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67.10 KB
- 文档页数:2
东北小龙虾养殖方法和环境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开展小龙虾养殖。
以下是关于东北小龙虾养殖的方法和环境要求,供养殖户参考。
一、养殖环境1.水源:选择水质清澈、无污染的河流、湖泊或地下水作为养殖水源。
水源要求pH值在6.5-8.5之间,溶解氧在4mg/L以上。
2.池塘:池塘面积根据养殖规模而定,一般以1-5亩为宜。
池塘深度1.5-2米,池底平坦,无杂草,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
3.防逃设施:池塘四周需设置防逃网,网高0.6-1米,网目大小以小龙虾不能逃逸为宜。
4.水草:池塘内种植适量的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面积占池塘面积的30%-50%。
二、养殖方法1.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一般每亩放养规格为2-4厘米的小龙虾苗种5-10万尾。
2.饲料投喂:小龙虾饲料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如小鱼、小虾、螺蚌肉等,辅以植物性饵料。
投喂量根据小龙虾的生长情况、天气、水温等因素进行调整。
3.水质管理:保持池塘水质清新,定期换水,每次换水量为池塘水体的1/3。
同时,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降低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4.日常管理:每天巡查池塘,观察小龙虾的生长情况、摄食情况以及水质变化。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5.病害防治:小龙虾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加强水质管理,保持养殖环境稳定。
发现病虫害,及时采用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治疗。
三、收获与销售1.收获:小龙虾养殖4-6个月,个体达到20克以上时,可进行收获。
采用地笼或拉网等方式捕捞。
2.销售:根据市场需求,将小龙虾分级、分规格进行销售。
可通过批发市场、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销售。
北方小龙虾养殖方法和环境
北方小龙虾养殖的方法和环境如下:
1. 水质环境:北方小龙虾对水质要求较高,适宜的水质条件是水温在20-25℃,PH值为7-8,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含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
2. 池塘建设:选择适宜的池塘建设地点,池塘底部需要保持平整,沿边要有一定坡度以便排水。
同时,池塘要有足够的深度以供小龙虾活动。
3. 池塘管理:定期测定水质指标,保持水质稳定。
定期清理水生植物和池底杂物,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4. 种苗选取:选择健康活跃的小龙虾种苗,并在引种前进行一定的检疫和消毒处理。
5. 饲料投喂:喂食北方小龙虾适宜的饲料,如优质鱼粉、蚯蚓等。
饲料的投放量需要根据龙虾的生长情况和水质状况进行调整。
6. 温度控制:北方小龙虾生长需要适宜的水温,可以通过加温设备或遮阴来调节水温,尤其是在寒冷季节。
7.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龙虾健康状况,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定期清理池塘。
8. 收获和养殖循环:根据龙虾的生长情况,定期进行龙虾的分级和收获。
同时要注意养殖循环,避免养殖压力过大。
需要说明的是,北方小龙虾养殖的方法和环境因地区和实际情况而异,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操作要根据当地实际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莲藕塘里能养龙虾收益怎么样:藕池套养小龙虾方法及注意事项龙虾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水产,其草食习性也使得其成为一种相对绿色、健康的食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养殖龙虾的市场需求也日益上升。
