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你猜我猜:中国近代史上的那些不平等条约,这些就是你要的知识点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是指那些在近代中国与外国列强签订的具有不平等性质的条约。
这些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利益受到严重侵犯,丧失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以下是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的相关参考内容。
1.《南京条约》(1842年):作为鸦片战争的结果,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了这个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赔付巨额赔款,并对英国人在华特权地位进行了确立。
2.《天津条约》(1856年):签订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政府被迫签署。
条约规定中国对外商开放更多通商口岸,承认英法两国在华特权,赔偿巨额赔款,并将中国领土香港岛的割让扩大到九龙半岛。
3.《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于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中国清朝政府被迫签署。
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予日本,赔偿巨额赔款,并将中国对外通商关税自主权削弱。
4.《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于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朝政府被迫签署。
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巨额赔款,并将北京等地开放给八国联军成员国的驻军,丧失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
5.《辛丑和约》(1901年):签订于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朝政府被迫签署。
和约规定中国赔款,并将外国使馆掌握的管辖权扩大到中国内地,给外国使馆和驻军以更大权力。
6.《九国公约》(1922年):签订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凡尔赛和约》会议上。
条约规定中国重新承认前述不平等条约,并丧失了对外交和安全事务的主权。
以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不平等条约的相关参考内容。
这些条约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中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了严重侵犯,并导致中国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也成为了中国近代民族觉醒和反侵略斗争的导火索,激发了中国人民对于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的追求。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包括《南京条约》(1842年)、《天津条约》(1858年)、《北京条约》(1860年)、《辛丑条约》(1895年)等。
这些条约的主要内容如下:1. 领土割让:不平等条约中最严重的内容之一就是领土割让。
其中,《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北京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辛丑条约》将旅大、乌兰浩特等地割让给沙俄。
这些领土割让对中国的领土完整性和国家尊严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2. 赔款支付:不平等条约中约定了中国需要向列强支付巨额赔款。
例如,《南京条约》规定中国需赔偿大笔白银赔款,《北京条约》规定中国需支付巨额赔款并开放多个通商口岸,《辛丑条约》更是将中国赔款额度提高到了巨额。
3. 关税开放:不平等条约要求中国开放多个通商口岸,并将关税降低到极低水平,使得中国商品面临了严重的竞争压力。
这导致了大量的廉价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产业和经济。
4. 领事裁判权:不平等条约将中国的司法主权剥夺,使得外国领事在中国享有特权,可以对中国人实施领事裁判权。
这导致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侵犯和不公正对待,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权益。
二、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领土割让:不平等条约的领土割让造成了中国领土的大面积丧失,对中国的领土完整性和国家尊严造成了严重损害。
这对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认同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为后来的民族主义运动提供了动力。
2. 经济剥削:不平等条约的关税开放和赔款支付使中国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剥削。
中国工业和农业因无法与外国产品竞争而受到严重冲击,大量的中国劳工失业,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同时,巨额赔款导致中国财政困难,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3. 不平等对待:不平等条约中的领事裁判权使得外国人对中国人享有特权,对中国人实施不公正对待。
外国领事通过领事裁判权对中国人民进行不公正的惩罚和判决,严重损害了中国人民的权益,加剧了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的仇恨和抵抗。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存在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主要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遭遇的一系列不平等对待的国际条约。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1. 《南京条约》(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签署该条约。
根据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并开放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厦门五个港口对外贸易,给予英国等国家最惠国待遇。
2. 《辛丑条约》(1895年):该条约是甲午战争后日本对中国提出的不平等条件。
根据条约,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予日本,支付大笔赔款,并开放多个港口给予日本特权。
3. 《马关条约》(1895年):中国与日本签订的另一不平等条约,由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根据条约,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给予日本,支付大笔赔款,并开放多个港口给予日本特权。
4.《巴黎和约》(1898年):该条约是中法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
根据条约,中国承认法国对越南的宣称权,割让广西、云南部分地区给予法国。
5. 《辛丑/达式部分合约》(1901年):作为《辛丑条约》的补充,该合约使八国联军中的俄国、英国、法国、日本、美国签署。
根据合约,八国联军获得打击义和团的权力,在中国增设多个领事馆,并使中国免除给予其他国家的关税审查权。
6. 《辛丑/箱骑兵协定》(1901年):八国联军协议的一部分,规定驻中国的八国联军可以在华派驻5000多名驻华驻兵,享受特殊待遇和特权。
以上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些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内容,这些条约使中国遭受了巨大的领土割让、赔款、关税特权等不平等待遇,对中国的主权和利益造成了严重伤害,也加剧了中国人民对外来压迫的抵抗和民族觉醒的浪潮。
中国近代史上三大不平等条约简表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
这些条约对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国家独立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
1.《南京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由清朝与英国签订。
该条约是由鸦片战争结束后签订的,对中国的开放程度和领土割让程度造成深远影响。
主要内容包括:(1)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偿二千五百万元白银;(3)开放五个通商口岸;(4)赔偿英国战争损失;(5)给予英国在华教士的特权等。
《南京条约》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对中国的独立和主权造成了严重损害。
2.《辛丑条约》(1898年):《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个不平等条约,由清朝与俄国签订。
