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32.85 KB
- 文档页数:4
抗生素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卫京平
【期刊名称】《天津药学》
【年(卷),期】2001(013)001
【摘要】@@ 新型抗生素的不断出现,耐药细菌的增加以及药物敏感试验、耐药机理与监测技术的发展,对抗生素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经济学等方面引起了临床医生的重视.
【总页数】3页(P8-10)
【作者】卫京平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新型噁唑烷酮类抗生素体内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 [J], 刘世聪;王海林;许云华;王雯;叶德全
2.结合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式优化儿童万古霉素个体给药方案研究进展 [J], 邹心(综述);罗征秀(审校)
3.熟悉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征合理应用抗生素 [J], 肖永红
4.伊维菌素在不同动物中安全性、药效学r和药代动力学的差异性研究进展 [J], 邢一丹;蔡云鹏;张亚峰;熊丹;杨世壮;潘保良
5.替加环素在治疗感染性疾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进展 [J], 李文超;白向荣;李晓玲;姜德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2020更新版)》解读万古霉素是临床常用的糖肽类抗菌药物,主要用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一线治疗。
万古霉素的治疗窗窄,既往研究显示对其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并降低肾毒性的发生风险。
由中国药理学会治疗药物监测研究专业委员会发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牵头制定的《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于2015年9月发布,并经同行评议后发表。
指南内容主要包括万古霉素TDM的适用人群、给药方案、监测指标及目标范围、监测时机等方面。
随着诊疗实践的发展和新证据的出现,指南制定工作组需持续地对指南进行审查,并在必要时开始更新。
因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团队于2019年开始《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的更新工作,旨在对指南推荐意见的内容和推荐强度进行审查及更新,确保并提高指南推荐意见的时效性和质量,同时调查及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进而帮助临床医生、药师等规范、合理地开展万古霉素TDM。
《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2020更新版)》于2020年12月发表于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期刊,现就该更新版指南推荐意见进行总结和解读,以促进该指南更好的实施推广。
1 更新版指南概述经共识专家组与指导委员会评估,本次指南的更新类型为部分更新,较 2015 版指南有 1 条推荐意见被删除,3条推荐意见发生更改。
更新的指南新纳入了13个临床问题,其中 11个临床问题达成共识形成推荐意见,另有 2个新纳入的临床问题因证据不足未给出推荐意见。
更新版指南的范围为接受间断输注万古霉素的成人与新生儿/儿童,目标人群为医务工作者。
更新版指南沿用推荐分级的评价、制定与评估工具(Grades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进行证据质量评价和推荐意见强度分级。
【药事】万古霉素用药经随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伪膜性肠炎的日渐增多,万古霉素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临床。
但随着使用率的增加和临床不合理的使用,万古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日益严重,主要表现肾脏毒性和耳毒性,严重者可能导致肾衰竭和听力丧失,这些不良反应在老年患者、儿童患者以及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更易发生,且更加严重。
不久前,广东省药学会组织专家编写发布了《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临床药师指引》(下称《指引》),进一步优化和规范万古霉素在不同人群中的使用,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情况调整给药方案,促进万古霉素科学、合理、规范使用。
作为三环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活性。
但万古霉素治疗窗较窄,如何在充分发挥其疗效的同时,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降到最低是临床用药的关键。
因此,根据《指引》及患者的临床情况实施个体化用药尤为重要。
明确抗菌机制万古霉素对多种革兰阳性菌有杀菌活性,对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肠球菌具有抗菌作用。
艰难梭状芽胞杆菌和其他梭状芽胞杆菌通常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
要注意的是,所有革兰阴性菌、明串珠菌、分支杆菌对万古霉素天然耐药。
作为目前抗击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有效抗生素之一,细菌对药物的耐药问题需要保持警惕。
