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结块的分析和防结块剂的选用
- 格式:pdf
- 大小:111.16 KB
- 文档页数:3
二氧化硅食品添加剂
二氧化硅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超微细无机新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中。
作为食品添加剂,气相二氧化硅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粉体食品结块、提高其流动性,从而维持粉体食品的良好外观。
被添加到食品中后,由于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二氧化硅会扮演“膜”的角色把一颗颗粉末包裹起来,从而让粉末彼此分隔开来,处于最佳的自由流动状态,达到抗结块的目的。
同时二氧化硅还能以无数个内在细孔吸收周围空气中的潮气,防止食品在储存期间受潮结块。
二氧化硅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制药和食品工业的抗结块剂。
近年来,二氧化硅在食品工业中作为粉状混合物、调味料和咖啡增白剂的防结块剂有广泛的应用。
硝基复合肥结块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硝基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作物易吸收、施用安全等特点,但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易结块的问题。
介绍了硝酸镂熔体造粒法生产硝基复合肥的工艺流程,分析了影响硝基复合肥结块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严格执行工艺指标、把控原料品质、添加防结块剂、合理调整生产周期和科学储存等防结块措施。
硝基复合肥因具有营养结构均衡、养分含量高、作物易吸收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然而硝基复合肥在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结块现象,不仅影响了产品的外在质量,而且影响其运输、计量和使用,尤其是在机械化施肥过程中出现诸多不便。
1、硝基复合肥的生产工艺流程常见的硝基复合肥生产工艺有硝酸磷酸法、硝酸分解磷矿冷冻法、硝酸铉熔体造粒法等3种,其中硝酸镂熔体造粒法应用最为广泛,主要包括斗提机、计量皮带、输送皮带、一混槽、二混槽、均混器、造粒塔、成品筛、粉体流冷却器、包裹滚筒等设备,生产工艺流程见图Io2、硝基复合肥结块的原因分析2.1水导致硝基复合肥结块的水来源于肥料自身和环境两个方面,硝基复合肥自身携带的水又可分为游离水和结晶水。
高塔造粒生产硝基复合肥工艺中使用的硝酸镂溶液含水质量分数约为2%,其余原料如磷酸一镂、硫酸钾等也含有水,所以原料本身含水。
造粒后颗粒与冷空气逆流接触降温的过程中,虽然通过空气带走大部分的水,但最终产品中还含有部分残留的游离水。
结晶水是硝基复合肥各组分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形成的结构水,在硝基复合肥颗粒中不是十分稳定,特别是在硝基复合肥颗粒温度变化和晶型转化等过程中,会伴随着结晶水和游离水的相互转化,这些转化也会导致产品中水含量的增加。
由于硝基复合肥内部尤其是靠近颗粒中心部位滞留的水相对于表面较多,形成水含量梯度,残留在颗粒内部的水会逐渐向表面迁移,并将部分易溶解的物质带向颗粒表面,在硝基复合肥颗粒表面形成饱和溶液。
环境中的水主要是指大气中的水。
首先,由于硝基复合肥颗粒表面存在毛细孔状结构,而且其孔径大于水分子的直径,对大气中的水分子形成了毛细吸附效应。
磷酸一铵结块的原因磷酸一铵(Ammonium phosphate)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其化学式为(NH4)3PO4。
它是由氨和磷酸反应而成的无机盐。
然而,磷酸一铵在特定条件下容易结块,这给其应用和储存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探讨磷酸一铵结块的原因及其对应的解决办法。
磷酸一铵结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吸湿性:磷酸一铵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容易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分。
当吸湿性较高时,磷酸一铵中的水分会与盐结合形成结晶,导致结块现象的发生。
2. 结晶过程:磷酸一铵在结晶过程中,晶体中的离子会逐渐聚集并形成结晶核。
当结晶核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大块的结晶,导致磷酸一铵结块。
3. 细菌作用: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可能会生长繁殖,并与磷酸一铵发生反应,产生一些有机化合物。
