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单片机串口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25
STM32 串口第一个字节丢失问题的分析过程
STM32 串口发送必须先检测状态,否则第一个字节无法发出,发送完
毕,必须检测发送状态是否完成,否则,发送不成功,使用stm32f10x 调试
串口通讯时,发现一个出错的现象,硬件复位重启之后,发送测试数据0x01
0x02 0x03 0x04..接收端收到的数据为:0x02 0x03 0x04,第一个数据丢失。
换成发送别的数值的数据,如0x06 0x0ff,则接收到0x0ff,0x06 丢失。
错误依旧。
故障排除过程:
1、刚开始怀疑是接收端的错误,我是使用电脑串口,运行串口辅助调试工
具接收,换成其他软件后,发现故障依旧,而且电脑软件一直是开启状态,
不像和电脑软件有关。
2、使用单步调试,单步运行各个发送指令,都正常。
能收到0x01 0x02 0x03 0x04 的数据。
间接的排除了不是电脑软件的问题,而是其他的错误。
3、单步调试运行虽然正常了,但连续运行时,错误依旧。
现在有点摸不到
头绪了,单步运行正常,看起来编程没有出错,那故障在哪里呢?测试程序如
下
USART_SendData(USART2, 0x01); //A。
STM32F103的串口收发原理基于串行通信协议。
串行通信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数据在两个设备之间逐位传输。
在STM32F103中,串口(USART)模块用于实现串行通信。
串口收发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初始化串口:在开始串行通信之前,需要配置串口的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
等。
这些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以匹配通信设备的规格和协议要求。
2.发送数据:当需要发送数据时,STM32F103会将数据写入串口的发送缓冲区。
然后,串口模
块会自动将数据一位一位地发送出去。
发送数据的顺序是从低位到高位依次发送。
3.接收数据:接收数据的过程与发送数据相反。
当接收到数据时,串口模块会将数据一位一位地读
取,并存储在接收缓冲区中。
然后,STM32F103可以从接收缓冲区中读取数据。
同样地,接收数据的
顺序也是从低位到高位依次读取。
4.错误检测与处理: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可以在通信过程中加入校验和(checksum)或奇
偶校验(parity)等错误检测机制。
在接收数据时,接收方可以计算校验和或奇偶校验,并与发送方的数
据进行比较。
如果发现错误,可以请求重新发送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串口配置和操作可能会根据不同的STM32系列和型号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参考相关文档和参考手册,以了解特定型号的STM32的串口配置和操作方法。
stm32串口数据读取函数STM32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微控制器,具有强大的性能和丰富的外设资源。
其中,串口是一种常用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STM32串口数据读取函数进行数据接收。
一、STM32串口简介在嵌入式系统中,串口是一种基本的通信方式,通过串口可以实现与其他设备的数据交换。
STM32提供了多个串口接口,如USART、UART等,可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二、串口数据读取函数在STM32中,串口数据读取函数主要通过读取串口接收缓冲区来获取数据。
根据不同的串口接口,使用不同的函数进行数据读取。
1. USART串口数据读取函数USART串口是一种全双工的串口接口,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STM32中,可以使用HAL库提供的函数来实现USART串口数据的读取。
需要初始化串口并开启接收中断。
接着,在中断回调函数中,使用HAL_UART_Receive函数进行数据的读取。
该函数需要传入串口句柄、数据缓冲区和数据长度作为参数,可以实现指定长度的数据读取。
2. UART串口数据读取函数UART串口是一种半双工的串口接口,只能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
与USART串口相比,UART串口的读取函数较为简单。
在STM32中,可以使用HAL库提供的函数来实现UART串口数据的读取。
使用HAL_UART_Receive函数进行数据的读取,该函数需要传入串口句柄、数据缓冲区和数据长度作为参数,可以实现指定长度的数据读取。