本文将介绍在莲藕塘里进行龙虾养殖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探讨其收益情况。
莲藕塘里能养龙虾吗?莲藕塘原本多用于种植莲藕,如果要在莲藕塘里进行龙虾养殖,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水质龙虾需要清洁的水质环境。
如果水质较差,龙虾很容易生病死亡。
要确保莲藕塘的水质达到一定标准,同时定期检测水质,避免水质污染。
2.投喂龙虾是杂食性动物,需要全面均衡的饲料。
要选择专业的饲料,根据龙虾的生长阶段和数量进行投喂。
同时,要保证饲料摄入量合理,过多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3.生态环境莲藕塘在龙虾养殖过程中可以发挥较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但是需要注意维护生态环境。
要保持水中氧气充足,同时避免塘底泥沙淤积。
如果以上因素得到合理控制,莲藕塘里是可以进行龙虾养殖的。
藕池套养小龙虾方法在莲藕塘里进行龙虾养殖,可以采取藕池套养小龙虾的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1.选址要选择水质清洁、水深适中的藕池作为养殖水源。
同时,要考虑周边环境,避免临近的污染源或者农药农药残留影响水质,从而影响龙虾生长。
2.种苗在选择好的藕池中放入种苗小龙虾。
建议提前进行必要的龙虾繁殖技术学习,掌握科学的种苗选育方法。
3.投喂在种苗放入藕池后,需要确保充足的投喂,这与养殖龙虾的其他方式基本相同,要根据龙虾发育的阶段和数量进行饲喂,同时还要考虑龙虾生长环境的差异。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耐心掌握龙虾饮食技巧,以便为种苗提供以下必要营养:•明胶蛋白•沙虫•水蚤等人工饮食4.注意事项•控制养殖密度:藕池作为养虾的环境,龙虾的数量不可以过多。
一来会影响养殖池的水质,二来也不利于小龙虾的生长。
合理的养殖密度控制可以提高小龙虾的养殖效益。
•水质管理: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水质良好,防止水变脏。
谈小龙虾沟渠生态养殖技术小龙虾是近年来在中国迅速兴起的一种水生物养殖产业,其既有经济效益也具有生态价值。
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渐扩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沟渠生态养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沟渠生态养殖的意义、技术要点、环境效益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来详细探讨小龙虾沟渠生态养殖技术。
一、沟渠生态养殖的意义小龙虾沟渠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将小龙虾养殖与沟渠生态相结合的方式。
沟渠作为一种自然水体,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能够提供适宜的水质和丰富的食物来源,为小龙虾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比于传统的池塘养殖方式,沟渠生态养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分散养殖:沟渠生态养殖能够将养殖区域分散到不同的沟渠中,降低了养殖密度,避免了水体过度负荷而导致的水质污染。
2. 利用水源:沟渠作为自然水体,不需要额外的投入来供给水源,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
3. 提高养殖效益:沟渠生态养殖能够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对小龙虾的养殖效益有着显著的提高。
4. 增加生态价值:沟渠生态养殖是一种“与自然共生”的养殖方式,能够提高养殖区域的生态环境,增加生态价值。
二、沟渠生态养殖技术要点1. 沟渠选址:选择适宜的沟渠作为养殖区域,沟渠应具备较好的水源补给条件和适宜的水质。
2. 改造调整:对选定的沟渠进行改造调整,确定合适的养殖区域大小和布局,增设必要的渗水井和水体流动设施,以保证水体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3. 水质管理:严格控制沟渠水质,定期监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清洁,避免过度肥沃和水体富营养化。