这些有机化合物会使磷酸一铵结块。
针对磷酸一铵结块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1. 防潮措施:在储存和使用磷酸一铵时,应尽量避免其接触空气中的湿气。
可以将磷酸一铵放置在密封的容器中,并在容器中加入干燥剂,以吸收周围的湿气,减少磷酸一铵吸湿性。
2. 控制温度:磷酸一铵在高温下更容易结块,因此在储存和使用时,应尽量避免高温环境。
可以将磷酸一铵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3. 搅拌均匀:在使用磷酸一铵时,可以通过搅拌或者翻动来保持其颗粒的均匀分布,避免结块的发生。
定期检查磷酸一铵的储存容器,如有结块现象,及时进行搅拌或破碎。
4. 添加防结块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向磷酸一铵中添加一些防结块剂,以减少结块的发生。
这些防结块剂可以与磷酸一铵中的离子发生反应,阻止结晶的形成。
磷酸一铵的结块问题主要是由于其吸湿性、结晶过程和细菌作用等因素导致的。
为了解决磷酸一铵结块问题,我们可以采取防潮措施、控制温度、搅拌均匀和添加防结块剂等方法。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使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磷酸一铵结块现象的发生,确保其正常的应用和储存。
表面活性剂在防化肥结块中的应用班级:13级精细化工组员:孙锦龙尤涛摘要: 介绍了化肥结块的原因和影响结块的主要因素,同时讨论了表面活性剂防结块的机理和各种表面活性剂防结块的效果。
并简略介绍了几种表面活性剂的生产方法。
以及对该应用的现状进行了了解和分析。
化肥结块问题是化肥工业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碳酸氢铵、硫酸铵、硝酸铵、磷酸铵、尿素和复合肥料等都易发生结块现象。
化肥结块严重影响了肥效,并给贮存、运输和使用带来不少困难。
例如结块的碳酸氢铵在运输中很容易破包,在26℃~28℃的气温下存放10d,氮素损失可达75.14%。
化肥严重结块难以破碎,化肥部分结块对机械施肥不利,小块化肥容易堵塞喷头,这些都会给施肥带来严重不便。
因此,解决化肥结块问题是提高化肥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
1化肥结块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而要解决该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化肥为什么会结块。
目前公认的由Gamondes于1977 年提出的晶体桥连理论和毛细管吸附理论,可解释许多无机化合物的结块现象。
晶体桥连理论的观点是由于自身和外界条件的变化,粉体内包含的水分促使粉体表面溶解、再结晶,从而在粉体孔隙处形成晶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结晶又彼此结合,逐渐形成巨大的团块。
毛细管吸附理论认为;粉体间毛细管吸附力的存在,使粉体间饱和蒸汽压增加,促使粉体及其表面溶解形成饱和或过饱和液滴,进一步重结晶,颗粒间形成接触面,最后粘结成团块。
一般认为颗粒度、颗粒强度、吸湿性、含水量、外界温度、储存温度和储存压力是影响化肥结块的主要因素,同时化肥的储存时间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化肥结块的因素。
为了防止化肥结块,除了在化肥生产、包装和储存过程中采取防范措施外,在化肥中添加防结块剂是最有效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化肥品种则选用不同的防结块剂,常用的防结块剂可分为4类。
而我们今天主要探讨的是表面活性剂在防结块中的应用。
2 表面活性剂的防结块机理表面活性剂作为防结块剂,其主要作用是能将化肥颗粒表面由亲水性转变成疏水性,阻止水分交换,保护颗粒不受外界潮气的影响;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从而降低晶体物对溶液的毛细管吸附力;改善化肥结晶习性,大大降低化肥晶体的界面能,抑制成核作用,改进晶体的生长。
食盐抗结剂食盐抗结剂(Anti caking agents)食盐抗结剂抗结剂又称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食盐颗粒或粉状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一类物质。
其自化学性质独特、稳定,几无毒、无味。
物理性状易溶于水,或为颗粒细微、松散多孔、吸附力强。
易吸附导致形成结块的水分、或进入分子晶格内部等,使食盐保持粉末或颗粒状态持久、稳定。
目前卫生部公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仅列了“亚铁氰化钾(黄血盐钾)”。
本文针对食盐结块产生的原因及抗结机理进行分析,并对新型食盐抗结剂作了介绍。
