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情况简介(南通推介会)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阳县情况简介

凤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是滁州市所辖八个县市区之一,下辖15个乡镇、198个行政村、26个农村社区;国土面积1949.5平方公里,居全市第三;总人口76.6万,居全市第二。

凤阳春秋为钟离子国,隋开皇2年(公元582年)设为濠州,历唐、宋、元三朝,至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取“丹凤朝阳”之意赐名家乡“凤阳”。因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小岗村“大包干”创举、被赞为“东方芭蕾”的凤阳花鼓以及境内丰富而优质的石英资源,而享有“帝王之乡、改革之乡、花鼓之乡、石英之乡”的美誉。

交通优势明显。公路、铁路、航运四通八达,京福、宁洛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经过凤阳;凤阳县城距京沪高铁蚌埠南站仅9公里;淮河52.5公里黄金水道流经县境北侧;拥有“千里淮河第一港”——凤阳港,年吞吐能力1200万吨。

矿产资源丰富。境内石英岩和石灰岩资源丰富,品质好,特别是石英岩矿已初步探明储量约100亿吨,储量和品位均位居华东之首、全国前列。2005年12月,被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和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联合授予“中国优质石英砂原料基地”称号,2009年12月,又被中国日用玻璃协会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联合授予“中国日用玻璃产业基地”称号。

农业资源充足。凤阳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和100个产粮大县之一,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30—240万亩,粮食作物180万亩左右,总产70多万吨。全县现有农产品加工年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1家、1亿元以上9家、5000万元以上16家,

凤宝粮油跻身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面粉加工企业,达到了日加工小麦4000吨的能力,已形成全省的小麦面粉加工产业集群。水资源丰富,南部有四座中型水库,总库容2.7亿立方米;北部有52.5公里的淮河黄金水道。

旅游资源独特。南部有凤阳山国家地质公园及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狼巷迷谷、江北第一洞——韭山洞;北部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皇故城及明皇陵石刻,朱元璋出家礼佛之地、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兴寺;东部有小岗村国家4A级红色风景区。2012年4月份,凤阳被中国文化促进会授予“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称号。

科技资源较好。科教资源丰富,境内拥有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一所——安徽科技学院(全国县级城市唯一),以及市属高等专科学校和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各一所。

近年来,凤阳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硅(玻璃)产业基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国家级现代农业强县”的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带动、稳农固本、转型升级、开放合作、科教兴县”六大战略,全县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亿元,增长11.6%;财政收入15.05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亿元,增长17.8%;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增长1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增长16.3%。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继续位居全市前列。2013年上半年,预计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1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亿

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亿元,同比增长16.2%。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8家,实现总产值117.6亿元,增加值30亿元。硅(玻璃)产业集群规模初显。德力日用玻璃、安徽力诺太阳能集热管、台玻在线LOW-E节能玻璃、凤阳玻璃、侨裕硅盖板、确成硅化工、赛弗节能玻璃、赛吉元白炭黑、中亚水晶玻璃等一批重大硅(玻璃)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其中德力股份于2011年4月成功上市。2012年全县硅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规模以上硅(玻璃)企业发展到36家。工业结构不断优化。规划建设了浙商(凤阳)工业园、苏商(凤阳)科技产业园等项目。目前,润辉新型建材、斯特嘉汽车零部件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34个项目正在建设。滁州报废汽车循环经济产业园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以硅(玻璃)产业为主导,建材、烟草、机械电子、轻纺服装和粮油食品加工等产业同步协调发展态势。产业承载平台进一步夯实。现已形成“3+6”产业发展平台格局,即凤阳工业园区、凤阳硅工业园和凤阳宁国现代产业园三个省级工业园区,以及浙商(凤阳)工业园、苏商(凤阳)科技产业园、大庙石英砂集中加工区、刘府工业集中区、武店建材加工集中区、小岗农产品(有机食品)深加工产业园六个等特色工业集中区。三个省级园区功能日趋完善,截至目前,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21.2亿元,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43家,年创税收3亿多元;六个特色产业园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亿元,开发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入驻企业97家。城镇化建设快速

推进。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着力打造“生态良好的山水城市、功能完善的宜居城市、特色鲜明的文化名城”。修编了凤阳县城镇体系规划、凤阳县城市总体规划,到2030年城市建成面积50.9平方公里,人口聚集到45万左右,到“十二五”末,城区建成30平方公里,人口30万左右。目前,县政务新区、县行政服务中心等14个单体公共建筑先后启用,凤阳中学新校区、凤阳国际大酒店、县博物馆、图书馆、市民广场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全面建成,5.5平方公里的凤阳新城区初展雄姿。现代农业提速增效。2012年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实现“九连增”,总产达70.3万吨。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12年底累计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65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6个、市级22个,总量在滁州市排名第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3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3家、市级19家。旅游产业不断壮大。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3个,大包干纪念馆被列为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凤阳山地质公园成功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现正在加快推进建设;明中都皇故城城墙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明中都城遗址保护与遗址公园建设,完成考古勘探;总投资1.8亿元的钟楼文化中心和朱元璋文化苑项目正在加快建设。2012年我县被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研究中心授予“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称号,全年接待游客342万人次、门票收入381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1.8%、30.3%。

当前,我县紧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加快皖北地区崛起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园区建设跨越年、文化新城提升年、美好乡村示范年、社会管理创优年”活动为抓手,