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 中国国防
- 格式:ppt
- 大小:3.69 MB
- 文档页数:55
军事理论2022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基本要素(一)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三)捍卫国家主权(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四)国防的手段军事(主要手段),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
(五)国防的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互助联盟型,中立型,防御自卫型(我国)。
二、我国国防历史(一)古代国防历史秦汉时期的征兵制、三国两晋南北薪对期的世兵制、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宋朝的募兵制、明朝时期的卫所兵役制。
《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二)近代的国防中国近代五次对外战争及战后条约1840 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1856 至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暖挥条约》1884 年至1885 年中法交战(中法战争中国战役胜利)一《中法新约》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一《马关条约》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辛丑条约》三元里人民抗英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
1971年6月美国公然违背《开罗宣言》将我国钓鱼岛划给日本中国古代国防建设:城池、长城、京杭运河、海防要塞。
(最有代表性的是长城和京杭运河)(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1)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2)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成就;(3)国防科技工业已形成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体系;(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出现可喜局面。
三、主要启示(一)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发展力量做后盾(二)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三)巩固国防必须建设质量高、数量足的军队(四)武器装备的优劣是决定国防强弱的重要因素(五)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国防(六)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第二节国防法规一、我国国防法规体系国防法规的特点:①阶级性②权威性③强制性④适用性⑤稳定性二、国防法规在国防建设中的作用(一)国防法规对国防建设的调整作用(二)国防法规对武装力量的调节作用(三)国防法规对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强化作用(四)国防法规是取得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是宪法和国防法规规定的基本任务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一)公民的国防义务履行兵役,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护国防设备,保守国家军事机密,接受国防教育,支持和协助国防运动。
第一课中国国防国防概述一、国防要素二、国防历史三、主要启示一、国防要素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一)国防的主体(二)国防的目的(三)国防的手段(四)国防的对象(五)国防的基本类型(一)国防的主体(二)国防的目的(三)国防的手段1、军事:国防的主要手段。
它最具有威慑性、有效性、最后手段。
2、政治: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活动。
3、经济:经济是基础,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
4、外交:军事外交。
(四)国防的对象1、国防要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
2、国防应把"武装侵略"作为制止的对象。
(五)国防的基本类型1、侵略扩张型其最大的特点是把本国的所谓的安全建立在别国的屈服与痛苦之上,经常高叫本国的国防安全受到了"威胁",而侵犯他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赤裸裸的对他国进行侵略、颠覆。
如美国、俄罗斯、英国、以色列等。
军事理论课*中国国防2、自卫防御型依靠本国国防力量防御别国的侵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尊严。
其宗旨是绝不要别国的一寸土地,不向别国派一兵一卒,但也绝不容许别国侵犯其一寸土地。
如中国、朝鲜、东南亚等国。
3、互助联盟型以联盟形式借助他国的力量进行防卫,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这种类型的国防也有侵略扩张型和防御自卫型两种。
有的联盟形式是以一个大国为主导地位,其余国家为从属地位;有的联盟形式是各国处于平等地位的伙伴关系,共同协商国防防卫大计。
如美国、英国、冰岛、俄罗斯等国家。
4、自主中立型这些国家基本奉行和平、中立和自主的国防政策。
有的是采取完全不设防的方式,在世界事务中实行中立态度;有的采取全民保卫的武装中立,使侵略者感到得不偿失,从而放弃对该国的侵略。
如瑞士、瑞典等国家。
二、国防简史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培育和锤炼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勇于抵御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习文尚武、文治武攻的优良传统。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器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主体:国家。
国防的对象:侵略,武器颠覆。
国防的目的: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主要手段),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国防的类型:联盟型(韩日美一元化体系,北约多元化体系),自卫型(中国),中立型(瑞士瑞典),扩张型(美国)4. 国防的功能:威慑,实战,增值5. 我国国防历史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6.国防教育日: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7. 公民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补偿的权利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 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义务8“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①中国人民解放军:1)现役部队:陆海空和第二炮兵(周恩来命名1966)2)预备役部队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③民兵9.国防动员的形式:1)武装力量动员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4)交通战备动员 5)国防教育10.中国七大军区:北京,沈阳,济南,南京,成都,兰州,广州第二章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1.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哪些阶段:1)萌芽时期2)形成时期3)成熟时期2.《武经七书》主要指:(三六两法两子一对)三略,六韬,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3.《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观点:1)重战、慎战、备战。
2)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3)知其知彼,百战不殆。