一、食盐结块的原因及抗结块剂阻止结块机理1.“盐桥”学说;2.“微量杂质”论;3.“晶格”理论.二、食盐法定抗结块剂1.亚铁氰化钾Potassium ferrocyanide2.亚铁氰化钠Sodium ferrocyanide(征求意见,待审批中)3.柠檬酸铁铵Ammonium iron citrate(征求意见, 待审批中)4.国外其他法定“抗结剂”三、主要抗结块剂“黄血盐钾”化学性质、制造方法及添加工艺1.化学性质;2.抗结块作用机理;3.合成方法;4.添加工艺.四、抗结块剂发展方向及新产品抗结剂发展向着保证食品安全、无毒(或低毒)、化学性质稳定惰性,功能多样性发展。
特别是关注食盐的工业用途方向不受影响。
新产品或多功能性产品发展方向:1.“内消旋酒石酸铁铵(Fe-mTA)”2.“活性磷酸三钙”3.“活性氟化钾”(南美洲部份国家预防牙病兼拮抗作用)一、食盐结块的原因及抗结块剂阻止结块机理盐类含工业盐及食用盐,化学成份为“氯化钠”。
通常不管是“精制盐”还是“粗盐”,在放置很短时间即结块,给生产、使用带诸多不便。
经分析造成这原因主要有:1、“盐桥”学说:有学者认为氯化钠结块的主要原因是产品结晶大小不一,晶体不规整,产品在存储过程中受环境的影响,反复受冷受热,其内在的少量水份或吸收外界的水份使晶体表面反复结晶,晶体之间连接起来形成“盐桥”而结块。
粉末结块解决方法Powder clumping is a common problem in many industries and households. When powder particles stick together, it can affect the flow, processing, and quality of the product. There are several methods to solve this issue and prevent powder clumping.粉末结块是许多行业和家庭经常遇到的问题。
当粉末颗粒粘在一起时,会影响产品的流动性、加工过程和质量。
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并防止粉末结块。
One solution to prevent powder clumping is to control the moisture content. Moisture can cause powder particles to bind together and form clumps. By controlling the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of the storage environment, the moisture content can be regulated to prevent clumping.预防粉末结块的一个解决方法是控制湿度。
湿气会使粉末颗粒结合在一起形成块状。
通过控制存储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可以调节湿度来防止结块。
Another method to prevent powder clumping is to use anti-caking agents. These agents are added to the powder to absorb excess moisture and create a barrier between particles to prevent them from sticking together. Anti-caking agents are commonly used in food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to maintain the flowability and quality of powdered products.另一种防止粉末结块的方法是使用防结块剂。
水溶肥生产中常见问题(结块,胀气,沉淀)及解决方法一、结块问题肥料的结块问题一般出现在肥料的加工,储运,运输过程中,主要因为微观的肥料晶粒发生的吸湿,表面溶解(潮解)蒸发,再结晶而导致的,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晶桥,导致小颗粒变成大颗粒而结块。
第一,我们生产肥料通常所用的物料如;铵盐,磷酸盐,微量元素盐,钾盐等,大部分都含结晶水,易吸潮结块,如硫酸铵易结块,磷酸盐与微量元素相遇易结块且变为不易溶于水的物质,尿素遇到微量元素类盐易析出水分而结块,主要是尿素置换出微量元素盐中的结晶水而成为浆糊,然后再结块。
第二,肥料生产一般为非密闭生产,在生产过程中,空气湿度越大,肥料越易吸潮结块,天气干燥或烘干原材料,肥料就不易结块。
第三,室温越高,利于溶解,一般原料溶解在自身的结晶水中而导致结块。
温度更高时,水分蒸发,又不易结块了,这个温度一般都在50℃以上,我们通常要加热才能达到这个温度。
第四,对肥料外加的压力越大,越易于晶体与晶体之间的接触,越易结块;外加压力越小,越不易结块。
第五,生产出的肥料放置时间越长越易于结块,放置时间越短,越不易结块。
如何防止结块第一、合理的选择原料,即选择不易结块的原料作为我们生产的原材料,如微量元素叶面肥,以铁、铜、锰、鋅、硫酸盐和硼酸、钼酸铵为原料,添加剂以硫酸镁为主,主选料较干,空气不太潮湿时,生产的肥料就不太结块,以腐殖酸为原料为主要原料的肥料和以氨基酸为主要原料的肥料不易结块。