三、应用实例以下是一个使用USART串口读取数据的示例:```c#include "stm32f4xx.h"#include "stm32f4xx_hal.h"#define BUFFER_SIZE 10UART_HandleTypeDef huart;uint8_t rx_buffer[BUFFER_SIZE];void USART1_IRQHandler(void){HAL_UART_IRQHandler(&huart);}void HAL_UART_RxCpltCallback(UART_HandleTypeDef *huart) {if (huart->Instance == USART1){// 数据读取完成后的处理操作}}int main(void){HAL_Init();SystemClock_Config();huart.Instance = USART1;huart.Init.BaudRate = 115200;huart.Init.WordLength = UART_WORDLENGTH_8B;huart.Init.StopBits = UART_STOPBITS_1;huart.Init.Parity = UART_PARITY_NONE;huart.Init.Mode = UART_MODE_RX;huart.Init.HwFlowCtl = UART_HWCONTROL_NONE;huart.Init.OverSampling = UART_OVERSAMPLING_16;if (HAL_UART_Init(&huart) != HAL_OK){// 串口初始化失败}HAL_UART_Receive_IT(&huart, rx_buffer, BUFFER_SIZE);while (1){// 主程序其他操作}}```在上述示例中,首先进行了串口的初始化配置,然后开启了串口的接收中断。
STM32单片机串口通讯故障排除处理过程STM32串口发送必须先检测状态,否则第一个字节无法发出,发送完毕,必须检测发送状态是否完成,否则,发送不成功,使用stm32f10x调试串口通讯时,发现一个出错的现象,硬件复位重启之后,发送测试数据0x01 0x02 0x03 0x04.。
接收端收到的数据为:0x02 0x03 0x04,第一个数据丢失。
换成发送别的数值的数据,如0x06 0x0ff,则接收到0x0ff,0x06丢失。
错误依旧。
故障排除过程:1、刚开始怀疑是接收端的错误,我是使用电脑串口,运行串口辅助调试工具接收,换成其他软件后,发现故障依旧,而且电脑软件一直是开启状态,不像和电脑软件有关。
2、使用单步调试,单步运行各个发送指令,都正常。
能收到0x01 0x02 0x03 0x04的数据。
间接的排除了不是电脑软件的问题,而是其他的错误。
3、单步调试运行虽然正常了,但连续运行时,错误依旧。
现在有点摸不到头绪了,单步运行正常,看起来编程没有出错,那故障在哪里呢?测试程序如下USART_SendData(USART2,0x01); //Awhile(USART_GetFlagStatus(USART2,USART_FLAG_TC)== RESET); //B USART_SendData(USART2,0x02); //Cwhile(USART_GetFlagStatus(USART2,USART_FLAG_TC)== RESET);USART_SendData(USART2,0x03);while(USART_GetFlagStatus(USART2,USART_FLAG_TC)== RESET);USART_SendData(USART2,0x04);while(USART_GetFlagStatus(USART2,USART_FLAG_TC)== RESET);4、猜测,也许是因为某个特殊原因,使第二个数据覆盖了首个数据,使得首个数据丢失。
STM32F030_USART详细配置说明_stm32f030串口串口是我们在编程时最经常用的问题,通常用它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同时它还有另外一个功能——检测程序是否正确,stm32f030系类单片机自然而然少不了串口,本文主要介绍STM32F030_USART的几个常用的简单应用和它的功能配置。
1、概述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方式,使 MCU 可以与外部设备通过工业标准 NRZ 的形式实现全双工异步串行数据通讯。
USART 可以使用分数波特率发生器,提供了超宽的波特率设置范围。
可以使用DMA 实现多缓冲区设置,从而能够支持高速数据通讯•全双工,异步通讯•可配置的 16 倍或 8 倍过采样方法提供速度和时钟容忍度间的灵活选择•小数波特率发生器•自动波特率检测•单线半双工通讯•停止位个数可设置 - 支持 1 个或 2 个停止位•十四个中断源和中断标志•- CTS 切换•- LIN 断开检测•-发送数据寄存器空•-发送完成•-接收数据寄存器满•-检测到线路空闲•-溢出错误•-帧错误•-噪声错误•-奇偶错误•-地址 / 字符匹配•-接收超时中断•-块结束中断•-从 Stop 模式唤醒•校验控制:•-发送奇偶校验位•-接收数据的奇偶检查2、准备工作1.认真阅读STM32F030x数据手册2.了解USART的运行原理3.查看STM32F030开发板原理图和封装图4.电脑装有keil等编译软件3、寄存器说明控制寄存器 1(USART_CR1)控制寄存器 2(USART_CR2)控制寄存器 3(USART_CR3)波特率寄存器( USART_BRR)保护时间和预分频器寄存器( USART_GTPR)中断和状态寄存器(USART_ISR)中断标志清除寄存器( USART_ICR)数据接收寄存器( USART_RDR)数据发送寄存器( USART_TDR)4、USART配置ART原理图ART代码分析3.