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县茶产业发展概况
- 格式:docx
- 大小:12.68 KB
- 文档页数:1
安徽省特色名茶介绍九华佛茶:属绿茶类。
为历史名茶。
历史上称闵园茶、黄石溪茶,现统称九华佛茶,产于佛教圣地九华山及九华山山脉南北邻近地域。
主产区位于下闵园、黄石溪、庙前等地。
为了加快池州市茶叶经济的发展,扩大池州茶叶知名度,提高池州茶叶市场竞争力。
2003年成立了池州市茶业协会,对池州市的茶叶进行品牌整合,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九华佛茶”证明商标,制定了“九华佛茶”的质量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九华佛茶外形扁直呈佛手状,色泽翠绿,内质香高味醇。
九华佛茶制作工艺流程是: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摊凉、做形、烘干、拣剔、包装。
其独特之处是做形,利用理条机分二次理条,期间摊凉加压,手工压扁,理条机理直,达到九华佛茶独特外形。
在池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池州市茶业协会如何在茶叶产业化中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在茶园基地建设、茶叶加工、产后服务和管理中,促进九华佛茶发展,将是应该关注的新课题。
黄山绿牡丹:属绿茶类。
为新创名茶,创制于1986年。
主产区位于歙县北乡大谷运的黄音坑、上杨尖、仙人石一带。
采摘标准为谷雨前后采1芽3叶。
制茶工序是:杀青轻揉、初烘理条、选芽装筒、造型美化、定型烘焙、足干贮藏。
黄山绿牡丹外形似花朵状,似银丝穿翠玉片,冲泡时或浮或沉,茶形花影娇媚悦目,徐徐舒展,像一朵花瓣绿色的盛开牡丹花,茶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既有观赏价值,又有饮用价值。
黄山绿牡丹由歙县人汪芳生发明和开发,产品生产量已由初创时的16千克,发展到1996年,已达到15万千克。
后又相继开发出“海贝吐珠”、“锦上添花”等,形成了花型名茶系列。
黄山绿牡丹1986年评为安徽省“具有独特风格”的创新优质茶。
1987年评为中国商业部“既有宜人的饮用价值,又有感人的观赏价值”的创新优质茶。
老竹大方:属绿茶类。
为历史名茶。
创制于明代。
产于歙县老竹铺、三阳坑、金川一带。
老竹大方的品质特点为外形扁平匀齐、挺直、光滑,似龙井,但较肥壮。
品味徽州文图⸺郑毅 孙萌萌悠悠百年 袅袅茶香⸺茶人俞燮及茶务讲习所逸事“茶人”的称谓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但在《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没有收录“茶人”词条。
其实,“茶人”并没有什么约定俗成的解释,相比某些炫目且绕口的头衔名称,宽泛的解释不外乎有采茶人、精通茶事的人、从事茶叶生产的人、爱茶之人等等。
可以说,“茶人”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统称,各行各业的爱茶者均可以称作“茶人”,历代为茶产业、茶文化做出贡献或有建树的前者,亦可称之为茶人”。
徽州茶人俞燮,爱茶且与茶结缘终身;他涉足于屯溪“吴美利”茶行,作为茶界的“掮客”,他以自己熟悉茶叶知识的技能和经验为茶号提供中介服务;他受聘担任安徽省立茶务讲习所所长,以自己对于茶业的热爱,率先垂范,业精于勤地培养茶叶人才;他还孜孜不倦勤奋笔耕,以自己的业茶经历和经验在报刊发表了许多茶事文字,以致为后人留下了足以珍惜的茶业史料��俞燮与黄炎培:以清茶交往,为华茶效力俞燮(生卒年月不详),字祛尘;徽州婺源人。
清末民初,俞燮受聘于屯溪茶商吴俊德开办的“吴美利”茶行;同时还在徽州茶商小学作兼职教员。
民国三年(1914年)4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始人、大儒黄炎培考察徽州,黄炎培在4月28日的日记中,首次提到了俞燮:“��遂抵屯溪。
访,晤俞君枢尘(燮)。
长途仆仆,得此有如归之感。
”黄炎培抵达屯溪,就直奔“吴美利”茶行找俞燮;想来,也是有缘由的��俞燮有幸接待并陪同这位声名赫赫的职业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进行了考察;两人以茶相交、相识且相谈甚欢;最终结为诚挚的好友��俞燮给首次见面的给黄炎培留下了很深印象,甚至是达到了黄炎培愿尽力相帮的程度;这也是黄炎培在结识俞燮并在极为钦佩且成为好友以后,遂向安徽省实业厅力荐俞燮入职茶务讲习所的缘由。
吴俊德的“吴美利”茶行开设在屯溪中街的繁华地段,与知名的“同德仁”药店为邻;茶行主要是收购毛茶,为自己的十多家茶号生产提供茶叶原料;其次是为茶商、茶农提供行情咨询并招待食宿方便;“吴美利”茶行专设有“外账房”,有管账先生和“行倌”、厨师等若干人员;其服务收费低廉;茶农吃饭不付现金,可等到毛茶脱手后一并结算。
安徽省历届单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安徽省的省会是()A. 合肥B. 芜湖C. 蚌埠D. 黄山2. 下列哪项不是安徽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A. 徽剧B. 黄梅戏C. 宣纸制作技艺D. 京剧3. 安徽黄山以其“四绝”闻名于世,其中不包括()A. 奇松B. 怪石C. 云海D. 温泉4. 安徽的简称是()A. 皖B. 苏C. 鲁D. 赣5. 下列哪个湖泊不位于安徽省境内?()A. 巢湖B. 太湖C. 太平湖D. 花亭湖6. 安徽的省花是()A. 牡丹B. 菊花C. 芍药D. 杜鹃7. 安徽的省树是()A. 银杏B. 松树C. 柳树D. 柏树8. 下列哪项不是安徽省的著名特产?()A. 歙县砚B. 宣纸C. 黄山毛峰D. 龙井茶9. 安徽的省会合肥市被誉为()A. 中国科技城B. 中国园林城C.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D. 中国绿色之城10. 下列哪个历史人物不是安徽人?()A. 曹操B. 朱元璋C. 包拯D. 李白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安徽的省会合肥市因_________而得名。
