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中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631.36 KB
- 文档页数:7
杜仲的活性成分及其在鸡饲料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何明先;李诗林;方明英;樊荟慧【摘要】杜仲是中国特有植物种,其活性成分具有提高鸡生长性能、改善肉质、增强免疫力、提高产蛋率以及提升鸡蛋品质等作用.文章对杜仲的活性成分及其在鸡饲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综述.【期刊名称】《饲料博览》【年(卷),期】2018(000)010【总页数】4页(P47-49,52)【关键词】杜仲;活性成分;鸡饲料;添加剂【作者】何明先;李诗林;方明英;樊荟慧【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S831.5杜仲俗称思仙、思仲、木棉、丝连皮等,为杜仲科杜仲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属于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1-2]。
在《本草纲目》《中国药典》和《神农本草经》等中国传统医药典籍中都记载杜仲具有补肾、健腰、强筋等特别功效,且久服可轻身耐老、延年益寿、提高机体缺氧耐力、改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脂、平衡调节血压,是著名的增益抗衰老中药[3-4]。
饲料添加剂主要特指在各种饲料的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所加入的某些物质,一般所添加的物质的剂量为少量或者是微量级别。
虽然加的量少,但却能够起着良好的增益效果。
常见的饲料添加剂有无机盐类、缓冲剂、微量元素、抗生素、氨基酸和中草药(刺五加、党参、商陆、马兜铃和当归等)[5-6]。
而杜仲本身所含营养成分众多,能有效提高鸡的生长性能,改善鸡的肉质,提高鸡的免疫力,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鸡蛋的品质,是十分理想的饲料添加剂。
1 杜仲的活性成分1.1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杜仲叶片中也含有十分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7-8]。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多少是衡量杜仲质量好坏的功能性指标之一,杜仲的叶片和雄花内含有较多的黄酮类化合物[9]。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在泌尿生殖系统应用研究进展
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又称淫羊藿、杜仲藿、宣肾藿等,是一种传统中药材。
近年来,研究发现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特别是在泌尿生殖系统的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含有一类化学物质称为淫羊藿素,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淫羊藿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如激活性氧稳定剂、抗氧化剂等,可以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减少自由基产生,从而对泌尿生殖系统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还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等都与炎症有关。
研究发现,淫羊藿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产生,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疼痛,对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还对泌尿生殖系统的血管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淫羊藿素能够增加血流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器官的灌注,并且还可以增加生殖细胞的供应和排泄,对男性勃起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是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健康负担。
研究发现,淫羊藿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淫羊藿主要活性成分在泌尿生殖系统应用研究中显示出一定的药理活性和治疗潜力。
虽然已有不少研究支持淫羊藿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确定其临床应用价值,并解决其药理机制和副作用等问题,以促进淫羊藿的科学合理应用。
杜仲多糖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之一,其树皮中含有一种特殊的天然活性成分——杜仲多糖。
杜仲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如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脂等。
近年来,研究发现杜仲多糖还能发挥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
本文将以此为基础,探讨杜仲多糖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心血管疾病是指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是造成全球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杜仲多糖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人们开始关注其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首先,杜仲多糖可以降低血脂。
研究发现,血脂异常是导致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杜仲多糖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一项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给予高脂饮食诱导的实验动物杜仲多糖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其血脂水平,减少血管内脂质沉积,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
