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43.00 KB
- 文档页数:40
积石峡水电站导流洞交叉段开挖支护施工技术苏晓军【摘要】积石峡水电站工程导流洞及中孔泄洪洞交叉段(以下简称“交叉段”)地质条件复杂,断面多变,跨度及施工高差大,工程安全问题突出.为确保交叉段顺利贯通及施工中的安全,在进行了必要的岩体稳定数值仿真模型及理论分析计算后,制定了分序开挖,素喷混凝土、锚杆、预应力锚索支护的施工方案和支护技术.实践中严格按方案实施,未发生安全事故,表明采取的措施是合理、有效的.%As the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 diverse cross-section shape, bigger span and larger height difference in the cross section area of diversion tunnel and spillway tunnel in Jishixia Hydropower Station project, the engineering safety is significant. For guaranteeing the safe construction, the excavation and support program, including sub-sequence excavation and spraying plain concrete, anchor rode and pre-stressed anchorage cable supporting, are determined after numerical analysis of surrounding rock stability. The program is strictly implemented in practice without safety incident, and show that it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期刊名称】《水力发电》【年(卷),期】2011(037)011【总页数】3页(P54-56)【关键词】导流洞;交叉段;开挖;支护;施工技术;积石峡水电站工程【作者】苏晓军【作者单位】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建设分公司,青海西宁8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544(244)1 工程概况积石峡水电站工程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溢洪道、导流洞、中孔泄洪洞、泄洪排沙底孔等泄洪建筑物均布置在左岸。
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安全和顺利进行。
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一个重要的计划,旨在将施工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可管理的任务和活动,并对施工资源、时间计划、安全措施和质量保证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2. 工程背景水电站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的工作,包括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依据工程背景进行规划,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资源,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3. 施工组织结构为了实现施工目标,我们将建立一个有效的施工组织结构。
该组织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将负责整个施工项目的规划、组织和实施。
他需要确保施工进度符合时间计划,并与其他部门协调工作。
3.2 施工团队施工团队由各个施工专业组成,包括土建、机电、电气等专业。
每个专业都需要有专门的负责人,负责组织和管理各自的施工任务。
3.3 安全人员安全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制定安全规章制度、组织安全培训和检查,以及制定应急预案等。
3.4 质检人员质检人员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把关,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4. 施工资源管理为了保证施工的高效进行,需要对施工资源进行管理和优化利用。
4.1 人力资源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依据施工计划和项目需求安排合适的人力资源,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4.2 物资资源物资资源是施工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需要制定一个物资管理计划,确保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并对物资进行合理的分配和使用。
4.3 设备资源根据施工需要,需要准备合适的设备。
设备资源管理包括设备的调配、维护和保养等工作,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营。
5. 施工时间计划施工时间计划是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依据。
在制定时间计划时,需要考虑施工任务的先后顺序、工期和资源的可行性。
6. 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是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积石峡水电站工程石方明挖工程6.1概况6.1.1工作范围本标段石方明挖包括施工图纸所示的趾板基础及趾板上游边坡、右岸高边坡、左岸补坡混凝土基础的土石方明挖以及大坝堆石体基础的土石方明挖和清基,大坝下游因坝体开挖而引起的边坡开挖,还包括各项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的基础开挖以及监理人指明的其它石方明挖工程。
