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 格式:docx
- 大小:11.45 KB
- 文档页数:5
在一些地区,传统种植玉米的方法已经落后,跟不上我国整体玉米生产总量,从而拉低了我国粮食作物的经济水平,降低了玉米生产总效率。
要全面提高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加大推广宣传力度。
本文先对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进行探讨,结合实际情况从品种的选择到田间管理、合理种植等提高产量的种植技术手段展开讨论,从而落实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我国玉米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一、玉米高产栽培的重要性玉米这种产物,原产于美洲地区,属于谷物的一种,与高粱等作物相似,是外来农作物。
玉米是世界产量最高的谷物品种之一,也是世界人民重要的口粮。
玉米在十六世纪时就传入我国,在我国种植业上历史发展久远,从明朝开始就作为我国基本农作物,也是从古到今我国人民常吃的粗粮品种之一。
玉米耐旱耐寒,对生长环境不挑剔,适应能力也比较强,种植成本也比较低,所以也是我国农民常种农作物。
而且玉米的食用价值也比较高,富含维生素,像玉米叶玉米棒玉米杆也有着其他方面的用途。
而且玉米易丰收,不需要过多的打理,可以说是有土即可,所以在我国全国各地均有种植。
玉米除了作为餐桌上的主要食物以外,还对加工饲料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经济作用,有利于各项产品的开发与利用。
除了加工玉米食物,还可以加工成畜牧业的饲料。
而且玉米所含的成分可以提取,作为工业原料,例如比较环保的乙醇汽油。
但是近两年,由于城市迅速发展崛起,农田被占用,农业田地逐渐变少,随之劳动力数量也在减少,导致种植玉米的农民数量不多,玉米的种植范围和产量也开始降低,给我国农业带来了减产的风险。
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的选择在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中,玉米选种是关键。
玉米品种直接会影响我国玉米的产量,品种不好的玉米品质产量也比较一般。
在挑选种子时,还要看每年玉米种植现状和目前我国的市场需求,哪种种类需要多,选择哪种。
选种的第一环节,就是选取的种子要考虑是否与当地环境气候相适应。
第二点是要尽量选择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的地区。
夏玉米规范化超高产栽培技术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但由于我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至使当前玉米产量水平不高,为了提高全县夏玉米生产水平,本人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夏玉米规范化超高产种植技术。
一、选择品种选择高产稳产、抗病抗倒、耐密植竖叶型玉米品种,如郑单958、洛单248、蠡玉35、中科11、东单14等。
二、抢时早播播期是影响夏玉米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早播比晚播高产,播期越早产量越高,根据我县气候特点以6月15日为界,每晚播一天减产1%,超过6月20日每晚播一天减产2%。
因此麦收后要抢时早播,做到收一块播一块,保证6月15日前播种结束。
三、宽窄行种植宽窄行种植既有利于田间管理;又能使田间通风透光好,有利于玉米个体生长发育健壮,提高抗逆性和抗倒性,并能有效提高玉米抗病性,有很好的增产效果,一般比等行种植增产5~10%,不增加一分钱的投资,改变一下种植方式每亩就可增收25~50kg玉米,并且产量越高增产效果越好。
具体宽窄行种植方法应依据小麦播种的行距来确定玉米行距,如果小麦行距16.7cm,就采用宽行83cm,窄行50cm的种植方式;如果小麦行距20cm,就采用宽行80cm,窄行60cm的种植方式;如果小麦行距是23cm,就采用宽行93cm,窄行47cm的种植方式。
要根据小麦行距具体把握。
四、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不合理是影响我县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群众不能按适宜的种植密度种植,该稀植的种的过稠,该密植的种的过稀,并且稀稠不匀,缺苗断垄严重,品种的特性得不到发挥,导致玉米产量不高。
在生产上一定要根据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来种植,要看准包装袋上的适宜密度介绍,然后根据自己地力和管理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
一般要按介绍密度范围偏小的数量种植,更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因为密度越大对技术要求越严格。
根据生产实践,郑单958、浚单22、中科11、东单14等种植密度以每亩4000株为宜。
五、提高播种质量精心播种提高质量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一环。
24鲁南夏直播玉米 高产栽培技术夏玉米大部分以麦后直播为主,其发育快,生育期短,只要加强田间管理,实行科学栽培即可高产。
一、品种选择鲁南地区积温较多,玉米品种的选择,可结合茬口需要、栽培技术需要等科学选择。
喜欢大棒的,推荐选择先玉1366和先玉048;喜欢中等棒、耐密品种的,建议选择抗倒、抗高温、抗多雨、抗虫、抗病、耐密等综合性状好的登海939。
二、选地整地玉米是碳四植物,喜大肥大水大积温,并且玉米生长期对二氧化碳的需要量也很大,田间密闭也会极大的影响产量。
玉米也是怕涝渍的作物,过酸、过黏和瘠薄的土壤都会使玉米生长不良。
因此,选地以排灌方便、便于管理、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整好地是保全苗的前提条件。
选地后进行深耕耙平,一般要做到旋耕两遍,耕作层深30厘米以上,以达到“地平、土细、墒足、肥高”的整地质量要求。
建议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公斤,26-5-9三元复合肥5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作为基肥,用玉米精播机种肥同播一次施入,注意种肥隔离,防止烧苗。
三、适时播种根据玉米的用途和土壤茬口合理安排适播期,粮用玉米和东部地区,由于近海宜尽量早播;枣庄、济宁等内陆地区和饲用玉米播期可以适当晚些。
冬小麦收获后夏直播时,鲁南的适宜播期为6月中旬。
但尽量不要收获小麦后立即播种,要把收获小麦后的麦茬地晾晒一周左右,以利于灰飞虱彻底飞走。
播种过早易感染玉米粗缩病,可根据品种不同合理选择适宜的播种密度。
建议采用大小行的播种方式,大行100厘米,小行60厘米,株距随品种不同25第5月 上半月刊而科学选择,播种深度4厘米。
播种前最好对种子进行二次包衣,包衣剂可以选用溴氰虫酰胺和噻虫嗪的复配制剂。
包衣后可以有效防治土壤中的二点尾叶蛾和灰飞虱等害虫,大大减少此类害虫危害,降低玉米精缩病的发病率。
