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高中生化学研究性课题大汇集高中生化学研究性课题大汇集学研究性学习课题1环境保护1、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2、对(某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3、(某某地区)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4、(某某地区)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5、(某某地区)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6、(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7、二恶英污染8、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9、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10、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11、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12、塑料及其回收利用13、绿岛的保护14、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15、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16、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17、酸雨与人体健康18、环保与产业的结合19、光污染与光能节约20、汽车与环境21、无污染汽车22、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23、日韩发生重大核事故24、臭氧层破坏25、太湖零点行动26、长江上游生态保护27、黄河断流28、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29、绿色文明30、淮河治污零点行动31、苏州河综合整治32、电磁辐射污染33、环境与健康生活中的化学问题1、农用生物肥2、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3、生命之源——营养4、家庭包装5、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6、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7、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8、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9、油烟革命10、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11、金属防锈的研究12、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13、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14、化学与农村经济15、纯净水是否“纯净”16、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17、维生素王国探秘18、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19、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20、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21、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22、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23、中学生营养与健康24、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25、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资源利用1、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2、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3、创造绿色电能4、未来能源技术5、石油的开发与利用6、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7、食品对大脑的营养供应研究8、常见荤菜对大脑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9、中学附近不洁食品状况调查10、浅谈可再生能源11、利用太阳能对未来的积极影响12、潮汐资源的调查研究化学实验(改进)探索与研究1、亚硝酸盐在不同土壤中累积的研究2、眼睛防水的实验3、关于铵盐冷却性能的实验与探讨4、利用废物制取活性炭5、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6、再生橡胶废水的胶色研究7、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最大化8、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9、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10、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11、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12、简析植物提取香水的可行性13、对蛋白质性质的论证。
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3篇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1一、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开题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为什么会想到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的特定对象是什么;通过研究,试图实现什么;想弄明白的问题是什么;决定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研究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具体的时间安排和实施步骤怎样(尤其是一开始准备实施的步骤),需要哪些工具和资料;如何得到这些工具和资料;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研究成果是研究报告、实物,还是其它;以及导师的建议和鉴定等。
其中实施计划是开题报告的主要部分。
(一)课题名称课题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课题名称要简洁明了。
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研究范畴、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概括出来,让人能够从题目中看出要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二)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有的也称“问题的由来”,即提出问题,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是指通过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
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有时,也可以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
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顶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
确定目标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五)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条件,即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如上网和设计问卷等比较基础的方法)、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及教师的指导能力等。
化学小课题研究题目大全
1.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
2.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3. 不同浓度的溶液对电导率的影响研究