其开挖工作内容包括: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施工期排水、钻孔爆破、石碴的运输和堆存、边坡防护、地基缺陷处理、完工验收前的维护以及按监理人指示对废弃的碴场进行清理等工作。
6.1.2地质情况6.1.2.1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坝址区出露基岩主要为白垩系下统河口群,按岩性组合共分五大层(K11~K51)。
岩层走向NE24°~30°,倾SE,倾角11°~12°,在坝址区呈平缓皱曲,上坝址倾左岸偏下游。
K11层:深灰色杂色砾岩,上部夹粗中粒砂岩。
主要分布在坝区上游木场村一带。
K21层:紫红色中细砂岩,砖红色泥质粉砂岩,砖红色泥铁质粉砂岩,灰色砾岩。
该层岩性软弱,力学强度较低,软弱夹层及裂隙较发育,主要分布于坝址区河床及两岸较低部位以及木场村一带。
K31层:紫红色、青灰色中细砂岩夹紫红色砾岩,紫红色、紫灰色砾岩,局部夹泥质粉砂岩,单层厚25~40cm。
该层强度中等,软弱夹层及裂隙中等发育,主要分布于坝址区两岸。
K41层:砖红色、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及中细砂岩、砾岩,砖红色泥质粉砂岩夹杂色砾岩,单层厚0.3~2m。
该层强度较差,软弱夹层发育,主要分布于坝址区左岸坝肩及右岸较高部位。
K51层:紫红、紫灰色砾岩夹细、粗粒砂岩为主,局部夹有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
该层强度较差,表面易风化破碎,主要分布于坝址区左岸较高部位。
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6.1.2.2砼面板堆石坝河床坝基工程地质条件河床靠左岸发育一长条形深槽,纵向长约160~170m,上游宽10~20m,下游宽20~50m,深槽最深部位的基岩面高程1758.39m。
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项目背景、施工组织原则、施工组织流程、施工人员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内容。
该方案将帮助项目团队达到高效、安全的施工目标。
2. 项目背景水电站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项目背景包括项目概况、项目目标、项目范围等。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根据项目背景进行具体制定。
2.1 项目概况本项目是一座大型水电站的建设项目,位于某地区的一条大河流域中。
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XXX兆瓦,预计建设周期为XX个月。
本项目包括水电站厂房、发电设备安装、电力输送系统等内容。
2.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水电站建设,确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要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2.3 项目范围本项目的范围包括水电站厂房建设、河道治理、发电设备安装、电力输送系统建设等。
详细的项目范围需要在后续的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明确。
3. 施工组织原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1 科学合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科学合理,符合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
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措施的可行性。
3.2 统筹协调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统筹协调各个施工环节和各个工种之间的关系,确保施工过程的无缝衔接和协同合作。
3.3 安全第一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以安全为第一要务,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和事故发生。
安全管理措施应全面到位,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3.4 环境保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注重环境保护,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 施工组织流程施工组织流程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式安排施工活动的过程。
施工组织流程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4.1 施工过程划分根据项目范围和工程特点,将施工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和分项工程,确定每个阶段和分项工程的施工内容和要求。
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1】一、项目背景和概述1.1 项目背景在此处详细描述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包括项目的规模、性质、地理位置等信息。
1.2 项目概述在此处详细描述项目的整体概述,包括项目的目标、、计划等内容。
二、施工组织管理2.1 组织结构在此处描述项目的施工组织结构,并详细说明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2.2 人员安排在此处列出项目中的各个重要职位,人员的数量及具体职责。
2.3 项目管理流程在此处列出项目管理的各个流程和步骤,并详细描述每一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三、施工安全管理3.1 安全目标在此处明确项目的安全目标,包括零事故、零伤亡等。
3.2 安全管理组织在此处描述项目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
3.3 安全措施在此处列出项目的各项安全措施,并详细说明实施方法和要求。
四、施工进度管理4.1 施工进度计划在此处详细描述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具体计划。