4. 入渠筛选:在养殖前对小龙虾群体进行筛选,将适宜的个体选入沟渠,确保入渠个体的健康和生长潜力。
5. 饲养管理:合理设计和配置沟渠养殖系统,提供适宜的饲料和养殖环境,对小龙虾进行定期投喂和监测,确保其养殖效益。
6. 疾病防控:定期检查和监测沟渠养殖系统中的疾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证小龙虾养殖的健康和稳定。
三、沟渠生态养殖的环境效益1. 水环境改善:沟渠生态养殖能够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改善水质环境,促进水体自净能力的提高。
藕塘小龙虾养殖技术随着人们对美味小龙虾的喜爱,小龙虾养殖业成为了一个热门的产业。
在各类养殖方式中,藕塘小龙虾养殖技术因其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势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青睐。
一、选址准备选择一个适宜的藕塘作为养殖场地是开展藕塘小龙虾养殖的首要步骤。
藕塘的水质要求清澈,富含丰富的有机物和适宜的氧气含量。
同时,藕塘周边环境要干净整洁,没有污染源。
此外,养殖场地应该有一定的规模,以便于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产量。
二、池塘清理在选址完成后,需要对藕塘进行清理工作。
首先,清理水生植物和杂草,以免对龙虾的生长造成影响。
其次,清理淤泥和废弃物,保持水质的清洁。
最后,对池塘进行修整,加固池塘边缘,保证池塘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三、饲料投喂饲料投喂是藕塘小龙虾养殖的关键环节。
小龙虾的饲料主要有鱼饵、肉饵和蔬菜饵料。
其中,鱼饵是主要的饲料来源,可以选择鲤鱼、鲫鱼等常见淡水鱼类作为饵料。
肉饵可以选择猪肉、鸡肉等肉类作为饵料。
蔬菜饵料可以选择萝卜、青菜等蔬菜作为饵料。
饲料投喂的时间一般为早晚两次,每次投喂的量要适量,避免浪费和水质污染。
四、水质管理藕塘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水质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有利于龙虾的生长和养殖效果的提高。
水质管理包括控制水温、调节水质pH值、保持水体氧气含量等。
在夏季高温时,可以通过增加水体的换水量或者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来降低水温。
同时,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氨氮含量、溶解氧含量等,及时调节和处理。
五、疾病防治在藕塘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
常见的龙虾疾病有白细胞病、黄色病、烂腹病等。
为了防治疾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定期清理池塘,清除病死虾体;加强饲料管理,保证龙虾的充分营养;定期检查龙虾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六、收获和销售藕塘小龙虾的养殖周期一般为3-4个月。
当小龙虾长到一定大小时,可以进行收获。
收获时,可以利用专业的捕捞设备,如捕虾网等,将龙虾捕捞出来。
小龙虾的养殖环境,小龙虾养殖技术1、适宜在水温22-30°C中生长,受精卵、幼体孵化时水温为24-28°C左右。
2、在水源丰富、深度1.5米左右的地方可以作为养殖塘口,旧塘口做好清淤清杂也可以作为养殖塘口。
3、把沟梗加固加宽,做好池塘的防逃处理。
4、尽量本地采购虾苗,减少运输。
5、要适量投喂人工辅助饵料,不能过量投喂。
一、小龙虾养殖环境1、小龙虾适宜在18-37°C的水温中生长,水温适宜范围为0-37°C,最适宜的水温为22-30°C,其受精卵孵化或者幼体发育时,水温在24-28°C较为适宜。
2、一般在水源丰富、灌溉便利、深度约1.5米左右的地方都可以作为小龙虾养殖的塘口。
3、也可以用旧池塘专门改造成小龙虾养殖塘口,需要给老塘口做清淤处理,池塘的淤泥厚度尽量不要超过10厘米,若是塘口以前用来养鱼,还需要进行晒塘杀菌和清杂处理。
4、要对池塘的沟梗加固、加宽,梗的高度需达到1.5米以上。
5、做好塘口的排水处理,池塘周围需要设置防治小龙虾逃走的设施,进排水渠道也要进行防逃处理。