12. 安徽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的_________部。
13. 安徽的省会合肥市是中国_________科学中心。
14. 安徽的_________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15. 安徽的_________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请简述安徽省的地理特点。
17. 请列举安徽省的三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及其主要历史文化特色。
18. 请简述安徽省在中国传统医学领域的重要贡献。
19. 请描述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其主要产业。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20. 论述安徽省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
21. 论述安徽省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践与经验。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A D C A B6-10 A A D D C二、填空题11. 淝水之战12. 东13. 科学岛14. 九华山15. 巢湖三、简答题16. 安徽地处中国东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形地貌,包括山地、平原和湖泊等。
安徽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清单表摘要:一、引言二、安徽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清单概述1.茶叶2.药材3.食品4.工艺品三、各类名贵特产的具体介绍1.茶叶1.祁门红茶2.六安瓜片2.药材1.亳州药材2.霍山石斛3.食品1.符离集烧鸡2.徽州火腿4.工艺品1.徽墨2.歙砚四、安徽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的保护与发展1.政策支持2.科技创新3.品牌建设4.市场推广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安徽省地处华东地区,历史悠久,地理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茶叶、药材、食品和工艺品等多个领域,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承载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安徽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清单进行概述和介绍,以期推动资源的保护与发展。
二、安徽名贵特产类特殊资源清单概述1.茶叶安徽茶叶品种繁多,其中祁门红茶和六安瓜片尤为著名。
祁门红茶色泽红亮,香气鲜醇,口感浓厚,享有“红茶中的极品”之美誉;六安瓜片则因其形似瓜子而得名,其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鲜爽。
2.药材安徽是我国中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亳州药材和霍山石斛最具代表性。
亳州药材包括亳芍、亳菊、亳桑皮等,品质优良,药效显著;霍山石斛则具有滋阴养胃、清热解毒等功效,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一。
3.食品安徽美食丰富多样,其中符离集烧鸡和徽州火腿最具特色。
符离集烧鸡肉质鲜美,色香味俱佳,具有独特的烧鸡风味;徽州火腿则肉质紧密,味道鲜美,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4.工艺品安徽工艺品以徽墨和歙砚最为著名。
徽墨色泽黑亮,质地细腻,具有浓厚的香气,为文房四宝之一;歙砚石质坚韧,纹理清晰,为我国四大名砚之一。
三、各类名贵特产的具体介绍1.茶叶祁门红茶产于黄山、祁门等地,以其独特的“祁门香”闻名于世。
六安瓜片则主要产于六安市,其品质优良,形美味鲜。
2.药材亳州药材主要产于亳州市,包括亳芍、亳菊、亳桑皮等。
霍山石斛则主要产于霍山县,具有滋阴养胃、清热解毒等功效。
3.食品符离集烧鸡产于宿州市符离集,其独特的烧鸡工艺传承百年。
简述近代徽商的变迁古代徽州地处浙,赣,皖三省的交界,这里山岳连绵,重谷崎岖,可耕作的田地很少,徽州人为了谋生,不得不“以贾代耕”,外出寻找生计。
明中期以前,徽州人就有悠久的经商传统,但“徽商”二字真正为世人所熟知还是在明中期以后。
因为在此之后,徽州商人逐步形成了“商帮”,商业经营的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改变。
自明中期至清道光时期,徽商群体称雄于国内商界达300余年,他们足遍天下,富甲一方。
但到了清末时期,由于政策的变化和战争外资等因素影响,曾经盛极一时的徽商逐渐走向了没落。
一、徽商兴起的条件有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徽州人并不是是天生喜爱经商,而是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有莫大关系。