4. 光照对叶绿素合成的影响研究
5. 不同催化剂对酯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
6. 原料比例对聚合反应产物性质的影响研究
7. 电解质浓度对电池电压的影响研究
8. 不同光强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研究
9. 不同光谱对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影响研究
10. 离子浓度对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影响研究
11. 不同酸碱度对金属腐蚀速率的影响研究
12. 不同植物提取物对细菌生长抑制的影响研究
13. 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研究
14. 不同催化剂对醇醚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
15. 酶浓度对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
16. 不同pH值对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影响研究
17. 不同氧化剂对硫化物氧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
18. 酸碱度对颜料溶解度的影响研究
19. 不同浓度的酸对金属腐蚀速率的影响研究
20. 光照时间对光合作用产物生成量的影响研究。
高中化学课题研究报告高中化学课题研究报告一、引言金属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金属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晶体结构的影响。
本课题旨在研究不同晶体结构的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深入了解金属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通过选取不同晶体结构的金属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
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面心立方结构、体心立方结构和密堆积结构。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的金属样品,并清洁表面杂质。
2. 检测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硬度、熔点等。
3. 测量金属的化学活性:将不同金属与酸、氧化剂等进行反应,观察反应结果,记录产生的气体、颜色变化等。
4. 测量金属的导电性和热导性:使用电流表和热导率计分别测量金属的导电和热导能力。
5. 对比不同金属的性质:根据实验结果对比不同晶体结构的金属的性质差异。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对不同晶体结构的金属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晶体结构的金属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物理性质方面,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硬度,而体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则相对较低。
这是因为面心立方结构中金属原子的紧密堆积使得金属具有更多的原子数目和更高的紧密度。
而在化学活性方面,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更容易与酸和氧化剂发生反应,表明其化学活性较高。
另外,在导电性和热导性方面,密堆积结构的金属表现出更好的导电和热导能力。
这是因为密堆积结构中金属原子之间的紧密堆积使电子更容易通过,从而提高导电性和热导性。
五、结论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不同晶体结构的金属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硬度,并且更容易与酸和氧化剂发生反应。
3. 体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具有较低的密度和硬度。
4. 密堆积结构的金属具有较好的导电和热导能力。
六、参考文献1. 《高中化学教材》2. 《实验化学》杂志3. 网络资源。
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在化学学习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点的灌输,缺少实践和探究。
而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结合理论知识产生实际证明,进而形成自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实践和探究来推动知识的学习和认知的方法。
这种方法既能帮助学生发现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因此,本次研究性学习的开题报告以探索如何更好地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为主旨。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将探究以下问题:1.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效果如何评估?2.怎样进行更加有意义的化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3.在化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应用探究和实践操作?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查阅相关学术文献、教材和教学资料,探究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活动设计和探究方法。
2.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估和反馈。
3.实验操作:设计化学研究性学习实验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4.观察记录: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验数据分析,探究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的应用探究和实践操作能力。
5.经验总结:通过本次活动的经验总结,归纳整理出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学习中的优化方法和活动设计策略。
预期结果1.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出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方法和活动设计思路。
2.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反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发掘学生的主动问题意识和科学素养。
3.设计具有代表性和探究性的实验活动,从实践操作中掌握科学方法、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通过总结经验和策略,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研究意义本次活动在化学研究性学习方面进行探究,可以促进学生自觉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同时,本次研究还将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对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的深层次认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科学探索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
1、课题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关注。
人们在要求食物色香味俱全的同时也要吃的安全、吃的健康。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丰富食品生产和促进人体健康都有好处。
但也必须看到,食品添加剂毕竟不是食品的天然成分,如使用不当,或添加剂本身混入一些有害成分,就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
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关键在于人类如何应用它。
