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大海中永生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4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运用网络资源,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网络资源,在探究中理解,在理解上朗读。
扣住一个“情”字,引领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体验课文,与书本上的文字“激情交流”,释放探究之后的情感蓄积,升华对语言的感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CAI课件,了解学生资料搜集情况。
学生:搜集有关邓小平的资料,并尝试自我处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课文是——请读课题——2、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你禁不住要问?(预设:“永生”什么意思?谁在大海中永生?为什么在大海中永生?)3、初步解疑。
“永生”什么意思?谁在大海中永生?4、课件出示邓小平像。
这就是我们的邓小平爷爷。
为什么说他在大海中永生?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根据课题质疑,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直接切入课文找到了契机。
这样,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整体感知课文,进而能准确地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达到初步认识邓小平爷爷这位伟人的教学目标。
二、整体感知,初步认识伟人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汇报交流,初步理解邓小平的精神和人民对他的颂扬之情。
课件出示语句:(1)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点击“伟人”下加着重号)(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伟人?【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这一问,越发激起了学生强烈的了解和探究伟人一生的欲望,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期待。
三、借助网络,逐步走近伟人1、邓小平爷爷为他所爱的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哪些伟大贡献?请同学们打开“纪念邓小平爷爷”网页,走进邓小平爷爷的“光辉一生”,注意:一边浏览资料,一边体会:你感受最深的是小平爷爷的哪方面贡献?2、学生上网查阅有关邓小平的资料,了解邓小平的生平,感悟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和不朽精神。
《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广阔和神秘,激发学生对大海的敬畏之情。
2. 通过讲述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三、教学难点:1. 海洋生物的保护方法。
2.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实践环保行动。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海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3. 案例分析:讲述一些海洋生物的生存现状,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面临的困境。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5. 成果分享: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一些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措施。
6. 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份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行动计划,并承诺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7. 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9. 板书设计:课题:《在大海中永生》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 人类与海洋的关系3. 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措施教学过程:1. 导入: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2. 新课导入: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3. 案例分析:关注海洋生物的生存现状4. 小组讨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5. 成果分享:总结保护海洋的措施6. 实践活动:制定行动计划7. 总结:强调保护海洋的重要性8. 作业布置:调查当地海域环境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情况。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体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通讯报,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骨灰撒放大海的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课文根据新华社通讯《在大海中永生》摘写而成,自成一体。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伟人的不朽功绩。
2、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用“爱戴”、“奔腾不息”造句。
3、缅怀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他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教学难点】感受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谈话:(点击邓小平画面)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谁来介绍他一下。
是呀,邓小平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对中国、对世界都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2、补充介绍邓小平。
然而,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伟人——我们敬爱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逝世。
他的离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
3、现在,让我们伴随着沉痛的哀乐,去重新回顾这位伟人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人民,而逝世后,骨灰撒向大海的情景。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再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4、齐读课题,“永生”是什么意思?(人们明知这位伟人已与世长辞,但仍希望他在大海中获得永生。
)从这儿你体会到了人们对邓小平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我们一起带着悲痛、赞颂、怀念的感情再来齐读课题。
5、请同学们打开书本,一起去为这位伟人送行。
【设计意图】小平爷爷去世时,孩子们都没有出生,对当时情况知之甚少。
因此课前的谈话及补充的材料介绍会加深学生对一代伟人的了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阅读距离。
二、自读课文请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对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情感有初步的感受。
13、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学习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会用“爱戴”“奔腾不息”造句。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学习课时】两课时【学习过程】一、板书示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在大海中永生》,请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课题。
出示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会用“爱戴”“奔腾不息”造句。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师:目标大家都清楚了吗?有信心完成吗?(生:有)声音很洪亮,说明你们信心十足。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读书,扫除字音障碍)自学指导(一)1.了解作者:2、自由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学或者老师。
3、读课文,比谁的字音读的准确、声音洪亮。
(五分钟后,比谁读的准确)师:大家读的很认真,谁敢来读一读?要求:读的同学,声音洪亮,字音准确,听的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请举手纠错。
1、指名读。
2、有错,其他同学举手纠错,师板书易错字。
3、读易错字2遍,指名后进生去拼音重读。
投影出示:爱戴无垠呜咽痛悼舷窗震撼衷心崭新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扫除词语障碍)自学指导(二)师:刚才大家读得真棒!现在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可以利用工具书或者同桌交流,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在文中用——画出,5分钟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1、学生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交流或者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
