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的地域文化特色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8
介绍襄阳的一段话襄阳,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一座有着近3000年历史的古城,襄阳曾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是三国时期蜀汉和东吴交战的主要战场,更是南宋抗金的重要据点。
这座城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襄阳的建筑风格典雅独特,古城墙、古城门、古建筑等遗迹保存完好,展现了襄阳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襄阳古城墙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完美的古城墙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墙”,长达11.3公里,高10米,厚10米,是古代城防建筑的杰作。
古城门中的襄阳古瓮城更是独具特色,是中国古代城门的经典之作。
古城内还有大量的古建筑,如襄阳古庙、襄阳古楼等,体现了襄阳的独特韵味。
襄阳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襄阳文化融合了楚文化、汉文化、荆楚文化等多种文化要素,形成了独特的襄阳文化。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如襄阳八怪之一的著名书法家杨凤岐、襄阳四君子之一的文学家胡仲弓等,为襄阳增添了不少文化底蕴。
襄阳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还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襄阳的地理环境优越,水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襄阳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如襄阳的襄河、襄阳的襄阳湖、襄阳的襄阳古隆中等,都是襄阳的自然名胜,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总的来说,襄阳是一座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城市,古城墙、古城门、古建筑等遗迹,展现了襄阳的悠久历史;襄阳文化融合了多种文化要素,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为襄阳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底蕴;襄阳的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优越,自然风光优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襄阳,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独特文化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年级:四年级作文类型:其它作文字数:307字
襄樊方言
每个人都喜爱自己的家乡,更喜爱自己家乡的文化风俗方言,还会热情地推崇给别人。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襄樊的方言文化。
方言往往体现了一个区域内独特的人文风情,传承了方言区域的许多文化信息。
襄樊方言是襄樊地域文化的重要承载工具之一,包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比如:俩娃儿。
俩,不但有两个的意思,还有不多、不大的含义。
襄樊人将那些未结过婚的女孩子称为俩娃儿,是多么新奇而不乏趣味呀!
再比如:买卖儿。
书面语中,买卖表示商店和生意。
把玩具称为买卖儿,大概是商店里买和卖的吧?!
以上方言,它们是襄樊的宝贵财富,折射出襄樊丰富的文化信息。
襄樊的方言还有很多,它们更能反映出襄樊人文气息和非物质文化的博大深奥之处!。
襄阳饮食文化的历史及发展状况分析一、襄阳概况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流域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
其贯通南北、承启东西的地理位置,自古即为交通要辏,有七省通衢的美誉。
襄阳因地处襄水之阳而得名,楚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的称号。
汉水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阳及樊城,隔汉江相望,两城在历史上都曾是军事与商业重镇。
1949年以后两城合二为一称襄樊市,分设襄城、樊城2区。
2010年12月9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
襄阳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全市现辖3个区(襄州、襄城、樊城)、3个县级市(枣阳、宜城、老河口)、3个县(南漳、保康、谷城)和3个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鱼梁洲经济开发区),2017年全市总人口605万人。
地形为东低西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东部、中部、西部分别为丘陵、岗地、山地。
东部为低山丘陵,海拔多在90~250米之间,最高点是与河南省交界处的玉皇顶,海拔778.5米。
中部为岗地丘陵,兼有平原。
西部为山区,海拔多在400米以上,保康官山海拔2000米,是襄阳市最高点。
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气候过渡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适中,雨热同季等特点,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越的气候条件。
