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鉴定常识死亡
- 格式:pptx
- 大小:179.21 KB
- 文档页数:11
死亡时间的推断方法死亡时间,在法医学鉴定中都以“死亡经过时间”一词来表达。
死亡经过时间是指死亡发生至法医检验所经历的时间。
死亡时间的推断,是法医学鉴定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死亡时间对确定案发时间,认定和排除犯罪嫌疑人,划定侦查范围有重大意义,尤其是案件涉及多个犯罪嫌疑人时,准确判明死亡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死亡时间的法医学判断,由于影响尸体变化的因素复杂且多变,因此不可能达到十分精准的地步,一般来说,死亡经过时间越短,尸体毁坏越轻,结论越准确。
国内外法医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采用多种指标,综合气候环境等自然因素,从各个层面研究出了尸体变化的大致规律,以帮助法医检验并判断被害人的死亡时间。
一、利用超生反应推断死亡时间由于人体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不一致,临床死亡发生后能存活的时间也不一样。
因此能够根据还具有生活能力的组织、器官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判断死亡时间。
利用超声反应推断死亡时间局限于对死后不久的尸体,其死亡时间不应超过发生的超生反应可能存在的时间。
常用的用于推断死亡时间超生反应及其在尸体上存在的时间是:二、利用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尸体受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发生一系列有相对规律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认定死亡发生的可靠依据,也是判断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和移动尸体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利用早期尸体现象推断死亡时间:人死亡后24小时内所发生的尸体变化1、肌肉松弛在尸体现象中最早出现,几乎与死亡同时发生。
2、尸僵死后由于肌肉纤维中的化学变化,肌肉先松弛,然后慢慢发生僵硬,肌肉强直,关节固定。
多数学者认为是A TP的不断分解减少引起。
3、尸斑人死亡以后,血液受重力的作业,积存在尸体的低下部位,透过皮肤形成有色的斑块。
尸斑的出现有较为明显的规律性:4、尸冷人死亡以后产热停止,体内原有的热量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水分蒸发等方式散失,尸体温度降至或低于环境温度。
尸冷是推断死亡经过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影响因素太多且不恒定,只有相对的规律性:5、角膜混浊生前角膜透明,可以透视到瞳孔,死后角膜不再透明,以至变成白色膜状。
验尸基本常识“当代的福尔摩斯”,“物证大师”美籍华人李昌钰博士仅仅利用32克人体的残留组织就成功指证了康州碎木机杀人案。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太神奇了!而且锠钰博士最近来中国了,在各地做免费的演讲!)这极大的激发了我对验尸的兴趣,全做消遣娱乐,长长见识.侦探的一些基本常识A验尸"是对死后尸体的详细检查,也可能作为一种"POST-MORTEM"的描述。
随着德国的高速发展,经过多年的科学实践,这个过程已经很精确并让调查员描绘出清楚的死亡现场图。
验尸是由病理学家或验尸官来执行的,用于揭示死亡的原因,诸如武器的使用(假如有使用的话)和死亡的时间。
当法律不需要执行验尸时,他们要得到受害者的许可才可执行(在这里,我们假设凶杀案件是有疑问的)。
虽然验尸在多数的时候与犯罪的目的无关,但它们仍然在谋杀调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样的调查应该是优先的,因它在法医学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死亡的原因不管是无犯罪事实的灾祸或是掩饰了的谋杀,验尸都是测定在谋杀案件中死亡原因的最精确方法。
"死因"描述了死亡是怎样发生的(如,由于大量失血)和不用为受害者怎样被杀(也就是死亡的方式)而烦恼。
不管死亡的方式是意外的、自然的、自杀或是谋杀,测量的方法将会依靠该情形和案件的种类的变化而确立。
案例一(纵火受害者)当在火灾现场发现尸体时,首先是检查尸体的呼吸道有无任何烟灰痕迹。
烟灰的存在将暗示死亡是由窒息引起的,受害者缺氧死亡。
