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养生 轻松防病保健康.doc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2019.0452祝您健康生活保健生活之友保养经络少生病◎ 伊羽雪2019.0453祝您健康生活保健生活之友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具体操作时,患者须从胸部拍向手臂内侧,直至手心;从手背沿手臂外侧拍向头顶;从头顶沿身体两侧拍向脚;再从足部沿腿内侧拍向腹部。
如此就可以兼顾十二条经脉。
此外,两人可以互相帮忙拍一拍背部,也能调理经脉脏腑,可以更全面地起到养生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顺序不能打乱,如果拍错方向,不利于经络的调理。
经络巡行图、穴位图在网络、书店均可以购买,即使不能按图准确定位穴位,用于了解大致的经络巡行位置与走向也是极好的。
通经络还要补气血俗话说“经络不通,百病丛生”。
但其实,除了经络不通外,气血亏虚也会带来疾病。
经络的健康通畅有赖于气血精微物质的濡养,如果没有经络失气血之濡养,同样会发生病症,从而导致身体不适。
老年人属于气血亏虚的高发人群,老年人在通补经络的同时,还要注意是否有经络亏虚症状,如果存在可能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补益气血,可多吃点阿胶、西洋参、当归、乌鸡等。
如果症状严重,还是应该去专业的中医医院就医请医生辨证开方、科学调治。
自行艾灸注意艾灸适应证由于养生馆的流行,很多人在出现腰酸背痛、脖子酸痛等不适后,不分寒热虚实,都喜欢去艾灸,但从医学角度分析,这并不可取。
艾灸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其主要作用是散寒除湿,温阳通络,常用于寒湿、阳虚所致经络不通的患者,不建议用于实热、阴虚所致的经络不通患者。
同时,艾灸的手法、次数、时间都很有讲究,如果确实需要在家中开展艾灸治疗,应在咨询医生或是学习了正规、专业的艾灸知识,掌握了相关技能后再开展。
(编辑 车 翀)。
中医经络养生法中医经络养生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理人体经络系统,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体内外相互联系的沟通系统。
经络养生法以经络为基础,通过各种方法来平衡经络的运行状况,提升人体的健康素质。
本文将从经络的概念、养生法的具体内容以及养生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经络的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通过经脉、络脉、经筋等相互连接的通道,贯穿于全身,起到传导气血和信息的作用。
经络系统与脏腑器官、组织、肌肉等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
经络的畅通与否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影响。
二、经络养生法的具体内容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经络养生法中最经典的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经络的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改善机体的整体平衡。
常用的针灸手法包括刺、扎、捻、搓等,通过调整刺激力度和频率的变化,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2.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经络养生法中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对特定的经络和穴位进行按摩和推拿,以改善气血运行,舒缓筋脉,促进血液循环,调整脏腑功能。
推拿按摩有多种手法,如揉、推、拿、拉等,根据不同的病症和养生目的进行选择。
3. 草药调理:中草药是中医经络养生法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选用适当的中草药配方,调理人体的经络系统,达到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的目的。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等,具有调理气血、滋养脏腑的功能。
4. 饮食调养:饮食调养是经络养生法中的基础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合理的饮食可以调理人体的经络系统。
例如,适量食用黑豆、花生、核桃等食物可以滋养肾经;多食用蔬菜水果可以改善气血循环等。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食材搭配对于维护经络的健康至关重要。
三、经络养生法的养生效果经络养生法的正确运用可以有效调理人体的经络系统,提升身体的免疫力,改善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具体养生效果包括:1. 提升免疫力:通过调理经络系统,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中医养生知识:经络保健与养生经络保健与养生中医理论中的经络是指人体内部的一系列相互连通的经脉和络脉,是体内的通道系统。
经络保健与养生是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和日常生活中。
经络保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对身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医保健中,通常会通过按摩、拍打、捏揉等手法刺激经络以促进气血流畅,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经络保健中最常用的手法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
针灸是将针刺入身体的特定部位来调节气血运行;推拿则是通过手法按摩身体的相关部位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拔罐则是在身体表面放置吸附杯,通过在杯内建立负压,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和湿气;刮痧则是用特制的刮痧板,在身体表面刮出一定的淤血,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和排毒。
除了手法外,经络保健还包括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精神调节等方面。
中医认为,身体的健康与养生不仅与经络的畅通有关,还需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运动健身的积极性和精神状态的稳定。
在饮食方面,中医注重食疗,即通过调整食物的种类和烹调方法,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在运动方面,中医认为,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畅通,减少心理压力,提高免疫力;在精神方面,中医推崇的则是修身养性,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疲劳对身体的消耗。
虽然经络保健具有广泛的适应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经络保健的方法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合格的医师,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例如,在使用针灸、拔罐、刮痧等手法时,一定要注意卫生和操作规范,避免引起感染等不良后果。
总之,经络保健与养生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健康和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
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养生,我们需要注意饮食、运动、精神的均衡和调节,同时注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合格的医师来进行经络保健。
中医养生之经络保健经络在中医传统理论中被认为是人体内的运行通道,负责传导气血,调节身体的功能活动。
