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论林木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摘要:摘要:就林木幼林抚育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有关具体措施。
关键词:关键词:幼林抚育;林木;管理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园林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园林业的发展。
根据资料分析表明,我国常规造林的成活率达到了85%以上,而工程造林的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在植树造林中,特别是在幼苗的培养时期,由于林木的生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林木的树干变得非常纤细,根系的生长只趋于表面,没有深入到土地的底部。
林木从幼苗的培育到成活再至成林,这一过程中树木的生长受到了很多的伤害,如气候的变化,土壤的变化、植被的破坏、病虫害现象以及人类的破坏等等。
树木的幼苗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幼苗在生长过程中,若不加强管理,杂草就会迅速生长,不仅会吸收树木生长的养分,同时还会占有树木生长的面积,阻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并给树木的生长带来了很多的病虫害现象,造成种植林木的土壤变得坚实,破坏了土壤的透气性和结构,影响了树木的生长。
1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植树造林工作予以实行后,幼林的抚育和培养变成了现在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我国的幼林抚育主要依靠人工活动对树木的生长发育予以改善,从而对造林的成果进行巩固。
林木的成活率以及成才率直接受到幼林抚育管理的影响,幼林抚育的方法以及措施应因地制宜,根据种植地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幼苗抚育成长的环境进行改善,让它们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实施合理、及时地管理不仅能快速地消除让杂草,同时还可以降低杂草吸收的养分,并对受损的土壤进行修复,加速土壤中微生物和有机物中营养物资的分解,给幼林的成长予以保障。
因此幼林抚育管理是非常关键的,要将阻碍树木生长的全部因素消除,从而提高树木的生活率,保障树木的质量。
2措施2.1松土除草对促进植物生长的土壤进行处理,将土壤予以翻新,保留土壤中蓄含的水分,提高土壤的通气性。
除草就是对与植物竞争生长的杂草以及其他的灌木进行处理,让树木享受很多的阳光,光合作用对树木的幼苗时期非常的有影响力。
幼林抚育管理幼林抚育是指在新造幼林进入速生阶段之前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措施。
这个阶段对于林木来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对未来的速生丰产有着极大的影响。
幼林抚育的根本任务是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幼树对水、肥、气、光、热的要求,使之迅速成长,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并适时郁闭,为速生、丰产、优良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幼林抚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应从土壤管理入手,通过松土、除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排除杂草,灌木对幼林的竞争。
另一方面,对林木本身进行必要的抑制调节,如除蘖、平茬、间苗及修枝等,使之迅速健康地成长成林。
过去,由于对人工幼林抚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及经济条件限制,许多幼林抚育管理水平很低,缺乏及时的细致抚育,以致严重地影响了造林成效。
据统计,全国历年造林保存率仅30%左右。
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巩固造林成果,必须贯彻“造管并举”的原则,并深入研究幼林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推广先进经验,把我国幼林的管理水平提高一步。
幼林抚育管理措施大致可分为松土、除草、灌溉、施肥、幼树管理、林地间种和幼林保护等。
其中,松土的作用在于疏松表土,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的营养水平,有利于幼林的成活和生长。
除草的目的是排除杂草灌木对于水、肥、气、热、光的竞争,避免草灌对幼树的危害。
杂草生命力强,根系盘结,不仅与幼树争夺水肥,阻碍林木根系发育,而且有些杂草还能分泌有毒物质影响幼林生长。
及时清除杂草灌木是幼林顺利成活和迅速生长的一项基本条件。
幼林抚育管理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手段。
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幼林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推广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幼林的管理水平。
除草和松土是造林过程中常见的操作。
在湿润地区或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除草和松土可以分开进行,但在杂草和灌木繁茂的林地上,应先除草割灌,然后进行松土并挖去草根和灌木树兜。
中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探讨杨智超(山西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西运城044000)摘要:当前在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林业建设与发展,加强林业建设不仅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还能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
正因如此,林业在保护生态环境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
而林业建设与发展过程当中,抚育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尤其是中幼林抚育管理是提高林业建设水平的关键。
为此,在林业建设过程当中,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方面的研究,明确有效的抚育管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结合实践,探讨中幼龄林抚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中幼龄林抚育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中幼龄林;抚育管理;作用;措施中图分类号:S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12-0252-02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林业建设成为重中之重,而林业建设当中,中幼龄林的抚育管理质量与水准高低,直接影响林业建设的成果与发展状况。
同时,中幼林的抚育管理水平,还影响到林地的生产力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地域广阔,林区面积分布广泛,但是很多林区在地形地貌、自然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等诸多方面还是非常差的,这些都对林业建设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为此,针对这种现状应当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营林措施,提高林业建设水平,确保当地林业绿化质量与管理水平。