其次,血液样本会被分析,这包括在血流中的氰化物或二氧化碳的存在和其他有毒物质。
氰化物毒药标志了死亡原因,它是由于人造物质(通常是家具)燃烧而释放出来的;在其他案件中,尸体的鬓角会有红肿的边缘(由于红细胞尝试修复烧伤的皮肤)将被确定为受害者死于燃烧。
身体的伤口和破损的地方开始会被认为是由于火烧引起的,但如果有流血的迹象,将可断定在着火前受害者已经死亡,这意味着火灾只是掩饰险恶罪行的现象。
验⼫的⼀些基本常识!(别觉得恐怖,你是不是对那些什么都懂的...“当代的福尔摩斯”,“物证⼤师”美籍华⼈李昌钰博⼠仅仅利⽤32克⼈体的残留组织就成功指证了康州碎⽊机杀⼈案。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太神奇了!⽽且锠钰博⼠最近来中国了,在各地做免费的演讲!)这极⼤的激发了我对验⼫的兴趣,全做消遣娱乐,长长见识.侦探的⼀些基本常识A验⼫"是对死后⼫体的详细检查,也可能作为⼀种"POST-MORTEM"的描述。
随着德国的⾼速发展,经过多年的科学实践,这个过程已经很精确并让调查员描绘出清楚的死亡现场图。
验⼫是由病理学家或验⼫官来执⾏的,⽤于揭⽰死亡的原因,诸如武器的使⽤(假如有使⽤的话)和死亡的时间。
当法律不需要执⾏验⼫时,他们要得到受害者的许可才可执⾏(在这⾥,我们假设凶杀案件是有疑问的)。
虽然验⼫在多数的时候与犯罪的⽬的⽆关,但它们仍然在谋杀调查中扮演着重要的⾓⾊。
这样的调查应该是优先的,因它在法医学中有着重⼤的影响⼒。
死亡的原因不管是⽆犯罪事实的灾祸或是掩饰了的谋杀,验⼫都是测定在谋杀案件中死亡原因的最精确⽅法。
"死因"描述了死亡是怎样发⽣的(如,由于⼤量失⾎)和不⽤为受害者怎样被杀(也就是死亡的⽅式)⽽烦恼。
不管死亡的⽅式是意外的、⾃然的、⾃杀或是谋杀,测量的⽅法将会依靠该情形和案件的种类的变化⽽确⽴。
案例⼀(纵⽕受害者)当在⽕灾现场发现⼫体时,⾸先是检查⼫体的呼吸道有⽆任何烟灰痕迹。
烟灰的存在将暗⽰死亡是由窒息引起的,受害者缺氧死亡。
其次,⾎液样本会被分析,这包括在⾎流中的氰化物或⼆氧化碳的存在和其他有毒物质。
氰化物毒药标志了死亡原因,它是由于⼈造物质(通常是家具)燃烧⽽释放出来的;在其他案件中,⼫体的鬓⾓会有红肿的边缘(由于红细胞尝试修复烧伤的⽪肤)将被确定为受害者死于燃烧。
⾝体的伤⼝和破损的地⽅开始会被认为是由于⽕烧引起的,但如果有流⾎的迹象,将可断定在着⽕前受害者已经死亡,这意味着⽕灾只是掩饰险恶罪⾏的现象。
死亡和死后变化【脑死亡】★☆★☆:是指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全脑功能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丧失。
因此称为全脑死亡(total brain death)。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注意和书上答案不同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2.自发呼吸停止;3.脑干反射消失;4.脑电波消失(平坦);在所有检查方法中,能证明脑循环停止是确诊脑死亡最可靠的根据。
凡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小时或72小时内反复测试,多次检查,结果无变化,即可宣告死亡。
【脑死亡与植物状态】★☆★☆所谓植物状态是指由于神经中枢的高级部位大脑皮质功能丧失,使病人呈意识障碍或者昏迷状态,而皮质下中枢部位(皮质下核和脑干等)的功能仍然存在,此状态的病人仍有呼吸、循环、体温调节、消化吸收、分泌排泄、新陈代谢等功能。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将重度脑损伤而处于持续植物状态的患者错误地当作脑死亡者而放弃抢救和治疗是不合法的。
【死亡的过程】:濒死期(agonal stage)又称临终状态。
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发生严重障碍,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为意识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周期性呼吸。
临床死亡期(clinical death)又称躯体死亡(somatic death)或个体死亡。
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质扩散到皮质下部位,延髓处于极部抑制状态,瞳孔放大,各种反射消失。
在临床死亡过程中,血液循环停止后,大脑皮质层耐受缺氧的时间,通常为5-6分钟,此即为一般临床死亡期的持续时间。
生物学死亡(biological death)又称全体死亡、细胞死亡或分子死亡,是死亡的最后阶段。
此期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功能永久停止。
整个机体已不可能复活。