襄阳市属散居少数民族地区,有40个少数民族成分,2009年有少数民族人口2.5万余人,占襄阳市总人口的0.4%,其中回族两万余人,占少数民族总数的80%。
二、历史上的襄阳饮食文化巴蜀荆楚地区的人们生性嗜辣,几乎所有的菜都要用辣椒,与麻辣的川菜、猛辣的湘菜不同,楚菜讲究的是鲜辣。
襄阳菜既有着楚菜鲜辣的特点,又保持着自己的风味,烹制手法以蒸、煨、炸为主,尤喜菜上淋油。
襄阳名菜有三镶盘、夹沙肉、襄阳缠蹄、红烧蹄膀、糖醋白菜、清蒸槎头鳊、泡菜牛肚丝、酱猪大骨、酱爆肉、宜城盘鳝、宜城大虾等。
襄樊烟草系统企业文化建设项目访谈提纲(本级高层人员用)姓名:职务:1、您如何评价襄樊烟草公司员工在为人、做事等方面的实际行为表现?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为人的特点:做事的精神:我认为,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既会做人,又会做事。
做为领导干部,在为人做事就是要比别人多想一点,多做一点,多准备一点,多干一点,多坚持一点,多流一点汗,多吃一点苦,多品尝一点寂寞。
多付出一点,就多积累一点经验;多付出一点,就能多显露出一点才华;多闪线一点美德,就离成功近一点。
2、您在领导襄樊烟草公司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促成您取得现有成就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价值理念等)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价值理念:工作理念专卖理念:客户服务:核心价值理念,我们烟草行业肯定是要奉行: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是我们行业共同价值理念,这是在烟草专卖制度下必须坚持的价值理念。
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我们这一届班子确定的是:“团结、和谐、创新、高效”3、您认为襄樊烟草公司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在发展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襄樊烟草的使命:目标:基本理念:襄樊烟草存在和发展的目的,就是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经济效益一流,整体发展协调,管理方式先进,职工安居乐业。
这是我们的企业愿景,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发展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的企业精神所倡导的:自律自强,创新发展。
4、您心目中理想的襄樊烟草公司应当是怎样的企业?能否用4~5个形容词来描述。
我心目中理想的襄樊烟草就是我们企业愿景中提到的效益一流,发展协调,管理先进,职工都安居乐业。
5、襄樊的哪些地域人文特色适合襄樊烟草的企业理念?和谐、活力、创新。
6、如果用一种物体(动物、植物等)来形容襄樊烟草企业,你觉得用什么物体最合适?襄樊的市花是紫薇花,它的习性是: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耐旱,怕涝。
萌菜性强,生长较慢,寿命长。
介绍家乡湖北襄阳
湖北省襄阳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毗邻长江和汉江两大水系,是湖北
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襄阳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
强烈的文化底蕴,是一座被誉为“东方古堡博物馆”的城市。
襄阳市地处中国中部地区,北与陕西相连,东邻河南,南接江西,西
靠湖南,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襄阳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楚文化
和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这里留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宋城遗址、襄阳古城墙、世界独一无二的木雕博物馆等等。
这些遗
迹见证了襄阳的历史和文化,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珍贵瑰宝。
其次,襄阳还拥有丰富的美食资源。
特别是三国历史上刘备用“空城计”骗取襄阳的故事流传至今,因此襄阳的空心菜、空洞饼等传统小
吃名扬中外,吸引了众多游客远道而来品尝。
除了历史文化和美食资源,襄阳还有着其他许多地方值得探访的景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襄阳段的坝区旅游区、宜昌至南宁铁路的梅子峪景区、嘉鱼古城等等。
这些景点虽然不如襄阳历史悠久,但是各具特色,每一个景点都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最后,襄阳市的人民热情好客、团结友爱。
不管是来自其他地方的人
们还是海外游客,襄阳人民都会热情地招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襄阳的美丽和温暖。
总结来说,襄阳市是一个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美食资源和自然风光为亮点,以人民热情好客为特色的城市。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和文化,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互相繁荣的和谐共处之美。
因此,如果你有机会来到中国,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襄阳的这份魅力和温暖。
湖北襄阳:⾮遗⽂化—襄阳缠蹄襄阳缠蹄,是湖北省襄阳市的特⾊⼩吃。
襄阳缠蹄是传统的佳肴。
将猪蹄⾁⽤多种⾹料腌渍数天。
后⽤细⿇绳缠紧在通风处吹晾,数⽇后即可取下煮熟⾷之。
此菜多⽤于冷盘拼盘,⾊泽红亮,⾁质清⾹,佐以姜丝⽶醋,余味幽长,是下酒的好菜。