其次,杜仲多糖具有抗炎作用。
慢性炎症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杜仲多糖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减轻血管炎症反应,从而抑制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实验证明,杜仲多糖能够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炎症因子的产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管内膜损伤,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
此外,杜仲多糖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氧化应激是心血管疾病形成的关键环节,而杜仲多糖可以通过清除活性氧,增强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氧化应激对心血管系统的损伤。
一项研究表明,杜仲多糖可以显著提高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血浆丙二醛(MDA)等氧化指标的水平,保护心血管系统免受氧化损伤。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发现,杜仲多糖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调节相关信号通路来实现。
例如,杜仲多糖可以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上调细胞内抗氧化酶的表达,从而抵抗氧化应激;同时,杜仲多糖还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影响细胞生长、凋亡和炎症反应,发挥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杜仲的活性成分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杜仲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得出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黄酮、环烯醚萜、木脂素及多糖等40多种化合物,其中木脂素及环烯醚萜含量,其次为黄酮。
另外,有研究表明杜仲皮、枝条及叶所含的活性成分基本相同。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杜仲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得出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黄酮、环烯醚萜、木脂素及多糖等40多种化合物,其中木脂素及环烯醚萜含量,其次为黄酮。
另外,有研究表明杜仲皮、枝条及叶所含的活性成分基本相同。
1.1木脂素类木脂素类是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也是杜仲活性成分中研究多、结构为清晰、成分为明确的一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保护肝脏、抗氧化、降压、镇静等。
目前从杜仲中分离的木脂素类成分约有30种,包括松脂醇二糖苷、丁香脂素二糖苷、中脂素二糖苷、儿茶素二糖苷、表松脂素、杜仲脂素和橄榄素等。
柳娜等采用溶剂萃取法和大孔树脂同时分离得到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丁香脂素二葡萄糖苷,纯度分别达90.86%和91.73%。
彭密军等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杜仲总木脂素提取的工艺为:采用65%的乙醇,液料比为20︰1,浸泡12小时后,超声波辅助提取45分钟,超声功率为250瓦特,得到杜仲总木脂素的质量分数为7.652%。
1.2环烯醚萜类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主要分布在杜仲皮和叶中,具有降血压、抗老化和增强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
到目前为止,从杜仲中分离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约有15种,包括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筋骨草苷、京尼平苷、杜仲醇及乙酸酯类等。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容易被氧化分解,其在新鲜的杜仲叶中平均含量可达5.72毫克/克,存贮6个月后平均含量变为0.60毫克/克,存贮1年后的杜仲叶中未能检出,原因是杜仲皮或叶中含有能分解环烯醚萜的胞内酶,采集的杜仲皮或叶在自然干燥过程中,胞内酶会将环烯醚萜类成分分解。
1.3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是杜仲及其制剂品质好坏的评价指标之一,主要以糖苷的形式存在,游离苷元含量很少,且杜仲不同部位中的黄酮含量差别很大,以杜仲叶、尤其是老叶中的黄酮含量,另外不同季节采收的杜仲,其黄酮的含量也有很大差别,以4月采收含量。
杜仲的抗肿瘤作用杜仲,又名假槟榔,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在近年来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
有研究表明,杜仲具有抗肿瘤作用,其含有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杜仲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萜类化合物——杜仲素。
杜仲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细胞的损伤。
此外,杜仲素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阻断肿瘤的发展。
一项研究发现,杜仲提取物可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减少肿瘤细胞的存活率。
凋亡是正常细胞死亡的一种方式,而癌细胞往往会破坏凋亡途径以保持其不受控制的增殖状态。
杜仲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肿瘤药物,通过增加癌细胞凋亡的发生,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杜仲还能够调节肿瘤细胞周期,抑制DNA合成和细胞分裂。
一项动物实验发现,杜仲提取物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DNA合成和细胞周期的进展,使其停留在G0/G1期,从而抑制乳腺癌的生长。