徽州又叫新安,其下辖有歙县,绩溪,黟县,祁门,休宁和婺源六县。
这里山多地少,粮食难以自给,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另谋出路。
徽州景色图徽州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极其富有经济价值,特别是婺源所产的杉木,其质量奇佳,是建造房屋,制作家具的好材料,早在南宋时期,就曾有大批徽州人以种植杉木为生。
徽州地处亚热带北部边缘,这里海拔适中,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非常适宜种茶产茶。
早在唐代,歙县就以产茶闻名于世,陆羽曾在其《茶经》中记载“歙州产茶,且素质好”。
如今的江西景德镇是天下闻名的瓷器之都,但其烧瓷制瓷所用的土料却全依赖于婺源和祁门两地的供给,明清时期就有不少两县之地的百姓开设“碓厂”,专门制作瓷土为生。
有“文房四宝”之称的笔墨纸砚是古代必不可少的文化用具,在其生产上各地皆有专精,然徽州所产的文房四宝却是样样皆精。
早在唐代,徽州所产的纸墨砚就以闻名天下,《新安志》中曾记载:“李后主留意翰墨,有澄心堂纸,李廷珪墨,旧坑石之砚”。
宋代时期,徽州还出现了几位制笔大家,他们的作品也是名动一时。
除了自然条件外,徽州所处的地理位置也给经商提供了便利。
徽州虽处群山之中,但其与经济发达的江浙距离很近。
古时徽州人东去苏杭,西出饶州,或北上芜湖,不过三五日路程,且大部路线都可依靠水路以舟代步,一旦徽州人走出群山,便可利用便捷的水运交通往来经商,聚敛财富。
安徽61个县(市)最新经济实力排行榜,东至排在了...一眨眼,2018年第一季度就这么猝不及防的过去了是时候给2017年做个总结了2017年安徽61县(市)GDP数据出炉赶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TOP 61 】石台县2017年GDP总值 26.2亿元石台县是安徽省生态环境最好的县份和皖南山区著名的茶乡,境内山清水秀,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TOP 60 】黟县2017年GDP总值 31.5亿元黟县,隶属于安徽黄山市,古徽州六县之一,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
【TOP 59 】旌德县2017年GDP总值 69.5亿元旌德县,隶属于安徽宣城市,是“国家生态级示范县“之一,也是全国唯一没有下过酸雨的绿色县城,享有“中国灵芝之乡”的美誉。
【TOP 58 】祁门县2017年GDP总值 64.5亿元祁门,黄山市辖县,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
境内森林覆盖率85.79%,居安徽省首位,境内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国红茶之乡”。
【TOP 57 】绩溪县2017年GDP总值 67.8亿元绩溪县,宣城市下辖县,古徽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徽厨之乡”,“无徽无成镇,无绩不成街”。
【TOP 56】休宁县2017年GDP总值 87.4亿元休宁县,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
境内有被称为黄山白岳的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齐云山,是“乡村旅游福地”,“中国有机茶之乡”。
【TOP 55 】岳西县2017年GDP总值 92.6亿元作为安徽省安庆市代管县,岳西的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被专家称为“是一座生态保存发育完好的天然花园”。
境内有妙道山,鹞落坪,枯井园等风景区,还有有禅宗第一山之称的司空山。
【TOP 54 】青阳县2017年GDP总值 95.5亿元青阳县,安徽省池州市辖县,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雄踞其中。
2018年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核心提示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综合经济发展保持平稳。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7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236.6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384.4亿元,增长6.6%。
人均GDP48579元(折合7341美元),比上年增加4328元。
产业结构持续升级。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4:36.3:54.3调整为8.4:34.9:56.7,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6.8%,比上年降低2.0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53.4%和42.9%,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2.0%。
城镇化稳步推进。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48.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2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4.39%,比上年末提高1.49个百分点。
