂上阵。
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A[①翘首以待:把头高高抬起,含有期盼的成分在里面。
②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这里的语境是说“非常热闹”,不恰当。
应用“不绝于耳”。
③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④豆蔻年华: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用错对象。
⑤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谦敬失当。
⑥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年来,公安部推出一系列涉及面广、影响力较大的出入境政策,吸引了很多海外优秀人才来华络绎不绝。
B.要形成健康绿色的网络传播生态,除了依靠法治手段,还要重视网络伦理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
C.他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从不屈服于权威的压力,从不徇私情,坚持做到刚正不阿、秉公执法。
D.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保持既有理又有礼的大国风度,塑造温和而自信的国际形象。
D[A项,句式杂糅。
可以删去“络绎不绝”。
B项,成分残缺。
学业分层测评(七) 诗三首[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同心..而离居(指感情深厚)B.但.为君故(但是)C.桃李罗.堂前(罗列)D.暧暧..远人村(昏暗,模糊)【解析】B项,但:只。
【答案】 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08332059】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C.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解析】D项,“自然”这里指田园,又指天然本性;今指大自然。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误落尘网中B.开荒南野际C.何以解忧D.狗吠深巷中【解析】A、B、D三项均为省略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 C4.下列句子中,没有用“互文”手法的一句是( )【导学号:08332060】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解析】要注意从互文特点的角度来分析。
【答案】 D5.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导学号:08332061】(1)汉乐府民歌《野望》诗中“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
(2)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
(3)《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4)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
学业分层测评(十四)[语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德国汉学家南因果9月18日在德国《青年世界报》上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是企图窜改..领土历史的行为。
B.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指在农村地域中出现城市的形态,由于拥有工商业的就业机会或良好的社会服务和生活环境,大量非农人口逐渐在农村的一些地区聚集,从而..引发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建筑形式与布局管理等方面出现城市形态特征。
C.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分层指导,因为各班学生良莠不齐....,接受能力不同,教师采取的策略也就不同。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解析】“从而”一般用于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
A项,应改为“篡改”。
“窜改”的对象一般是文字、词语、成语、文件、古籍、账目等,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里的字句;而“篡改”的对象一般是历史、经典著作、理论、学说、政策、指示等,“篡改”多指精神实质方面的改动。
C项,用错对象。
“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班上的同学有成绩高低之分,但是无品质好坏之别。
D项,褒贬不当。
“指日可待”是褒义词,不能表示灾难很快来临。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台风“海鸥”不日将登陆我省,省防汛总局召开紧急会议,积极部署对该台风的研究分析、预先判断和灾害防御等问题。
B.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通过交流互鉴和创造性发展,使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C.岭南名园余荫山房是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著称,为纪念先祖的福荫,取“余荫”二字为园名。
D.有关负责人指出,公车过多不仅影响环保、浪费能源,而且容易衍生腐败,损伤政府公信力,不利于节能活动的推行。
【解析】A项,搭配不当。
“部署……问题”应改为“部署……工作”。
学业分层测评(七)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导学号:21680056】(1)汪忠玉自幼喜爱绘画,那国色天香的牡丹,在他的笔下________,花团锦簇,竞相开放,鲜艳欲滴。
