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

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

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
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

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

1.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若即若离”的关系。

一只噬菌体在繁殖的时候,会吸附在一只细菌或病毒的身上。之后,噬菌体会将体内的一条DNA遗传双螺旋链条,植入细菌或病毒体内。植入后,这条DNA遗传链条就开始分裂成两条单螺旋DNA遗传链条,之后它们会以细菌或病毒体内的DNA核酸物质为原料,复制成为两条DNA双螺旋遗传链条。之后再分裂再复制,直至这只细菌或病毒体内所有的核酸物质被使用完毕,然后每条复制成的DNA双螺旋,利用细菌或病毒体内的氨基酸合成它自己的蛋白质外壳。此时这只被吞噬的细菌或病毒的体内,已经“孕育”了数以万计的新噬菌体,而这些噬菌体的使命,则是在“破壳而出”之后,去寻找可以复制自己下一代的载体,即另一只细菌或病毒。

用这个例子来比喻希腊哲学成为了基督教思想1的载体,或者基督教思想成为了希腊哲学的载体,都有些不太准确,但若从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二者“若即若离”的紧密关联来看,则的的确确有噬菌体吞噬细菌这样的相似性。正如我们可以在今天的基督教神学思想中,找寻到柏拉图主义(Platonism)和斯多亚主义(Stoicism)的影子;亦可以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中看到他是如何借用了基督教的《旧约》,虽然在中心论点上迥然不同,但在论述思想上却与基督教思想相似。2

既然如此,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两者谁是噬菌体,谁是被吞噬的细菌呢?通过噬菌体吞噬细菌的例子可以看出,噬菌体无疑是完全的获利者,它因细菌体内的核酸物质与氨基酸等养分为原材料,得以复制繁衍;而细菌则因被噬菌体的侵蚀而彻底死亡,没有得到任何的利益,而基督教与希腊哲学的相互利用则不然。宏观来看,他们双方彼此都从对方那里吸取到了精华,使自己的思想得以发展,并且发展的相当繁荣。再结合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与历史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希腊哲学有其选择基督教思想的历史需要与必然性,而基督教思想同样也有其选择希腊哲学的历史需要与必然性;站在今

1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者教义虽略有不同,但神学思想核心一致。例如,基督教的三大信经:《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亚他那修信经》。

2杨庆球:《基础系统神学》,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2010年3月,第325页。

天的“处境化神学”角度,我们可以把思绪的视野放得再更广阔一些:试想一下,除去历史因素与政治因素的外力,希腊哲学或许并非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唯一载体。神若允许,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哲学思想,亦能为基督教神学思想所用,亦能作为上帝救赎真理的反光明镜,阐释神启示世人的真理。

2.基督教思想选择希腊哲学的历史需要与其必然性。

从西方教会历史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思想之所以选择希腊哲学来阐释自己,是与教会所处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基督教在主后313年《米兰赦令》(Edict of Milan)颁布后,成为罗马帝国的合法宗教,并且在392年,狄奥多西斯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教会从此迅速发展起来。但在此之前,基督教却一直为罗马帝国所逼迫。原因在于罗马的官方宗教,以崇拜皇帝为中心的帝国祭祀仪式。皇帝被赐予秩序和繁荣的神来尊敬,他们是整个帝国的化身。任何宗教只要承认此祭祀礼仪的合理性和不与良好秩序相抵触,都被承认。1然而,惟独基督徒不听从罗马帝国的这项法令,因为他们只称耶稣为主,只敬拜上帝,因此冒死拒绝敬拜凯撒。2

初期教会在面对罗马政府这样强大的外敌之外,教会内部依然还要面对两大劲敌。首先,就是来自基督教的“母体”,犹太教的逼迫。在使徒教会初期,犹太教是压迫基督教众多势力中不可小觑的一支。使徒教会建立初期,罗马政府起初一直认为基督教只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所谓的“拿撒勒教派”而已,因此在处理基督教与犹太教的矛盾上,常常误认为只是犹太教内部的所谓“律法上的争端”。3因此,初期教会无论是在面对犹太教的迫害,还是在寻求罗马法律的保护,都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加之犹太教的律法主义对早期教会内部造成的不良影响,这便更加加速了早期教会的护教者们,不遗余力地将基督教与犹太教区分开来。而希腊哲学则在阐明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区别上,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4其次,促使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相结合的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则在于早期教会的教父与护教者们,必须对那些打着基督教名义,四处宣传自己理论的异端予以反抗与批判。初期教会时期,正是罗马帝国经历极度繁荣的时期,经

1王业平:《西方基督教思想史》,第7页。

2杨庆球:《基础系统神学》,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2010年3月,第324页。

3新约,《使徒行传》18章,12-17节。

4参:殉道者查斯丁(Justin Martyr)《与特里风的对话Dialogue with Trypho》

济,文化,宗教蓬勃发展,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便利的因素,亦为异端的成长建立了温床。当时,对基督教思想侵蚀最猛烈的异端,莫过于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伊便尼派(Ebionism)、孟他努主义(Montanism)、摩尼教(Manichaeism)。诺斯底主义是危害最大的,它是“健全的使徒教义掺杂了异教哲学,甚至是星像学和希腊神秘宗教而产生的偏差。”被哈纳克称为:“基督教信仰的极端希腊化。”1由于早期教会的教父和护教者们大多为希腊、罗马人,因此在早期教会第一个三百年的“教会的英勇时代”2中,他们运用自己的希腊哲学思想,在捍卫基督教正统信仰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以当时最为崇尚的希腊哲学来阐释基督教思想,目的是要当时的社会了解基督教,并接纳基督教。他们所走的这一条对话的道路,终于为基督教进入希罗世界,并今后的大规模传播,打开了一扇大门。

虽然在对话中,基督教思想日益希腊化,希腊哲学开始逐渐渗透入基督教思想的内部,并且造成后世几乎无法摆脱的影响,但基督教信仰却逐渐的理论化与系统化,真正的基督教神学思想体系开始出现。比如:“道”或逻各斯的学说被特别强调,日趋表明成为上帝与人之间的一个桥梁,也是基督教思想与希腊哲学之间的一座桥梁。3

3.希腊哲学选择基督教的历史需要,与其必然性。

基督教思想之所以能够取代希腊哲学,占据当时甚至于当今的主导地位,内在的优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神”在古希腊文化与古希腊哲学发展中,始终占据着“本原”或“第一推动力”的主导地位,也正是这“第一动力”使基督教“超而优越”的上帝,轻松入主希腊哲学;第二个方面,古希腊神话最高神“宙斯”的诸多缺陷,比如具有人的感情用事、并非万能与唯一,就注定了他要被更优越的全能的基督教上帝所取代,而基督教的上帝却恰恰能弥补这位神在古希腊哲学中的“不足”与主导地位。4

至于外在的优势,很明显的在于罗马帝国的日渐没落,以及基督教的日渐强1王业平:《西方基督教思想史》,第12页。

2祁伯尔(B. K. Kuiper):《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李林静芝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2009年5月,第8页。

3王业平:《西方基督教思想史》,第42-43页。

4曹兴,刘海涛:《基督教在西方哲学中的沉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第1页。

大。主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于蛮族日耳曼人中的西哥德人。残酷的战争中,惟一残存下来维系西欧人民精神力量的,便是它的宗教信仰基督教。当蛮族兵临城下的危机关头,罗马皇帝不能保全罗马城时,罗马教皇利奥一世(Leo I)出面求情,保全了罗马城。1从此,基督教便成为罗马帝国传统的象征,成了社会无秩序中的秩序代表,罗马教廷成为当时的政治与宗教的最高机构,占据了社会精神生活的主导地位。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尤其是十三世纪,欧洲教会的势力达到了极致,教权完全支配了欧洲列国的王权。而希腊哲学,则经过古罗马人、日耳曼人的战火洗涤,在欧洲本土趋于消失。即便周边的阿拉伯国家保存了以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 B.C)为代表的希腊哲学的“火种”,2但这“火种”再回到欧洲时,面对以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为代表的经院哲学体系,和罗马教廷强大的政治与军事势力,再也无法掀起“燎原”之势。因此,希腊哲学慢慢的成为基督教神学思想的“下级”和“女仆”供其使用。3

4.中国的哲学是否也能够成为基督教思想的载体?