下文结合实践在,主要以中幼龄林抚育管理措施进行探讨与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1现阶段中幼龄林抚育概述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幼龄抚育技术水平,应当对林业发展实际充分了解掌握其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贯彻执行和有效落实林业发展与森林培育根本目标。
在林业建设与发展过程当中,对于中幼林的抚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对林业建设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主要的抚育措施包括定株、割灌扩穴、修枝与间伐等。
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探讨一、前言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是保护和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于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从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概念、重要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概念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指的是对幼龄林木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保证其健康生长,为未来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包括对栽植树木的抚育,修剪,病虫害防治,結構调整等内容。
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是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一环。
1. 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2.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良好的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改善水土保持能力,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3. 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幼林的抚育管理,可以提高林木的产量和品质,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4. 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森林是地球的肺,通过对幼林的抚育管理,可以提高森林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减少空气污染,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1. 管理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的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主要还是依靠人工的力量,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导致了幼林的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昂。
2. 缺乏专业化的人才目前从事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是农民,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对于树木生长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导致了抚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参差不齐。
3. 缺乏先进的技术装备现在很多地方对于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缺乏先进的技术装备,管理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抚育管理工作对于技术装备的需求。
4. 抚育管理工作的投入不足由于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导致了对于抚育管理工作的投入不足,很多地方因为经费的限制,无法进行有效的抚育管理工作。
五、解决方案1. 引进科学技术支持加强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首先要引进科学技术支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探讨1. 引言1.1 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探讨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是林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是保护和培育林木健康生长的关键。
幼林抚育管理工作不仅对于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因此,对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包括了种植、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需要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实施。
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抚育措施,才能确保幼林的健康生长,提高木材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林业生产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因此,对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有助于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方案,推动林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林业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林业幼林抚育管理是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重要工作,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林抚育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产量,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及时对幼林进行抚育管理,可以促进树木生长,增加林木的密度和高度,提高森林的覆盖率,从而增加林产品的产量,满足人们对木材、果实等资源的需求。
幼林抚育管理可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
抚育管理可以及时清除林场内的有害生物和竞争植物,避免害虫的爆发和野草的扩散,保护幼苗和植株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平衡。
幼林抚育管理还可以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