(2)税收优惠政策纠错不能________,而是要留出缓冲空间,让企业形成新的预期,经济形成新的平衡。
(3)蜀绣针法讲究,具有________、气韵连贯的艺术效果,这得益于疏朗的构图、清秀细密的纹样和优雅尊贵的审美韵味等。
A.一蹴而就一气呵成一挥而就B.一挥而就一气呵成一蹴而就C.一挥而就一蹴而就一气呵成D.一气呵成一蹴而就一挥而就【解析】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完成了。
形容写字、写文章、绘画很快就完成了。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
也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一蹴而就”指一下子完成,符合②句语境,这就排除了A、B两项:“一挥而就”指绘画快,符合①句语境;③句中的“气韵连贯”与“一气呵成”语境相符。
【答案】 C2.(2016·全国丙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
B.如果有一天科技发展到人们乘宇宙飞船就像今天乘飞机一样方便的时候,银河就不再遥远,宇宙也就不再那么神秘了。
C.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在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本市历时三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昨日交出了首份答卷。
【解析】本题从成分残缺、成分赘余、语序不当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
A.成分残缺。
乱加介词导致主语缺失。
去掉“随着”或者“使得”。
B.成分赘余。
“如果有一天”“的时候”重复,去掉“的时候”。
D.语序不当。
将“历时三年”放到“开展的”之后,同时在“历时三年”之后加“的”。
高中同步测试卷(五)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A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悲悯.(mǐn)颤.动(chàn)琵琶.(bá) 迁谪.(zhé)B.虔.敬(qián) 勾.当(ɡōu)穹.顶(qiónɡ) 窒.息(zhì)C.摄.魂(shè) 奔.波(bēn)蝙.蝠(piān) 嘲.哳(zhāo)D.须臾.(yú) 强劲.(jìnɡ)怅.惘(chànɡ) 转徙.(x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倡女阑干轮廓和霭可亲B.管弦霓裳苍穹焦燥不安C.倾泄清冽融洽神秘莫测D.熙攘震撼相貌兵荒马乱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感到自己坠入到虚空之中,__________不知发生了什么奇迹,我竟稳立于天地之间。
②狂风刮得昏天黑地,__________我一时感到这茫茫之中我是那么孤单。
③即使在老年时,他也比所有的同龄人,__________比许多年轻人更充满生命力。
A.从而以致甚至B.而且因而尤其C.从而因而甚至D.而且以致甚至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我们要加快改革进程。
‘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政策就别再‘试点’了,要直接‘全面推进’,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
B.在劳动节这一天,我们要对所有的劳动者说一声“谢谢”——因为劳动,我们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因为劳动,我们才有今日的自信与力量,因为劳动,我们才敢去畅想未来更美好。
C.“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这取决于最低的那一块板。
同样,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要看它的穷人的生活状况怎样。
D.我们常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
这句话也等于承认,儿童是仍处在生长发育中的人类个体,也意味着他们是弱势群体,他们更容易受到诱骗,蒙蔽,操纵甚至伤害。
单元综合测评(一)(分值:120分,时间:100分钟)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A.凌万顷之茫然.B.苏子愀然.C.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D.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解析】A、B两项均为“……样子”。
C项,“连词,表转折”,与例句相同。
D项,形容词,是的,正确的。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
②今年的元宵晚会上,著名豫剧演员小香玉将《谁说女子不如男》唱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令观众刮目相看....、赞叹不已。
③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雪莲花开》通过对藏族姑娘卓玛的人生历程的叙述,表现了她鲜明的民族性格和一言九鼎....的诚信精神。
④经过周密的调查,公安人员终于掌握了在逃人员的行踪,然后兵分三路按图索骥....,一举将他们全都缉拿归案。
⑤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甫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外藏家的极大兴趣。
⑥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季节终于过去,春天在大家的盼望中姗姗而来,到处都涣然冰释....,生机勃勃。
A.①②④B.①④⑤C.②③⑥D.③⑤⑥【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
①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