2010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已出现9株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尽管我国尚未出现VRSA,但在长期万古霉素治疗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万古霉素敏感菌株转变为中介的潜在趋势。
要保护性使用现有的对MRSA有效的药物,尤其不主张预防性用药。
以往临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对MRSA的流行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应慎重,以免产生MRSA、VRSA菌株。
如对大手术后预防深部葡萄球菌感染,使用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为好(如头孢唑林、头孢呋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葡萄球菌效果反而不如第一代的好,且第三代头孢菌素的长期使用与MRSA的耐药率呈平行关系。
万古霉素说明书万古霉素盐酸盐 Vancomycin HCl 适应症对甲氧西林具有抗药性之葡萄球菌所引起的严重或致命感染。
万古霉素说明书是怎样的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万古霉素说明书资料,仅供参考。
稳可信(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说明书正文【稳可信药物名称】商品名称:稳可信/ Vancocin通用名称: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英文名称: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 She Yong Yan Suan Wan Gu Mei Su【稳可信成份】主要成份:万古霉素化学名称:(1S ,2R,18R,19R,22S,25R,40S)-50-[2-O-(3-氨基-2,3,6-三去氧-3-C-甲基-α-L-吡喃来苏糖基)-β-D-吡喃葡萄糖氧基]-22-氨基甲酰甲基-5,15-二氯-2,8,32,35,37-五羟基-19-{(2R)-4-甲基-2-(甲氨基)戊酰胺基}-20,23,26,42,44-五氧代-7,13-二氧杂-21,24,27,41,43-五氮杂八环[26.14.2.23,6.214,17.18,12.129,33.010,25.034,39] 五十(碳)-3,5,8,10,12 (50) ,14,16,29,31,33 (49) ,34,36,38,45,47-十五烯-40-羧酸单盐酸盐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66H75Cl2N9O24 HCl分子量:1486辅料:甘露醇、盐酸、注射用水、氮气。
【稳可信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或冻干块状物。
【稳可信适应症】本品适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它细菌所致的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炎、灼伤、手术创伤等浅表性继发感染、肺炎、肺脓肿、脓胸、腹膜炎、脑膜炎。
【稳可信用法用量】通常用盐酸万古霉素每天2g(效价),可分为每6小时500mg或每12小时1g,每次静滴在60分钟以上,可根据年龄、体重、症状适量增减。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专家组万古霉素作为第一个问世的糖肤类抗生素,已广泛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其他革兰阳性菌感染。
万古霉素上市50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认识的深化,感染人群的多样化,特别是对不同人群中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差异认知的加深,如何科学、合理、规范化地使用万古霉素已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1年《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发表了“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万古霉素在不同人群中的合适剂量,来自感染科、呼吸科、肾内科、血液科、重症医学、微生物学和临床药理方面的专家,再次共同讨论起草了"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以下为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的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一、肾功能正常患者的推荐剂量(一)一般原则万古霉素常规推荐剂量是每天2g,每12h 1 g,可按年龄、体质量、病情严重程度适量增减。
根据2011年美国感染病协会MRSA指南推荐,万古霉素给药剂量为每次15~20mg/kg(依据实际体质量计算),每8~12 h给药1次。
单次剂量不超过2g,日剂量一般不超过4g。
高剂量给药时应监测肾功能和血药浓度。
为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如红人综合征、低血压等),万古霉素的输注速率应维持在1O~15mg/min(lOOOmg输注时间应>1h)。
如因输注过快或剂量过大出现红人综合征,或发生过敏反应时的风险较高,可延长输注时间至2h,或采用负荷剂量前给予抗组肢药。
肥胖患者因需要剂量更大,输注时间应维持在2~3h。
建议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应保持在10mg/L以上;对于MRSA引起的复杂感染及重症感染患者,建议将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5~20mg/L。
(二)负荷剂量对于重症感染患者,首剂负荷剂量有助于万古霉素迅速达到理想的血药谷浓度,并有效治疗疾病。
适用人群:重症感染(如血流感染、脑膜炎、重症肺炎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患者。
