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军事供应链概念的再认识
- 格式:pdf
- 大小:170.56 KB
- 文档页数:3
ECR策略研究论文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即高效客户响应,也称为高效消费者响应、有效客户反应。
它是从美国食品杂货业发展起来的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是一种新型的商品流通模式。
根据ECR欧洲执行董事会的定义:“ECR是一种通过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各自经济活动的整合,以最低的成本,最快、最好地实现消费者需求的流通模式。
”1 ECR产生的背景ECR是美国食品杂货行业开展供应链体系结构的一种实践,可以说ECR吹响了美国食品杂货行业全面推动供应链管理的号角。
ECR之所以能在美国食品杂货行业得到认可和实践,其主要原因有三点:1.1 零售业态间竞争激化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食品杂货产业中出现了一些新型的零售业态,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食品零售市场中的主要竞争者,这种新型的食品零售业态主要是批发俱乐部(Wholesale Club)和仓储式商店(Mass Merchants),他们强调的是每日低价、绝对净价进货以及快速的商品周转,这样无疑就大大削弱了超市的竞争优势。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食品杂货行业开始了ECR的实践和探索,并最终形成了供应链构筑的高潮。
1.2 日益膨胀的促销费用和大量进货造成成本高昂、消费增加在传统的经营体制中,各企业为了保持自己的销售额和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纷纷采取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调整降低商品销售的价格或经销价,其结果就是生产商的负担加重,各种促销活动日益损坏了生产企业的利益。
由于ECR实践的推行能够有效地避免无效商品的生产、经营,提高产销双方的效率,所以,美国ECR的推行吸引了大量生产企业的加入。
1.3 产销合作或供应链构筑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产销合作或供应链构筑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QR和战略联盟的日益发展,生产企业与零售商直接交易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与此同时,批发业则日益萎缩,产销之间都开始在交易中间排除批发商环节。
但在ECR的推行过程中,并不是盲目地排斥批发商,而是通过批发商经营体系的改造和现代经营制度的建立,将其有机地纳入到供应链管理的构筑中。
枢纽经济:内涵特征、发展逻辑与演化趋势作者:向爱兵黄征学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22年第05期摘要:枢纽经济是以枢纽为引擎推动区域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本质是通过增强枢纽的集聚辐射作用来优化经济要素时空配置、重塑区域产业分工体系。
枢纽经济具有较强的要素流动性、时间增值性和规模经济性,发展过程遵循“枢纽集聚要素、要素形成产业、产业拓展空间、空间重塑枢纽”的特定逻辑。
在技术与制度、市场与消费等多元动力机制的驱动下,枢纽经济在不同历史时期、地理空间和经济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形态特征和经济效应。
新阶段,我国枢紐经济发展呈现出开放性、融合性、多样性等特征,在新科技革命和新发展理念的推动下,朝着平台组织化、产业集群化、空间城市化、区域协同化方向演进。
关键词:枢纽经济;交通枢纽;要素配置;区域经济中图分类号:F5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22)05-0031-12当前,我国枢纽经济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学术研究、政策创新和地方实践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李霞 [1]、汪鸣 [2]、吴文化 [3][4]等对枢纽经济的发展思路、实施路径等进行了有益探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国家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民用航空局2015年印发了《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南京、郑州、西安等城市已将发展枢纽经济上升为城市发展战略。
但是,我国枢纽经济发展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业界对一些基本性、规律性的理论问题,譬如枢纽经济的内涵特征、发展逻辑、演化趋势等议题还存在一些争议,亟须基于历史演化的、系统经济的视角全面客观地对这些议题进行再梳理和再认识。
一、枢纽经济的缘起与演进历程枢纽经济是伴随枢纽的形成、更迭而衍生、演化的一种经济现象。
早期的枢纽经济现象主要表现为依托古代驿站、漕运码头、航运海港等交通枢纽节点进行商品交换和简单再生产,并带动周边地区餐饮住宿、商贸流通、粮棉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8-10-12作者简介:王家聚(1972),男,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
2009年第1期总第155期南京财经大学学报Journa l o f N an ji ng U niversity of F i nance and E conom i cs N o .1,2009Seria lN o .155财务供应链中冗余财务成本及解决对策王家聚1,汤 岩2(1.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2.