该条约是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割让外东北三个省给俄国;(2)赔偿两亿两白银;(3)允许俄国在中国境内修筑铁路等。
《辛丑条约》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状态。
3.《马关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个不平等条约,由清朝与日本签订。
该条约是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主要内容包括:(1)割让台湾和澎湖群岛给日本;(2)赔偿两亿两白银;(3)开放多个通商口岸;(4)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展商业活动等。
《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受了削弱,中国陷入更加半殖民地化的状态。
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削弱了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导致了中国国力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
这些条约的签订,也使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和不平等条约感到极大的屈辱和愤怒,催生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觉醒运动。
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一页。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1.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中英签订【简介】又称"万年和约"、"白门条约"、"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2100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注:1843年10月8日,中英签订了《虎门条约》,主要规定了五口通商的详细事宜。
2.《望厦条约》1844年7月3日中美签订【简介】又称《中美五口通商章程》,是中国和美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
【影响】成为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3.《黄埔条约》1844年10月24日中法签订【简介】是中国和法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法国能获得和美国一样的权益。
【影响】为外国侵略者利用传教权利进行公开的侵华活动埋下了第一块基石。
4.《瑗珲条约》1858年5月28日中俄签订【简介】又称瑷珲(ài huī)城和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大量领土。
【内容】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罗斯,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
【影响】使得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丧失了对东北地区统治的权利。
5.《天津条约》1858年6月中分别与俄、美、英、法签订【简介】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影响】使得英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扩展到了华南、长江流域和东北,更加靠近出口货物的产地和进口货物的行销地。
6.《北京条约》1860年10-11月中分别与英、法、俄签订【简介】是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完整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表格|条约名称|签订时间|签订国家|主要内容|影响||::|::|::|::|::||《南京条约》|1842 年 8 月|中英|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虎门条约》|1843 年 10 月|中英|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
|进一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望厦条约》|1844 年 7 月|中美|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
|使美国享有了更多的侵略权益。
||《黄埔条约》|1844 年 10 月|中法|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司法、关税等主权。
||《天津条约》|1858 年 6 月|中英、法、俄、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赔偿英法巨额白银等。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北京条约》|1860 年 10 月|中英、法、俄|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瑷珲条约》|1858 年 5 月|中俄|中国割让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 60 万平方千米的领土给俄国。
|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中俄北京条约》|1860 年 11 月|中俄|将乌苏里江以东地域划归俄国,包括库页岛在内。
|进一步掠夺了中国的领土。
||《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 年 10 月|中俄|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44 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割给俄国。
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顺序【最新版】目录一、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背景二、不平等条约的顺序和内容1.《南京条约》2.《马关条约》3.《辛丑条约》4.《九国公约》三、不平等条约的影响四、结论正文一、中国近代史不平等条约的背景自 19 世纪初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
由于清朝统治腐朽,国力衰落,导致中国在战争中屡屡失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失去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导致国家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二、不平等条约的顺序和内容1.《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于 1842 年签订。
该条约主要内容包括:结束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向英国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派驻领事,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以及废除公行制度,允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等。
2.《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于 1895 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向日本赔款 2 亿两白银,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以及承认日本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等。
3.《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 1901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向八国联军赔款 4.5 亿两白银,以海关等税收作为抵押,保证分期付款;八国联军在北京等地设立驻军,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以及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
4.《九国公约》《九国公约》是 1901 年签订的一项国际条约,虽然不是直接针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但其内容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主要内容包括: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租借地应享有平等待遇,各国在华军队应维持现状,各国有权在中国开设新口岸等。
三、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人民生活陷入困境,社会动荡不安。
中国近现代史6大不平等条约一、《南京条约》1、1842年中英签订。
2、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虎门条约》1、1843年中英签订。
2、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其中满足了英国的协定关税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要求。