二、养殖方法1、采购虾苗尽量选择本地采购,这样可以避免长途运输,运输过程中,需要做到防风、防脱水、低温运输等工作。
2、养殖的水体会给小龙虾提供自然的饵料,除此之外,还需要投食人工辅助饵料,可以根据龙虾的生长季节挑选不同直径、不同蛋白含量的饵料,投喂的饵料的量要适宜,不能过量投喂。
3、要结合小龙虾的生长周期、季节、温度、气候等因素不断的调节水位,同时水质也要保持适宜的肥度和水色。
4、小龙虾养殖一般需要种植水草,例如伊乐藻、轮叶黑藻、适量的浮水性挺水性植物,高温时期需结合水草的生长情况,控制其密度。
5、日常需要对小龙虾的进食、脱壳、夜间上岸等情况密切关注,可以及时发现养殖中出现的问题,在突发天气时巡塘也是特别重要。
6、小龙虾的病害防治以预防为主,把池塘环境管理好,保持水质健康,定期换水消毒,做好底改工作,可以扼杀小龙虾感染疾病的源头。
有关小龙虾养殖技术介绍一、龙虾池放养虾苗放养虾苗宜在晴天的早晨和傍晚进行每亩放养2厘米长的幼虾6000~8000尾或3~5厘米长的幼虾4000~6000尾。
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苗规格要求整齐一致,同时可在塘水中放养50克左右的花、白鲢300~400尾,鳊鱼200尾。
二、小龙虾精心投饵放苗后3天内,投以绞碎的小鱼和碎肉,3天后1个月内投放小杂鱼、下脚碎肉或配合饲料。
待虾苗长至6~7厘米时,可全部投喂轧碎的螺蛳、河蚌及适量的植物性饲料如麦子、麸皮、玉米、饼粕等或配合饲料。
日投喂量以吃饱、吃完、不留残饵为准,一般中、小龙虾按体重的15~20%投喂,成虾按体重的5~10%投喂,具体可根据虾的吃食情况进行调整。
每天喂2次,早晨和傍晚各一次,晚上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70~80%,饵料应投在池塘四周,并适当分散,龙虾集中的地方适当多投些,以利其摄食。
三、龙虾池水质管理龙虾生长快,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故虾池水质要保持清新,每周加水15~20厘米深,确保水质新鲜、洁爽,并有足够的溶氧,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深以上,当天气过热时,要适当加深池水,以稳定池水水温。
严防水质受到工业污染、农药污染和化学污染。
当水中溶氧低、水质老化或遇雷阵雨闷热天、连阴天等恶劣天气时应减少投饵量或停止投饵,并注意观察,若发现龙虾反应迟钝,游集到岸边,浮头并向岸上爬时,说明缺氧严重,要及时注水或开增氧机增氧。
四、小龙虾疾病预防应勤检查,勤巡塘,注意龙虾的觅食、活动、生长和蜕壳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及时清除池中青苔,经常检查进、排水口的过滤网,防止由于过滤网破损而使龙虾外逃或野杂鱼等有害生物进入。
经常注意池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如水老鼠、水蛇、水鸟等,如有应及时将其除掉。
虾苗下塘之前要进行体表消毒,防止把病原体带进池内,定期用生石灰消毒虾池,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洁卫生,在虾的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增强虾的免疫力。
一、小龙虾池塘建设池塘要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建成水面积宽4米围水堤宽3米沟状,龙虾是一夫一妻制,他们挖洞深1~1.5米,整个池塘四周要用竹片、网纱等围起高50厘米的防逃墙。
小龙虾养殖技术技巧分享
近两年,小龙虾的消费市场非常的火爆,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加上土生资源减少,人工养殖小龙虾的前景日益显现,现在养殖小龙虾,只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就可以获得不错的经济收益,那么小龙虾养殖技术有哪些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1、苗种放养技术
苗种质量应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活力强,附肢齐全的种苗,投放的虾苗规格要一致,投放方法就是放进塑料盆内,用盐水进行消毒处理,可以起到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的作用,等虾种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可以提高成活率。
一般可以选择与白鲢混养,改善水质。
2、饲料投喂技术