据民间传说,清朝末年,邓州⼀许姓⼈家迁居樊城,许姓⼈家擅长做肘⼦。
有⼀年,⼟地歉收,许姓⼈家过年都要做肘⼦,今年没钱做不成肘⼦了,⼉媳妇集中⽣智,买了最便宜的猪⽪。
在家⾥⽤萝⼘⼲、⾖腐、粉条等炒成馅。
再⽤煮熟的猪⽪卷起来,做成肘⼦的样⼦,过了年。
许姓⼈叫卷肘⼦,随着时间的推移,⽣活的变好,卷的馅⼜变回了猪⾁类的,慢慢风⾏于整个襄樊地区,⼤家家家户户过年都做卷肘⼦,因⽅⾔和发⾳,慢慢叫做卷蹄或者缠蹄。
襄阳缠蹄(卷蹄)在国内名⽓较⼤,可与⾦华⽕腿、宣威⽕腿媲美,是传统的佳肴。
将猪蹄⾁⽤多种⾹料腌渍数天。
后⽤细⿇绳缠紧在通风处吹晾,数⽇后即可取下煮熟⾷之。
此菜多⽤于冷盘拼盘,⾊泽红亮,⾁质清⾹,佐以姜丝⽶醋,余味幽长,是下酒的好菜。
⾷⽤时切成圆⽚状,外圈的猪⽪颜⾊深红,内圈的肥⾁颜⾊透亮,⼗分好看。
缠蹄味道清⾹。
原料配置1、主料:猪前脚1只750克,猪腹尾⽪100克,猪瘦⾁750克。
2、辅料:⼲扁鱼75克,⼲虾⽶75克,⽔发⾹菇75克。
3、调料:⽩糖10克,⾼梁酒50克,精盐5克,味精6克,卤⽔1500克。
制法:1、将猪脚刮净,洗净,去掉蹄甲、蹄髈带⾁的部分,⽤⼑⽚刮净。
剔除上膝制法⾻⾁,只剩下膝连着⼀张猪⽪状。
接着⼀⼿紧抓已剥下的猪脚下膝的⾻⾁,刮净油脂,留下蹄尖四块⼩⾻和⼀张完整的猪脚⽪,成为筒状待⽤。
2、将猪腹尾⽪刮洗⼲净,把猪腱⼦⾁、猪⽪冻、猪瘦⾁均切块成4厘⽶长、1厘⽶宽、缠蹄拼盘0.3厘⽶厚的⽚,把⽔发⾹菇切成粗丝,⼲虾⽶⽤清⽔泡软,沥⼲⽔。
⼲扁鱼下油锅炸酥,取出研成末。
将以上各种材料⼀并盛⼊盆内,加⼊⾼梁酒、⽩糖、精盐、味精,搅拌成馅料,腌渍⼀⼩时。
探秘襄阳:古城的历史与文化之旅襄阳,坐落在湖北省的中部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
被誉为“楚文化的发源地”,襄阳承载了数千年的历史沉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古城里漫步,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奔流。
襄阳曾是楚国的都城,这里汇聚了许多楚国的文化元素。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襄阳古城墙,这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相对完整的明代古城墙之一。
襄阳古城墙由砖石垒砌而成,高约12米,周长近20公里,充满了沧桑之感。
站在城墙上,可以远眺苍茫大地,体会到当年守卫城池的壮丽场景。
在古城里还有许多古建筑物能够让人领略到古代建筑的魅力。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古长堤,它是中国唯一的依山傍水的长堤,延伸数十里。
古长堤始建于明代,当时是襄阳市民的日常休闲娱乐场所。
如今,古长堤已经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被列入湖北省的重点保护项目之一。
除了人文景观,襄阳还以其独特的文化遗产而闻名。
襄阳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他们的荆楚文化。
荆楚文化是楚国文化的一种分支,它包括了楚国的历史、文化、语言、民俗等各个方面。
荆楚文化深深植根于襄阳这片土地上,无论是在古代还是今天,荆楚文化都是襄阳人民的精神支柱。
在襄阳,你可以参观许多寺庙和古迹,了解更多关于襄阳的历史。
比如,昭忠祠是襄阳最早的祠堂之一,供奉着南宋末年的忠义之人。
这座古老的祠堂建筑充满了历史的沉淀,是研究襄阳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资源。
另外,襄阳的襄阳博物馆也是了解襄阳历史的好去处。
博物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其中包括楚文化的珍贵文物,让人们对襄阳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文化之旅不仅仅是观光,还包括了品尝当地美食、体验当地风俗。
在襄阳,你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荆楚美食,比如襄阳烧腊、襄阳太极饺子等。
这些美食口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襄阳还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农历正月的花节和中秋节的船灯节。
这些节日是当地人传承的民俗活动,可以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到襄阳人的热情和生活习惯。
襄阳的历史和文化之旅,既可以让人感受到古代的辉煌与壮丽,又能够体会到现代襄阳的魅力与活力。
襄阳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作者:马佳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7期摘要: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襄阳,拥有十分丰富多元的景观资源与文化遗产资源,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好这些景观资源和文物资源,开发襄阳地域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襄阳;景观资源;文物遗产资源;文化产业位居中华腹地、扼守汉水中游的襄阳,是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鄂西北区域中心城市、“襄十随”城市群中心城市、汉江流域核心城市。
襄阳距今已有三千年左右的建城历史,有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文明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书法名城、中国红嘴相思鸟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襄阳素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发达,自古就是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穿境而过,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汉水文化、古城文化、三国文化、唐宋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商贸文化等等,各种文化兼容并蓄,形成了辉煌灿烂的襄阳文化。