4.2 进度控制措施在此处描述项目的施工进度控制措施,包括进度监控、进度调整等。
4.3 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在此处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五、质量管理5.1 质量目标在此处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包括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达到客户要求等。
5.2 质量控制在此处描述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并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
5.3 现场检查和评审在此处描述现场检查和评审的具体步骤和要求。
【1结束】【附件】1. 附件1:施工组织机构图2. 附件2:施工进度计划表3. 附件3:风险分析报告4. 附件4:质量检查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法律名词1:注释12. 法律名词2:注释23. 法律名词3:注释3【2】一、项目背景和概述1.1 项目背景在此处详细描述水电站项目的背景和目的,包括项目的规模、性质、地理位置等信息。
1.2 项目概述在此处详细描述水电站项目的整体概述,包括项目的目标、、计划等内容。
二、施工组织管理2.1 组织结构在此处描述水电站项目的施工组织结构,并详细说明各职能部门的职责。
精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文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word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了我的书桌上,我的思绪开始在这个宁静的早晨里游走。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已经习惯了将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到极致,今天,我要为大家呈现一份关于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
一、工程概况这次的水电站工程建设项目位于我国某河流的中游,工程主要包括大坝、发电机组、输电线路等部分。
工程规模宏大,施工难度系数高,对施工组织设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二、施工总体布局1.施工分区:根据工程特点,将施工现场划分为大坝施工区、发电机组安装区、输电线路施工区三个部分。
2.施工顺序:进行大坝施工,然后是发电机组安装,进行输电线路施工。
3.施工时间安排:整个工程预计耗时三年,其中大坝施工时间为一年,发电机组安装时间为一年,输电线路施工时间为一年。
三、施工资源配置1.人力资源:根据工程需求,合理安排各类施工人员,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施工队伍等。
2.设备资源:确保施工现场设备充足,包括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等。
3.材料资源:提前采购各类建筑材料,如水泥、钢材、木材等,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供应充足。
四、施工质量控制1.制定严格的施工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国家相关规范。
2.设立质量检测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3.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培训,提高施工质量。
五、施工安全与环保1.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2.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3.对施工现场进行绿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六、施工进度管理1.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2.设立进度监控小组,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跟踪。
3.对施工进度进行调整,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七、施工成本控制1.制定合理的施工预算,确保工程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2.对施工现场进行成本核算,及时发现成本问题。
3.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成本。
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概述本方案是针对某水电站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水电站是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设施,其建设包括水库的建设、水轮机设备的安装、输电线路的铺设等多个工序。
本方案将针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进行详细描述,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组织设计2.1 人员组织本项目人员组织分为施工组织人员和技术人员两部分。
施工组织人员包括项目经理、助理项目经理、施工队长、班组长和施工工人等,负责施工作业的具体组织和协调。
技术人员主要包括设计师、施工监理人员和质检人员等,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控。
2.2 施工机械与设备本项目所需的施工机械主要包括挖掘机、起重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站等。
这些机械设备将在施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2.3 施工安全施工安全是本项目的重要考虑因素,为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需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
