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
- 格式:docx
- 大小:387.30 KB
- 文档页数:5
南亚一、位置说出南亚的位置特点纬度:大部分位于10°N~30°N,60°E~95°E之间,北回归线穿过中部海陆:亚洲南部,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亚共有8个国家,其中阿富汗、尼泊尔、不丹为内陆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为临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为岛国。
二、自然特征1、地形:描述南亚的地形特征有高原、平原和山地类型,北部为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中部为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南亚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平均海拔超出6,000米,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14座。
尼泊尔、印度与中国三国间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气候、土壤和植被的垂直变化显著。
中部为大平原(由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河网密布,灌溉渠众多,农业发达。
南部为德干高原和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
高原与海岸平原之间为东高止山脉和西高止山脉。
2、河流从河流的主要补给、水量大小和变化等方面比较印度河和恒河的主要特征恒河:雨水补给为主,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夏汛明显(降水量大)印度河:冰雪融水为主,水量较小,夏汛明显(气温高)3、气候说出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特点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季节变化大,干湿季明显)——印度半岛的大部分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降水稀少)——印度半岛的西北,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
高山高原气候(温度低,气温日变化大,年变化小)——南亚北部山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旱季是因为冬季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东北信风共同造成的;雨季因为夏季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向北移动,该地受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影响的结果。
(1)以三种热带气候类型为主▲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岛的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南部是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半岛、恒河平原、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是热带季风气候(2)广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的成因亚洲大陆与印度洋之间的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夏季向北移动);印度北部低气压中心使西南季风势力加强。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一年分凉、热、雨三季。
干季:凉季:每年十月的次年二月,盛行东北季风,晴朗、干燥、凉爽;热季:每年三月到五月,盛行东北季风,晴朗、干燥、炎热;雨季——每年六月到九月,盛行西南季风,高温、湿、降水丰沛。
思考1、印度半岛西北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原因①西南季风影响不到;②古代植被遭到破坏;③地处印度低压的西部,盛行来自高纬度大陆的西北风,水汽含量少(或答被副热带高气带控制也可)。
2、印度东北部乞拉朋齐形成世界“雨极“的原因从印度洋来的西南季风带来暖湿的水汽,遇北部地形的抬升产生丰富的地形雨3、印度半岛与同纬度的中南半岛比较冬季气温较高的原因印度半岛地区因北面有高山屏障,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程度小4、印度A、对照地图说出印度的农作物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水稻——降水较多的平原地区小麦——降水较少的地区棉花——分布在光照条件好、土壤肥沃的地区黄麻——地势低平和气候湿润的地区B、评价印度发展农业的条件: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人口多劳动力丰富,能满足精耕细作的需要。
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C、对照地图说出印度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知识点:1.在全球气候变暖过程中,为什么说南亚国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马尔代夫?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的升高,马尔代夫的地势低平,平均海拔1.2米,南亚国家中,它的海拔最低受影响最大。
2.为什么南亚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北面有高山屏障,阻挡冬季风3.南亚发展农业的区位分析?人们怎样改造不利农业的自然条件优点:南亚平原多,土层深厚,耕地面积广大,热量充足,雨热同期缺点:降水的变率大,所以旱涝灾害频繁改造:修建水利工程4.描述孟买的气候特征,并说明夏季降水多的原因。
孟买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降水集中在6-9月份,印度半岛夏季吹来自海洋的西南风,降水多,同时孟买又处于西高止山的迎风坡上,多地形雨。
而冬季吹来自大陆内陆的东北风,降水少。
5.为什么孟加拉国多洪涝灾害?(1)孟加拉国位于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恒河三角洲;(2)河道弯曲,排水不畅;(3)其北部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4)飓风带来的大量降水也会造成洪涝灾害。
6.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哪些?有利:(1)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
(2)土壤肥沃.(3)气候温暖湿润,热量,水资源充足(雨热同期)。
(4)劳动力丰富。
(5)发展农业生产有悠久的历史,并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
不利:多水旱灾害。
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7.印度形成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形成西南季风,影响印度半岛,冬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向南移动,印度半岛受东北信风影响。
8.印度西北部热带沙漠的成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天然植被的破坏9.南亚地区降水的总体分布特点。
由西向东增多,沿海多,内陆少10.乞拉朋齐降水丰富的原因。
乞拉朋齐位于山地、丘陵的迎风坡位置,来自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遇地形阻挡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11.德干高原降水少的原因。
德干高原东西两侧有比较高峻的东高止山的西高止山,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水汽的进入,因此德干高原降水偏少。
12.德干高原两侧的降水为什么多于东侧原因: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的西南季风来自海洋,水汽充足,降水多,冬季的东北季风来自陆地,降水较少,而德干高原西侧则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上,所以降水多于东侧。
13.说明德干高原为主要产棉区的原因。
德干高原降水少,光照强,热量充足,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水源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
14、南亚(70°E、80°E、90°E;10°N、20°N、30°N)[读图识记]1.印度半岛(南亚次大陆);2.七国及克什米尔地区,首都;3.喜马拉雅山脉、德干高原、印度河――恒河平原;4.北回归线。
热带季风: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
10月~次年5月为旱季,东北季风。
东南亚东临太平洋西靠印度洋,海洋水汽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南亚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
东亚主要太平洋。
南亚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
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季风的不稳定性容易引起水旱灾害。
(对农业优点:雨热同期)西南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水灾;来得晚或退得早,旱灾。
西北部塔尔沙漠成因:1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2夏季西南风无法到达;3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森林遭破坏形成。
孟加拉国多风暴潮的原因:1位于板块交界处,多海底地震;2西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3口大内小的喇叭状港湾;孟加拉国洪涝灾害的原因:①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飓风,降水集中②地势北高南低,位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③南部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④干支流同时进入汛期,相汇于孟加拉国④地处孟加拉湾顶端,受海潮影响不利于洪水入海。
南亚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原因?因北面有喜马拉雅山高山屏障,阻挡冬季风,受东北风影响小。
(同四川盆地)15.印度[读图识记]1.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2.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3.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4.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泰姬陵。
[评价印度农业]雨热同期,水热充足,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水稻:分布在降水较多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
小麦、棉花:都耐旱。
德干高原西北部。
甘蔗:恒河沿岸平原。
黄麻:恒河三角洲,世界首位。
茶叶: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山坡。
多雨、排水好的坡地我国东南种植茶叶的有利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降水多;红壤呈酸性,适合茶叶生长;丘陵地区排水性能好。
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矿产:煤、铁、锰等,分布在德干高原东北部—印度东北部钢铁、机械工业中心。
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棉、毛纺织、重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电子、软件业、原子能、航天)。
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
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城市──黄麻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
加尔各答与孟买的区位条件:接近原料产地,海上交通便利。
亚洲硅谷-班加罗尔(软件)-高新技术产业区位条件: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政府鼓励政策;技术力量雄厚;社会治安和劳资关系好;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因素: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宗教关系复杂,自然灾害频繁,与周边邻国不和。
16 巴基斯坦(1)气候: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
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西南季风难以进入,火热干燥,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
植被为热带草原和荒漠。
( 2)首都伊斯兰堡,北部高原上。
专门的政治中心。
(3)卡拉奇全国最大城市(4)[注意]印巴冲突(克什米尔问题):领土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