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全国政协主席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八大民主党派简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由原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所创建,是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事业的政党。
主要创始人为宋庆龄、何香凝、李济深。
一、历史轨迹1945年和1946年以国民党民主派人士为基本骨干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和“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分别在重庆和广州成立。
1947年11月,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联合代表会议在香港举行。
1948年1月1日,会议宣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推举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何香凝、冯玉祥等入选中央领导机构。
1949年,李济深、何香凝、柳亚子等人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共同纲领》的制定,参与选举中央人民政府。
宋庆龄、李济深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谭平山、朱学范、傅作义、李德全、何香凝分别任政府部委的部长和主任。
1949年11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决定将民革、民联、民促和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统一为一个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联、民促宣告结束)。
统一后的民革分别于1956年、1958年、1979年、1983年、1988年、1992年、1997年召开了第三、四、五、六、七、八、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历届主席为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王昆仑、屈武、朱学范、侯镜如、李沛瑶;现任主席何鲁丽。
二、今日民革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民革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积极拥护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动员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大业努力奋斗,谒诚奉献。
民革发展成员,是以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以及其他人士为对象,着重吸收其中有代表性的中上层人士和中高级知识分子。
目前,除台湾、西藏外,民革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现有党员六万余人。
中国侨联历任领导名单中的人物介绍中国侨联历任领导名单中的人物介绍一、背景介绍中国侨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性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政府主管的侨务部门,负责统一领导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工作。
中国侨联的历任领导在侨务工作和对外交往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维护和促进海外侨胞的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历任领导名单1. 陈毅陈毅,原名陈友仁,江苏常州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元帅之一,中国工农英雄的一个杰出领导人。
在政治上长期担任重要职务,曾任中国侨联主席、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2. 赵朴初赵朴初,山东滕州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与毛泽东同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曾任中国侨联主席,为海外侨胞的利益和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3. 丘逢甲丘逢甲,江苏常熟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国侨联主席,致力于维护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促进海外侨胞与祖国的联系与交流。
4. 丁国琦丁国琦,湖南宁乡人,中国侨联原主席,长期从事侨务工作,为维护海外侨胞的权益和促进侨务工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侨务专家”。
5. 李嘉李嘉,河北邯郸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担任中国侨联主席,积极推动侨务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为海外侨胞的利益和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努力。
三、个人观点中国侨联的历任领导在侨务工作和对外交往方面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为维护和促进海外侨胞的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领导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积极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彰显了中国在全球侨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希望未来中国侨联能够继承和发扬前任领导的优良传统,更好地服务海外侨胞,推动侨务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侨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性统一战线组织,负责统一领导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工作,是中国政府主管的侨务部门。