老年重症感染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的疗效及安全性目的:研究老年重症感染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收治114例老年重症感染患者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肝肾功能指标。
结果:万古霉素治疗总有效率为85.3%,细菌清除率76.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P >0. 05)。
结论:万古霉素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老年重症感染效果显著,相对安全,但治疗过程中应严格监测肝肾功能。
标签: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万古霉素;疗效;安全性万古霉素已用于临床半个多世纪,因其独特的抗菌机制,对革兰阳性菌保持有强大的杀菌作用[1]。
由于药物代谢及患者体质方面的特殊性,应高度关注老年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的疗效和安全性。
现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了解老年患者应用万古霉素时个体情况、基础疾病、治疗方案、经济学等因素的影响,以减少用药安全隐患,为老年患者安全、有效和经济地应用万古霉素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收治50例老年重症感染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8±5.3)岁,入选标准:病原菌培养确定为革兰阳性球菌且对万古霉素敏感者。
排除标准:已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既往对万古霉素过敏或出现过明显毒副作用者。
1.2 治疗方法抗感染治疗采用万古霉素(商品名稳可信,批号:H20074018,厂家:美国礼来公司)。
应用万古霉素前即已存在肾功能指标轻度异常,或年龄>75 岁者共18例,用药前均按照Cockeroft-Gault 公式测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根据Ccr 值按照药品说明书确定给药剂量,每次剂量为0. 35 ~0. 8 g,平均(0. 61 ± 0. 13)g,溶于5% 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持续超过1 h,每12 h 用药1次。
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
1. 引言
本章节介绍了文档的目的和范围,以及对于万古霉素在临床上的重要性进行简单概述。
2. 药物背景
这一部分详细描述了万古霉素(Vancomycin)这种药物的化学结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征等相关信息。
同时还包括该药物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内容。
3. 临床使用指南
在此章节中,将提供关于如何正确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或预防感染方面的建议。
具体内容可能涵盖剂量调整、给药方式选择、联合用药原则等方面。
4. 常见不良反应与风险管理措施
此处列出常见不良反应,并针对每个不良反应提供相应处理方法或监测建议。
此外,在这里也会讨论有关急性过敏反应和肾毒性问题所需采取哪些风险管理措施。
5. 特殊人群考虑因素
针对儿童/老年患者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本章节将提供万古霉素在这些人群中的使用注意事项和剂量调整建议。
6. 药物相互作用
在此部分详细介绍了与万古霉素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其他药物,并说明如何避免或管理这些潜在问题。
7. 临床研究进展
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相关临床试验、观察性研究以及最新文献回顾都会被纳入到该章节。
同时还可以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治疗领域进行讨论。
8. 法律名词及注释
这一部分列出并解释了涉及到法律方面内容时所使用到的专业术语和缩写符号,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文件中引述自有关法规条款之处。
9. 结束语
10.附件:
- 相关临床试验数据摘要表格;
- 治疗指南补充材料;
- 参考文档清单;。
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不达标的相关因素分析目的觀察ICU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不达标的可能危险因素,优化临床治疗方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同时进行肌酐清除率、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选择用药剂量规范者入组,按照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和不达标分为两组,血药浓度在10~20 μg/mL为达标组,血药浓度在0~0.05),药代动力学相关研究表明[11],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在重症患者体内代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重症患者常因各种因素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白蛋白水平低下,有研究表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达标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是明显高于不达标组的[8],本研究两组之间的P值为0.061,也是达标组的白蛋白水平高于未达标组。