3、全班交流。
(有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师指生回答。
)投影出示:痛悼:沉痛悼念崭新:非常新呜咽:低声抽泣奔腾不息:指江水翻起波浪急速流淌水天一色:形容水与天交融成为一体,没有界限。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理清文章脉络)自学指导(三)现在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3、在大海中永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重点词句,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表达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具准备:电视录像设备,投影片,资料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步感知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方法:导读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屏幕出现邓小平的画像)谁来简单介绍一下?2、指名学生介绍3、小组内阅读邓小平的有关资料。
[师分发给小组资料]二、揭示课题,解题 1、请同学们看段录像。
[播放小平骨灰撒落大海的录像]2、板书课题:13、在大海中永生3、解题:(1)“永生”,你是怎么想的?(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三、初读课文 1、带着刚才的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2、小组学习,完成下列要求:(1)自由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划出难理解的词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自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写的是什么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4、听课文录音,再次整体感知全文。
(1)了解邓爷爷生前的伟大功绩,听着课文录音,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好好的想一想。
A、小组内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
B、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C、班级交流汇报(2)师归纳总结学生已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未解决的问题: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3)这节课我们自己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了,但这几个问题还未解决,同学们说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说一说。
4、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
作业: 1、课后熟读课文2、课后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以解决遗留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重点句,感受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以及人民对他的深厚感情。
《在大海中永生》的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1.2 教学内容介绍大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讨论大海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大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1.4 教学活动观看大海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大海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生命意义的看法第二章:大海的生态系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2.2 教学内容介绍大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讨论大海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保护大海生态系统的措施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大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讨论法:讨论大海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问题探究法:探讨保护大海生态系统的措施2.4 教学活动观看大海生态系统的视频,了解生物多样性分析大海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保护大海生态系统的措施第三章:大海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海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意识3.2 教学内容介绍大海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食物、能源、交通等方面讨论大海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大海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法:讨论大海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3.4 教学活动观看大海对人类生活影响的视频,了解大海资源的重要性分析大海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建议第四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意识4.2 教学内容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探讨如何珍惜生命和关爱他人4.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分享法:分享有关生命的故事和经验4.4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生命意义的看法分享有关生命的故事和经验,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生命目标和计划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意识5.2 教学内容总结大海的重要性、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反思个人对生命的态度和行为5.3 教学方法总结法:总结所学内容反思法:反思个人对生命的态度和行为5.4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所学内容第六章:海洋生物的保护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保护的行动意识6.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生物的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探讨海洋生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海洋生物的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讨论法:讨论海洋生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6.4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生物保护的视频,了解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分析海洋生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个人保护海洋生物的行动计划第七章: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影响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的行动意识7.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影响探讨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和措施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影响讨论法:讨论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和措施7.4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环境污染的视频,了解污染的现状和影响分析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和措施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个人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行动计划第八章: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合理利用的行动意识8.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探讨海洋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和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讨论法:讨论海洋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和方法观看海洋资源利用的视频,了解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分析海洋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个人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行动计划第九章:海洋保护的国际合作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保护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方式培养学生对海洋保护国际合作行动的意识9.