另外选择物料尽量干燥。
第二,选择合适的生产时间,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北温带,雨季多集中在6,7,8月份,温度较高的时间也集中在这个时间,所以春季,晚秋,冬季生产肥料,结块的几率也就低一些,这是空气湿度小,温度不高,不利于结块。
第三,添加一些防结块剂,如滑石粉,腐殖酸等一些粉末等不易结块的物质,他们在中间起到断桥作用。
也可以加一些专用防结块,第四,要采取合理的包装,防止挤压,包装材料以防止吸潮透气为主,在运输过程和储存中防止过高挤压,也可以有效防止结块问题。
盐品吸湿结块的原因及防止措施的探讨(中盐榆林盐化有限公司尚林祥)摘要:本文从盐品杂质含量、干燥、冷却、输送、包装等环节分析了盐品吸湿结块的原因。
提出了原料控制、工艺改进措施,以防止盐品在生产过程吸湿。
关键词:盐品吸湿结块防止措施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精制盐标准中规定,优级品氯化钠含量≥99.10%,水份含量≤0.3%。
就此标准而言,真空制盐厂家在干燥终端检验一般均可达到。
然而在盐品的后续冷却、输送、包装,贮运、分装、销售环节抽检,时有因吸湿返潮盐品结块,水份超出0.5甚至偶有超出1%的情况出现。
致使氯化钠在组份中的含量≤99.10%,特别是进入市场抽检,如出现上述情况,往往会引起用户以及市场质量监督部门的质疑,严重影响厂家声誉。
由于我国现行盐品标准中只规定抗结剂(亚铁氢化钾)的添加量≤10.0mg/kg,水份含量只要≤0.50%仍在一级品范围内,盐品水份虽然会给用户带来不便,但与质量指标没有关系。
而且,我们盐品现阶段还没有实行优质优价的政策,因此,生产厂家一般不去分析、解决吸湿返潮、水份增加、盐品结块的问题,往往简单地将检验达到优级品的盐品定为一级品,以防止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从市场营销以及为用户提供一流产品的角度来考虑,防止和解决盐品吸湿结块是一个值得加以研究的问题。
笔者通过长时间的观察、研究,提出以下浅见,仅供盐业同行探讨。
二、盐品吸湿结块的原因盐品生产过程中,离心分离后,初始水份一般在3%左右,进入干燥床干燥,不论是振动流化床还是沸腾干燥床,目前基本上是以蒸汽换热器加热后的热空气为干燥介质,热空气进入干燥器从湿盐表面流过时,由于空气与湿盐之间存在着传热推动力,空气以对流方式把热量传递给湿盐,使湿盐中的水份初气化。
由于水份的气化,使盐品表面的薄层空气与气流主体之间形成推动力,使气化蒸汽传递到气流主体,并不断地被气流带走。
盐品中的湿含量也不断下降。
除了气流与湿盐之间发生热传递外,床内已干燥的盐品与进入床内的湿盐接触,也发生一定的热传导,加强了湿盐水份的气化。
赤藓糖醇晶体成块原因及解决办法晶体产品的防结块性能已成为产品重要指标,达不到这个指标的晶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那个便无立足之地。
1,结晶理论由于物理或化学原因,使晶体表面溶解并重结晶,于是晶粒之间在接触点上形成了固体的连接,即形成晶桥,而呈现结块现象。
物理原因:当某温度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大于纯物料的饱和水溶液在改温度下的平衡蒸汽压时,晶体就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低于临界湿度是因为有杂质,高于临界湿度是因为吸水。
化学原因:晶体表面上进行化学反应时也会导致溶解重结晶。
“反应是因为有杂质”2,毛细管吸附理论由于细小晶粒间毛细管吸附力的存在,是毛细管弯月面上的饱和蒸汽压低于外部的饱和蒸汽压,这样就为水蒸气在晶粒间的扩散造成条件。
影响结块的因素很多,就晶体产品本身来说,重要的是粒度,粒度分布及晶习。
1.大而均匀的粒状晶体不易结晶,2.粒度分布均匀的不易结晶,3.球形粒状影响结块的外部因素有储存环境下的大气湿度,温度,压力,及储存时间。
高湿度,高温度,高压力,长时间(溶解及重结晶的次数增多)下储存都容易是产品成块。
防结块的方法:一,彻底干燥的晶体产品在湿度很低的干燥空气中包装,储存在不漏气的容器或包装袋中,并在储存期间防止施加压力,但这些条件不一地都能办到。
二,对结晶过程进行仔细的控制,是晶体产品有适宜的粒度,较狭窄的粒度分布及良好的晶习。
三,添加防结块添加剂的方法添加剂应具备的条件:(1)混入晶体产品后,能使之具有持久的防结块能力。
(2)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3)不明显地降低晶体产品的质量(4)对晶体产品的使用无不良影响(5)使用方便,如系在结晶过程中加入,对晶体生长速率及晶习无不良影响。
(6)不显著影响产品成本,即添加剂价格不高或使用量很低。
添加剂的类型:1.惰性型防结块剂滑石粉等不溶于水的固体吸微粒子,甚至是气溶胶。
确定防结块能力不持久,有固体杂质。
2.表面活性剂型防结块剂作用机理:(1)表面活性剂在晶体表面形成包覆膜,在晶体粒子间产生机械隔离效果。
加氢催化剂结块原因在化学工业中,加氢催化剂是一种常用的催化剂,用于催化加氢反应。