三、《望夏条约》1、1844年中美签订。
2、中美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进一步规定了协定关税、.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侵犯中国的领海权。
四、《黄埔条约》1、1844年中法签订。
2、中法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除了享有英美规定的特权外,还享有在中国建造教堂、坟地,清政府有保护教堂的义务。
五、《马关条约》1、1895年中日签订。
2、影响:《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束,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六、《辛丑条约》1、1901年清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签订,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订的一个和平协定。
2、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凯程考研辅导中心优势凯程考研辅导中心创办于2005年4月,具有强大高校背景,是中国最早专门从事考研高端辅导的机构之一。
并积累了多年的考研辅导经验。
成功学员多至今已有数千位学员进入全国各大高校研究生院学习,这些同学的名单在网上有据可查。
而且从2005年到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凯程考研辅导中心的成功学员人数要比前一年翻一倍,所谓的成功学员,是指通过初试,进入各校复试并最终录取的同学。
师资力量强首先,所有老师均来自北京各高校的教师,且讲任何课程备课必须超过一个月,那些虽然有名但是准备草草的老师从来不能站在讲台上,这是对老师的硬性要求。
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1.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
清政府代表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亦译作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江宁条约》,又称《中英南京条约》。
(1)主要内容: 1、宣布结束战争。
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
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
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4、割地。
清朝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5、中国海关关税应与英国商定。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2)后果:1、破坏中国主权,使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华的基地;2、对中国人民的无耻掠夺,开创侵略者勒索赔款的先例;增加财政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打开了我国东南沿海门户,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4、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有利条件;5、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特权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爆发于1856年10月,英军进攻广州,1860年10月结束。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俄(6月13日)、美(6月18日)、英(6月2 6日)、法(6月27日)签订《天津条约》,与沙俄签订《瑷珲条约》,1860年又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1858年(咸丰八年)5月,英法联军侵入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
清政府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议和。
于6月26日、27日分别与英、法订立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是指中国在近代历史上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以下是一些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例子:
1. 《南京条约》(1842年):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由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
根据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并且开放上海等五个沿海城市给英国贸易。
此外,中国还被迫支付巨额赔款给英国,并接受英国的领事裁判权。
2. 《天津条约》(1856年):此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法联军签订的,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条约。
根据条约,中国被迫接受英法联军的洗劫,割让广州、福州、厦门、宁波等沿海城市给英法。
3. 《辛丑条约》(1895年):该条约由中国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作为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
根据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并支付巨额赔款。
4. 《马关条约》(1895年):此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的,作为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
根据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并将台湾除澎湖列岛以外的全部权益割让给日本。
5. 《北京条约》(1901年):该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的,作为义和团运动的结果。
根据条约,中国被迫支付巨额赔款给八国联军,接受外国驻军进驻北京。
这些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剥夺了中国的自主权和发展权利,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条约也成为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重要诱因,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
中国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1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签订: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夏福宁上,丧失海关自主权
2 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7月3日签订
3 中法《黄浦条约》1844年10月24日签订
4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6月26日签订
5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6月27日签订
6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5月签订
7 中俄《天津条约》1858后6月13日签订
8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6月18日签订: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9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10月24日签订:割九龙半岛和昂船洲
10 中法《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签订
11 中俄《北京条约》 1860年11月2日签订:割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
12 中美《续增条约》 1868年7月28日签订
13 中葡《天津条约》 1887年12月1日签订
14 中俄《伊犁条约》1881年2月24日签订
15 中英《烟台条约》或称《滇案条约》,1876年9月13日签订
16 中法《会议简明条约》1884年5月11日签订
17 《中法新约》又称《越南条约》,1885年6月9日签订
18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签订:割台湾全岛和澎糊列岛,2亿两白银,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厂
19 中日《交收辽南条约》1895年11月8日签订
20 《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获得中国领土上的驻兵权,罚款4.5亿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