首先,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遵守。
其次,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安全绳等。
同时,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三、施工方案3.1 水库建设水库建设是本项目的首要任务。
施工方案包括如下步骤:1.地质勘查:对水库建设地点进行地质勘查,评估地质条件和承载能力。
2.挖掘:利用挖掘机将水库所需的土石方挖掘出来,形成水库坝体。
3.灌浆:对水库坝体进行灌浆加固,提升坝体的稳定性。
4.导流:在水库建设过程中,为了便于施工,需要进行水的导流操作,确保施工区域处于干燥状态。
5.坝体浇筑:采用混凝土浇筑方式,逐步完成水库坝体的建设。
3.2 水轮机设备安装水轮机设备是水电站发电的关键设备,其施工方案包括如下步骤:1.基础施工:对水轮机的基础进行施工,包括预埋件的安装和混凝土浇筑。
2.设备安装:将水轮机设备逐步安装到预先施工好的基础上,并进行调试和试运行。
3.3 输电线路铺设输电线路的铺设是电能输送的重要环节。
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引言水电站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发电设施,它利用水的流动和水头能量转化为电能。
为了保证水电站的施工顺利进行,需要制定合理的组织设计方案。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 施工组织设计原则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2.1 安全第一安全是施工的首要考虑因素。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应详细考虑各种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2 高效率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提高工作效率,合理调配资源,减少浪费,提高施工速度。
3.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和组织管理的有效性,设立以下管理机构:3.1 总指挥部总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水电站的施工工作,制定施工计划,并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
3.2 部门负责人根据施工需要,设立机电部门、土建部门、安全环保部门等,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各自部门的工作组织和管理。
4. 人员组织与管理4.1 人员组织根据施工进度和需要,确定施工所需人员的数量和类型,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基层施工人员等。
4.2 人员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
同时,设立考核机制,对施工人员进行绩效评估,激励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 施工设备与材料管理5.1 施工设备管理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管理,包括设备的购买、维护和保养等,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运作和高效使用。
5.2 施工材料管理对施工所需材料进行统一采购和管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6. 施工安全管理6.1 安全制度制定并实施完善的施工安全制度,明确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操作规程。
6.2 安全培训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3 安全检查与事故预防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场地的安全。
同时,制定预防事故的措施,提前做好事故预案。
7. 施工质量管理7.1 施工质量检查严格按照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
目录第一章积石峡水电站黄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5)第1节编制依据、原则 (5)1、编制依据 (5)2、编制原则 (5)第2节概述 (6)1、工程概况 (6)2、主要技术标准 (7)3、自然地理条件 (7)4、现场建设条件 (8)5、工程特点、重点、难点 (9)6、主要施工对策 (11)第3节施工总体部署 (12)1、总体施工目标 (12)2、施工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和现场管理 (13)13、施工场地布置及临时工程 (17)4、资源配置计划 (20)第4节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23)第5节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 (24)1、施工顺序安排 (24)2、施工进度计划 (26)第6节施工总体方案 (27)1、道路工程 (27)2、桥梁工程 (28)第7节主要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29)1、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方案、方法 (29)2、桥梁工程施工方案、方法 (37)第8节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46)1、大体积砼的施工 (46)2、梁体悬灌施工 (49)2第9节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76)1、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76)2、冬季施工措施 (76)3、雨季施工措施 (78)第10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79)1、质量保证措施 (79)2、工期保证措施 (82)第11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86)1、安全保证体系 (86)第12节其它应说明的事项 (91)1、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主要措施 (91)2、对外关系协调的措施 (92)3、质量回访保修措施 (93)第二章连续刚构施工流程图 (114)第三章劳动力计划 (119)3第四章表2分项工程进度斜计划 (120)第五章表3工程管理曲线 (123)第六章表6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1 (125)第七章表7施工总体计划表 (126)4第一章积石峡水电站黄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第1节编制依据、原则1、编制依据一、xx 水电站对外公路黄河大桥招标文件及其它补充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积石峡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均质土坝设计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班级工112班学生王强指导教师宋志强2015 年积石峡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均质坝设计摘要积石峡水电站枢纽布置及均质土坝设计课题来源于实际工程,属于设计类课题。
这次土石坝的设计对于培养我们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考察,是对我们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训练。
土石坝作为世界应用最多的坝型,不但在数量上占有优势更是在施工工艺占有绝对优势,而且在高坝中也有不错的前景。
设计说明书对积石峡水利枢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设计。
大坝坝体为均质坝,最大坝高为95m。
泄水建筑物为表孔溢流式的溢洪道和深孔无压式的泄洪洞。
引水隧洞为有压式。
主要的设计内容包括:采用半图解法进行调洪计算;枢纽布置的详细说明;详细的论述大坝剖面设计的过程;针对溢洪道和泄洪洞,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水面线计算;通过水力学方法进行渗流分析;通过采用瑞典圆弧法进行坝坡稳定计算;并结合坝址的地质特点,详细的设计了坝体、坝基开挖、帷幕灌浆、断层破碎带的处理等。
本次设计是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系统的对积石峡水电站枢纽部分的设计和演算。
所提交的成果包括:计算说明书一份,CAD图纸共8张。
关键字:积石峡均质坝;溢洪道设计;稳定分析;调洪演算Design of station layout and homogeneous dam ofJishixia HydropowerABSTRACTStation layout and design of homogeneous earth dam project comes from the actual project of Jishixia Hydropower, belongs to the design issues. The design of the earth dam i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our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solving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and it is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our ability and quality.Earth rock dams can be used as the world most dam type, not only in the number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ccupies absolute advantage, but also has a good prospect in the dam.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the detailed design of Jishixia Gorge Water conservancy. The dam is a homogeneous dam, the dam height is 95m.Water release structures which are flood discharge tunnel and spillway tunnel is free-flow outlet. The diversion tunnel for pressure.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flood regulating calculation using semigraphical method; hub layout in detail; detail dam section design process; for spillway and spillway tunnel, detailed design and the water surface line calculation; the hydraulic method is used in seepage analysis; through the use of Sweden Arc Method for dam slope stability calculation; and combined with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m site, detailed design dam, dam foundation excavation, curtain grouting, fault fracture zone.