2、课题目的: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大体上了解食品中常见添加剂的种类以及对比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体会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3、方法与过程
(1)主要方法:网络信息整理、电脑调查法、课本知识分析。
(2)过程:
①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配料表了解食品中常见添加剂的种类。
②通过报纸、网络的途径,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
③结合课本知识及网络信息知识对调查的内容进行分析。
4、研究成果展示:
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联系书本知识对食品中常见添加剂进行分析,并了解不同的添加剂的用途及危害。
高中化学课题新颖题目1. 研究水中重金属污染的化学治理方法2. 探究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3. 分析不同燃料对环境的影响4. 研究不同材料对水的净化效果5. 探究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影响6. 分析药物代谢过程中的化学反应7. 研究电池的化学原理8. 探究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9. 分析室内空气污染的化学成分及危害10. 研究光催化材料在环境净化中的应用11. 探究电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12. 分析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化学原理13. 研究生物电池的发展与应用14. 探究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15. 分析塑料的化学结构及可降解性16. 研究纳米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17. 探究光化学反应在环境净化中的作用18. 分析化学动力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9.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20. 探究化学能量转化的原理21. 分析大气污染物的化学来源及影响22. 研究金属氧化物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23. 探究化学平衡与化学能的关系24. 分析塑料制品的化学稳定性及循环利用25. 研究电化学反应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26. 探究酸碱中性化反应的化学原理27. 分析化学发光现象及其应用领域28. 研究燃煤工业废气的化学净化方法29. 探究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30. 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及机理31. 研究无机化学元素的周期性规律32. 探究材料的热力学性质与能量转化方式33. 分析磁性材料的化学结构及应用34. 研究酶催化反应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35. 探究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与防治措施36. 分析元素的电子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37. 研究核反应的化学过程及应用38. 探究化学平衡与溶液浓度的关系39. 分析光解水制氢反应的化学原理40. 研究化学品的储存与安全使用方法41. 探究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性能调控42. 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43. 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44. 探究化学反应对环境的影响45. 分析氧化物材料的化学性质及应用46. 研究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及应用47. 探究酸碱滴定反应的化学原理48. 分析有机污染物的化学结构及降解途径49. 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过程50. 探究电解质在电池中的作用机制51. 分析金属材料的腐蚀机理及防腐措施52. 研究药物的合成及化学结构与活性关系53. 探究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规律54. 分析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55. 研究化学能与物质变化的关系56. 探究电解质溶液的于特性与应用57. 分析原子排列方式对材料性质的影响58. 研究聚合物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59. 探究化学平衡对反应速率的影响60. 分析化学反应的放热与吸热过程。
高中学生研究性课题: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引言高中学生研究性课题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和实践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理论探讨1.1 问题意识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中潜在问题的意识,可以增强他们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讨论、提问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验前思考实验的目的、原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
1.2 实验设计的引导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让他们参与到实验的各个环节中。
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确定实验条件等,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的教学效果。
1.3 实验结果的系统分析在实验结束后,学生应该对实验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等,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践探索2.1 实验教学模式创新针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创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比如引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验中互相合作、主动探究,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趣味性。
2.2 实验设备和材料创新实验设备和材料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影响很大。
我们可以尝试引入新的实验设备和材料,提供更多的实验选择和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3 实验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培养化学实验涉及到很多危险品和有害物质,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师应该通过讲解实验操作规范、提供安全防护措施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保意识,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三、结论通过对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进行实验设计、分析实验结果等方法都能够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高中化学课题研究报告高中化学课题研究报告研究课题:酸雨对水环境的污染及预防措施引言:酸雨是指大气中酸性物质与降水一起形成的雨水,是由于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与大气湿度中的水蒸气反应形成的。
酸雨对水环境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如使水体酸化、污染饮用水源等。