除了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杜仲还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抗肿瘤能力。
研究发现,杜仲具有免疫调节活性,可以增加淋巴细胞增殖和活化效应。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细胞,具有抗肿瘤活性。
杜仲通过增强淋巴细胞的功能,可以加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防御能力,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杜仲还可以帮助减轻化疗和放疗等抗癌治疗的副作用。
一项研究发现,杜仲提取物可减轻小鼠放射治疗后的肠道损伤,降低血清中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损失。
这说明杜仲具有保护肠道和造血系统的作用,可以减轻抗癌治疗对人体的不良影响,提高治疗的耐受性。
尽管杜仲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杜仲已经成为很多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研究人员正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杜仲作为一种中草药材,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其含有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杜仲叶中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叶文峰
【期刊名称】《生物质化学工程》
【年(卷),期】2004(038)005
【摘要】杜仲叶含杜仲胶、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绿原酸、槲皮素、山柰醇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降压、抗炎抗病毒、抗衰老、降血脂、
补肾、坚筋骨、安胎等药理活性,在药品、保健食品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总页数】5页(P40-44)
【作者】叶文峰
【作者单位】宜春学院,生物工程系,江西,宜春,3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91
【相关文献】
1.旱柳叶中3种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J], 张晶;郑毅男;韩立坤;张新凤
2.杜仲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晏媛;郭丹
3.杜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辛晓明;冯蕾;王浩;王晓丹;朱玉云
4.药食两用植物紫萼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J], 何军伟;杨丽;钟国跃
5.裸花紫珠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康兴东;叶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杜仲的化学成分分析杜仲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南方地区的植物,也被称为“穿心莲”,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药材之一。
杜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和保健品领域,被认为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血压、抗氧化等功效。
这些效果与杜仲中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在本文中,将对杜仲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分析。
杜仲的主要成分可以分为多类化学物质,包括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如单萜类、多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等。
其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包括了多种单萜和二萜。
首先,杜仲中的单萜类化合物是最为广泛研究的成分之一。
这些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据研究发现,杜仲中的单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等多种功效。
其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杜仲素,它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的作用,可以帮助预防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其次,杜仲中富含的多酚类化合物也是其重要的化学成分之一。
多酚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多个酚羟基的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质。
杜仲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主要有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衰老、抗炎、抗癌等多种功效。
特别是儿茶素,它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此外,杜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黄酮类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杜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黄烷醇、黄酮醇等。
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癌效果,可以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除了上述成分外,杜仲还含有多种其他化学成分,如甾醇、蛋白质、维生素等。
这些成分在杜仲的保健效果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甾醇是一类具有类固醇结构的化合物,能够调节人体激素平衡,提高免疫力。
蛋白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对于细胞修复和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物质,参与多种代谢过程,维持人体健康。