林业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加强对幼林的抚育管理,才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2 幼林抚育的基本原则幼林抚育的基本原则是指在对林木进行抚育过程中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准则,以确保幼林的良好生长和发展。
保持生态平衡是幼林抚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树木抚育管护实施方案树木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还提供了氧气并吸收了二氧化碳。
因此,对树木进行抚育管护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保护树木的健康,还可以确保它们能够长期地为我们所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树木抚育管护的实施方案。
首先,定期修剪树木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帮助树木保持健康的生长,防止过密的树冠和交错的树枝。
定期修剪还可以促进树木的新陈代谢,让它们更容易吸收阳光和水分。
其次,及时除去病虫害对树木的保护也至关重要。
病虫害不仅会影响树木的生长,还会传染给其他树木,导致整片植被的损害。
因此,一旦发现树木上有病虫害,就应该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另外,合理浇水和施肥也是树木抚育管护的重要环节。
树木的生长需要水分和养分的支持,因此要根据树木的品种和生长环境,科学合理地进行浇水和施肥。
过量或者不足的水分和养分都会对树木造成伤害,影响它们的生长。
此外,定期检查树木的生长状况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观察树木的叶片、树皮和树干,可以及时发现树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处理。
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
最后,加强树木的保护和管理也是树木抚育管护的关键。
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要合理布局树木,保护好现有的树木资源。
在树木周围设置护栏,防止人为破坏。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树木保护的意识,共同建设美丽的绿色家园。
总之,树木抚育管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加强对树木的抚育管护,才能更好地保护树木资源,营造出更加美丽宜居的环境。
希望大家都能够关注树木的抚育管护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美丽的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幼林抚育管理幼林抚育通常是指在造林后至郁闭前这一阶段时间里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措施。
新造幼林一般要经历恢复(缓苗)、扎根、生长并逐步进入速生的过程。
林木在一生中,这是个关键的转折阶段,对以后速生丰产关系极大。
同时这个阶段的幼林基本上处于散生状态,林木的主要矛盾是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矛盾。
幼林抚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幼树对水、肥、气、光、热的要求,使之迅速成长,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并适时郁闭,为速生、丰产、优良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幼林抚育管理的内容主要应从土壤管理入手,通过松土、除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排除杂草,灌木对幼林的竞争。
另一方面对林木本身进行必要的抑制调节,如除蘖、平茬、间苗及修枝等,使之迅速健康地成长成林。
过去由于对人工幼林抚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以及一些经济条件限制,不少幼林抚育管理水平很低,缺乏及时的细致抚育,以致严重地影响了造林成效。
据统计,全国历年造林保存率仅30%左右。
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巩固造林成果,必须贯彻“造管并举”的原则,并深入研究幼林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推广先进经验,把我国幼林的管理水平提高一步。
第一节幼林的土壤管理和保护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虽因造林地的环境条件和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归结起来,大致能够分为松土、除草、灌溉、施肥、幼树管理、林地间种和幼林保护等。
一、松土、除草松土的作用在于疏松表土,切断表层和底层土壤的毛细管联系,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从而提高土壤的营养水平,有利于幼林的成活和生长。
除草的目的是排除杂草灌木对于水、肥、气、热、光的竞争,避免草灌对幼树的危害。
杂草生命力强,根系盘结,不但与幼树争取水肥,阻碍林木根系发育,并且有些杂草(如冰草)还能排泄有毒物资影响幼林生长。
一般杂草的蒸腾系数较大,尤其在生长兴旺的季候,由于它们的大量耗水,致使幼树生长量明显降落。
浅析中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与措施摘要:摘要:本文浅析了加强中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并以紫金县为例,提出了几点加强中幼林管护的措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关键词:中幼林管护重要性措施一、引言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文件颁发以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响应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加快了林业发展。
十多年来,各地区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绿化面积,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林,努力打造“青水秀、村秀美”的绿色家园,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但在突显绿化美化的同时,只注重造林绿化面积的扩大,森林覆盖率的增加,而对造林后的中幼龄林的抚育管理过于粗放,抚育措施不到位,甚至因缺乏经费而疏于管护, 正谓是“年年种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成林”。
因此,要巩固绿化造林成效,加强中幼林抚育管护显得尤为重要,也将是当前林业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中幼林抚育管护的重要性造林后抚育管理工作的好坏,是关系到巩固造林成果的大事。
尤其是新植幼林,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也容易遭受人为的或牲畜野兽的危害。
采用适宜的中幼林抚育方式,不但能明显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生长的稳定性,尽快成林,还能提高林分生产力和森林质量,尽快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
1、促进林木生长健壮,提高造林保存率。
林木在造林成活以后至成林这段时间,幼林地内杂草藤蔓矮灌蔓延疯长,给新造苗木和幼林生长带来严重威胁,尤其在生长旺盛季节, 其生命力强,根系盘结,不仅与幼树争夺水分、养分,还阻碍林木根系生长发育,导致林木长势差,抗性低,甚至枯死。