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rolled embankment dam system of Jishixia Hydropower Station hub part design and calculation.The submitted results include: Calculation of a manual, CAD total of 8 drawings.Key Words: Jishixia homogeneous dam; The design of spillway;Stability analysis; Flood diversion calculation目录第1章工程概述 (1)1.1 工程概况 (1)1.2工程特征表 (1)1.3设计说明 (3)1.3.1设计阶段 (3)1.3.2设计任务 (3)1.3.3设计依据 (4)第2章水文气象资料 (5)2.1流域水文概况 (5)2.1.1流域概况 (5)2.2 气象 (6)2.3 水文基本资料 (6)2.4 径流 (6)2.4.1 径流系列插补延长 (6)2.4.2 年径流频率计算 (7)2.5 洪水 (7)2.5.1 洪水特性及成因 (7)2.5.2 循化水文站天然设计洪水 (8)2.5.3 区间洪水 (8)2.5.4 受上游水库调蓄后的积石峡水库频率洪水 (9)2.5.5 入库设计洪水过程线 (10)2.5.6 施工导流及渡汛流量 (11)2.6 泥沙 (12)2.6.1 入库悬移质泥沙及特性 (12)2.6.2 入库推移质泥沙 (13)第3章调洪计算 (13)3.1调洪计算说明 (13)3.1.1调洪计算目的 (13)3.1.2调洪演算的原理 (13)3.2调洪计算结果整理 (14)3.2.1调洪演算基本资料 (14)3.2.2调洪计算过程及结果 (16)第4章工程地质 (28)4.1地层岩性 (28)4.2 地质构造和地震 (29)4.3场址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 (29)4.4 地震基本烈度 (30)4.5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30)4.5.1 库区地质概况 (30)4.5.2 水库渗漏及固体径流 (31)4.5.3 水库诱发地震 (31)4.5.4 水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1)4.6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32)4.6.1 地形条件 (32)4.6.2 地层岩性 (33)4.6.3 地质构造 (34)4.6.4 水文地质 (34)4.6.5 岩体风化卸荷特征 (34)第5章枢纽布置 (35)5.1坝址比选 (35)5.2坝轴线比选 (35)5.3坝型比选 (36)5.4枢纽布置 (36)第6章建筑物设计 (37)6.1剖面设计 (37)6.1.1坝顶高程 (37)6.1.2坝顶宽度 (40)6.1.3坝高 (40)6.1.4坝坡 (41)6.2泄洪洞设计 (41)6.2.1泄洪洞说明 (41)6.2.2体型设计 (41)6.2.3水面线计算 (43)6.2.6细部设计 (46)6.3渗流分析 (47)6.3.1渗流分析说明 (47)6.3.2渗流分析计算 (47)6.4稳定分析 (50)6.4.1.稳定分析的目的 (50)6.4.2.稳定分析计算 (51)6.4.3最危险圆弧的确定 (51)第7章溢洪道设计 (65)7.1溢洪道说明 (65)7.3 控制段 (65)7.3.1堰面曲线的确定 (66)7.3.2衔接面计算: (67)7.3.3泄流能力计算 (68)7.4 泄槽设计 (68)7.4.1 泄槽的平面布置及纵、横剖面 (69)7.4.2试算槽内正常水深 (70)7..4.3推算水面曲线 (71)7.4.4掺气减蚀 (72)7.4.5 边墙高度确定 (74)7.4.6 泄槽的衬砌 (75)7.5溢洪道消能设计 (75)第8章泄洪排沙底孔 (76)8.1 排沙底孔布置 (76)第9章地基处理 (77)9.1地基处理的主要要求 (77)9.2地基的处理 (77)9.3岸坡的处理 (78)9.3.1帷幕灌浆 (78)致谢 (80)参考文献: (81)第1章工程概述1.1 工程概况积石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积石峡出口处,是黄河上游干流龙~青段梯级规划的第五个大型梯级电站,距循化县城30km处,距西宁市206㎞,距民和县城100㎞。
积石峡水电站枢纽设计基本资料1 工程概况积石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积石峡出口处,是黄河上游干流龙~青段梯级规划的第五个大型梯级电站,距循化县城30km处,距西宁市206㎞,距民和县城100㎞。
积石峡水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
该工程水库为日调节水库,正常蓄水位1856m,工程规模为Ⅱ等大(2)型,大坝为1级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及厂房均为2级建筑物。
大坝、泄水、引水发电建筑物按5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其入库洪峰流量分别为5850 m3 /s和7550 m3 /s。
厂房按200年一遇洪水设计,考虑机组参与泄洪,厂房按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泄水建筑物消能防冲按50年一遇设计。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采用全年围堰挡水、隧洞导流、基坑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
2 水文2.1 流域概况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各恣各雅山的长日曲,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于山东省恳利、利津两县之间流入渤海,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52443km2。
黄河上游大部分河流穿行于海拔3000~4000m的高山峡谷之间,河道迂回曲折,流域植被率高,水土保持良好,河流水量丰沛,径流比较稳定。
在四川省吉迈至玛曲段有白河和黑河两支流汇入,使干流水量显著增加。
黄河入龙羊峡后,经峡谷和川地相间地段,于清水大庄下游2km进入积石峡。
积石峡水电站坝址位于积石峡峡谷出口处,距河源1938km。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46749 km2,占全流域面积的19.5%,而水量站全流域水量38.8%。
积石峡坝址上游有已建的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及公伯峡水电站,龙羊峡水库是一个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巨型水库,总库容达275×108m3。