龙虾生长速度快,过度饥饿或饱食,对生长不利,需要养殖户控制好摄食数量对生长有很大意义,根据龙虾的进食情况进行投喂,避免太多造成饲料浪费,影响水质,青菜、水草、饼粕、下脚料都是龙虾的饲料,如果有条件的农民朋友还可以投喂颗粒饲料,效益更高。
3、促进龙虾蜕壳技术
龙虾需要蜕掉坚硬的外壳,才能达到生长的目的,如果龙虾蜕壳不遂而成铁丁壳虾,由于蜕壳后的新虾身体柔软,要经过一段时间外壳才能变硬,所以在这段时间,需要保持良好水质,另外,龙虾蜕壳需要消耗大量的钙、磷、铁,所以在饲料中要注意合理搭配这些营养
物质。
4、水质调控技术
龙虾高产养殖池塘,良好的水质调节可以让养殖龙虾变得更简单,可通过定期注水,并拌入微生态制剂降低池塘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5、提高龙虾品质技术
在养殖龙虾的过程中,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加强投喂管理,提高龙虾出肉率,能够有效的提高龙虾产量和品质。
至此,关于小龙虾养殖技术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如果农民朋友想要通过养殖小龙虾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小龙虾养殖技术是关键,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11目前生产上多采用自繁自育的方式繁殖小龙虾苗,或采用外购虾苗进行放养,由于虾苗产量低且来源不足,制约了放养密度的提高,因此目前小龙虾养殖产量和效益普遍较低。
笔者通过在育苗池四周或池内繁殖土埂斜坡构筑人工洞穴虾巢进行育苗,巢穴密度可随意调节,因此育苗池中亲虾和幼体密度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关技术要点如下。
一、育苗池设计和准备小龙虾育苗池塘宜东西走向,有利于池塘采光,避风浪;进排水方便,面积3~10亩,便于日常投饲管理;坡比1∶(2~2.5)、池深不超过1.5米。
小龙虾育苗池必须经消毒清野,可采用生石灰消毒,干法消毒亩用生石灰50~80千克全池泼洒,再经3~5天晒塘加注新水;带水消毒每亩水面以水深1米计算,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溶于水后全池均匀泼洒。
也可用漂白粉消毒,将漂白粉完全溶化后全池均匀泼洒,用量为20~30千克/亩(含有效氯30%),漂白精用量减半。
还可用茶饼清塘消毒。
对于5亩以上的育苗池可在池中设置繁殖专用土埂,土埂高1.5米,土埂斜坡坡比1∶2或坡度为0.3~1。
二、人工虾巢构建7月在小龙虾育苗池四周60~80厘米深处池坡或平台上打入直径6~8厘米、深20~30厘米洞穴作为亲虾繁殖巢穴,洞穴间距15~20厘米(图1)。
三、育苗池生态环境改良在小龙虾育苗池中(环沟和池坡、平台)栽种水生植物以改善育苗池生态环境,在育苗池或土埂池坡栽种水花生,在池中插栽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土埂上的水生植物覆盖人工巢穴使其具有良好的隐蔽性。
池中投放占水面30%的水花生、水葫芦和小浮萍,总体水生植物覆盖率为育苗池面积的40%~60%。
环沟内在11月栽种伊乐藻,翌年开春再移栽到平台上,轮叶黑藻在3月播种。
此外在育苗池中铺设微孔增氧设施,以提高育苗池水体水质并改善生态环境,微孔增氧机可每10亩配置1千瓦功率。
四、育苗池雌虾亲本布放7-8月选择经过强化培育、体质健壮、规格25~50克/只的优良雌虾亲本布放育苗池中,每个洞穴放入1~2只雌虾,育苗池水位控制在50~60厘米。
实战派之小龙虾养殖技术系列二:小龙虾补钙、五大生态习性需知前四以及50亩养殖面积需做准备工作唐尧;吴承玲;翁建江【期刊名称】《当代水产》【年(卷),期】2017(042)005【总页数】3页(P94-96)【作者】唐尧;吴承玲;翁建江【作者单位】北京水世纪孝武大区;北京水世纪孝武大区;北京水世纪孝武大区【正文语种】中文小龙虾的中文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原螯虾属。
小龙虾整个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两部分,体表具有坚硬的甲壳,头部和胸部愈合成一个整体,称为头胸部。
因为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具有外骨骼(即甲壳),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和变态,所以当其积贮的肌体生长到旧的外壳不能再容纳它时,小龙虾必须蜕去旧壳才能继续生长。
小龙虾的蜕壳分两种,即生长蜕壳和生殖蜕壳。