①USART初始化void Usart_Init(uint32_t BaudRate){ USART_InitTypeDef USART_InitStruct;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USART1,ENABLE); RCC_AHBPeriphClockCmd(RCC_AHBPeriph_GPIOA,ENABLE); /* PA9-TX-推挽复用PA10-RX-浮空输入/上拉输入*/ GPIO_PinAFConfig(GPIOA,GPIO_PinSource9,GPIO_AF_1);GPIO_PinAFConfig(GPIOA,GPIO_PinSource10,GPIO_AF_1); GPIO_InitStruct.GPIO_Pin=GPIO_Pin_9;GPIO_InitStruct.GPIO_Mode=GPIO_Mode_AF;GPIO_InitStruct.GPIO_OType=GPIO_OType_PP;GPIO_InitStruct.GPIO_Speed=GPIO_Speed_50MHz;GPIO_Init(GPIOA,&GPIO_InitStruct);GPIO_InitStruct.GPIO_Pin=GPIO_Pin_10;GPIO_InitStruct.GPIO_Mode=GPIO_Mode_AF;GPIO_InitStruct.GPIO_OType=GPIO_OType_PP;GPIO_InitStruct.GPIO_Speed=GPIO_Speed_50MHz;GPIO_InitStruct.GPIO_PuPd=GPIO_PuPd_UP;GPIO_Init(GPIOA,&GPIO_InitStruct); /*USART基本配置*/ USART_ART_BaudRate=BaudRate;USART_ART_HardwareFlowControl=USART_Hardwa reFlowControl_None;USART_ART_Mode=USART_Mode_Tx|USART_Mode_ Rx; USART_ART_Parity=USART_Parity_No; USART_ART_StopBits=USART_StopBits_1;USART_ART_WordLength=USART_WordLength_8b; USART_Init(USART1,&USART_InitStruct); /*使能接收中断*/ NVIC_Config(USART1_IRQn); USART_ITConfig(USART1, USART_IT_RXNE, ENABLE); USART_Cmd(USART1,ENABLE);}②USART发送数据void USART1_SendBuf(uint8_t *pBuf, uint32_tu32Len){ while(u32Len--) { /*判断发送缓冲区是否为空*/ while(!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USART_FLAG_TXE)); USART_SendData(USART1,*pBuf++); }}③USART接收数据uint8_t USART1_ReciverBuf(void){ /*判断接收缓冲区是否为非空*/ while(!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USART_FLAG_RXNE)); return USART_ReceiveData(USART1);}3 . printf函数重映射int fputc(int ch, FILE*f){ USART_SendData(USART1,(uint8_t)ch); while (!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 USART_FLAG_TXE)); return (ch);}5、总结在进行USART的printf函数的使用时,一定要记得将微库打开:点击keil工具栏的小魔术棒符号,进入Target配置,勾选Use MicroLib。
详细图文剖析STM32单片机串口一键下载电路与操作方法
在此介绍STM32单片机串口一键下载电路与操作方法详解。
STM32三种启动模式对应的存储介质均是芯片内置的,它们是:
1)用户闪存= 芯片内置的Flash。
2)SRAM = 芯片内置的RAM区,就是内存啦。
3)系统存储器= 芯片内部一块特定的区域,芯片出厂时在这个区域预置了一段Bootloader,就是通常说的ISP程序。
这个区域的内容在芯片出厂后没有人能够修改或擦除,即它是一个ROM区。
要了解STM32的几种启动模式.
BOOT0接GND,BOOT1接GND.那就是正常的启动模式,从flash加载代码.
而BOOT0接V3.3,BOOT1接GND.则是ISP模式,也就是串口更新代码.
其次,你要了解STM32 ISP下载代码的过程.
首先BOOT0接V3.3,然后复位STM32.STM32就会加载ISP代码(固化存储在内部),从而进入ISP模式.此时便可以通过串口下载程序了.
最后再来看看一键下载是怎么实现的呢?
从原理图可知:DB9串口的RTS控制BOOT0,DTR控制RST.
我们要达到下载的目的,就必须先让RTS拉高BOOT0(设置BOOT0为1),然后再让DTR控制RST为低(STM32为低电平复位).然后再释放RTS为高(停止复位),然后再开始串口下载代码(此时BOOT0可以为高,也可以为低).