龙羊峡水电站与下游刘家峡水库联合调度运用,使积石峡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提高积石峡的发电效益,同时大大削减积石峡入库洪水,减小积石峡水库的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
李家峡、公伯峡水库为日调节水库,调节性能较差,对积石峡水库的入库洪水和径流年内分配影响较小。
黄河积石峡水电站上游围堰乌卡斯砼防渗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积石峡工程项目部工程技术办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批准:审查:编写:1.工程概述积石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积石峡出口处,是黄河上游干流“龙青段梯级规划”的第五个大型梯级水电站,距上游在建的公伯峡水电站60km,距省会西宁市公路里程206km,距循化县城、民和县城分别为30km和100km。
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上游围堰为土石围堰,围堰轴线布置在导流隧洞进口下游约105m处,距坝轴线约200~300m,上游坡脚距导流洞进口约22m,围堰和截流戗堤结合布置,按Ⅳ级建筑物设计,其挡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相应流量为Q=2530m3s,相5%应上游水位为▽1813.50m,加上规定的安全超高和风浪爬高,堰顶高程定为▽1815.00m,最大堰高43.5m(▽1771.50~▽1815.00m),堰顶长度170m,考虑到连接两岸交通的要求,将堰顶宽度设为10m。
围堰基础防渗和堰体防渗采用砼防渗墙上接土工膜防渗型式。
2007年5月17日,由黄河公司副总经理谢小平主持在积石峡电站工地召开了有关标段间的协调会。
经与会代表讨论,因上游围堰左、右岸(尤其是左岸)原河床存在有深槽及水平透水层,经实测通过上游围堰的渗水量大约在5000m3(紧邻现墙堤下游面)、填筑高程至EL1790.00m。
临建工程量:临建工程基础开挖772.5m3、导向槽混凝土浇筑(C20W6E200二级配)175.1m3、倒渣平台混凝土浇筑(C15二级配)144.2m3、浆砌石排浆沟砌筑51.5m3、浆砌石储浆池、储料仓砌筑61.8m3、导向槽钢筋制安5.775t、枕木20cm×20cm铺设25.75m3、钢轨Q=43㎏m铺设535.6m、M7.5砂浆抹面319.3㎡。
主体工程量:乌卡斯砼防渗墙造孔约为2500m2(防渗墙长约130m、厚80cm、平均深度20m),C20W6F200(二)砼浇筑约1600m3。
一章 综 述 1.1工程概况 1.1.1概况 积石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积石峡出口处,是黄河上游干流“龙青段梯级规划”的第五个大型梯级水电站,距上游在建的公伯峡水电站60km,距省会西宁市公路里程206km,距循化县城、民和县城分别为30km和100km。地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见《第三卷·图册》对外交通示意图(JSX5-TB-1-1)。 积石峡水电站主要任务是发电。该工程水库为日调节水库,正常蓄水位1856m,最大坝高101m,总库容2.94亿m3,最大发电水头73m,总装机容量1020MW,保证出力332.3MW,多年平均发电量33.63亿Kw·h。 积石峡水电站工程枢纽建筑物有砼面板堆石坝、左岸表孔溢洪道、左岸中孔泄洪洞、左岸泄洪排沙底孔、左岸引水发电系统、坝后厂房组成。工程规模为二等大(2)型,大坝为1级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及厂房均为2级建筑物。大坝、泄水、发电引水建筑物按5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其入库洪峰流量分别为5850m3/s和7550m3/s;厂房按200年一遇洪水设计,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泄水建筑物消能防冲按50年一遇设计。电站采用 330kV一级电压接入系统,出线三回。电气主接线选用发电机与主变压器采用单元接线方式, 330kV侧为3/2断路器接线方式。积石峡水电站施工采用全年挡水、导流隧洞和泄洪排沙底孔联和导流、基坑全年施工的导流方式。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轴线方位为NE69°0′5.43″,坝顶长度为324.0m,坝顶宽度为10.0m,最大坝高101m,上游坡1:1.5,下游坡1:1.4,坝顶设有高度为5.2m的“L”墙与面板相接,坝顶高程1861.0m。左岸上游设坝前塔式电站进水口和溢洪道右侧重力式挡墙与趾板连接,右岸上游高边坡与趾板连接。 面板为不等厚,厚度t=0.3+0.003H,面板间设垂直缝;面板与趾板、坝前塔式电站进水口、左岸表孔溢洪道右侧重力式挡墙间设周边缝,发电引水钢管外包混凝土右侧边缘顶部对应的面板垂直缝设周边缝;坝顶防浪墙与面板和左岸溢洪道混凝土边墙间设伸缩缝。坝体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分面板上游面下部土质和粉细砂斜铺盖及盖重区、混凝土面板、混凝土趾板、垫层区、过渡层区、反滤区、排水区、主堆石区及下游次堆石区。坝体填筑总量318万m3。 右岸边坡为永久边坡,按4:1开挖,每隔20m设2m宽马道,最大垂直高度160m,岩层倾向岸外,为顺向边坡,不利于边坡稳定。岩体层面、断层与裂隙的分布和组和构成边坡不稳定岩体。对开挖边坡,采取锚喷处理措施,并视开挖情况进行深锚杆加固处理,喷砼厚10cm,系统锚杆长6m,马道下部设2排锁口锚杆,锁口锚杆长9m,间排距2m。在岩石破碎、裂隙发育部位设锚筋桩,局部加设预应力锚索,同时边坡设排水孔。电站进水口为坝前塔式,左邻溢洪道右侧为拦河大坝。采用一机一管引水方式,共设三个进水口。由右起依次为1#、2#、3#进水口,每段宽20m,加上两侧2.0m边墙总宽度为64.0m。上下游方向总长为48.0m,分为两段,拦污栅段和闸门段。设两台门机,分别用于拦污栅、排沙洞、溢洪道检修门和电站工作门及检修门的吊运安装。进水塔顶部高程为1861m,塔基岩面高程为1815.5m。塔基设有齿槽,建基高程为1809.00m。齿槽内设置 3m×3.5m的帷幕灌浆排水廊道,也可作为交通及观测之用。 电站进水口的帷幕灌浆排水廊道向左延伸,从溢洪道底部的帷幕灌浆排水廊道伸入左岸岩体。
1.1.2水文气象 1.1.2.1水文 积石峡水电站各种频率受上游水库调蓄后的洪水洪峰流量见表1-1。
表1-1 积石峡受上游水库调蓄后的设计洪峰流量表 流量:m3/s