4)先胜而后求战。
5)不战而屈人之兵。
4.《孙子兵法》有十三篇,约6000余字。
关于军事理论论文——论中国国防随着国家实力的日益壮大,中国的军事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如何更好地规划和完善国家的国防建设,保卫祖国的安全利益,是中国军事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中国国防建设的现状和未来,探讨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军事理论问题。
一、列强军事建设的启示要掌握军事理论,必须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以往各个列强军事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方面,我们可以从美国的武器先进尽善尽美中学习先进制造技术,以及英国军事制度的完善来考虑完善军事部门的专业领导;而另一方面,则可以从俄国军事力量的集团化和韩国总参谋部对于军事信息化的关注中,学习他国的军事指挥体制和技术规划。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认识到,要成为真正强大的国家,不仅需要先进的武器和严密的军事制度,更需要团结一致的全国人民。
二、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国防体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对于军事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中国正在逐步打造一支高度信息化的军事部队。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网络攻击和防御技术保证国家领土、主权和发展利益的安全;二是以信息化的手段完成对于各类军事行动的指挥、控制和监控。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国防体系建设,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例如,尚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标准,以确保各种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建立信息化标准,也能够提升信息保密能力。
高度机密信息需采取加密措施,只有标准化后才能更方便地进行管理和协作。
此外,还需要强化信息安全防范,确保不受到恶意程序的攻击和信息泄露的风险。
三、全民国防的实现全民国防是建设现代化国防体系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全民国防工作现状需要我们关注。
由于全民国防的普及和知识水平的不足,一些普通公民对军队的认识局限于披着军装的组织。
在这个背景下,普及军队的国防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
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国防建设,才能够提高人民的国防意识,将国家道义凝聚成为最坚实的战斗力。
一、单项选择题(分数:60分)1、2011年我国对《兵役法》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兵役法》规定我国公民合法服兵役的最低年龄限制是()。
A)16岁B)17岁C)18岁D)20岁试题答案:B2、朝鲜停战谈判的最后地点在哪?()A)平壤B)汉城C)板门店D)上甘岭试题答案:C3、国防的类型有扩张型、自卫型、中立型和()。
A)同盟型B)联盟型C)侵略型D)结盟型试题答案:B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颁布于()。
A)1998年B)1999年C)1997年D)1996年试题答案:C5、我国古代军队最早可以追溯到()朝时期。
A)夏B)商C)周D)秦试题答案:A6、()年,我国建立了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
A)1958年B)1960年C)1965年D)1966年试题答案:D7、我国义务兵服役期限为:()。
A)陆军、海军、空军都是2年B)陆军、海军3年,空军4年C)陆军3年,海军、空军4年D)陆军、空军3年,海军4年试题答案:A8、长城是()开始建造的。
A)夏朝B)商朝C)春秋战国时期D)秦朝试题答案:C9、国防教育的对象是()。
A)学生B)符合征兵条件的公民C)全体公民D)全体指战员试题答案:C10、“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在()。
A)皇姑屯B)长春C)旅顺D)沈阳试题答案:D11、在我国历史上,城池的建设最早始于()。
A)春秋B)夏朝C)商朝D)周朝试题答案:C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国家边界除传统的陆上边界、海上边界、空中边界外,()边界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A)网络B)信息C)水下D)实力试题答案:B13、进行以()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正是提高民族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勇于奉献D)民族精神试题答案:A14、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的重要内容。
A)德育B)素质教育C)智育D)国情教育试题答案:B15、自卫型国防的主要目的是()。
第一章中国国防一、国防概述(1)国防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2)国防定义: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国防要素:a.主体: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
b.对象: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
c.目的: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是中国国防的基本目的。
d.手段:国防的手段,是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4)国防历史a.古代:中国古代的国防,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约经历了4000年。
b.近代: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中国的近代历史时期。
c.民国时期:1911爆发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彻底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并没有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
(5)主要启示:a.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b.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c.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二、国防法规(1)国防法规的特性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应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2)国防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3)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义务、权利、义务和权利的关系)a.义务: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b.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和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重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c.国防义务和权利的关系:国防义务与国防权利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所谓的对立,是指两者各有不同的含义,有质的不同。
权利是主动的,义务是被动的;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所谓统一,是指两者同时产生、密切联系、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具有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军事问题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并提出了军事斗争的客观规律。