然而,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加氢催化剂会出现结块现象。
那么,为什么加氢催化剂会结块呢?我们需要了解加氢催化剂的组成。
一般来说,加氢催化剂由载体和活性组分两部分组成。
载体通常是一种多孔材料,如氧化铝或硅胶。
活性组分则是一种金属,如铂、钯或镍等。
这两部分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催化剂。
然而,加氢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结块现象的发生。
首先,催化剂的载体材料容易受潮湿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结块。
水分会进入载体的孔隙中,使得载体变得潮湿,并与活性组分发生反应,形成结块。
加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一些副产物也会导致催化剂结块。
这些副产物可能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发生反应,形成一种不溶于催化剂载体的物质,从而导致结块。
加氢催化剂的使用条件也会对结块现象产生影响。
例如,催化剂的温度过高或压力过大,都可能导致结块。
这是因为高温或高压下,催化剂的载体和活性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结块的发生。
为了解决加氢催化剂结块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可以加强对催化剂的贮存和使用条件的控制,避免潮湿环境和过高的温度或压力。
其次,可以通过添加一些抗结块剂来防止结块的发生。
这些抗结块剂可以与活性组分发生反应,形成一种溶于催化剂载体的物质,从而有效地防止结块。
加氢催化剂结块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
了解这些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加氢催化剂结块的问题,提高催化剂的使用效果。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推动化学工业的发展。
食品添加剂题目:抗结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专业:食品安全与检验班级:食检092学号: ************学生姓名:***关键词:抗结剂食盐柠檬酸铁铵碳酸镁目录:1抗结剂的定义及特点二、常用抗结剂三、影响抗结剂抗结效果的因素四、抗结剂用于食盐中的探讨五.有关抗结剂对人体安全的问题六.抗结剂添加装置七.总结概要:抗结剂,添加于颗粒、粉末状食品中,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我国允许使用的有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5种。
其中亚铁氰化钾在“绿色”标志的食品中禁用,一般食品中其加加入量限为0.01g/kg。
国外许可使用的还有硅酸铝、硅铝酸钙、硅酸钙、硬脂酸钙、碳酸镁、氧化镁、硬脂酸镁、磷酸镁、硅酸镁、高岭土、滑石粉和亚铁氰化钠等。
抗结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一、抗结剂的定义及特点抗结剂(anticaking agents)又称抗结块剂,是用来防止颗粒或粉末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状态的食品添加剂。
抗结剂的基本特点是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310~675m2/g),比容高(80~465kg/m3),呈微小多孔状,具有极高的吸附能力。
抗结剂能吸附引起结块的水分活液体油脂,从而使颗粒或粉末食品的表面保持干爽、无油腻,达到防止食品结块的目的。
通常,抗结剂必须黏附在主基料颗粒的表面,才能影响主基料的物性。
这种黏附作用是由抗结剂颗粒和主基料之间存在的亲和力产生的,其程度可以是覆盖住颗粒的全部表面,也可以是颗粒的部分表面。
一旦抗结剂颗粒与主基料颗粒黏附,形成一种有序的混合物,就会通过途径来达到改善主基料流动性和提高抗结性的目的。
也有称为流动调节剂、润滑剂、抗结快剂或滑动剂等,但本质都是改善基料流动性和提高其抗结快能力的添加剂。
二、常用抗结剂2.1.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三、影响抗结剂抗结效果的因素食品颗粒或粉末表面添加抗结剂后,流动性的确能得到改善,但并不是说任何一种产品添加任何一种抗结剂后都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防结块剂防结块率实验室快速测定法1、方法概述肥料样品与防结块剂在实验室内混合制备后,在一定温度、湿度下经过一段时间机械压制后,称量未通过试验筛的混合样品的质量,通过计算得到防结块率,从而评价防结块的抗结性能。
该方法为防结块剂行业标准测试方法。
