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人眼看不见的光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4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第3章光现象3.2人眼看不见的光◆要点1 可见光与不可见光(1)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
(2)不可见光:人眼无法察觉的光称为不可见光。
◆要点2 红外线(1)定义:太阳光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
(2)发现者:英国科学家赫歇尔。
(3)特性:①普遍性: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越强。
②热效应: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
③穿透云雾能力强:可红外遥感、勘测地热。
(4)应用:电器遥控、红外诊断、红外取暖。
◆要点3 紫外线(1)定义:太阳光色散区域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紫外线。
(2)发现者:德国物理学家里特。
(3)特性:①来源: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汞等气体放电发出的光中也含有紫外线。
②荧光效应: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用来鉴别字画和人民币。
③杀伤力强:能杀菌、强度高时伤害人体。
④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
Δ基础题系列◆1.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的颜色为红色B.人眼可以直接看到红外线C.0℃以下的物体不辐射红外线D.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答案】D【解析】A、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所以不是红色,故选项与题意不符;B、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红外线,故选项与题意不符;C、0℃以下的物体也辐射红外线,故选项与题意不符;D、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故选项与题意相符。
◆2.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紫外线是紫色或蓝色的B.紫外线不具有光能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否则会伤害器官D.医院常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来灭菌消毒【答案】D【解析】A、紫外线和红外线都是不可见光;不合题意.B、紫外线具有光能.不合题意.C、人体可以照射紫外线,但不能过量;不合题意.D、医院常用紫外线来灭菌,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与题意相符◆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因此我们不能让紫外线照射;B.当病人发烧时,他辐射的红外线会减弱;C.电视机的遥控器是用紫外线进行遥控的;D.医院里用紫外线进行杀菌消毒【答案】D【解析】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是有益的,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故A不对;病人发烧时,体温升高,辐射的红外线会增强,故B说法不对;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故C说法不对;紫外线可以用来杀菌消毒,故D说法正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说课稿: 第三章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感知范围。
–掌握通过实验验证人眼看不见的光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光的波长与人眼感知能力的关系。
–能够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并得出结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感知范围。
–通过实验验证人眼看不见的光的方法。
2.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人眼无法感知某些波长的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张彩虹的图片,引导学生回想并讨论“彩虹是如何形成的”。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其他波长的光呢?”2. 知识讲解2.1 光的波长与颜色介绍光的波长的概念,简要解释不同波长的光在光谱中的位置以及对应的颜色。
2.2 人眼的光感知能力讲解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的感知范围,并解释为什么人眼无法感知超出这个范围的光。
3. 实验探究3.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一束紫外灯、一束红外灯以及一张纸。
3.2 实验步骤1.关闭所有灯光源,确保实验环境暗度恰好能够分辨各种不同颜色。
2.点亮紫外灯,并观察实验环境中是否有能够看见的光。
3.点亮红外灯,并观察实验环境中是否有能够看见的光。
3.3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眼无法看见紫外光和红外光,结合光的波长与人眼光感知能力的关系进行说明。
4. 拓展与应用通过引导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例如,“为什么有些物质是透明的?”、“为什么有些动物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5. 归纳总结总结人眼看不见的光以及光的波长与人眼光感知能力的关系,并帮助学生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光的波长与人眼感知能力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并通过实验探究加深理解。
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光的波长与颜色间的关系理解不深,下节课我将结合更多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内容。
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2节——人眼看不见的光。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红外线的产生、红外线的应用、紫外线的产生、紫外线的应用以及红外线和紫外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以及它们的应用,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通过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红外线的应用、紫外线的应用难点:红外线和紫外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应用实例,如电视遥控器、紫外线消毒灯等,引发学生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红外线的应用(如电视遥控器、夜视仪等)、紫外线的应用(如紫外线消毒灯、荧光灯等)以及红外线和紫外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实验演示:进行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性,如红外线的的热效应、紫外线的荧光效应等。
4.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1. 红外线的产生2. 红外线的应用3. 紫外线的产生4. 紫外线的应用5. 红外线和紫外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产生。
2. 请列举红外线和紫外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请谈谈你对红外线和紫外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的看法。
答案:1. 红外线是物体由于温度而发出的热辐射,紫外线是物体受到光照后产生的辐射。
2. 红外线的应用实例:电视遥控器、夜视仪等;紫外线的应用实例:紫外线消毒灯、荧光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