本次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酸雨对水环境的污染机理,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
主体部分:一、酸雨对水环境的污染机理酸雨通过降水的方式直接介入水环境,酸性物质与水体中的碱性物质反应,导致水体酸化。
酸化的水体容易使水中的溶解氧减少,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此外,酸雨还会导致水体中金属离子的释放,如铝、铁等金属离子会导致水体中重金属污染,进一步影响水生生物的健康。
酸雨对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流失,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进一步影响水质。
二、酸雨对水环境的具体影响1. 水体酸化:酸雨降落到地表,使水体中酸度增加,造成水质下降,鱼类等水生生物无法适应酸环境,甚至导致大规模的死亡。
2. 重金属污染:酸雨通过溶解岩石中的金属离子,使水体中金属浓度升高,超过标准限制,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3. 营养物质流失:酸雨带走了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导致湖泊富营养化。
这些营养物质的流失会使湖泊中的藻类过度繁殖,形成藻华,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三、酸雨污染水环境的预防措施1. 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合理调整工业生产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燃煤燃油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 減少汽車和排放物:推广公共交通工具、鼓励非机动车出行、推广电动汽车等,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物的排放。
3.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倡垃圾分类、降低一次性塑料使用、合理用水等,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4. 水体修复和保护:开展湖泊和河流的修复工程,建立湿地、沉积池等水体自净系统,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
结论:通过对酸雨对水环境的污染机理和影响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酸雨对水质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水环境,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加强水体修复工程等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题目:关于矫正液对人体的危害小组:第三小组组长:蒋一英讲师:刘晓红课题组成员:林泽漩、吴玲、蒋艺莹、李秀珍、符青坛、陈桂银、陈艺绮一、项目背景说明:修正液,又称“涂改液”,“改正液”,是一种普通文具。
于1951年由美国秘书贝蒂奈史密斯格莱姆发明的。
涂改液是一种白色不透明颜料,涂在纸上以遮盖错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书写。
涂改液不像胶条一样容易把纸撕破,也不像橡皮那样对钢笔、圆珠笔束手无策,它方便、快捷、干净、覆盖力强,挥发快。
被学生们当作是改正错误的好帮手。
校正液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据调查,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比例约为80%,而小学生比例高达95%以上。
但在使用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闻到一些刺鼻的气味。
为了寻求快速干燥,一些学生用手擦拭湿润的表面,并将液体粘在皮肤上。
更重要的是,一些学生把矫正液当作玩具,互相挤压和射击。
大多数矫正液名义上是进口产品,但没有中国标志,也没有“儿童不得触摸”等警告。
相关人士还认为,使用过多的矫正液可能会产生依赖,尤其是儿童。
为此,有记者到中山区某小学采访了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
他告诉记者,自己三年级就开始用涂改液改作业了,班里30多人,至少一半人有涂改液,没有的同学需要时就借用别人的。
“直到修正液有什么危害吗?”记者问。
“知道一点,但用它改错习惯了,反正只要不吃就行了。
“记者又随机采访了10名小学生,他们中有6人拥有修正液,仅有3人知道修正液的主要成分和主要危害。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持明确反虽然一些学生知道矫正液的危害,但他们认为由于其非常方便的修改功能,其优点大于缺点,因此他们继续使用它。
高利用率和学生对相关常识的漠不关心确实令人担忧。
了解到这里,我不仅对修正液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白的像雪一样的修正液背后究竟有什么我们还不了解的东西。
二、研究主题的方法:通过查阅报刊、互联网、访问、调查问卷等形式三、研究内容:1。
高中研究性课题有哪些化学引言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和实验技巧。
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高中研究性课题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通过研究性课题,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高中化学研究性课题的选题方向。
燃烧过程探究燃烧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燃烧过程,了解燃料的种类、燃料的燃烧过程和生成物等方面的知识。
实验设计可以包括不同燃料的燃烧速度比较、燃烧的温度变化观察等。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学生可以探究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规律。
化学反应速率研究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例如,可以选择酶催化反应或者金属元素与酸反应等实验进行研究。
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温度、溶液酸碱度等条件,学生可以研究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释。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的一种重要反应类型。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并探究酸碱溶液的浓度与中和过程的关系。
实验设计可以包括不同酸碱溶液的配比、中和曲线的测定等内容。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机理和规律。
催化剂研究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和性质。
实验设计可以包括催化剂的添加量、反应温度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以及不同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总结高中研究性课题在化学学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介绍了几个适合高中化学研究性课题的选题方向,包括燃烧过程、化学反应速率、酸碱中和反应和催化剂研究等。