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保护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方式探讨我国参与海洋保护国际合作的情况和作用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海洋保护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方式讨论法:讨论我国参与海洋保护国际合作的情况和作用9.4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保护国际合作的视频,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和方式分析我国参与海洋保护国际合作的情况和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个人参与海洋保护国际合作的行动计划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实践计划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课程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的行动意识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制定个人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的计划10.3 教学方法总结法: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计划法:制定个人实践计划10.4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的计划学生分享实践计划,并进行交流和反馈第十一章:海洋保护的科技创新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保护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海洋保护科技创新的兴趣和认识11.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保护中科技创新的应用和重要性探讨海洋保护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景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海洋保护中科技创新的应用和重要性讨论法:讨论海洋保护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景11.4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保护科技创新的视频,了解其应用和重要性分析海洋保护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洋保护科技创新的看法和建议第十二章:海洋保护的公众参与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保护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海洋保护行动的意识12.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保护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和方式探讨海洋保护公众参与的具体行动和方法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海洋保护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和方式讨论法:讨论海洋保护公众参与的具体行动和方法12.4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保护公众参与的视频,了解其意义和方式分析海洋保护公众参与的具体行动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制定个人参与海洋保护行动计划第十三章:海洋保护的案例研究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保护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应用于实际海洋保护行动的能力13.2 教学内容分析海洋保护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探讨海洋保护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海洋保护的成功案例和经验讨论法:讨论海洋保护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13.4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保护案例的视频,了解其成功经验和问题挑战分析海洋保护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从案例中获得的启示和建议第十四章:海洋保护的生涯规划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保护相关职业的发展前景培养学生对海洋保护事业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意识14.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保护相关职业的种类和发展前景探讨如何规划海洋保护事业的生涯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海洋保护相关职业的种类和发展前景讨论法:讨论如何规划海洋保护事业的生涯14.4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保护相关职业的视频,了解其发展前景分析如何规划海洋保护事业的生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制定个人海洋保护事业的生涯规划第十五章:课程回顾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本课程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海洋保护事业的持续关注和参与意识1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展望海洋保护事业的发展前景15.3 教学方法回顾法: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展望法:展望海洋保护事业的发展前景15.4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对海洋保护事业的持续关注和参与计划学生分享持续关注和参与计划,并进行交流和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大海中永生》这一主题的教案,内容涵盖了大海的重要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海洋生物保护、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海洋保护的国际合作、科技创新、公众参与、案例研究以及生涯规划等多个方面。
13.在大海中永生原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表达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修改后的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并能用“爱戴奔腾不息”练习说话。
3.学生通过反复研读、合作交流,理清课文顺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民失去了邓爷爷这一位伟人而悲痛的感情,以及邓爷爷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4.总结全文,进行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缅怀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5.交流本课学到的生字词,了解读书笔记的写法和作用,学生完成本课的读书笔记。
修改理由1.对目标1的修改,这篇课文读起来让人很受感动,尤其是第三自然段写得极有气势,特别感人,加上“入情入境”地朗读,相信学生读了内心深处更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2.对目标2的修改,对学生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目标也更加细化。
在学文过程中理解“爱戴奔腾不息”的意思并用其练习说话,学生更容易接受。
3.对目标3的修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反复研读,合作交流等方法积极主动地获得新知,体会感情,并通过感情背诵进一步使感情得到升华。
4.做读书笔记可帮助记忆,弥补脑力的不足,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还可积累有用材料,巩固所学好词好句,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所以,根据学生实际,我增添了做读书笔记这一学习目标。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表达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突破措施:1.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通过朗读加深理解,并使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2.借助多媒体课件。
3.课内教材与课外教材相结合,开拓视野,辅助教学。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教具准备投影、录音、音乐磁带。
13、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用“爱戴”、“奔腾不息”造句。
4、缅怀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精读感悟,学习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领悟邓小平爷爷超越时代,超越国界的深远影响。
教学准备:
生字卡、教学挂图、小黑板、收录机等。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打算怎样学?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感情?