因此,保护和保健经络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按摩、艾灸、穴位保健、饮食调理和运动五个方面来介绍中医养生之经络保健的方法和技巧。
一、按摩按摩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经络保健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按摩经络来促进经络的通畅,调节气血的流动。
常见的按摩方法有推、拿、揉和击打。
1. 推:双手掌心相对,按摩沿着经络的方向轻轻推动,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
推的力度要适中,避免过用力伤及皮肤。
2. 拿:以拇指和食指捏住经络,轻轻向外提拉,可以促进气血的流动,舒缓疲劳。
3. 揉:用手指或手掌沿经络方向做圆周运动,增加经络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经络的功能。
4. 击打:用手掌掌根轻轻敲打经络,可以激活经络的运行,促进血液循环。
二、艾灸艾灸是一种利用艾草燃烧产生的热能刺激经络的保健方法。
艾灸可以通过温热的刺激来促进经络的血液循环,调节气血的运行。
在艾灸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络穴位进行熏灸,例如足三里、太冲、关元等经络穴位。
1.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三寸,具有补益气血、健脾胃、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
2. 太冲穴:位于足底的第一跖骨关节后凹陷处,具有调节气血、安神定志的作用。
3.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距脐中三横指,具有益气血、养肾精的作用。
通过艾灸这些穴位,可以有效地刺激经络,达到保健的目的。
三、穴位保健穴位保健是指针灸或按摩经络穴位来维护经络的健康。
经络穴位有很多,各自具有不同的保健作用。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经络穴位:1.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的凹陷处,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口干、失眠等症状。
2. 曲池穴:位于肘椎突下的凹陷处,调理曲池穴可以缓解胸闷、气喘、嗳气等症状。
3. 松操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关节之间的凹陷处,按摩松操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足部疲劳。
4. 膻中穴:位于胸骨上突尖和胸骨下段之间的凹陷处,按摩膻中穴可以舒缓胸闷、胸痛等症状。
中医养生经络保健中医养生经络保健,是指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调理经络,保持身体健康和平衡。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经络系统,它是保持机体正常活动的重要通道之一。
经络保健的核心是保持经络畅通,通过中医方法来调理经络,以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一、中医理论背景中医认为,经络是连接体表和内脏器官的通道,贯穿全身。
经络的畅通与否,决定了身体的健康状况。
经络保健的理论基础在于中医理论中的“经络学说”,这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经络系统:经络系统是一个广泛分布于人体内外的网络,由经脉、络脉、络穴等构成。
经脉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络脉则是在上述经脉之外分布的细小血管。
经络系统贯通全身,通过气血运行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2. 中医调理经络的方法:中医调理经络主要有针灸、推拿、艾灸等方法。
其中,针灸是通过针刺经络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推拿则是通过按摩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消除疲劳,增强健康。
艾灸则是用艾绒熏热经络穴位,以温暖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机能。
二、经络保健的重要性经络保健在中医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气血流通:经络的畅通能够促进气血流通,保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通过中医调理经络,可以消除气血淤滞,防治疾病。
2. 增强免疫力:经络保健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中医认为,畅通的经络可以调动全身的气血,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 改善心理健康:经络保健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同时也对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调理经络,可以舒缓压力,改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的平衡。
4. 延缓衰老:经络保健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延缓衰老过程。
中医认为,畅通的经络可以使气血充盈,延缓衰老现象。
三、经络保健的方法1.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习惯是经络保健的重要方面。
中医建议适当增加食物中的温补成分,如生姜、桂圆、山药等,以温养经络。
同时,也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中医经络养生中医经络养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络养生可以通过调整和保养人体经络系统,达到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的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医经络养生的原理和方法。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根据中医理论,经络是人体中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是传导人体气血的通道,络脉则负责将经脉沟通起来。
经络系统贯穿于全身,相互交通,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
经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二、经络的养生原理中医认为,经络的养生可以通过调理人体的气血运行来实现。
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抵抗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
通过刺激经络,可增强气血的循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经络养生的方法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经络养生的重要疗法。
通过在经络上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经络的气血流动,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温针、埋针、刺血等。
2.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经络的养生方法。
通过按摩经络,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舒缓经络的紧张状态,缓解肌肉酸痛。
常用的推拿按摩方法包括捏、揉、推、拿等。
3. 经络操:经络操是一种结合中医经络理论的运动方式。
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呼吸,可以刺激经络,增强体内气血的循环。
经络操一般包括舒展伸缩、拍打捶击、踏步转身等动作。