中国侨联的历任领导在侨务工作和对外交往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维护和促进海外侨胞的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代会党代会,顾名思义,就是党的代表大会,如果是全国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按照党章规定,目前为五年一届,现在是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
人代会是每年都要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
但党代会不是每年都开全国代表大会。
通常党代会会每年召开一次中央委员会议,比如今年刚的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称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但中央委员会每年都会开,而且有时一年会开不止一次,时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目前来说,通常在五年内会开六次。
全国人民代表五年为一届任期,从1954年至今。
每一届基本每一年召开一次大会,只有十年动乱那会儿例外点。
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届的第四年了,所以今年的人大会议叫十届四次会议。
政协的类推。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03年3月5日~2003年3月18日)第二次会议(2004年3月5日~2004年3月14日)第三次会议(2005年3月5日~2005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98年3月5日~19日)第二次会议(1999年3月5日~16日)第三次会议(2000年3月5日~16日)第四次会议(2001年3月5日~15日)第五次会议(2002年3月5日~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93年3月15日~31日)第二次会议(1994年3月10日~22日)第三次会议(1995年3月5日~18日)第四次会议(1996年3月5日~17日)第五次会议(1997年3月1日~1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88年3月25日~4月13日)第二次会议(1989年3月20日~4月4日)第三次会议(1990年3月20日~4月4日)第四次会议(1991年3月25日~4月9日)第五次会议(1992年3月20日~4月3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83年6月6日~21日)第二次会议(1984年5月15日~31日)第三次会议(1985年3月27日~4月10日)第四次会议(1986年3月25日~4月12日)第五次会议(1987年3月25日~4月1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78年2月26日~3月5日)第二次会议(1979年6月18日~7月1日)第三次会议(1980年8月30日~9月10日)第四次会议(1981年11月30日~12月13日)第五次会议(1982年11月26日~12月10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75年1月13日~17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64年12月21日~1965年1月4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9年4月18日~28日)第二次会议(1960年3月30日~4月10日)第三次会议(1962年3月27日~4月16日)第四次会议(1963年11月17日~12月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28日)第二次会议(1955年7月5日~30日)第三次会议(1956年6月15日~30日)第四次会议(1957年6月26日~7月15日)第五次会议(1958年2月1日~11日)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黄冈名人分以下几类:1、政治方面有:有2人担任过国家主席,1人担任过国家副主席,1人担任过全国政协主席,3人担任过人大副委员长,6人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2人担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30人担任过历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其中6个政治局委员、3个常委、2个副主席),300多人担任过省、部、军级领导职务。
在中共一大13名代表中有3人是黄冈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陈潭秋、李先念、林育南、张浩等。
2、军事方面有:在中共中央军委1989年确定的33位军事家中,有3位是黄冈人,他们是李先念、王树声、林彪。
在1965年前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黄冈市共有101人,其中元帅1人,大将1人,上将8人,中将17人,少将76人(后划入新县、大悟、金寨地界的19人尚未计算在内),其中红安县的将军人数在全国所有县中名列处二,故有“将军县”之称。
3、科学方面有:毕升、李时珍、李四光、彭恒武。
4、科举名人有:刘子壮、陈沆、胡明庶、帅承瀛、陈銮、金德嘉。
5、禅宗祖师有:道信、弘忍。
6、方志学家有:王葆心。
7、文坛巨星有:闻一多、叶君健、胡风、冯文炳、秦兆阳、黄侃、殷海光。
8、新闻巨子有:詹大悲、郭超人。
9、戏曲巨擘有:余三胜、余紫云、余叔岩、邢秀娘、方掬芬。
10、哲学大师:熊十力、汤用彤、徐复观。
11、医学名家:万密斋、庞安时、杨济泰。
12、客籍名人:杜牧、王禹偁、苏轼。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毕升北宋活字印刷伟大发明家,发明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
陈潭秋(1896--1943),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董必武(1886年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国家主席,曾经任教于黄冈中学前身,创立武汉中学,在延安期间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临时中央政府最高法院院长,建国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政法委员会主任,国家副主席,代国家主席)李先念(1909年生,,曾任国务院副总理,财政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政协主席。
人大政协会议内容【篇一:关于党的会议、人大会议、政协会议等的一些知识】3.“届”:用于定期的会议,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5年。
但由于政治运动等原因,九大直到1969年才召开,而十大、十一大均比党章规定提前一年召开,到了1982年的十二大及以后各次党代会,才真正按“八大”确定的党章的规定,5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我们将某次党代会的中央委员会议称为“几届几中全会”。
