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量对露地小白菜产量、氮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氮肥对小白菜生长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作者:杨佩,赵中华来源:《中国果菜》 2017年第10期氮肥对小白菜生长及硝酸盐累积的影响杨佩,赵中华(123团机关农业科,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833208)摘要:本试验以小白菜为材料,采用土培盆栽的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施比例,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与水平配施对小白菜硝酸盐累积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结果表明,施肥中硝态氮所占比例大于铵态氮时,对小白菜的株高、叶面积、产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促进作用,但硝酸盐的累积也极显著升高;而当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比例为1:1时,小白菜产量较3:1时有所下降,差异不显著,但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
因此,硝态氮与铵态氮配比1:1是较为理想的施肥比例。
关键词:小白菜;施氮量;生长状况;硝酸盐累积中图分类号:S63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1038(2017)10-0020-05DOI:10.19590/ki.1008-1038.2017.10.006Nitrogen Nitrate Accumulation of Chinese Cabbage and the Influnce GrowthYANG Pei, ZHAO Zhong-hua(Agriculture Department of the 123 Regiment Organ, Yili Kazakh Autonomous Prefecture 833208, China)Abstract: The experiment used cabbage for the materials. Use earth culture method, design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nitration and ammonium to research the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forms and levels the nitrate accumulation and growth condition of the cabbag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fertilization of nitrate-nitrogen in greater proportion of ammonium nitrate nitrogen, plant height, the cabbage leaf area, yield significant or very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accumulation of nitrate, but also very significant increases, and when ammonium nitrate than for 1:1, yields not significant, but nitrate content but significantly, the proportion of fertilization is best.Key words: Chinese cabbage; the measure of nitrogen; growth status; nitrate accumulation食品安全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蔬菜作为日常摄入最多的食品之一,为人类提供各种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
氮肥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什么是氮肥?氮肥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主要含有高浓度的氮元素。
作为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氮肥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2. 氮肥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氮是构成植物蛋白质、核酸和酶的重要成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到关键作用。
•增加产量:氮肥的施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改善品质:适当使用氮肥可以改善作物的品质,如提高蔬菜的色泽、增加果实的含糖量等。
3. 氮肥的功能主治3.1 促进植物生长•促进叶绿素合成:氮肥能够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叶片的光能利用率。
•促进根系发育:氮肥有助于植物根系的发育壮大,增加根系的吸收表面积和吸收能力,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效果。
3.2 增加产量•促进光合作用:氮是叶绿体中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提供给植物充足的氮元素能够增加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
•促进养分吸收:氮肥的施用能够促进作物对其他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植物的养分吸收效率。
3.3 改善品质•促进果实发育:氮肥的适量施用可以提高果实的发育速度,增加果实的大小和重量。
