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5) 环境适应性 系统是由许多特定部分组成的有机集合体,而这个集 合体以外的部分就是系统的环境。
系统对环境的作用:系统从环境中获取必要的物质、
能量和信息,经过系统的加工、处理和转化 ,产生新的物
质、能量和信息,然后再提供给环境。
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环境也会对系统产生干扰或限 制,即约束条件。环境特性的变化往往能够引起系统特性 的变化,系统要实现预定的目标或功能,必须能够适应外部 环境的变化。研究系统时,必须重视环境对系统的影响。
26
系统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 它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科学技术为研究手段,以系
统最佳化为研究目标的科学技术。它是发展很快、应用很
广的一门管理科学,它的广泛应用为管理学的发展 ,为各
行各业、各个领域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
6、系统工程所属各子学科的命名
27
二、可靠性、可靠度、可靠性工程
可靠性工程就是研究系统可靠性的工程技术。
可靠性工程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系统可靠度,使系 统在其寿命周期内正常运行,圆满完成其规定功能的问 题。
29
三、安全系统与安全系统工程
1、对安全的理解和认识
安全是人们经过抽象思维确定的一个概念或理念。
目前所见到的文献的严密性; 二是安全一词太大众化了, 以致不管人们如何下定 义,都很难包容一般意义上的安全理念的内涵。
法和研究内容; 3、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4、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特点。
17
基本要求:
1、理解基本概念、了解安全系统工程与系统工
程、可靠性工程的关系,安全系统工程的目标、研
究内容、研究方法;
2、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3、了解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特点。
18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 系统、系统工程
24
4、系统的功能结构 为了实现系统自身的正常运行和功能,系统需要以一 定的方式构成,应具有保持和传递能量、物质和信息的特 征。系统种类繁多,根据控制论观点,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即输入、处理和输出。
输入
处理
输出
反馈
系统功能结构示意图
25
5、系统工程概念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 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 科学方法。 ①系统工程属工程技术范畴,主要是组织管理各类工 程的方法论,即组织管理工程; ②系统工程是解决系统整体及其全过程优化问题的工 程技术; ③系统工程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适用性。
二、 可靠性、可靠度、可靠性工程
三、 安全系统与安全系统工程 四、安全系统工程
19
一、 系统、系统工程
1、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 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
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分类
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
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
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
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
系统可分成若干子系统和更小的子系统,而该系统又 空间结构的层次性。 诞生、发展、成熟、衰老、消亡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 系统发展的有序性。
系统有序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空间结构的层次性和系统
是其所属系统的子系统。这种系统的分割形式表现为系统
另外,系统的生命过程也是有序的,它总是要经历孕育
系统的分析、评价、管理都应考虑系统的有序性。
13
四、重点难点
1 重点
(1) 安全系统工程、系统、系统工程的概念 (2) 事故树编制、定性定量分析
(3) 安全评价程序
(4) 安全评价方法运用,(DOW,MOND)
(5) 安全决策过程、模糊决策(评价)方法
14
四、重点难点
2 难点
(1)安全系统工程的学科体系 (2) 事故树编制过程及基本事件选取 (3)事故树的简化(布尔运算)
7
二、学习内容
学习过程中要了解国内现行的安全评价方 法,认识评价方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学会运用 几种最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还包括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的介绍。系统安全评价是系统安全工程的学科理 论运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最好例证。
8
二、学习内容
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还应该了解安全决策过
程与决策要素,掌握安全决策方法,学习模糊决
(4) 最小割集、最小径集算法
(5) 顶上事件概率的算法
15
2 难点
(6)安全评价方法特点及适用范围 (7) 安全评价方法运用,(DOW,MOND) (8) 模糊数学理论、决策(评价)方法
16
第一章 概论
教学内容:
1、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可靠
性工程方法;
2、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目标、研究方
32
