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临床寄生虫学检验

  • 格式:docx
  • 大小:55.92 KB
  • 文档页数:1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虫

一、形态

(一)成虫:

1、圆柱形,不分节,两侧对称,雄虫多较雌虫小,尾端向腹面卷曲•

2、原体腔(protocoele)或假体腔:无上皮细胞

3、体壁:由角皮层、皮下层、纵肌层组成

4、消化系统:消化道完整,组成:口孔、口腔、咽管、肠、肛门;消化腺

5、雌雄异体;生殖系统:雄虫的,单管型;雌虫的,多为双管型

(二)虫卵:

卵圆形,无卵盖

卵壳:由外向内为卵黄膜(受精膜)、壳质层、脂层或蛔甙层

二、生活史

1、基本发育阶段:卵、幼虫、成虫

幼虫发育需4次蜕皮(molting)、移行

2、生活史类型:

(1)生物源性线虫(间接型):需中间宿主

幼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以组织线虫为主,如:丝虫

(2)土源性线虫(直接型):不需中间宿主

以肠道线虫为主:卵产生后不久即具感染力,如晓虫;卵在外界发育至感染期虫卵,如蛔虫、鞭虫;卵在外界孵出幼虫并发育至感染期幼虫,如钩虫似蚓蛔线虫(蛔虫):最大的肠道线虫

一、形态:

1•成虫:圆柱形,似蚯蚓,活时呈粉红色,死后为灰白色;体表具细横纹,两侧有侧线;头周可见品字形唇瓣;生殖系统:雌性为双管型,雄性为单管型,尾端向腹面弯曲,交合刺一对

2.虫卵

受精卵:短椭圆形,棕黄色,卵壳厚,外被波浪状的蛋白质膜,向内依次为受精膜、壳质层、蛔甙层,卵壳内有一个椭圆形的卵细胞。

未受精卵:长椭圆形,卵壳蛋白质膜较薄,卵壳内含大小不等的卵黄颗粒,也称屈光颗粒。

感染期虫卵: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而形成幼虫盘曲在壳内

二、生活史(直接型,不需要中间宿主)

成虫T虫卵T感染性虫卵T幼虫T(小肠小肠壁静脉或淋巴管T肝T右心T肺T气管T咽喉T胃T小肠)成虫

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经口感染唯一终宿主:人寄生部位:人小肠

蛔虫寿命:一年离体阶段与途径:卵、成虫随粪便排出受精蛔虫卵在外界适宜环境发育

3周为感染期卵

三、致病(幼虫移行和成虫寄生)

1•幼虫①蛔虫性哮喘或蛔蚴性肺炎②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③异位寄生

2•成虫(主要致病阶段)

①掠夺营养、破坏肠粘膜,消化道功能障碍

②并发症:(钻孔习性):胆道蛔虫症、蛔虫阑尾炎、肠穿孔、肠梗阻、肝蛔虫病

③超敏反应(igE):荨麻疹、皮肤瘙痒、蛔虫中毒性脑炎

四、实验诊断:⑴病原学诊断依据是粪便中查出虫卵或虫体

1、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一张80%,三张95%

2、饱和盐水浮聚法

3、沉淀法

⑵痰中查蛔蚴

五、流行

1 •世界性流行,主要流行于温暖、潮湿、卫生条件差的地区、

2•传染源:粪中含受精蛔虫卵的人

3•蛔虫病流行广泛的原因:①产卵量大②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蛔甙层)③生活史简单④感染方式多样、简

单,极易传播⑤不良的卫生习惯、不完善的卫生设施⑥未经处理的人类粪便

六、防治原则:

1、查治传染源(病人、带虫者):阿苯哒唑、甲苯咪唑、伊维菌素等;

2、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加强预防工作

3、加强粪便管理、管好水源

1•形态:成虫:形似马鞭,尾端钝圆,雄虫向腹面环状卷曲,生殖系统均为单管型虫卵:纺锤形,黄褐色,卵壳较厚,两端各有一个透明盖塞(非卵盖)

2、生活史:①成虫寄生部位:盲肠(定居于肠壁),亦可在结肠、直肠、回肠

②感染期:感染期虫卵(粪便内新鲜虫卵没有感染性,需在泥土中发育3-5周)

③幼虫直接在肠道中发育为成虫④感染途径:经口⑤无体内移行过程

3、致病:机械性损伤、分泌物刺激、虫体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可使肠壁粘膜组织充血、水肿、出血等慢性炎症,严重者可致贫血或直肠脱落

4、诊断:①粪检查虫卵: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沉淀集卵法、饱和盐水浮聚法

②虫卵小,易漏检得阴性结果是应连续检查3张涂片

5、防治:甲苯咪唑、阿苯哒唑,需反复治疗

一. 形态:

1.成虫:细小,乳白色,线头状;头端膨大(头翼);口周具3个小唇瓣;咽管末端形成食道球;雄虫:后端卷曲“ 6”字形;单管型雌虫:长纺缍形,尾尖直;双管型

2.虫卵:无色透明,不对称三角、D形,一侧凸出,一侧较平;卵壳由外向内:蛋白质膜、壳质层、脂层;卵

内:含蝌蚪期胚胎

二. 生活史:

1.寄生部位:盲肠、结肠、回肠下段2、感染途径:肛门--手—口途径、接触或吸入、自身重复感染(逆行)

3.感染期:感染期卵

4.雌虫在交配后,夜间肛门括约肌松驰时爬至肛周产卵(雌雄虫交配后,雄虫很快死亡)

5.受精卵发育至感染期卵仅需6小时

6.终末(唯一)宿主:人

7.成虫寿命短(2〜4周)

三. 致病:

1.雌虫特殊产卵习性:肛门瘙痒及炎症失眠、烦躁、消瘦、惊厥等

2.异位寄生:阑尾炎、泌尿生殖系统和盆腔的慢性炎症和肉芽肿

3.局部肠黏膜的损伤:消化功能紊乱

四. 诊断:午夜肛周查成虫;晨起便前查虫卵(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法)

五. 流行特点:世界性分布,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于成人,国内感染率高低不一

六. 防治

1、防止再感染

2、驱虫:阿苯哒唑、甲苯哒唑、三苯双脒或生理盐水灌肠

3、肛周涂晓虫膏

形态:

1.成虫:活时呈粉红色,死后为灰白色。雌虫:尾端呈圆锥状;雄虫:尾端膨大成交合伞,由2个对称的侧

2•虫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薄,刚排出虫体的的虫卵内含 4 —8细胞

3•幼虫:杆状蚴:体壁透明,前端钝圆,后端尖细,有口孔丝状蚴(感染期蚴):体表具鞘膜,口孔封闭,具有口矛,穿刺作用。

二、生活史

成虫T虫卵T杆状蚴T丝状蚴真皮的血管、淋巴管T右心T肺T气管T咽喉部T胃T小肠成虫

1•寄生部位:小肠(成虫借口囊内钩齿或板齿咬附于肠粘膜,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 2.感染

阶段:丝状蚴3.感染方式:皮肤、黏膜或口腔,胎盘

4•幼虫的迁延移行:人体经皮肤感染十二指肠钩虫后,部分幼虫在组织中,发育暂停或迟缓,经过一段时间

后,才到达小肠发育为成虫(可达250多天)的现象

5.转续宿主:猪、兔、小牛、小羊

三、致病(成虫致病为主)

钩虫病:既有钩虫感染,又有临床症状和体征。

钩虫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三个时期,即由幼虫引起皮肤(或黏膜)侵袭期、肺部移行期和成虫在肠道寄生期(此期危害最严重)。

幼虫:

1•钩蚴性皮炎(粪毒/着土疹):烧灼、针刺感、瘙痒、丘疹、水泡、继发细菌感染形成脓疱等

2•全身变态反应及呼吸道症状:钩蚴性肺炎(出血性)咳嗽、咯血、发热,大量感染可致钩虫性哮喘成虫:

1.贫血(钩虫最严重的致病作用)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a.吸血:以钩齿或板齿咬附肠黏膜吸血。 b.渗血:钩虫吸血时,头腺分泌抗凝素,使伤口血液不易凝固。自咬附部位黏膜伤口渗出的血液量与吸血量大致相当。

c.虫体不断更换咬附部位:原伤口在凝血前仍可继续渗出少量血液。

d.虫体活动造成组织、血管的损伤,也可

引起血液的流失。】

2.消化道功能紊乱:黑便、柏油便、血便

3.异嗜症:与缺铁有关

4.婴儿钩虫病:发病年龄5-12个月

5.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全身变态反应的一个表现

四、实验诊断(依据是粪便检查钩虫卵或孵化出钩蚴)

1、直接涂片法

2、饱和盐水漂浮法

3、钩蚴培养法

4、痰查幼虫

五、流行

1、传染源:患者、带虫者

2、人粪施肥,旱地作物,手足接触土壤

3、易感季节:夏、秋清晨露水未干,久雨初晴,久晴初雨

4、世界性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广泛。

六、防治:综合防治

1、驱虫治疗:阿苯哒唑、甲苯哒唑

2、纠正贫血:铁剂(补充VitC、铁、蛋白)

3、个人防护

4、粪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