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的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九课知识点归纳:心有他人天地宽
- 格式:pdf
- 大小:158.16 KB
- 文档页数:2
“宽容”小议雨果说,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有这种博大的胸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强烈。
”这句简短精炼的话语,鲜明地道出了宽容在教育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宽容是尊重。
尊重是一种对他人宽容,是一种微笑的大度。
作为教师,更应该懂得其含义,从而以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逐步培养他们的这种良好品德。
最经常最基本的做法,是在处理学生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时,教师绝不能动辄打骂。
“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语)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能信任老师。
反之,打骂侮辱学生,不仅摧残了学生的自尊自信,也使学生丧失了对老师的信任,使师生僵持,教学工作受影响。
有的学生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失望情绪,激化矛盾,出现孤注一掷的报复和反抗行为。
宽容是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在《相信孩子》一书中写道:“为了关怀儿童,不仅要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还要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为生活,把他们的状况、忧伤、焦虑和为之激动的事情统统装在自己的心里。
也就是像俗话所说的那样要‘设身处地’。
”我就曾遇到这样一件事:一次语文课代表向我反映,陈某同学的试卷被人丢在地上,自己硬是不肯检,因此没交。
于是,我便来到陈某座位前,果然看到她脚边静静地躺着两张试卷。
我不动声色,温和地对她说:“陈某,赶紧把试卷检起来。
否则,上课时,你没试卷,就要影响学习了。
”谁知,她听了后看都不看我一眼,赌气似地说:“又不是我扔的,我干吗捡?”我有些生气,语气稍重了些:“可这试卷是你的。
况且,你觉得以影响自己的学习为代价与同学赌气,值得吗?”她仍是无动于衷。
我不由怒从中来,正想发作,但理智占了上风,我深吸了口气,想到:学生嘛,难免会有些小家子气,这也不是什么大错。
想着,我便弯腰检起了试卷,放在她的桌上,然后慢步走向讲台,瞟了一眼陈某,只见她两眼盯着试卷,似乎在想什么……宽容是自信。
初二政治上册第九课知识体系初二政治上册知识点:第9课心有他人天地宽1、平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尊重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2、我们宽容合作的根底是求同存异。
3、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友善的态度。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5、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
6、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7、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8、为什么要宽容他人?(答:①从人之差异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个性特点、品德修养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就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宽容,求同存异,尊重彼此的个性。
②从传统美德角度来看,宽容是一种传统美德,我们为人宽容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能赢得友谊和他人的尊敬,获得更多的朋友。
③从提升境界的角度来看,宽容别人能使我们的精神境界上升了一个层次,也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④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宽容对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和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9、为什么说善于宽容,利人利己?(答:宽容对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和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10、如何学会宽容他人?(答:宽容是有原那么的,不是盲目的,宽容要讲究策略。
具体地讲应做到:①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伤害时,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
②在可能的情况下,要以我们的宽容感化当事人,使其改正。
③对待家人、同学、朋友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
④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那么问题上不能让步。
)11、什么是宽容自己?(怎样宽容自己?)(答:①宽容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即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既不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妄自菲薄、全盘否认自己,也不妄自尊大。
②宽容自己意味着成认“人无完人〞,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正迁善的时机,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1.什么是宽容?宽容合作的基础是什么?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宽容合作的基础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2.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1)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需要尊重彼此的个性。
(2)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3)我们都不是圣贤,现实生活中难免无意之中伤害别人,需要得到他人的宽容。
3.宽容的重要性?(1)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就能赢得友谊。
(2)宽容是一种境界,学会了宽容,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3)善于宽容,利人利己。
4.怎样做到宽容?(1)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
(2)宽容要讲究策略。
(3)对待家人、同学、朋友,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
(4)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5.宽容自己?宽容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即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要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要妄自尊大。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要求?实质?含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7.“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含义?要求?含义: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
要求:不能只顾自己而忽视他人,更不能牺牲他人利益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8“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9.换位思考的含义和要求?实质?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换位思考的要求: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上册思想品德复习知识点之心有他人天地宽心有他人天地宽知识点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什么是宽容?宽容合作的基础是什么?(101页)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2.为什么要宽容他人?(.宽容的重要性?)(102-104页)答:①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求同存异,尊重彼此的个性。
②宽容是一种传统美德,我们为人宽容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能赢得友谊和他人的尊敬,获得更多的朋友。
③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别人能使我们的精神境界上升了一个层次,也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④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宽容对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
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和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为什么说善于宽容,利人利己?)3.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意中伤害了别人或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时,应该怎么办?(102页)答:①我们都不是圣贤,现实生活中难免无意中伤害别人,这时,我们要体谅、尊重他人的感受,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他人原谅。
②我们也可能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对别人的“对不起”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而不能得理不让人,更不可冤冤相报。