本研究发现,血药浓度不达标组BMI大,CCr高,万古霉素应用期间的液体静平衡大,CO明显高于血药浓度达标组。
由于本研究的数据采集涉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故患者总例数有限,导致在做回归分析时不能将所有指标均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只在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带入,得出回归方程,心排血量和万古霉素应用期间的正平衡在方程中有统计学意义,CCr的P值为0.072,根据数据分布趋势考虑扩大样本量可能会得出阳性指标。
邱志宏等[12]进行的一项纳入303例患者的前瞻性实验,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揭示CCr是显示个体万古霉素清除率差异的最强因素。
梁培等[13]研究表明高肌酐清除率与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有显著意义。
上述作者的研究结果跟本研究方向一致,本研究亦发现在达标组和不达标组的CCr有显著性差异,但Logistic回归未得出阳性结果,原因是样本量较小,再者是带入方程的4个观察指标,相比CO和应用万古霉素期间的正平衡CCr 的差异相对较小,如果样本量继续足够大带入更多的观察指标,可能CCr也能得出阳性结果。
已有研究[14]表明肥胖、烧伤患者通常显示出较高的万古霉素清除率,正如本研究两组间比较BMI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烧伤的患者正如本研究的高心排的一类患者。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肠
季闽春沈晓英杨
耀芳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上海
一一
一
摘要万古霉素多肤类抗生素能有效治疗革兰阳性菌尤其是耐甲氧西
林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其特点是具有时间依赖性峰
浓度为一’谷浓度一巧主要不良反应肾毒性的发生与过高的谷浓度有关由于血液透析能清除部分药物因此行高通量血液
透析的患者预防或治疗使用万古霉素时要注意调整剂量血药浓度测定
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估算等方法有助于临床医生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减少或避免药物毒性关键词万古霉素药代动力学治疗药物监测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
号
一一一
刀印
瓶。配
少
咖
八助
俪脚
一叩人刃。
。
一一’。。
卿笔
而二
收稿日期一一修回日期一一
作者简介季闽春一女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通讯作者季闽春一一面
万古霉素属多肤类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即‘‘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耐药菌引起的重症感染的首选药本文回顾了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献以便为临床医生制订个体化给药
方案提供参考药代动力学特点万古霉素静滴时呈二室模型具有。相和相其中。相分
布约一相消除半衰期约一分布容积为
一’蛋白结合率为一肾功能正常者万古霉
素的半衰期为一而在肾功能不全者平均消除半衰期为天万古霉素是水溶性大分子物质组织分布取决于膜的渗透性而不是组织流量长时间维持血药浓度有助于提高药物转运非炎性©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第卷第期年月总第期脑膜炎时万古霉素在脑脊液浓度为一’脑脊液血清药物比为。一炎症时浓度
可达一’脑脊液血清药物比为一〔’〕万古霉素能透过胎盘屏障压等「’〕对行剖宫产未发生感染的妊娠妇女给予万古霉素后测定母亲和胎儿脐带血中的药物浓度分别为一一’母血和脐带血药物浓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大鼠离体肺实验证实〕该药穿透肺泡一毛细血管膜的能力较差吸人给药时支气管一肺泡灌洗液中药物浓度较高而全身给药时灌洗液肺组织的药物浓度较低万古霉素在健康志愿者的肺组织穿透力个体差异较大静脉给予万古霉素肺上皮表面液体药物浓度为’药物穿透率为但在严重肺损伤的病人万古霉素血液肺上皮表面液体的比例为〕万古霉素药效药代动力学特点具有时间依赖性和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药时曲线下面积和最低抑菌浓度叮的比值是评价药物疗效的重要参数它至少为对某些细菌如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葡萄球菌应该达’理想峰浓度静脉输注后一为一’谷浓度一’提高血药浓度并不能加速药物对细菌的杀灭作用〔’〕月等困通过体外动力学模型证实万古霉素峰浓度’谷浓度’次峰浓度’谷浓度’次恒定浓度’及恒定浓度’次种不同浓度的杀菌效果无明显差异因此他们认为万古霉素对金葡菌的杀灭作用不是剂量依赖性的过高的血药浓度不能增强药物的杀菌力保持浓度大于不仅能维持疗效减少剂量相关性毒性而且可以减少的药费℃等〔’〕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经肺泡灌洗液培养确诊的引起的医疗相关性肺炎病人死亡率与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指标谷浓度或没有相关性增加剂量使谷浓度巧’的治疗方案并不优于传统的给药剂量谷浓度一巧’但对危重患者给予负荷剂量可以加速药物达有效谷浓度如一‘负荷量的万古霉素可以加速首个一内的血药谷浓度大于’保证抗菌效果满意而峰浓度不超过中毒浓度〔’〕等对例患严重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患者随机给予负荷量万古霉素’输注速度为’随后根据肾功能调整维持量输注后测定血药浓度为土’这种负荷量给药方法有助于使药物谷浓度大
于
’
万古霉素主要经肾小球滤过而排出体外肾功能
不全者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而使药物