因此,适时、科学抚育,通过松土、除草、施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排除杂草、灌藤植物对幼树的竞争,不仅为林木提供有利而适宜的生长环境,还能促进林木生长健壮,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2、加快林木成林,提高树体抵御病虫害能力。
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随着林业事业的发展,林业种植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而幼林抚育作为保障林木健康生长,增加林木生长速度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林业种植工程的成功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幼林抚育的概念和意义、技术要点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一、概念和意义幼林抚育,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来促进林木的生长、调整林分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
幼林抚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产品的品质,以及保持林分结构的稳定和合理。
通过幼林抚育,可以调整林分结构,淘汰生长势差的个体,减少害虫病害的发生,提高森林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
在林业种植工程中,幼林抚育的意义非常重大。
幼林抚育可以促使林木健康生长,增加林木生长速度,提高林木的品质和产量。
通过幼林抚育,可以调整林分结构,优化林分格局,提高森林的质量和产值。
幼林抚育有利于预防和控制林木疾病虫害,减少损失,保持森林生态环境的稳定。
幼林抚育也可以增加林地的多功能性,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技术要点1. 合理施肥施肥是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在幼林抚育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树种和林地状况,选择合适的施肥剂和施肥方法。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基肥和追肥的方式进行施肥。
基肥是在幼林造林后的第一年进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幼苗的初期生长需求。
追肥是在基肥基础上进行的,可以根据林木生长的情况和土壤养分状况,适时进行补充。
2. 种植密度和间伐种植密度和间伐是影响林分结构和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
在幼林抚育中,要根据不同的树种和生长环境,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和间伐时间。
一般来说,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林木生长速度慢,产品质量低,而种植密度过小会导致资源浪费,增加成本。
在幼林抚育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和间伐时间,以保证林分结构的稳定和合理。
3.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林木健康生长和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探讨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日益重视。
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是保护和提升森林资源的重要环节,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概述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适时的管理和抚育,以期达到增强森林功能、提升森林品质、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主要内容包括育种选育、育苗繁育、造林栽培、抚育经营等方面。
在现代林业体系中,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被统一纳入林业资源管理范畴,并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鼓励。
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和增进生态平衡。
适当的抚育管理可以提升森林自身的适应能力,增强森林的抗干旱、抗病虫害等能力,有助于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2、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精准的抚育管理,可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产量,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
优良的抚育管理工作可以提高木材和其他森林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林业经济效益,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在我国,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投入不足。
一些地区在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上投入不足,导致管理设施不完善,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和效果的提升。
2、技术手段滞后。
在一些地区,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技术手段滞后,对于木材的选种、育苗、造林栽培等环节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抚育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地区在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中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导致工作的开展无法规范,管理水平无法提高。
4、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国内对于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全面和完善,导致一些地区对于该项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不够,影响了工作的推进和效果的提升。
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探讨林业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是指对幼林进行指导、培养、保护、管理和评价等一系列工作,以达到提高幼林生长量和质量的目的。
幼林抚育管理工作是森林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对于保护森林生态环境,提高森林木材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林抚育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幼林生长规律的认识幼林与成熟林的生长规律存在很大的区别,幼林生长迅速,生长速度较快,生长周期短,对光、温、水、肥等环境要求高。
