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mark图文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64.08 MB
- 文档页数:171
Landmark中文手册(完整版)第一章建立oracle数据库思路:oracle数据库的建立是为了在硬盘中开辟空间,为加suvery、断层、井数据提供基础。
1、Openworks2003 Command Menu(以下简称OW)——project create(图1-1)图1-1图1-2project create——Project name(数据库名):shengcai(图1-2)project create——Cartographic Reference——List——Beijing Causs 21 Measurement system——SPE Preferred Metric 数据空间大小——Medium参数选取完毕,然后Apply,等几分钟就可产生一个数据库(图1-3、4、5)。
图1-3图1-4图1-5第二章数据加载一、加载井数据思路:井数据的加载主要分三个部分:井位的加载、测井曲线的加载,分层数据的加载,其重点在于格式文件的编辑。
1、井位的加载(1)编辑井位文件:well.datwell name x y depth(1)输入井位:Command Menu—Data—Import—ASCII Well Loader①输入文件名:file:home/ow2003/well.dat(图1)图1(2)编辑格式文件ASCII Loader ——edit—format(图1)ASCII format edit——format—new(图2)在数据文件处输入井文件的目录及文件名home/ow2003/well.dat,在格式文件中输入格式文件的要存的目录及文件名/aa.wdl,然后OK(图3),会出现数据well.dat的窗口(图5)。
图2图3在ASCII format edit窗口的Data Categorfy中选well header (图4),在Data Items中选Uwi—Read From File(图3)——抹井名列—Add(图5)comman well name—Read From File—抹井名列—AddOrig x or lon sf—Read From File—抹x列—AddOrig y or lon sf—Read From File—抹y列—AddTotal depth—Read From File—抹井深列—AddElev Type—constant—Value:KB—AddElevation—constant—Value:0——AddSave format—给格式文件名:aa.wdlSave as ----输入文件名Test formatExit图4图5(3)加载井位数据ASCII Loader ——file-load(图1),显示加载过程,加载完成。
owr5k启动:输入小写:owr5k右键点击桌面—open terminal—输入staryow—回车—1—2Project Startus—File—open—选工区zb.ssm—OK—Exit—3Applications—Seiswerks—1Session—open—(T)2001—OK—两边分别选所有井、所有断层—OKowr5k中输入设计井坐标:主菜单1:open works—第二项Data(数据)—第3项Management (管理)—倒数第二项Well Data Manager(井数据管理)—点击下边的ALL Well Header—点击上边的第一个箭头图标—选到数2:Well Location一OK—再点击下边的ALL Well Header—点击上边的星图标(倒数5)一输入井名一选Bejing Gauss 20N一OK一分别输入X 、Y坐标一点击其他任意位置一点击上边倒数3图标保存一点击上边的箭头图标—选到数3:Well Header—OK—再点击下边的ALL Well Header—点击上边的星图标(倒数5)一输入两次井名(在第二列UWT和第四列cowmmen well name) —在点击第五列Well Location UWT后边的图标—Read—找刚输入的井号(最下边)—选中—OK—在第7列Elev Type选Kelly Bushing —在后边的Elevation(meters)中输入0—在后边的Total depth—中输入井深—点其它井一点击上边倒数2图标保存。
owr5k中输入钻井分层:主菜单1:open works—第二项Data(数据)—第3项Management (管理)—倒数第二项Well Data Manager(井数据管理)—点击下边的ALL Well Header—上边栏中选井号—下边栏中选Pick—点击倒1星图标—点击第二列Name后边的按钮选层位—OK—在第三列选管理员LGC—在第四列输入1—在第五列输入井深—点其它位置—保存—点击倒1星图标继续输入其他分层—保存owr5k中查斜井的斜深与垂深转换数据:主菜单1:open works—第二项Data(数据)—第3项Management (管理)—倒数第二项Well Data Manager(井数据管理)—点击下边的ALL Well Header—上边栏中选井号—下边栏中选Position Log—点击左边第三列offset points下边的…—出现该井斜深与垂深的对应数据:第一列为垂深,第二列为斜深owr5k中删除任意线断层:快捷图标8—3 Faults下边1 Unassigned segments—删除未命名断层下边2 Assigned segments—删除命名断层owr5k中两个拼接三维工区测线转换:地震剖面上剖面快捷键—测线位置图上右键—3 shuffle priority—即从现工区转入另一工区刷新井数据:主菜单Seisworks—4 Defaults—2 Well List—选All well —OK选剖面上显示的井分层、断点、油层标注:Wells—1 Select —1 Picks—从左选所需入右—OK选剖面上显示的测井曲线:Wells—1 Select —2 Prefcrred curves —从左选AC放入右—OK 选剖面上显示的井:Wells—1 Select —3 Displayed Wells —CONG从左选井入右—Apply—OK查看剖面上井的测井曲线加载情况:Wells—1 Select —4 Displayed curves剖面上显示井的合成地震记录:快捷键8—Wells后边的Parametees—点亮Synthetic—OK(所有过井剖面均显示)通过色标选曲线颜色—图标8—well—prarameters—选中positive(波峰充填)显示已做合成地震记录的井:Wells—1 Select —5 Synthetics —左边最下井号前带*号的井是已做合成地震记录井选取或变换井所采用速度:Wells—1 Select—6 Time depth conversion 选择显示时深曲线:选井号(标注Active为该井正采用的速度)—选采用或要变换的速度—Active(现用)—Refresh(更新),选中View/adjust 显示时深关系表;选中要用的速度—Active—Copy T-D—Curve—从新列表左边选中所需井放到右边—OK。
Landmark学习教程_5第五章相干体的制作(优选.)第五章相干体的制作相干体断层解释的基础,对断层的解释有指导和验证作用,也可以在相干体上直接作断层的解释。
分为:地震数据的输入、相干体的输出和生成、相干切片上的断层解释。
1、地震数据的输入Command Menu——Applications——Poststack/PAL弹出窗口(图1)图1Project Type选择“3D”;选择所建立的地震工区;在Product Selection的选项中,全选。
——Launch弹出窗口(图2,a)。
bac图2单击Input data弹出窗口图2,c。
Seisworks Seismic——Parameters,弹出窗口图2,b。
单击list,选mig 3dv。
点亮Limit Maximum Time:4000(只作0—4000ms的相干体)。
Ok。
此时偏移地震数据已经输入。
2、相干体的输出和生成Output data(图3,A)——点亮Bricked(图3,B)——Parameters,弹出窗口图3,C。
Output file:coh,ok。
BAC图3Processes——Poststack ESP——ESP 3D(图4)。
流程栏中将会出现ESP 3D(图5)。
图4 图5单击Run。
相干体数据将会生成。
3 显示相干切片Command Menu——Applications――Seisworks――3D 出现SeisWorks 2003解释窗口点击Session――new 选择解释员、井、断层。
OK。
(图6)图6几秒钟后窗口中的Interpret命令变成黑色,点击Interpret――Seismic弹出显示窗口――Map弹出底图窗口(图7)图7在Seismic View窗口中点击快捷命令菜单中的“地震体属性命令”弹出Seismic Disply Paramerers窗口――在第一项Seismic files列表中选择相干数据体(此工区的相干数据体的名称为coh), OK.操作流程见图8注:属性窗口中还可以改变数据体的显示比例、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