包衣剂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成膜性好的包衣剂,以免发生播种机下种阻塞问题,造成播种质量差,玉米出现缺苗断垄现象,影响后期产量。
国审玉米新品种mc4520夏播高产栽培技术国审玉米新品种MC4520夏播高产栽培技术一、新品种介绍国审玉米新品种MC4520是一种夏播高产型玉米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玉米所选育而成。
该品种具有抗倒伏、抗逆性强、产量稳定等特点,适合我国南方地区的夏播生产。
MC4520的推广种植,对于提高我国夏播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夏播玉米的特点和栽培技术夏播玉米是指在春季播种后,夏季成熟收获的玉米作物。
夏播玉米与春播玉米相比,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对温度要求较高等特点。
为了取得高产,夏播玉米的栽培技术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适宜的地块: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因此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进行种植。
2. 适时播种:夏季播种的玉米需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机,通常在春季播种后第一次雨后进行。
3. 种植密度和行距:根据MC4520的生长特点,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和行距,保证每株玉米植株之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4. 施肥管理:合理施肥是夏播玉米高产的关键。
在播种前充分施足底肥,配合追肥,保证玉米的养分需求。
5. 病虫害防治: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病虫害易于大面积爆发。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玉米植株健康生长。
6. 管理栽培:在生长期间,及时除草、松土、中耕等管理措施,保证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以上是夏播玉米的一般栽培技术,而MC4520作为新品种,可能有着与传统品种不同的种植特点和管理要求,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MC4520夏播高产栽培技术。
三、MC4520夏播高产栽培技术1. 选优地块:MC4520适宜在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MC4520的适宜播种期为春季播种后第一次降雨后,以确保玉米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 合理密植:MC4520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每亩8-10万株,行距70-75厘米,株距20-25厘米,以保证每株玉米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析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保障我国夏玉米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探索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育种、栽培技术、土壤管理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淮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问题。
一、育种方面的探析夏玉米的品种是高产的关键,所以品种的选择非常重要。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淮北地区适宜的夏玉米品种是玉米杂交种“长天一号”、“中天一号”和“晚熟两系杂交玉米”。
这些品种在淮北地区具有适应性较强、产量稳定、抗病虫性能好等优点,是淮北地区夏玉米生产的主力品种。
同时,为了适应淮北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我们还要积极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加强玉米栽培特色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在品种选优方面,我们需要依据玉米品种的抗逆性、产量、品质、适应性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估,选择适合淮北地区的优良品种。
二、栽培技术方面的探析夏玉米高产主要靠栽培技术,下面从播种期、密度、肥料、病虫害防治、灌溉等方面探讨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 播种期淮北地区夏季气温高、日照长,被延迟的种植期将影响夏玉米的花粉落粒,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所以,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淮北地区的玉米开花期最好在5~6月份,这一时期正好符合夏季的气温和日照条件。
因此,在淮北地区种植夏玉米的最佳时间是4月中旬到5月中旬。
2. 密度对于夏玉米的高产,密度是非常重要的。
夏玉米的穗粒数量和产量与密度有直接关系。
在淮北地区,一般种植密度为每亩2.5万-3.0万株,株行距50cm-60cm、行距60cm-70cm。
这样的密度适宜农民在耕种翻耕基础上,采用插秧机插秧栽培,以培育出更好、更多的玉米。
3. 肥料管理在淮北地区,夏玉米的肥料管理应以持续施肥为主,做到“合理施肥,协调施肥”。
夏玉米的营养需求高,尤其是对氮、钾的需求量很大,并且需要分期施肥。
在肥料配方上应加大无机肥的投入量,要确保对生长、发育阶段玉米能得到足够的营养,同时也可以在生长初期加入有机肥料。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夏播玉米主要是播种时又正值外界气温高、气候干燥、土壤水分蒸发快等不利于玉米出苗的情况,因此,夏播玉米要想获得高产,农民朋友就必须在夏播玉米的每一个环节都做足功夫,认真利用科学合理的播种、及田间管理技术来进行播种和田间管理,这样才可以获得高产量。
一、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
夏播玉米品种的选择也必须注意选择抗病能力强、抗倒伏强、具有适广性强等特点的良种。
同时在播种前要对玉米种子进行药浸或拌药,形成种子包衣,这样可以达到防治虫害、病害等特点,为未来玉米的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土地的平整及底肥的充足。
种植夏玉米时要将土地整平,把土块弄细碎,保证土壤良好的透气性及疏松。
夏播玉米的关键是要施足底肥,一般每亩用有机肥3500千克左右,同时把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锌3千克、硫酸钾15千克混合后施入土壤中,并在播种时与种子隔沟每亩施入10千克氮肥。