总结起来,杜仲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它富含多种具有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如单萜类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等。
杜仲皮药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述要摘要:通过对杜仲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和研究,总结杜仲的生物学特征、化学有效活性组分的药理作用及其提取工艺的方法,为杜仲临床药效的进一步开发和深入利用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杜仲成分提取研究进展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为木兰纲金缕梅亚纲杜仲目杜仲科属多年生落叶乔木药用植物,别名:木棉、扯丝皮、胶木、思仙等。
主要归经在肝肾经,性温,味甘。
中医学认为: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
在我国2000年前就有入药历史,是国内特有经济树种,二级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在27省,现各地已经广泛栽种。
一般4-6月剥取主干树皮,刮去粗皮,“发汗”至内皮显紫褐色,晒干即得。
《神农本草经》将杜仲视为药之“上品”。
杜仲传统以取树皮入药,但其树叶、根皮、树枝茎皮、雄花、果实、籽等亦有药用保健价值。
为我国名贵滋补中草药材,具有调节血压、降血脂、利尿、消炎抑菌、补肾强身、抗癌、抗疲劳、抗应激、抗衰老、保肝利胆、止痛镇静和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现代药理作用。
因其无毒副反应,杜仲在其它领域的用途也较广[1]。
笔者以提取分离杜仲的药理生物活性物质:木脂素类、黄酮类、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多糖类为研究对象,针对近几年的文献资料概况进行详细综述。
1 木脂素类此类物质是由双分子苯丙烷聚合物聚合而成,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合成苷后存在于植物的木质部、树脂中。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DG)是木脂素类化学合成物质,具有降血压、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它不仅是检测杜仲皮生药及其制剂品质优劣的指标成分之一,也是双向调节血压的药效活性组分。
栾庆祥等[2]利用多因素多水平分析法,当物料比为1:13,用26%的乙醇液超声提取25分钟时,比《中药药典》多提取2倍以上的PDG供试品。
潘亚磊等[3]通过正交设计研究PDG的筛选流程,发现把杜仲皮和75%的乙醇以1:12的比例混合后作用一天时间,再超声2次,此时的PDG提取率最高。
杜仲盐炙之化学成分和质量探索杜仲盐炙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炮制方式。
杜仲是中国南方的一种珍贵中药,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地区。
杜仲是一种落叶乔木,主要以根皮、根、枝、叶、果实为药用部位。
据研究,杜仲具有补肾壮阳、益肝补血、降血压、降血脂、抗肝纤维化、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保健功效。
其中,以杜仲的根皮为药用部位的品质最佳。
传统杜仲盐炙的制备方法是以杜仲根皮为原料,配以生盐,反复干燥、烤制,最终制得的杜仲盐炙有极佳的补肾壮阳的功效。
但是,杜仲盐炙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探索研究还有待深入开展。
本文探讨了杜仲盐炙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探索的研究现状,从中发现了杜仲盐炙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探索研究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一、杜仲盐炙的化学成分1.1物质组成传统杜仲盐炙主要由杜仲根皮和食盐组成。
研究发现,杜仲盐炙中含有丰富的多糖、黄酮、皂苷等活性成分。
其中,多糖是杜仲盐炙的主要活性成分。
1.2多糖成分多糖是一种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由多个简单单体糖分子组成。
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免疫调节、抗氧化、调节血脂、抗肿瘤等。
研究表明,杜仲盐炙的多糖含量较高,且有多种不同种类的多糖。
例如,石儒霖等人发现杜仲盐炙的多糖含量为1.97%~7.86%,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等单糖组成。
1.3黄酮成分黄酮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压等。
杜仲盐炙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主要包括苦参碱、草苯脑、杜仲黄酮、芦花酮等。
1.4皂苷成分皂苷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植物中的化合物,有多种生物活性,如生物碱类药物的前体、抗氧化、抗癌等。
杜仲盐炙中含有多种不同种类的皂苷成分,如桑皮甙、阿魏酸皂苷、地肤子皂苷等。
二、杜仲盐炙的质量探索2.1原材料的质量杜仲盐炙的质量取决于其原料杜仲的品质。
因此,杜仲的选取非常重要。
传统杜仲盐炙选取老杜仲根皮为原料,因其成分更为稳定,而年轻的杜仲根皮则含有更多水分和挥发性成分,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质量相对较差。
杜仲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研究
杜仲是一种具有潜在抗骨质疏松症作用的中药材。
目前研究表明,杜仲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骨形成:杜仲中含有丰富的多糖、黄酮类、生物碱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具有增强骨细胞活性和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杜仲提取物能够增加骨中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增加骨量。
2. 抑制骨吸收: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特征是骨吸收增加,而骨形成减少。
杜仲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抑制骨吸收的作用。