•增加蛋白质含量:氮肥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氮元素,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提高作物的蛋白质含量。
4. 如何正确使用氮肥?•了解作物的需氮量:不同作物对氮的需求量不同,应根据作物的需求量合理施用氮肥。
•分期施肥: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分阶段进行施肥,避免过量施肥或施肥不足。
•合理施肥量:施肥量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求量来确定,避免施肥过量造成环境污染和作物生长问题。
•与其他肥料配合使用:氮肥的效果可以和磷肥、钾肥等其他肥料配合使用,以提高肥料的综合效果。
综上所述,氮肥在植物生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加作物的产量和改善作物的品质。
但是在使用氮肥时,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氮量、分期施肥、合理施肥量和与其他肥料配合使用等因素进行合理操作,以达到最佳效果。
土壤肥料2021.3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特约栏目主持:王迪轩1967年10月出生,现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从事经济作物科技推广应用,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主持或参与省市科技项目11项目,主编农业科普图书57部,并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参编3部,发表文章5000篇以上。
先后获湖南省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为第三届金草帽全国基层农技专家、益阳电视台优秀农技专家、益阳市科技领域专家库专家、益阳市十佳科技工作者。
小白菜科学施肥及注意事项王迪轩欧迎峰导读:小白菜生长期短,一般就地供应,对调节当地蔬菜淡旺季作用很大。
长江流域栽培,可采用早春大棚栽培、夏秋露地栽培、秋冬露地栽培、秋季大棚栽培遥应根据小白菜需肥特性施肥,生长初期少施,生长旺盛期多施。
多施基肥,及时追施氮肥,磷钾肥作为基肥使用,注意硼肥施用。
基金项目:湖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蔬菜程式化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2019NK4186)王迪轩,湖南益阳市赫山区农业农村局,益阳市赫山区龙洲北路728号巴黎馨苑11栋1单元1401信箱,413002,电话:139****7436,E-mail:******************欧迎峰,桃江县灰山港镇农业服务中心收稿日期:2020-10-20小白菜(图1),别名青菜、白菜、白菜秧等。
长江以南为主要产区,在南方,通过利用大、中、小棚设施,早、中、熟品种配套以及不同的茬口安排,可做到四季种植,均衡供应。
小白菜一般就地就近供应,生长期短,可从播种后的嫩苗开始陆续上市,因此,对调节当地蔬菜的淡旺季矛盾具有较大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受灾后用于迅速保供应的速生菜。
在长江流域,早春大棚栽培(图2),1月上旬至2月上旬播种;春露地栽培(图3),可于2月上旬至4月下旬分批播种,直播或移栽,以幼苗或嫩株上市;夏秋露地栽培,可结合遮阳网覆盖(图4),一般在5~9月分期分批播种,也可与其他夏秋作物套种,于播后20~ 30天上市;秋冬露地栽培,一般9月至10月上旬分期分批播种,部分幼苗上市,多数定植后成株上市;秋季大棚栽培,一般直播,播种期为8月下旬至11月上旬。
氮肥施用现状及效应1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氮肥施用和利用现状我国的氮肥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4]。
据资料统计,在1990~2000年的10年间,我国氮肥施用量增长了40.8%,消耗量已达2500万吨/年(纯氮),占全世界氮肥施用总量的30%左右[5],而且还将呈现继续增加的趋势。
预计至2010年,我国氮肥需求量将达到3179~3295万吨[6]。
目前,中国高氮肥用量的集约化农田已占到农田总面积的15%以上,城市周边地带通常达30%以上。
在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果树、花卉生产中,氮肥用量(纯N)平均为569~2000kghm-2,为普通大田作物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且超量使用问题十分普遍[7]。
1992~1994年间北京郊区菜田每年氮肥施用量已超过N1000kghm-2,河北省玉田县范庄在甘蓝-芹菜两茬轮作的菜地氮肥年施用量以纯氮计高达1894kghm-2,而作物吸收氮量只有398kghm-2,其余近1500kghm-2的氮是以包括硝酸盐淋溶在内的各种方式损失掉[8]。
超高量的氮肥施用,必然造成报酬递减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据统计,在过去的30年中,氮肥利用率呈直线下降,上世纪70年代为50%~60%,80年代为40%,90年代后的表观利用率只有30%~35%,高产地区甚至在30%以下[9-10];马文奇等报道,山东寿光蔬菜产区氮磷钾的利用率都在10%以下,浪费的化肥每年使山东农民白白花掉12亿元人民币[11]。
面源污染严重的滇池流域菜果花的集约种植面积近年来发展很快,但由于氮肥的超高量施用,利用率仅在10%左右[7]。
1986~1996年间,中国投入的氮肥总量约为2.2亿吨氮,按氮肥利用率为35%和土壤残留率为20%计,12年间随雨水流失及进入大气的氮素损失近1亿吨,中国农民仅氮肥投入损失高达2000亿元,平均每年损失近170亿元[12]。
以上只是一笔经济帐,氮肥的超量施用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付出的环境代价更是不可估量的。
大白菜氮肥用量梯度对产量的影响作者:李月霞许文营王煜李邵丽来源:《河南农业·教育版》 2017年第12期摘要:为了探索大白菜的氮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大白菜氮肥施用量梯度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在磷肥和钾肥用量不变,将氮肥减量到适宜水平的60%或80%,大白菜产量有所降低,但这两种施肥量对大白菜产量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而将氮肥增加到适宜水平的120%时,减产达到显著水平,经济效益比最适施氮量减少852.8元/667 m2。