希望这些选题能够给学生们带来启发,激发他们对化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高一化学课题研究计划英文回答:Title: Investigation Plan f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Project.Introduction:For my high school chemistry project, I have chose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H on the rate of enzyme activity. This topic interests me because enzym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understanding how pH affects their activity can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biochemical reactions. In this project, I will conduct experiments and analyze the data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H for enzyme activity.Objective:The objective of this project is to investigate how pHaffects the rate of enzyme activity and determine the optimal pH for maximum enzyme activity. By conducting experiments using different pH levels, I aim to observe the changes in enzyme activity and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H and enzyme function.Methodology:1. Selection of Enzyme: I will choose a commonly studied enzyme, such as catalase, which is found in many organisms and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breaking down hydrogen peroxide into water and oxygen.2. Preparation of Enzyme Solution: I will prepare a solution of catalase by extracting it from a suitable source, such as potato or liver. This solution will serve as the enzyme source in the experiments.3. Preparation of Substrate Solution: I will prepare a solu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which will serve as the substrate for the enzyme-catalyzed reaction.4. pH Adjustment: I will adjust the pH of the substrate solution using different buffers or acids/bases to create a range of pH levels, such as pH 3, 5, 7, 9, and 11.5. Enzyme Activity Measurement: I will measure the rate of enzyme activity by observing the rate of oxygen gas production using a gas syringe or a pressure sensor connected to a computer. The time taken for a certain volume of oxygen to be produced will be recorded for each pH level.6. Data Analysis: I will plot a graph of enzymeactivity against pH and analyze the result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H for maximum enzyme activity.Expected Results: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I expect to observe a bell-shaped curve, known as the pH-activity curve, where the enzyme activity is highest at a specific pH value. This optimal pH represents the pH at which the enzyme's active site is most conducive to substrate binding and catalysis.However, if the pH deviates significantly from the optimal pH, the enzyme's structure can be denatured, leading to a decrease in activity.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s: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pH on enzyme activity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medicine,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For example, in medicine, knowledge about the optimal pH for enzymeactivity can help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ective drugs that target specific enzymes. In food science, it can aid in optimizing the conditions for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In biotechnology, it can be used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enzyme-based industrial processes.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is projec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H on enzyme activity and determine the optimal pH for maximum enzyme activity. By conducting experiments and analyzing the data, I hope to gain a deeper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 and enzyme function. This knowledge can contribute to advancements in various fields and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biochemical reactions.中文回答:标题,高中化学课题研究计划。
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课题名称: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报告时间: 2013.12.09研究单位:高2016届7班小组成员:邱泽林石靖雯指导老师:闵新爱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通过高一的化学我们知道,许多硫的化合物有一定的危害,如二氧化硫,它是一种有毒气体,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不仅如此,大气中的二氧化硫还会融进水中生成亚硫酸,通过降雨落到地面上,就是酸雨。
酸雨有很大的危害,能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所以我们要防止二氧化硫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那么,二氧化硫主要来自于哪里呢?答案是煤的燃烧。
我们知道煤是由古生物遗体在地下经过数万今年的高温高压而形成的,而硫是一种生命元素,许多蛋白质需要硫元素来构成二硫键,所以现在的燃煤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燃烧时就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造成大气污染。
人们知道二氧化硫造成的大气污染很有危害,所以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燃煤进行脱硫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脱硫的效率也越来越高,成本也越来越低廉,那么让我们回顾一下燃煤脱硫的发展史。
煤的脱硫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燃烧前脱硫,另一个是燃烧中脱硫。
燃烧前主要为煤炭洗选脱硫,即在燃烧前对煤进行净化,去除原煤中部分硫分和灰分。
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法等,详细操作如下。
1、物理法:主要指重力选煤,利用煤中有机质和硫铁矿的密度差异而使它们分离。
该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煤的破碎粒度和硫的状态等。
主要方法有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风力选煤等。
