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复习大纲整理.doc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1、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一定义包括如下内容:首先,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即教育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存在于有一定共同文化的人类群体Z中的活动。其次,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或精神产品的生产,其目的是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2、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小介、受教育者。

3、高等教育的概念。

高等教育包括山大学或国家核准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其它高等学校实施的中学后层次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或研究培训。

4、高等教育的特征。

高等教育阶段是介于基础教育和参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一个关键阶段,它要使受教育者系统地掌握高深知识和专门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使他们能够作为高级人才推动和促便社会发展。教学内容的高渗性与专业性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形式的木质特征。

5、高等教育目的目的的三个层次。

包括国家对髙等总的要求、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6、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目的。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

基木功能:促进人和社会发展。

衍生功能:促进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的流动,改变个体的社会地位和整体社会分层状况:加速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重组;成为学术权力支配与调整的场所或文化资本生产交换的平台;帮助安置青壮年人口,提供度过闲暇生活的一种牛活方式。

8、高等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

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彩响社会政治的稳定与社会政治的变革;

经济功能集中表现在一定社会的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

文化功能集中表现为影响文化的传承少创新。

9、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

高等教育结构式指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部分结合的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它由高等教育的功能决定的,体现了社会各方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10、高等教育结构的内容。

分为研究生教冇、木科教育和专科教育三个层次。

笫三讲

1、现代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学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

笫四讲

1、高校教师的概念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冇活动的承担者,是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的承担者,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体现者。

2、高等教师的职业角色定位

社会义务:文化的传承者和人力资源开发者;

教学管理:学习的促进者和教学的组织者;

心理定向:心理健鹿的引导者和维护者;

自我实现:自我成长的研究者和设计者。

3、高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4、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容。

包括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情意的发展。

5、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成功的关键因素。

社会坏境;学习文化;个人经历;口我更新。

6、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非关注阶段;虚拟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臼我更新关注阶段。

7、高校教师成长的途径。

专业学习;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

8、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

教书冇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9、学生的本质。

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以学习为主耍任务的人。

10、影响学生发展的基木因素:家庭、学习、同辈群体。

11、大学生的特点。

大学生身体的特点:处于青年期中期,牛理发育已经全而接近或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人学生心理的特点: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但不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易带主观片面性;情感丰富多彩但波动较人:意志水平显著提高但不平衡不稳定:思想价值取向多元化发展但矛盾重重。

第五讲

1、教学内容的内涵。

教学内容是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的对象,通常人们将教学内容理解为“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

2、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指的是与一定学科相联系并由教师教授的具体课程组成的显性课程,是总课程的一部分。

3、教学内容与课程的关系。

教学内容主要是指课程层面上的意义,课程比教学内容大。

4、、教内容选择与组织的不同观点。

学科屮心论;学牛屮心论;社会屮心论。

4、高校课程的类型。

根据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划分: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活动课程、核心课程。

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划分:物质层血、制度层血、梢神文化层血;

根据课程的功能划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根据修习的要求划分:必修课程、限选课程、任选课程。

5、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

课程方案的设计;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的开发;

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6、我国目前高校课程的现状。

课程价值观:从学科木位转变为社会木位;

课程体系:统一大于多元;

课程内容:表现为分科多于综合。

7、对我国课程改革的思考。

以“全人”教育为目标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调基础化弹性化;以学科整合带动课

程综合化。

第6讲

1>教学活动的内涵。

广义上讲,凡是涉及知识传递和经验获得的活动都町以称Z为教学活动;狭义上说,教学活动特指发生在学校教冇领域之内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I羽绕共同的内容,借助一定的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展开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2、理解教学活动需要明确的问题。

教学活动是师牛•共同参与构建学习共同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的过程;

教学活动是课程资源的拓展过程;

教学活动是预设性和生成性辩证统一的过程。

教学活动是科学性和艺术性彼此交融的过程。

3、教学活动的本质特点。

从教学活动的目的來说具有教育性的特点;

从教学活动的内容来说具有发展性的特点;

从教学活动的过程来说具冇真实性的特点;从教学活动的方式来说具冇互动性的特点。

4、高校教学“中间过渡性”的特征。

首先,高校教学活动“中间过渡性”山高校教学対象亦即高校教学过程的认识主体一一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所决定;

其次,高校教学活动“屮间过渡性”由高校教学自身的内在价值和独特功能所决定;再次,高校教学活动“中间过渡性”由高校教学的认识客体一一教学内容的特点所决定。

5、高校教学活动的规律。

教学相长性;教学发展性;教学教育性。

6、高校教学活动的原则。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教学与科研札I结合;理论是实践相结合。

7、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教学准备阶段;实施调控阶段;反馈评价阶段;反思总结阶段。

8、高校教学活动的策略。

知识呈现策略;信息沟通策略;巩固知识策略;组织管理策略。

9、学生的学习方式。

接受性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方式;合作性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

笫7讲

1、教学评价的内涵。

一种在收集必要的教学事实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标准对墩学系统的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2、教学评价的要素:评价者、评价对象、评价标准与方法。

3、教学评价的目的:管理性目的与发展性目的。

4、教学评价的功能。

鉴定分层功能;反馈调节功能;激励导向功能;教学功能。

5、教学评价的类型。

按评价的标准可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少个体内差界评价;

按评价的目的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