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装备的战略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185.97 KB
- 文档页数:6
各国海军主力装备及其战略意义
战列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战列舰一直是各海上强国的舰队主力舰和核心力量,占据着海上霸主的地位。战列舰是一种以大口径舰炮为主要武器,具有很强的装甲防护能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承担远洋作战任务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若干世纪里,战列舰曾经雄霸海洋世界,是海军舰队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代表战舰:无畏战列舰 1906年下水 标准排水量:18410吨 满载排水量 21060吨 航速:21节 巡航距离:6620海里/10节 4910海里/18.4节 主炮:10*305mm (单舷8门火炮)
战列巡洋舰
战列巡洋舰是一种20世纪初兴建的一种大型战舰。是在装甲巡洋舰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一种功能性很强的新型主力舰。设计战列巡洋舰的主导思想其可以轻而易举地猎杀巡洋舰的,因为其主炮使它在进入巡洋舰的射程内之前就已经可以对敌舰发起进攻。而它的高航速使它既可以追杀普通巡洋舰,也可以逃避它的克星战列舰,或在海战中袭击对方已经被损坏的战列舰。 代表战舰:胡德战列巡洋舰 1920年服役 标准排水量:41200吨 满载排水量:46880吨 航速:31节 续航距离:5950海里/18节 主炮:8*381mm;双联装炮塔*4
航空母舰
“飞行器搭载舰艇”后经发展称“航空母舰”。广义上的飞行器搭载舰艇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的“气球搭载舰”,最早被列为飞行器搭载舰艇的是法国海军的“闪电”号。此类舰种在十九世纪末仍不被各国重视,最初的应用仅仅是用于侦察。并且,从舰艇上起飞的飞机仍需飞回陆地着陆。在1921年华盛顿条约签署后,各国迫于协约,多将战列舰、战列巡洋舰改装成“航空母舰”。但在此时间点前后出现了许多先进的航母设计,譬如在此列出的英国竞技神号航空母舰,日本凤翔号航空母舰,因此仍需各位代表重视。 代表战舰: 竞技神航空母舰(此舰艇在1917年设计,但截至1921年还没完工,这里仅 作概念展示)标准排水量:10,950吨 满载排水量:13,200吨航速:25节舰载机:20架
潜艇
直到二十世纪初,比较热心于潜艇的唯有法国和意大利,随着开始关心的是俄国,这些国家依然将潜艇看作一种“潜水雷击舰”。在那时潜艇不大受到重视,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方面让德军的潜艇搞得极为头痛。德军受制于英帝国海上压迫,使用潜艇重创了敌方的海上交通线,几乎切断了英国的海上经济命脉。自此以后,以往无法赶超英帝国海面压力的国家便将目光转向了这一种新兴舰艇,成为了各国着重发展的力量之一。 代表舰艇:U-9潜艇 排水量:1000吨以下 航速:水面12节;水下10节以下。 主炮:5具鱼雷发射管,可携带12-14颗鱼雷。
驱逐舰
当自航鱼雷技术成熟以后,炮舰以往在舰队作战的作用被转到了搭载鱼雷的小型舰艇上,当然这样的舰艇的舰种名称,也从炮舰经由鱼雷炮舰演变为雷击舰。由于雷击舰的出现使得经济上较为不发达的国家也获得了拥有对抗战列舰的强大可能性,法国在当时出现了被称为“少壮学派”的海军风潮,认为建造大量的雷击舰可以取代战列舰的建造。然雷击舰多与小型的鱼雷快艇混淆,于是在此引入于1908年英国设计建造的Swift,远远超越了雷击舰船的范畴,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驱逐舰。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造的“雷击舰”也远超所谓“雷击舰”的标准,因此也称其为驱逐舰。后来,随着其活力的不断升级,驱逐舰已由执行单一任务的小型舰艇演变成海军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代表舰艇:Swift驱逐舰(雷击舰) 排水量:2000吨 航速:34节 主炮:102mm舰炮;450-533mm鱼雷发射装置3座。
英国:
英国自近代以来,它的海军建设和它的海外殖民事业相互依赖,相
互促进,共同成为大英帝国的坚强基石。英国政府有鉴于此,极为重视
对海军的建设,始终把它放在比陆军更为重要的位置,重视之。19世纪
后期,英国政府的海军建设目标是“欲使其国海军有对抗二大强国海军
之强力”,就是英国海军要比第二、第三位的两个国家的海军加起来还
要强大。1870年时英国海军舰船总吨位为633000吨;1882年有装甲舰
74艘(含在建者5艘)合523080吨、非装甲舰85艘合189046吨,共计159
艘712126吨;1890年时合装甲舰和非装甲舰共254艘计892361吨;
1899年时为472艘合1265969吨(含鱼雷艇在内)。截至一战开战,英军
共有无畏舰20艘,战列巡洋舰9艘,前无畏舰(也应该算为战列舰)40艘,装
甲巡洋舰34艘,轻巡洋舰63艘,驱逐舰/鱼雷艇250艘。在这30年中,它的
吨位数始终大于或相当于同时期西欧任何两国乃至三国海军吨位之和。