2、仪器和设备仪器规格试验筛孔径6mm左右分析天平分度值0.001g培养皿直径6cm恒温恒湿箱温度调节:20~45℃,精度0.1℃;湿度:20%~90%,精度:1%真空干燥箱温控范围:10~200℃;真空度:0~0.1MPa3、操作步骤称取500g化肥样品,精确至0.001g,置于试验筛中,充分振荡,使样品通过。
将过筛的样品加热至40~50℃,按质量比加入一定量的防结块剂,具体用量见6.12.1.5(c),均匀混合。
称量培养皿质量(m1),向培养皿中加入20g混合样品,称量培养皿和混合样品总质量(m2)。
在混合样品表面放置一张不锈钢网,在其上面再放置砝码。
然后,将装有样品、不锈钢网和砝码的培养皿整体放入温度30℃~45℃、湿度70%~90%已调试好温度湿度的恒温恒湿箱中,4小时后取出,随后再放入35℃,-0.02MPa 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
将干燥后培养皿从真空干燥箱中取出,于实验台上方高度6cm 处倒置,使其中的混合样品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落,取另一个培养皿置于实验台上承接落下的混和样品,用不锈钢筛网进行过筛处理,将留在筛网上的样品倒回培养皿。
称取培养皿及混和样品总重量(m 3.)。
4、结果计算防结块率w 以%表示,按下式计算:%1001232⨯--=m m m m w 式中:m 1——培养皿的质量(g );m 2——培养皿与混合样品的总质量(g );m 3——培养皿与结块混合样品的总质量(g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测定结果。
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2%。
5、实验条件的选择a)选择恒温恒湿箱的温度时,应选择放置时间对复合肥结块性能影响最大的温度;一般在35℃~45℃之间。
如何预防结晶体结块预防结晶体结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控制和优化。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一、优化结晶过程1、控制结晶条件:粒度与分布:通过仔细控制结晶过程,使晶体产品具有适宜的粒度和较狭窄的粒度分布。
均匀整齐的粒状晶体结块倾向小,即使发生结块也容易破碎。
结晶速度:避免结晶过程中产生过高的过饱和度,因为结晶成长过快是引起包藏和结块的主要原因。
纯净度:保持系统纯净,防止尘土或其他固体杂质进入系统,减少杂质的包藏。
2、工艺控制:搅拌与混合:在结晶过程中,适当的搅拌和混合可以使溶质均匀分布在溶剂中,减少结晶核的形成,从而延缓结晶速度,减少结块的可能性。
避免急骤操作:如急骤的搅拌或沸腾,这些操作可能导致空气或汽体在晶体中的包藏,增加结块的风险。
二、改善存储与包装条件1、降低环境湿度:结晶体在高湿度环境下容易吸湿结块,因此应尽可能在湿度低的干燥空气中包装和储存。
使用除湿设备或通风设施来保持存储环境的干燥。
2、控制存储温度:避免将结晶体存储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下,以减少温度对结晶体稳定性的影响。
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储存,有助于保持结晶体的干燥和稳定性。
3、减少压力: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避免对结晶体施加过大的压力,以防止晶粒之间的接触点增多而引发结块。
4、改进包装方式:使用密封性好的包装材料,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和杂质进入包装内。
在包装过程中尽量减少包装袋内的空气,可以采用真空包装等方式。
三、使用防结块剂1、选择合适的防结块剂:根据结晶体的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防结块剂。
防结块剂应具有溶解度、表面张力、耐热性、分解等物理特性,且对晶体产品的使用无不良影响。
常用的防结块剂包括惰性型、表面活性剂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加溶物型以及惰性物-表面活性剂复合型等。
2、正确使用防结块剂:将防结块剂按照适当的比例溶解或分散于饱和溶液中,然后喷洒在晶体表面或混入晶体中。
确保防结块剂的使用量适中,不过多也不过少,以达到最佳的防结块效果。
氯化钾产品防结块剂研究作者:安玉生刘海平来源:《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年第04期钾肥结块问题一直受到钾肥行业的关注,也是影响国产钾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结块不仅给钾肥生产企业的贮存、运输带来麻烦,更重要的是给用户造成极大的不便。
我国已探明的氯化钾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察尔汗盐湖,约占已探明全国贮量的97%,其表内储量1.45亿吨,工业储量达0.97亿吨。