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军队,以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在这一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着中国军事战略的制定。
根据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持战略稳定和战略定力。
同时,根据中国国家特点和战略需求,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使中国能够根据自身利益确定军事战略的重点和方向,从而为国家防御和战略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其次,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关注军队建设的科学性和人民性。
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追求军队的科学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发展,确保军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和作战能力。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强调军队建设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注重军队的装备更新和军事科研的创新。
同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强调军队的人民性,要求军队在训练和行动中始终坚持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坚决维护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此外,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指导原则和发展路径。
根据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指导,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军事发展道路,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国防和经济建设的统一,注重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化作战能力,提高军事力量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指导性原则融入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了建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为中国军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理论支持。
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指导和引领,只有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才能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指导,使中国军队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声誉和尊重,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军事理论(第二版)答案第一章中国国防中国国防(一)1根据国防的涵义,()不属于国防的作用或目的。
A、防备和抵抗侵略B、制止颠覆C、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D、为公民正常生活提供公共服务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不属于国防的类型。
A、扩张型B、自卫性C、独立型D、联盟型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不属于国防的基本特征。
A、多种斗争形势的角逐B、军事实力的抗衡C、战争潜力的转化D、质量建设的方向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不属于先秦时期中国的国防政策。
A、以和为贵B、变法图强C、改革军制D、奖赏军功,百家论兵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不是西汉时期的国防政策。
A、汉匈和亲,文武并用B、固边以防,出击匈奴C、南征百越,设立郡县D、屯田耕守,赏功罚过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6()不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国防状况。
A、尚武修兵,北朝强盛B、国防废弛,南朝衰败C、西晋罢兵,东晋偏安D、器械为宝,和战攻心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7学习军事理论的目的在于培养中国人的危机感和责任感。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8扩张型国防代表国家是中国。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9国防活动涵盖了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外交等方面的活动。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中国国防(二)1()不是唐朝时期中国的国防形势。
A、万国归附,居安思危B、改良兵器,发明火药C、穷兵黩武,北伐突厥D、水路畅通,驿站遍布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2()不是元朝的国防形势。
A、以兵立国,横扫欧亚B、兼收并蓄,兵器无敌C、以战养战,征伐不已D、积贫积弱,执意求和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3()不是开元盛世的标准。
A、周边无强国B、周边无弱国C、周边无敌国D、周边无有敌意的强国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4()不是宋朝时期的国防形势。
A、闭关锁国B、强干弱枝C、火箭、火枪首开先河D、积贫积弱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隋朝时期,中国的国防形势是:集中军权,拓宽兵源;修成路河,以御赴急;征战西域,三伐高丽。
军事理论(思考题)一、中国国防1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基本要素:国防的主体、国防的目的、国防的手段、国防的对象2扩张性国防(美国)联盟型国防(日、韩与美国之间的一元化体系联盟、北约等多元化体系联盟)中立型国防(瑞士、瑞典)自卫性国防(中国)3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权利:①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②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③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补偿的权利义务:①兵役义务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④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⑤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5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6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国防教育二、军事思想1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壹贰2《孙子兵法》、《吴子》、《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3①重战、慎战、备战思想②攻其不备,出其不意③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④先性而后有求战⑤不战而屈人之兵4①战争观和方法论②人民军队思想③人民战争思想④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⑤国防建设思想5总目标: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根本途径: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6 