例如,杜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3. 调节骨代谢:杜仲中的成分还可以调节骨代谢物质的平衡,维持骨骼健康。
杜仲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能够影响骨矿物质的沉积和吸收,维持骨骼的正常生理功能。
总体而言,杜仲具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和调节骨代谢的作用,能够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症状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然而,目前研究还相对有限,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验证。
在使用杜仲作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草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合理使用。
杜仲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晏媛;郭丹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2003(025)006
【摘要】@@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s Oliv)的干燥树皮,具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诸多功效,中国药典规定其树皮作为中药杜仲入药。
杜仲是国家二级珍稀树种,杜仲皮一般需生长15~20年,而叶的资源相对丰富、易得,所以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杜仲的研究工作不断深入。
本文就杜仲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为深层次开发和利用这一传统中药提供理论依据。
……
【总页数】2页(P491-492)
【作者】晏媛;郭丹
【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学药学部,广州,510515;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学药学部,广州,5105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6
【相关文献】
1.杜仲叶中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J], 叶文峰
2.三白草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翟英英;赵素霞
3.水芹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功能性食品研究进展 [J], 欧开翔;谷荣辉
4.苦瓜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刘馨泽;吴新民;蔺冬梅;冯琳;杨洪梅;王欢;王冬雪;刘淑莹;吴巍;万茜淋
5.骆驼刺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J], 贾月梅;石明辉;夏提古丽·阿不利孜;贾晓光;潘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杜仲培育的研究进展杜仲属杜仲科植物,该科仅1属、1种,为地质史上第三纪冰川运动残留下来的古生树种,还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经济树种。
鉴于其起源古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重要的药用价值,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杜仲自古以皮入药而著称,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药效,特别是对血压独有的双向调节作用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杜仲既是贵重药材,又是提取天然橡胶的工业原料,此外还是很好的用材树种、园林绿化及水土保持树种。
因此,杜仲是一种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身的植物,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目前国内外对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涉及医药卫生、能源化工以及园林绿化等多个领域,已形成一个利用多学科综合研究开发的全新格局。
为了更进一步开发利用杜仲资源,本文综述了杜仲的遗传育种研究成果,以期为杜仲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及生产提供参考。
1 国内外杜仲研究概况1.1 国外杜仲研究概况由于杜仲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自1940 年起前苏联、美国、日本、韩国、瑞典、西班牙、墨西哥、英国等国先后对杜仲进行研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杜仲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利用等方面。
目前对杜仲的研究以日本最为领先,其次为中国。
日本对杜仲的研究涉及种质资源培植、成分分析、药理试验、产品研制、市场开发等方面。
近年来,英国、韩国也在杜仲愈伤组织诱导、血管紧张素化酶抑制剂等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析、药理及保健功能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1.2 我国杜仲研究概况我国早在 2 000 多年前就开始对杜仲进行栽培和药理方面的研究,《草本神农经》《本草纲目》《本草备要》等古代著名药书都有详细记载。
目前我国对杜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育种、药材用林营造与栽培、组培快繁、活性成分提取及分析、药理及保健功能研究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杜仲橡胶产业的蓬勃发展,杜仲橡胶提取工艺及胶用新品种选育方面的研究也获得了成功。
2 杜仲育种我国系统开展杜仲遗传育种工作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河南省洛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为主的一些单位在杜仲常规育种、生物技术育种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班级:15计算机三班姓名:李智学号:201541842309课程论文题目:杜仲研究进展课程名称:中草药资源高值化利用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正杜仲利用研究进展学生:李智(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15计算机三班,学号201541842309)【摘要】:正杜仲(Eueommia ulmoides Oliv.)属杜仲科(Eueommicaeae)植物。