2、化学法: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纯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即浮选;化学法又包括碱法脱硫,气体脱硫,热解与氢化脱硫,氧化法脱硫等。
3、微生物法:在细菌浸出金属的基础上应用于煤炭工业的一项生物工程新技术,可脱除煤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
物理法的效率只有大约20%左右,脱硫效率低,使人们以前常用的办法,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开始逐渐使用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其中生物法效率最高。
高中化学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高中化学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篇1一、课题研究的的背景:偏科,是我们在评价学生时经常用到的一个词。
在平时学习中,学生在成绩上反映出来的某科分数持续低下,我们称之为偏科。
或学生对某学科的态度特别冷淡,不感兴趣,我们也称之为偏科。
有的孩子学习的时候,在某门课上表现非常好,而在有些课上显得特别差,甚至出现不及格现象。
学习偏科,作为高中生学习过程普遍出存在的现象,一直以来令家长头痛不已。
偏科存在着假性偏科和真性偏科。
所谓假性偏科就是无论成绩突出的,还是成绩特别差的,都是暂时性的,而长期以来都是偏科状态,并投入很大的精力在落后的课程上,补课,强化做题等等方法用尽,依然成绩甚微,就有可能是真性偏科。
由于社会不断发展的原因,使得偏科的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而且对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和谐发展都产生着不利的影响。
其中以下三种原因:(一)教师问题:学生偏科学习,受教师影响较大。
学生偏爱某一学科,能提高该科学习成绩,而好的学习成绩又强化了对该科的喜爱,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也往往不喜欢某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丧失对这一科学好的信心,导致恶性循环。
(二)家庭影响:家庭特殊文化氛围和家长的某些爱好,以及家长职业差异,也会诱发学生偏科。
(三)学生原因:1.学生偏重什么学科学习,跟不同智力发展有一定关系。
2.学生偏科往往也是由“兴趣差异”造成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重视感兴趣的学科,轻视或不学讨厌的学科,学生对某门学科兴趣较强,就产生了学习动力,便能主动积极的专学这门课,反之,对某门学科兴趣弱或没兴趣,学生自然不愿把工夫下在这门课上。
3.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对学习科目的导向作用,对很多同学造成有意偏科,或是主动偏科。
二、目的和意义:为此,我们给予高度的关注,希望通过我们的深入调查研究,能够引起社会对人文科学的重视,并为高中生的选科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促使个人及社会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化学研究性课题范文课题1:探究不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设计与比较。
一、课题背景。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实验探究不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助于深入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实验目的。
比较镁、铝、锌、铁、铜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三、实验用品。
镁条、铝片、锌粒、铁钉、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试管、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
1. 将镁条、铝片、锌粒、铁钉、铜片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反应剧烈程度、是否有气泡产生等)。
镁条与稀盐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较剧烈,有气泡产生。
锌粒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反应速率适中。
铁钉与稀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反应较缓慢。
铜片与稀盐酸不反应。
2. 将镁条、铝片、锌粒、铁钉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镁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镁条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变浅。
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铝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变浅。
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变浅。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变浅。
五、结果分析。
1. 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初步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镁 > 铝 > 锌 > 铁 > 铜。
2. 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活泼金属能置换出不活泼金属,也能验证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
六、解析。
1. 金属活动性顺序反映了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与酸反应越剧烈。
2. 在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中,遵循“前置后”的原则,即活动性强的金属能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
这一课题通过多种实验方法综合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
课题2: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课题背景。
化学反应速率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以更好地控制化学反应。
二、实验目的。
探究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适合高一学生研究的课题一、高中数学函数的学习与应用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有重要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函数的学习与应用,了解函数的性质、图像表示和函数方程等,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高中物理电磁学的研究与探索电磁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电磁现象的规律和应用的科学。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理论学习,了解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探索电磁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的奥秘与探索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分解等。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有机化学,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和性质,探索有机化学在医药、材料和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四、高中生物细胞学的研究与探索细胞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增殖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理论学习,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探索细胞学在医学、生物技术和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五、高中信息技术编程语言的学习与应用编程语言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实现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语言。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编程语言,了解程序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应用编程语言解决实际问题。