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三、战略环境1 ①“一超多强”的态势将长期保持②美国谋求建立单极世界难以实现③影响多极化进程的力量日益发展④多极化国际战略格局机制尚未形成2 ①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仍然是世界不安全的主要根源②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中世界多极化进程明显加快③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对国际安全的威胁逐步增加3①政治上继续维持和平演变②经济上视为竞争对手③军事上形成潜在的威胁④台湾问题上阻挠中国统一4①历史问题(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②台湾问题③日本扩军问题(军事实力增强、军事战略转变)④领海争端(钓鱼岛问题、东海大陆架)5①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长期综合性影响②日本对我国安全潜在威胁呈上升趋势③俄罗斯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不可忽视④印度与我国存在的领土争端⑤东南亚国家与我国在南海的岛礁和领海争端⑥台湾与大陆统一的问题四、军事高技术——侦查与监视技术1侦查是军队为获取军事斗争特别是战争所需敌方或有关战区的情况而采取的措施,是实施正确指挥、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保障直接目的是探测目标,具体可分为发现、识别、监视、跟踪以及对目标定位最终目的是正确指挥取得作战胜利2被大气吸收较少的波段(即大气透过率较高的波段)叫大气窗口。
军事理论课重要知识点---------------------------------------军事理论课重要知识点第一篇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国防的基本要素)A政治、B经济(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实力建设、潜力建设】的物质基础)、C科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的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科技有力地促进军队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D自然、E军事要素(军事要素是显示一个国家国防力量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3.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征?类型:a.侵略扩张型。
b.自卫防御型。
C.互相联盟型。
d.自主中立型特征:a.现代国防存在多种斗争形势的角逐。
b.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c.现代国防走质量建军的道路。
d.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e.现代国防具有威慑作用的功能。
(威慑是和平时期国防的主要功能)4.国防的职能是什么?A.保卫国家主权(最主要职能)B.保卫国家领土完整C.保卫国家的统一D.维护国家安E.保障国家发展F.巩固国家地位5.国防的领导者为国家6.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防范和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7.我国的国防领导体系包括哪些部分?(1)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领导体制组织形式(2)我国国防领导体制的职责权限(中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国防领导职责权限)(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国防领导体制的基本特征8.我国的武装力量由哪几部分组成?其职责和任务是什么?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对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对内)、民兵(国防后备力量)组成。
职责和任务:巩固国防,抵御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一部分中国国防1、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扩张型国防是指某些经济发达的大国,为了维护本国在世界许多地区的利益,实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打着防卫的幌子,对别国进行侵略、颠覆和渗透。
3、自卫型国防在国防建设上以防止外敌入侵为目的,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以达到维护本国安全、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4、联盟型国防即以结盟形式,联合一部分国家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5、中立型国防主要指中小发达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繁荣和安全,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制定了总体防御战略和寓兵于民的防御体系。
6、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它是一种全新的国防现象和国防实践活动。
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
7、国防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抗外侮,捍卫祖国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
8、爱国主义精神是各国人民都具有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崇高的感情,是为自己祖国的独立、繁荣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牺牲自己一切的忘我精神。
9、民族尚武精神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民族气质,支持国防强大与巩固,维护国家尊严与安全的爱国意识和心理素质。
10、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的,为人类生存发展和正义事业而奋斗的思想意识,是国防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爱国主义与民族尚武精神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和集中体现。
11、国防战略是对国防建设和运用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国防目标的总体构想。
12、国家的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陆及领水的底土和领空。
13、领空指的是领陆及领水的边缘线向天空延伸的一种领土理论。
14、领陆包括陆地、岛屿;领水包括内水、领海。
15、国防建设的定义和内容国防建设是国家为提高国防能力而进行的各方面的建设。
国防建设包括:武装力量、边防、海防、空防、人防及战场建设,国防科技与国防工业建设,国防法规与动员体制建设,国防教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交通运输、邮电、能源、水利、气象、航天等方面的建设。
第一篇中国国防一、国防概述基本含义:国家的防务产生原因:国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伴随着国家和阶级的产生而形成国防为国家和民族提供安全保障,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服务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霸权主义,大小);自卫防御型(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互相联盟型(一元体,多元体);自主中立型(瑞士) 4种职能:由谁规定(国家社会制度+国家政策=国家性质=...)根本职能-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基本职能-保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完整;保卫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国家发展;巩固国家地位;维护国家荣誉和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二、中国国防的历史主要成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古代兵制,构筑了规模宏大的国防工程(边防和海防建设)——修筑防御工程和实行实边固边政策,形成了“富国强兵”的国防思想。
