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在卡吉德洛森林里(3)_湘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3.91 MB
- 文档页数:10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9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范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范唱》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9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描绘了在卡吉德洛森林里,小鸟们欢快地歌唱,花儿们翩翩起舞的美丽景象。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富有想象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单,易于学生学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但同时,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演唱技巧方面,学生需要进一步提高音准、节奏和音色的把握,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集体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范唱》,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范唱》,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和音高。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音色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示范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教学乐器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范唱》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美好的森林情境。
2.展示: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讲解歌曲的基本信息,如曲调、节奏等。
3.学唱:教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地学唱歌曲,注意指导音准、节奏等问题。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6.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7.作业: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名称《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范唱》和歌曲的基本信息,如曲调、节奏等。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9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伴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里-伴奏》是人音湘艺版三年级上册第九课的一首曲目。
这首曲目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想象力的歌词,描绘了卡吉德洛森林里的神奇景象。
歌曲采用2/4拍,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生僻字词和复杂的节奏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在卡吉德洛森林里-伴奏》。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等。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生僻字词和复杂的节奏。
2.对音乐基本元素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卡吉德洛森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合作教学法: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动画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4.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卡吉德洛森林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美丽的森林中,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演唱过程中,注意讲解歌曲中的生僻字词和复杂的节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每组选择一种乐器伴奏。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9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伴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里-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9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想象力的歌词,描绘了在卡吉德洛森林里的神奇景象。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森林里的动物们,第二部分描述了夜幕降临,森林陷入沉睡的场景。
这首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同时,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尊重自然。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识谱、唱歌,并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和喜欢这首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在卡吉德洛森林里-伴奏》。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3.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自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2.歌曲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对大自然和环保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视频。
2.乐器和音响设备。
3.教学挂图和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和视频,展示卡吉德洛森林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或播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伴奏》,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和指正。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表演,让学生在实际演唱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歌词或故事,以小组形式进行表演。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的培养,以及对大自然的尊重和保护。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并尝试自己创作歌词或故事。
(演唱)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划三拍子指挥图示。
能力目标:准确、流畅地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
情感目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
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所学的知识个别学生比较差,大部分知识都能掌握,唱歌音准、节奏都比较好,歌曲表现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准确、流畅地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
2.教学难点:能正确划三拍子指挥图示。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第9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演唱)师:同学们在卡吉德洛古老的森林里,有一股清泉,它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
活动2【讲授】第九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演唱)一、出示目标。
1.能正确划三拍子指挥图示。
2.准确、流畅地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
二、感受歌曲:1.边听歌曲,边思考以下问题:A、你能说出这首歌曲的拍号吗?B、你能说出这种拍号的含义与强弱规律吗?C、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学生汇报,生帮生,教师补充。
三、读一读1.熟悉歌词。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随音乐朗读歌词。
四、出示自学指导(二)按以下要求随范唱学唱歌曲:第一遍:手指歌词,轻声跟唱。
第二遍:边指歌词,边跟唱。
第三遍:边打节拍,边跟唱。
第四遍:边打节拍,边自信跟唱。
比一比,谁学得最专心!谁唱得最好听!1.学一学。
学生按要求随范唱学唱歌曲。
2.检测。
(1)试唱歌曲,发现问题。
(2)生帮生,教师点拨。
3.练一练:反复练习较难乐句,突破难点。
4.比一比:分组抽查。
活动3【练习】第九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演唱)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活动4【练习】第九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演唱)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活动5【作业】第九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演唱)1.背会歌词。
2.视唱给家人听。
沪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唱歌《银色的桦树林》《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唱歌《银色的桦树林》《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沪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材第五单元《银色的桦树林》,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首歌曲《银色的桦树林》和《在卡吉德洛森林里》。
这两首歌曲具有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简单的节奏。
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唱歌、跳舞和演奏乐器。