随着生物学死亡过程的进展,相继出现尸斑、尸僵等早期尸体现象。
【法医学的死亡分类】:1.非自然死亡(unnatural death)又称暴力性死亡。
是指某一种或几种外来的作用因素导致的死亡。
法医工作中的鉴定人体疑似品死亡原因法医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主要应用于刑事司法鉴定、医院病理学等领域。
在法医学中,鉴定人体疑似品死亡原因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根据现有的法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将就法医工作中的鉴定人体疑似品死亡原因进行探讨。
一、鉴定人体疑似品死亡原因的基本原则在进行人体疑似品死亡原因鉴定时,法医人员需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法医人员应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处理人体疑似品死亡原因的鉴定工作,不能受任何主观因素和压力的影响。
2.全面性原则:法医人员在鉴定人体疑似品死亡原因时,应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因素,包括体征、病史、化验结果等。
3.科学性原则:法医人员应根据科学的方法和理论,运用各种科学手段进行鉴定,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客观性原则:鉴定人体疑似品死亡原因应遵守客观性原则,即依据可靠的科学证据来作出结论,不能凭主观臆断。
二、鉴定人体疑似品死亡原因的方法与步骤在鉴定人体疑似品死亡原因时,法医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
主要的鉴定方法如下:1.勘察法:法医人员需要亲临现场,对尸体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勘察,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2.尸体解剖法:法医人员需要对尸体进行解剖,包括外观观察和器官解剖,以获取尽可能全面的信息。
3.化验检测法:法医人员可对尸体进行化验,检测体液、组织等样本,以获取更准确的鉴定结果。
4.专家研讨法:在鉴定人体疑似品死亡原因时,法医人员可以进行专家研讨和讨论,汇集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鉴定人体疑似品死亡原因的步骤如下:1.收集资料:法医人员首先需要收集与死者相关的资料,包括个人信息、病史、生活方式等。
2.勘察现场:法医人员需要亲临现场,对尸体的外貌、周围环境等进行勘察,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3.尸检解剖:法医人员根据勘察结果进行尸体解剖,包括外观观察和器官解剖,并对病变器官进行取样检测。
4.化验检测:根据解剖结果,法医人员可以对尸体进行化验检测,以获取更准确的鉴定结果。
死者死亡时间的方法法医学上死亡时间又叫死亡经历时间,是指从死者死亡发生到法医进行尸体检验时所经过的时间,又称死后经过时间,通常描述为死后多少天或多少小时。
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是法医尸体检验和命案现场勘查的任务之一,对于判明罪犯作案时间、确定侦查范围、甄别重点嫌疑人等都有重要作用。
推断死亡时间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推断,如尸体本身现象推断死亡时间、尸体胃肠道食物推断死亡时间、从死后化学变化推断死亡时间等。
一、从尸体本身现象判断死亡时间当人死亡之后,尸体本身会呈现出一定的现象,医学上将这些现象划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不同时期尸体现象可以用来推定死者死亡时间,最近又增加了一个判断死亡时间的新方法,叫做眼球化学法,是由美国的内科医师约翰·科发现的,他视察到人在死亡之后,尸体内红细胞会不断有规律的破裂,红细胞内的钾离子会不断的有规律的进入眼玻璃体液,据此人们完全可以准确判断出死亡时间。
因为这种方法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所以测得的死亡时间比较精确。
(一)根据早期尸体现象判断1.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一般来说,春秋季成年尸体,尸体温度在室内每小时下降0.83摄氏度。
水中尸体每小时可下降3--4摄氏度。
夏季烈日下的尸体、死前发生肌肉痉挛或者激烈搏斗的尸体,死后一段时间内,试问还能上升,即环境因素、衣着多少、尸体本身情况、死因都会影响判断。