(1)安全的自然属性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讨论: 一是安全是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或者说由生命及生 的欲望决定了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天生的,是安全存在的 主动因素。 二是人类对天灾的无奈以及新陈代谢生老病死的规律 不可抗拒,使人们不得不把生命安全经常提到议事日程,这 虽然是被动因素,但它与前一个主动因素相结合,就决定安 全是自古以来人类生活、生存、进步的永恒的主题。
宏观系统与微观系统、
3、作为系统,具备的特性
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
20
(l) 整体性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别的要素 ( 元件 或子系统 ) 组成的整体。 构成系统的各要素虽然具有不同的性能,但它们通 过综合、统一( 而不是简单拼凑 ) 形成的整体就具备 了新的特定功能,就是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发挥 其应有功能。 所以,系统的观点是一种整体的观点,一种综合的思 想方法。 (2) 相关性 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子系统之间、系统 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 特殊关系,通过这些关系,使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发 挥其特定功能。
33
(2)安全的社会属性
a.自从人类有组织活动以来, 社会安定、有序、进
步始终是各社会阶段追求的目标,而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
标志之一就是安全。这是社会促动安全的主动因素。
人类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交通和环境一方面本身 在不断制造事故,另一方面也通过技术和管理措施不断消 除隐患,减少事故。被动因素
b. 人伦智的观点。人伦是在一个人群(社会性的结合) 人际以诚相待,共谋生命的延续、生活的充实,并以此抵制 惟利是图就称为人伦智。主动因素
1.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
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规定的条件都是设计规定的,规定
的功能也是设计赋予的。
2.可靠度
可靠度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标准,它是指系统在规 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规定 功能的概率就是系统的不可靠度。
28
3.可靠性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
E_MAIL:
lizhonghua@
1
导学内容
一、课程特点 二、学习内容
三、方法技巧
四、重点难点
2
一、 课程特点
安全系统工程是以安全科学和系统科学为理
论基础,以安全工程、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等
为手段,对系统风险进行分析、评价、控制,以
期实现系统及其全过程安全目标的科学技术。
策在实际工作中的使用方法。
9
三、方法技巧
1 主动参与
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而不是过多地依 赖教师的帮助,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思考。勤做笔 记,特别是对难点、疑点及时做记录。
10
三、方法技巧
2 预习与复习
做好预习可以使同学带着问题听课,能更深 入、有目的的学习,增加学习效果;另外,“温
故而知新”,课后的学习可以极大地加深理解效
它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涉及自然科学
和社会科学,是安全科学学科的重要分支。
3
一、 课程特点
系统工程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是组织管理系 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 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4
一、 课程特点
安全系统工程是采用系统工程的基本原理和 方法,预先识别、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评 价并控制系统风险,使系统安全性达到预期目标 的工程技术。
38
(2) 开放性。安全系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因为安 全系统是建立在安全功能构件的物质基础之上。但同时 安全系统总是寄生在客体(另一个系统)中。
在处理方法上,如果把客体看成一个黑匣子,安全系
统是通过客体的能量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入一流出的
非线性变化趋势,确认安全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安
全系统具有开放性特点。 开放性不仅是安全系统在动态中保持稳定存在的前 提,也是安全系统复杂性及安全--事故转换发生的重要 机制。
果,有助于知识吸收。
11
三、方法技巧
3 资料收集
加强课后的相关资料收集,特别是查找存 在疑问的知识点或感兴趣的资料,可以弥补课 堂内所没有的内容,深化了知识点的学习。
12
三、方法技巧
4 理论联系实际
将安全系统工程中的理论与实际的工程项目
联系起来,与实际的安全技术问题联系起来,有 目的的分析研究问题。
34
中发生的。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同事构成人际关系,
安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中都存在着很强的促动
安全的主动因素,这是安全科学发展的基础。
安全问题纷繁复杂的关系正是由于安全问题的自然
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交融,正像人是社会的一样,而社会的复
杂性正是安全问题复杂的根本原因之一。 安全定义: 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安全表述的是一个复杂物质 系统的动态过程或状态,过程或状态的目标是人物将不会
安全表述的是一个复杂物质系统的动态过程或状态, 过程或状态的目标是人物将不会受到伤害或损失。
安全也可表述的是人们的一种理念,即人物将不会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