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1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

名词解释:

微生物、细胞壁、肽聚糖或粘肽、脂多糖、质粒、荚膜、鞭毛、菌毛、芽胞、磷壁酸、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

热原质: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如伤寒杆菌、绿脓杆菌,以及一些革兰氏阳性菌如枯草杆菌产生的多糖,具有致热作用,同时耐高温,不被高压灭菌法所破坏。

病毒、病毒体、壳粒、刺突、核衣壳

灭活:凡能破坏病毒成分和结构的理化因素均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

问答题:

1.试比较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的特征和区别。

2.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差异的生物学意义。

(1)与染色有关:G+菌的细胞壁致密、肽聚糖厚,脂含量低,酒精不容易透入;G-菌的细胞壁疏松、肽聚糖薄,外膜、脂蛋白、脂多糖脂含量极高,酒精容易透入。细胞结合染液中的结晶紫-碘的复合物容易被酒精溶解而脱色。

(2)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主要结构基础是肽聚糖。G+菌的细胞壁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青霉素可抑制肽聚糖四肽侧链与甘氨酸5联桥之间的联结,而干扰肽聚糖的合成;溶菌酶杀菌机理是水解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G-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少,有外膜保护,对化学药物有抵抗力,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性低,青霉素作用效果差。

(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G-菌的细胞壁含有磷酸脂多糖(LPS),其中的脂类A是其主要毒性成分。

(4)与抗原性有关:G-菌细胞壁磷酸脂多糖(LPS)中的特异性多糖具有抗原性,属于O抗原,依其可对细菌进行分群、分型。

3.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意义。

4.试述病毒体的结构和功能。

病毒体的结构分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1)基本结构:是所有病毒体都具有的结构,包括:①核心——主要由DNA或RNA组成,含病毒的基因组,是病毒感染、增殖、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②衣壳——是包绕到病毒核

心外面的蛋白质结构,由一定数量壳粒组成,壳粒数目和排列不同,使病毒体形成几种不同对称型,衣壳尚有保护核心和引起免疫应答功能。

(2)辅助结构:是某些病毒体特有的结构,主要有:①包膜——为包绕在某些病毒核衣壳外面的双层膜,含有多糖、蛋白和脂类,其功能是维持病毒结构的完整性,并具有与宿主细胞亲和及融合特性。②包膜子粒(刺突) ——为包膜表面的钉状突起,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由糖蛋白组成,与病毒的吸附,芽生释放有关,并用于流感病毒的分亚型。③须触――病毒的须触是无包膜病毒中的某些病毒表面所特有大头针状结构,例如腺病毒核衣壳20面体12个顶角个长出的细长须触,与该病毒的吸附、侵害其敏感细胞、凝集红细胞及病毒型别分类均有关。

5.病毒的增殖方式和其他微生物有何不同?

病毒与其他微生物增殖方式的不同点主要是:病毒必需在敏感细胞内增殖;不能自主复制。

病毒在敏感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复制。病毒进入细胞后,细胞的代谢系统会按照病毒核酸的指令,以病毒核酸为模板进行核酸的复制,并转录病毒mRNA,翻译成病毒蛋白质。

合成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分别构成子代病毒的核心和衣壳,在装配成子代病毒释放到细胞外。病毒的复制具有周期性,即从病毒体侵入细胞到子代病毒体生成释放,称为一个病毒复制周期。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装配释放。

6.病毒有哪些重要特征?

(1)体积微小,具有滤过性;

(2)属非细胞结构,只含一种类型核酸;

(3)专性细胞内寄生,只能在一定种类活细胞内增殖;

(4)增殖的方式是复制;

(5)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7.病毒和细菌在体外培养、繁殖方式、核酸构成及对抗生素敏感性方面的异同?

细菌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由DNA和RNA两种核酸构成,对抗生素敏感。而病毒只寄生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繁殖,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对抗生素不敏感。

8.简述病毒的干扰现象及对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病毒是指两种病毒同时感染一种宿主细胞时,常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现象。了解病毒的干扰现象,在预防接种时,应注意接种的时间和疫苗之间的搭配,避免干扰现象减低免疫效果。

第三章感染

名词解释:

感染、侵袭力、毒血症、败血症、带菌者、内毒素、外毒素、菌血症、脓毒血症致病菌、细菌毒力、医院感染、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

致病菌:能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使宿主致病的细菌。此性能叫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毒力: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

侵袭力:指细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细菌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胞外酶有关。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是指病人遭受医院非本人自身存在的各种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包括从病人或带菌者到病人或医护人员、健康人,也可从医护人员的直接感染。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院诊断护理实施中由于操作污染、治疗不当引起的感染。

水平传播、垂直传播

简答题:

1.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1)细菌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途径及数量密切相关:首先细菌的毒力取决于它们对机体的侵袭力和产生的毒素.;其次,细菌的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侵袭性酶有关;细菌的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2类。外毒素是由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裂解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在释放出来,可引起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休克、弥漫血管内凝血(DIC)。

(2)细菌的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物质基础是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

①菌体表面结构:菌毛、膜磷壁酸以及荚膜和微荚膜。其中,菌毛和某些革兰阳性菌的膜磷壁酸为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有抗吞噬细胞吞噬和抗体液中杀菌物质(补体、溶菌酶等)的作用。

②侵袭性酶:是指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胞外酶,它们可协助细菌抗吞噬或有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等。如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

2.列表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