历史促成了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结合,但我们也应当承认的一点是,希腊哲学并非是基督教思想唯一的阐释者。之所以这样说,首先是因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以柏拉图主义为代表的希腊哲学中,虽然大卫·施特劳斯曾指出:为基督教思想做好准备方面,没有一个希腊人比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做得更多。4但是柏拉图的思想到底对基督教思想带来多少积极的影响,对于基督教思想的贡献大于其破坏还是破坏大于其贡献,现在也很难说清楚。5其次,纵观人类文明史,有好多璀璨的明星,比如古埃及文明,中国文明。进一步说,中国的文明比起希腊文明要好得多。6只是我们要顺服,要尊重上帝帝在历史中的安排。倘若历史可以重写,上帝给我们中国哲学创造一次阐释基督教思想的机会,我想中国的哲学一定会成为基督教思想更好的载体。

1祁伯尔(B. K. Kuiper):《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李林静芝译,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2009年5月,第51页。

2曹兴,刘海涛:《基督教在西方哲学中的沉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第60页。

3托马斯:《神学大全》,第一集,第一部,第一题,第五条。

4D. F. 施特劳斯:《耶稣传》(第一卷),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51页。

5王业平:《西方基督教思想史》,第11页。

6辜鸿铭:《春秋大义》“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百度百科。

为更好地表达基督教思想,使得古典希腊哲学与犹太教能藉此获益,殉道者查斯丁(Justin Martyr)曾提出过“道种论”(Logos Spermatikos)。主张神的逻各斯在人类中遍播种子,使得人获得一些认识真理,也就是大道的亮光。所以,即使非基督徒也对这个“作为种子的道”(Seminal Logos)有一定的认知。1而这个道进入耶稣里面,与耶稣的灵魂结合,就是基督。2

与查斯丁所提出的“道种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我国近代华人神学家黄刻赎先生,在其神学探索的早年就提出过“磁针论”。主张虽然人类堕落了,但每个受造之人的灵魂深处,都具有上帝所赐予的磁性,正如磁针拥有磁性一样。人类的堕落好比磁针离开了磁场,磁针便首先迷失了自己原本的指向,最终导致彼此间毫无规律的互相吸引,就是现实世界中的人寻找神,人取代神。但靠着主耶稣的救赎,上帝的大爱在耶稣基督的身上向世人彰显,好比磁场再次的降临,杂乱无章的磁针便依着自己本身的磁性,被吸引从而归正到自己本来的方向。耶稣基督不仅是人类的标杆,也是人类的磁极,而他的真理就是磁场,能唤醒我们内心磁性,回应他的吸引。

另外,通过我国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3或许能使我们更加明白《约翰福音》十五章16节,“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这句经文的深层含义。它使我们晓得: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希腊哲学,或是其他地域,不同文化所孕育出的其他哲学。我们人类所拥有的,仅仅是一些世人看为新奇、感觉有智慧的思想而已,无论它是多么的灿烂,多么的深邃。但是,基督教所拥有的,是所有的这些哲学思想所不具有的,那就是“新的生命”。换句话说,无论世界上任何高深的哲学,甚至是由它们而演变出的宗教,若是不能给人类带来新的生命,那么它只能算是自圆其说,甚至于自我迷惑。

殉道者查斯丁(Justin Martyr)在他的一部著作《与特里风的对话》(Dialogue with Trypho)中,讲述了他的一段传奇经历:当他仍然醉心于柏拉图的理念说时,有一天他到海边安静自省。在那里他遇到一位面貌和善可敬的老人。他与老人打招呼,并且与他进行一场富有意义的“哲学与宗教间的对话。”

1在查斯丁的神学中,“道”(Logos)是指宇宙背后的理性法则,这是斯多亚主义的观念。而“道种”(Seeds of Logos)是指“作为种子的道”(Seminal Logos)也就是理性,直接单独行动带来的结果,是一种不完全的、模糊的亮光,目的是引人走向道。

2王业平:《西方基督教思想史》,第37页。

3陆游:《剑南诗稿·文章》,南宋,第1页。

他认为哲学合理性是最高的学问,必须用它们思考一切事物,其他学问无非是二三流。老人问他是否用哲学找到真正的幸福。老人指出柏拉图与众哲学家,没有一个人能认识上帝,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只有众先知因为圣灵感动而说出的话,超乎一切真理之上,从造物主的上帝而来。“超乎一切之上的是,光明之门朝你开启了,那些事物不能被任何人感知或理解,但只有上帝和他的基督赐给智慧的人才能知道。”说完后,老人走开了。但却让查斯丁思考良久。后他决心归入基督,终于找到人生的方向。1

5.耶稣基督与希腊哲学的结合,所带来的启示。

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我们当中,不仅仅将救恩带给我们,也将属天的真理展现给我们,因为他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那么,《圣经》中耶稣基督在面对希腊哲学时,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约翰福音》三章的1至21节,记录了耶稣基督与当时犹太人的官长,也是犹太教的资深律法师,尼哥底母的谈话。(犹太教中的四个派别:撒都该派、法利赛派、艾塞尼派与奋锐党派,其中以撒都该派和法利赛派,分别受希腊文化和希腊哲学影响较重。)在耶稣与尼哥底母谈“重生”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尼哥底母这位“以色列人的先生”十分惊讶耶稣所说的话。由此可以看出,耶稣所传的“福音”在与犹太教为一个新鲜的事物。通过耶稣的话,我们能够晓得:他的“福音”不是单单只传给犹太人的,而是传给所有从“水和圣灵”所重生的人,不分犹太人或是外邦人。也因此,在《约翰福音》四章1至42节,记录了耶稣是如何向一个犹太人所厌弃的撒玛利亚人,且还是个犯罪的妇人谈道。耶稣很愿意将他那“直涌到永生的泉源”赐给那个妇人,并撒玛利亚城内一切愿意相信耶稣的人。

殉道者查斯丁(Justin Martyr)曾指出,摩西律法是为犹太人而写的,不是普世性的,也不是永恒性的,只是暂时性的,惟有基督启示的道才是永恒的律法。所以在新约中,追随基督的人才是真以色列人。由此可见,耶稣基督所传的“福音”,是普世性的,是一把真正的“万能钥匙”能够并且愿意开启世上每一个人的内心,无论他是那个民族、哪个国家,其中当然也包括拥有希腊哲学思想的人。

1王业平:《西方基督教思想史》,第35页。

同样,在《约翰福音》十二章20至26节,记录了有几个希腊人要求见耶稣基督。当耶稣的门徒安德烈与腓力将此事告诉耶稣的时候,耶稣却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若是在这里便强行地说,耶稣在暗示基督教将要与希腊哲学融合起来,的确有些牵强。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些希腊人的到访,也的确是耶稣与外邦人的又一次对话,又一次的“福音”传递。而这些谦虚地称耶稣的门徒腓力,为“先生”的希腊人,或许在听完耶稣所传的“福音”之后,同样也在重复着那个撒玛利亚妇人听道后的举动----“那妇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对众人说:‘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么?’众人就出城往耶稣那里去。”1他们回到希腊,将耶稣的道传给身边的人,于是就有好些别的希腊人信了耶稣。这些“别的”希腊人或许也能重复着撒玛利亚城里,那些因撒玛利亚妇人做见证,而来到耶稣面前听他的话而相信的人所说话,“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2

通过《约翰福音》的这两段经文,耶稣基督给我们看见的是:无论是他在面对希腊化的犹太教,或是直接面对希腊人的求见,他所回应的出发点,都是出于真理,这才是我们应当注意的地方。在传播基督教真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自己所具备的学识运用上去,比如希腊哲学。使传出去的真理“锦上添花”,但是我们也当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所传的是“神的真理”而并非自己的学识。我们若过多的侧重于如何更多的使用希腊哲学,而忽略了“基督教真理”的本身,那我们所传递的便是那没有“生命”在里头的“世上的小学了”。3

6. 总结:“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唐太宗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4通过上述对基督教与希腊哲学二者“若即若离”的关系的分析,或许我们还是难以在当今的神学思想建设中,彻底地将希腊哲学从基督教神学思想中“剥离”出去。毕竟二者相互融合,也是经历过了历史的考验。