氮肥施用过多显著影响大白菜对氮素的吸收,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可以提高对氮素的吸收,增加大白菜产量。
关键词:大白菜;氮肥用量;产量大白菜是我国重要的叶类蔬菜,栽培十分广泛,它不仅外观品质鲜嫩,营养丰富,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容易栽培,耐储运,深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蔬菜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我国各地大白菜栽培面积迅速增长,为了提高产量,生产中普遍存在滥用化肥和单一施用氮肥等不合理的施肥现象,致使大白菜养分供需失衡,品质下降,同时,也造成肥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基于此,本试验通过分析大白菜氮肥用量梯度对产量的影响,掌握大白菜优化施肥量,为大白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概况试验地为中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前茬作物小麦。
耕层(0~20cm)土壤养分为:全氮1.06g/kg,有机质17.1g/kg,有效磷27.2mg/kg,速效钾160mg/kg,缓效钾735mg/kg,pH为8.40。
(二)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为无氮处理,即空白对照,处理2为优化氮处理,处理3为60%优化氮处理施氮量,处理4为80%优化氮处理施氮量,处理5为120%优化氮处理施氮量。
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5m2,株距27cm,行距75cm,密度为3 250棵/667m2。
每小区之间、区组间均设田埂,试验地周围设保护行。
试验中N、P、K、分别指纯N、P2O5、K2O,氮肥选用尿素(46%N),钾肥用硫酸钾肥(51%K2O),磷肥用过磷酸钙(12%P2O5)。
肥料施用量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植物生长的关键是营养供应。
不同阶段的植物对营养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只有合理施肥,才能满足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要求。
但是,通过提高施肥量来增加产量的做法不可行。
因为过量施肥,一方面会浪费施肥物质,另一方面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本文将就肥料施用量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合理施肥提高产量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生长期的营养需求量较大。
因此,在生长期内,对植物适当的施肥,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
如果施肥过量,其有效成分不仅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还会浪费成为污染,影响环境安全。
在施肥方面,提供充足的氮肥、磷肥、钾肥等,能够有效提高植物的产量。
因为这些元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比如氮肥是合成植物蛋白质的关键成分。
磷肥则是提高植物根系的根系發育,增強植物的抗逆性。
钾肥可以提高植物抗病虫害,减少自然条件不利因素的摧残,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二、过量施肥不可行对于农民而言,施肥是一项常规的任务。
但是,过量施肥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施肥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地区的土壤质量、植物类型、季节变化等一系列因素。
以氮肥为例,过量施肥不仅会影响植物的鲜重和干重,还会影响植物的成熟期和硬度。
此外,过量的氮肥会导致土壤的酸化,进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态。
如果磷肥和钾肥过量也会人导致植物的营养吸收和代谢失衡。
三、建立施肥标准肥料的施用需根据作物的需要,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施用不同比例的肥料。
应根据作物种类、生长期、土地类型、环境因素等因素的影响调整施肥量,建立起合理的施肥标准。
这样能够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和最大的效益,提高稻谷的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在建立施肥标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制定基本施肥水平,不同作物所需的营养素量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作物发育阶段特点。
2. 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水平进行调整。
3. 水肥一体化,科学调控肥料的使用,能够高效利用肥料。
4. 每年进行肥料施用量的校验,以保证农田的营养均衡的状况。
氮肥对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尿素、氯化铵、碳酸氢铵3种氮肥对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氮肥对小白菜硝酸盐的累积表现出不同的促进作用,其中氯化铵对小白菜硝酸盐的累积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尿素,而经碳酸氢铵处理的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最低。
移栽10 d和20 d后,施用氯化铵的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分别达到2 833.3 mg/kg和6 184.7 mg/kg,而施用碳酸氢铵的则分别是1 632.1 mg/kg 和4 012.5 mg/kg。