所以我们看到mcuisp连接过程是:
DTR电平置高(3-12V),复位(DTR接了RST)
RTS置低(-3--12V),选择进入BootLoader(RTS接了BOOT0)
...延时100毫秒。
如何通过串口烧写STM32程序
1、首先安装ST官方串口下载软件,Flash_Loader_Demonstrator_v2.2.0_Setup.exe
2、用交叉串口线连接开发板和电脑,
BOOT0选择为1,BOOT1选择为0,
接上开发板电源,SW1切换到ON打开电源开关。
3、从开始程序菜单打开Flash Loader Demo程序,所有程序->STMicroelectronics->Flash
Loader Demonstrator->Flash Loader Demo,出现如下界面:
4、选择默认设置即可,一直点next,出现如下界面:
5、选择Erase/ALL,擦除用户FLASH,然后点Next,出现如下界面即擦除完成:
文件,如E:\stm32\baiweistm32\led\led.hex,点Next开始下载
7、出现下面的界面即表示下载完成:
8、点Close关闭程序,关闭开发板电源,BOOT0选择为0,重新打开开发板电源,即可运
行刚才下载到开发板的程序。
注意:若要再次下载程序,请先关掉开发板电源,关闭Flash Loader Demo程序,然后再重
复2~8的步骤。
stm32串口3000每秒的数据进行解析处理【最新版】目录1.介绍 STM32 串口2.解析每秒 3000 数据的流程3.数据解析处理的方法4.总结正文1.介绍 STM32 串口STM32 是一种基于 ARM Cortex-M 内核的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多功能、易扩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STM32 串口是STM32 微控制器上的一个外设,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可以通过串行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2.解析每秒 3000 数据的流程每秒 3000 数据的解析处理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通过 STM32 串口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数据,并将其存储到缓冲区中。
(2) 数据解析:对缓冲区中的数据进行解析,提取出需要的信息。
(3) 数据处理:根据解析出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计算、存储等。
(4) 数据发送: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到外部设备。
3.数据解析处理的方法数据解析处理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1) 使用 STM32 内部的串口外设:STM32 内部集成了多个串口外设,可以通过配置不同的模式和参数,实现不同的通信方式和数据格式。
例如,可以使用 STM32 的 USART(通用串行异步收发器) 或 SPI(串行外设接口) 等进行数据通信。
(2) 使用外部的串口模块:如果 STM32 内部的串口外设不能满足需求,可以考虑使用外部的串口模块进行数据通信。
例如,可以使用 FPGA 或ASIC 等芯片实现串口通信。
(3) 使用中间件或库函数:为了简化程序开发,可以使用中间件或库函数进行数据解析和处理。
例如,可以使用 STM32CubeMX 等工具生成代码,或者使用 STM32 的 HAL(硬件抽象层) 库函数进行串口通信和数据处理。
4.总结每秒 3000 数据的解析处理需要进行数据采集、数据解析、数据处理和数据发送等步骤,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不同的解析处理方法。
作业1模拟串行通讯一、作业背景题目:模拟串行通讯一、题目:通过数字通道进行两个计算机系统的通讯二、目标:设计、实现一个用于数字通道串行通讯的协议三、思路与方法1. 硬件2. 软件CLK 上升沿检测DTA 的值,作为1bit ,存入寄存器中。
3. 编写程序并测试二、课程作业方案设计(一)自定义协议格式START帧头 数据长度 标识 数据 数据效验 帧尾 1Byte1Byte 1Byte 1Byte 1Byte 2Byte 1Byte 0x53 0xFE 0x01 0xDD 0x0D0C 0xFF1、起始标志:协议数据帧开始的标志,保留字为0x53。
2、帧头:同其他设备通信时首要的一致性保证,此次为0xFE 。
计算机1 计算机2GND CLKDTA3、数据长度:表示当前数据包的大小。
4、标识:可以自定义,对于不同的数据包,采用不同的标识。
比如当为温度采样问题时,该为温度采集器序号。
当为湿度采样问题时,该为湿度采集器序号。
5、真实数据:发送的数据内容,对于温度采样问题。
6、数据校验:根据前述数据所得的CRC32校验码。
7、结束标志:即帧尾,协议数据结束的标志,保留字为0xFF。
(二)、自定义协议详解1、自定义协议采用的是端到端的通信。
2、自定义的通信协议采用2条信号线,1条时钟线(CLK)和1条数据线(DTA),属于串行半双工通信。
每个从设备有自己的标识、帧头、数据、数据长度、数据校验、帧尾,主设备发送START信号(0x53)后,紧跟着发送想要数据的帧头(0xFE),当验证了帧头之后,该数据包即是我们所需的对应数据包。
3、CLK上升沿检测DTA的值,作为1bit,存入寄存器中。
没有数据传输时,DAT上恒保持高电平。
4、START信号:当检测到DAT的值为0x53时,开始传输数据。