以春秋季节为准,尸体颜面、手足等裸露部分有冷却感,为死后1~2小时或以上,着衣部分皮肤有冷却感,为死后4~5小时;死后最初10小时,尸体直肠温度每小时平均下降1℃;10小时后,每小时平均下降0.5~1℃;肥胖尸体在死亡后最初10小时,尸温每小时平均下降0.75℃,消瘦尸体每小时平均下降1℃。
夏季尸冷速率是春秋季的0.7倍,冬季是春秋季的1.4倍;暴露在冰雪天气的尸体,尸温在死后数小时即降至环境温度。
2.根据尸斑推定死亡时间3.根据尸僵判断死亡时间尸僵出现和缓解的时间、强度,与死者肌肉发育、年龄、死亡原因及其环境因素有关。
法医学重点整理一、名解1、脑死亡:是指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全脑功能的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2、假死:人体生命功能处于极其微弱的状态,以致被误认为死亡。
原因有电击,窒息等.3、巨人观:尸体腐败扩展到全身时,尸体软组织内充满腐败气体使整个尸体膨胀,体积变大,面目全非,称为腐败巨人观。
4 泡沫器官:肝、肾等实质器官因产生腐败气体而形成大小不等的海绵样空泡,称之为~二、分析死亡原因.(案例分析)死亡原因有六种:损伤、窒息、中毒、烧冻、电击、疾病。
要根据不同案例具体分析。
三、简答1、尸斑分为那几个时期?分期死后时间(h)特点坠积期 5~6h内可转移血液在血管内,指压褪色,6h后开出现双侧尸斑切开血管见血液流出8~12h坠积扩散期 12~24h 血液渗入组织间,重压褪色,切开血管见血液缓滴浸润期 >24 溶血成分渗入细胞内,重压不褪色,切开干燥2、早期尸体现象的类型和意义.早期尸体现象:死后24小时内,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的影响出现的死后改变.主要类型法医学意义肌肉松弛判断是否移尸皮革样化确定损伤部位、时间;致伤物的推断;角膜混浊推断死后经过时间尸冷推断死亡时间尸斑死亡确证之一。
可推测死亡时的尸体位置和以后位置有无变更。
根据尸斑发展的各期大致可以推测死亡时间.尸斑的颜色能提示某些中毒。
尸斑浓、淡能指出尸体的血流量和性状。
尸斑能指出外界环境条件对尸体的影响.尸僵推断死亡时间;死亡时的姿势;是否移尸。
尸体痉挛固定死前的姿态,对案情的推测有重要意义自溶和自家消化与变性、坏死等生前病变相鉴别.帮助推测死后经过时间。
(尸体现象的法医学意义:确定是否死亡;推断死亡时间;推断死亡原因及方式;推断致伤物;现场重建.)3、腐败表现形式。
尸臭,尸绿,腐败气泡水泡,泡沫器官,腐败静脉网,巨人观、死后呕吐、死后分娩等.4、什么是死亡时间?如何推断?死亡时间在法医学上指死后经历时间或称死后间隔时间,即发现、检查尸体时距死亡发生时的时间间隔。
法医工作中的尸体解剖与死因鉴定法医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主要研究尸体解剖和死因鉴定等相关内容。
尸体解剖和死因鉴定在法医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可以揭示出具体死因,还可以为刑事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线索。
下面我们将重点讨论法医工作中的尸体解剖和死因鉴定的相关内容。
一、尸体解剖尸体解剖是指对死者尸体进行仔细的解剖观察和研究,以获取关于死因、时间、方式和死亡机制等方面的信息。
尸体解剖一般包括外观检查、器官检查和组织检查等步骤。
在尸体解剖过程中,法医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在保证尸体完整性和尊严的前提下,进行全面、细致的解剖操作。
他们会从头到脚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检查,注意记录尸体的各种病理特征和发现,如刀伤、骨折、内脏病变等。
通过这些观察和检查,法医人员可以初步了解尸体的死亡状况。
二、死因鉴定死因鉴定是指通过对尸体解剖和相关调查等手段,确定死者死亡的具体原因。
在法医工作中,死因鉴定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为人们还原事实,揭示罪恶,还可以为司法机关提供可靠的证据。
死因鉴定的过程需要经过科学的推理和研究分析。
法医人员会根据尸体解剖的结果,结合死者生前的病史、疾病病理特征等因素,综合考虑并进行分析评估。
在这个过程中,法医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死因鉴定时,法医人员要注意排除各种可能性,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他们会综合考虑尸体解剖和其他相关证据,例如环境调查、现场勘查等,得出一个既科学又可靠的结论。