1新约,《约翰福音》4章,28-30节。

2新约,《约翰福音》4章,42节。

3新约,《歌罗西书》2章,20-21节。

4李昫:《旧唐书·魏徵传》,卷二,本纪第二,太宗李世民上(贞观元年至三年)。

如今的我们,与其将基督教的希腊化再深究下去,倒不如转移我们的精力,着手于防止今天的教会社会化,这才是当务之急。当今的教会,正慢慢地被社会所吞噬。无论是在教会的讲道方面、敬拜方面、服侍方面、管理运作方面,甚至于处理教会内部矛盾方面,都在被世人的行为举止所影响。不像一个牧羊人应该走在羊群前面那样,也走在社会的前面去影响社会。这样说,不是在否认希腊哲学对基督教正面的贡献,也不是在否认世人积极有效的行为方式。而是在强调我们能否在选择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槽粕。

之所以引用“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话,是因为我们已经从基督教与希腊哲学相融合的这段千年历史中,看到多少异端由此产生,毒害教会;看到多少次大公会议由此召开,分裂教会;看到多少次流血事件也因此而发,流无辜人的血。若是我们今天,不能以此为鉴的话,那么我们势必还会重蹈这两千年中的某些覆辙,不仅不能使教会受益,反倒使教会在世人的面前蒙羞,使仇敌有了攻击我们的缺口与机会。

愿我们教会的元首,就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亲自引领并塑造我们。

主要参考书籍:

●王业平:《西方教会思想史》,第7、11、12、35、37、42、43页。

●祁伯尔(B. K. Kuiper):《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李林静芝译,上海:中

国基督教两会出版,2009年5月,第8、51页。

●杨庆球:《基础系统神学》,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2010年3月,第324、325页。

●曹兴,刘海涛:《基督教在西方哲学中的沉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第1、

60页。

●托马斯:《神学大全》,第一集,第一部,第一题,第五条。

●辜鸿铭:《春秋大义》“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百度百科。

●大卫·施特劳斯:《耶稣传》(第一卷),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51

页。

●陆游:《剑南诗稿·文章》,第1页。

●新约,《使徒行传》,18章:12-17节。

●新约,《约翰福音》,4章:28-30、42节。

●李昫:《旧唐书·魏徵传》,卷二,本纪第二,太宗李世民上(贞观元年至三年)。

奥古斯丁与基督教神学的基本范式

奥古斯丁与基督教神学的基本范式 ◎蒋鹏 [摘要]奥古斯丁是基督教神学思想史上的理论大师,他的思想奠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基本格调和范式。本文从认识论范式、伦理学范式、历史神学范式三个方面对奥古斯丁的思想进行概括,清理出其思想发展的内在联系,并且指明了其思想内容对后世基督教思想家的影响。 [关键词]光照说;恶;恩典;预定论;上帝国 [作者简介]蒋鹏,男,中山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广东广州,510275。 [中图分类号]B979.95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562(2008)01-0074-04 “希波的圣奥古斯丁”,被公教会尊为“伟大的导师”、“上帝的圣徒”、“教会的博士”,同时,也是宗教改革先驱路德和加尔文的重要精神导师。他把普罗提诺为代表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共冶一炉,奠定了古今基督教神学的基本范式。公元354年,奥古斯丁出生在罗马帝国北非努米府正行省的一个名叫塔加斯特的小镇上。早年,奥古斯丁曾于迦太基学习修辞学和哲学,当地新柏拉图主义与斯多亚学派的学说甚为流行,学术氛围异常活跃。奥古斯丁首次接触到的哲学著作是西塞罗的《腾修斯》(现已佚失),该书启发了他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激起了他追求真理的渴望。奥古斯丁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人为什么会作恶,恶的根源是什么?”通过研究西塞罗的哲学著作和《圣经》,奥古斯丁都没有找到令他满意的答案。由于后来接触到波斯传来的摩尼教,他认为只有摩尼教才能回答上述问题,他随即皈依了它。再后来,奥古斯丁对摩尼教善恶对立的二元论提出了质疑,并最终抛弃了摩尼教的学说,转向学院派怀疑主义的学说,然而,后者也同样让他失望。最终,他于386年皈依基督教。到430年去世以前,奥古斯丁历经多次重大神学论战,以《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等著作成为拉丁教父思想的代表与集大成者。 认识论范式:从差等的认知到光照说 奥古斯丁的认识沦是围绕神学问题展开的,其目的是为了强化信仰。为确定人们的日常知识本身就具有确定性,奥古斯丁对当时风靡一时的学园派怀疑论进行激烈的批判。怀疑论者认为,一切知识都不可靠,感觉和理性都不能给人们提供正确的认识。对这种怀疑论基调,奥古斯丁进行了有力的攻击--只有相信自己存在的人才害怕出错,进而,他才会进行怀疑,这是无庸置疑的真理,此即有名的主体性存在的命题:“我出错,故我存在。”他进一步推论:“既然你确实存在,那么,你只有活着才能知道这一点,因此,你也确实活着,你明白这两件事是绝对真实的。”因而,人的存在,人的生命和理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存在,我活着,我理解是三件确信不疑的事情。“我”对自身所进行的各项活动都有确定的意识,因而,“我”是自明的。 奥古斯丁的思考方式,如同思想的灯塔,成为笛卡尔等人的路标。笛卡尔认为,我们现有的所有知识都是真假难辨的。为了寻找到清楚、明晰、不容怀疑的知识,以便将其作为科学的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我们唯一可以采取的妥当方法就是,来一次最为普遍、彻底的怀疑,将一切稍有疑问的意见、“知识”清除出去。他依次怀疑了感觉、身体以及自己最心爱的数学、几何知识。然而,当进行怀疑一切的活动时,怀疑活动本身却表明了一条确凿无疑的真理,即“我在怀疑”本身是无庸置疑的。我可以怀疑一切,但却不能怀疑“我在怀疑”。对“我在怀疑”的怀疑本身还可进行怀疑,而这恰恰证明了我在怀疑的真实,怀疑是一种思想。显然,我在怀疑、我在思想、这必然有个在怀疑这种“思想”的主体“我”’的存在。换言之,思维也同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OURNALOFGUANGZHOUINSTITUTEOFSOCIALISM2008年第1期(总第20期)No.12008(SerialNo.20) 74

中世纪哲学

中世纪哲学 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古哲学”,指的是希腊哲学之后,近代哲学之前,以基督教哲学为主干的哲学形态。由于在晚期希腊哲学的时代,基督教思想已经开始形成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中古哲学的早期即教父哲学实际上与希腊哲学的晚期在时间上是重合的。这就是说,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时期,中古哲学包括教父哲学、经院哲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前后延续时间长达一千多年之久。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中古”与一般的世界历史分期不尽相同,它不是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其开端,通常要追溯到公元2世纪时的教父哲学。 公元之初,就在古希腊晚期哲学像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向自己终点的时候,一个新的哲学形态已经不失时机地出现在这块久受希腊理性文化精神浸润的土地上,并且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很快就成了前者的竞争对手, 最终取而代之。这种新的哲学形态就是基督教哲学。 所谓基督教哲学,指的是一种由信仰坚定的基督徒建构的、自觉地以基督教的信仰为指导的、但又以人的自然理性论证其原理的哲学形态。自基督教诞生至今,有无数的基督徒积极地献身丁?这项事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基督教哲学的连续传统。但是本书意义上所说的基督教哲学,并不是指基督教哲学的整个传统,而是特指基督教哲学诞生、成长、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形态并继而衰落的这一段历史。简单地说,这段历史又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罗马时代的教父哲学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公元1世纪初,在历史上备受磨难、当时尚处T罗马人统治之下的犹太民族中,出现了一个主要由社会下层人士构成的犹太教小宗派。他们声称其牺牲在十字架上的领袖耶稣就是犹太人期盼已久的救世主基督,因而被称之为基督徒,他们的宗教团体也就被称之为基督教。他们相信,耶稣死后已复活升天,不久将再次降临人间,举行末日审判,上帝之国不久即可降临,但这国却不在这世界上。他们由此放弃了与罗马帝国的积极对抗,从上帝普爱世人的信仰出发,主张爱人如己、甚至爱自己的仇敌,从而打破民族界限,仅仅把信仰作为被上帝拣选的条件。此外,在经济和其他社会生活方面,他们也主张教徒间的互助帮助与合作。基督教虽然由于信仰独一真神、拒绝罗马帝国的皇帝崇拜和其他种种社会原因而数次招致罗马帝国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但却由于获得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社会下层民众的支持,从而迅速传播到罗马帝国各地。罗马社会长期的动荡不安也使人们对于罗马民族旧有的保护神和宗教失去了信心,转而在基督教的信仰中寻求精神寄托。公元2—3世纪,大批社会上层人士和有教养阶层纷纷皈依基督教,基督教遂成为罗马社会生活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311年,罗马政权公布了允许基督徒宗教信仰自由的《宽容敕令》。312年,罗马帝国最高统治权的争夺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皇权角逐者之一君士坦T在关键性的战斗进行前,突然易帜,打出了基督教的旗号,在基督教徒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成为日后的君士坦丁大帝,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基督教皇帝。基督教从此在罗 马帝国获得了合法地位。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召集全罗马帝国境内的