关键词: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氮肥;硝酸盐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s on Nitrate Content of Brassica chinensisAbstract: A pot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urea,ammonium chloride and ammonium bicarbonate on accumulation of nitrate in Brassica chinen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nitrogen fertilizers coul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accumulation of nitrate in B. chinensis. Aplication of ammonium chloride increased the nitrate content most while bicarbonate the least among the three nitrogen fertilizers. After been transplanted for 10 and 20 days,the nitrate content in B. chinensis was 2 833.3 mg/kg and 6 184.7 mg/kg by application of ammonium chloride,while was 1 632.1 mg/kg and 4 012.5 mg/kg by application of bicarbonate.Key words:Brassica chinensis;nitrogen fertilizer;nitrate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氮肥的施用量越来越高[1,2]。
《不同施氮处理对玉米光合特性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篇一一、引言在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对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对氮素的需求尤为显著。
不同施氮处理对玉米的光合特性及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施氮处理对玉米的生长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选用当地主栽玉米品种,种子经过精选和处理后进行播种。
2. 方法本实验设置四种不同的施氮处理,分别为0(对照组)、150(低氮处理)、300(中氮处理)和450(高氮处理)kg/ha。
每个处理组设立三个重复,共计12个实验组。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分别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进行采样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1. 不同施氮处理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1)光合速率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的光合速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在低氮和中氮处理下,玉米的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氮处理组。
这表明适量的氮肥施用有助于提高玉米的光合速率。
(2)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含量是衡量植物光合能力的重要指标。
实验发现,施氮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的叶绿素含量。
其中,高氮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略低于中氮处理组,这可能与氮素过量导致植物生理代谢紊乱有关。
2. 不同施氮处理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1)氮素吸收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的氮素吸收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适量施氮(中氮处理)有助于提高玉米的氮素吸收量,而过量施氮(高氮处理)则可能导致氮素吸收量的降低。
(2)氮素利用效率适量的施氮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的氮素利用效率。
与对照组相比,中氮处理组的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
然而,高氮处理组的氮素利用效率较低,可能由于氮素过量导致植物体内养分失衡。
四、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对玉米的光合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具有显著影响。
适量施氮能提高玉米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促进玉米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不同施氮量对露地小白菜产量、氮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摘要在常年性菜地露地栽培条件下,连续3年采取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白菜产量、氮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N 118.95 kg/hm2,小白菜氮吸收量、产量和增产效益均最高,表观氮利用率也较高,且显著高于习惯施氮处理;氮肥推荐用量为当地习惯施氮量139.95 kg/hm2减少15%,即施纯N 118.95 kg/hm2。
关键词小白菜;产量;氮素吸收量;氮肥利用率土壤养分供应状态是决定作物产量、土壤肥力以及农业环境的重要因素。