项目 各种频率设计值 (%) 0.02 0.1 0.2 0.5 1 2 5 20 Qm 7550 6050 5850 5600 5400 4990 4280 3160 *此值为逐小时瞬时过程最大流量。 积石峡分期施工洪水成果见表1-2。
表1-2 积石峡分期施工洪水成果表 流量:m3/ s
月 份 洪 水 标 准 (%) 1 2 5 10 1~6 / / 1460 1460 7~10 3260 2730 2530 2380 11~12 / / 1460 1460 1.1.2.2气象 坝址以上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冬寒夏凉,日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降水集中,蒸发量大,空气干燥。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份,多年平均降雨量266.2mm,多年平均年蒸发量2131.4mm,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2712.7h,最大风速24m/s,风向ESE,历年平均风速为3.3 m/s。详见表1-3。 1.1.3工程地质 1.1.3.1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坝址区出露基岩主要为白垩系下统河口群,按岩性组和共分五大层(K11~K51)。岩层走向NE24°~30°,倾角11°~12°,在坝址区呈平缓皱曲,上坝址倾左岸偏下游。 K11层:深灰色杂色砾岩,上部夹粗中粒砂岩。主要分布在坝区上游木场村一带。 K21层:紫红色中细砂岩,砖红色泥质粉砂岩,砖红色泥铁质粉砂岩,灰色砾岩。该层岩性软弱,力学强度较低,软弱夹层及裂隙较发育,主要分布于坝址区河床及两岸较低部位以及木场村一带。 K31层:紫红色、青灰色中细砂岩夹紫红色砾岩,紫红色、紫灰色砾岩,局部夹泥质粉砂岩,单层厚25~40cm。该层强度中等,软弱夹层及裂隙中等发育,主要分布于坝址区两岸。 K41层:砖红色、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及中细砂岩、砾岩,砖红色泥质粉砂岩夹杂色砾岩,单层厚0.3~2m。该层强度较差,软弱夹层发育,主要分布于坝址区左岸坝肩及右岸较高部位。 K51层:紫红、紫灰色砾岩夹细、粗粒砂岩为主,局部夹有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该层强度较差,表面易风化破碎,主要分布于坝址区左岸较高部位。 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1.1.3.2砼面板堆石坝河床坝基工程地质条件 河床靠左岸发育一长条形深槽,纵向长约160~170m,上游宽10~20m,下游宽20~50m,深槽最深部位的基岩面高程1758.39m。 河床靠右部位覆盖层(砂卵砾石)较薄,一般5~7m,靠左岸部位一般10m左右,最厚处达24m(ZK59#钻孔深槽处)。覆盖层中,以砂卵砾石为主,少量中、细砂,无完整的砂层,局部仅以透镜体形式出露。一般粒径30~50mm,大者100~120mm,分选差,磨圆度好,无胶结,中等密实,渗透系数3.4~5.8×10-2cm/s,压缩模量30~40MPa。 表1-3 积石峡站1961年~2001年气象要素统计表 项 目 单位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全年 多年平均气温 ℃ -5.0 -1.2 4.8 10.8 14.7 17.6 19.8 19.5 15.0 9.3 2.1 -3.6 8.7 多年平均最高气温 ℃ 3.0 6.3 12.1 18.2 21.5 24.2 26.5 26.2 21.3 16.3 10.0 4.3 15.7 多年平均最低气温 ℃ -11.6 -7.3 -1.3 4.0 8.1 10.8 13.5 13.5 9.6 3.4 -4.4 -9.8 2.3 多年各月绝对最高气温 ℃ 12.7 18.4 26.1 32.8 32.1 34.1 38.2 34.4 32.0 26.6 20.0 14.8 38.2 多年各月绝对最低气温 ℃ -19.9 -18.8 -12.4 -9.4 -1.5 3.0 6.8 6.3 0.6 -8.3 -15.0 -18.4 -19.9 多年各月最小相对湿度 % 5 2 1 1 6 7 15 12 12 6 3 6 1 多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 % 45 43 44 45 54 61 65 63 65 60 51 51 54 多年各月平均降水量 mm 0.3 0.5 2.2 10.0 29.5 39.5 80.3 67.9 50.5 20.5 1.1 0.2 266.2 多年各月日照时数 小时 213.6 203.6 224.8 238.7 249.6 241.5 247.4 249.1 197.0 211.5 217.0 219.3 2712.7 多年各月平均蒸发量 mm 62.8 101.6 207.1 276.2 265.2 229.6 244.4 255.5 188.1 149.1 96.9 55.0 2131.4 多年各月地面平均温度 ℃ -4.7 0.2 7.5 15.1 20.1 23.3 24.6 23.1 17.6 11.3 2.8 -3.9 10.9 多年各月地面平均最高温度 ℃ 16.1 22.6 30.8 39.5 43.0 45.9 44.2 42.7 36.0 30.9 23.4 16.3 32.6 多年各月地面平均最低温度 ℃ -16.6 -12.4 -5.0 1.2 5.8 9.1 12.1 11.7 7.8 0.9 -8.5 -15.0 -22.5 多年各月地面极端最高温度 ℃ 31.2 41.5 50.9 63.4 66.5 70.5 67.5 63.9 61.1 51.0 38.0 28.3 70.5 多年各月地面极端最低温度 ℃ -26.8 -23.4 -19.9 -13.6 -6.1 0.3 4.3 3.3 -2.8 -14.3 -20.0 -26.0 -26.8 多年各月最大积雪深度 cm 6 3 4 1 2 0 0 0 0 3 3 2 6 多年各月最大风速 m/s 17.0 18.0 17.0 24.0 18.0 19.0 14.0 16.0 18.0 17.0 16.0 18.0 24.0 多年各月最多风向 C SE C SE ESE SE ESE ESE C ESE C ESE ESE ESE C ESE C SE C SE C ESE 多年各月平均风速 m/s 2.3 3.5 4.3 4.2 3.6 2.9 2.9 3.2 3.2 2.9 2.5 2.0 3.1 多年各月平均冻融循环次数 次 16.5 16.1 9.2 0.0 0.0 0.0 0.0 0.0 0.0 3.9 19.5 17.5 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