党代会、人代会有什么区别?我们常说的“人代会”的全称应该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任务是选举产生新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领导班子集体以及新一届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班子集体,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工作报告,确定未来五年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
党代表大会、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成员有什么区别?党代表大会的主要成员是一些在党内工作表现出色资历较老的代表党员、大会一般是处理和解决党内的重要问题和事件及选举等等;全国人大的主要成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农民先进个人、都是最基层的人民群众、大会一般都是解决国民经济、教育等等方面的问题;政治会议的主要成员是来自全国不同性质各党派的先进成员、会议一般是主要讨论国内政治问题、如何处理各党派之间和无党派人员的关系、如何处理民众文化物质矛盾。
党的会议、人大会议、政协会议有什么区别?一、党的会议1、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代表大会5年召开一次(简称:党的十六大,解释: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简称:中央全会。
(简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解释: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二、人大会议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会议是五年一届,每年有一次会议,一般在3月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简称: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开的第三次会)2、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简称: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解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的人大常委会委员开的第22次会)三、政协会议政协会议也是五年一届,一般在全国人大开幕前2天先期开幕。
香港历任特首第一任:董建华(1997.07-2002.07)第二任:董建华(2002.07-2005.06)董建华,男,汉族,1937年5月生,浙江舟山人,英国利物浦大学毕业,大学学历。
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47年随全家迁居香港1960年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获海事工程理学士学位。
其后,在美国通用有限公司及家族公司任职1969年返港参与家族集团生意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92年被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新华社香港分社聘为首批港事顾问,港英政府行政局议员(1992.10)1995年全国人大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1996—2002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1997.07就职)2002—200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任行政长官(2002.07就职)2005—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第二任继任:曾荫权(2005.06-2007.06.30)第三任:曾荫权(2007.07.07-2012.06.30)曾荫权,男,1944年10月生于香港。
1964年香港华仁书院预科毕业。
198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公共行政硕士学位。
1967年加入港英政府,先后任多个重要职位,工作范围主要涉及财政、贸易等。
1997年7月1日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位财政司司长。
2001年5月任政务司司长。
2005年3月12日,按照香港基本法的规定,以政务司司长身份出任署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
2005年6月,在香港特区第二任行政长官补选中当选,并获国务院任命,任期至2007年6月30日。
2007年3月25日,在香港特区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中当选。
2007年4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490号令,任命曾荫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任期自2007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
曾荫权曾获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经查,苏荣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个人擅自改变组织决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干部选拔任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滥用职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未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对江西省出现的严重腐败问题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苏荣的上述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违法,其中受贿、滥用职权问题涉嫌犯罪。
苏荣身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无视党的政治规矩,严重违反组织纪律,大肆卖官鬻爵,带坏了干部队伍,败坏了社会风气;自身严重腐败,并支持、纵容亲属利用其特殊身份擅权干政,谋取巨额非法利益,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活,损害了当地政治生态,性质极其严重,影响十分恶劣。