因此,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应该基于幼林生长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幼林的管理,为幼林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二、合理布置苗圃苗圃是幼林抚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苗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期幼林的生长质量。
苗圃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日照充足的地方进行布置。
同时,应根据不同树种的特性进行合理的区分和分布,尽量选择能够适应其生长的土壤和环境。
三、加强施肥管理在幼林抚育管理工作中,施肥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可以通过合理施肥,为幼林提供必要的养分,促进幼林的生长和发展。
同时也需要注意施肥剂量和施肥时间,根据不同树种对养分的需求情况,采取合理的施肥措施。
四、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种严重问题,会对幼林的健康生长和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幼林抚育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一旦发现有害生物的存在,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的扩散和传播。
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在幼林抚育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要合理配置种植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保持适当的间隙,以利于空气和阳光的充分交流,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
同时,还需要加强水土保持措施,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综上所述,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全面认识幼林生长规律,加强施肥管理、防治病虫害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实现幼林的良性循环生长和健康发展。
森林抚育的作用及技术措施森林抚育指的是对森林进行定期的管理和维护,以促进森林的健康发展和提高森林的生产力。
森林抚育的作用及其技术措施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抚育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森林生长:通过森林抚育,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林木自然生长中的障碍,如林木竞争、病虫害等,提高森林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促进林木的更新和更新。
2. 提高森林质量:通过适当的森林抚育技术,可以促进森林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的优化和升级,增加材质和材积,提高木材的质量和经济价值。
3. 保护生态环境: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森林抚育措施,可以加强森林的防风固沙、保水保肥和生物保护功能,提高森林资源的健康状况,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
4. 促进经济发展:森林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通过森林抚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价值。
通过合理的抚育措施,可以促进经济林的快速生长和丰产,提高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1. 林地治理和土壤改良:通过进行林地治理,包括除草、松土、疏伐等措施,可以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土壤改良措施,如追施有机肥料、土壤调理剂等,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森林生长的条件。
2. 驱虫防病和疏伐修枝:通过科学的疏伐和修枝,可以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的品质和经济效益。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灭杀病害源等,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3. 种植优良品种和改良林分结构:通过选择适应性强、抗逆能力好的优良品种进行人工林的更新和更新,可以提高林木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调整林木种植密度和结构,使得林木之间的竞争适度,提高林分的生长速度和空间利用率。
4. 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根据森林的不同用途,采取不同的抚育措施,如经济林的定期疏伐、保护林的限制砍伐等,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浅谈森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完善措施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森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森林抚育管理的完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森林抚育;管理;重要性;完善措施引言: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森林有密切关联。
近年来,人们对森林资源的过度使用使得资源在急剧减少,生态环境遭到较严重的破坏,自然灾害发生概率的增加给人们发出了警示。
因此,森林抚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森林产业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在森林资源的发展建设中,科学的森林抚育技术能够提高树木质量,为树木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1森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分析森林抚育属于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森林抚育工作是加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森林抚育工作能够将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落到实处。
领导部门对于森林抚育工作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应有正确认识,从而进一步加快创建稳定、优质和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
其次,森林抚育工作是林业发展转变的需求,某地区在发展过程中,截至2022年森林覆盖率为15.2%。
林地面积占据国土面积的比例,以及林地利用率指标等能够大幅度提升的空间逐渐减小。
与此同时,在近几年发展中林业用地面积出现负增长情况,全省范围内的林业建设工作要发生转变,将重点从原本的扩大林地面积转化为扩大面积与提升质量。
最后,森林抚育工作是提高森林生态服务能力的需要,通过森林抚育工作的落实,不仅能够实现对森林结构的改善,而且能够全面提升森林质量,从而将森林的不同服务功能发挥出来,创造更多生态效益,这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保障。
此外,森林抚育工作还能够解决城乡居民之间有关森林的矛盾问题。
