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单元训练题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6
1 抗日战争时期单元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日本能一步步侵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帝国主义急于摆脱国内危机 B、东北军执行不抵抗命令
C、国民党妥协退让 D、中国共产党力量有限,无法全力抵抗
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变后中国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日本为改变中国为其殖民地而发动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3、蒋介石庐山谈话表示应战而不是求战、希望以和平外交方式,求得卢事的解决,下列表述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日本的侵略尚未危及蒋介石及英美的主要利益 B、蒋介石表示准备抗战
C、蒋介石仍寄希望于和平解决 D、蒋介石继续推行对内镇压政策
4、标志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七.七"事变
5、“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的中共通电是在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一.二八"事变 D、"七.七"事变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C、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D、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7、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其表述不正确的
A.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C.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建立的
D.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8、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正面总体上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B.国民政府军力不足,装备较差
C.日本军队武器精良,锐不可挡 D.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9、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的主要原因是
A、迫于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压力 B、英美不愿日本独霸中国,积极支持国民政府抗日
C、为了维护其自身的统治 D、组织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大侵略
10、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的重要意义在于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11、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洛川会议决定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记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其原因不包括
A、日本帝国主义是军事强国 B、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C、八路军、新四军人数少、装备差 D、英美推行纵容侵略政策
12、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A、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进行了积极的抵抗
C、组织民众抗战 D、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13、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2 14、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正面战场一再溃败的主要原因 ( )
A、消极抗日 B、兵力不足
C、武器装备落后 D、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15、下列根据地中是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是:①晋察冀根据地 ②井冈山根据地 ③中央根据地 ④陕甘宁边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位于中国西部的根据地是
A、晋察冀 B、陕甘宁 C、晋冀豫 D、冀鲁豫
17、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全面抗战的含义是
A、人民战争 B、政府抗战 C、军队抗战 D、依靠外援
18、下列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是
A、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B、“七君子事件”
C、百团大战 D、上海学生“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
19、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经历了防御、相持、反攻的持久战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
C、正面战场始终是主战场 D、统一战线中呈现出既联合又斗争的局面
20、抗战初期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原因有
⑴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⑵日本的侵略力量不足,国内资源紧张 ⑶抗日根据地威胁着敌人后方 ⑷人民抗日力量还比较弱小
A、⑴⑵⑶ B、⑵⑶⑷ C、⑴⑶⑷ D、⑴⑵⑷
21、抗战初期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华的重点是
A、加强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B、引诱国民政府投降 C、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D、进攻正面战场
22、日本的主张“日满华三国应„„,共谋实现善邻友好„„”的直接影响是
A、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B、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C、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 D、国民政府制造皖南事变
23、抗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大肆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A、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本 B、实行中日经济提携
C、转嫁30年代的经济危机 D、解决战争需要,以战养战
24、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意义有:
⑴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 ⑵支援了国统区的斗争 ⑶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⑷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A、⑴⑵ B、⑶⑷ C、⑴⑷ D、⑴⑶
25、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联成一体,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始于
A、“七·七”事变 B、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C、西安事变 D、苏联对日作战
26、抗战初期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集中侵华大部分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是为了
A、重新占领所有敌后失地 B、解除共产党的武装
C、把中国变成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 D、镇压中国革命
27、百团大战前,八路军总部命令中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加„„投降危险亦随之严重„„。”其中,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动”主要是指
A、日本改变侵华方针,加紧诱降国民政府 B、法西斯德国在欧洲西线攻势中进展迅速
C、德意日三国结成轴心国集团 D、汪伪政权建立
28、下列哪些不是日本侵华方针改变的原因 ( )
A、战线太长,兵力不足 B、国内资源紧张
C、抗日根据地威胁着敌人后方 D、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失利
29、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丢失以下城市的先后顺序是:① 北平 ②上海 ③南京 ④徐州 ⑤武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⑤④③
3 30、日本企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的标志是( )
A、淞沪会战的结束 B、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C、中国共产党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D、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
31、撰文批驳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历史,你应该引用下列哪些事例作论据:
①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人30万以上 ②日军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用中国活人作实验
③日军在中国沦陷区制造大量的无人区 ④日军在中国每占一地,就抢劫当地的银行或工矿企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战役有①平型关战役 ②淞沪会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3、抗战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几次会战先后顺序是:① 太原会战 ②徐州会战 ③凇沪会战 ④枣宜会战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④②
34、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和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
A、正面阻击 B、敌后牵制 C、争取国际援助 D、发动人民群众
35、八路军、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质是 ( )
A、协助正面战场 B、收复失地 C、壮大革命力量 D、开辟新的战场
3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共同抗战的典型事例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
37、百团大战的战略目标是 ( )
A、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将日军赶出华北
C、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D、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
38、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初期召开的会议有:①“八七”会议 ②瓦窑堡会议 ③洛川会议 ④中共“七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9、日本在沦陷区推行的教育目的是( )
A、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B、利用中国人作为殖民统治的工具
C、使中国人民甘心做日本的亡国奴 D、为日本的侵略战争培养军事政治人员
40、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沦陷区推行野蛮的掠夺政策称谓
A.以华治华 B.三光政策 C.以战养战 D.囚笼政策
41、日本帝国主义“以华制华”的侵略政策主要表现为( )
A、建立傀儡政权 B、建立保甲制度 C、推行奴化教育 D、成立石井部队
42、对日本的“以战养战”的正确理解是 ( )
A、用对外战争来提高日本人生活水平 B、日本把对外战争作为刺激国内生产发展的手段
C、把中国作为日本侵略战争的物资供应地 D、把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作为对亚洲国家侵略的条件
43、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实行的全面抗战路线
A.领导军民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B.领导敌后军民粉碎敌人无数次的“扫荡”
C.1944年开始,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局部反攻
D.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打运动战的方针
44、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整风运动 D.中共七大
45、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是( )
A、瑞金 B、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C、陕甘宁边区 D、延安
46、确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中共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