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 谈 绿 色 包 装 设 计 作 品 及 发 展
- 格式:doc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4
2021 年第04期Macro window("宏观视窗1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 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务 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 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绿色建造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
1总则1.0.1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排放,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推习惯于从环境、城市、文化角度去更 加直接地思考,这种思考带来的设计 方向也许更加“减碳”。
生态思想的思考起点是人和环境 的关系,对这个关系有恰当的定位是 一切的基础。
人类的先民对自然是“敬畏”的情感,人的安定感和自我认知是将自 己安放到一个可认知的、有系统的宇 宙秩序中。
但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时期,西 方社会开始将自然放在与人相对立的位 置,可以说一切的环境危机来自于这种 对立,即便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也没 有完全突破这种对立的认知。
到近代,因为全球化的影响,地 域文化衰败,东、西方趋同,凌驾于 自然之上的思想占了统领地位,将环 境危机推向严峻的地步。
试想,人类 是否有一天真的有“超能力”,游刃 有余地操控环境为我所用?可以说,许多寄望于科学技术解决环境问题的 人,都依赖于类似的期望。
这究竟是 狂妄的自毁,还是人类进步的终极理 想?笔者认为,这恰恰是不同环境价 值观分歧的根源。
以不同理解为出发 点,引出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这个 选择是如此重要,关系到人类的存亡。
具体到建筑,其实一直也有这样的讨论,寻找“绿色建筑”的“中庸之道”,谈何容易。
同时,人类的文化和环境的变化存在着互动关系。
可以说环境危机来自于人类的野心和贪婪,而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文化的演进。
城市和建筑作为文化的外延和载体,必受影响,但这个过程是相当滞后的,而且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生态文明”是中国建筑的指路标生态思想所涉及到的价值问题,不仅包括道德价值,还包括美学、精神、科学以及文化上的价值,当然还要考虑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
浅谈绿色包装设计作品及发展
所谓“绿色包装”是指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循环复用和再生利用,可促进持续发展的包装。
由于纸制品包装使用后可再次回收利用,少量废弃物在大自然环境中可以自然分解,对自然环境没有不利影响,所以世界公认纸、纸板及纸制品是绿色产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对治理由于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能起到积极的替代作用。
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和开发的纸包装材料有:纸包装薄膜、一次性纸制品容器、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的纸包装材料、可食性纸制品等。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可降解新型塑料”具有废弃后自行分解消失、不污染环境的优良品质。
由于玻璃包装具有可视性强、易于回收复用优点,它已成为饮料等产品传统包装的主要容器。
竹包装具有无毒、无污染、易回收等特点。
竹包装是指:竹胶板箱、丝捆竹板箱等。
中国是世界上木材缺乏的国家,但中国的竹林总面积和竹资源蓄积量分别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
中国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竹礼品包装已受到欧美及日本等国的青睐。
这些都是绿色包装的主要手段。
(如图)
事实上,这个市场还在迅速增长,并一直保持上涨趋势。
广阔的绿色市场蕴含着无限商机,巨大的经济利益推动市场竞争向着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就饮料包装产品而言,市场竞争不再单纯是产品的质量、价格、外观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环保。
据统计,全国每年要消耗100亿只一次性餐具,并以每年60万只以上的速度增长,但绿色餐具的供应量目前仅为30亿只,缺口高达70亿只,而且国际需求量也很大,美国等国家的生产能力为自身需求的30%左右,亟需进口。
因此,近年来,我国的绿色餐具生产企业飞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各种新型环保绿色宝装材料,如再生纸、降解塑料、一次性环保快餐盒等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广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一次性快餐盒等包装废弃物回收系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过度包装、欺诈包装等不适当包装现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这都为绿色包装开辟了广阔的市场,有助于绿色包装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作为包装装潢设计人员,除了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具有市场意识,超前意识,广告意识,品牌意识,民俗(或民族)意识,文化意识,独创意识,品位意识,更应具有环保意识。
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这也是当前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趋势所致,更是站在世界潮流和国际大舞台的前沿所提出的观点。
因为目前提倡环保,爱护环境,回归自然,崇尚绿色食品是人们越来越迫切的生存需要和追求,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这种要求更强烈也更严格。
所以环保意识,对包装装潢设计人员来说,是更必要也更应该有的一种意识。
因为包装给环保带来的影响更为直接。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新闻媒体不断地呼吁:“爱护环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包装装潢设计人员更应有责任和义务肩负这个职责,形成这种意识,自觉地维护环保,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第一,尽量地选择易于分解的材料作为包装物的载体,对难于分解的材料,如一些塑料用品,高难度降解的材料,能不用则不用,能少用则少用。
第二,倡导绿色食品,并为绿色食品鸣锣开道。
配合绿色食品,选用“绿色”包装,设计“绿色”包装,---这种“绿色”一是回归自然,二是不污染环境。
第三,在设计包装的载体中,一旦或暂时必须选用有些难以降解的塑料用品时,一定别忘记注明“爱护环境卫生”等文字及其“标识”。
第四,提倡科学创新,切忌思想保守。
尤其是在设计包装和选择包装材料时,尽可能趋向自然,如用玉米叶包装茶叶,用棕叶包装大米,用竹筒包装酒水,用陶罐包装酱菜等。
都是很典范的绿色包装。
目前在我国食品中用纸做包装的现象也比较多,在食品行业包括绿色食品中(像纸盒牛奶)大量使用增白的纸张做包装。
纸张在其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洁白度,多数都经过荧光增白剂处理。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致癌活性很强的化学物质,它虽然能起到漂白纸张纤维的作用,但对人却有很大的毒害作用。
对现代绿色包装技术的发展首先是绿色包装材料的发展,因此,研究绿色包装设计首先要研究绿色包装材料。
绿色包装的材料的分类有;1 可回收利用的再造材料。
包括纸张,纸板,纸浆摸塑材料,金属材料,玻璃,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2 可自然风化回归自然的材料。
包括纸制品,可降解材料及生物合成材料,可实用材料等。
3 可焚烧回收能量不污染大气材料。
包括部分不能回收处理再造的线性高分子材料,网状高分子材料,部分复合材料。
4 废气物的回收利用后,主要用与生产再生纸和各种用途的纸板和纸浆膜塑制品,因此在生活中的利用已经越来越注重废气物的危害问题。
为了使我国的传统包装业顺应全球包装工业“绿化”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发展绿色包装产业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实施从绿色包装原材料、辅助材料到绿色包装设备,绿色包装垃圾回收管理、绿色包装垃圾循环再生利用等封存闭式的“绿色包装工程”这里的绿色包装实质上就是指从包装材料、包装工艺流程到包装制品,包装制品使用后的包装垃圾全过程都是无公害的自净清洁过程,或将其间产生的三废污染尽可能减少到最小量化的过程,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产业,走包装垃圾资源化之路,一是力求调整包装材料结构和包装制品结构,大力开发展高强度薄型玻璃制品和纸制品绿色包装,玻璃包装制品具有保证食物及药物纯度、卫生、透明、美观,良好化学稳定性,不透气易密封,造型灵活,可多次回收周转使用和价格相对低廉等一系列优点,成为我国化学、医药、饮料等工业部门广泛采用的绿色包装制品。
可以预见,“绿色革命”必将是新世纪全球包装业运行的主题,也是新世纪包装业发展的显著特征。
21世纪将是一个绿色包装的世界,也将是一个绿色包装的世界。
谁见识早,行动快,谁就能先取得主动。
中国的包装业必须迎头赶上世界的“绿色浪潮”,以迎接“入世”(WTO)后的挑战,确保在21世纪的世界市场上取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