常住人口140.7万人,增加2.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46%,提高0.56个百分点。
全年人口出生率11.79‰,比上年上升1.23个千分点;死亡率6.39‰,上升0.07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5.40‰,上升1.16个千分点。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累计上涨2.4%,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消费品价格上涨2.7%;八大类消费品及服务价格均呈上升态势(见表2)。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4%。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5.7%。
农业农业生产形势稳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5%,其中,农业产值52.56 亿元,增长1.3%;林业产值19.79亿元,增长1.3%;牧业产值20.44亿元,增长7.0%;渔业产值2.48亿元,增长2.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63亿元,增长4.6%。
ICS67.140.10X 5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DB 34/T 1355—2011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 1355—2011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歙县农业委员会、歙县科技局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歙县农业委员会、歙县茶产业发展办公室、歙县茶叶行业协会、黄山市产品质量检验所、黄山市翠绿茶菊有限公司、安徽省歙县雄村花茶厂、黄山市歙县仰坦精制花茶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小勇、唐茂贵、徐清和、周昀、汪麟、凌睿、夏南生、曹联中、胡继森。
IDB34/T 1355—2011珠兰花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珠兰花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与分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绿茶为原料,经加工成级型坯后,由珠兰鲜花窨制而成的珠兰花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302 茶 取样GB/T 8304 茶 水分测定GB/T 8306 茶 总灰分测定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 11680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 18795 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NY/T 1391-2007 珠兰花茶加工技术规程SB/T 10035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SB/T 10037 红茶、绿茶、花茶 运输包装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3 术语和定义GB/T 14487 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安徽歙县茶产业发展概况
2015-7-22 17:25 来源:安徽日报
摘要:歙县现有茶园面积26.7万亩,“三茶”认证面积26万亩,占总面积的97.4%。其中无性系良种茶
园6.3万亩,占总面积的23.6%。
歙县现有茶园面积26.7万亩,“三茶”认证面积26万亩,占总面积的97.4%。
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6.3万亩,占总面积的23.6%。 2014年,全县茶叶总产量
10500吨,一产产值7.12亿元,茶农人均收入3560元,综合产值达22亿元。
其中名优茶产量3560吨,产值4.921亿元,出口量突破1万吨,创汇4000多万
美元,创历史新高。
全县现有各类茶叶初制厂3000余座,其中年生产加工能力达20吨以上规模
化企业90余家,清洁化、自动化流水线15条。全县涉茶专业合作社72家,国
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9家,其中省
级龙头企业5家。
全县现有工商注册茶叶企业413户,茶叶注册商标118枚,中国名特优新农
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6枚,省名牌农产品4个,省名牌产品1个,市著名商标
6枚,市级名牌产品8个。在外埠经营茶叶的各类经营户有800多户,开设专卖
店1000多家,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
近年来,歙县茶产业步入持续健康稳步增长的良性发展轨道,茶叶产量、一
产产值、综合产值、茶农人均收入分别由“十一五”末的7600吨、3.5亿元、
10亿元、1750元提高到10500吨、7.12亿元、22亿元、3560元,增长率分别
为38.2%、103.4%、120%和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