希腊哲学在人类文明中得作用

希腊哲学在人类文明中得作用 陈熙元201401212 金融1402 一、论文摘要 (一)《浅析古希腊哲学得历史分期与主要特点》 王智莉《法制与社会》2008、10 希腊哲学史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前苏格拉底哲学),中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晚期(亚里士多德之后诸派哲学)。早期希腊哲学家包括泰勒斯、伊奥尼亚得哲学家、毕泰戈拉学派、爱利亚学派、恩培多克勒与德谟克利特。她们都认为宇宙万物都就是由一些基本得物质所组成得。中期希腊哲学家包括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共同点就是都追求美德。晚期主要派别有: 伊壁鸣鲁派、斯多亚派、怀疑派、新柏拉图主义、学园派与逍遥派。哲学更加注重专业性得学术研究所不涉及得领域,朝着伦理化方向发展。就思想得深度与内容得丰富程度而言,晚期希腊哲学远不及前两个时期。 希腊哲学得主要特点有: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就是希腊哲学得基本精神;探讨自然、本性就是希腊哲学得基本内容;朴素直观得辩证性就是希腊哲学自然观得基本性质;探索精神就是希腊哲学得基本精神;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不分就是希腊哲学得独特表现。 (二)《论古希腊哲学得地方性特征与世界化历程》 王晓朝《学海》2012、02 希腊哲学具有地方性特征,但就是承认希腊思想来源得非希腊性并不会导致对希腊思想原创性得否认。希腊哲学确实就是古希腊民族得原创。哲学就是以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得人们对世界总体得认识。希腊思想发展到巴门尼德才开始迈入

了理性思维得门槛。 在古典时期经过阿那克萨戈拉与智者运动,希腊哲学成形了。柏拉图得“型相实在论”与亚里士多德得“本体论”就是最有代表性得思想成就,。但她们得思想仍然就是地方性得, 但却具备了世界性得价值。 希腊哲学得跨文化传播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随亚历山大帝国传播(希腊化时期);第二步就是随罗马帝国传播(罗马时期);第三步就是进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 直至文艺复兴(西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西欧人从伊斯兰世界找回希腊哲学。 希腊哲学在跨文化传播中确实丧失了它得地方性特征, 但依然就是希腊哲学。因为其在跨文化传播中没有丧失其理性得基本精神。希腊哲学得基本精神就就是哲学得基本精神。因此可以说希腊哲学得特征就是地方性与世界性得统一。 (三)《论早期希腊哲学得特征及其对后世科学得影响》 唐蕾《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早期希腊哲学产生得文化生态:地理环境,希腊境内山峦叠嶂、土地贫乏、三面环海;经济状况,农业落后,航海业、工商业繁荣;社会状况,繁荣得商业、贸易与殖民活动使其形成了自由宽松得社会环境,较早接受平等互利观念;社会制度,古希腊城邦从未形成过统一得中央集权,建立了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 早期希腊哲学得研究内容:古希腊民族很早就摆脱了宗教迷信得束缚而对自然万物产生浓厚得兴趣。研究包括世界本原、世界得统一性、变与不变得关系问题等。 早期希腊哲学思想得特点:哲学家得研究对象就是作为整体得自然。早期哲学在性质上就是自然哲学,与科学本为一体。探索精神就是希腊哲学得主导。具

从奥古斯丁宗教哲学思想看永恒的现实性

从奥古斯丁宗教哲学思想看永恒的现实性 摘要:现实是变化的,永恒似乎永不可能。而在奥古斯丁看来,永恒具有它本身的理想性与现实性。首先,永恒是仅属于上帝的,是时间中的无时间者,而时间则是永恒的外在形象。其次,在现实当中人们可以通过无限地接近上帝触摸到永恒,虽然说人们得以接近上帝需要靠上帝的恩典,但从奥古斯丁的陈述看来,人的自由意志仍然可以起作用。自由意志使人们远离上帝,但同时它也是人们得以再次靠近上帝的动力因。人们因为自由意志获原罪而经受尘世之苦,认识上也受尘世之物的蒙蔽而过多地去追求可变的、有限的事物而远离常在的、无限的上帝。只有重新去认识自身,不断践行上帝对爱的要求,争取重新皈依上帝的怀抱,才能再次寻得永恒。 关键词:永恒;原罪;自由意志;自爱 变化是客观存在的真理。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不断在寻求变化中的永恒。现实生活讯息万变,让个体的存在时刻感受着变化带来的虚无感。个体拥有把控灵魂的能力,希望在时间流中感受永恒所带来的安全感,在奥古斯丁看来,永恒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虚无。 一、奥古斯丁对永恒的理想性阐释 其实永恒并不是一个新颖的话题,早在奥古斯丁之前,就有不少对永恒的研究。如早期教父就有曾将上帝的永恒设想为时间的无限延伸观点。奥古斯丁强烈反对这种看法,他认为如果用时间来衡量上帝的永恒性,那只会降低其作为永恒者的地位,而且也不足以说明上帝的神圣性。“‘永恒’在奥古斯丁那里不是指无限长地延续时间,而是指‘永远的现在’,即没有过去、将来,而只要现在。‘永远的现在’意味着没有生老病死的变化。上帝是不变的,不能设想上帝一会儿出生,一会儿又病死、老了、死了。与‘永恒’这样的存在方式相反的,是‘时间’。”[1]91所以,永恒并不能用时间来量度或者由时间来界定。“你是至高无上、永恒不变的;在你,从不会有过去的今天,而在你之中今天则悄然而逝,因为这一切都在你掌持之中,除非你把持它们,便没有古今。你的年岁终无穷尽,你的年岁永远是现在:我们和我们祖先的多少岁月已在你的今天之中过去了,过去的岁月从你的今天得到了久暂的尺度,将来的岁月也将随前规而去。你却永不变易:明天和将来的一切,昨天和过去的一切,为你是今天将做,今天已做。”[2]9可以看出,永恒是上帝的存在方式。在奥古斯丁那里,上帝并非经验实体,他仅仅是作为精神体而存在的,这样才可能具备了所有的至善品质。而永恒仅仅属于上帝的,因为他是所有东西的创造者。他不仅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时间,时间只是永恒的形象。人们自身仅仅是在时间中经验永恒,即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中之永不消逝的永恒,永恒的事物就是时间中的无时间者,而这就是上帝的永恒。我们谈论时间,多是站在经验的角度而言,而既在时间中又不表现出流变的,则称为时间中的无时间者。时间总是代表着变化,而无变化则意味着静止,而静止仅仅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概念,它并无绝对只有相对的,事实上仍然是变化的。所以无时间者除了不表现为流变之外,它还应该是在时间之外的。只有在该物之上才能不受该物的制约。在时间之外的,只能是它的创造者———上帝。只有上帝才是永恒的,所以,时间中的无时间者称之为永恒。“时间不论如何悠久,也不过是流光的相续,不能同时伸展延留,永恒却没有过去,整个只有现在,而时间不能整个是现在,他们可以看到一切过去都被将来驱除,一切将来又随过去而过去,而一切过去和将来却出自永远的现在。”[3]在奥古斯丁看来,时间仅仅是体现永恒,过去的已经过去,将来的还没到来,而现在也可以拆分为无数的过去与将来。所有仅仅是当下这一相对静止的时间才可能称之为永恒。而永恒的时间性也仅仅就表现为当下的这个刹那。永恒仅仅是属于上帝的,而上帝则是超越了世间万物的至高存在,永恒作为上帝的其中一种属性,同样表现出了这种特质。对于受造物而言,上帝并非是经验世界中可以触摸可以靠近的,它是非经验、非实在的存在。永恒也并非是经验的、实存的,它仅仅存在于灵魂层面,也仅仅在灵魂的层面上可以体验。所以,永恒应该是灵魂层面的存在。 二、奥古斯丁对永恒的现实性阐释:时间之内的受造物如何可以接近永恒 1.受造物为何会堕落:原罪与自由意志 原罪,它出自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它是专有的,是基督教徒解释人们为什么一来到这个世上就得受难,就要寻求解救的专有术语。亚当和夏娃受了蛇的引诱而犯下所谓的原罪,最根本的意思则是指上帝所造