三、科学合理密植加后期追肥处理。
玉米要想获得高产,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前提,夏播玉米要比春播密度稍大一点,一般控制在比春播玉米每亩高三分之一的密度,一亩留苗保证在6500苗左右为宜。
玉米生育期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追施氮肥30-40千克,整个追肥分三次进行,分别在玉米五叶期、生长高度达到成人腰部时以及抽丝期,这样可以保证各个时期玉米营养供给的充足,保证高产。
四、病虫害防治。
夏播玉米要播深,科学防治病虫害。
由于夏天的高温天气,土壤中水分蒸发比较快,土壤表层容易缺水,因此播种育苗时应该播的比春玉米深,一般深度保持在6厘米以上为宜。
后期及时加强玉米螟、粘虫、穗蚜等的防治,减少病虫害造成减产的损失。
五、节水灌溉技术。
为确保足墒水分充足,每亩适宜水量20~25立方米。
土壤含水量低于13%时不能出苗;14%以上开始出苗;17%~19%出苗最快,出苗率最高;超过19%容易导致缺氧烂苗,缺苗断垄。
玉米苗期幼苗喜温,较耐干旱,怕涝,适当干旱有利于促根壮苗。
苗期浇水次数可掌握在1~2次,忌大水浸灌,土壤相对含水量60%左右比较适宜,灌水量每亩60立方米左右,遇涝排水。
夏玉米高产栽培关键技术1 选用优良玉米杂交种选用优质高纯度杂交种是高产的关键。
在品种选用上,应选用适应当地种植并且具有抗性强、耐密植、抗倒伏的大穗超高产品种。
2 抢时早播、足墒下种夏玉米只有争取利用有效积温,才能为高产创造条件。
因此,夏玉米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增产潜力越大。
间套种应于收获前10~15d套作,间作区应抢茬免耕直播,播种应做到足墒下种,深浅一致,一播全苗。
出苗后松土灭茬保墒,为幼苗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 合理密植,及时定苗丰产高产品种日前有两点共识,一种以增加密度取胜,种植紧凑竖叶型品种,密度60000—90000株/hm2不空棵,对品种要求结实性好、抗倒伏。
另一种为稀植大穗型品种,即45000—60000株/hm2,对品种要求为早熟抗逆丰产且结实性好的品种,株型为塔型。
留苗密度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定苗一定要根据品种特点,宜密则密、宜稀则稀,稀植品种在留苗时不能心慈手软,以免造成密度大而致空棵率增加和果穗变小或管理赶不上而减产。
竖叶而耐密品种结实性好,无空棵则必须适当增加密度才能超高产。
实践表明,玉米s叶期为最佳定苗期。
播种要匀,间苗要适时。
4 优化配方,合理施肥,分次追肥施肥要根据土质、茬口进行合理施肥。
对于土质以两合土和沙土为主,土壤团粒结构沙性强,漏水漏肥,作物生育中后期易脱肥早衰的土地,在施肥中应合理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原则上应重视“三促”施肥策略。
定苗后,开沟深施一些农家肥和复合肥375~525kg/hm2,促壮苗早发,进入喇叭口期应重施追肥。
一般施碳氨450kg/hm2、磷酸二铵225kg/hm2、硫化钾或氯化钾150kg/hm2。
抽雄前重施穗肥,施尿素375~525kg/hm2或碳氨750kg/hm2,可明显促进幼雌穗的分化,争取穗大粒多,减少秃尖程度,增加结实。
缺锌地块应补施锌肥。
粘土地采用“前控、中促、后稳”施肥策略,旱地采用看天施肥和重磷钾的施肥策略。
5 化学调控叶面喷肥化学调节是作物高效低耗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夏玉米是一种生长期较短的作物,适应力强,产量高,是我国南方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夏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产量、改善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就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良种选育夏玉米的良种选育是夏玉米高产栽培的基础。
应选择生长期较短、耐旱抗病性强、抗逆性好的优质品种进行种植。
优质的种子应该有均匀整齐的种粒,表皮光滑、无疵,发芽率高,萌发快,穗粒饱满等特点。
二、合理田间管理1. 地块选择:选择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种植。
土壤pH值保持在6.5-7.5左右,有助于夏玉米的生长发育。
2. 深松整地: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深松整地,翻翻土层,增加土壤通气性,有利于夏玉米的根系生长。
3. 良好前茬:选择良好的前茬作物,如豆类、菜类等作物前茬,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松软性。
4. 合理密植:夏玉米的密植要根据具体品种和土壤条件进行调整,一般每亩30000-40000株为宜。
5. 施肥技术:夏玉米的追肥要根据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施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施肥,注意适时追施尿素、磷酸二铵等化肥和有机肥。
三、科学浇水夏玉米的生长期主要集中在夏季,是一个高温多雨的季节,所以及时浇水是十分重要的。
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做出科学的判断,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
特别是在生长发育旺盛期要注意加强水肥管理,促进夏玉米的生长发育。
四、防治病虫害夏玉米生长期间要定期检查玉米叶片,发现玉米叶片有害虫危害或病害,应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可采用化学药剂或者生物防治措施来进行防治。
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五、密植保幼夏玉米的生长周期比较短,要想获得高产量,就需要采用密植保幼的管理技术。
通常在幼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玉米的生长,防止幼苗因缺水和缺肥、密植等原因导致夏玉米生长缓慢。
六、采收管理夏玉米的采收时机要选择在玉米穗成熟期进行采收,通常在玉米穗成熟后20-25天左右进行采收。
河南农业2023年第7期LIANGZHONG LIANGFA良种良法6~7叶期或9~10叶期进行。
结合中耕培土壅根防止倒伏。
3.病虫害防治。
每667 m 2选用40%毒死蜱乳油180 g,对水灌根防治地下害虫。
玉米3~5叶期,每667 m 2选用50%噻虫嗪悬浮剂20 g 喷雾防治玉米粗缩病。
并选用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60 g,或6%低聚糖素水剂80 mL,或5%氨基寡糖素水剂100 mL,对水喷雾防治灰飞虱。
4.化学除草。
玉米3~5叶期,每667 m 2用22%氯吡·硝·烟嘧可分散油悬浮剂80 g,或25%烟嘧·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70 mL,防除杂草。