所以小龙虾的蜕壳既是一次阶梯式的生长,又是生理上的大变动。
钙是动物骨骼、鳞片、甲壳等组织的重要组成,钙能促进动物体内某些酶的活动,调节酶的活性作用,参与神经、肌肉的活动和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激素的分泌。
在小龙虾等甲壳类动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个特别的现象就是不断的蜕壳和硬壳,在蜕壳和硬壳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从饵料和水体中吸收大量的钙来满足生长。
当水体中钙含量不足时,常会出现蜕壳不遂、软壳等症状。
当然小龙虾蜕壳所需的营养元素不止钙元素一种,还有磷元素也很重要,所以补钙的同时也需要增加水体中可利用的有效磷的含量。
我们已经将总钙含量等八大离子的检测运用到塘口,通过2016年对一些池塘的总钙含量检测,部分数据如表1,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养殖的持续,池塘水体的钙含量明显在下降。
当然在这段时间内,还都做过补钙工作。
虽然养殖户都做过补钙工作,但通过表1可以看出4月和8月池塘水体的钙含量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在这里先跟大家介绍下目前市面上泼洒于水体的补钙产品,根据功能可以分为“补充池塘总钙含量”和“促进钙元素的吸收”两大类。
而大家在养殖时,使用的基本都是促进钙吸收的产品。
小龙虾养殖的关键技术措施作者:赵冠军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06期一、池塘条件与准备1.池塘条件:池塘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池深1.5m,蓄水0.8-1.2m为好。
池埂上端宽2.0m,坡度1;4,较大幅度的缓斜坡有利于小龙虾掘穴打洞,更利于小龙虾营造栖息、脱壳的隐蔽场所,对提高幼虾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特别重要。
2.池塘消毒:放苗前20天放干池水,让池塘爆晒5-7天,再灌水10cm左右,每亩使用生石灰150kg进行干法消毒。
消灭青蛙、野杂鱼等小龙虾的敌害和致病微生物。
3.种植水草:对于养过的池塘,淤泥较肥,可以直接移植伊乐藻。
移植方法将伊乐藻切茎分段扦插,行间距1.5m,穴距60cm,在行間套插苦草、轮叶黑藻等。
对于新开挖的池塘,要先施肥后种草。
用发酵过畜、禽等有机肥每亩300-500kg,并用钉耙拔动底泥,使肥料与底泥充分混合。
池塘进出水口要用40目网袋进行过以防敌害生物进入池塘和防止小龙虾外逃。
4.防逃围栏:使用塑料薄膜、石棉瓦、细竹杆等做围墙围栏,其底部埋入地下10cm,高出埂面30-50cm。
二、苗种放养每年6-7月份为投放虾苗时间,虾种投放时间要看水草长势而定,水草生长旺盛,形成覆盖面积达50%以上,才可投放虾种。
1.种苗质量:虾种的质量好坏,决定着池塘养虾的成败。
要求虾种体长在3cm以上,规格一致,一次放足,附肢齐全、体色鲜亮、无病无伤、行动敏捷有力。
2.苗种来源:苗种最好来自池塘附近的稻田繁育或池塘繁育的,对于大面积池塘,要建好可供本池塘的苗种繁育池,如果计划一年养2-3季,至少要有3-4个繁育池,单个繁育池面积是大面积池塘的1/10。
要求集中时间捕捞和运输,操作时间越短,成活率越高。
3.缓苗与消毒:将虾种使用多维、维生素C等应激药物浸泡10-15分钟,抗应激药物可提高虾苗成活率。
消毒可在虾苗入池后一个星期后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消毒,刚进的虾苗比较嫩,集中消毒有风险,处理不好虾苗成活率低。
澳洲淡水龙虾生态养殖技术澳洲淡水龙虾,学名红螯螯虾,是一种极具养殖潜力的淡水虾类。
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以下将详细介绍澳洲淡水龙虾的生态养殖技术。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设1、场地选择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的地方。
池塘周边环境要安静,避免受到过多的人为干扰。
同时,要考虑交通便利,便于饲料和产品的运输。
2、池塘建设池塘面积以 3 5 亩为宜,水深 1 15 米。
池塘形状以长方形为佳,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便于排水和捕捞。
池塘四周要设置防逃设施,可以使用塑料薄膜、石棉瓦等材料,高度在 50 厘米以上。