2森林抚育管理的完善措施分析2.1完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规范工作流程,因此森林抚育管理工作必须要结合实际工作状况建立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当前林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强对林业幼龄林的抚育管理,可以有效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森林资源带来了较大的破坏,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加,林业部门也一直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拯救。
通过加强林业幼龄林抚育管理工作,可以为树木成林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林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幼林抚育的重要性从造林到树木成林这一段时间内,通过采用幼林抚育来促进树木的正常生长,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在幼林抚育工作中,需要经过育种、扎根和生长等过程,可以说幼林抚育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树木成林的效果。
因此当前植树造林工作中,幼林抚育作为最重要的技术措施,同时也是促进树木快速生长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幼林抚育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即在树木幼儿苗期,通过施加药剂和肥料来确保幼苗的健康生长。
在树木生长期内,通过加大对苗木的保护力度,可以有效的提高森林生产率和完善组成结构。
通过幼林抚育可以实现对绿化成果的有效巩固,为林产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林业幼龄林抚育的现状在当前林业建设工作中,幼林抚育作为最为基础性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林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但当前部分林场对于成长中的幼龄林关注度并不高。
存在幼龄林密度分布不合理、肥料施放及排水工作不及时的问题,对于枝株的修剪也不完全,从而对树木生长带来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后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同时林场在森林抚育方面投资不足,这就导致幼龄林抚育工作缺乏资金支撑。
在当前林业幼龄林抚育工作中,受到较多的外部因素影响,再加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幼龄林抚育工作不到位,不利于幼龄林的健康生长。
三、林业幼龄林抚育管理措施分析由于幼林抚育工作直接关系到树木成活率和成林质量,因此需要加大对林业幼龄林的抚育管理,全面提高幼龄林的抚育技术水平,以此来推动森林资源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除草松土在幼林抚育工作中,除草松土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能够为幼林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
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幼林抚育是指在树木生长早期,对树木进行合理的管理和照顾,以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林木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
本文将从幼林抚育的意义、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幼林抚育的意义幼林抚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优良树种,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质量,以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同时,幼林抚育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保护生态环境。
对幼林进行抚育,可以有效控制土壤侵蚀,维护生态平衡,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
2、提高经济效益。
幼林抚育可以促进林木生长,提高经济效益。
3、保护优良树种。
通过幼林抚育,可以保护优良树种,选择最优树木,提高林木品质,使产量更加丰富。
4、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科学合理的幼林抚育可以促进林木的生长,使林木更加健康和长寿,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二、幼林抚育技术要点1、除草、锄地幼林管理的第一步是切断草竿,并在草区栽种对草竿无害的幼苗,随后加强灌溉,促进幼树的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在去除杂草的过程中要小心,精心抠去草根,避免毁坏幼苗。
2、施肥施肥是幼林抚育的重要一环,可以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幼苗根系的状况。
同时,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为林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施肥方法可分为根肥法和叶面肥法两种。
3、修整枝条通过修整枝条,可以紧缩幼树枝干,提高林木生长密度和形态,使林木更加整齐流畅。
此外,修剪还可以防止枝条过于繁茂,避免病虫害侵害。
4、病虫害防治幼林的病虫害防治需要及时、有效,以避免对林木造成过大的危害。
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虱、腐烂、根腐病等等。
防治方法有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等。
三、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1、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幼林抚育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土壤贫瘠、施肥不足、细根系不发达等原因导致。
在出现这种问题时,要及时进行施肥和加强灌溉,促进幼树的生长。
2、过度的枝干生长过度的枝干生长会影响幼树的生长速度和姿态。
浅谈中幼龄林的抚育管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林木的抚育管理。
中幼龄林的抚育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中幼龄林是指生长在地球表面的树木,即已经成柱,但未成材的树木。
本文将从中幼龄林的特点、抚育管理的重要性、抚育管理的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中幼龄林的特点中幼龄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长速度快:中幼龄林是处于生长旺盛期的树木,其生长速度通常比较快,尤其是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中,生长速度更快。
2. 生长受环境影响较大:中幼龄林的生长受到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如土壤、阳光、湿度等因素都会对其生长产生重要影响。