但在音乐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音准、节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银色的桦树林》和《在卡吉德洛森林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受森林的美丽和神秘,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欣赏等环节,让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掌握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等。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演唱《银色的桦树林》和《在卡吉德洛森林里》,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教学难点:音准、节奏的准确掌握,以及对歌曲情感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欣赏、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演示乐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银色的桦树林》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
2.教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从音高、节奏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3.学唱: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对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欣赏与讨论:教师播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歌曲,让学生聆听并比较两首歌曲的异同。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三年级上册《(演唱)在卡吉德洛森林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能用柔和轻快的歌声,诉说一个绿色环保的故事。
2.能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表演出歌曲,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并增加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顿音的演唱方式
2.反复记号和跳房子演唱
教学过程:
1. 上课准备
老师:“同学们好。
”学生:“你好,你好,杨老师你好。
”老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我们快乐的音乐课堂。
转眼间,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冬天正在悄悄来临,同学们你们冷不冷啊?那么,让我们先来跳一个热身操,大家还记不记得跳《身体音阶歌》呢?(记得!)好,那请所有同学们起立,我们一起来跳一跳吧。
”
2. 导入
老师:“同学们跳得真棒!下面啊,老师要跟你们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座古老的森林,在这座森林里有一股又清亮又甜美的泉水,每天都有无数的行人来到这座森林,他们有的乘车,有的骑马,有的步行而来,就为了喝一口这里的泉水。
有一天,来了一位美丽的小姑娘,打扮得非常漂亮,但是路上的泥土弄脏的她的小红鞋,她便把鞋子放进了泉水中清洗。
那么现在老师想问下大家:故事中的小姑娘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请同学们举手回答。
”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棒!这个小故事呀后来被一位作曲家写入了歌曲中,没错就是我们课本中的第九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第40页。
”
3. 老师:“现在,老师要请一个同学为大家读一下歌曲介绍,请你来。
”老。
《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能较好的把握歌曲三拍子的旋律特征。
2、能和同学合作,准确演唱歌曲中的二声部合唱。
3、能正确的划三拍子指挥图示,并能划拍唱谱。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情绪,表现歌曲意境。
教学难点:唱准二声部,体验美妙的和声。
教学过程: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课堂,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和我一起跟着音乐的节奏动起来吧!(横排牵手,左右晃身体,一小节一换)(完整第一段带词)二、体验感受三拍子节拍特点。
1、感受音乐情绪特点。
老师用口琴吹奏师:音乐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情绪怎样(雄壮有力、优美舒展、轻快活泼)师范唱齐唱部分—优美舒展。
师范唱合唱部分—轻快活泼。
请根据不同的情绪设计动作来表现。
(轻快活泼的地方用不同动作表现)2、学生横排两人一组面对面组合,自由设计动作要求体现三拍子特点。
感受情绪和节拍特点。
(完整第一段带词)三、歌曲学唱。
1、整体聆听歌曲,说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全曲完整)师:(全体坐下)我们来完整的听听这首歌曲,说说讲述了什么故事(-------------------------)讲叙教育意义。
介绍歌名。
2、合唱部分学习。
⑴合唱部分先分声部视唱和声音程。
(黑板板书)⑵合唱部分先做长音训练。
即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带柯达伊手势)介绍反复记号。
(黑板板书)⑶合唱部分长完整小节。
(黑板板书)师:合唱部分旋律轻巧、跳跃、采用了顿音和休止,仿佛在表现清澈的泉水从高处低落,需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师:齐唱部分旋律舒展、描绘出森林、泉水的美丽景色,需用轻柔、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表现,下面我们来学学齐唱部分3、加入齐唱部分。
先唱旋律,再唱词。
4、分段学唱歌词。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一首波兰民歌“--------”,感受到了清泉的美丽,也懂得了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外在美,更要做一个内在美的好学生。
《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教案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一首波兰民歌,3/4拍大调式,全曲旋律优美流畅,带有舞蹈性的节奏简单明快。
歌曲共有4段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森林、清泉、人群、漂亮的小姑娘,有如一幅优美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年龄段特点是音乐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力增强,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表演的愿望,聆听音乐时能持久地保持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
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我在教学中设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1、能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较好地把握歌曲三拍子的旋律特征。
3、在音乐活动之中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教学重点体会歌曲的情绪,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体验美妙的和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好,欢迎来到陈老师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音乐大森林。
听说在这个神奇的音乐大森林里有一湾神秘的清水泉,喝了那里的泉水以后会让人神清气爽!现在就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一起出发吧!1、第一次聆听歌曲(播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
①教师提问:这段音乐的旋律给大家怎样的感受?②学生交流感受2、第二次聆听歌曲。
①过渡:我们一起走人音乐中的森林,随着音乐的旋律表现你们想到的景物。
②播放歌曲旋律,学生表现想到的景物。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歌曲旋律连和断的变化,熟悉歌曲旋律.感受四三拍的韵律,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为表演作铺垫。
)二、趣味和声训练1、创设“回声游戏”的情境:同学们听过回声吗?谁来学一学回声是怎样的?2、做同音的“回声游戏”。
3、做不同音的“回声游戏”。
4、视唱和声音程。
(设计意图:从单音入手,先把声音唱平稳,把握好音准。
再进行三度的听琴构唱,循序渐进,降低难度。
)三、学习歌曲1、初听范唱。
①过渡:大家唱得可真美呀!这么动听的旋律讲述了森林里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请大家记住故事的内容②教师范唱后学生接唱师:③交流: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事?2、再听范唱。
新湘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之第九课在卡吉德洛森林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能用柔和轻快的歌声,叙说一个绿色环保的故事。
2、能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本课歌曲伴奏,能用节奏卡片组合多种不同的节奏短句。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课前准备:1、提眉练习:注意眉眼间的神韵及微笑的表情。
2、发声练习:1=F→D 2/4 53 42 1 —53 42 1 —(师)lu ya (生)lu yami ma mi ma要求:气息深入而平稳,声音柔和、圆润。
三、新歌教学。
1、故事导入。
在卡吉德洛古老的森林里,有一股清水泉,又清亮,又干净,又凉快,又甜美;每天有无数行人来到这古森林里,不管是步行的、骑马的、乘车的,都要把泉水饮,一天森林里来了一位汲水的小姑娘,打扮得又漂亮、又整齐、又大方,有一副好模样;可她发现自己漂亮皮鞋弄脏了,就放在泉水边去洗,洗干净了自己的鞋子,却弄脏了清水泉,使别人不能饮,这样的孩子就不算好孩子,后来这个故事就改编了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唱。
2、听范唱,找特点,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印象。
3、随琴轻唱歌谱2~3遍,提醒学生注意顿音记号、反复跳越记号等。
4、分组读歌词。
5、带歌词演唱1~2遍。
6、师生讨论分析歌曲的艺术性。
7、根据歌曲的艺术处理,全班学生再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感受其不同的效果。
四、通过歌曲进行绿色环保教育,明白美好的大自然要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去爱护的道理。
1、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遇到过与歌曲相近的事情。
2、让个别学生讲几个关于绿色环保的小故事。
3、师生点评。
五、歌曲创编。
1、选择一个小故事,根据故事大意进行歌词大改编。
2、师生一起讨论、切磋、确定最佳作品。
3、演唱由全班合作创作的歌曲。
六、老师小结,结束课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