使用正确。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用在“著名豫剧演员”身上,不合语境。
③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不能用来修饰“诚信精神”,对象误用。
④按图索骥: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
本句中采用了它的第二个义项,使用正确。
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使用正确。
学业分层测评(二) 师 说[基础巩固层]1.下面对“师”字义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④则耻师焉 ⑤孔子师郯子 ⑥吾师道也 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⑧不耻相师 ⑨或师焉,或不焉A .①②④/⑤⑥⑨/⑦⑧B .①③/②⑤/④⑦⑨/⑥⑧C .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D .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解析】 ①③老师。
②⑤以……为师,把……作为老师。
④⑦⑨从师,动词。
⑥⑧学习。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导学号:27120009】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解析】 C 项,均为“学习”之意。
A 项,出:超出/产生。
B 项,惑:疑难问题/糊涂。
D 项,道:道理/风尚。
【答案】 C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作《师说》以.贻之 楚人伐宋以.救赵D.⎩⎨⎧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解析】 A 项,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它,指知识、道理;B项,指示代词,那些/语气副词,表示揣测;C 项,连词,都表目的,来;D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27120010】A .吾妻之美.我者 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解析】 C 项,是使动用法,其他是意动用法。
【答案】 C5.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B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C .或师焉,或不焉D .余嘉其能行古道【解析】 C 项,“不”通“否”。
【14份】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学业分层测评含答案目录学业分层测评(一)荷塘月色 (1)学业分层测评(二)故都的秋 (7)学业分层测评(三)囚绿记 (15)学业分层测评(四)《诗经》两首 (22)学业分层测评(五)离骚 (27)学业分层测评(六)孔雀东南飞并序 (32)学业分层测评(七)诗三首 (38)学业分层测评(八)兰亭集序 (43)学业分层测评(九)赤壁赋 (50)学业分层测评(十)游褒禅山记 (57)学业分层测评(十一)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64)学业分层测评(十二)我有一个梦想 (71)学业分层测评(十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77)模块综合测评 (83)学业分层测评(一)荷塘月色[语言运用层]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94890003】①我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________、缠绵悱恻的唱腔。
②如今的书坛画坛________,且到处是圈起来的围墙篱笆。
若去看看那些展览,你悲哀的并不是这些艺术家,而要浩叹这个时代的荒芜来了。
③但母亲斑白的双鬓分明让我感到她一个人的冬天已经来临,隔着三十年这样的人生距离,我感觉着母亲独自在冬天的透心寒冷,我________。
A.不瘟不火鱼目混珠无能为力B.不温不火鱼龙混杂爱莫能助C.不瘟不火鱼龙混杂无能为力D.不温不火鱼目混珠爱莫能助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
也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
不温不火:性格温和,销售行情不火爆。
①句主要谈的就是戏曲的表演,所以选“不瘟不火”。
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好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②句强调的是书坛画坛中人员的杂乱,所以选“鱼龙混杂”。
爱莫能助:心里愿意帮助,但是力量达不到。
无能为力:力量够不上,多指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或解决某个问题,③句强调没有能力改变母亲年迈的现实,所以选用“无能为力”。
第1页 共7页 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学业分层测评10_自选文本_贝多芬田园交响乐_word版有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十) [语言运用层]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小张由于开始不喜欢法学专业,加上刚进大学时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去学习,大一时经常宅在寝室里,____________地过了一年。 (2)阿Q本来是看打架的,但不知道为何却挨了别人几拳,一时____________起来,等他清醒了,打架的人不见了,只有几个看客还饶有兴趣地望着他。 (3)当日中午,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群众报警,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奶奶在自己经营的建材店里坐了很久,__________,可能是走失人员。 