三、法医工作的意义尸体解剖和死因鉴定作为法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公共安全和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尸体解剖和死因鉴定可以揭示死者的真实死因,从而为调查破案提供有力的线索。
通过法医人员的专业工作,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犯罪行为,以及犯罪行为的手段和方式等,对于侦破案件和制止犯罪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尸体解剖和死因鉴定可以为司法人员提供科学、客观的证据,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
法医人员经过专业的分析和判断,可以为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人员提供权威的意见和结论,减少错误判断的发生,确保司法裁判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死因鉴定的法医学依据与方法一、引言死因鉴定是法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它通过对遗体进行详细的解剖和分析,以确定死者的死因。
这项工作对于犯罪侦破、法律判决以及保护公民权益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阐述死因鉴定的法医学依据与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知识。
二、法医学依据1. 尸体解剖尸体解剖是死因鉴定的基础,它包括外部观察和内部解剖。
外部观察主要针对尸体的外貌、伤痕等进行观察,以初步确定死者的可能死因。
内部解剖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内脏器官、骨骼等,以获得更精确的死因鉴定结果。
2. 病理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是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来确定死因。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疾病相关的死亡案例,通过病理学的分析可以揭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细微变化,有助于确定死者的病因。
3. 毒物学检验毒物学检验是通过对尸体及其组织、液体等样本的化学分析,以确定是否受到毒物的作用。
这种方法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毒物中毒,以及毒物的类型、浓度等信息,对相关案件的侦破具有重要意义。
三、死因鉴定方法1. 机械致死机械致死是指外部暴力对人体造成的死亡,常见的方式包括刀伤、枪伤、跌落等。
在死因鉴定时,法医学专家会通过对受害者伤口的形态、位置、深度等进行分析,以及对伤口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等进行评估,来确定机械致死的可能性。
2. 窒息致死窒息致死是指因窒息而导致的死亡,可以是外力作用或者自身原因导致。
在窒息致死的死因鉴定中,法医学专家会仔细检查死者的呼吸道,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现象,比如堵塞、水肿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尸体解剖和组织学检验等方法来确定窒息致死的具体原因。
3. 中毒致死中毒致死是指因摄入、吸入或接触某种有毒物质而导致的死亡。
在死因鉴定时,毒物学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法医学专家会对尸体及样本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死者体内是否有毒物存在。
而毒物的类型和浓度等信息可以通过分析化验结果来获得。
4. 疾病致死疾病致死是指由于病理变化或疾病发作导致的死亡。
法医学在尸体意外死亡鉴定中的应用法医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应用自然科学和医学知识来解决法律问题的学科。
在尸体意外死亡鉴定中,法医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法医学在尸体意外死亡鉴定中的应用。
一、法医学基础知识为了更好地理解法医学在尸体意外死亡鉴定中的应用,首先需要了解一些法医学的基础知识。
1. 尸体解剖学尸体解剖学是法医学中的关键学科之一。
它涵盖了身体各个器官的解剖结构,可以通过对尸体进行解剖,找出死因以及其他潜在的异常情况,如病理变化、损伤等。