早期基督教与古希腊哲学的相遇

早期基督教与古希腊哲学的相遇 早期教父时期所面临的文化处境和思想处境是其得 以建构起来的历史起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宗教哲学是早期教父运用和借鉴希腊哲学思想与观念的一个必然的 或基本的结果。其基本的或必然的理论形态是神学思想或体系。哲学只是这场运动的一个副产品或可能的产物。但是,某种体系只要运用或借鉴哲学思想及其观念,那么哲学的思考方式及其问题意识必然会以某种方式进入到这一体系中,从而会催生一种特有的哲学的或准哲学的东西。这种哲学的或准哲学的东西只要以某种方式进入到历史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必将会形成一种相对连贯的思想体系或运动。 关键词:宗教基督教哲学思想背景 作者:翟志宏,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宗教学系主任。 宗教与哲学之间所具有的那种信仰与理性的张力关系,使得它们的相遇往往呈现出对立与冲突的态势。因而,就宗教信仰体系本身或对某些神学家来说,哲学问题及与其关系,可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外在性,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对立意识。这就是基督宗教产生时与希腊哲学遭遇中所呈现出的状态。然而外在的对立并不是基督宗教与希腊哲学相

遇中唯一呈现出来的东西。就基督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在其中发展和演变的思想处境来说,它与希腊哲学之间呈现出了较为复杂的关系,除了公开的冲突之外,后者在基督宗教的信仰体系和神学体系中还获得了一定的建构意义,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其探究的内在问题。也就是说,在基督宗教神学体系的早期建构中,无论它是如何看待哲学的地位,哲学问题或由它提出的问题,则是这种建构必须回应的。而这种回应既有对立与排斥,也有融合与接纳。 一、基督宗教产生的历史处境 基督宗教的产生于公元1世纪地中海东岸的巴勒斯坦地区。该地区隶属于罗马帝国政治控制、希腊文化在公共层面上占主导地位的地区,但同时它又是以色列民族长期生存和生活、希伯来宗教和文化传统在民间广为流行的区域。基督宗教与希腊哲学的遭遇并展开的对立、冲突与融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上演的。 希伯来传统与希腊文化的交汇与互动构成了基督宗教 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一背景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导致冲突与挑战的因素。就前者来说,犹太教的信仰实践和罗马帝国的政治架构及其流行的希腊文化催生了基督宗教的产生,为其提供了赖以孕育和兴起的信仰资源和认知资源。一方面,

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最初是在查理曼帝国的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哲学。经院哲学可以划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的经院哲学仍是奥古斯丁和新柏拉图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中期是经院哲学的繁荣时期,亚里士多德逐渐成为哲学的最大权威,晚期是被看作异端的唯名论盛行时期,经院哲学试的理性主义从此一蹶不振。 第一节早期经院哲学 一、中世纪哲学之父:爱留根纳 人物介绍:爱留根纳(Johannes Scotus Eriugena,约800-877)是“加洛林朝文化复兴”时期最著名的学者,爱尔兰人,约于843年应皇帝秃头查理的邀请到巴黎讲学,后被秃头查理任命为宫廷学校的校长。通晓希腊文,曾将伪狄奥尼修斯的著作译成拉丁文,定名为《大法官书》。他的代表作是《论自然的区分》《论神的预定》等。他建立了中世纪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被称为“中世纪之父”。 代表思想:(一)理性与信仰。在基督教哲学的历史上,爱留根纳第一个明确地提出信仰应当服从理性。他认为,如果哲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之间出现了矛盾,我们就应当服从理性。(二)论自然的区分。关于自然的区分的思想是爱留根纳全部哲学思想

的核心。爱留根纳首先区分了四种自然:(1)创造而非被创造的自然,它包括存在和不存在的一切的原因,指的就是上帝;(2)被创造又能创造的自然,它是众多的创造的原因,指的是存在于上帝之中的诸理念,其统一就是逻各斯;(3)被创造而不能创造的自然,它是由于在时间和空间中产生出来而被认识的,指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上帝理念的表现;(4)不创造又不被创造的自然,作为一切事物的终极目的,指的仍是上帝。这种思想为后世的泛神论洞开了门户。(三)存在与不存在。爱留根纳的自然包括所有的存在与不存在。爱留根纳提出了五种区分存在与不存在的方式。第一种方式:理性以它为根据,一切可以清晰辨认的就是存在的;超于纯思维以及理性之外,表现为不存在。第二种方式:通过层次的划分和链接,分为存在和非存在。第三种方式:凡是根据在时间和空间里产生出来被形成了的物质原因本身而被认识的,被称之为存在;反之,凡是尚未成为被形成的物质,或者还不在时间和空间里,并且还没有由于某种机会成为可见的,习惯上被称之为不存在。第四种方式:只有凭纯思维认识的,才是真正的存在;相反,那些通过产生、通过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运动而延伸或收缩从而变化着、凝聚着或分解着的东西,是不存在。第五种方式: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四)人的获救。在爱留根纳关于存在的学说中,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上帝在创造人的同时,把一切事物的观念也臵放在人的心中。因此,人自身就是一个小世界。

中西方宗教哲学比较

中西方宗教哲学比较 摘要:每一门哲学不一定是一种宗教,但每一宗教必定是一门哲学,它代表着一个时期内人们的情感,思想和信仰,同时也体现了那个时期内其所在地区的政治和文化理念。在各个宗教产生的初期,人类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局限,对自身及生存的环境缺乏整体的认识,而宗教的产生正是给人类在无知而萌生的恐慌中一种及时的情感依托。而后,由于宗教的迅速发展,它逐渐由被统治阶级迫害的地位上升成为一种统治阶级用以集中和麻痹人的思想感情的工具。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的今天,宗教作为政治工具的时代已经逝去,它重新成为一种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体现,在人类社会中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所要进行比较的是中西方宗教哲学思想上的异同,并取得最能代表中西方宗教,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二的佛教和基督教作为论述的对象。 关键词:历史,文化,影响 在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中,由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创立并信奉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由家业民族创立并信奉的宗教是佛教。宗教作为上层建筑,它的产生离不开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基础和背景,在宗教的意义,礼仪和文化中,也必定会以各种方式反映出所传播地区民族的观念,意识和文化特征。作为一种文化和哲学观念,在人类社会中仍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佛教与中国传统哲学观念 佛教于公元前五世纪由印度的释伽牟尼创立,公元一世纪(西汉)时由印度传入中国。东汉明帝时,开始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重视。 佛教的教义反对把人分成等级,反对不平等的现象,同情不幸的人。同时,佛教还宣扬因果报应,主张逃避严酷的现实,用自我解脱的方法削除烦恼,而否定斗争。这是佛教消极的一面。中国历代的统治者正是因为这一点而广泛宣扬佛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盛极一时,影响波及各个阶层。它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开始以一种融和的姿态进入中国文化的主体。佛教逐渐由“外来方术”变成了一支很有影响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引起代表中国传统哲学观念的儒、道两教的关注。在不断的冲突当中,三者相互渗透,它们冲突的过程也正是融合的过程。 仅在北魏时期,全国的佛寺即从东晋时的1700余所一跃而达30000余所。佛教徒还开凿了云冈、龙门、巩义、敦煌、麦积山、炳灵寺等十几座著名石窟,雕塑的佛像和绘制的壁画不计其数。这些石窟的开凿使得中国的雕塑和绘画艺术得到很大推动。这一时期的画匠在遵循佛教图本的同时,不断加入个人的理解和想象,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情趣渗透其中,使得佛教的文化艺术逐渐中国化,最终汇入中原文化的母体之中,成为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延续和补充。