5.追肥浇水。
每667 m 2追施氮磷钾总含量45%以上的玉米缓(控)释肥30 kg、商品有机肥100~200 kg。
追肥深度6~10 cm,追肥部位距离植株10 cm 左右。
及吐丝期雄穗蚜虫穗率在40%以上时喷药防治。
2.预防早衰。
浇好灌浆水,延缓茎叶衰老;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雌穗吐丝后每667 m 2施入尿素7~10 kg。
授粉后每667 m 2叶面喷施2%的尿素、磷酸二氢钾、氯化钙、硫酸锌混合液,间隔7~8 d 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玉米长到9~12片可见叶时,每667 m 2用2%胺鲜酯水剂25 g 或0.01%24 -表芸·三表芸可溶液剂1300倍液、20%苯肽胺酸可溶液剂1250倍液喷施预防早衰。
三、机械粒收与秸秆还田玉米苞叶发黄后7 天左右,籽粒乳线完全消失,籽粒含水量下降为25%以下,用籽粒直收型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
收获后随即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秸秆就地还田。
(责任编辑 程丽红)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玉米超高产种植模式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品,那么玉米的超高产种植模式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玉米超高产种植模式,希望对您有用。
玉米超高产种植模式一、技术选择要合理“一埯(穴)多株”玉米种植技术有30种以上的方法,以便于适应各地区不同的种植情况,利于发挥出多株玉米的增产优势,其中,清种法、比空法、单元式方形种植法是三种有代表性的种植方法:1.清种法每穴保苗3~8株,以每穴保苗数不同其穴距、行距也不同,要求每亩保苗数不低于6200株。
2008年石家庄藁城市岗上镇故献村采用此清种法种植,经石家庄市科技局、农业局专家共同测产为每亩787.7公斤,创河北省夏玉米单产的新纪录。
2.比空法比空法分为(1:2)空、(2:2)空、(2:4)空等多种方法,此图为比空法(2:2),每穴保苗2~5株,每穴保苗数不同其比空数、穴距、株距也不同,要求每亩保苗不低于5500株。
据试验及示范结果,应用此种模式,平均增产每亩达200公斤以上。
2008年8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种植方法给予了专题报道。
3.单元式方形种植法单元式方形种植法每个单元保苗12~36株,要求每亩保苗数不低于8000~8400株,是目前产量最高的方法。
2007年的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采用此方法达到每公顷产量37000斤以上,是国内玉米高产的纪录。
二、农资产品选择要合理,田间管理要科学“一埯(穴)多株”玉米种植方法问世以来,发生不少农民因种子、肥料等农资产品选择不合理而没有达到预期增产效果的情况。
所以选择适合多株玉米生长特点的农资产品非常重要。
“一埯(穴)多株”玉米种植方法因其行距加大,密度增加按传统管理会出现茎秆细、空秆增多、瘪粒增多等诸多问题。
所以要严格按技术标准进行管理。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一、玉米产量不太理想的原因:(1)就一亩地而言,玉米穗不一样大,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每穗玉米的结籽排数又不相等,有12排、有14排、有16排、有18排、有20排、有22排。
河南农业2021年第16期
LIANGZHONG LIANGFA
良种良法
按计划留苗株数和行株距,将苗定好。
定苗时做到留足、留匀、留壮苗,并且一般不会采取补种措施。
五、除草管理
玉米田间管理工作中,除草是较为重要的工作。
在开展夏玉米种植工作中,可以采用人工除草的方法,按照前期除草、中期除草和后期除草的实际情况优化除草工作。
如果出现杂草数量较多的情况,可以采用低毒的除草剂进行除草,以提高除草工作的整体效率。
六、病虫害防治
夏玉米生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病虫害,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病虫害实施优化管理。
玉米苗期主要防治粗缩病、地老虎、蚜虫、黏虫等病虫害。
防治蚜虫、黏虫、蓟马等可选用40%氧化乐果1200倍液
0.5 kg,掺细沙1.5~2.0 g 或用4.5%倍液浇根,每株灌药土化验、测土配方,及微量元素科学施按照每667 m 2产量为~25 kg、1 kg、500 g,的需求相对较高,要期土壤不太干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浇水,适当的干旱有利于玉米蹲苗,促进根系生长。
在夏玉米大喇叭口期,针对夏玉米生长过程中对水肥敏感的情况,可以及早采取灌溉措施,每次每667 m 2可将灌水量控制在30~40 m 3,突出浇水管理的效果,使夏玉米保持旺盛的生长态势。
玉米生长后期,也要保持较好的墒情,以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质量。
九、适时收获
合理的收获时期应在玉米苞叶完全发黄蓬松7~10 d,籽粒变硬,出现光泽,乳线消失后收获。
只要玉米植株不死,在不影响下茬作物正常播种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晚秋阳光,促进完全灌浆成熟,充分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
川中丘陵区夏播机收玉米高产栽培措施优化方案川中丘陵区是我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区域之一,而夏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
为了提高夏季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需要对夏播机收玉米的栽培措施进行优化。
本文将从土壤管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优化方案。
一、土壤管理1、合理施肥。
在播种前,要进行充分的基肥施入,尤其是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翻耕深松。
在播种前要进行适当的耕作,将土壤翻耕深松,松土松土深松,有利于玉米的根系生长和通气排水。
3、水分管理。
在夏季玉米的生长期,要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玉米生长所需的水分。
二、种植技术1、选择优质种子。
在播种时应选择优质的玉米种子,种子质量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2、密植密播。
在川中丘陵区,夏季降雨充沛,适当的密植密播可以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和光照,提高玉米的产量。
3、适当施用生长调节剂。
在播种后可以适当施用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玉米的生长,提高玉米的产量。