襄阳拥有着丰富多元的文化资源、历史资源、人文与自然景观资源等,但文化产业的发展却相对非常滞后,这与“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以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在交通异常便利、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文化的竞争力已不仅仅表现为对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艺术种类等固有资源的占有,而更体现在对资源的开发能力、开发程度、开发速度以及市场运作能力等等很多方面的发展水平。
目前,襄阳地域文化资源还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文化产业严重短板,如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襄阳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1襄阳景观资源的概况襄阳市(原襄樊市)早在1986年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6000年左右的文明史(雕龙碑遗址文化)和3000年左右的建城史,境内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无比丰富,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点达七百多处。
襄阳古城讲解襄阳古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襄阳古城的历史沿革、城市规划、建筑特色、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襄阳古城的独特魅力。
一、历史沿革襄阳地处汉水之滨,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而真正使襄阳成为重要城市的始于东汉时期。
当时,由于交通便利和地理位置优势,襄阳成为了汉水流域北部重要商贸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襄阳逐渐崛起并发展壮大。
在隋唐时期,由于政治中心南移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下,襄州逐渐兴起并发展壮大。
唐代长安十二街坊中有“东京第一街”之称,在当时是东京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
襄州的繁荣一直延续到宋代,成为了当时的商业、文化和政治中心。
明代,襄阳成为了明朝的重要军事要塞。
明朝初期,襄阳城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重建和扩建,城墙高达20多米,周长达10多公里。
明代后期,襄阳成为了抗击倭寇入侵的前沿阵地。
在抗倭战争中,襄阳城经历了多次战火洗礼,但始终坚守不下。
二、城市规划襄阳古城规模宏大、布局合理。
整个古城呈长方形状,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 2.5公里。
古城内有东门、南门、西门和北门四座门楼,并有护城河环绕。
在古代规划中,“四街八市”是典型特征之一。
“四街”即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和北大街,“八市”即东市场、西市场等八个市场。
这些道路和市场交错有序地分布在整个古城内部,并与周边地区形成交通联络。
此外,襄阳古城还有许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如古代宫殿、庙宇、园林等。
这些建筑物不仅是襄阳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襄阳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三、建筑特色襄阳古城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城墙和门楼上。
城墙高大厚实,采用了砖石结构,极大地增强了防御能力。
门楼则是古城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起到了进出口的作用,也是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的窗口。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南门楼。
南门楼高约20多米,气势雄伟壮观。
湖北襄阳古城简介
湖北襄阳古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
该古城建于东汉时期,初期称为樊城,后来因为位于襄水之畔,而改称为襄城。
在历史上,襄阳曾是汉、三国、唐、宋等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汉江中游的门户要塞。
襄阳古城遗址包括城墙、城门、河堤、水门、官衙、祠堂、民居等建筑遗迹,还有大量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如楼台、碑刻、古桥、古井等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襄阳城的繁荣与历史的变迁,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了解了中国历史文化。
除了文物古迹,襄阳古城还以美食而著名。
襄阳的美食种类丰富,以鲜美的水产和湖北地方特色菜肴为主,如鱼头豆腐汤、烤血鸭、蒜泥白肉等等,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更具体地了解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性。