为我国特有的单科目、单属科、单种属植物。
杜仲在我国被利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杜仲除木材可作为上等的家具和建筑材料外,其皮、叶、果实可在医药保健、化工原料、食品保健、饲料添加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成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中价值极高的经济树种。
8 0年代后,国家对杜仲资源的基地建设和开发利用非常重视,到90年代中期,我国的杜仲资源数量增长迅速,据统计,我国当时种植杜仲面积约25万公顷,年产杜仲皮约5000t,杜仲叶仅出口【关键词】:环烯醚萜类1杜仲及杜仲叶的主要成分从目前研究来看,杜仲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有环烯醚萜类、杜仲胶、木脂素类及苯丙素类等40多种化合物。
其中木脂素类及环烯醚萜类所占的比例较大,其次是黄酮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杜仲皮、叶及枝条所含的有效成分基本相同。
1.1 环烯醚萜类环烯醚萜类在新鲜植物组织中含量较高。
环烯醚萜是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中含有环戊烷结构单元,这类化合物还包括环烯醚萜多聚体。
目前研究已从杜仲皮和叶内分离出11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包括杜仲醇、杜仲醇苷、脱氧杜仲醇、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哈帕苷丁酸脂、筋骨草苷、雷扑妥苷、杜仲醇苷、车叶草苷、车叶草酸、去乙酰车叶草酸、10-乙酰鸡屎藤苷表杜仲醇、地芰普内酯等。
1.2 杜仲胶杜仲胶在杜仲中含量较高,广泛存在于杜仲皮、叶、果皮内,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与天然橡胶的化学组成完全一样,即(C5H8)n,只是两者分子链的构型不同,天然橡胶是顺式-聚异戊二烯,杜仲胶为反式-聚异戊二烯,两者互为异构体,是易结晶的硬质塑料。
杜仲中主要成分的的活性研究 1 木脂素类 木脂素类化合物是人体膳食纤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降压、镇静、保肝、降血糖、抗癌、抗病毒、抗氧化等。目前从杜仲中分离得到28个木脂素类成分,大多为苷类。经研究,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丁香脂素二葡萄糖苷具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且均有双向调节作用。杜仲木脂素能保护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肾损伤,并对单侧输尿管阻塞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细胞实验表明,木脂素能有效地抑制AngII诱导RMCs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表达,该作用与木脂素抑制醛糖还原酶( AR) 的表达有关。 2 苯丙素类 苯丙素类是形成木脂素类的前体,在杜仲叶中大量存在。研究表明,苯丙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保肝、护肝和碱基修复作用等。杜仲全树均含有绿原酸,杜仲叶绿原酸质量分数可达5.28%,是杜仲皮的18.57倍,因此杜仲叶中的绿原酸的含量常作为评价杜仲叶品质的重要依据。绿原酸具有广泛的抗菌、抗病毒、抗氧化、降压 、兴奋中枢神经以及显著增加胃肠蠕动和促进胃液分泌等药理作用,是保健品、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重要原料。 3 环烯醚萜类 环烯醚萜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炎、抗肿瘤、抗滤过性病原体、镇静、止痛、利胆、保肝、通便、降压以及治疗风湿等功能活性。杜仲所含的京尼平苷和桃叶珊瑚苷还具有抗肿瘤活性,桃叶珊瑚苷是一种抗菌素,它能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复制,保肝护肝,对氧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等多种作用。 4 黄酮类 杜仲叶中共分离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三萘酚、槲皮素、紫云英、陆地锦苷、芦丁、莰菲醇和桃苷。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止咳、祛痰、平喘、护肝、抗菌等多种作用。 5 多糖 从杜仲叶中提取的多糖,经红外光谱证实此多糖不含羟基,经紫外光谱检测不含核酸、多肽和蛋白质,属非还原糖;日本研究小组曾对杜仲的粗提物进行研究,证实其具有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此外还能影响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和衰老。 6 微量元素 杜仲雄花中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除常量的元素K、Na、Ca、Mg、P、S外,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Fe、Mn、Zn、Cu、Se等,常量中Ca的含量十分丰富,达0.96mg/g,同时K含量达1.78mg/g,而Na的含量为0.31mg/g。微量元素中Zn含量最为丰富,达到了0.55mg/g,研究发现,人体肝脏中Zn、Mn、Cu含量最高,归肝经的中药中,Fe和Mn含量最高,Fe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并能促进红细胞的生长;Cu参与造血过程,与铜蓝蛋白可促进铁的吸收、运输和利用,加速红细胞的成熟,Ni具有刺激生血机能,促进细胞再生的作用.同时研究证实,人体内在肾及其相关部位蓄积量较大的微量元素是Zn、Mn、Cu、Fe、Cr、Ni、Ag等,肾上腺、垂体及下丘脑等部位均有很强的摄Zn、Mn能力,Zn、Mn在内分泌、神经、酶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与中医“肾”的功能类似。缺乏Zn、Mn,会导致一系列肾主生殖发育的病理变化,肾病患者体内缺乏Zn、Mn、Fe。杜仲中Ni含量最高,Zn可达区间尺的7级,Mn及Fe也较高,这与杜仲具补肝肾强腰膝的功能是相吻合的。 杜仲不同部位活性成分比较 所选的皮、叶、雄花均是阴干后封存备用。 含量(%) 部位 总黄酮 绿原酸 桃叶珊瑚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