三、病虫害防治1、选用抗病种植。
在播种时应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
2、适时防治。
在玉米生长期间,要及时巡查,发现病虫害要及时进行防治,避免病害的扩散。
3、合理施药。
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药剂,正确施药,防治效果更好。
四、田间管理1、及时追肥。
在玉米生长期间,要根据作物的需肥量,及时进行追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
2、除草除杂。
要及时进行除草和除杂工作,保持玉米地的整洁,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合理田间灌溉。
在田间灌溉过程中,要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量,以适应玉米的生长需要。
平邑县位于北温带的偏东南部,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符合夏玉米生长需求。
目前,夏玉米是该县重要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
近年来,平邑县结合自身的地理环境优势,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推动平邑县夏玉米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优化布局,通过育、繁、推、服“四链叠加”的“一核四链”种业发展新模式,带动玉米产业蓬勃发展,并创建了多个规范化夏玉米种植基地。
但因夏玉米种植技术水平有限,以及其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量和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
本文对如何提高平邑县夏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做了简要分析,以期确保夏玉米产量的同时,提高农业农民经济效益。
一、平邑县夏玉米种植前期的准备工作1、种子处理(1)选种玉米为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其产量与最初选择优秀的种子密不可分,在挑选过程中,要结合平邑县当地具体气候等先决条件,确保种子挑选的合理性,才能保证夏玉米高产且优质。
目前,适合平邑县种植的夏玉米品种有:鲁单818、鲁单981、聊玉22号、莱农14号、淄玉14号、齐单1号、郑单958等,这些品种多数穂大匀称、强抗倒、品质优、籽粒长、耐高温的优点,同时具有优良稳定的丰产性和良好的综合抗性,适合平邑地区种植。
选种前,要精选种子,挑选抗病性、抗逆性能力强的种子品种,之后人工剔除瘪粒、小粒、霉粒、虫粒等劣质种子,只留下大小匀称、颜色鲜亮、光滑、籽粒饱满的种子。
此外,为了确保种子纯度,建议提前2周做好夏玉米发芽试验,通过播种前的发芽实验,提高种子发芽率,保证玉米种子纯度96%以上,发芽率应达到94%以上。
(2)包衣播种前需要选用包衣种子,按照平邑县往年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预测,指向性地选择夏玉米种衣剂进行包衣,确保苗期地下虫害与苗期病害两者的全面防治,最大程度地保证一播齐苗。
通常情况下按照1∶50的比例用粉锈宁、辛硫磷等药剂充分搅拌,使每粒种子的外层都均匀地包裹种衣剂,或将8%氟虫腈悬浮种衣剂,按药种比1∶300的量拌种,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浅谈夏玉米超高产优化栽培技术作者:苗志华孙晓艳路德恩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8期摘要: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兼饲料作物,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
近几年,由于灰飞虱肆虐导致的粗缩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生产的发展。
但由于玉米的种植方式多样,其中夏播玉米就是一种具有超高产前景、值得推广的耕作方式,因此,为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本文对夏玉米高产优化栽培技术予以阐述。
关键词:夏玉米超高产优化栽培技术一、栽培技术要点1、将平展叶型改为竖叶型品种。
竖叶型品种较平展叶型品种增产20%以上,可选用浚单18、浚单20、郑单958等杂交种。
2、将麦后晚播改为麦垄套种。
3、将密度过大或偏稀改为合理密植。
密度过大或偏稀都会影响产量,种植密度以每亩5000-5500株为宜。
4、将宽窄行种植改为等行距种植。
行距60-70cm,株距19-21cm。
5、将晚管粗管改为早管细管。
前期要快中耕破茬、快查苗补栽、快间苗定苗、快浇水追肥、快防治苗虫和化除化控。
中后期及时防病治虫。
6、将重氮轻磷不施钾肥改为测土全量配方施肥,一般每亩投碳铵80-100kg或尿素30-35kg,过磷酸钙50-60kg,硫酸钾15-20kg,硫酸锌1.5kg。
7、将一炮轰追肥改为按叶龄指数两次追肥。
在玉米5-6展叶,追施氮肥总量的30-40%,亩追碳铵20-30kg或尿素10-12kg。
第二次追肥在12-13展叶,亩追碳铵60-70kg或尿素20-30kg。
磷、钾肥或锌肥随同第一次追肥一并施人。
8、将浇保命水改为适时浇好丰产水。
重点浇好孕穗和灌浆水。
9、将单一防病虫改为综防统治。
要选准病虫防治的最佳时期和用药的最佳剂量,是提高防效的关键。
10,将收获过早或偏晚改为适时收获。
提早4-5天收割减产3-5%,延后4-6天收割减产2-4%。
因此,只有适时收获方能丰产丰收,适时收割的标准为:果穗苞叶枯黄松散,籽粒坚硬,先光泽鲜明,乳消失,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含水量低于33%。
夏玉米免耕直播密植高产栽培技术选好种子很重要。
就好比我们要盖房子,得先选好材料一样,种玉米也要选好种子。
要挑那些颗粒饱满、没有坏点子的种子。
你可以想象一下,饱满的种子就像一个个充满力量的小战士,它们有足够的能量在土里发芽、生长。
比如说,有的种子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颜色也很鲜亮,这样的种子就是好种子。
把它们种到地里,就像给土地里埋下了一个个希望的小种子,等着它们破土而出。
不用耕地,直接播种。
平常我们可能会看到大人们在地里辛苦地耕地,但是夏玉米免耕直播就不用这么麻烦。
就好像给种子们准备了一个现成的温暖小窝。
在已经种过其他作物的地里,不用把土翻来翻去,直接就可以把种子播下去。
这就像是住在公寓里,什么都准备好了,直接就可以入住一样方便。
比如说,前一季种过小麦的地,小麦收割完后,稍微整理一下地面,就可以把玉米种子播下去,是不是很简单?密植的小秘密。
密植,就是让玉米种子种得稍微密一些,但也不能太密,不然它们会觉得太拥挤,长不开的。
想象一下,同学们在教室里,如果坐得太挤,就会不舒服,玉米种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般来说,每一行玉米之间的距离可以稍微小一点,这样它们就可以互相依靠着一起成长。