襄阳古城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也是一个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品尝湖北美食的好去处。
襄阳古城的介绍襄阳古城,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它坐落在汉水和渭河的交汇处,始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襄阳古城曾是楚国的重要城池,后来成为汉、魏、晋、宋等朝代的都城,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襄阳古城的城墙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城墙高约15米,周长近30公里,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城墙由青石砌成,坚固耐久,犹如一条巨龙环绕着整个城市。
登上城墙,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景色,远眺汉水和渭河,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洗礼。
在襄阳古城中,有许多古建筑物也是游客必游之地。
其中最著名的是襄阳古城的城楼。
襄阳古城有两座城楼,分别是东门城楼和南门城楼。
这两座城楼均为木质结构,保存完好,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城楼之一。
登上城楼,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繁华景象,感受古代城市的繁荣和辉煌。
襄阳古城还有许多寺庙和宫殿等古建筑,如古代的望京楼和襄阳文庙。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吸引着游客的目光。
在这些古建筑中,可以感受到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在襄阳古城中还可以欣赏到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每年的襄阳古城文化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文化节上有各种传统的表演和比赛,如舞狮、龙舟赛等,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襄阳的历史和文化。
襄阳古城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
古城内有许多公园和花园,如湖滨公园和人民公园等,这些公园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襄阳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同时也能够享受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襄阳古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城,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襄阳古城不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一个文化瑰宝,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是人们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让我们一起走进襄阳古城,感受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魅力。
襄阳市雪后初霁襄阳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一、城市概况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中游,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
襄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被我国古建文物专家称为“人类文明进程之标志,中华历史发展之瑰宝”。
在《国务院批转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关于请示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报告的通知》中,这样描述襄阳:“周属樊国,战国时为楚国要邑,三国时置郡,后历代多为州、郡、府治。
襄阳城墙始建于汉,自唐至清多次修整,现基本完好,樊城保存有两座城门和部分城墙。
文物古迹有邓城、鹿门寺、夫人城、隆中诸葛亮故居、多宝佛塔、绿影壁、米公(芾)祠、杜甫墓等”。
襄阳城墙临汉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襄阳城墙临汉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二、城市历史沿革襄阳地处中国中部南北交接地带,上古时期就有了人类的活动。
在今日襄阳城内,曾先后建立起三座城邑:古邓国国都邓城、楚国北津戌基础上形成的襄阳城和汉末出现的樊城。
(1)邓城:邓国是春秋时期以前、上至西周(或更早些),位于汉水以北、南阳盆地南部的一个具有一定经济文化水平的古国,距今已有3100年左右。
邓城作为邓国的国都,曾是政治经济中心,后被楚灭,邓城逐渐被汉水的樊城所代替,今存邓城遗址。
邓城遗址位于樊城北约6公里处的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
现存土城墙略呈长方形。
四面均有城门,护城河宽40米左右。
城东南处有高约8米的土台,俗称烽火台,也称阅兵台。
(2)襄阳古城:楚之北津戌,是楚国为挺进中原所作的外交和军事准备。
清代期间曾对襄阳城墙进行了多次改扩建,修缮城门城楼,加建敌台炮台和兵房,加固城墙,疏浚护城河及清理岸界。
其城垣达十二里,高八点五米,城基宽六至十二米,城外护城河宽约百米,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铁打的襄阳”。