六、高中历史重大事件的分析与探讨历史是人类的记忆和智慧的结晶,学习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发展。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历史重大事件,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探讨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七、高中地理环境变化的影响与应对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研究地理环境的变化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理论学习,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应对措施,探索如何保护地球环境。
八、高中英语语法的学习与应用英语语法是英语语言的基础规则之一,是学好英语的关键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英语语法,了解英语语言的规则和用法,提高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九、高中语文写作技巧的提升与实践写作技巧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1、喜忧参半话能源(1-3)
2、新能源的前景如何?新能源的应用普及还有多远?(1-3)
3、什么是蓝色能源、绿色能源和地热能?(1-3)
4、提出一项生活节能方案,节约家庭支出。
(1-3)
5、你对能源危机有何认识。
你及周围的同学是否有这样的意识。
(1-3)
6、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1-3)
7、戴维对化学研究的贡献。
(2-3)
8、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的市场调查(3-4) 9、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4-1)
10、自来水中游离氯的存在(4-1) 1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4-1)
12、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4-2) 13、含碘食盐成分的测定(4-2)
14、牙膏加氟对牙齿有何作用,为什么有些地区的人有褐牙现象?4-2)
15、加氟牙膏防治龋齿病的作用机理怎样?(4-2) 16、从海带中提取碘(4-2)
17、食盐加碘的作用及其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怎样;加碘食盐的日保存。
(4-2)
18、镁粉使溴水褪色的机理(4-2) 19、元素周期律是怎样发现的?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贡献。
试设计一张未来元素周期表(5-3)
20、叙述一些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的熔点与其的极性强弱的关系。
(5-5)
21、利用生活废弃物制作熟悉的分子模型.如Cl2 .H2 .HCl .H2O .CH4等。
(5-5)
22、研究不同的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
(6-1)
23、比较二氧化硫与次氯酸的漂白机理。
(6-2) 24、酸雨的成因危害与对策。
(6-4)
25、绿色冰箱绿色商品和绿色食品。
(6-4) 26、臭氧层空洞及成因。
(6-4) 27、克瑞斯丁·施科宾怎样发现了臭氧,它在大气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氟里昂对它有何影响?(6-4)
28、臭氧空洞与那些化学物质有关,其破坏机理是什么?调查目前制冷剂的种类。
(6-4)
29、界首市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6-4)
30、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6-4) 31、化肥对土壤的影响(6-4)
32、农药污染的影响(6-4) 33、界首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6-4)
34、农村生活用水调查(6-4) 35、燃放炮竹的利与弊(6-4)
36、沙河水质的调查(6-4) 37、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6-4)
38、生活垃圾(6-4) 39、居室污染(6-4)
40、厨房里的化学(6-4) 41、界首市小炼铅厂污染的调查(6-4)
42、界亳河水质污染调查(6-4) 43、校园垃圾的最优化处理(6-4)
44、粉笔的改进和粉尘消除(6-4) 45、校园用水知多少(6-4)
46、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6-4) 47、怎样进行家用自来水的净化工作(6-4)
48、水的世界,水与人(6-4)
49、什么是第三级废水,它的处理工作有何重要性(6-4)
50、你所在地区关于水污染的法规有那些(6-4)
51、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6-4)
52、说出海水的主要化学成分,设计一种提取某单质或化合物的方法(6-4)
53、绘制一张简图,说明地下水是怎样被污染的。
你所在地区的地下水的纯净度怎样?为了保持水的洁净,制定了那些措施(6-4)
54、你认为喝什么水好(如.纯净水.自来水.矿泉水.纯水及天然水等)(6-4)
55、我国是严重的缺水国家之一,如何缓解淡水危机?(6-4)
56、你怎样看海水淡化的前景?我国在这方面作了那工作?(6-4)
57、调查你所在地区的家庭生活垃圾的日产量及主要污染及处理方式(6-4)
58、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6-4) 59、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6-4)
60、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6-4) 61、酸雨与人体健康(6-4)
62、环保与产业的结合(6-4) 63、光污染与光能节约(6-4)
64、汽车与环境(6-4) 65、无污染汽车(6-4)
66、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6-4) 67、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6-4)
68、绿色消费(6-4) 69、氟利昂问题(6-4)
70、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6-4) 71、厄尔尼诺与拉尼娜(6-4)
72、二恶英污染(6-4) 73、黄河断流(6-4)
74、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6-4) 75、无磷洗衣粉推广的调查(6-4)
76、食品污染(6-4) 77、磷对水质的污染(6-4)
78、温室效应及其防治(7-1) 79、京都协定书的内容与作用(7-1)
80、说说温室效应。
调查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化学物质。
(7-1)
81、说说水泥、汽油的标号的具体含义,你知道我国对水泥的新标号吗?(7-2)
82、玻璃对环境的污染?(7-2) 83、说出几种常见的耐火材料及组成。
(7-2)
84、了解普通陶瓷及新型陶瓷种类及其用途(7-3)
85、了解我国硅蕴藏量及开发应用状况。
(7-3)
86.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化学材料是什么?太阳能电池是真正的环保型能源吗?(7-3)
87、硅及其化合物在现代科技及工业中的王牌地位还能维持多久?(7-3)
主要参考资料: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化学》人教版(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2002年4月第一版
说明:1.每个课题后面的数字,前一个为第几章,后一个为第几节。
2.每个同学必须报一个研究课题到课代表那。
3.下面是一些网址请参考:
① 中学化学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化学
⑨化学⑩
⑾ ⑿
⒀ 搜化学⒁ 搜化学
⒂ 搜化学⒃
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