就像小伙伴们手拉手一起玩耍,互相帮助,一起变得更强壮。
比如说,每隔30厘米左右种一行玉米,每一行里的玉米种子之间相隔20厘米左右,这样它们就有足够的空间长大。
施肥浇水不能少。
玉米要长得好,就像我们小朋友要长得高高的、壮壮的一样,需要吃好多好多的营养。
这时候,施肥就很重要。
肥料就像是玉米的美食,给它们提供能量。
可以在播种的时候,在土里放一些农家肥,就像给玉米准备了一顿美味的大餐。
还有,浇水也不能忘。
玉米口渴了,就需要喝水。
如果天气比较干,就要多给它们浇浇水,让它们喝得饱饱的,这样它们才能快快长大。
就像我们口渴了要喝水一样,玉米也需要水来滋润。
防治害虫要用心。
有时候,会有一些小害虫来捣乱,想吃掉玉米。
这就好比有一些调皮的小坏蛋,想破坏我们的美好成果。
夏玉米晚收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夏玉米晚收超高产栽培技术管理等措施。
关键词:夏玉米;紧凑型;合理密植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1 品种选择选用适宜当地的中晚熟高产紧凑型玉米品种,要求耐密植、抗病虫害、抗倒伏且适合机械化作业。
如:郑单958、浚单20、登海605等。
2 施足基肥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是以较高的密度和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光合面积来实现的,因此,它对地力要求较高,适合高肥力地块。
增施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3%以上,全氮0.14%,全磷0.18%,速效氮80mg/kg ,速效磷25mg/kg,速效钾120mg/kg以上。
基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4m3,尿素10kg,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15kg,硫酸锌1.5kg。
施肥方法:耕地时翻入地下10~15cm,若抢茬直播,可随播种异位同播,为确保苗全、苗齐,播后浇蒙头水。
3 种子处理播种前要精选种子,要求种子纯度达到98%以上,发芽率90%以上,净度≥99%,含水量≤13%,籽粒大小一致,发芽势强。
选用包衣种子或播种前对未包衣种子进行种子处理,浸种8h,晾干后用40%甲基异柳磷和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2%进行拌种,防治苗枯病、粗缩病、黑穗病和地下害虫。
4 适期播种采用机播。
麦收后整地足墒播种或抢茬直播后浇蒙头水。
播深3~5cm,播种时间最迟不得晚于6月18日,做到早播、早灌、早出苗。
注意播种时,避免播种机行走速度过快造成漏播和播深不一致。
5 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保证群体整齐度是夏玉米晚收超高产栽培的关键。
一般密度为5000~5500株/667m2。
6 播后管理6.1 草害除治播种后出苗前,土壤较湿润时,对玉米田进行“封闭”除草,每667m2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ml兑水30~50kg均匀喷于地面。
玉米出苗后,田块若有少量杂草,在玉米幼苗3~5叶、杂草2~5叶期喷施4%玉农乐悬浮剂100ml/667m2。
夏玉米良种良法高产栽培技术夏季是玉米生长的关键季节,也是玉米高产的关键时期。
夏玉米的良种良法高产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关乎农民的收入和粮食生产的有效性。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夏玉米的良种良法高产栽培技术。
一、选择优质玉米种子夏玉米栽培的首要工作就是选择优质的玉米种子。
优质的玉米种子是高产和抗逆性的保证。
在选种时,要选择具有高产、早熟、抗逆和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
还要注意选购正规品牌的优质种子,确保种子的质量和品种的纯正。
二、合理施肥施肥是夏玉米高产栽培的关键环节。
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需要合理施用基肥和追肥。
基肥一般在播种前施用,以有机肥为主,追肥主要以化肥为主,施用地磷、追施氮肥,及时追加钾肥,根据玉米的生长期合理施肥。
三、适时灌水夏季高温干旱是夏玉米生长的主要气候特点,因此适时灌水是保证夏玉米高产的重要条件。
在玉米抽雄抽丝期是关键灌水期,也是保证夏玉米高产的关键时期。
在灌水时要根据气候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水,避免旱涝频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夏玉米的产量。
四、科学田间管理夏玉米高产栽培中,科学的田间管理包括合理的密植、及时的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玉米密植可以有效地提高玉米的产量,但也要根据品种和土壤的肥力进行适当的密植,不要过密。
及时的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玉米的竞争,保持玉米生长的良好环境。
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病虫害发生情况来选择防治措施,并在玉米生长期间进行及时的防治。
五、适时收获夏玉米的适时收获是保证玉米品质和产量的重要环节。
在玉米籽粒的成熟期,要根据果穗外观和硬度来确定玉米的成熟程度。
适时的收获还要根据天气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时间,避免雨水和高温天气对玉米的影响。
夏玉米的良种良法高产栽培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
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栽培技术,才能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确保农民的收入和粮食的丰收。
农民朋友们在夏玉米的栽培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种、施肥、灌水、田间管理和收获等环节,多多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夏玉米的生产水平。
皖北地区夏玉米防灾御灾高产栽培技术夏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尤其在安徽北部地区,夏玉米种植面积较大,产量丰富。
由于夏季气候多变,病虫害频发,很多地方的夏玉米产量并不理想。
如何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提高夏玉米的产量,防灾御灾,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课题。
一、土壤培肥夏玉米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对土壤要求较高。
在土壤培肥上,可采取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方式,即在播种前施入基础肥,等苗期后再进行追肥。