5、帧头:0xFE—>即在CLK时钟的8个周期内,此时传输了8bit数据为1111 1110时(即0xFE),该数据包即是正确的数据包,在第一个字节后,主机立即读从机,开始接收该数据包。
stm32串口中断接收的长度计算
在STM32中,串口接收数据时,可以通过中断来实现数据的接收。
在串口中断接收数据时,需要计算接收到的数据的长度,一般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1. 使用缓冲区计数,在串口中断服务程序中,每当接收到一个
数据时,可以将数据存储到一个缓冲区中,并且使用一个变量来记
录已经接收到的数据的长度。
这样可以通过计算缓冲区中的数据长
度来得到接收到的数据的长度。
2. 使用帧头帧尾,如果串口通信的数据是按照帧格式进行传输的,那么可以在接收数据时,通过检测帧头和帧尾来计算接收到的
数据的长度。
当接收到帧头时开始计数,当接收到帧尾时结束计数,这样得到的长度就是接收到的数据的长度。
3. 使用超时计数,在串口中断服务程序中,可以设置一个超时
计数器,当开始接收数据时,启动计数器,当一定时间内没有接收
到数据时,停止计数器,并将计数值作为接收到的数据的长度。
总的来说,串口中断接收数据的长度计算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
场景来选择合适的方法,一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试和优化。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stm32f4 串口波特率计算摘要:1.介绍STM32F4 单片机串口通信基本概念2.讲解STM32F4 单片机中串口波特率计算方法3.分析STM32F4 单片机中串口波特率相关寄存器4.实例说明如何设置STM32F4 单片机的串口波特率5.总结STM32F4 单片机串口波特率计算注意事项正文:一、介绍STM32F4 单片机串口通信基本概念串口通信是一种在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通信方式,通常用于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
STM32F4 单片机是一种高性能的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其中包括串口(USART)接口。
通过串口接口,STM32F4 单片机可以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
二、讲解STM32F4 单片机中串口波特率计算方法串口通信中的波特率是指每秒钟传输的字节数,它是衡量通信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STM32F4 单片机中,串口波特率的计算方法如下:波特率= 1 / (16 * 波特率系数)其中,波特率系数是一个16 位的值,存放在STM32F4 单片机的usartbrr 寄存器中。
usartbrr 寄存器的有效位数为16 位,前4 位用于存放小数部分,后12 位用于存放整数部分。
三、分析STM32F4 单片机中串口波特率相关寄存器在STM32F4 单片机中,设置串口波特率的寄存器只有一个,即usartbrr 寄存器。
usartbrr 寄存器的结构如下:- 位[15:12]:这些位用于存放波特率系数的小数部分,总共有4 位,可以表示2 的4 次方即16 种不同的值。
- 位[11:0]:这些位用于存放波特率系数的整数部分,总共有12 位,可以表示2 的12 次方即4096 种不同的值。
四、实例说明如何设置STM32F4 单片机的串口波特率以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如何设置STM32F4 单片机的串口波特率。
假设我们需要设置串口波特率为9600,那么我们需要计算波特率系数。
根据上面的公式,可以得到:波特率系数= 1 / (16 * 9600) = 0x0005接下来,我们将波特率系数0x0005 存储到usartbrr 寄存器的相应位中。
STM32串口通信中使用PRINTF发送数据配置方法在 STM32 系列微控制器中,使用 Printf 函数进行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开发调试方式。
以下是配置方法的详细步骤:1.配置USART或UART硬件:-启用相应的串口接口,例如USART1或USART2-选择串口引脚并配置为复用功能模式,以便将串口引脚与微控制器的外部引脚相连。
-配置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参数。
2. 配置 Printf 环境:- 在使用 Printf 函数之前,需要在代码中引入相关的库文件,例如stdio.h 和 stdarg.h。
```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arg.h>```- 在代码中定义一个 `int fputc(int ch, FILE *f)` 函数,该函数用于重定向 `printf` 输出到串口。
```cint fputc(int ch, FILE *f)/*将待发送的字符写入串口数据寄存器*/USART_SendData(USART1, (uint8_t) ch);/*等待串口发送完毕*/while (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 USART_FLAG_TXE) == RESET);return ch;}```- 在代码中定义一个 `int fgetc(FILE *f)` 函数,该函数用于重定向 `scanf` 输入到串口。