4. 草药调理:中草药是中医经络养生中常用的调理方法之一。
不同的草药具有不同的功能,可以通过调整气血的运行,改善经络的状态。
常用的草药有当归、川芎、丹参等。
5. 调整饮食:中医经络养生也强调合理的饮食调理。
根据中医理论,一些食物可以具有调理经络的作用。
如生姜、葱、蒜等具有温通经络的作用;红枣、龙眼等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调理和保养人体的经络系统,达到经络养生的效果。
结语中医经络养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保健方式。
中医养生经络养生保健法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人们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中医养生经络养生保健法,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经络养生保健法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络养生保健法的概念经络,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指人体内部通过经脉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
中医认为,经络是传导气血的通道,也是营养物质与信息的传递路径,保持经络的畅通对于保持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经络养生保健法,是指通过调理经络系统,激活经络的气血流通,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它主要包括调理四季气血、保护经络环境、锻炼经络功能三个方面。
二、经络养生保健法的基本原理1. 调理四季气血中医养生经络养生保健法强调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饮食和起居习惯,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在春季,应注重养护肝脏、舒展筋骨;夏季应保护心脏、防暑卫阳;秋季需调理肺脏、收敛气血;冬季则要养护肾脏、保暖防寒。
通过针对不同季节的调理,可以保持人体气血的平衡,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2. 保护经络环境经络环境的保护是经络养生保健法的核心之一。
人体内外环境的恶化会导致经络受损,因此,保护经络环境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其次,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长时间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烟草、烟尘等,也有利于保护经络环境。
3. 锻炼经络功能经络的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
为了保持经络的畅通,经络养生保健法强调经络功能的锻炼。
常见的锻炼方式包括按摩经络、经络体操、经络精油等。
通过按摩经络,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通过经络体操,可以拉伸肌肉、放松筋膜,从而改善经络的运行状态;经络精油能有效调理经络,促进气血流通。
三、经络养生保健法的具体方法1. 中医经络保健按摩中医经络保健按摩是通过按摩经络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到保健的目的。
常用的保健按摩包括寻常穴位按摩、拇指按摩法、推拿按摩法等。
经络疏通与养生保健人体就像一台机器,要经常进行保养才能保证它的正常运转。
而经络疏通和养生保健就是保养身体的一种重要方式。
经络疏通可以提高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经络疏通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它通过按摩、推拿、针灸等手段,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经络是人体内的一种特殊网络系统,它遍布全身,将人体的各个部位紧密相连。
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如疼痛、肿胀、麻木等。
因此,经络疏通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经络疏通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按摩和推拿。
按摩是通过手指、手掌或器械在人体表面施加压力,刺激皮肤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缓解肌肉紧张,从而达到舒缓身心的作用。
推拿则是通过手指、手掌或器械在人体表面进行推、拿、捏、揉等动作,刺激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流通,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作用。
此外,针灸也是经络疏通的一种方法,它通过针刺穴位,刺激经络,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除了经络疏通之外,养生保健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
比如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睡眠调理等。
饮食调理是指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合理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粗粮、豆类等。
运动锻炼是另一种重要的养生方法,它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柔韧性等作用,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适当的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瑜伽等。
睡眠调理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可以通过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来促进身体的健康。
除此之外,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也是养生保健的关键。
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愉悦的心态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而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则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实现养生保健的目的。
总之,经络疏通和养生保健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
经络养生知识
经络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刺激经络来促进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以下是一些关于经络养生的基本知识:
1. 经络系统: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
经络系统将人体的脏腑、肢体、五官等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
2. 经络的作用:经络具有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调节阴阳、抵御外邪等作用。
通过刺激经络,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
3. 经络养生方法:
按摩:通过按摩经络上的穴位,刺激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疲劳,预防疾病。
艾灸:利用艾灸的温热作用,刺激经络,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增强体质。
拔罐: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刺激经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