2. 病理学病理学是法医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学科。
通过对尸体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死因,并帮助确定是否存在任何潜在的疾病或病理变化。
3. 毒物学毒物学在尸体意外死亡鉴定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毒物学研究物质对人体的毒性及其影响,通过对尸体进行毒物学分析,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中毒情况,并找出中毒的具体原因。
二、尸体意外死亡鉴定程序尸体意外死亡鉴定是一项复杂的程序,需要法医学专家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1. 尸体勘验和现场调查在开始尸体意外死亡鉴定之前,必须进行尸体的勘验和现场调查。
这包括记录尸体的外部状况、周围环境以及其他可能与死因相关的信息。
2. 尸体解剖学检查尸体解剖学检查是尸体意外死亡鉴定的核心环节。
法医学专家会对尸体进行仔细的解剖,检查各个器官以及组织的状况,并寻找任何可能的死因线索。
3. 化验分析化验分析是尸体意外死亡鉴定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通过对尸体的血液、尿液、组织等样本进行检测,可以确定是否存在毒物、药物或其他化学物质的残留,并找出与死因相关的具体物质。
4. 病理学检查在尸体意外死亡鉴定中,病理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任何病理变化或疾病。
法医学专家会对尸体组织和细胞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以获取更加精确的死因信息。
5. 结论和报告最后,法医学专家将根据对尸体的勘验、解剖学检查、化验分析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得出综合的结论,并撰写相关的鉴定报告。
三、法医学在尸体意外死亡鉴定中的意义和挑战法医学在尸体意外死亡鉴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挑战。
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法医学推断死亡时间法医学意义上的死亡时间,指的是从死亡发生到法医进行尸体检验时所经过的时间,又称死后经过时间,通常描述为死后多少天或多少小时。
通过对受害者尸表检查、对判断罪犯的犯罪动机、作案手法、犯罪性质和确定作案时间,认定排除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划定侦查范围乃至案件的最终侦破具有重要意义。
依据尸体变化发生的先后及法医学实践的需求将尸体死亡时间分成三个时期:死后早期、死后晚期和白骨期。
死后早期推断死亡时间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客观依据,主要是尸体现象(尸僵、尸斑、尸温等)、环境的温度、尸体的体格、运动程度、是否饮酒、是否用麻醉剂,胃内容的消化程度以及尸体周围、植物的生长变化规律以及最新的眼球化学法。
具体如下:一.根据尸温判断死亡时间。
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体表热量以辐射和传导的方式散失;体内的热能则先向体表传导,然后从体表散失,最后尸温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同。
尸温的下降具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尸温的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因此被广泛用于推断死亡间。
死亡经过时间 1-2小时内尸冷程度短暂的稳定期:温度保持不变或下降缓慢 1-2小时后快速降温期:温度快速下降,至与环境温度接近尸温下降至接近环境温度时缓慢降温期:下降速度减慢,曲线变平缓二.根据尸僵判断死亡时间尸僵出现和缓解的时间、强度,与死者肌肉发育、年龄、死亡原因及其环境因素有关,其规律如下:死亡经过时间 1-3小时 6-8小时 10-12小时 3-7天尸僵程度开始出现发展至全身强度发展到顶峰缓解消失三.根据尸斑判断死亡时间人死亡以后,血液受重力的作业,积存在尸体的低下部位,透过皮肤形成有色的斑块。
尸斑的出现有较为明显的规律性:死亡时间 0.5--1h 2--3h 4--5h 尸体现象尸斑呈局限性,境界清晰,在低体位出现,小斑点,淡紫色逐渐向周围扩大,边界有点模糊,在尸体低下部都出现手指轻压尸斑退色。
翻动尸体,现有尸斑消失,尸体低下部出现新的尸斑,即尸斑转移手指强压尸斑中等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