厦门大学会计系,福建厦门 361000)摘要:未来企业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般来说,供应链管理应包含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管理,但在现实的企业运作中,企业往往关注物流这样更容易观察到的环节,而探讨资金流管理的财务供应链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界也很少有这方面的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了研究财务供应链的意义,然后探讨了财务供应链中冗余财务成本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式,最后对财务供应链的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财务供应链;现金流;组织际信息共享;牛鞭效应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049(2009)01-0069-0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个企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降低成本,保障利润成为现代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但是,由于市场的多变性和竞争的多样化,现代企业仅仅依靠压缩传统意义上的运作成本已经很难解决所面对的问题,这就需要找到其它降低运作成本的方式,而信息技术带来的高速,便捷,以及巨大的存储量和计算量对现代企业的运作和管理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随着企业经营的全球化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逐渐加强,这种影响将会表现的越来越明显,本文旨在探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冗余财务成本的产生以及如何加强对资金流的管理,从而降低冗余财务成本,对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西安外事学院学院教案教师姓名王慧珍授课时数授课形式讲授授课班级授课日期节次授课日期节次授课日期节次授课日期节次授课章节名称第一章物流和物流企业概述第二章物流企业管理基础第一节物流企业管理性质和职能第二节物流企业的组织设计第三节物流企业管理的组织内容第三章企业重组第一节物流企业重组的必要性第二节业务流程重组第三节创新型学习组织教学目标在对企业物流管理活动及职能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物流的作业目标、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及企业物流组织构建原则及设计范围,能够结合企业物流工作实际进行分析、设计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教学重点1、结合企业物流工作实际进行分析、设计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2、企业物流管理活动及职能全面的3、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物流企业管理的两重性,掌握物流企业管理的职能和方法。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型组织的概念、特征,以及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性和方法教学难点结合企业物流工作实际进行分析、设计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更新、补充及删节内容无使用教具无课外作业课后体会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第一章物流和物流企业概述第一节物流的基本概念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企业物流(Internal Logistics)的定义是:“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
”企业物流是以企业经营为核心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一、企业物流的发展过程1、第一个阶段:产品物流阶段(Product Distribution),又称为产品配送阶段。
2、第二个阶段:综合物流阶段。
3、第三个阶段:供应链管理阶段。
二、企业物流的内容1.采购(Purchasing)2.运输(Transportation)3.存储(Warehousing&Storage)4.物料搬运(Material Handling)5.生产计划(Production Planning)6.订单处理(Order Processing)7.工业包装(Packaging)8.客户服务(Customer Service)9.存货预测(Stock Forecasting)三、现代物流概念的再认识(1)从服务角度看物流物流就是为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提供服务。
第一章概论一、判断题1、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组织中都经不相干地运作。
2、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
3、供应链被称为价值链,因为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沿供应链实现价值增加。
4、供应链优化是指确定在供应链内的商业组织的最优数量。
5、外包是将公司的一些内部活动和决策转移给外部的供应商。
6、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消除水平壁垒和垂直壁垒的案例,很好地解释了流程重构的方法和效果。
7、服务可以用库存来调节顾客的随机性需求。
8、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9、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10、供应链管理是协调包括采购、生产、产品配送或服务等的活动。
11、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供应与需求同步化。
12、外包使得公司注重核心竞争能力。
13、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都要从事的活动。
14、流程重构地基本原则之一是围绕结果组织活动,而不是围绕任务组织活动。
15、生产过程包括:工艺过程、运输过程、自然过程、等待停滞过程。
16、制造业生产类型的划分,按生产稳定性和重复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与单件小批生产。
17、服务业的兴起使得传统的生产概念得以扩展。
18、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19、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20、教育不属于服务业。
21、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2、流程式生产有较多标准化的产品。
23、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24、加工装配式生产的能力可以明确规定。
25、备货型生产的产品个性化程度高。
26、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
27、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28、订货型生产宜采用高效加工设备。
29、在备货订货分离点的上游,是订货型生产。
30、在备货订货分离点的下游,是订货型生产31、服务业生产率的测量要比制造业容易。
32、服务业不制造实体产品。
33、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