基督教与经院哲学

基督教与经院哲学 一、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1、基督教的产生 同大多数宗教—一样,基督教产生于对现实的绝望,确切地说,它产生于罗马统治下的犹太人,基督教最初是犹太教的一个分离教派。 “巴比伦之囚”后,在波斯人的羽冀下,犹太人建立了处于依附地位的祭司神权统治。不久,厄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身上,在空前的绝望中,基督教产生了。 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灭波斯,其间有不少犹太人被充军或放逐到亚历山大城,从此形成了巴勒斯坦本土犹太人和希腊化地区客籍犹太人两大派系。公元前二世纪,犹太人在反抗希腊人统治的马加比起义中与罗马结盟,建立了哈斯蒙尼安王朝。公元前63年,罗马攻打耶路撒冷,把犹太变为罗马叙利亚行省的一部分。以后,罗马叙利亚总督克拉苏和朗吉努斯再次屠杀、洗劫犹太人。公元前40年,罗马扶植希律为巴勒斯坦国王,对犹太人的统治更为血腥残酷。公元6年,犹太人居住地区又被划为罗马的直辖行省,对犹太人的盘剥和屠杀变本加厉。犹太民族掀起一次又一次起义,反抗罗马的统治,但遭到更为酷烈的镇压。公元66至70年,“第一次犹太战争”期间,耶路撒冷被罗马军队攻陷后,据犹太史家约瑟法斯说,共有119.7万人被杀,塔西佗估计则为60万人①。 从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一世纪,犹太民族在空前的黑暗中进入全民族的大期待时代。希望藉救世主的降临,摆脱罗马与世俗的苦难。几乎所有这时期的犹太文学都有这些内容。许多著作都采用启示录的形式.把黑暗悲惨的过去当作神所启示的未来胜利之前奏。宣扬末世论,预言理想的“千年王国”即将到来,这些构成了基督教产生的最直接的思想动因。 在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中,犹太人由于各自政治经济地位的差异,分裂为许多教派和政治派别,主要有4大派和若干小派。 撒都该派。由祭司贵族组成,为犹太教的当权派,主张服从罗马统治。 法利赛派。是犹太中产阶级和宗教知识分子的派别,非当权者,主张不与罗马人合作,保持传统的文化和宗教。 奋锐党。犹太下层无产者,主张以暴力推翻罗马统治,建立上帝之国。 艾赛尼派。意译为敬虔派。成员为农牧民。活动于巴勒斯坦农村,实行经济互助,财产公有,选出12名领袖组成社团,严守戒律,举行公餐,期待救主降临。该派属于犹太教苦修派,与早期基督教有许多共同之处,或有密切联系。 犹太教除撒都该派外,各派又分成或派生出许多小派。其中有一个名为拿撒勒的小派,宣称救世主就是耶稣,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宗教。早期的基督教由此产生,时间约为l世纪中期。需要指出的是,至今仍缺乏有关早期基督教产生具体过程的史料。恩格斯说:“基督教同任何大的革命运动一样,是群众创造的。它是在新宗派、新宗教、新先知数以百计地出现的时代,以一种我们完全不知道的方式在巴勒斯坦产生的。”2可我们至少知道,基督教诞生之后,即受到犹太教当权派的排斥和罗马的迫害,但它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传遍了罗马.走向了世界。它何以能具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呢? 2、早期基督教教义及对犹太教的超越 所谓基督,英文为Christ,意为救世主。该词来源于古希伯莱语Mashiah,意译为受膏者。古代犹太人封君主时,按犹太教习俗,要举行涂油礼,祭司将羊油涂在君主前额,以象征上帝对君主的承认和派遣。“巴比伦之囚”时,弥赛业逐渐演变为“复国救主”或“救世主”的专称。弥赛亚—词的拉丁文为Christus,汉语按拉丁语音译为基利斯都,简称基督。基督教即指公元一世纪以来,在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信仰耶酥为基督的各个教派的总称。 最初作为犹太教一个教派的幕督教,在教义上承袭了犹太教“至高一神”、“救世主”,信仰

信仰与哲学的论文

信仰与哲学的论文 信仰导引下的哲学理念 摘要:台湾新士林哲学背靠天主教信仰,融会了中古士林哲学、新士林哲学与中国传 统哲学。作为中国现代哲学舞台上的“有神论”学派‘,“信仰”与“理性”的融通问题 成为台湾新士林哲学最有特色、也最具争议之所在。要打破目前台湾新士林哲学研究的 “概论”现状,给予此种学术以客观评价与定位,就必须深入其代表人物的思想体系,明 确其信仰背景,确立其信仰导引下的标志性哲学概念,进而论证标志性概念在哲学史上的 地位及影响。 关键词:基督教哲学;台湾新士林哲学;信仰 近现代东西方的哲学与宗教信仰,分属人类社会的两大领域,是人类理性与意志分立 的标志。但在2-16世纪的西方思想史中,出现了一种信仰与理性相互交织,以信仰导引 哲学命题的学问样态――基督教哲学。时至今日,此种哲学样态不但继续存立于现当代西 方哲学的流派之中,而且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与中国文化相互渗透的基督教哲学学派――台湾新士林哲学。首先,我们从哲学史角度将该学派源头思想的核心内涵及发展脉 络予以澄明。 一、与信仰有关的三个哲学史理念 台湾新士林哲学涉及西方天主教信仰、古希腊哲学、中古士林哲学与新士林哲学,更 将中国传统哲学的儒、道、佛三家学说融入其中,涉及中、西方哲学史如此博杂的学术派别,其根基是围绕天主教信仰展开的理性推理与哲学建构。 一信仰开启的基督教哲学 台湾新士林哲学直接承继中古士林哲学。士林哲学Scholastic Philosophy,Scholasticism是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哲学界传承的正统派哲学,也译为经院哲学或繁琐哲学,指的是欧洲中古时代学院中所形成的哲学和神学。“‘经院哲学’的确切含义应是: 在公教会或天主教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经院哲学之所以构成哲学史的一 个阶段,原因在于它是教父哲学思想的直接承袭,与教父哲学一样继承与发展了古希腊哲学;另一方面,它又直接影响了近代哲学。”在士林哲学经院哲学的界定中,体现了其内 涵的两个层次:首先,士林哲学的神学背景,指的是天主教基督教,因此在西方哲学史中 被称为基督教哲学;其次,士林哲学又是构筑基督教哲学史其中之一的阶段,有其自身的 鲜明特征。 “基督教哲学”是中世纪哲学研究专家吉尔松E,Gilson,1884-1978在20世纪30 年代初提出的概念。它首先用来表达西方哲学的一种历史形态,即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哲学。“它之所以是哲学,是因为它是理性的;而它之所以是基督教的,则是因为如果没有基督教,那么它的出现与存在就是不可理解的。”对于基督教哲学来说,不只是哲学与基督教