局限性:重防非攻,重陆轻海第二篇军事思想军事思想的定义: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通常表现为国防与军队建设、战争准备与实施的指导理论和基本原则,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受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制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一、军事思想的作用1.对战争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如何实践战争的思维方式)①海湾战争--空地一体战②科索沃战争--“非对称,非接触”联合作战③阿富汗战争--“全频谱支援”特种作战理论④伊拉克战争--快速决定性作战⑤(中国,海空一体战)2.战争准备必须依靠正确军事思想的指导二、军事作用的基本含义1.定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2.特点:阶级性(战争威力最深厚的根源在于群众)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三、军事思想的作用:时代,阶级,地域,人物四、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问题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
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存在一定发展阶级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毛泽东)根源:私有制(经济)和阶级矛盾(政治)本质:政治的继续(阶级、国家、民族、政治集团的利益冲突)目的:解决矛盾冲突(最高斗争形式)五、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国防(军事理论笔记)一、国家、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国防的概念理解(一)国家国家是一种在相对固定的地域,维系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组织形式。
(二)主权人权:人的自然权利的总和,包括人的生存权和不妨碍他人的发展权国家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
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特殊属性,是国家的固有权利(独立权、平等权、子保全、对内最高管辖权)(三)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从封闭和独守家门的模式转变为积极进取和开放的模式保密级别:绝密、机密、秘密(四)国防职能:国防是为防备和低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主体:国家对象:防备和低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目标: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手段: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国防根本职能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国家性质和制度决定国防特点二、国防的基本类型第一类:扩张型:美国第二类:联盟型:一元体联盟:美国、日本、韩国多元体联盟:北约组织、独联体组织第三类:中立型:瑞士、瑞典第四类:自卫型:中国(独立自主、积极防御)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特征之一,国家利益的整体性特征之二,国防力量的综合性国力: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经济力国防力量基础、经济实力支柱、兵员潜力、民族精神灵魂特征之三,国防手段的多元性特征之四,国防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特征之五,国防事业的社会性四、中国历史国防九镇: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内)雁门关、宁武关、偏关(外)外三卫: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海防要塞:长山、舟山、澎湖海口要塞:虎门、镇海、吴淞、大沽、温州海岸要塞:厦门、福州、威海、烟台、山海关、乍浦、旅顺、大连江防要塞:江阴、江宁、营口。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定义:国防,就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御侵略,制止武器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基本要素1、主体要素2、职能要素(1)捍卫国家的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是国家的象征。
捍卫国家主权,始终是国防第一的目的和任务。
(2)保卫国家的统一(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4)维护国家安全3、行为要素4、手段要素(1)军事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防备和平息内部和外部的敌对势力相互勾结所发动的武装暴乱。
(2)政治手段(3)经济手段(4)外交手段三、现代国防的特征1、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四、中国国防历史1、古代(1)秦·实行征兵制,“正卒”,“更卒”,“戍卒”·大规模的修缮、增补御敌的长城·修治“驰道”(2)汉·直接使用武力保卫边疆安全·采取外交手段·重视边疆地区的发展·实行“马复令”(3)唐·确定武备思想·以武力安抚边疆·采取册封联姻手段·改革府兵制(4)清初至鸦片战争前·收复台湾·收复黑龙江领域广大领土·维护统一,巩固边疆2、近代国防(1)1840 第一次鸦片战争(2)1856 第二次鸦片战争(3)1883 法国挑起英法战争(4)1894 中日甲午战争(5)190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四、中国数千年国防历史给予我们的告诫和启迪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第二节国防法规公民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义务4、保护国防秘密义务5、支持和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第三节国防建设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体制总参谋部海军总政治部空军中央军委总后勤部或者中央军委第二炮兵总装备部军区省军区集团军二、国防政策1、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2、坚持全民自卫,独立自主建设和巩固国防3、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4、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主张第四节武装力量一、中国人民解放军1、现役部队(1)陆军步兵、装甲兵、炮兵(集中使用)、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其他兵种及装备(2)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3)空军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航空兵是空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战力量,包括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侦查航空兵、运输航空兵等)(4)第二炮兵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2、预备役部队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士兵为基础,按统一编制为战时实施成建制快速动员而组建起来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