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并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决定给予苏荣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线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苏荣简历:1968-1974年吉林省白城市洮安县那金公社新力大队会计、党支部副书记1974-1975年吉林省洮安县那金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1975-1980年吉林省洮安县委常委,那金公社党委书记、岭下公社党委书记1980-1983年吉林省洮安县委副书记(其间:1980.09-1981.01农业部干部培训班沈阳农学院班学习;1982.03-1983.01吉林省委党校党政干部培训班学习)1983-1984年吉林省白城地委委员、扶余县委书记1984-1985年吉林省委党校党政干部培训班学习1985-1987年吉林省白城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87-1988年吉林省白城地委书记、行署专员1988-1989年吉林省白城地委书记1989-1990年吉林省四平市委书记1990-1992年吉林省四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1992-1995年吉林省委常委、秘书长(其间:1994.03-1994.05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1995-1996年吉林省委常委、延边自治州委书记1996-1998年吉林省委副书记、延边自治州委书记(1994-1997年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系世界经济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2001年吉林省委副书记2001-2002年青海省委书记2002-2003年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其间:2003.03-2003.05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03-2004年甘肃省委书记2004-2006年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06-2007年中央党校副校长(正部长级)2007-2008年江西省委书记2008-2013年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13年3月-2013年3月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13年3月-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中国历届领导人的夫人在毛泽东最困难的时期,贺子珍始终伴随着他,帮助他走出人生与革命事业的低谷。
贺子珍与毛泽东共同生活的10年中,共生育子女6人,除娇娇外其余全部丢失或夭折。
后来,延安成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抗日圣地。
国内外各种人物纷至沓来。
毛泽东特别繁忙,回家后也顾不上贺子珍,这使贺子珍感到空寂、苦恼、烦躁。
华国锋于2008年8月2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妻子:韩芝俊,1931年生,山西五台县人。
1949年1月和华国锋结婚。
1949年与时任中共晋中地区委宣传部部长的华国锋结婚,当时韩芝俊为晋中地区妇女干部。
1975年,韩芝俊出任中国轻工业进出口公司政治部主任,1980年离休。
两人婚後育有四名子女。
长子苏华,原空军某部任职,现已退休。
小儿子苏斌,是北京卫戍区干部,也已退休。
大女儿:苏玲,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现任中国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党委常委、工会主席。
小女儿苏莉,是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干部,在华国锋生前担任他的生活秘书。
华国锋原名苏铸,故子女们随其原姓。
刘少奇率领中共工委途经晋绥,曾见过王光美等工作队队员一面,但是没有故事。
连续三次婚姻挫折,使得刘少奇在这方面心灰意冷,解放战争一泻千里的大发展也使得他没有片刻闲暇。
他的胃病在这个时期日益严重,人消瘦得非常厉害,以至千里之外,转战陕北的毛泽东,都不得不经常通过电报,关心、询问刘少奇的体重、胖瘦问题。
李昭是1952年初秋随胡耀邦从川北调到北京来的,开始在全国总工会工作,1953年初调任北京国棉一厂副厂长。
这是一个刚刚建设起来的全新纺织厂,有5万纱锭、3000多名工人。
32岁的李昭梳着两根粗大的齐胸辫子,身着列宁装、足蹬布鞋前来报到上班。
刚进厂的时候,她把两根大辫子盘在头上,带一顶八角帽,一副老干部的样子。
到纺织厂不久,李昭发现纺织厂以进入织布和纺纱车间的女性有严格的不得垂长发的规定,她就将两根辫子剪掉了,变成了垂耳短发。
她深入地钻研纺织业务,逐渐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历届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名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 (2003年3月— )
主席:贾庆林 (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副主席:王忠禹、廖 晖、刘延东(女)、阿沛·阿旺晋美(藏族)、巴 金、帕巴拉·格
列朗杰(藏族)、李贵鲜、张思卿、丁光训、霍英东、马万祺、白立忱(回族)、罗豪才、
张克辉、周铁农、郝建秀(女)、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维吾尔族)、徐匡迪、
李兆焯(壮族)、黄孟复、 王选、张怀西、李 蒙
(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1998年3月— 2003年3月)
主席:李瑞环(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副主席:叶选平 、杨汝岱、 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藏族)、 巴 金、 钱伟长、
任建新、 宋健、 李贵鲜、张思卿、 钱正英(女)、 王文元、丁光训、 孙孚凌、 霍英东、
马万祺、 朱光亚、 万国权、胡启立、 陈锦华、 赵南起 (朝鲜族)、毛致用、 白立忱(回
族)、 经叔平、罗豪才、 张克辉、 周铁农
赵朴初(逝世)、 安子介(逝世)、 卢嘉锡 (逝世)、陈俊生(逝世)
(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1993年3月—1998年3月)
主席:李瑞环(1993年3月第八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副主席: 叶选平 、吴学谦、 杨汝岱、 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藏族)、赛福鼎·艾
则孜(维吾尔族)、洪学智、杨静仁(回族)、邓兆祥、 赵朴初、巴 金 、刘靖基(已故)、 钱
学森、 钱伟长、胡绳(已故)、 钱正英 (女)、苏步青、 丁光训、董寅初、 孙孚凌、 安
子介霍英东、 马万祺
周培源(已故)、侯镜如(已故)
(1993年3月第八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朱光亚、 万国权(1994年3月第八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增选)