漫谈古希腊哲学中的爱与美思想

[收稿日期] 2008-05-12 [作者简介] 苏振兴(1963-),男,河北沧州市人,历史学博士,哲学博士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世界文化史;吕芝(1963-),男,河北深泽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研究方向:世界文化史。 漫谈古希腊哲学中的爱与美思想 苏振兴1 ,吕 芝 2 (1.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2.河北交通 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 要] 古希腊哲学中有丰富的爱与美思想。哲学家认为爱美是人的天性,身体美是爱的基础。他们所推崇的理想之爱是“美德”,理想之美是“和谐”。神人以和是哲学家和谐审美理想的最高层次。哲学家在爱与美面前常常表现得彷徨,反映了古希腊人复杂而矛盾的心理,也体现了古希腊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关键词] 古希腊;哲学;爱情;审美[中图分类法]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09)03-0041-04 古希腊神话中有专司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忒。爱与美在古希腊人的现实生活中也拥有重要地位。哲学家们的思想集中体现了古希腊人的爱与美观念。他们将爱与美作为人类最为普遍的情感第一次提高到哲学的高度,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是古希腊人真正发现了爱和美。哲学家们的主张异彩纷呈,反映了古希腊人绚丽多姿的爱与美的世界。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中,也昭示出古希腊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映射出古希腊人的社会风貌。首先,哲学家认为爱美是人的天性,身体美是爱的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们都认识到爱美是人的自然本能,人与人之间的爱首先是身体上的吸引。柏拉图认为,美是人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实在。他在《大希庇亚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阐明了自己对美的认识。柏拉图认为,美对人是有益的,并与人的需要密切相关。他说: 我们说整个身体造得很美,有时候可以跑,有时候可以摔跤,我们以同样的方式谈论一切动物。我们实际上全用相同的方式把“美”这个词用于一匹美丽的大马、一只美丽的公鸡或鹌鹑,用于所有用具,陆上和海上的交通工具,商船或战船,用于所有乐器和一般的艺术品,如果你愿意,还可以把这个词用于习俗和法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用来作为判断天然的或人工制造的事物和人的行为方式的标准就是有用,凡是有用的就是美的,所谓事物之美就在于它对于某个特定目标的实现在某个时期是有用的,而在这些方 面无用的事物则被我们称作丑的。 [1](46) 他指出:“美的身体、美的生活守则、智慧,以及我们刚才提到的一切事物,之所以为美,乃是因为它们是有益 的。”[1](48) 然而,人们所需要的东西并非一切都是美的,如 不当的权力、快乐等。“我们说过快乐中间有一部分是美 的,但并非每一`快乐'都是美的,因为只有那些通过听觉和 视觉得来的快乐才是美的。”[1]( 57) 的确,从现代生物学的角度讲,人类为了获得有利的遗传,在生存竞争中获胜,这就要靠其本能操纵。人在选择对象时,就会服从于审美的需求。因此,美的体现离不开人的生理基础。男性和女性的美就有了典型的差别。女性美应当是肌肤圆润光泽,面孔鲜嫩,隆起而富有弹性的乳房,身体灵活匀称,以及作为生命之母的形体的恰当和谐;男性美则另有其特殊的尺度,往往是面孔轮廓清晰分明、体格和谐匀称、肌肉结实、胸廓宽阔厚实、步伐坚定等。古希腊人把爱和美结合起来。在他们的眼中,身体的美主要表现在眼睛、面容、唇部、臀部和胸部等。希腊人认为眼睛是爱情的窗户。荷马在《奥德赛》中写道: 他迎见主人, 亲吻他的头颅、双手连同俊美的眼睛, 热泪涌注,淌滴。 [2](495-496) 雅致羞涩而发红的少女面颊和口唇很容易唤起男人的爱。奥维德在《变形记》中这样引述道: 这位帕福斯英雄……又去吻那嘴唇,这回是真嘴唇了。姑娘觉得有人吻她,脸儿通红,羞怯地抬起眼皮向光亮处张 望,一眼看见了天光和自己的情郎。 [3](134) 美女海伦她有着“苹果般”的乳房。特洛伊战争结束后,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本想处置海伦,但是她忽然向丈夫展露了美丽的酥胸。这位丈夫当时竟忘记她的罪行而原谅了她。男人们对女人的脖颈、眼睛和胸脯充满敬意。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对海伦赞美道: 阿佛洛狄忒话语激扰了海伦的心境,她认出了女神,那修长、滑润的脖颈, 2009年第3期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N o .3,2009(总第151期) Jo urnal of M udanjiang N o rmal Univ ersity T o tal N o .151 DOI :10.13815/j .cn ki .j mtc (pss ).2009.03.030

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

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 (1)时代背景:“教父学”时代----罗马帝国时代,基督教神学处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在此之前属于“使徒传道”时代)。在公元2—5世纪,出现了一批基督教知识分子,他们把基督教基本信条教义化、系统化、理论化,制定了一整套基督教教义,即基督教神学,同时还从政治上对基督教地位进行理论论证。这些人被称为“博士”或“教父”,其神学理论被称为“教父学”比较著名的教父有:奥古斯丁,德尔图良、安布斯洛、杰罗姆,其中奥古斯丁是教父学的最高权威(2)政治实践: ①著作:《上帝之城》,在神学的框架下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 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对中世纪人们的政治观念和教会与国家之间 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②个人经历:公元387年皈依基督教,391年成为希波教会的神甫,后来成 为主教; ③他的思想主要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崇尚精神的价值,鄙视世俗的享乐。(3)具体观点和思想特色 综述:与以往的政治思想家不同,奥古斯丁首先是一位神学家(波利比阿首先是历史学家),关心神学问题,他的理论主要是一套神学,极力推崇信仰、贬低理性(理性主义传统的先驱是亚氏),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人与上帝关系中考察人、考察国家的政治问题。 从他开始到文艺复兴时,西方政治哲学都是基督教神学的一部分,被称为“神学的婢女”。 奥古斯丁系统地阐述了基督教的国家观以及国家与教会的关系,成为了中世纪的官方信条,对中世纪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①原罪救赎说 由于亚当偷食智慧果,因而使得每个人生来有罪—“原罪”,情欲败坏了人的理性本性;党人们达到道德行为当事人年龄时候,即成年之后就会继续犯罪,这是“本罪”,由于人的罪,注定受到上帝的“永罚”。一切人都带有原罪,因而惩罚是罪有应得,一切人间王国必然灾难深重,必然灭亡,只有上帝之国才是永恒的。谁能得救,需要上帝“拣选”,而上帝的挑选是任意的,并不靠个人的努力,即使是信仰基督教和实行苦修的人也不能免于惩罚。 ②恩典理论 人的主观努力没用,上帝的“拣选”人,令其信仰基督教从而得救是完全任意的,只能指望神的恩典,这就是恩典理论。奥古斯丁由此被称为“恩典博士”。 运用到现实中,他把一切社会的不平等和社会罪恶都说成是上帝对人的惩罚,所以人的反抗是徒劳的,只有服从忍受。 ③区分了所谓的“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这是他政治哲 学最突出的一点。 两个城市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是以两种爱为基础:由只爱自己甚至连上帝也轻蔑的爱,造成了地上之城,选择肉欲;由只爱上帝甚至连自己也轻蔑的爱,造成了上帝之城,选择精神 两城分解源于天使的反叛,直接起因是亚当的堕落,实质上,是依据基