上个世纪80年代,襄阳市政府对襄阳城墙进行修缮,加建了南门两侧的城墙,重新修复了北依汉江的小北门城楼,东南角的仲宣楼及一桥以东的长门城楼,形成了今日所见之襄阳城墙。
襄樊市区牌坊建筑的形式风格与环境特点李兰兰摘要:襄樊市区有不少重要的牌坊建筑,如隆中风景区牌坊、襄阳城北街牌坊等等。
这些牌坊建筑各有其形式风格,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地域文化内涵。
作为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这些牌坊既有重要的城市环境美学价值,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有的没有准确表达地域审美文化特点。
为充分发挥牌坊建筑对整个城市环境的作用,不仅需要对牌坊建筑环境存在的具体问题予以改善,而且需要从彰显地域文化的高度塑造牌坊形象,让它成为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
关键词:牌坊;建筑风格;地域文化;城市环境美学襄樊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文化名城当然少不了标志性的建筑物、环境节点。
著名环境美学家陈望衡强调,城市的标志性景观构成城市的节点,是充分体现山水城市意境的重要内容。
[1]在襄樊市区,牌坊也可以称作是城市环境的重要节点。
因为牌坊建筑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承载与传承方式,既能见证传统文化的变迁,也能以艺术方式构成社会意识形态的精神寄托,当然,牌坊本身也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审美形式。
[2]所以,牌坊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景观内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那襄樊市区牌坊建筑的景观艺术效果到底如何?它作为城市节点的环境价值多大?这要求我们弄清襄樊市区牌坊建筑的形式特点与环境特点。
一、襄樊市区牌坊建筑的形式风格襄樊市区重要的牌坊建筑主要有:隆中景区大门的功德牌坊1座,隆中文化广场上的标志牌坊1座,襄阳城内北街标志牌坊2座,襄阳城内襄樊五中旧校址科第牌坊1座,樊城米公祠功名牌坊1座。
隆中景区大门内的功德牌坊是石制牌坊,建于清代光绪十九年(1893),用于旌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是隆中景区的标志性建筑与景观之一。
牌坊高约六米,长约十米,全用青石垒成,为四柱三间、柱不出头式结构。
牌坊最高点是明楼正脊,是古代帝王陵寝正前建筑样式的仿用。
整个牌坊体型高大,造型古朴典雅。
檐顶翘角夸张,顶脊饰有龙头鸱吻吞脊,龙头上饰有麒麟。
襄阳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襄阳地域文化资源调查报告一、概述襄阳,这座位于湖北省北部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襄阳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从古至今,襄阳都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可以领略到古老的荆楚文化、三国文化以及现代的工业文化等多种文化风貌。
二、历史沿革襄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夏朝,历史上曾多次成为郡、州、府的治所。
三国时期,襄阳是魏蜀吴三方争夺的重要战略要地,其中的襄阳之战更是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此外,襄阳还是南宋时期抵抗金兵入侵的重要堡垒。
三、襄阳的地域文化特色1.建筑文化:襄阳的古建筑具有鲜明的特色,如古城墙、古寺庙和传统民居等。
其中,襄阳古城墙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段城墙之一,其修复和保护工作做得较好,保留了古城的风貌。
此外,襄阳的古寺庙(如大殿、钟楼等)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2.饮食文化:襄阳的饮食文化非常独特,以“鱼米之乡”和“小吃之城”而著称。
襄阳的早餐以豆皮、豆腐脑、热干面等为主,这些小吃以其独特的口味和工艺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此外,襄阳的菜肴也十分丰富,如清蒸武昌鱼、汉江鲈鱼等都是经典美食。
3.民俗文化:襄阳的民俗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
如传统的舞龙舞狮表演、端午节和中秋节等节日的庆祝活动等都是襄阳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文化传统。
此外,襄阳的农民画和剪纸等民间艺术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4.工业文化:近代以来,襄阳的工业发展也很快,特别是汽车工业和纺织工业。
襄阳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苏联援建的第一家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二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二汽)。
如今,襄阳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拥有多家知名汽车企业和研发机构。
纺织工业也是襄阳的重要产业之一,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
如今,襄阳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之一,拥有多家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和研发机构。
5.旅游文化:襄阳的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和历史遗迹。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