A.神志不清 昏头昏脑 浑浑噩噩 B.浑浑噩噩 昏头昏脑 神志不清 C.昏头昏脑 神志不清 浑浑噩噩 D.神志不清 浑浑噩噩 昏头昏脑 【解析】 浑浑噩噩:形容无知无识、糊里糊涂的样子。昏头昏脑:形容头脑昏沉,不清醒,糊里糊涂。神志不清:神志错乱或精神错乱。“浑浑噩噩”与①句中的“迷茫”语境相符。“昏头昏脑”与②句中的“清醒了”语境相符。“神志不清”与③句中的“走失人员”语境相符。 【答案】 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要坚决反对和抵制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尤其是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这个观点否定的人很多。 B.美育在学校的遭遇,应该主要归咎于当下教育强大的应试属性,在分数定前程、成绩决定命运、唯升学率独大的教育话语体系中,以美育课程育人难免沦为空话。 C.论坛上,嘉宾们紧扣“创业成就梦想 创新开拓未来”的主题,就“‘互联网+’背景下青年创业的机遇与挑战”“青年创业与城市文化”等话题上进行交流。 D.航空公司付费选座虽然不属于政府定价领域,但航空公司在推出付费选座前应该听证第2页 共7页
或者预告,这样容易引发争议,也不符合国有控股企业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解析】 A项,表意不明。“否定的人很多”在本句中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很多人否定语句前半部分的观点,一是语句前半部分的观点否定了很多人。C项,成分赘余,去掉“话题上”中的“上”。D项,不合逻辑。把“这样容易”中的“这样”改为“否则”。 【答案】 B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眼睛的近视可以用眼镜或手术来缓解,但是视野的近视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总有一天你平静的生活就会被外界的变化打破。我们这只“井底之蛙”,也就不得不因患了视野近视症而被社会淘汰。 ①只是这样的日子对外面世界变化的反应与感受也是极其微弱的 ②周而复始、机械、单一的城市生活,让我们对世事发展变化缺少思考,患上了“视野近视”病 ③这种视野的近视让我们自己成为了城市的“井底之蛙”都全然不知 ④不管你愿不愿意,外面的世界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这样的变化迟早会影响到你 ⑤如果你不具备广阔的视野,提前解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未来积极准备 ⑥过“井底之蛙”的日子,是舒服且没有太多烦恼的 A.③②①⑤⑥④ B.②③⑥①④⑤ C.③⑥②④①⑤ D.②⑥③④①⑤ 【解析】 文段讨论的话题是“视野的近视”。第②句中“患上了‘视野近视’病”紧承前文,说明患上“视野的近视”的原因;第③句中的“这种视野的近视”紧承第②句,表明“视野的近视”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第⑥句“井底之蛙”与第③句中的“井底之蛙”对应,深入讨论话题。第①句中的“这样的日子”指代第⑥句中的“‘井底之蛙’的日子”,说明这种日子的特征。第④句明确说明世界的变化会影响到个人。第⑤句中的关联词“如果”与后文的“那么”构成假设关系,提出预设的结果,收结语段。 【答案】 B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企鹅是一类广泛分布的海鸟,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种观点认为,企鹅可能无法进化出既能飞行又能游泳和潜水的双翼,这种观点被称之为“生物力学理论”。根据这种理论,企鹅在进化过程中,②______________,使得它们的游泳和潜水行为变得非常高效,第3页 共7页
③__________________,在进化的某些阶段,企鹅甚至无法维持飞行的成本,因此就变得不再会飞。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回答问题时,注意把握语段的意思和横线前后的内容。第一条横线,从后文的内容分析可知此处应该填写提问为何企鹅不会飞的内容;第二条横线,前文写企鹅双翼的进化,后文写企鹅的游泳和潜水,由此判断横线处应填写企鹅的双翼对游泳和潜水的适应性的内容;第三条横线,其后“甚至”一词表明横线处的内容与后面形成语意递进,横线后写企鹅无法维持飞行的成本,由此判断横线处应该填写企鹅飞行的成本增高的内容。 【答案】 ①但是什么让企鹅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飞行能力 ②双翼越来越适应游泳和潜水 ③但也使得飞行成本越来越高 5.右图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形象标识,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回答本题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标识中变形的事物,比如汉字、数字、字母等;二是标识的主题。标识中,有变形的“七夕”两个汉字,还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从寓意的角度分析,这些都体现了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等。 【答案】 该标识以汉字“七夕”为形,将中国传统印章、书法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结合,巧妙幻化成汉水连天河、喜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的瞬间。讴歌了忠贞不渝的婚恋观,体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朴素情感和对理想爱情的向往。 6.仿照例句,在横线上填上结构相同的语句,要求文意贯通,并要求构成排比句。 例句:欣赏音乐作品,我们虽手不操琴,却能聆听琴瑟琵琶,神游“古典”“浪漫”,品味优美旋律;还能够在《命运》中与贝多芬切磋,在《天鹅湖》边和柴可夫斯基相伴,在《大第4页 共7页