土壤养分供应不足或者肥料比例不合理,会降低土壤综合肥力,造成作物减产;土壤养分盈余,不但增加土壤养分的流失浪费,而且严重威胁土壤和水环境安全[1]。
一般情况下,施用氮肥是提高蔬菜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但近年来,蔬菜生产过程中过量施用氮肥的现象比较普遍。
长期过量施用氮肥不仅造成氮肥利用率降低、肥料浪费、经济效益下降,还会导致作物营养失调、体内硝酸盐含量升高、食用品质下降、病虫害易发生等问题[2-5]。
氮肥过量施用导致硝态氮在根区以下土层无效积累,成为水体和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影响生态环境[6]。
随着农业新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环境意识的增强,如何合理施肥、增强作物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在获得高产的同时减少因施肥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国内关于蔬菜合理施肥的研究反复证明,蔬菜产量与氮肥施用量呈二次曲线关系[7]。
该试验从2011年开始,连续3年选择常年性菜地及当地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小白菜,在露地栽培条件下进行氮肥精确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通过观察氮肥不同施用量处理小白菜的苗情动态和对作物产量、养分等指标的测定,计算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当季氮素吸收及氮肥表观利用率,综合分析,推荐当地代表性土壤类型主推小白菜品种合理的氮肥施用量,以为蔬菜高产、经济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西夏墅镇的常州菜根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土壤为砂土,地理位置为北纬31°58′34″、东经119°46′16″。
1.2 试验材料供试小白菜品种:金品夏冠28(青梗菜F1)。
供试肥料: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46%尿素(纯N 46.6%);丹阳金阳光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12%过磷酸钙(P2O5 12.9%);俄罗斯生产的52%硫酸钾(K2O 50.3%)。
1.3 试验设计根据氮肥施用水平不同,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N0、N1、N2、N3、N4、N5。
其中:N0为不施氮肥,N3为当地习惯施氮量,N1、N2分别在习惯施氮量的基础上约减少30%、15%,N4、N5分别在习惯施氮量的基础上约增加15%、30%。
6个处理的磷、钾肥保持一致,均为当地习惯施用量,并与氮肥同时一次性基施,各处理用肥量见表1。
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
人工撒播,小区用种量15 g。
1.4 样品取样及测定试验结束时采收地上部分计测产量。
2013年试验测产后各小区取地上部植株样2.5 kg,用作氮、磷、钾含量的测定。
植株样品测定采用硫酸-双氧水消煮,全氮测定采用蒸馏法,全磷测定采用钒钼黄比色法,全钾测定采用火焰光度法。
具体测定方法:①制样,植株样品去除表面泥土、腐烂叶片,按照可食部分进行切割和归类,用家用搅拌机打碎,装袋冷冻备用。
②消解,称取植物样品0.100 0~0.200 0 g置于100 mL三角瓶中,用少量水湿润样品,加浓硫酸5 mL,摇匀过夜,第2天瓶口盖一弯颈漏斗,在电热板上先加热至溶液呈均匀棕黑色时,取下三角瓶,稍冷后滴加H2O2 10滴,并不断摇动三角瓶。
再加热(微沸)10~20 min,取下三角瓶,稍冷后滴加H2O2 5~10滴。
如此反复进行2~3次,直至消煮液呈无色或清亮色后,再加热5~10 min(赶尽H2O2),取下三角瓶冷却,用水冲洗漏斗,洗液洗入瓶中。
将消解液转入容量瓶中定容。
③总氮量测定,使用半微量定氮蒸馏装置蒸馏消解液10 mL,用0.01 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由蓝绿色至刚变为红紫色,计算氮素含量。
④总磷含量测定,吸取消煮液10 mL 于50 mL容量瓶中,加2,6二硝基酚指示剂2滴,用6 mol/L NaOH调pH值至刚显黄色,加钒钼酸铵试剂10 mL,用水定容、摇匀,放置5 min后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
⑤总钾测定,吸取消煮液5~10 mL于50 mL容量瓶,用水定容、摇匀,火焰分光光度计测定。
2013年在试验前、后使用X形多点采样法取土壤耕层(0~20 cm)土样,进行养分测定。
土样检测方法参照国家标准执行《土壤全氮测定(NY/T 53-1987)》《土壤全磷测定(NY/T 88-1988)》《土壤全钾测定(NY/T 87-1988)》。
1.5 数据分析株高、开展度、最大叶、叶宽用卷尺测量,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施氮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2.1.1 不同年度施氮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2011、2013年小白菜最高产量为处理N2,2012年最高产量为处理N3。
3年试验数据都显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生物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2.1.2 不同施氮量小白菜产量方差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N1、N2、N3、N4小白菜产量显著高于CK(P<0.05),处理N5与CK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N1、N2、N3、N4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N1、N2与N5施氮处理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