的肾毒性增加主要不良反应肾毒性的发生与谷浓度过高有关等【回顾性分析了例医疗相关性肺炎病人肾毒性与万古霉素谷浓度之间的相关
性结果在发生和未发生肾毒性的病人中万古霉素
平均谷浓度有显著差异士’士’尸并且谷浓度
〕
’是肾毒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
素
高通量透析膜可以明显清除万古霉素等〔’“在名终末期肾脏疾病利用醋酸纤维素高效
透析机一一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比较了透析后及
透析结束前给予万古霉素该药被清除的量结果药物被清除了因此血液透析患者预防或治
疗使用万古霉素时要根据谷浓度给予维持量。等「川对名高通量血透患者在透析最后静
脉给予万古霉素负荷剂量随后以维持利用血透前测定的血药浓度通过群体模型和法来预测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首个日疗程中的患者血液透析前的谷浓度为一’
其中为一巧’在标准血液透析时间内平均土和士万古霉素被透析
掉平均清除半衰期为上述给药方案对行高
通量血透的患者足以达到血透前的血药浓度幻。等〔”的研究也证实上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他们对例接受高通量高效血液透析一灯
一的患者进行
了前瞻性开放试验第次透析后立即给予万古霉
素随后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样以高效液相色谱
法测定万古霉素血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患者的万古霉素消除半衰期为士峰浓
度为士’谷浓度为土
’第和第次透析后分别有
的患者血药浓度低于治疗范围因此这些患者
仅给予次万古霉素是不够的建议第次血透结束
后先给予负荷量随后每次血透结束后再给予静滴等‘,〕采用随机交叉试验比较了名血液透析患者在高通量透析的最后和给
予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第期分别在血©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田液透析结束后和血液透析的最后给予万古霉素巧’第期血液透析的最后给予万古霉素’采集血样测定血药浓度第天经一高通量血液透析后第期的给药方案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明显下降从’降为‘第期的给药方案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从‘降为‘与前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高通量血液透析最后给予万古霉素’与传统的血透结束后随即给予万古霉素巧’可达到的血药浓度相似给药方案肾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万古霉素的常用量为每或每万古霉素的、与药效学具有良好相关性在感染性纤维蛋白一血小板凝块模型中万古霉素以每每和每的剂量输注种治疗方案的相似杀菌效果理想’。等〔”〕对例住院患者进行了万古霉素种给药方案每天给药次和每天给药次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研究万古霉素剂量为’每天给药次组。二的首个血药峰浓度用药显著高于每天给药次组土,士,以刃组首个血药谷浓度小于’者分别占和临床疗效肾毒性耳毒性和红人综合征的不良反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显示更安全和有效的给药方式是每或次两等〔’〕对危重患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平行研究比较了万古霉素连续和间歇静脉滴注的疗效安全性和费用一效益例患者万古霉素首剂为巧’静滴随后例患者连续静滴给药按’剂量目标坪浓度为一’例患者间歇静滴给药每次根据血肌配浓度调整剂量目标谷浓度为一巧’结果连续静滴组较间歇静滴组更快达到目标血药浓度组分别为士土用药天血标本病原体的阴性率分别为和连续静滴组每位患者天的药费和血药浓度测定费显著低于对照组约士美元士美元《显示连续静滴组的费用一效益更好剂调整方法患者血清肌配清除率和万古霉素的清除率之间呈线性关系因此可以根据公式计算患者的血清肌醉清除率然后与正常值比较计算所需剂量或通过”或〔”〕列线图直接查出患者的血肌醉清除率所对应
的给药间隔时间或药物剂量等〔”〕认为对敏感菌感染的肺炎
患者可以根据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来调整万古霉素
的剂量和给药间隔一’剂量为’每次玩’剂量
为‘每次一
‘剂量为’每次玩
’剂量为’每次
’剂量为‘每次以上
给药方案可以使患者的峰浓度和谷浓度皆在理想范围内
甲等’“〕在名患者中比较了种估算万
古霉素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布容积清除和消除速率的方法法法法法法修订法和法来预测成人万古
霉素的谷浓度并通过竞争免疫分析法与测定的血药浓度比较结果为法的偏倚最小精确度最高估算与实测血药浓度差异在‘内者为
在‘内者为多种因素影响的重症患者万古霉素的药代
动力学特性如肾功能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盯的评分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等而且在这些患者中万古霉素的表观分布容积增大因此按传统的标准剂量给药如群可能使万古霉素治疗时的达不到需要增大剂量川结论
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血药浓度测定药代动力学参数的估算等方法有助于临床医生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减少或避免药物毒性通常建议对合并使用其
他肾毒性药物烧伤病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脑膜炎静脉药物滥用者败血症者以及肾功能急剧变化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但疗程不足和口服万古
霉素者不主张测定血药浓度
参考
文献
〕伴
」陌〕腼
】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