4.如何学会宽容他人?(104页)答: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要讲究策略。
具体地讲应做到:①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伤害时,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
②在可能的情况下,要以我们的宽容感化当事人,使其改过。
③对待家人、同学、朋友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
④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5.怎样宽容自己,悦纳自己?(104页)答:①既不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妄自尊大。
②宽容自己意味着承认“人无完人”,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过迁善的机会,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心有他人天地宽(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授课时间:第十五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2、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3、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
4、学会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赏他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
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从情感体验上,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他人的感受,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内化。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第一框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导入新课。
1、自学指导一:阅读P105课文内容,思考方框中的问题。
出示事例,让学生讨论:下面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样想?怎样做?(三个事例)讨论后教师分别出示三个“温馨提醒”,然后请学生结合学校中的情况说明“起外号”的现象;结合各自的情况谈“被捉弄”的经历及自己的体验。
小结: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深刻的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小组讨论----七嘴八舌通过学生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亲身感受,用事实说明对待他人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3、自学指导二:阅读P106课文内容,思考方框中的问题。
小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含义。
4、自学指导三:阅读P107-108课文内容。
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含义。
5、小组讨论----七嘴八舌以“我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为中心进行讨论。
四、小组活动。
1、学生完成P108表格的填写,学会欣赏他人。
要求学生擦亮自己的眼睛,用一种接纳、宽容和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同学身上的闪光点。
2、欣赏视频:《母亲的“管教”》,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
短文欣赏宽容自己
常听人说宽容别人是一种美德,那么宽容自己呢?这好像鲜有耳闻,我倒认为宽容自己同样重要,否则,我们都有可能成为另一种“走不回来的人”。
有人会为在公众场合讲错一句话而懊悔、内疚、抑郁、焦虑,有人会因为一次考试差而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有人会为自身的某些缺陷或毛病懊恼自责。
他们总是不断要求完美,过分注意自己的不足,性格不好强迫自己改变,口才不好又强迫自己变好,于是就在这样不断的强迫中放弃了自己已有的优势,失掉了自我。
殊不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殊不知缺陷也是一种美,缺陷才是生命的自然状态。
宽容不等于放纵。
积极进取、追求进步、改掉不足、完善自我,这都是无可非议的,人的一生就是奋斗的一生、追求的一生。
我只是想否认那种要求完美,过分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因为他们总是生活在不满之中,忽视了自己已有的优势,最终害了自己。
他们想走过所有的路,想成为最强的人,却最终累倒在路上,再也没力气走回来享受胜利果实。
作为一个人,我们应该接纳自己,接纳我们的长相、身高、才智,接纳我们不完美的地方。
这就是生命的自然状态,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组成。
只有坦荡地接受这一切,我们才能用一种更加平和、更加宽容、更加有创造性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看待他人。
记住:宽容别人之前首先要学会宽容自己、善待自己、勇敢一点,努力活着,快乐地活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原因和表现;懂得宽容是一种美德;理解宽容问题上的是与非。
2.能力目标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宽容别人,提升自己;能够正确地处理好宽容与原则之间的界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和自己带来的快乐,培养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和自己的美德,从而能健康快乐地与他人相处。
【教学重点】“怎样做到宽容他人?”是重点。
因为宽容是一种境界,在生活中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对于还没有丰富阅历的中学生来说,很难把握究竟哪些事该宽容,哪些事不该宽容,该怎样宽容。
【教学难点】“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要讲究策略”是一个难点。
因为中学生的生活阅历不深,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在生活中较难把握宽容的原则和策略。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小品表演、图片展示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美丽的大海教师:看到美丽的大海,我不禁想起了这么一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许许多多的小溪、小河的涓涓细流汇入其中,才有了这浩瀚无边的大海。
同学们一定知道我们常常用什么来比喻一个有着宽广的胸怀的人吧?——大海。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关于宽容的一些问题。
【新课教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板书)一、金无足赤人各有别(板书)1.宽容的内涵是什么?出示图片:张英学生结合图片阅读教材的一个事例:清康熙年间有位大学士,名叫张英。
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张英身为大学士,是怎样对待邻居与自己家里的纠纷的?(2)张英的处理方式的后果是什么?学生回答(略)。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宽容的内涵: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2.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呢?学生讨论(前后四人一组):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宽容?教师归纳: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需要尊重彼此的个性。
必备的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九课知识点归纳:心有他人
天地宽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必备的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九课知识点归纳:心有他人天地宽,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
1、宽容的含义:宽容指的是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2、(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3、当我们无意伤害别人时,要体谅尊重对方的感受,真诚赔礼道歉,请求他人原谅;当他人无意伤害我们并道歉时,我们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而不能得理不让人,更不可冤冤相报。
4、宽容是一种美德。
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就能够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
宽容是一种境界,,学会了宽容,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5、一个不善宽容的人,会整天陷于烦恼之中,心胸狭隘,处处设防,对人怀有敌意;一个懂得宽容的人,会体察他人的内心世界,诚心帮助他人,心胸开阔、与人为善,因而受人尊敬。
6、善于宽容,利人利己。
7、宽容并不意味着我们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
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
宽容要讲究策略。
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时,要善于宽容,感化当事人,使其改过。
切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
对待朋友家人,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
我们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8、我们不仅要宽容他人,还要宽容自己、悦纳自己。
宽容自己意味着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