若土壤酸性较高,还可适当施入石灰,调整土壤酸碱度,促进玉米生长,提高产量。
二、浇水管理夏季气候多变,干旱和暴雨的情况都可能影响玉米的生长。
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要采取合理的浇水措施。
在播种后的10天内,要保持土壤表面湿润,并进行适度的灌溉,促进玉米的出苗和生长。
在玉米拔节和抽穗期,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玉米的坐实和穗粒的充实。
在雨量过多的情况下,要及时排水和排灌,避免水渍对玉米的危害。
三、病虫害防治夏季是病虫害生长的高发期,玉米的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
在播种前,可选用优质的种子,并进行适当的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虫害性。
在玉米苗期和生长期,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玉米生长期还要密切关注气象情况,及时进行预防性的病虫害防治,减少灾害发生的可能。
四、密植栽培夏玉米在生长期内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温度,因此在密植栽培上要选用适宜的玉米品种,使玉米植株之间的空间适当,保证光照和通风的条件。
在施肥和浇水上也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度施肥和浇水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五、合理施肥在夏玉米的栽培中,施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要根据当地土壤的肥力状况和玉米的生长需要,进行合理的施肥。
一般来说,在播种前可施入基础肥,包括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土壤的肥力。
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如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要视玉米生长的需要进行追肥,保证玉米的养分供应,提高产量。
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摘要总结了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优化品种组合及种子处理、优化播种技术、优化肥水管理、优化群体结构、优化田间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夏玉米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夏玉米;品种选择;播种;肥水管理;优化群体结构;田间管理上蔡县是粮食生产大县,位于黄淮河冲积平原,地处亚热带与暖热带过度性地带,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7 ℃,降水量870.7 mm,70%的降水集中在7—9月,日照时数2 089 h,其中7—9月积温达到2 900 ℃,适合夏玉米茁壮生长。
玉米作为上蔡县第二大粮食作物,其生产发展对保障该县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使上蔡县玉米生产上新台阶,笔者进行夏玉米栽培技术组装配套,以提高玉米产量。
1 优化品种组合及种子处理在夏玉米品种利用上坚持5个标准,即选择高产潜力大、品质优良、稳产性能好、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的耐密型品种。
针对上述5个标准,可以选择蠡玉16、鲁单9002、浚单22、中科11号等作为上蔡县夏玉米的当家品种。
播前对种子进行处理,推广包衣种子。
包衣种子就是用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成膜剂等,经先进工艺加工制成的药肥复合型药剂,包在玉米种子外面形成种衣膜。
它可防止种子混杂,病虫害感染、吸湿回潮、种子劣变,以提高种子商品特性,保持种子旺盛活力,增强种子抗病虫害的能力[1-2]。
2 优化播种技术坚持“一增四改”:即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在合理密植的情况下,增加7 500~15 000株/hm2;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平播;改粗放用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播种[1]。
做到适时早期足墒播种,力争6月10日前全部播种结束,达到一播全苗,并推广宽窄行种植及间作技术。
根据上蔡县气象资料记载,5月降水较多;6月上中旬雨量偏少,温度相对较低,有利于蹲苗,玉米拔节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需水、需肥增多,生长速度快;遇7—8月的高温多雨天气,对玉米生长十分不利。
探讨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摘要:玉米是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的一种旱
田农作物,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在市场的推动下,玉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大力发展玉米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在玉米种植方面,由于它的根系发达,所以,在种植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高,因而,土壤水分的多少对玉米的生理过程具有较大的影响,最近几年,由于水资源缺乏,导致农业生产严重下降,为了增加玉米的产能,各地都在增高玉米产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下面就夏玉米的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做以简单分析。
关键词: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探讨正安县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以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温度为16.14C;正安县境内是乌江水系,主要有芙蓉江、清溪河等大小河流
393 条,灌溉水资源丰富。
由于正安县属于喀斯特地貌,以低山、丘陵、盆坝地貌为主,农业种植地区比较有限。
然而,正安县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为了确保粮食成产,增加总产量,对于种植夏玉米而言,许多地区在提高玉米产量问题上有所成就,下面就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路线方面做以分享。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提出