刮痧:使用刮痧板刮擦经络,促进经络通畅,活血化瘀,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4. 经络养生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方法: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经络养生方法。
注意操作规范:在进行经络养生操作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过度刺激或损伤经络。
坚持适量原则:经络养生需要长期坚持,但也要注意适量,避免过度疲劳或损伤身体。
总之,经络养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生方法,但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注意操作规范。
如果你有兴趣尝试经络养生,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养生经络保健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身体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中医养生经络保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采用,成为重要的保健方式。
本文将介绍中医养生经络保健的相关知识,包括经络的概念、影响因素、保健方法等。
一、经络的概念与作用经络是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之一,它是人体内部通过脉搏运行的通道网络。
经络起到了连接、调节和传导的作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部分。
经络贯穿全身,相互交通,与脏腑器官密切相关。
它通过气血流通,调节脏腑器官的功能,维持身体的平衡。
如果经络的运行受阻或不畅,就会导致气滞、血瘀等病理现象的产生。
二、影响经络的因素1. 情绪因素:情绪波动会导致经络的阻塞,使气血运行受限。
例如,长期的愤怒或忧郁情绪会导致肝经不畅,产生头痛、眩晕等症状。
2. 饮食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过食寒凉或辛辣食物,都会使经络受到影响。
中医养生中提倡均衡饮食,适当的调理饮食结构有助于经络保健。
3. 环境因素:寒冷、湿气重、湿热、干燥等环境因素都会对经络产生影响。
例如,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引发气滞、血瘀等疾病。
三、中医养生经络保健方法1. 穴位按摩: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促进气血流通,调节脏腑功能。
例如,我们常听说的按摩太冲穴、涌泉穴等。
2. 中药调理:中药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经络不畅的情况。
例如,川芎、丹参等药物常用于经络保健。
3. 运动保健:适量的锻炼有助于经络的通畅,可以选择瑜伽、太极拳等养生运动,促进气血运行。
4. 合理饮食:中医养生强调饮食的调理,建议多吃温热食物,平衡五味,避免过食寒凉或辛辣食物。
5. 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情绪平稳、避免长时间的受凉或受潮等,对经络保健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经络保健是一种综合性的保健方式,可以通过调理情绪、饮食、环境等因素,促进经络通畅,维持身体的健康。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结合不同的方法,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经络保健方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经络养生 轻松防病保健康
作者: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都市健康人》2011年第03期
经络养生是现代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有效地防治疾病,亮肤养颜。而且只要学会
方法,经络养生简单易行。那么,我们到底如何找对经络穴位呢?下面教你教你找出12个经
络穴位关键点,助你做好养生保健。
1、关键点:小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养生保健方法: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于心脏健康,胸闷、心慌,晕车、晕船时用
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2、关键点:拇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养生保健方法: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
康。尤其是秋冬季节,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此外,咳
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还能缓解咳嗽症状。
3、关键点:手掌中央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养生保健方法: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对调理月经、肤色
都有一定功效。此外,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4、关键点:肩窝
所属经络:手少阳三焦经
养生保健方法:用力按压肩窝处,不仅能调节全身体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还能刺激大脑
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洗澡时利用热水柱按摩肩窝也
是不错的方式。
5、关键点:屈肘外侧凹陷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属经络:手太阳小肠经
养生保健方法:屈手肘,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特别推荐
有贫血症状者经常按摩此处。
6、关键点:鼻翼两侧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养生保健方法: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按压此处对
症状也有一定改善。
7、关键点:脚底中心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经
养生保健方法:睡前按摩脚底中心能提高睡眠质量,清晨按摩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力。常
常按摩此处更有利于泌尿和生殖系统健康。建议用弯曲的食指关节挤压2分钟左右。
8、关键点: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养生保健方法:可用拇指按压或热水热敷。按压时尽量用力至感到明显酸胀。经常操作能
调理脾脏功能,并有助于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和营养吸收。
9、关键点:大腿根部
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
养生保健方法:摩擦大腿根部至发热,能促进肝脏造血和排毒。为避免皮肤受损,建议在
润肤露或沐浴露的滋润下进行。
10、关键点:外眼角
所属经络:足少阳胆经
养生保健方法:闭眼,用中指指腹按压外眼角是促进胆囊健康的有效方法,此外还有明目
的功能。
11、关键点:臀横纹中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养生保健方法:按压臀横纹(臀与大腿交接的地方)中央有利于膀胱健康,还可治疗痔疮、
坐骨神经痛、便秘,并且有提臀功效。注意按压时先垂直向下用力,再用指力向上勾。
12、关键点:足背横纹中央
所属经络:足阳明胃经
养生保健方法:用力按压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能促进胃的蠕动,调节胃液分泌。胃疼、胃
胀时按压或热敷此处,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