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异同

古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异同 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同属于西方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都是民族文明的长期积淀,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相互贯通的,然而,又各有其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从文化的起源上: 古希腊文明起源于最早的希腊,希腊是城邦制,各城即是独立的奴隶制国家,没有统一的政体。因此,希腊文明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民族,包括雅典文明、特洛伊文明、斯巴达文明等等。同时,由于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紧邻地中海和爱琴海。因此,古希腊文明又称海洋文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造就了古希腊人自由奔放、独立不羁、狂欢取乐、享受人生的个体本位意识,最早表现出了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和思考。 其产生是遵循客观规律、随着社会发展自然而然产生的。 早期的基督教是作为群众运动产生的,强调耶稣的恩典教化人民,信仰“因信称义”,主要是为麻木人的本能意识,是统治人而采取的一种政治手段。和古希腊文明相比,具有一定的人为性、目的性、手段性以及政治性。 二、在对待人性上: 古希腊人的自由奔放、独立不羁追求个体的本位意识,这在古希腊神话中得到最好的诠释。众神之主宙斯风流成性,天上、凡间,他的子女众多,要么是天上的神,要么就是人间的大英雄,他在对待人的情欲上,持有放纵的态度。其妻赫拉,具有世俗女人强烈的嫉妒心,很符合人的本性。 基督教文化宣扬禁欲主义,人所作的一切,都必须符合基督教义:原罪说。因为人生来就有罪,因而必须赎罪,而放纵情欲就违反了教义,因而必须虔诚悔过。 当然,二者在相互区别的同时,又有必然的联系,即相似之处,二者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二者的互补性。 一、古希腊文化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在基督教思想体系创建和确立的历史时期,它受到过许多思想学说的影响,其中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斯多葛派哲学家的思想学说,对它的影响很大。 西方思想传统中数学与神学的结合,起源于毕达哥拉斯,尔后,成了基督教哲学的特征之一,并且标志着信仰与推理的密切结合。 与毕达哥拉斯不同的是苏格拉底的善德说。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和真正的幸福是一致的,如果一个人不节制、勇敢、聪明和正直,就不会幸福。”这种观点,对基督教有关自然美德与超自然美德的区别及其“谨慎、正义、勇敢、节制”四大美德的提出,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除此之外,柏拉图哲学还在理念观、回忆说、灵魂不灭论和世界等级模式方面影响到基督教的观念体系。比如理念,他认为理念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外的实体,这种神秘而永恒不变的理念是一些个别事物的“范型”,而个别事物则是不完善理念的“影子”和“摹本”。再比如理性,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就代表着理性,体现“智慧”,应作为统治者,因此,就有“哲学王”学说。他视“哲学王”由金子所造,等级最高,具有“静观冥想”的思想境界。 总之,柏拉图在他的哲学中所阐述的神的单一性与永恒性,以及神的至善观念和灵魂得救观念等思想,在以后都成为基督教神学理论上的最重要论据之一。所以,基督教早期思想家把柏拉图称为“说希腊话的摩西”或“犹太化的哲学家”。

奥古斯丁政治思想

【奥古斯丁政治思想】 从公元2世纪开始,随着基督徒社会成分的改变,在基督教会内部出现了一批知识分子。这些基督教知识分子力图把基督教的基本信条系统化、理论化。这一批人被信徒们尊称为“教父”,他们所创立的神学理论则被称为“教父学”。奥古斯丁可以称为一个影响最大的教父.他可以说是集教父学之大成并且奠定了基督教神学理论的基础。 奥古斯丁的很多著作当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两部;《上帝之城》和《忏悔录》。奥古斯丁把新柏拉图主义和《圣经》结合在一起,把教父们已经提出来的上帝创世说、三位一体说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并且提出了原罪说、选民说等,奠定了基督教神学理论的基础。 他的神学政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恩典说 奥古斯丁所处的时代,罗马帝国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不仅帝国内部各地不断有起义发生,帝国外部北方的日耳曼人也开始大举入侵。日耳曼人,其中特别是汪达尔人,所到之处必洗劫财富,杀戮生灵。汪达尔主义因此成为野蛮破坏人类文明和文化古物的同义词。在日耳曼人大举入侵的过程中,许多品行良好的、虔诚的基督徒也无端地遭到杀害。这就难免使人们对基督教的教义产生怀疑:罗马帝国既然已经把基督教奉为了国教,上帝为什么不能保佑它?虔诚的、善良的基督徒既然会被蛮族无端地杀戮,上帝的威严、上帝的法术究竟何在?奥古斯丁的恩典说试图回答人们的这些疑问。 奥古斯丁把《圣经》中关于亚当偷吃智慧之果的故事作了发挥,提出了所谓的“原罪”说。他说上帝在创造人类的始祖亚当之初,亚当是正直的,并且有自由意志。如果他继续保持正直,他会留在伊甸园,并且会享有与天使们同样多的幸福。但不幸的是亚当干了他不应该干的事情,他偷吃了智慧之果,他堕落了,他因此受到了上帝的惩罚。亚当把他的罪遗传给了他所有的后代。也就是说,所有的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这就是原罪。由于每个人都从其始祖那里传承了原罪,所以才有七情六欲,而且这些情欲常常压倒理性。当人们达到道德行为当事人年龄以后还会继续犯罪,这就是“本罪”。 由于人类无法选择自己的始祖,所以人们也就无法逃避上帝的惩罚。不过,上帝是仁慈的,他从人类中选取了一部分,使其信仰基督从而得救,其余的人则无法逃脱惩罚的命运。上帝挑选谁、舍弃谁,完全是随意的,完全是一种恩典,并不以被选中者的主观努力为转移,也不以被选中者的特别气质、特别品质为前提。在上帝面前,人们无能为力,只能等待恩典。这就是奥古斯丁的恩典说,奥古斯丁因此而曾经获得“恩典博土”的称号。把这一理论应用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奥古斯丁把人间一切社会罪恶,一切不平等、一切不公平都说成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对于这些,任何反抗、任何挣扎都是徒劳的。正确的做法就是逆来顺受,人间本来就是灾难深重,只有进入天国才能摆脱苦海。谁能得救、谁能进入天国,这不是个人努力与否所决定的,而是上帝的任意行为。正因为如此,即使是那些信奉基督并且实行苦

基督教的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及

1、兴起与原因 (1)兴起 (a)大约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由沙漠侵入巴勒斯坦,与当地的迦南人逐渐融合,形成农耕的以色列部落;由于长期处于异族统治之下,犹太人之间开始产生不幸意识和罪恶意识。 (b)公元前13世纪末叶,犹太人之间出现了先知摩西,其著名的摩西十诫构成了犹太人不可违背的基本行为规范,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苛严刻板的律法。 (c)面对现实的苦难,犹太人一面小心谨慎地恪守着各种诫命和律法,一面殷切地期待复国救主的降临。 (d)基督教最初是从犹太教中发展出来的。公元前586年,在著名的犹太人“巴比伦之囚”事件中衍生出“受膏者”(即弥撒亚)和“千禧年”的观念。 (e)在公元1世纪初,一个犹太教的支派把加利利的拿撒勒热认作弥撒亚(即基督),他们在与正统派的斗争中逐渐脱离犹太教,形成了基督教的雏形。 (2)原因: (a)文化渊源上: 普遍推崇“两希”(即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传统之说,具体而言,就是希伯来的犹太教为基督教准备了一个历史背景(圣教历史)和精神氛围(罪孽意识与救世福音),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则为基督教提供了一套形而上学的神学思想 (b)历史渊源上: a.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于公元前14世纪上半叶由沙漠侵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迦南人融合而形成以色列部落后,在公元前13世纪末叶开始后的1000多年里几乎都在处于被异族所征服和奴役之下,犹太族产生了浓厚的不幸意识;同时,由于反抗无果,犹太人又产生了一种深沉的罪孽意识,把民族的苦难归

咎于祖先和族人对上帝的不虔诚。他们坚信,虽然自己是上帝的唯一选民,但雅赫威只有在使他们受尽磨难、洗尽罪孽之后才会降福于自己。 b.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之囚后,处于奴役的犹太人仍然相信会有弥撒亚来解救他们,但因当时犹太教中在宗教态度和观点方面的分歧而形成了互不相同的派别,且分别代表了不同阶级的利益诉求。 (c)思想渊源上:伴随着犹太人的充满罪孽意识地奴役苦难史,产生了“摩西五诫”和“摩西十诫”,他们坚信自己是上帝的唯一选民,苦难只是暂时的,只是上帝的一种“考验”,“复国救主”终会降临的思想深深植根于其精神追求中。 (d)政治渊源:基督教不是罗马帝国境内某一单个民族的产物,而是整个罗马社会的产物,是罗马社会的广大下层群众在现实中绝望而在宗教上寻求解脱的结果。 2、发展及原因 (1)发展 (a)大约公元30年左右,基督教开始渗透于罗马各个角落,逐渐发展成一种普世性的宗教; (b)大约公元42年,耶稣门徒彼得来到罗马并建立了罗马教会;公元64年,彼得与保罗被暴君尼禄钉死在十字架; (c)从公元64年尼禄第一次迫害基督徒到公元313年《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性,基督徒遭受了十次以上的大规模迫害,以及数不胜数的欺凌、侮辱和歧视;随着越来越多的外邦人加入,最终基督教超越甚至摆脱犹太教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世界性宗教。 (d)虽然屡屡遭受磨难和罗马帝国的迫害,基督教仍然在日益衰朽的罗马帝国中顽强地生长起来,并且影响从犹太人和罗马下层民众中逐渐扩散到罗马军队、贵族和政府官员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