```cint fgetc(FILE *f)/*等待串口接收到数据*/while (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 USART_FLAG_RXNE) == RESET);/*读取并返回串口接收到的数据*/return (int)USART_ReceiveData(USART1);}```- 在代码中使用 `setvbuf` 函数将缓冲区大小设置为 0,以便立即输出数据(可选)。
STM32F051串口通信的使用串口通信通常使用3根线完成:地线、发送线和接收线,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
参数必须匹配,才能成功实现串口通信。
对于STM32F051而言,硬件方面:RXD--PA10 接收数据线,TXD--PA9 发送数据线。
软件方面:调用stm库函数,开发人员只需要编写uart.c子驱动函数就可以在main中直接调用。
在uart.c驱动函数中,时钟串口初始化可以按下面来设置,当然在这之前需要设置串口所使用的IO端口,由于IO端口属于复用功能,采用GPIO_PinAFConfig进行复用设置,串口配置参考代码如下:void USART_Configuration(){GPIO_PinAFConfig(GPIOA,GPIO_PinSource9,GPIO_AF_1);//复用功为1,表示PA9复用功能打开,即PA9用作串口发送功能GPIO_PinAFConfig(GPIOA,GPIO_PinSource10,GPIO_AF_1);//复用功为1,表示PA10复用功能打开,即PA10用作串口发送功能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9|GPIO_Pin_10;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 //设置端口复用GPIO_InitStructure.GPIO_OType = GPIO_OType_PP; //设置端口输出模式GPIO_InitStructure.GPIO_PuPd = GPIO_PuPd_UP;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至此,串口的发送接收端口设置完成USART_ART_BaudRate = 115200; //设置串口波特率,115200 USART_ART_WordLength = USART_WordLength_8b; //设置数据位为,8位USART_ART_StopBits = USART_StopBits_1; //设置停止位,1位USART_ART_Parity = USART_Parity_No; //设置效验位,不用USART_ART_Mode = USART_Mode_Rx | USART_Mode_Tx; //设置工作模式USART_Init(USART1,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Cmd(USART1, ENABLE); //使能串口1上面的代码完成了串口的初始化,总结一下,其步骤如下:1.初始化IO端口,使用外部API功能需要端口复用GPIO_Mode_AF2.设置AF的数3.设置API的相应参数。
stm32单片机应用与全案例实践
STM32单片机是ST公司推出的一种32位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易扩展等特点,在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常见的STM32单片机系列有STM32F0、STM32F1、STM32F2、STM32F3、STM32F4、STM32L0、STM32L1、STM32L4等。
STM32单片机应用很广泛,可以用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安防监控、交通运输等领域。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控制器、蓝牙、核心板、开发板、智能家居、工业控制、人机界面、医疗设备、智能穿戴、安防监控、电源管理、车载电子、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军工等。
为了更好地学习STM32单片机,我们可以通过全案例实践的方式进行训练和考核。
全案例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学习STM32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包括芯片内部结构、时钟、引脚、GPIO、模拟量输入输出、定时器、中断等。
2.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需要实现的功能和要使用的外设,例如LED、按键、温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蜂鸣器、OLED等。
3.根据功能需求,设计硬件电路并进行PCB设计,将STM32单片机、各种元件和外设连接起来。
4. 在Keil软件中进行编程,编写程序实现所需功能。
编程要点包括中断、定时器、串口通信、DMA传输、ADC转换等。
5.进行调试,测试程序是否满足需求。
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电路连接是否准确、程序是否存在死循环或死机等常见问题。