3. 抗逆性较弱:相对于成熟林,中幼龄林的抗逆性较弱,往往更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二、抚育管理的重要性中幼龄林的抚育管理至关重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生态环境:中幼龄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土壤、水质、气候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抚育管理,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2. 保障资源供应:中幼龄林是重要的木材资源来源,对于保障资源供应和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抚育管理,可以促进中幼龄林的健康成长,提高木材的生产量和质量。
3. 调整林分结构:通过抚育管理,可以调整中幼龄林的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密度分布,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抚育管理的方法中幼龄林的抚育管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土壤改良:针对生长环境中土壤的质量和水分的保持,采取合理施肥、肥料管理等措施,改善土壤条件。
2. 间伐抚育:根据林木生长的需要和林分结构的调整,采取适时的疏林和间伐,促进林木的生长。
3.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保证中幼龄林的健康生长。
4. 生长调控:通过修剪、摘叶等方法,促进林木的生长和发育。
5. 种植更新:对于已经老化和衰弱的中幼龄林,进行种植更新,引进优良树种,提高林木的品质和产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作者:凌传春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9期
摘要 在退耕还林中,幼苗需要做好抚育管理,保护幼苗成活率。论述了幼苗抚育管理的
重要性,介绍了幼苗抚育管理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幼苗抚育;退耕还林;重要性;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5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190-01
随着人们对植树造林、山地保护越来越重视,为改善生态环境,国家投入巨大的财力、物
力,以及人力支援退耕还林。在退耕还林的艰苦奋斗中,幼苗抚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不能处理好幼苗的抚育工作,就会制约着整个退耕还林的计划和进度,导致退耕还林成为
空话。因此,加强抚育幼苗的管理工作,不仅是“十年树木”的希望,更是对整个退耕还林工程
的有力支持。
1 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用生态换经济的做法已经一去不复返。由于过去
为发展而破坏的林地需要恢复,所以退耕还林迫在眉睫。在退耕还林的计划中,对于树苗的抚
育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将幼苗抚育管理工作做好,才能保证整个退耕还林顺利进
行,最终实现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1]。首先,幼苗抚育是更新造林6项技术措施之一,也是加
快造林的手段。其次,随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关于造林成活率的规定,对于常规造林,树木成
活率必须达到85%以上,而对于工程造林则必须要达到90%以上,因此对于造林的初始工作
——幼苗抚育,显得格外重要。在造林的初始阶段,由于树苗自身抗病、抗外界环境的能力还
很弱,很容易导致树苗死亡,最终影响造林成活率。幼苗抚育的管理工作主要从土壤改善、树
苗护理、植株补苗等入手,为新造林提供环境条件,对树苗成活率具有保障作用。最后,退耕
还林的进度也是受到幼苗生长速度的影响,而幼苗抚育管理工作则是通过人力、科技改善树苗
生长速度,让树苗生长周期缩短,加快退耕还林的速度,进一步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国
家林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对退耕还林工程而言,抚育幼苗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2 幼林抚育管理措施
2.1 松土除草
退耕还林最重要的就是改善土质,只有让土质肥力上升,土地拥有自给自足的能力,才能
保证树苗的长久生长,幼苗在生长初期还不具备足够的抗病、抗害能力,需要人工与土地协同
保护,才能保证幼苗的成活率。首先改善土质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松土,松土可以将板结的土地
变得蓬松,利于空气与水分的保持,对于松土需要注意深度,一般在5~10 cm,对于极其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旱的地方可以适当增加松土厚度。松土的方式可以根据土质和环境灵活选择,确保最大限度利
用资源。改善土质还应该涉及到除草,过多的植物会加快对土质营养的吸收,而成长中的幼苗
会因为杂草的影响而生长缓慢,因此要及时清除杂草。对于除草需要根据幼苗抚育的具体情
况,在干旱地区,对于幼苗周围的植被需要适当保留,便于幼苗庇荫和蓄水,以及降低地表温
度。除草的时间应该根据幼苗生长情况而定,除草的方式也需要因地制宜[2]。
2.2 水肥管理
进行退耕还林的地方往往都是土地贫瘠或者由于土地滥用造成土地破坏的地区。在幼苗抚
育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做好水肥管理,保证幼苗能够在最适宜的环境下快速
成长。幼苗的灌溉,要根据幼苗品种、需水量,以及具体的生长情况,最终达到既不浪费水资
源又能保证幼苗需水量的目的。幼苗抚育过程中还要做好施肥管理,幼苗不能缺少肥料,但是
也不能过量使用肥料。幼苗的施肥包括基肥和追肥2种,基肥是在造林前配合整地时使用,一
般是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而追肥是根据幼苗生长状况进行使用,一般是化学性肥
料,要注意氮、磷、钾等化学元素的补充[3]。
2.3 林木抚育
幼苗抚育的管理工作还涉及到林木抚育工作,一是除蘖,就是除去枝干分枝,只保留主
干,以保证幼苗能够快速生长。通常在幼苗生长1~2年内对于健壮的主干应该保留,其余的
分蘖应该除去。二是对于幼苗还应该进行疏苗,保证树苗在生长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和光
照,保证树苗顺利生长。三是当树干萌发出新的嫩芽,但还没完全木质化时需要将距离地面
2/3高处下的嫩芽去掉,以便培养好干型,防止营养流失。最后,还要进行修枝,根据不同的
林种需求,对树苗进行人工修建,调节树木营养物质的分配[4]。
2.4 补植与保护
在幼苗抚育管理过程中,对于林中死亡或者长势较差的树苗要及时补种或者保护,例如成
活率低于85%的幼林群需要补植,对于已经死亡的树苗及时补种。发育较差的树苗要人工进行
干预,及时补充树苗需要的营养物质,保证树苗能够快速生长。在造林过程中对于低于40%的
林场需要重新造林,保证林地树苗生长一致,防止树苗在后期互相影响。
3 结语
退耕还林是一个长期坚持和奋斗的过程,而幼苗抚育管理更是一件耐心、细心的工作。只
有充分了解幼苗生长情况,利用科学的育苗方法,才能保证幼苗抚育管理顺利进行。
4 参考文献
[1] 陈永强.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9):22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曹慧.中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与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5(12):82.
[3] 范敦厚.杉树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解决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3(5):69.
[4] 郑新安.试论林木幼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J].生物技术世界,2012(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