英国海军不仅其吨位居当时世界第一,而且其舰队的航速、续航力、装
甲防护、舰载武器的攻击力等几个方面都首屈一指。
代表舰艇:伊丽莎白女王号战列舰 标准排水量:29150吨 满载排
水量:33000吨 最大航速:25节
续航距离:8600海里/12.5节 3900海里/21节
主炮:380.85mm*8MK1型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标准排水量:41200吨 满载排水量:46880吨 最大航速:31节 续航距离:5950海里/18节 主炮:8*381mm;双联装炮塔*4
暴怒号航空母舰: 标准排水量:19153吨
航速:31.5节
舰载机:幼犬*6 肖特184*4
M级驱逐舰(合计约74艘):标准排水量:1010吨
最大航速:34节
主炮:103.6mm*3
美国:
到了19世纪80年代后,美国开始从孤立主义走向帝国主义,它已经
从俄国人手中买下了阿拉斯加,又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和萨摩亚群岛的帕
果帕果获得了建立海军基地的权力。跃跃欲试要当世界大国的美国很自
然地关注起海军的现代化来。阿瑟总统对国会表示:“国家的安全、经
济和荣誉都需要我们全面振兴海军。”在1914财政年度,政府为海军建
设支出了139,682,186美元,占政府总支出的19%。截至1914年,
其已经可建设3.2万吨级的主力舰。截至1907年,其拥有约20艘主力舰
(包括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但其在方针设计上的极大不足是:基本只
建设主力舰,配套舰艇编队严重不足。
代表舰艇:新墨西哥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32000吨 满载排水量:
33000吨
最大航速:22节
续航距离:6400海里/12节
主炮:356mm*12
桑普森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1073吨 满载排水量:1225吨
最大航速:29.5节
续航距离:5000海里/16节
主炮:102mm*4 田纳西级巡洋舰:标准排水量:14500吨
航速:22节
主炮:254mm*2+152mm*16
法国:
法国在19世纪大规模发展海军,在19世纪时拥有强大的海军,其总
吨位仅次于英国。因此可以说其拥有相当的海军技术。但是迫于地缘形
势,在国家政策倾向于陆军的前提下,海军计划几乎搁浅。在第一次世
界大战时其约拥有19艘主力舰,一战结束后仅余约8艘。且一战法国惨
胜,大量资金被浪费在马其诺防线上。要求的战争赔款不到位,国内百
废待兴,几乎没有多余资金往这上面用,参加此次军备竞赛的法国实属
无奈,也因此法国在之后的协约配额上沦落到靠后地位。
代表舰艇:孤拔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23475吨 满载排水量:25579
吨
最大航速:21节
续航距离:4800海里
主炮:Mle 1910火炮*12
Dupuy de lome巡洋舰:标准排水量:6500吨
最大航速:22节
主炮:165.76mm*6
拉格日朗级潜艇:标准排水量:920吨 满载排水量:1318吨
最大航速:16.5节(水上)、11节(水下)
续航距离:4300海里/10节 (水上)
125海里/5节(水下)
主炮:450mm鱼雷+75mm炮
意大利:
意大利的海军起步晚,发展慢。1907年,其成功建设4艘艾琳娜级战
列舰。这几乎是意大利全部的主力舰力量。由于一战时的中途倒戈,意
大利跻身在诸列强之间。与美、英、日相比,意大利的海军近乎是微不
足道的:既缺乏相应技术,又缺乏足够的资金。意大利勉强参加军备竞赛,却也是诸国之间的最后一名。
代表舰艇:艾琳娜女王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12883吨 满载排水
量:13995吨
最高航速:22节
续航距离:5000海里/10节
主炮:310.8mm*2
圣乔治级巡洋舰:满载排水量:11300吨
最高航速:23.2节
续航距离:6270海里/10节
主炮:254mm*4
巴里拉、帕西诺地级潜艇:参数不详
日本:
日本仅在一战前夕才开始着手发展海军。然一战结束后,其海军力
量便扩充至:4艘参加日俄战争的老式装甲舰,6艘缴获的俄国装甲舰,
2艘新造装甲舰,2艘准无畏舰,10艘无畏舰。虽在一战时海军表现不
佳,但确实在一战后得到长足进步。于1915年,其制定了海军八四计
划,并于1920年完善成为八八计划,共计16艘无畏舰,期间还包括约
10艘战列巡洋舰。按此预期(即约在1927年所有舰只建设完工),其
海军力量约占到世界第三的位置上,实力不容小觑。
代表舰艇:扶桑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29326吨 满载排水量:32720
吨
最高航速:23节
续航距离:8000海里/14节
主炮:356mm*6 双联装
天城级战列巡洋舰:满载排水量:47000吨
最高航速:30节
续航距离:8000海里/14节
主炮:410mm*5 双联装
峰风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1215吨
最高航速:39节
续航距离:3600海里/14节
主炮:120mm*4
浅间级巡洋舰:标准排水量:9700吨 满载排水量:9856吨
最高航速:21.5节
续航距离:7000海里/1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