峡谷组曲》里同格罗菲一起探险……音乐能够培养我们的美感,陶冶我们的情操,铸造我们的灵魂。 仿写: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虽足不出户,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在塞纳河畔与雨果散步,在皇村学校里同普希金畅谈,在茫茫大海上和海明威一起拼搏……文学作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结合句式的理解进行仿写,在仿写中考查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解答此题关键在于仿照例子,选择三个结构相似、内容相关的句子构成排比。 【答案】 纵横古今中外 漫游名山大川 领略异国风情 开阔我们的眼界 丰富我们的知识 完善我们的人格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高贵的灵魂 ①贝多芬——世界上无数的人被他的音乐所感动,所震撼,不仅仅是他的音乐,还有他的高贵的灵魂。 ②贝多芬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有如《英雄交响乐》与《第五交响乐》。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1810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即使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犷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和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贝多芬1810年5月2日致韦格勒书中有言:“噢,人生多美,但我是永远受着毒害……”黄昏来临,雷雨也随着酝酿。尔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把黑夜染成乌黑,夹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乐》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 ③罗曼·罗兰曾这样赞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什么样的征服可与之相媲美?波拿巴的哪一次战役、奥斯特利茨娜哪一天的阳光达到了这种超凡努力的光荣?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最辉煌的胜利?”一个贫困、残疾、孤独、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个世界不给他欢乐的人,竟创了欢乐带给人间!正像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样,他以自己的苦难在铸就欢乐。在那句豪言壮语中,浓缩了他的人生,并成为一切勇敢的心灵的箴言:“用苦痛换来欢乐。” ④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面对御座,也决不背叛真理。贝多芬说:“君王们和亲王们完全可以造就一些教授和机要参议;他们可以给后者以各种各样的头衔和勋章;但是他第5页 共7页
们无法造就伟大的人物,无法造就超脱于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时,这帮大人先生们应该感觉到我们的伟大。”歌德,这位德国伟大的诗人、思想家,也是受人们爱戴的。但是他比贝多芬高贵的灵魂却显得逊色。贝多芬曾讲述他与歌德一起散步的情景:“在归来的路上,我们遇见全体贵族。我们老远就看见他们了。歌德便掐开我的手臂,立于大路旁。我白费口舌地对他说了我想说的所有的话。但我就是未让他多走一步。于是,我把帽子压得很低,扣上外套上的纽扣,倒背着手,钻进密集的人群中去。亲王们和朝臣们排队恭迎;……我就很好玩地看着皇家车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立于路边,低低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贝多芬毫不留情地把歌德狠狠地训斥了一通。对此歌德耿耿于怀,永远不原谅贝多芬了。 ⑤18世纪末的维也纳是音乐气氛最浓的城市,当时在显赫贵族的客厅里,音乐表演成了一件高尚和时髦的事。所以贝多芬也就经常处在贵族及头面人物的包围之中。可他总是高高昂起他那狮子般的大头颅,从不献媚于任何人,显示出比贵族还要高贵。 ⑥有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当时贝多芬正住在公爵的庄园里,当军官们从主人那里得知后,公爵便请求贝多芬为他们演奏一曲。贝多芬绝不愿为侵略者演奏,断然拒绝,猛地推开客厅大门,在倾盆大雨中愤然离开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给他的胸像摔个粉碎。并写了封信:“……公爵,你之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⑦是的,一个人是出身贵族还是平民,不是自己决定的。但是一个人是选择高贵还是低贱,却是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的。诚如贝多芬所言,由于偶然的出身,世界上有无数的公爵,而历史无情,这些曾显赫一时的公爵一个个都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贝多芬没有高贵的出身,却有不朽的作品、高贵的灵魂,在人们心中铸起一座丰碑。 (本文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②段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告诉我们贝多芬战胜苦难并创作《第九交响曲》的过程,第三段告诉我们这一过程就像波拿巴的战役、奥斯特利茨娜的阳光那样,让人心灵获得了辉煌的胜利。 B.贝多芬之所以训斥歌德一通,是因为他认为歌德就像君王们和亲王们一样,只是拥有地位和头衔,没有超脱庸俗社会的心灵。 C.贝多芬拒绝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请求,是因为贝多芬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对公爵向入侵者阿谀奉承的行径感到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