二、虾苗的选择与投放1、虾苗选择选择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附肢完整、无病无伤的虾苗。
最好选择经过专业培育的优质虾苗,以提高养殖成活率。
2、投放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一般每亩投放虾苗 5000 8000 尾。
投放时要注意虾苗的运输和投放方法,避免虾苗受伤。
三、水质管理1、水质要求澳洲淡水龙虾对水质要求较高,适宜的水温为 20 30℃,溶解氧含量在 5 毫克/升以上,pH 值在 70 85 之间。
2、水质调节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每 10 15 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 左右。
定期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每亩用量 10 15 千克,以增加水中的钙离子含量和调节 pH 值。
四、饲料投喂1、饲料种类澳洲淡水龙虾是杂食性动物,饲料可以选择配合饲料、杂鱼、螺蛳、豆粕等。
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 30%以上。
2、投喂方法根据虾的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合理调整投喂量。
一般每天投喂 23 次,投喂量为虾体重的 5% 10%。
投喂时要均匀撒在池塘四周,避免集中投喂。
五、日常管理1、巡塘观察每天早晚巡塘,观察虾的活动、摄食、水质变化等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2、水草管理在池塘中种植适量的水草,如伊乐藻、轮叶黑藻等,为虾提供栖息和隐蔽场所。
定期清理过多的水草,保持水草面积占池塘面积的 30% 50%。
龙虾养殖技术龙虾是一种很美味的海味,价格稍贵!所以养殖龙虾不失为一个致富之路!今天学习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龙虾养殖技术,如果你想养殖淡水龙虾的话,也不怕,店铺也整理了淡水龙虾养殖技术给大家!希望能帮到大家把!龙虾养殖技术一、池塘条件及准备工作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面积3-5亩。
2、池埂有一定坡度和宽度,以防小龙虾掘穴外逃,池埂四周设置0.5米高、内壁光滑的防逃墙。
3、池塘中间搭建一些泥埂,为小龙虾创造打洞穴居场所,泥埂两头不与池埂相连,泥埂长约为池长4/5,埂宽1米以上,埂高出水面5-10厘米。
4、放养前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彻底消毒,毒性消失后,每亩施腐熟的畜禽粪500~800公斤培肥水质。
5、进水用筛网过滤,严防敌害生物进入。
池水深以0.8-1.5米,中间深,四周浅,池底放置树根、竹筒等。
池内种植一些水草,如苦草、轮叶黑藻、凤眼莲、水浮莲、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占池塘面积30%左右,便于小龙虾蜕壳时躲避敌害侵袭及栖息。
二、虾种放养虾种要求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伤无病、活动力强,且同一池塘放养规格要一致,一次放足。
放养前,先将虾种装进塑料盆内,往盆里慢慢添加少量池水至盆内水温与池水温度接近,再用3%-4%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0分钟,然后将虾种沿池边缓缓放入池中。
1、夏季放养以放养当年人工繁殖的稚虾为主,放养时间为7月中下旬,每亩放规格0.8厘米以上的稚虾3-4万尾。
2、秋季放养以放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种为主,放养时间在8-9月份,虾苗规格1.2厘米左右的,每亩放2.5-3万尾,虾种规格2.5-3厘米的,每亩放1.5-2万尾。
3、冬季放养以放养不符合当年上市规格的虾为主,通常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份进行,每亩虾沟放养3厘米左右的虾种1万-1.5万尾。
三、饲料投喂可直接投喂绞碎的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屠宰场下脚料及米糠、豆饼、麸皮、南瓜、山芋和鲜嫩水草等,也可投喂虾用配合饲料,但要保持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