1.超高产栽培技术的提出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费大国,为了确保
粮食安全,增加粮食总产量,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提高粮食的单产量是非常可行的办法。
许多地区在提高玉米产量方面做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一些经验成果。
对于玉米的超高产能栽培技术,要树立七分种三分管的种植理念,玉米是一种粮食作物,不能靠外界的力量,只能
在种植的基础上进行土壤、水源的管理,促进玉米生长,增加玉米之间的密度,保持玉米棒的颗粒数量和颗粒的饱满程度,再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进行施肥,加强灌溉等技术的管理,从而达到玉米增收的目的。
2.实施超高产栽培技术路线
据分析,决定玉米产量因素的主要包括亩穗数、穗粒数、
千粒重三方面,经过实验对比分析,农作物的品种对千粒重因素有影响,在种植中选择玉米的品种非常重要,而亩穗数和穗粒数不受物品品种影响,它们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在确保穗粒数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大亩穗数,这样,才有利于实现超高产目标产量。
同时,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还要运用“宽窄行种植增加密度、化学调控防倒伏”的超高栽培技术。
首先,采用宽窄种植的高密度栽培技术。
对于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适宜大面积种植,可以采用量化种植,比如:根
据实验种植结果,每公顷的预留苗为八十二万至八十七万株之间,既不能少于这个数字范围, 也不能多于这个数字范围在播种期间,严格采用宽窄行模式,即(60+40)cm 模式。
但对于正安县的地形地势而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种植模式,对于山地种植而言,可采用不规则图形交叉种植。
其次,采用化学调控技术。
由于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比较
高,因而高密度栽培带来的不良结果是:遇到刮风下雨天气, 玉米倒伏现象比较严重。
为了减轻这种现象的发生,在玉米生长到某一特定阶段可以喷施“玉黄金”或“矮吨”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实施化学控告,据研究实验数据表明,采用化学控高可使玉米株高降低31 cm ,穗位部分降低23cm,
玉米的茎粗增加0.4cm,第一、二、三节间分别缩短3.2cm、
3.3cm、
4.0cm,百粒重增加0.7〜1.1g,穗粒数增加10.9 24.6粒,单产量提高5%〜9%。
、夏玉米超高栽培技术模式的实施
1. 将“七分种”理念落实到位。
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
提出了“七分种三分管”的种植理念,在玉米种植中要严格落实到位,为超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种植之前要选用优良品种,即成熟时间早,抗虫害、病害能力强的,株杆类型紧凑且耐密性好的品种,而且增产潜力比较大的优良品种。
比如:裕玉207、黔王737 等。
其次,要抢在最佳时机播种,因为农作物播种赶的就是时间,并且农作物播种宜早不宜迟,在玉米种植中,要抢时间播种,一般在6 月10
前播种时间最佳;还要抢时间灌水出苗;最后抢时间收获。
最后,在播种期间,要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60cm,窄行
40cm,平均行距为50公分。
播种期间最好带肥播种,这样
种子入土就有充足的肥料养分,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芽。
为了确保每公顷的玉米苗密度,在播种期间要足量播种,每公顷的种子不能少于
37.5kg,只有足量播种,才能确保数量密度,最终才能确保玉米的产量。
2.要严格落实“三分管”措施。
充分的种植是玉米增产
的基础,而勤劳的管理是玉米增产的保障。
按照时间的先后算,首先,要做好间苗、定苗工作。
在玉米出苗一周时间左右,种植人员要及时清除部分小苗、弱苗、病苗,以防影响壮苗,把空间留给壮苗,让壮苗良好的生长。
而定苗一般在玉米拔节前期(7月上旬,玉米5〜8叶期)进行,每株玉米之间相隔22公分左右为最佳。
其次,在玉米9〜11叶期,
采用化学控高技术,对每亩玉米喷射“玉黄金” ,可以降低玉米的高度,防止在暴风雨天气下发生倒伏现象。
第三,还要加强灌水措施。
由于有些地区土壤质量较差,气候干旱,土壤水分少,为了确保玉米在关键时期快速生长,种植人员应采用浇灌的方式让玉米生长。
对于正安县的来说,由于降雨量充沛,在灌溉方面可谓是农业种植方面的优势。
第四,采用化学除草、防治虫害。
由于玉米种植面积大,对于平原玉米种植来说,靠人工除草、防虫害,一方面耗费时间,浪费人力;另一方面,增加玉米种植成本,而且也会错过最佳时间,所以,应采用化学手段清除玉米生长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3.应采用机械化作业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些高端技术不仅运用在科研方面,而且还运用在农业种植方面。
因此,要采用机械种植作用,在玉米灌溉、喷洒农药方面,可以采用飞机机械化作业。
同时,在玉米收获期间,采用机械化收割,可以将玉米一次性摘穗,并让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沃,还可以采用旋耕机进行犁地。
使土壤得到可持续利用,并为小麦播种争取时间,让农业生产形成良性循环。
、结语
总之,对于夏玉米的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运用,首先
要严格落实“七分种三分管”的种植理念,在玉米苗生长期间,要做好玉米苗的管理工作,并且还要采用灌溉措施确保玉米苗健康生长,为了防止玉米苗的虫害现象发生,最好采用化学除草工作和防虫害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应采用先进的机械技术作业,如:飞机灌溉、飞机喷洒农药等,同时采用机械收割,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陈冬梅,夏玉兰,李真爱.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探讨[J].基层农技推广,2015 , 01: 176-177.
[2] 卢绍东,鲁广明,刘超,刘瑞洋,李燕.南阳市夏玉米
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15 , 03: 30-31.
[3]冯安荣,鱼福庆,邰艳利.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的探
索与实践――玉米高密化控加沼液栽培技术路线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