大规模地开发该盐湖生产氯化钾,不但可以缓解国内钾肥市场的供需矛盾,同时也为国家节省大量外汇。
但在实践生产和应用中发现,氯化钾产品容易产生结块现象,导致产品性能下降,本文根据无机盐结块理论,对氯化钾结块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验制备出对氯化钾可起到有效抗结作用的氯化钾专用防结剂。
一、无机盐的结块机理与防结理论结块性是物质从松散状态转为团快或整体的一种性质。
这种转变不论是结晶物质还是无定形物质,都可能出现。
原则上讲,任何粉末或颗粒的无机盐产品都有结块倾向,问题仅在于结块程度有所不同。
结块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而且还取决于它们的存储条件。
关于结块机理,目前公认的是晶桥理论和毛细管吸附理论。
影响结块现象的因素很多,一方面,结块倾向取决于无机盐的自身性质及状况,如吸湿点、粒度、粒度分布和晶形;另一方面,外界因素对无机盐的结块作用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主要包括储存环境下的大气湿度、温度、储存压力和储存时间等。
其中吸湿点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通常无机盐的吸湿点低,就容易结块。
这是由于无机盐的吸湿点越低,通常其溶解度也越大,在无机盐的表面越容易形成溶液膜。
这种溶液的浓度却取决于温度。
温度的波动会导致溶液和晶体交替进行。
结晶也可以在液膜干燥时进行。
在晶体过程中生成新的晶粒起到晶桥的作用,它可以把原始产品的粒子彼此结合在一起,使无机盐逐渐形成大的团块。
其强度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取决于结晶物质的物理性质,而且还取决于生成新的晶体的形状、厚度和等轴程度等。
杂质对无机盐的结块倾向具有显著影响。
气相法聚乙烯反应器结块原因分析及优化措施摘要:气相法聚乙烯生产技术具有高效、环保、低能耗等优点,在现代化工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聚乙烯反应器结块现象经常发生,不仅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且还会损害设备和产品质量。
因此,深入研究反应器结块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了气相法聚乙烯反应器结块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优化反应器设计、增加内部流动混合装置、强化流体动力学特征等加快聚合物流动性、均匀性,从而避免反应器壁面和管道内积聚。
关键词:气相法聚乙烯;反应器结块;原因分析;改进方案聚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塑料,其制备方法中气相法是一种常用的生产工艺。
然而,气相法聚乙烯反应器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结块问题,严重影响反应器的正常运行和产物质量。
因此,对气相法聚乙烯反应器结块原因进行分析和改进,对于提高反应器的生产效率和产物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气相法聚乙烯反应器结块原因分析气相法聚乙烯反应器结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在反应器内部,聚合物的流动速度较慢是导致结块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反应时间持续增加,聚合物会逐渐沉积在反应器壁面和内部管道上,形成结块。
另外,反应器内部的混合程度不足也会导致聚合物流动不畅,从而形成结块。
这是由于反应器设计不合理或混合装置不够有效导致的。
同时过高的温度和压力也是导致结块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会促进聚合物的结晶和凝聚,从而对气相法聚乙烯反应器运行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二、气相法聚乙烯反应器的优化措施气相法聚乙烯反应器结块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采取多种优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反应器的稳定性。
以下进行一一说明:(一)加强流体动力学特性针对气相法聚乙烯反应器结块的问题,加强反应器内部流体动力学特性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中,优化反应器结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反应器设计中,应考虑到反应器内部流动的均匀性和流动阻力,同时避免在反应器壁面和管道内形成死角,使聚合物在流动过程中更容易被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