何鲁丽(女)(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增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1988年4月—1993年3月)
主席:李先念(已故)(1988年4月10日第七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出)
副主席:王任重(已故)、阎明复(辞)、方 毅、谷 牧、杨静仁(回族)、康克清
(女)(已故)、 帕巴拉·格列朗杰 (藏族)、胡子昂 (已故)、钱昌照(已故)、周培
源、缪云台(已故)、王光英 、邓兆祥、 赵朴初、屈 武(已故)、巴 金、马文瑞、刘
靖基、王恩茂钱学森、钱伟长、胡 绳、孙晓村(已故)、程思远、 卢嘉锡、 钱正英(女)、
苏步青 司马义·艾买提(维吾尔族)
(1988年4月10日第七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出)
侯镜如、 丁光训(1989年3月27日第七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增选)
洪学智(1990年3月29日第七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增选)
叶选平(1991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增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1983年6月—1988年4月)
主席:邓颖超(女)(1983年6月17日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副主席:杨静仁、刘澜涛、陆定一、程子华、康克清(女)、季方、庄希泉、帕巴拉·格
列朗杰、胡子昂、王昆仑、钱昌照、董其武 陶峙岳、周叔弢、杨成武、肖 华、陈再道、
吕正操、周建人、周培源、包尔汉、缪云台、 王光英、邓兆祥、费孝通、赵朴初 、叶圣陶、
屈 武、 巴 金
(1983年6月17日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马文瑞、茅以升、刘靖基(1984年5月26日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增选)
华罗庚(1985年4月8日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增选)
王恩茂、 钱学森、雷洁琼(女)(1986年4月11日第六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
增选)
汪 锋、钱伟长(1987年4月8日第六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增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1978年3月—1983年6月)
主席:邓小平(1978年3月8日第五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
副主席:乌兰夫、韦国清(免)、彭 冲(免)、赵紫阳(免)、郭沫若、宋任穷(免)、
沈雁冰、许德珩、欧阳钦、史 良(女)、朱蕴山、康克清(女)、季 方、王首道、杨静
仁(免)、张 冲、帕巴拉·格列朗杰、周建人、庄希泉、胡子昂、荣毅仁、童第周
(1978年3月8日第五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
刘澜涛、陆定一、李维汉、胡愈之、王昆仑、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免)
(1979年7月2日第五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增选)
何长工、肖 克、程子华、杨秀峰、沙千里、包尔汉(维吾尔族)、周培源、钱昌照
(1980年9月12日第五届全国政协第三次会议增选)
刘 斐、董其武(1981年12月14日第五届全国政协第四次会议增选)
注:1980年9月12日政协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韦国清、彭冲、赵紫阳、
宋任穷、杨静仁因担任其他领导职务,不再兼任政协副主席、常委、委员;班禅额尔德尼·却
吉坚赞已担任其他领导职务,不再兼任政协副主席职务,但保留其政协常委、委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1965年1月—1978年3月)
名誉主席:毛泽东(1965年1月5日第四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主席:周恩来(1965年1月5日第四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副主席:彭 真、陈 毅、叶剑英、黄炎培、陈叔通、刘澜涛、宋任穷、徐 冰、高崇
民、蔡廷锴、韦国清、邓子恢、李四光、傅作义、滕代远 谢觉哉 沈雁冰 李烛尘 帕巴拉·格
列朗杰 许德珩、李德全(女)、马叙伦
(1965年1月5日第四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常务副主席:徐 冰、陈叔通、高崇民
(1965年3月18日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1959年4月—1965年1月)
名誉主席:毛泽东(1959年4月29日第三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主席:周恩来(1959年4月29日第三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副主席:彭 真、李济深、郭沫若、沈钧儒、黄炎培、李维汉、李四光、陈叔通、陈嘉
庚、包尔汉、陈 毅、康 生、 帕巴拉·格列朗杰、 阿沛·阿旺晋美
(1959年4月29日第三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何香凝(女)(1960年4月11日第三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补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1954年12月—1959年4月)
名誉主席:毛泽东(1954年12月25日第二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主席:周恩来(1954年12月25日第二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副主席:宋庆龄(女)、 董必武 、李济深、张 澜、郭沫若、 彭 真、沈钧儒、黄
炎培、何香凝(女)、李维汉、李四光、陈叔通、章伯钧 陈嘉庚、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
赞
包尔汉(1954年12月25日第二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1949年9月—1954年12月)
主席:毛泽东(1949年10月9日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
副主席:周恩来 、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
(1949年10月9日第一届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