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的法域定位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的法域定位

经济法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的,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特征。它跨于公法、私法两个领域,产生了两者相互牵连以至相互交错的现象。在传统的两大法域的基础上,有的学者提出了“公法的私法化”和“私法的公法化”的命题,进而发展出了“第三法域”——社会法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公法、私法二元结构的理论体系已经被公法、私法和第三法域的新体系所替代。因为经济法既不完全属于公法,也不完全属于私法,而公法、私法是公立的两大法域,所以经济法属于全新的第三法域。

之所以说经济法属于第三法域,具体来说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从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它是伴随着传统公法、私法

二元结构的理论体系被公法、私法和第三法域的新构架所替代的历程

产生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自本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倡导

并确立了体现社会本位的法律架构,主张国家基于社会公益以及矫正

市场缺陷的宗旨对经济进行必要的干预,于是便产生了一系列在充分

尊重私权基础上,公权对私权进行有效干预的法律,而经济法便是其

中的代表之一,它与传统公私法具有极为显明的分界线,属于新兴的

第三法域。

第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既包括公的关系,又包括一定私的关系。它主要调整在国家干预经济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体现了公的关系和私的关系在法律调整中的有机结合。具体来说:经济法对公的关系的调整,主要反映起国家对经济管理部门经济权限的划定以及权力运作程序的规制;而对私的关系的规制则体现在从法律上矫正市场主体间实际存在的不平等关系。所以经济法是公私关系的结合,具有第三法域的明显特征。

第三,从具体的施行上来看,经济法对于社会关系的调整,必须建立在公权对私权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不同于公法——完全的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而另外一个方面,由于经济法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又区别于私法地具有较为明显的强制性表征,所以经济法在施行上与公法和私法都有着显著的差别。

合理地对经济法进行定位对于我们有两个方面的现实意义:第一,能够合理处分“干预”与“自治”的关系,对经济生活进行合理适度的干预既满足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又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

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第二,经济法对私域的干预是构建在对私权的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的,调整手段也以指导为主,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总之,只有合理明确地对经济法进行定位,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克服市场失灵等弊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