从单位面积产量看,CK最低,仅为28 750 kg/hm2,处理N2最高为37 675 kg/hm2,比CK增产31.04%,其他依次为处理N1、N3、N4、N5,分别比CK增产28.35%、20.86%、18.43%、9.22%。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白菜单产呈抛物线性变化趋势。
在施氮量为118.95 kg/hm2(N2)时小白菜产量最高,当施氮量超过118.95 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
可见适当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小白菜产量,当氮肥施用量超过作物需求限度时,继续增施氮肥不仅不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应,反而会引起一定程度的减产。
这可能是由于氮肥施用过量时,导致了土壤中其他供应相对不足的养分更为缺乏,营养失衡导致减产。
在砂性土壤上,大量施用氮肥也有可能引起作物的氨毒害而导致减产。
2.2 不同氮肥用量对小白菜养分含量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施氮各处理小白菜体内水分含量和氮、磷养分含量虽然比CK有所增加,但在P<0.05的水平上差异均不显著。
施氮各处理小白菜体内钾素含量与CK相比,有高有低,差异也不显著。
试验中,施氮量的不同对小白菜养分没有显著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试验地块基础氮素肥力较高的原因引起。
2.3 不同氮肥用量处理对小白菜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各处理与CK之间氮吸收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N1、N2与处理N4、N5之间也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处理N2平均氮吸收量为最高。
试验数据显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吸收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不同处理当季氮肥利用率,处理N1与处理N3、N4、N5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N2与处理N4、N5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处理N1与处理N2间差异不显著性(P<0.05)。
处理N1当季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2.65%,分别比N2、N3、N4、N5高出4.75、15.69、22.33、23.11个百分点。
表观氮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比于习惯施氮量(处理N3),适当减少施用氮肥(处理N1和处理N2),有利于氮肥利用率的提高,而过量施用氮肥(处理N4和处理N5)则不利于氮肥利用率的提高,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5,8]十分类似。
2.4 不同氮肥用量小白菜经济效益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与CK相比,处理N1和处理N2增加的效益显著高于处理N3,处理N4显著高于处理N5(P<0.05)。
处理N1和处理N2的效益均高于习惯施氮量(处理N3)和过量施用氮肥(处理N4和处理N5),且处理N2高于处理N1。
2.5 试验前后土壤养分含量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有关标准,试验前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有机质为四级、缺乏;全氮为二级;速效磷过剩;速效钾为四级、缺乏。
从表6可以看出,试验后除了全氮含量相对试验前明显减少外,其他养分含量均有一定程度上升,但各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土壤pH值变化也没有规律。
3 结论与讨论该研究通过不同施氮量对露地小白菜产量、氮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得出结论:全氮含量0.184%的田块,在保持磷、钾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施纯N 118.95 kg/hm2,小白菜氮吸收量、产量、增产效益最高;施纯N 97.95 kg/hm2,氮肥利用率最高。
表明施纯N 97.95、118.95 kg/hm2土壤中施入的氮肥能被作物充分的吸收利用,而过量施入N肥(施纯N 139.95、160.95、181.95 kg/hm2)并未增加植株氮吸收量。
这也说明在氮素肥力二级的田块,露地栽培小白菜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既可以保证产量的增加,也可以提高氮的吸收量和利用率,而过量施用氮肥产量反而减少,不但造成养分浪费,甚至引起作物体内阶段碳氮代谢失调、源库结构不合理等导致产量下降[9]。
该试验仅研究氮肥不同施用量对当季产量、氮吸收量、表观氮利用率的影响,而土壤本身是极其复杂的无机、有机复合体,氮肥施入农田一是被作物吸收,二是残留在土壤中,三是通过不同机制的途经损失。
施入土壤的氮肥除被作物吸收外,总有部分在土壤中残留,高产作物吸氮量中有部分来自土壤,残留是对消耗的土壤氮库的一种补偿,是肥料氮与土壤氮的交换作用。
试验前、后土壤全氮的变化也证明:在不施用有机肥和秸秆不还田的情况下,残留的肥料氮还不如作物吸收的土壤氮多,对土壤氮库是净耗竭过程,因此残留氮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
试验数据显示,过多增加施氮量并未明显增加作物氮吸收量,也未明显增加土壤中氮残留,增加化肥氮并不能在小白菜生长期内有效补充土壤氮库,是否增加了氮损失及对环境的污染还有待试验证明。
在农业生产中,氮肥利用率低、损失率高、对环境压力大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甚至通过降低产量目标以减少氮肥的施用量。
中国必须从协调作物高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出发,找到二者的最佳平衡点,既能获得较高产量,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环境的压力,综合平衡,推荐氮肥施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