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246-2012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组和充电器通用技术条件.pdf
- 格式:pdf
- 大小:683.86 KB
- 文档页数:19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标准
电动汽车所使用的锂离子蓄电池需要符合一系列的标准,以确
保其安全性、性能和可持续性。
首先,锂离子蓄电池需要符合国际
电工委员会(IEC)的相关标准,如IEC 62660和IEC 62133,这些
标准规定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充放电特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
另外,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标准,电动汽车所使用的
锂离子蓄电池也需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或地区标准,例如在欧洲需要
符合CE标准,美国需要符合UL标准等。
除了安全性能外,锂离子蓄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充电
速度等性能指标也需要符合行业标准。
例如,能量密度需要足够高
以满足电动汽车对续航里程的需求,循环寿命需要足够长以保证电
池的使用寿命,充电速度需要足够快以提高用户的充电便利性。
此外,关于锂离子蓄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也有一系列的标准
和规定,以确保电池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这些标准涉及到电池的
材料回收利用率、回收流程和再利用技术等方面。
总的来说,电动汽车所使用的锂离子蓄电池需要符合国际、国
家和地区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其安全性、性能和可持续性。
制定和遵守这些标准对于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ICS 43.150Y14DB12轻 型 电 动 三 轮 自 行 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Light electric tricycle for delivery use ―General technicalrequirements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2/390-2008前言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的5.1.1、5.1.3、5.1.4、5.2.1、5.2.2、5.2.3、5.2.4、5.2.5、5.2.6、5.2.7、5.2.8.2、5.2.9、5.2.10、5.2.11、5.2.12.1、5.2.12.3、5.2.12.4、5.2.12.5、5.5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国家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大安电动车有限公司、天津市飞鸽电动三轮车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市中天机电产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新、马国富、张云龙、赵贵森、魏强、刘春风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的定义、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载重量不超过150k g,其作用主要用于代步或家用载物的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
本标准不适用于残疾人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要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3565-2005自行车安全要求G B/T3566-1993自行车 装配要求Q B/T1716-1993自行车 链条Q B1881-1993自行车 前叉Q B2191-1995自行车 反射器3定义3.1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 Light electric tricycle以蓄电池为辅助能源,具有一个方向轮和两个驱动轮,能实现人力骑行和电动骑行的特种三轮车,其作用主要用于代步或家用载物,载重量不超过150k g。
锂电池移动充电车技术参数1基本信息移动式充电电源的主要用途应是给没有市电配电或配电功率不够而无法安装充电桩的远机位的电动车辆提供移动式充电,也可以给飞行区内电动车辆进行应急充电,类似于一个移动式的大功率“充电宝”。
2产品标准2.1GB/T18384.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2.2GB/T18384.2《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2.3GB/T18384.3《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2.4GB/T18487.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2.5GB/T27930《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2.6GB/T20234.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2.7GB/T20234.3-《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2.8GB/T32960.3《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讯协议及数据格式》3.9AC-137-CA-2015-20R1《电动式航空器地面服务设备通用技术要求》4.10NB/T33001《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5.11NB/T33008.1《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第1部分:非车载充电机》6.12C-CCF/XFJJ-O1《电动客车动力锂离子电池箱火灾防控装置通用技术要求》3工作条件产品应适用环境条件:7.1海拔高度不超过4500m;3.2环境温度:-35 ℃〜+55 ℃;3.3空气相对湿度:5%RH~100%RH4主要技术参数4.1充电输入直流输入最大电流三250A直流输入电压范围420-657V4.2电池参数蓄电池类型:磷酸铁锂品牌: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赣锋锂业之一国内知名品牌额定电量三157kWh4.3充电机参数额定功率三60kW输出电压:200VDC-750VDC输出电流:0—103.8A充电枪规格:国标125A充电枪数量三18.6牵引、转向及制动前轮上应配有牵引杆、转向机构和驻车制动机构,整车应适合机场的行李拖车进行牵引,牵引速度不超过25km∕h.5基本组成单元及特点移动式充电电源应由动力电池系统、充电机、拖车底盘、罩壳、火灾防控装置等组成。
前言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北方汽车质量监督检验鉴定试验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锋、汪继强、王子冬、肖成伟、毛立彩、赵淑红、李丽、陈人杰等。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铿离子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汽车用标称电压单体3.6 V 和模块n×3.6V(n为蓄电池数量)的铿离子蓄电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900.11 电工术语原电池和蓄电池【egvI EC60050(482):2003】3、术语、定义和符号3.1 术语和定义GB/T2900.1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能量型蓄电池high energy density battery以高能量密度为特点,主要用于高能量输出的蓄电池。
3.1.2功率型蓄电池high power density battery以高功率密度为特点,主要用于瞬间高功率输出、输人的蓄电池。
3.1.3容量恢复能力charge recovery蓄电池在一定温度下,储存一定时间后再行充电,其后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之比。
3.1.4充电终止电流end-of-charge current在指定恒压充电时,蓄电池终止充电时的电流。
3.1.5爆炸explosion蓄电池外壳破裂,内部有固体物质从蓄电池中冲出,并发出声音。
3.1.6起火fire蓄电池壳体中冒火。
锂离子电池国内外测试标准
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性能测试:包括充放电容量、循环寿命、倍率性能、自放电率等。
热性能测试:包括热稳定性、热释放速率、电池内温升等。
安全性能测试:过充、过放、短路、撞击等。
环境适应性测试:高温、低温、湿度等。
在国际上,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标准和规范主要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制定。
IEC 62660-1是锂离子电池的通用测试方法,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测试方法,包括电性能、热性能、安全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测试。
IEC 62660-2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分类和标识规则,包括电池的型号、额定容量、电压、生产日期等信息。
IEC 62660-3则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要求,包括电池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工艺等方面的要求。
ASTM D5296-17也是锂离子电池的测试标准和规范,其中规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测试方法,包括电性能、热性能、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在国内,ISO在动力锂离子电池方面制定的标准有ISO 12405-1∶2011《电驱动车辆———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及系统测试规程第1部分:高功率应用》、ISO 12405-2∶2012《电驱动车辆——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及系统测试规程第2部分:高能量应用》及ISO 12405-3∶2014《电驱动车辆——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及系统测试规程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分别针对高功率型电池、高能量型电池以及安全性能要求,目的是为整车厂提供可选择的测试项和测试方法。
总的来说,这些标准都是为了确保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问题,如电池爆炸、起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