通过全案例实践的方式,我们可以掌握STM32单片机的应用和开发方法,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M32串口错误中断导致死机现象在对STM32调试中,使用上位机串口调试助手给节点发送命令,误将校验方式选择为无校验,而节点的串口初始化为偶校验方式接收数据,但使用串口工具发送无校验数据时,节点立即死机无反应,最终看门狗复位1.使用jlink在线跟踪调试,发现程序未进入HardFault_Handler异常中断,在收到无校验的数据后,节点立即不停的循环进入串口中断处理程序,最终导致看门狗复位。
2.按照常规流程,通过MDK在线调试工具观察串口USART_CR1 与USART_ISR 寄存器的值;1.发现USART_CR1寄存器的PEIE置位,即将校验错误中断使能,同时串口中断状态寄存器USART_ISR的PE位置位,所以产生中断,但我的中断处理程序里面未对改中断标志做任何处理,没有使用USART_ICR寄存器将PE的中断标志位清除,当退出中断后,STM32会立即再次进入串口中断。
2.这种现象是因为串口配置为偶校验,但收到无校验的串口数据时,数据校验失败同时PEIE位置1从而导致进入串口中断处理程序。
3.采用两种办法解决该问题:将USART_CR1寄存器的PEIE的使能标志位清楚,或者在中断处理程序里面退出之前的时候,将使用USART_ICR寄存器将USART_ISR的PE中断标志位清除,最终测试后问题得到解决1.但是在另外的串口测试中,使用上位机通过串口不停的向节点发送数据,中途手动将串口的硬件连接断开一段时间后再连接,有时候在将断开的串口连接再次连接上时,设备又会循环进入串口中断,最终导致设备的看门狗复位;2.再次通过在线调试观察串口寄存器,发现上面的PEIE已经被置零,说明该中断使能已经被关闭,不是上面提到的校验错误引起的中断;3.最终查看STM32F071的官方参考手册,在看到CR3寄存器上看到如下说明EIE位:错误中断使能控制,该位如果置1时,当USART_ISR的FE或ORE或NF其中一个置位时都将产生中断,FE位:帧错误位标志,当检测到同步错误或过多的噪声或break符;ORE:过载错误标志;NF:噪声错误标志;1.在线调试观察CR3寄存器的EIE位被置位,同时在异常的循环进入串口中断时观察中断状态标志位发现以上三个标志位中存在置位的情况,当初对该EIE标志位的使能未重视;2.最后跟源代码发现在串口的初始化中奖上面的两个中断使能位PEIE与EIE都使能;屏蔽该代码或在中断处理程序中清楚错误标志位后均正常工作;3.该源代码是使用STM32cube工具生成的库,只使用了其串口初始化功能,但未使用工具生成的串口中断处理程序;。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本实验是基于单片机和串口通讯的实验,旨在通过掌握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串口通讯原理、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在单片机应用方面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
本实验将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讲解:一、实验原理串口是指通过一条通信线路,将数据以一定的格式传输到一个设备或计算机上。
单片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通过学习单片机串口通信原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场景。
串口发送数据的基本原理是将二进制的数据码转换成特定规则的数据帧,发送到串口的通信线路上。
串口接收数据的基本原理是从串口线路上读取二进制码,对码进行格式化解码,再存储到相应的缓存区中。
计算机和单片机通讯的原理基本一致,但是具体的实现方法和细节要根据所用的串口模块和单片机芯片来确定。
二、实验步骤该实验将从计算机到单片机的数据传输进行实验。
其中,计算机上将使用串口终端软件RealTERM,单片机使用TTL串口。
1.连接TTL串口首先,将串口线连接到单片机的TTL串口上(RX、TX、GND)。
2.串口设置打开RealTERM软件,设置串口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停止位等)。
在Windows系统中,可以通过设备管理器查看串口设备,从而确定串口号(通常为COM1、COM2等)。
3.单片机程序设计单片机程序中需要设置串口参数、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等功能。
在发送数据时,需要将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转换成相应的数据帧格式,再通过串口发送到计算机上。
在接收数据时,需要从串口接收缓存区中读取数据,并且解析成特定的格式,再将数据存储到所需的区域。
4.进行实验打开串口终端软件后,点击“打开串口”按钮,可以看到从单片机发送的数据。
可以通过键盘输入数据,以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具体操作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可以设置不同的数据帧格式和接收响应逻辑。
三、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可以通过实验得到一些操作技巧,例如:1.根据计算机和单片机所使用的串口模块和相关参数,选择合适的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和停止位等控制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