2、带问题再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指导。
2、指名读生字、新词、重点正音。
四、通过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学生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指导朗读课文中的几个长句。
4、理解课文脉络,分段读文,概括段意。
五、指导写字
1、指导要点:
“崭、疆”,这两个生字笔画较多,要进行间架结构和笔顺指导,范写。
2、学生描红、临写。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设计:
词语连线
爱护时间大海奔腾不息
爱情领袖浪花震撼人心
爱戴公物声音无边无垠。
小学语文五上 13.在大海中永生
1
13.在大海中永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7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活动单 导学案 调整与改进
【活动方案】 活动一:学生字 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词意。注意“疆、港、属”的字形。 2.小组讨论。 ①读含有生字的词语。(组内成员互相纠错、正音) ②组内默写生字词,轮转批阅。(组内1号同学负责报词) 3.将易读错、易写错的生字写上黑板,并汇报学习情况。 活动二:知内容 1.默读课文,认真思考: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来报道的?在文中用“∥”做上标记,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2.小组交流课文报道的线索以及概括的小标题。 3.全班展示汇报,讲清理由,互相补充。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认识邓小平爷爷吗?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构想的缔造者。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祖国和人民。 1997年2月19日,敬爱的邓爷爷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离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现在,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这位历史伟人。 板书课题、解题 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完成活动一:学会生字,读顺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教师检查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生字,作上记号。 (3)指名分节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三、读课文,知内容 根据活动二的要求,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看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看
小学语文五上 13.在大海中永生
2
活动三:悟悲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
段(骨灰飞向大海),画出表达人们
悲痛之情的词句。
2.全班交流。
①组内朗读所画的词句。②说说
自己的感受。
【检测反馈】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呜咽.(yàn yâ) 舷.窗
(xián xuán)
崭.新(zhǎn zǎn) 无垠
.
(yín yínɡ)
课文可分为几部分?
一(1) 飞向大海
二(2—4) 撒向大海
三(5—7) 告别大海
四、
悟悲情
根据活动三的要求学习课文第一自
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骨灰
飞向大海),画出表达人们悲痛之情的词句。
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小组展示有感情地诵读。再全班有感
情地诵读。
五、完成检测与反馈
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相机指点。
教
学
反
思
小学语文五上 13.在大海中永生
3
13.在大海中永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入情入境地学习课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活动单 导学案 调整与改进
【活动方案】 活动一: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思考:从中感受人们怎样的情感,画出相关语句读读。 2.组内交流。 ①交流阅读感受。 ②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交流展示,质疑完善。 活动二: 诵读课文,怀念伟人。 1.合作诵读第七自然段,体会结尾的作用。 2.小组交流课题的含义,并写下来。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扣人心弦、荡人心魄的通讯,题目是——《在大海中永生》。听,大海的波涛在向我们诉说什么?让我们回到1997年3月2日,去亲眼目睹那感人的一幕吧!(多媒体展示整篇通讯,配乐朗读。) 二、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回顾课文第一段 邓爷爷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这是他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遗愿,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珍贵遗产。所以说骨灰撒放大海是“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课文第二段。 根据活动一的要求朗读课文第2到第六自然段。 出示图片4幅。 指导背诵排比句。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让 我们齐声朗读第二段,永远记住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和他的光辉形象吧! 三、诵读课文,怀念伟人 ①过渡:在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什么?根据活动三的要求读第三段。
小学语文五上 13.在大海中永生
4
活动三:回顾全文,练习背诵。
1.根据小标题“飞向大海
撒向大海 告别大海”练习背诵
课文。
2.挑选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背诵
展示。
3. 交流展示,补充完善。
【检测反馈】
1.“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
痛悼伟人的离去„„”你仿佛听到大
海在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下来:
2.“鲜花伴着骨灰”,有人说
应是“鲜花拌着骨灰”。你怎么看?
说说理由。
②出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
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指导读这一句(震撼人
心的)多么博大的胸怀,道出了与祖国、与
人民的血肉关系。
③填充:与_______同在,与_______同在,
与________同在。
言为心声,此情此景,人们由衷地发出:邓
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了!(板:在大海中
永生)
四、回顾全文,练习背诵。
根据活动三要求练习背诵课文,再进行
展示。
五、完成检测反馈
1.学生完成检测反馈
2.师生评点完成情况。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